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二物理第二册(必修)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高二物理第二册(必修)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高二物理第二册(必修)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高二物理第二册(必修)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第五章曲线运动 一、知识点 (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 (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 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 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五)平抛运动 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 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 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 二、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选择、填空) 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

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 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 5离心运动:临界条件、最大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相关计算(选择、计算)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知识点 (一)行星的运动 1地心说、日心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 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一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面积;半长轴三次方、周期平方、比值、定值)、适用范围(二)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 2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 (1)计算中心天体质量 (2)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冥王星) (三)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单位,物理意义(最小发射速度、最大环绕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绕太阳运动;脱离太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试卷(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 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C ) 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 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 A .5 m/s B .5.5 m/s C .4 m/s D .3.5 m/s 3.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 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C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4. 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C ) A .3 s 内的位移是9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 一个物体以v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 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下列哪个选项错误( B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 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 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A )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8.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 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B )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 三车同时到达 9. 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其正下方的盘子里, 调整水龙头的松紧,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响声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设人耳能区别 t O O v t A O v t B O v t C O v t D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

t ?t g v ?=?v ?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平抛运动公式 1.水平分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位移: x = 0v t 水平分速度:x v = 0v 2.竖直分运动: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位移: y =21g t 2 竖直分速度:y v = g t gy v y 22= 3.合速度: v = y x v v + tan =x y v v =0 v gt — 4.合位移: 22y x l += tan α= x y =0 2v gt 即:tan =2 tan α 速度方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中点x /2 5.飞行时间: g h t 2= 6.水平射程: x =0v t =g h v 20 其中:h 为下落高度 7.速度改变量: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的速度改变量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 / 二、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1、线速度:v (矢量)单位:米/秒(m/s ) 公式:v =t s ??=r=T r π2=2πf r=2πn r (或30 nr π) 2、角速度:(矢量)单位:弧度/秒(rad/s ) 公式:=t ??θ=r v =T π2=2πf =2πn (或30 n π)(转速n 前者单位为r/s 后者为r/min ) 3、向心加速度:n a (矢量)单位:米2/秒(m 2/s ) 公式:n a =t v ??=r v 2 =ω2r=224T r π=4π2fr=v ω 4、向心力:n F (矢量)单位:牛(N ) 公式:n F = m n a =m r v 2 =m ω2r=m 2 24T r π l v

5、周期:T (标量) 单位:秒(s ) ,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f T 1 = 6、频率:f (标量)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7、转速:n (标量) 单位:转/秒(r/s) 或 转/分(r/min) 与频率的关系:f=n (转速单位为r/s )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1.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 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10-11 N ·m 2 / kg 2 /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1)、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 2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 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 ⑤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⑥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r GM a = ,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 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22) ('h R GM r GM g +== 特别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20R GM g = 022) ('g h R R g += ⑧ 天体的平均密度:323323 233 44R GT r R GT r V M πππρ=== 特别地:当r=R 时:G T πρ32= 2324GT r M π=r GM v =3 r GM =ωGM r T 324π=3224πGMT r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高二第二章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1第二章 第二节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同步训练一.选择题 1.关于磁感应强度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的情况有关B.磁场中某点B的方向,跟该点处试探电流元所受磁场力方向一致C.在磁场中某点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时,该点B值大小为零D.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B值越大 答案:D 解析: 解答:AB、由安培力公式F=BIL,得 F B IL ,可知,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 试探电流元的情况及安培力大小无关,故AB错误; C、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平行放置时,没有安培力,但不能肯定此处没有磁感应强度,故C错误; D、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通过电流元垂直放置于磁场中所受磁场力与电流元的比值来定义磁感应强度.比值与磁场力及电流元均无关.电流元所受磁场力是由左手定则来确定,并根据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场的强弱 2.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 A.伏特B.特斯拉C.牛顿D.安培 答案:B 解析:

解答:A、伏特是电压的单位,故A错误; B、特斯拉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故B正确. C、牛顿是力的国际主单位,故C错误. D、安培是电流的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对基本的物理量要掌握住物理量的单位和基本的物理公式,由此即可分析得出本题.3.用⊙表示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用带箭头的线段或曲线表示磁感线.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通电直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磁感线是() A.B.C.D. 答案:C 解析: 解答:AB、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可知,AB磁场应该是以导线为圆心的同心圆,故AB错误. C、根据安培定则,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则四指指向,即为磁感线针方向,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分析: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右手握住导线,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指向磁感线环绕方向来判断. 4.一通电直导线用细线悬挂于匀强磁场中,磁场及电流方向如图.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是() A.水平向左B.水平向右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 答案:D 解析: 解答:根据图示磁场与电流方向,由左手定则可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精华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学中最典型的也是最简单的理想化的运动形式,学习本章的有关知识对于运动学将会有更深入地了解,难点在于速度、时间以及位移这三者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有关的知识,灵活的加以运用。最后,本章末讲学习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形式:自由落体运动。 考试的要求: Ⅰ、对所学知识要知道其含义,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直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Ⅱ、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解释,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 要求Ⅱ: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t图的物理意义以及图像上的有关信息。

新知归纳: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基本公式:(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 ●两个重要推论:(位移速度关系) (平均速度位移关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导出规律: ●任意两个边疆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s)是一恒量,即

●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在某段位移中点位置的速度和这段位移的始、末瞬时速度的关系为 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推论也成立 (1) 设T为单位时间,则有 ●瞬时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2)设S为单位位移,则有 ●瞬时速度与位移的平方根成正比, ●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平方根成正比, ●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的时间之比。 四、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用g表示。 ●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g=9.8m/s2或g=10m/s2 ●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德胜学校高一物理校本学案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时间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抛体运动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曲线运动中 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只是说明物 体具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一定是变化的,例如,抛物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 线上.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增大;当物 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减小;当物体受到的合 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时,该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3.曲线运动的轨迹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 合力的大致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在轨迹两侧,轨迹向力的方向弯曲,但不会达到力的方向.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等效分解。 2.运动分解的基本方法 (1)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将描述合运动规律的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别分解,或进行正交分解. (2)两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两分运动的性质及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 ①根据合加速度是否变化判定合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若合加速度不变则为匀变 速运动;若合加速度变化(包括大小或方向)则为非匀变速运动. ②根据合加速度与合初速度是否共线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若合加速度与合初速 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 ③小船过河的两类问题:最短时间过河以及最短路程过河。 如图所示,用v 1表示船速,v 2表示水速.我们讨论几个关于渡河的问题. θ sin 11s v d t v == ,船渡河的位移短直河岸),渡河时间最垂直河岸时(即船头垂当以最小位移渡河: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1v 大于水流速度2v 时,小船可以垂直渡河,显然渡河的最小位移s 等于河宽d ,船头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船 v d t = m in ,θsin d x = 水 船v v =θtan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第五章 平抛运动 §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 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 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 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 (一)小船过河问题 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最短: (二)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 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2、关键: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 速度大小相等。 当v 水v 船时,L v v d x 船水==θcos min , θsin 船v d t =,水船v v =θcos θθsin )cos -(min 船船水v L v v s =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分享 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1 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 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3、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 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气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4、防止静电的主要途径:

(1)避免产生静电。如在可能情况下选用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2)避免静电的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2 认识静电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一

般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2)分析接触起电(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第二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把带电体简化为一个点,并称之为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 1、检测仪器:验电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五章曲线运动 一、知识点 (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 (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线:匀速圆周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1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 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 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 (五)平抛运动 1受力分析,只受重力 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 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 二、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

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选择、填空) 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 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 5离心运动:临界条件、最大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相关计算(选择、计算)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知识点 (一)行星的运动 1地心说、日心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 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一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面积;半长轴三次方、周期平方、比值、定值)、适用范围 (二)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 2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

高中物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 x-t图象v—t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

①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x0①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②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的支点相遇时的位移②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x1③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 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高二物理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大全

高二物理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大全 高二物理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大全 准确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基础学习物理重在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深刻物的基础。为你整理了《高二物理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大全》,学习路上,无忧考网为你加油! 【高二物理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大全一】 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 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单位是。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高二物理必修二人教版知识点大全二】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 ①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可以用动量守恒,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内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去计算了。所以动量和动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和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 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比较:前者是矢量式,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而后者是标量式其适用范围则要窄得多。这些区别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 碰撞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间极短,作用力又很大,其他作用相对很小,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化的现象叫做碰撞。 以物体间碰撞形式区分,可以分为对心碰撞(正碰),而物体碰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

高中物理专项测试题 实验专题 课程类型 试卷类型 命题 一、选择题(每空 分,共 分) 1、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1mA .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 A .串联一个10k Ω的电阻 B .并联一个10k Ω的电阻 C .串联一个9.5k Ω的电阻 D .并联一个9.5k Ω的电阻 2、用伏安法测某一电阻时,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甲电路,测量值为R 1,如果采用乙电路,测量值为R 2,那么R 1、R 2与真实值R 之间满足关系( ) A .R 1>R >R 2 B .R >R 1>R 2 C .R 1<R <R 2 D .R <R 1<R 2 3、在图中,A. B 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 R 的电路图,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 A .A 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 B 图的接法叫电流表的内接法 B .A 中R 测>R 真,B 中R 测<R 真 C .A 中误差由电压表分流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就使R<>RA ,故此法测较大电阻好 4、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用一个灵敏电流计G 和一个变阻器R 改装成的量程更大的电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改装成了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 B .改装成了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 C .改装成了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 D .改装成了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 5、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 1、A 2,若把A 1、A 2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a)、(b)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的A 1、A 2的示数相同 B .图(a)中的A 1、A 2的指针偏角相同 C .图(b)中的A 1、A 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 D .图(b)中的A 1、A 2的指针偏角相同 6、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一种常用电路.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此接法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 . 此接法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 . 此接法要求待测电阻值小于电流表内阻 D . 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 应处在最左端 7、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 1、R 2串联后接在电压U 稳定于12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 1、 R 2的电压表接在R 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V .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 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 A . 小于4V B . 等于4V C . 大于4V 小于8V D . 等于或大于8V 装 订 线 学校: 姓名: 学号: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4、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三、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

的力,叫1N; 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篇二】 1.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发现的。 2.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而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察者接受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决定的。 3.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不仅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4.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①现代医学上使用的胎心检测器、血流测定仪等有许多都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 ②根据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炮弹的飞行方向等。 ③红移现象: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许多星系的谱线有“红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综合练习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下列甲、乙两电路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分压式接法 B.甲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 C.乙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限流式接法 D.乙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 2.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如图所示.用此电源和电阻R1、R2组成电路.R1、R2可以同时接入电路,也可以单独接入电路.为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可采用的接法是( ) A.将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 B.将R1、R2并联后接到电源两端 C.将R1单独接到电源两端 D.将R2单独接到电源两端 3.鸟儿落在220 V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电线,但鸟儿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A.鸟儿有耐高压的天性 B.鸟儿是干燥的,所以鸟体不导电

C.鸟儿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 4.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为100 V,电阻为1 Ω.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 A,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为( ) A. 500 W B. 25 W C. 1 000 W D. 475 W 5.如图所示电路,灯A、B都能正常发光,忽然灯A变亮,灯B变暗,如果电路中有一处出现断路故障,则出现断路故障的电路是( ) A.R1所在的支路 B.R2所在的支路 C.R3所在的支路 D.电源所在的电路 6.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曲线b为小灯泡R两端的电压随电流强度的变化图线,用该电源和该小灯泡R组成的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内电阻分别是() A. 0.6 W,5 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 1.a向=V2/r=ω2r=(2π/T)2r=(2πf)2r=ωV(ω=φ/t)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2)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φ是弧度(rad)t是时间(s) T是周期(s)f是频率(Hz); 2.F合=F向=ma向=m(V2/r)=mω2r=m(2π/T)2r =m(2πf)2r F合是圆周运动的合力(N)F向是向心力(N) m是质量(kg)a向是向心加速度(m/s2)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 f是频率(Hz); 3.F引=F向=m(2π/T)2r=G(Mm/r2) 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m是质量(kg) T是周期(s)r是半径(m) G是引力常量(×10-11N/(kg·m2)M是质量(kg); 4.推导公式:∵F引=F向∴g=G(M’/r’2) ∴G(Mm/r2)= m(V2/r)=>V= =mω2r =>ω= =m(2π/T)2r =>T= =m(2πf)2r =>f= =ma向=>a向=GM/r2 F引是引力(N)F向是向心力(N)

G是引力常量(×10-11N/(kg·m2)M是质量(kg) m是质量(kg)r是半径(m)V是线速度(m/s) ω是角速度(rad/s)T是周期(s)f是频率(Hz) g是重力加速度(s2≈10m/s2)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2)M’是该天体的质量(kg) r’是该天体的半径(m); 5. ρ是天体密度(kg/m3)R是天体半径(m) G是引力常量(×10-11N/(kg·m2)T是周期(s);=FScos θ W是功(J)F是力(N)S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m)cosθ是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余弦; =W/t=FV P是功率(W)W是功(J)t是时间(s)F是力(N)V是速度(m/s); =ΔE p=mgΔh=mg(h1-h2) W是重力势能做的功(J)ΔE p是重力势能(J) m是物体的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s2≈10m/s2)Δh 是高度差(m)h1是起始高度(m) h2是终止(末)高度(m); 9. ΔE p=(1/2)kX2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 1 - 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的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在压在纸带上,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2.数据处理 (1)纸带的选取:选择两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确定零点,选取5-6个计数点,标上0、1、2、3、4、5; 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相隔0.1s 取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最好5-6个。 (2)采集数据的方法:先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然后再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距离。 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毫米)的下一位。 (3)数据处理 ①表格法 ②图像法:做v-t 图象,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量分布在坐标平 面中央。应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 运用图像法求加速度(求图像的斜率)。 ★常考知识点: 1、求瞬时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读取,是否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说明:“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和“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都表明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有效数字”指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数起。 2、求加速度:逐差法(具体公式运用见下文) 3、要求用公式表示时,注意使用题意中提供的字母,而不能自己编撰。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任意相等时间内的△v 相等,速度均匀变化。 (3)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 0+at 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确定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2)画草图,根据正方向确定各已知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3)运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注意单位换算),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和方向。 (4)如果要求t 或v 0,应该先由v= v 0 + at 变形得到t 或v 0的表达式,再将已知物理量代入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如果汽车以108km/h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仍是6m/s 2,则(1)3s 后速度为多大?(2)6s 后速度为多大? 解:取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题意知a= -6m/s 2,v 0=108km/h=30m/s , (1)3s 后速度v= v 0 + at =30m/s+(-6m/s 2)×3s=12m/s (2)设汽车刹车至停止时用时为t , 由v= v 0 + at 得s s s m s m a v v t 65/6/3002 0< =-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整理版]

P 蜡块的位置 v v x v y 涉及的公式: 22y x v v v += x y v v =θtan θ v v 水 v 船 θ 船v d t =min ,θsin d x = 水船v v =θt an d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第五章 平抛运动 §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 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 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 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 (一)小船过河问题 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最短: 模型三:间接位移x 最短: (二)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 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2、关键: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 速度大小相等。 d v v 水 v 船 θ 当v 水v 船时,L v v d x 船水==θcos min , θsin 船v d t =,水船v v =θcos θθsin )cos -(min 船船水v L v v s = θ v 船 d

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 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B.电源电动势等于外电路的路端电压 C .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D .电源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事 2、已知两电阻1R 、2R 的I-U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把1R 、2R 并联 3、接到一个电源上,1R 消耗的电功率为6W,则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A.8W B.10W C.4W D.15W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输入电压U 恒为12V,灯泡L 标有“6V 12W”字样,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Ω=50.0M R .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是12W ?B.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2W ?C .电动机的热功率是2.0W ?D.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22W 4.如图所示当可变电阻R 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通过 电阻R 1、R2、R3的电流强度I 1、I 2、I 3的变化情况是?? A.I 1变大,I 2 ,I 3 变小 B .I1,I 2 变大,I 3 变小 C.I1 变小,I 2 ,I 3 变大 D.I 1、I 2 变小,I3 变大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 0,变阻器的全阻值为R,关于各部 分的功率,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当R=R 0+r,R上消耗的功率达到最大值; B 、当R=R0+r,R 0上消耗的功率达到最大值; C、当R+R 0=r,电源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D 、当R 0=R+r ,R 0上消耗的功率达到最大值。 6.理发用的电吹风机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得到热风将头发吹干。 设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 1 ,它与电热丝电阻值R 2 串联后接到直流电源上,吹风机两端电压为U,电流为I,消耗的电功率为P ,则有 ①.UI P = ②.)(212 R R I P += ③.UI P > ? ④.)(212 R R I P +>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如图所示电路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C 1的电量 ②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 ③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C 1的电量 K C 1 C 2 R 1 R 2 1 2 1 2 2,2R R C C ==R R 0 E 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