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地球科学

什么是地球科学

什么是地球科学
什么是地球科学

1.什么是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研究的任务、对象、意义?

答: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如人们要靠山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主要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空间物理学以及新的交叉学科(地球系统科学、地球信息科学)等分支学科。

地球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认识地球,并利用这种认识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具体为(1)地球的结构:层圈状(2)地球的构造:指地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及其它们的分布规律及演化。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壳幔作用,山脉-盆地,大陆-海洋(3)地球物质:各种元素-矿物-岩石-矿床-地层,它们的分布及其迁移富集规律(4)地质事件:地壳运动在地表反映.如地震、火山、海啸、褶皱、断裂等;(5)预测和预防将来发生的地质事件

地球科学是人类在实践和应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其研究首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意义:

(1)地球科学在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中起着巨大作用。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首要位置,而现阶段的能源资源还主要是依靠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这些都必须从地下寻找和开采;发展工业需要充足的矿产资源作为原料保证,发展农业所需要的磷、钾等肥料的原料也是来自于地下矿产资源;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无论工业、农业、以及民用都离不开水,而地下水是目前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需要用地球科学的理论寻找和开发。

(2)地球科学在指导人类如何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以及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学的研究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短期和中、长期的气象预报,可以加强各种农事活动的计划性,如播种、移栽、收割等;为了保护农作物,避免或减轻一些不良天气现象,如霜冻、干旱、大风、暴雨等的危害,必须洞悉这些天气现象的发展规律。同样,对于航空工作也随时都需要气象情报来保证飞行安全;航海工作也要避免恶劣天气的危险;强烈的暴雨、风、雪会影响陆上的交通安全;此外,水利、城市建设、林业乃至人类生活的一举一动都无不与气象或天气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3)有关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和管理的研究,首先必须进行定性评价,地理学是这类定性评价的主要依据。要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必须对全部地理条件加以综合考虑,从区域规划、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出发,择优选取。如农业区划、工业布局、交通建设、环保、城市规划、旅游等多方面都有地理学的应用问题。其中主要是自然资源和条件的评价,人类影响地理环境所引起的变化预测,环境的合理地域组织,区域经济结构的优选等方面的应用。(4)地球科学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它承担着揭示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使命。它的研究对人类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2.地震的震级、烈度怎样划分,怎样预防地震灾害?

答: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

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时如何预防:

一、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

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二、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一旦发生地震,就可能使我们的供电、供水、供热系统,交通系统,生活必需品供应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卫生系统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首先要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其摆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同时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

方。窗上贴上防碎胶条。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为脱离危险,你也许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时间,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会帮你度过难关。这些物品中包括现金、饮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药品。

三、学校应做好地震前的准备。

在中、小学应该普及防震知识,震区学校应有防震训练的方案,若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老师应马上给学生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让学生就地闭眼伏在课桌下。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家庭和学校要经常沟通。震区有条件的学校应备救灾物品,如:急救医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并按班级或教室分配,直到个人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