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油中级工扩充题库(带答案).

采油中级工扩充题库(带答案).

采油中级工扩充题库(带答案).
采油中级工扩充题库(带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64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1分,满分66.4分。)

1. 储集层具有孔隙性和( B )两个基本特征。

A、相容性

B、渗透性

C、粘滞性

D、饱和性

2. 储集层中的毛细管孔隙直径在( C )㎜之间。

A、1.0~0.50

B、0.2~0.0002

C、0.5~0.0002

D、0.02~0.0002

3. 储集层中的裂缝宽度介于( D )㎜。

A、1.0~0.50

B、0.0001~0.0002

C、0.5~0.0002

D、0.25~0.0001

4. 凡是能够储集石油和天然气,并在其中( B )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A、圈闭

B、流动

C、渗透

D、聚集

5. 储集层的孔隙性是指储集岩中( A )所填充的空间部分。

A、未被固体物质

B、未被液体

C、未被油气水

D、被固体物质

6. 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以( A )为主。

A、原生孔隙

B、次生孔隙

C、裂缝

D、溶洞

7. 储集层的绝对孔隙度越大,只能说明岩石中的( A )空间越大,而不能说明流体是否能在其中流动。

A、孔隙

B、毛细管孔隙

C、超毛细管孔隙

D、微毛细管孔隙

8. 储集层的类型分为( A )、碳酸盐岩和岩浆岩、变质岩和泥页岩等三种类型。

A、砂岩

B、泥岩

C、碎屑岩

D、粘土岩

9. 储集层的( C )好坏,标志着储集层本身储油能力的大小。

A、渗透率

B、含有面积

C、孔隙性

D、砂岩厚度

10. 岩石形成后,受外力等作用形成的孔隙称为( C )孔隙。

A、原生

B、绝对

C、次生

D、有效

11. 岩石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称为( A )孔隙。

A、原生

B、次生

C、有效

D、绝对

12. 岩石中所有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 B )孔隙度。

A、有效

B、绝对

C、相对

D、总

13. 孔隙度是为了衡量岩石中( A )体积的大小以及孔隙的发育程度而提出的概念。

A、孔隙

B、岩石

C、渗透

D、盖层

14. 具有孔隙裂缝或空洞,能使油气流动、聚集的岩层是( B )。

A、生油层

B、储集层

C、盖层

D、油藏

15. 岩石中相互连通的、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称为( B )。

A、绝对孔隙

B、有效孔隙

C、次生孔隙

D、原生孔隙

16. 岩石中的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 A )。

A、有效孔隙度

B、相对孔隙度

C、渗透率

D、原生孔隙度

17. 在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中,一般( C )增高,渗透率增大。

A、孔隙度

B、绝对孔隙度

C、有效孔隙度

D、总孔隙度

18. 有效孔隙度是油层储油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被用于计算( C )。

A、孔隙度

B、绝对孔隙度

C、地质储量

D、总孔隙度

19. 在一定条件下,流体可以在岩石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该岩石(样)总体积的比值是( D )。

A、有效孔隙度

B、绝对孔隙度

C、相对孔隙度

D、流动孔隙度

20. 流动孔隙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流体可以在岩石中( A )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A、流动

B、渗透

C、存储

D、流经

21. 流动孔隙度是与油田开发技术有关的( A )。

A、概念

B、特点

C、方法

D、知识

22. 在相互连通的孔隙中,油气能够在其中储存,并可在其中流动,这种孔隙称为( B )孔隙。

A、连通

B、有效

C、总

D、无效

23. 岩石渗透性的好坏用( B )来表示。

A、孔隙度

B、渗透率

C、岩石孔隙发育程度

D、含油饱和度

24.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函数关系是有效孔隙度越大,则( A )。

A、绝对渗透率越高

B、绝对渗透率较低

C、绝对渗透率相同

D、孔隙形状越复杂

25. 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叫( C )。

A、孔隙性

B、连通性

C、渗透性

D、流通性

26. 渗透率的基本单位是平方米,在石油工程中采用平方( A )。

A、微米

B、毫米

C、厘米

D、公里

27. 液体在岩石表面的铺展能力称( A )。

A、润湿性

B、铺展性

C、扩张性

D、吸附性

28. 相对渗透率是有效渗透率与( A )渗透率之比。

A、绝对

B、孔隙度

C、密度

D、总

29. 当岩石孔隙中有( A )流体流过时测得的渗透率叫绝对渗透率。

A、一相

B、两相

C、三相

D、多相

30. 当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相流体流过时测得的渗透率叫( B )。

A、相对渗透率

B、绝对渗透率

C、有效渗透率

D、渗透率

31. 岩石有效渗透率( A )绝对渗透率。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32. 在岩石孔隙中同时有两相以上的流体时,岩石孔隙允许某一相通过的渗透率,称为某相的( C )。

A、渗透率

B、绝对渗透率

C、有效渗透率

D、相对渗透率

33. 在岩石孔隙中,有( B )相以上的流体时,岩石孔隙允许某一相通过的渗透率,叫某相的有效渗透率。

A、一

B、两

C、三

D、多

34. 渗透率的单位是( A )。

A、μm2

B、Mpa2s

C、Pa

D、cm

35. 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叫( B )。

A、相对渗透性

B、相对渗透率

C、相对渗透系数

D、相对系数

36. 相对渗透率是衡量某一流体通过( A )的能力大小的直接指标。

A、岩石

B、岩层

C、油层

D、地层

37. 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C )有效渗透率。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接近于

38.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之比是( A )。

A、相对渗透率

B、孔隙度

C、密度

D、总渗透率

39. 岩石中所含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叫( C )。

A、饱和度

B、孔隙度

C、含油饱和度

D、含油度

40. 岩石中含水体积与岩石中孔隙体积的比值称为( C )。

A、孔隙率

B、孔隙度

C、含水饱和度

D、含水率

41. 含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常用( A )表示。

A、百分数

B、1/V

C、1/Mpa

D、㎝3

42. 含油饱和度是指在储油岩石的( A )孔隙体积内,原油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A、有效

B、绝对

C、相对

D、总

43. 在有效孔隙度相同的条件下,孔隙直径小的岩石比直径大的岩石( B )低。

A、渗透体积

B、渗透率

C、渗透性

D、孔隙体积

44. 有孔隙度与有渗透率之间( B )关系。

A、倍数

B、成正比例

C、成相等

D、成反比例

45. 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储集层岩石的两个( B ),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

A、基本函数

B、基本属性

C、同一概念

D、外在属性

46. 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储集层岩石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之间( A )函数关系。

A、没有严格的

B、有严格的

C、成反比例

D、成正比例

47. 油层的广义概念是( A )内凡是含有油气的岩层都叫油(气)层。

A、储集层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碳酸盐岩

48. 在地质上把油层划分为单油层、隔层、夹层、( C )、油砂体等。

A、层段

B、层系

C、油层组

D、断层

49. 油层分布状况、油层性质基本相同,并在一套相似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油层组合是( C )。

A、单油层

B、隔层

C、油层组

D、夹层

50. 油层是指( D )内含有油气的岩层。

A、单油层

B、隔层

C、油层组

D、储集层

51. 当岩石受力发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 A )。

A、断层

B、断裂

C、裂缝

D、褶皱

52. 断层的几何要素是:( B )、断层线、断盘和断距。

A、断裂面

B、断层面

C、层面

D、油水界面

53. 断层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 D )。

A、竖面

B、交叉面

C、斜面

D、曲面

54. 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 C )。

A、背斜皱曲

B、向斜皱曲

C、平移断层

D、裂缝断层

55. 研究有效厚度的基础资料有岩心资料、试油资料和( A )资料。

A、地球物理测井

B、地震

C、射孔

D、钻井

56. 有效厚度是指在现有开采工艺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出具有工业价值的原油的( B )。

A、整体厚度

B、油层厚度

C、隔层厚度

D、夹层厚度

57. 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叫( D )。

A、采油指数

B、采液指数

C、压缩系数

D、地层系数

58. 油层厚度( A )有效厚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包含

59. 油田开发方案应说明( A )、开发方式及相应的措施。

A、驱动方式

B、打井

C、投产

D、注水

60. 油田开发设计和投产是( B )的内容概括。

A、开发原则

B、开发方案

C、开采方式

D、开发层系

61. 油田开发方案中必须对( D )作出明确规定。

A、储量计算

B、油井试采

C、井网试验

D、开采方式

62. 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时,必须以( A )为基础。

A、油藏研究

B、开发原则

C、注采系统

D、储量计算

63. 油田开发原则就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时,依据国家和企业对石油的需求,针对油田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 D )。

A、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

B、采油工艺技术和增注措施

C、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

D、开采政策和界限

64. 规定采油速度和( D )是油田开发原则中的重要内容。

A、开采方式

B、开发层系

C、布井原则

D、稳产期限

65. 确定合理的开发( B )是油田开发原则的具体规定内容。

A、试验

B、步骤

C、试采

D、钻探

66. 开发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油藏的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另一类是采取( A )油层能量进行开发。

A、人工补充

B、自然驱动

C、天然补充

D、自然补充

67. 油田开发的第一步程序是要在见油的构造带上布置探井,迅速控制含油( C )。

A、构造

B、储层

C、面积

D、储量

68. 在油田开发程序中,要在已控制含油面积内打资料井,了解( A )的特点。

A、油层

B、油藏

C、油田

D、岩层

69. 分区分层试油,求得油层( D )参数,是油田开发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A、开发

B、物性

C、储量

D、产能

70. 在可靠、稳定的油层上钻一套基础井,取得全部资料后,对全部油层的( C )进行对比研究,是开发程序的重要内容之一。

A、产能

B、储量

C、油砂体

D、物性

71. 在油田开发中,同一套开发层系用( C )进行开发。

A、不同井网

B、两套井网

C、同一井网

D、各种井网

72. 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一套井网进行开发称为( B )。

A、开发方式

B、开发层系

C、开发原则

D、注水方式

73. 油气藏中一套完整的注采系统称为( B )。

A、开发原则

B、开发层系

C、开发井网

D、井网

74. 划分开发层系主要是解决多油层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中的( A )矛盾。

A、层间

B、平面

C、层内

D、砂体

75. 在同一套开发层系内,上下必须具有良好的( A )。

A、隔层

B、油层

C、砂层

D、储层

76. 根据开发层系划分原则,在同一开发层系内的各个油层,其构造形态、油水分布、( D )和原油性质应接近一致。

A、地层温度

B、相对密度

C、地质储量

D、压力系统

77. 对于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须具有一定的( B ),保证油井具有一定生产能力。

A、采收率

B、储量

C、采油速度

D、采出程度

78. 一套开发层系内层数不宜过多,井段应比较集中,并具有较好的上、下( B )。

A、产层

B、隔层

C、储层

D、砂层

79. 油藏的驱动方式总体上可分为( B )驱动能量和人工驱动能量。

A、弹性

B、天然

C、刚性

D、溶解气

80. 二次采油中常用的驱动方式有注水、注气、混相和( C )驱动。

A、天然

B、溶解气

C、热力

D、弹性

81. 油田在初期自喷开发阶段,驱动油气的能量是( A )。

A、天然能量

B、人为补充能量

C、注水驱动

D、注气驱动

82. 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合称( D )驱动。

A、刚性压力

B、弹性压力

C、压力

D、水压

83. 油田注水具有( A )的全部特点。

A、水压驱动

B、气压驱动

C、重力驱动

D、弹性驱动

84. 水压驱动可分为弹性水压驱动和( C )驱动两种。

A、气压

B、重力

C、刚性水压

D、溶解气

85. 采用水柱压能与弹性能同时作用进行驱油的驱动方式称为( D )驱动。

A、刚性水压

B、重力

C、弹性

D、弹性水压

86.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完全依靠水柱压能驱油的驱动方式称( A )驱动。

A、刚性水压

B、弹性

C、气压

D、重力

87. 驱动类型中( A )水压驱动油藏,采收率是最高的,可能达到25%~60%。

A、刚性

B、弹性

C、溶解性

D、露头性

88. 依靠油区和含水区的弹性能驱油的方式是( C )驱动。

A、水压

B、重力

C、弹性

D、气压

89. 在( B )驱动方式下,孔隙内原油的饱和度一般不发生变化。

A、气压

B、弹性

C、重力

D、溶解气

90. 油田投入开发后,井底压力( C ),地层与井底之间形成压差,岩石中的流体发生弹性膨胀,释放弹性能驱使流体流向井底。

A、上升

B、不变

C、降低

D、上升或降低

91. 油藏投入开发时,靠水、油和地层本身的弹性膨胀将油藏中的油挤出来,没有高压水源源不断的推进,这种油藏叫( B )驱动油藏。

A、溶解气

B、弹性水压

C、刚性水压

D、水压

92. 依靠油层中气顶的压缩气体的能量将原油驱向井底的驱动方式称( B )驱动。

A、溶解气

B、气压

C、重力

D、弹性

93. 在气压驱动的油田中,井底和近井地带的地层压力( B )饱和压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94. 依靠溶解气的弹性膨胀能将石油驱向井底的驱动方式称( D )驱动。

A、气压

B、弹性

C、弹性水压

D、溶解气

95. 溶解气弹性能量的大小与气体的( A )有关。

A、成分

B、储量

C、湿度

D、密度

96. 溶解气的( B )在开发的某一阶段内,会起主要作用。

A、重力驱动能

B、弹性膨胀能

C、水柱压能

D、天然驱动能

97. 溶解气驱动一般用于( A )采油中。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后期

98. 为取得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所需要的资料而钻的取心井叫( C )。

A、注水井

B、生产井

C、资料井

D、调整井

99. 用来采油的井叫( B )。

A、注水井

B、生产井

C、资料井

D、调整井

100. 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叫( A )。

A、注水井

B、生产井

C、资料井

D、调整井

101. 为挽回死油区的储量损失,改善断层遮挡地区注水开发效果,以及调整横向上和纵向上采油效果差别严重地段开发效果所钻的井叫( D )。

A、注水井

B、生产井

C、资料井

D、调整井

102. 我国油田目前主要采用( A )开发方式进行开发。

A、注水

B、天然能量

C、注聚合物

D、注热油

103. 开发方式就是指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依靠什么( D )来驱动石油。

A、井网

B、方法

C、技术

D、能量

104. 开发方式主要取决于油田的地质条件和对( C )的要求。

A、采收率

B、配产

C、采油速度

D、驱动方式

105. 油田的开发方式实质上是指油田开发时采用的注水方式、层系划分、( A )和开采方式。

A、井网部署

B、设备配置

C、员工配置

D、产量指标

106. 开发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是油田( B )的中心环节。

A、建设

B、开发

C、稳产

D、发展

107. 油田开发方案中有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 A )等内容。

A、地面建设工程

B、供配电系统

C、集输流程

D、队伍配置

108. 油田开发方案选择要保证经济有效的增加储量( B )程度。

A、评价

B、动用

C、计算

D、开采

109. 开发方案要保证国家对油田( A )的要求。

A、采油量

B、开发水平

C、发展水平

D、经济效益

110. 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时大体要做资料收集、整理及分析和调整井网布置及( C )测算对比两方面的工作。

A、产量

B、注水

C、指标

D、产能

111. 方案调整资料收集主要有油水井( D )井口生产参数和油水井井史等。

A、每班

B、每年

C、每月

D、每天

112. 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前,要依据收集的资料,绘制有关的图件和( C )。

A、井位图

B、油砂体图

C、关系曲线

D、统计表

113. 油田开发过程的调整是建立在油田( A )分析基础上的。

A、动态

B、静态

C、阶段

D、整体

114. 油田配产配注方案在不同阶段,由于开采特点不同,主要问题不同,采取的( A )也有所不同。

A、措施

B、原则

C、方法

D、内容

115. 在压力恢复阶段,针对产能过低的油井,应编制选择压力已经恢复的油层,进行( C ),提高生产能力的方案。

A、配产

B、加强注水

C、压裂

D、调整

116. 分层注水过程中对吸水量过高的主力油层,要及时编制控制( A )保证油井稳产的方案。

A、注水速度

B、注水压力

C、注水量

D、采油速度

117. 油井进行分层压裂、酸化、堵水措施时,应及时编制调整注水井( D )注水量方案。

A、日

B、月

C、全井

D、分层

118. 配产配注是根据( D )、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开发原则,确定其合理产量和注水量。

A、地层压力

B、开发指标

C、采油速度

D、注采平衡

119. 配产配注应根据注采平衡、( B )上升等开发原则。

A、地层压力

B、减缓含水率

C、产液量

D、注水量

120. 配产配注方案的最终落脚点是( C )和小层。

A、井组

B、区块

C、单井

D、油层

121. 配产配注就是( D )合理的产量和注水量。

A、评价

B、执行

C、检测

D、确定

122. 累积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的百分数叫( B )。

A、采油速度

B、采出程度

C、采收率

D、采收比

123. 采油速度的定义是年产油量与( B )储量之比。

A、可采

B、地质

C、动用

D、剩余

124. 注水压差是指注水井( D )与注水井静压之差。

A、套压

B、油压

C、泵压

D、流压

125. 注水井注水时,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差值叫( A )。

A、注水压差

B、注水压力

C、吸水指数

D、注采比

126. 注水井在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叫( A )。

A、吸水指数

B、注水强度

C、注水系数

D、比注水指数

127. 注水井吸水指数是单位注水压差下的( A )。

A、总注水量

B、日注水量

C、月注水量

D、累积注水量

128. 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累积采出物(油、气、水)所占的地下体积之差叫( C )。

A、地下亏空

B、累计亏空

C、累计亏空体积

D、地下亏空量

129. 某油井测得静压为38MPa,正常生产时测得井底流压为32MPa,日产液量100m3,其中油量90m3,则该井的采液指数是( D )m3/(d2MPa)。

A、2.63

B、3.13

C、15.0

D、16.67

130. 某油田1997年累积产油4003104m3,累积产水5003104m3,则该油田年综合含水为( C )。

A、80%

B、44.44%

C、55.56%

D、20%

131. 某油田地质储量63104m3,2006年末采出程度2.7%,综合含水58%,2007年末采出程度4.2%,综合含水65%,则该油田的含水上升率为( B )。

A、7%

B、4.67%

C、1.17%

D、1.12%

132. 某油田累积注入水103104m3,累积产油53104m3,累积产水量83104m3,则注水利用率为( C )。

A、80%

B、50%

C、20%

D、30%

133. 注采平衡是指注采比为( C )。

A、0

B、0.5

C、1

D、10

134. 在油田开发管理上要做到注采平衡与( C )平衡。

A、产量

B、含水

C、压力

D、注水

135. 油田综合递减率是衡量油田一年来( A )的产量变化幅度指标。

A、措施增产后

B、不含措施增产

C、新井投产后

D、自然产能

136. 年注入水量与油层总孔隙体积之比叫( A )。

A、注入速度

B、注入程度

C、注入强度

D、注入量

137. 地下亏空表现在注采比上,注采比应( B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0

138. 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具体表现为( A )的大小。

A、采油指数

B、采液指数

C、日产油量

D、日产液量

139. 吸水能力一般用( D )来衡量。

A、注水强度

B、注水系数

C、注水波及体积

D、吸水指数

140. 通常用( B )的变化表示注入水的流动阻力。

A、流度

B、流度比

C、含水饱和度

D、注水波及系数

141. 电压一定,电流通过金属导体,其电功与( D )成反比。

A、导体截面积

B、电流

C、时间

D、电阻

142. 若导体两端的电压提高一倍,则电功率是原来的( A )倍。

A、4

B、2

C、8

D、1

143. 若通过一导体的电流增加一倍,则电功率是原来的( C )倍。

A、1

B、2

C、4

D、8

144. 1度电=1kW2h=( A )。

A、3.63106J

B、3.63105J

C、3.63104J

D、3.63103J

145. 3个1Ω的电阻同1个6V直流电源用导线联成电路,则消耗在3个电阻上的总电功率最大能达到( C )W。

A、6

B、12

C、108

D、109

146. 电阻器通常是指电路中使( A )相匹配或对电路进行控制的元器件。

A、负载与电源

B、电流与电压

C、电阻与电压

D、电流与电阻

147. 电阻器的规格通常是指( D )。

A、导体截面积

B、最大电流

C、储存电能量

D、功率及阻值

148. 电阻器通用的符号是( A )。

A、 B、 C、 D、

149. 电阻器的质量可以用( D )判断出来。

A、钳形电流表

B、电压表

C、试电笔

D、万用表

150. 电容是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具有( A )功能的电器元件。

A、储存电能

B、交流隔断

C、直流通路

D、单向导通

151. 电容规格(技术参数)主要是指( C )。

A、导体截面积

B、最大电流

C、电容量

D、功率及阻值

152. 电容通用的符号是( C )。

153. 大功率负载电路中应用的三相电容,主要用于( A )、补偿作用。

A、储存电能

B、交流隔断

C、直流通路

D、单向导通

154. 电感线圈主要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的( B )与其他元件相互配合使用的电器元件。

A、电源感应

B、磁场感应

C、电压

D、电阻

155. 电感线圈的技术参数通常是指( C )。

A、感应面积

B、最大电流值

C、电流互感比

D、功率及阻值

156. 电感线圈通用的符号是( D )。

157. 电感线圈通常有( C )接头与电路相连。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158. 变压器技术参数中( A )是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提供的最大容量。

A、额定容量

B、相数

C、额定频率

D、额定电阻

159. 某单相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则输入与输出的( C )不变。

A、电流

B、电压

C、频率

D、相位

160. 某变压器铭牌型号为SJL-560/10,其中,560表示( C )。

A、输入电压

B、输出电压

C、额定容量

D、额定电流

161. 某单相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则输入与输出的( C )基本不变。

A、电流

B、电压

C、电功率

D、阻抗

162. 电工常用的必备绝缘保护用具有绝缘手套和( C )。

A、电工钳

B、验电器

C、绝缘棒

D、熔断器

163. 用于1000V以下的电力系统的基本安全用具有绝缘杆、绝缘夹钳、( A )、电工测量钳、带绝缘手柄的钳式工具和电压指示器等。

A、钢丝钳

B、绝缘手套

C、防护眼镜

D、压接钳

164. 高压绝缘棒主要用来闭合或( D )。

A、换电灯

B、换电动机

C、换大理石熔断器

D、断开高压隔离开关

165. 较短的由高绝缘(大理石)制成的绝缘棒,主要用于拉( D )隔离闸刀。

A、线路

B、电压

C、低压

D、高压

166. 电流表是用来测量( B )的。

A、电机电流

B、电路电流

C、电路电阻

D、电灯电流

167. 电流表分为直流电流表和( B )电流表。

A、大功率

B、交流

C、高压

D、低压

168. 钳形电流表是根据( D )互感器的原理制成的。

A、电路

B、电压

C、电阻

D、电流

169. 直流电流表和交流电流表的接线方法都是与被测( B )串联。

A、电压

B、电路

C、电阻

D、功率

170. MF2型灭火器技术参数有质量、压力、有效喷射时间、( A )、灭火级别、电绝缘性等。

A、有效距离

B、泡沫面积

C、有效高度

D、灭火强度

171. MF2型灭火器有效喷射时间为( B )s。

A、6

B、≥8

C、≥10

D、≥12

172. MF2型灭火器质量为( A )㎏。

A、2.0±0.04

B、4.0±0.04

C、6.0±0.04

D、8.0±0.04

173. MF2型灭火器有效距离( B )m。

A、1.5

B、≥2.5

C、≥3.5

D、≥5.5

174. 1211灭火器有手提式和( A )两种。

A、固定式

B、车载式

C、壁挂式

D、悬挂式

175. MFZ8型储压式干粉灭火器有效喷射时间为( D )s。

A、6

B、≥8

C、≥10

D、≥14

176. MFZ8型储压式干粉灭火器重量( D )㎏。

A、2.0±0.04

B、4.0±0.10

C、6.0±0.16

D、8.0±0.16

177. MFZ8型储压式干粉灭火器有效距离为( C )m。

A、2.5

B、≥3.5

C、≥4.5

D、≥5.5

178. MFZ8型储压式干粉灭火器的压力为( C )MPa。

A、0.5

B、1.0

C、1.5

D、2.0

179. 机械伤害分为( A )和机械设备的损坏。

A、人身的伤害

B、环境破坏

C、自然灾害

D、违规操作

180. 机械伤害是指由于( A )的作用而造成的伤害。

A、机械性外力

B、机械性内力

C、气候

D、环境条件

181. 机械事故不包括( C )。

A、手被皮带夹伤

B、轴承抱死

C、井口漏气

D、光杆断

182. 机械伤害是指由于机械性( D )的作用而造成的伤害。

A、磨损

B、操作不当

C、破坏

D、外力

183. 电流流经人体内部造成伤害或死亡叫( A )。

A、电击

B、电伤

C、触电

D、放电

184. 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 B )安全两个方面。

A、防护

B、设备

C、电器

D、线路

185. 高压用电设备不能用( D )作为保护措施。

A、容电器

B、自动开关

C、断电

D、接零

186. 把电气设备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紧密连接在一起,叫( C )保护。

A、绝缘

B、屏障

C、接地

D、漏电

187. 对安装在室外的电气装置的带电体进行屏障防护时,遮栏或栅栏高度不应低于( B )m。

A、2.0

B、1.7

C、1.5

D、1.2

188. 发生触电事故后,首先应( C )。

A、做人工呼吸

B、打强心剂

C、迅速脱离电源

D、人工体外心脏按压

189. 救护者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时,每( D )s吹一次。

A、1

B、10

C、20

D、5

190. 如果人在较高处触电,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 C )电源后,触电人从高处掉下来。

A、接触

B、使用

C、切断

D、合上

191. 对高压触电事故的处理应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 D )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A、小于

B、低于

C、接近

D、相应

192. 井身结构是由导管、( A )、技术套管、油层套管和各层套管外的水泥环组成。

A、表层套管

B、配产器

C、、配水器

D、油管

193. 抽油机井结构与注水井结构的不同点主要是( D )的不同。

A、套管

B、油管

C、套补距

D、井口装置

194. 表层套管是指井身结构中的( C )套管。

A、第一层

B、第二层

C、最里层

D、油层

195. 抽油机井结构与( D )结构的不同点主要是在于套补距的不同。

A、水平井

B、螺杆泵井

C、电泵井

D、注水井

196. 完钻井深和相应井段的钻头直径、下入套管层数、直径和深度、各套管外水泥返高、( B )等称为井身结构参数。

A、采油树

B、人工井底

C、喇叭口

D、套管距

197. 采油树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和调节油井( D )。

A、结蜡

B、温度

C、压力

D、生产

198. 采油树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悬挂( C )。

A、光杆

B、抽油杆

C、油管

D、套管

199. 采油树的连接方式有法兰连接、( B )连接和卡箍连接。

A、焊接

B、螺纹

C、捆绑

D、粘接

200. CYB-250S723型采油树的连接方式是( C )连接。

A、法兰

B、螺纹

C、卡箍

D、焊接

201. 采油树的连接方式有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和( D )连接。

A、电焊

B、气焊

C、铸造

D、卡箍

202. 防喷管安装在采油树的( A )。

A、上端

B、下端

C、左端

D、右端

203. 采油树上的防喷管主要作用之一是( C )。

A、防止井喷

B、便于维修

C、便于起下工具

D、便于加药

204. 采油树防喷管只用于( B )。

A、自喷井

B、抽油机井

C、电动潜油泵井

D、螺杆泵井

205. 采油树防喷管安装在( B )阀门的上端。

A、放空

B、清蜡

C、取样

D、测试

206. 采油树上的小四通的作用之一是连接( A )。

A、生产阀门

B、回压阀门

C、油管

D、套管

207. 关于采油树上的小四通,( B )说法是错误的。

A、连接生产阀门

B、连接回压阀门

C、连接测试阀门

D、连接总阀门

208. 连接( C )阀门、总阀门以及左右生产阀门的是采油树小四通。

A、热洗

B、取样

C、测试

D、放空

209. 采油树小四通的作用是( C )测试阀门、总阀门及左右生产阀门。

A、控制

B、调节

C、连接

D、汇集

210. 采油树大四通的主要作用是连接( D )阀门。

A、生产

B、回压

C、总

D、左右套管

211. 采油树的大四通不与( C )连接。

A、左套管阀门

B、右套管阀门

C、测试阀门

D、套管短接法兰盘

212. 采油树大四通是油管、套管汇集( C )的主要部件。

A、输油

B、加压

C、分流

D、控制

213. 采油树大四通的外部压力是套管压力,内部压力是( C )压力。

A、流动

B、地层

C、油管

D、回压

214. 自喷采油时,原油从油层流到计量站,一般要经过( C )种流动过程。

A、2

B、3

C、4

D、5

215. 自喷生产时,原油沿井筒的流动称为( A )。

A、垂直管流

B、渗流

C、段塞流

D、雾流

216. 自喷采油时,井筒中的原油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井筒压力( B )。

A、不断升高

B、不断降低

C、保持不变

D、经常波动

217. 自喷采油的动力来源于( C )。

A、渗滤阻力

B、饱和压力

C、油层压力

D、油层气

218. 自喷采油时,井筒的原油在( D )的推举下沿井筒向上运动。

A、油流上升力

B、天然气膨胀力

C、油层压力

D、剩余油层压力

219. 自喷采油,原油通过油嘴时能量将会( D )。

A、消失

B、增大

C、不变

D、减小

220. 自喷采油,原油在井筒中流动时,主要是克服( D )和原油与井筒管壁的摩擦阻力。

A、渗滤阻力

B、粘度阻力

C、滑脱损失

D、液柱重力

221. 自喷井采油就是把( D )的油通过自然能量采出到地面。

A、套管

B、油管

C、配产器

D、油层

222. 自喷采油是指依靠油层压力将石油举升到地面,并利用井口( D )压力输送到计量站、集油站。

A、回压

B、套管

C、油管

D、剩余

223. 自喷采油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量较高、( B )较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A、压力回升

B、采油速度

C、水驱效果

D、采油指数

224. 抽油机井采油就是把( D )的油通过深井泵的往复作用采出到地面。

A、套管

B、油管

C、深井泵

D、油层

225. 抽油机井是通过井下( B )往复抽吸井筒内的液体把油层的油采出地面的。

A、封隔器

B、深井泵

C、螺杆泵

D、抽油杆

226. 抽油机井采油过程中,在液体不断地经井口装置抽出地面的同时,也( A )井底压力。

A、降低

B、增加

C、恢复

D、保持

227. 通过井下深井泵往复抽吸作用,将油层内的液体不断抽出地面是( C )的采油原理。

A、自喷井

B、螺杆泵井

C、抽油机井

D、电动潜油泵井

228. 电动潜油泵井采油就是把( D )的油通过潜油泵采出到地面。

A、套管

B、油管

C、多级离心泵

D、油层

229. 电动潜油泵井采油时在多级离心泵不断抽吸过程中,井底压力( D ),从而使油层液体不断流入井底。

A、波动

B、平稳

C、升高

D、降低

230. 电动潜油离心泵是一种在( A )的多级离心泵。

A、井下工作

B、地面工作

C、油层内工作

D、地面流程工作

231. 电动潜油离心泵用油管下入井内,地面电源通过潜油离心泵专用( B )输入到井下潜油电动机,使电动机带动多级离心泵旋转产生离心力,将井中的原油举升到地面上来。

A、井下设备

B、电缆

C、抽油杆

D、传感器

232. 注水井就是往( D )注水的井。

A、套管

B、油管

C、配水器

D、油层

233. 注水井的生产原理是指:地面动力水,通过井口装置从油管或套管进到井下,经( D )对油层进行注水。

A、扶正器

B、配产器

C、封隔器

D、配水器

234. 注水井注水时,井筒中的水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井筒压力( A )。

A、不断升高

B、不断降低

C、保持不变

D、经常波动

235. 根据注水( C )不同可分为正注、反注、合注、笼统、分层注水。

A、方式

B、流程

C、通道

D、压力

236. 机械采油可分为有杆泵采油和( B )采油。

A、螺杆泵

B、无杆泵

C、无梁式

D、有梁式

237. 自喷井采油不属于( C )采油方式。

A、抽油机

B、螺杆泵

C、机械

D、电动潜油泵

238. 无杆泵采油方式是指( D )采油。

A、无梁式抽油机井

B、螺杆泵

C、自喷井

D、电动潜油泵

239. 有杆泵采油方式是指( A )采油。

A、无梁式抽油机井

B、水利活塞泵

C、自喷井

D、电动潜油泵

240. 抽油机井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将高速旋转运动传给减速箱的( D )。

A、连杆

B、曲柄

C、输出轴

D、输入轴

241. 抽油泵下在油井井筒的( D )一定深度,依靠抽油杆传递抽油机动力,将原油抽出地面。

A、回音标以上

B、动液面以上

C、回音标以下

D、动液面以下

242. 抽油机由电动机供给动力,经减速箱将电动机的高速旋转变为抽油机( D )的低速运动。

A、驴头

B、抽油杆

C、游梁

D、曲柄

243. 抽油机由曲柄、连杆、游梁结构将旋转运动变为抽油机驴头的( C )运动。

A、高速

B、低速

C、往复

D、上下

244. 根据管式泵和杆式泵两种抽油泵的特点,( C )适用于较深的油井。

A、两者均

B、两者均不

C、杆式泵

D、管式泵

245. 根据管式泵和杆式泵两种抽油泵的特点,( B )适用于产量低的油井。

A、管式泵

B、杆式泵

C、两者均

D、两者均不

246. 根据管式泵和杆式泵两种抽油泵的特点,( B )适用于含砂较多的油井。

A、杆式泵

B、管式泵

C、两者均

D、两者均不

247. 管式泵井和杆式泵井,在检泵时( D )需要起出油管。

A、两者均

B、两者均不

C、杆式泵井

D、管式泵井

248. 抽油泵型号CYB70T4.8-1.5-0.6中的符号T表示的是( B )。

A、杆式泵

B、管式泵

C、整体泵

D、组合泵

249. 抽油泵型号CYB44R4.5-1.5中的符号R表示的是( A )。

A、杆式泵

B、管式泵

C、整体泵

D、组合泵

250. 杆式泵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D )。

A、泵公称直径

B、泵筒长

C、柱塞长

D、泵筒型式

251. 管式泵的基本参数不包含( A )。

A、泵下入深度

B、泵筒长

C、柱塞长

D、泵公称直径

252. 双游动阀深井泵,两个游动阀装在( D )。

A、活塞上端

B、活塞下端

C、活塞中间

D、活塞两端

253. 深井泵活塞上行时,( B )。

A、游动阀开启,固定阀关闭

B、游动阀关闭,固定阀开启

C、游动阀、固定阀均开启

D、游动阀、固定阀均关闭

254. 深井泵活塞下行时,( C )。

A、游动阀、固定阀均关闭

B、游动阀关闭,固定阀开启

C、游动阀开启,固定阀关闭

D、游动阀、固定阀均开启

255. 深井泵活塞下行时,油管内液柱压力与泵筒内压力相比,( B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两者相等

D、为2:1

256. 深井泵活塞上行时,油套环形空间液柱压力与泵筒内压力相比,( A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两者相等

D、为1:3

257. 在深井泵两个冲程中,深井泵应完成( C )。

A、一次进油和一次排油

B、一次进油和两次排油

C、两次进油和两次排油

D、两次进油和一次排油

258. 抽油机井的实际产液量与泵的理论排量的( B )叫做泵效。

A、乘积

B、比值

C、和

D、差

259. 深井泵理论排量的计算公式是Q=K2S2n,其中S代表( A )。

A、冲程

B、冲速

C、排量系数

D、理论排量

260. 深井泵理论排量的计算公式是Q=K2S2n,其中K是指( D )。

A、产出液密度

B、冲程

C、冲速

D、排量系数

261. 深井泵理论排量的计算公式Q=K2S2n,其中n是指( B )。

A、排量系数

B、冲速

C、冲程

D、产出液密度

262. 深井泵泵效的高低反映了泵性能的好坏及( C )的选择是否合理等。

A、排量系数

B、地质因素

C、抽油参数

D、设备因素

263. 油井出砂会使泵效( D )。

A、提高

B、保持稳定

C、忽高忽低

D、降低

264. 在气体影响下,深井泵活塞上行时,固定阀( B ),使泵效降低。

A、立即打开

B、不能立即打开

C、立即关闭

D、不能立即关闭

265. 油流阻力大,深井泵阀不易打开和关闭,抽油杆不易下行,影响泵的冲程,降低泵的充满系数,使泵效降低,这是( D )造成的。

A、油井出砂

B、气体影响

C、油井结蜡

D、原油粘度高

266. 原油中含有腐蚀介质,腐蚀泵的部件,使之漏失,影响泵效。这个影响因素称为( A )。

A、地质因素

B、设备因素

C、人为因素

D、工作方式

267. 合理选择深井泵和油井工作参数,可以( D )泵效。

A、稳定

B、降低

C、保持

D、提高

268. 结蜡抽油井生产中,定期进行热洗加药,会( A )泵效。

A、保持

B、降低

C、提高

D、稳定

269. 抽油井生产中,合理控制套管气,泵效会( A )。

A、提高

B、波动

C、降低

D、不变

270. 一般情况下,抽油井宜选用( A ),以减小气体对泵效的影响。

A、长冲程和小泵径

B、长冲程和大泵径

C、短冲程和小泵径

D、短冲程和大泵径

271. 根据管式泵和杆式泵两种抽油泵的特点,( C )适合于气量较小的井使用。

A、两者均

B、两者均不

C、管式泵

D、杆式泵

272. 管式泵和杆式泵相比,( B )具有内外两层工作筒。

A、管式泵

B、杆式泵

C、两者均

D、两者均不273. 管式泵和杆式泵相比,( A )具有工作筒、活塞、游动阀和固定阀。

A、两者均

B、两者均不

C、管式泵

D、杆式泵

274. 管式泵和杆式泵中,( D )有泵定位密封部分。

A、两者均

B、管式泵

C、两者均不

D、杆式泵

275. 杆式泵,又称为插入泵,是常用的定筒式( A )固定杆式泵。

A、顶部

B、活塞

C、一侧

D、双侧

276. 杆式泵有内外两个工作筒,( C )装有锥体座及卡簧。

A、内工作筒上端

B、内工作筒下端

C、外工作筒上端

D、外工作筒下端

277. 杆式泵内工作筒装有衬套和( B )。

A、卡簧

B、活塞

C、压帽

D、阀座

278. 杆式泵结构复杂,由( B )部分组成。

A、20

B、22

C、24

D、26

279. 抽油杆型号CYG25/2500C中( A )表示抽油杆代号。

A、CYG

B、25

C、2500

D、C

280. 通常抽油杆的长度为( D )m。

A、9

B、10

C、7

D、8

281. 抽油杆型号CYG25/2500C中25表示( D )。

A、抽油杆代号

B、材料强度代号

C、短抽油杆长度

D、抽油杆直径

282. 抽油杆型号CYG25/2500C中2500表示( B )。

A、抽油杆直径

B、短抽油杆长度

C、材料强度

D、抽油杆代号

283. 常用抽油杆的最大公称直径是( A )㎜。

A、25

B、29

C、22

D、19

284. 国产抽油杆有两种,一种是碳钢抽油杆,另一种是( D )抽油杆。

A、不锈钢

B、铬钼钢

C、镍钼钢

D、合金钢

285. 国产抽油杆有两种,一种是( B )抽油杆,另一种是合金钢抽油杆。

A、铬钼钢

B、碳钢

C、不锈钢

D、镍钼钢

286. 碳钢抽油杆一般由( A )制成。

A、40号优质碳素钢

B、45号优质碳素钢

C、20号铬钼钢

D、15号镍钼钢

287. 光杆是用高强度的( B )制造的。

A、40号优质碳素钢

B、50~55号优质碳素钢

C、20号铬钼钢

D、15号镍钼钢

288. 电动潜油泵装置中,( A )是可以自动保护过载或欠载的设备。

A、控制屏

B、接线盒

C、保护器

D、变压器

289. 电动潜油泵装置中,( B )可以防止天然气沿电缆内层进入控制屏而引起的爆炸。

A、保护器

B、接线盒

C、电动机

D、分离器

290. 地面上的( A )将电网电压转变为电动潜油泵装置所需要的电压。

A、变压器

B、控制屏

C、接线盒

D、电缆

291. 变压器将电网电压转变为电动潜油泵装置所需的电压后,将电能输入( C )。

A、电缆

B、接线盒

C、控制屏

D、电动机

292. 电动潜油泵装置井下部分的( C )常为一个整体。

A、潜油泵与电动机

B、潜油泵与保护器

C、潜油泵与分离器

D、保护器与分离器

293. 电动潜油泵是( C ),这样可以满足深井扬程的需要。

A、杆式泵

B、管式泵

C、多级离心泵

D、单级离心泵

294. 电动潜油泵装置的油气分离器安装在( B )的吸入口。

A、电动机

B、多级离心泵

C、保护器

D、单流阀

295. 电动潜油泵装置的( A )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A、潜油泵

B、控制屏

C、电动机

D、分离器

296. 电动机将电能变为机械能带动电动潜油泵装置的( B )一起转动。

A、保护器与潜油泵

B、潜油泵与分离器

C、保护器与分离器

D、保护器和泄油器

297. 电动潜油泵装置的分离器将井内液体吸入,实行( D )分离。

A、油气水三相

B、油气

C、油水

D、气液

298. 电动潜油泵的油气分离器装置的作用是:把部分气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防止( D )发生气蚀。

A、电动机

B、单流阀

C、保护器

D、潜油电泵

299. 电动潜油泵在空载情况下启动时,( C )可起保护作用。

A、保护器

B、分离器

C、单流阀

D、泄油阀

300. 电动潜油泵井作业起泵时,将( D )切断,使油、套管连通,油管内的液体就流回井筒。

A、泄油阀

B、单流阀

C、分离器

D、泄油阀芯

301. 电动潜油泵停泵时,( B )可以起到避免电泵反转的作用。

A、保护器

B、单流阀

C、泄油阀

D、分离器

302. 电动潜油泵装置的保护器,可保证( A )在密封的情况下工作。

A、电动机

B、电动潜油泵

C、分离器

D、单流阀

303. 电动潜油泵装置的( D )经吸入口将井内液体吸入分离器内,经气液分离后,把井液举入电动潜油泵。

A、转子

B、扶正器

C、封隔器

D、分离器

304. 电动潜油泵井工作原理中的供电流程是:地面电源→( D )→潜油电动机。

A、潜油电缆

B、变压器→潜油电缆

C、变压器→控制屏→潜油电缆

D、变压器→控制屏→接线盒→潜油电缆

305. 电动潜油泵井工作原理中的抽油流程是:油气分离器→( C )→井口。

A、多级离心泵

B、多级离心泵→单流阀

C、多级离心泵→单流阀→卸油阀

D、多级离心泵→潜油电动机→单流阀→卸油阀

306. 电动潜油泵将机械能传给井液,提高了( C )的压能,从而经油管将井液举升到地面。

A、井液

B、地层

C、油管

D、套管

307. 电动潜油泵井电源电路保护有( A )、电压、短路、延时等。

A、相序

B、欠载

C、过载

D、电阻

308. 电动潜油泵( B )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动机油与井液隔开,平衡电动机内压力和井筒压力。

A、控制屏

B、保护器

C、变压器

D、压力传感器

309. 电动潜油泵井控制屏绿灯亮,表示电泵( A )。

A、正常运转

B、欠载停机

C、过载停机

D、报警

310. 电动潜油泵井控制屏黄灯亮,表示电泵( B )。

A、正常运转

B、欠载停机

C、报警

D、过载停机

311. 电动潜油泵井控制屏红灯亮,表示电泵( D )。

A、报警

B、正常运转

C、欠载停机

D、过载停机

312. 电动潜油泵井在启动投产前必须确定过载值,其值一般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A )。

A、120%

B、100%

C、130%

D、110%

313. 电动潜油泵井在正常运转30min后,确定欠载值,其值一般为工作电流的( C )。

A、100%

B、90%

C、80%

D、70%

314. 电动潜油泵井生产时,( B ),否则泵可能抽空而导致欠载停机。

A、油压不宜过高

B、套压不宜过高

C、油压不宜过低

D、套压不宜过低

315. 螺杆泵系统装置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C )。

A、地面驱动

B、井下螺杆泵

C、潜油电动机

D、电控箱

316. 螺杆泵井地面驱动部分包括减速箱、( A )、电动机、密封填料盒、支撑架等。

A、方卡子

B、螺杆泵

C、防蜡器

D、光杆扶正器

317. 螺杆泵井井下泵部分主要由抽油杆、( A )、接头、转子、接箍定子、尾管等组成。

A、导向头和油管

B、井下螺杆泵

C、防蜡器

D、光杆扶正器

318. 螺杆泵井井下泵部分主要由抽油杆、导向头和油管、接头、转子、接箍定子、( A )等组成。

A、尾管

B、井下螺杆泵

C、防蜡器

D、光杆扶正器

319. 螺杆泵井配套工具部分包括防脱工具、( D )、泵与套管锚定装置、卸油阀、封隔器等。

A、导向头和油管

B、转子

C、光杆扶正器

D、防蜡器

320. 螺杆泵井在采油过程中,随着井底( B )不断降低,油层液量不断流入井底。

A、静压

B、流压

C、饱和压力

D、液注压力

321. 螺杆泵井是将地面( B )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A、电压

B、电机

C、电流

D、电动势

322. 螺杆泵转子、定子副是利用摆线的多等效动点效应,在空间形成封闭腔室,并当转子和定子作相对转动时,封闭腔室能做轴向移动,使其中的液体从一端移向另一端,实现( B )和压力能的相互转化,从而实现举升作用。

A、电能

B、机械能

C、效能

D、动力

323. 螺杆泵的优点是:( D )。

A、地面装置负载大

B、泵效高,排量大

C、泵的使用寿命长

D、适应高砂量、高含气井

324. 转子和定子间容积均匀变化而产生的( A )、推挤作用使油气混输效果良好。

A、抽吸

B、匀速

C、举升

D、压力

325. 由于缸体转子在定子橡胶衬套内,表面运动带有滚动和滑动的性质,使油液中( B )不易沉积。

A、杂质

B、砂粒

C、蜡

D、落物

326. 螺杆泵是一种容积式泵,( D ),没有阀件和复杂的流道,油流扰动少,排量均匀。

A、结构简单

B、地面设备少

C、井下工具少

D、运动件少

327. 螺杆泵的理论排量m3/d计算公式是( D )。

A、Q=eDTn

B、Q=1440eDTn

C、Q=576eDTn

D、Q=5760eDTn

328. 螺杆泵的理论排量计算公式Q=5760eDTn中的D代表的是( A )。

A、螺杆泵的外径

B、转子偏心距

C、定子导程

D、转速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倾向是指岩层倾斜的方向。即倾斜线在(B)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 (A)斜(B)水平(C)铅垂(D)岩层 2.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D)。 A.立褶曲与斜歪褶曲 B 长轴褶曲与短轴褶曲 C穹窿构造与鼻状构造 D 背斜褶曲与向斜褶曲 3. 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我们通常把( B )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地质单元,再进一步划分其构造。 (A)油气藏(B)油气盆地(C)油气田(D)油气聚集带 4. 沉积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物组成的岩石。它是古老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环境下遭风化剥蚀,再经( D )、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A)溶解(B)分解(C)压实(D)搬运 5. 岩层是由( D )基本一致的岩石所组成,是在较大的区域内沉积环境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质体。 (A)颗粒(B)结构(C)颜色(D)成分 6. 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 (A)生物发育(B)气候状况(C)地球化学条件(D)自然地理条件 7. 在气压驱动的油田,油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井底和近井地带地层压力( A )饱和压力。 (A)低于(B)高于(C)等于(D)接近 8. 对于厚底水油藏的开发,当底水能量补给满足不了采油速度的要求时,应在( A )注水,尽量造成纵向驱油条件。

(A)底水部位(B)油藏部位(C)油藏上部(D)油藏边部 9. 在布置开发井网时,若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和距离布置在含油边 界以外的含水区内,并大致平行于含油边界。生产井布在含油边界以内,这种注水方式叫( A )。 (A)缘外(B)缘内(C)缘上(D)切割 10. CY613-A型井下压力计是属于( A )压力计。 (A)弹簧管式(B)弹簧式(C)微差(D)电子 11. 抽油井正常生产时在油套管环形空间所测得的液面深度叫( C )。 (A)下泵深度(B)沉没度(C)动液面(D)静液面 12. 在下列选项中,造成电泵启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A )。 (A)泵排量过大(B)泵排量过小(C)欠载保护电流过大(D)

采油工中级摸底考试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100题) 1. 管式泵井和杆式泵井,在检泵时( )需要起出油管。 A 、两者均 B 、两者均不 C 、杆式泵井 D 、管式泵井 2. 生产现场作业常用钢丝绳来 ( )。 A 、扶正、吊装 B 、吊装、迁移 C 、吊装、捆绑 D 、扶正、捆绑 3. 分层注水井正常测试时,通常每次要有( )张。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4. 使用管钳前应检查( )。 A 、固定销钉是否牢固,前牙是否断裂 B 、固定销钉是否牢固,钳柄是否断裂 C 、钳牙是否牢固,钳柄是否断裂 D 、前牙是否牢固,钳柄是否断裂 5. 某活动扳手规格是250㎜,则该活动扳手最大开口为( )。 A 、19㎜ B 、24㎜ C 、30㎜ D 、36㎜ 6. 高压零克棒是( )必备用的。 A 、换电灯 B 、换电机 C 、换大理石保险 D 、高压保险 7. 1度电=1kW ·h=( )。 A 、3.6×106 J B 、3.6×105 J C 、3.6×104J D 、3.6×103 J 8. 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 )安全两个方面。 A 、防护 B 、设备 C 、电器 D 、线路 9. 在如图所示的某注水井井口流程示意图,若该井洗井时,则( )是对的。 A 、①、②、③均是开关的 B 、①、②、③均是开的 C 、①、②均是开的 D 、①、③、⑥是开的、⑤是关的 10. 有关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叙述,其中 ( ) 是错误的。 A 、操作管理机械设备的岗位工人必须持有上岗操作证 B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工具,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 C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D 、对机械外露的运动部分,加防护栏 11. 油田在初期自喷开发阶段,驱动油气的能量是( )。 A 、天然能量 B 、人为补充能量 C 、注水驱动 D 、注气驱动 12. MFZ 8型储压式干粉灭火器技术参数有干粉重量、充气压力( ) 灭火剂别等。 A 、有效喷射时间、有效距离 B 、泡沫面积 C 、有效高度 D 、灭火强度 13. 拆装位置狭小,特别隐蔽的螺栓、螺母时应使用( )。 A 、活动扳手 B 、梅花扳手 C 、套筒扳手 D 、死扳手 14.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中,( )是错误的。 A 、迅速拉闸 B 、用干燥木棒挑开电线 C 、站在木板上用两手去拉 D 、穿绝缘鞋单手去拉 15. 深井泵理论排量的计算公式Q=K ·S ·N ,其中N 是指( )。 A 、排量系数 B 、冲速 C 、冲程 D 、产出液密度 16. 多井配水间注水流程最突出的优点是( )。 A 、压力表少 B 、适用于任何井网 C 、管损小 D 、操作方便 17. 油水井结构的共同点是都有 ( )。 A 、套管、油管 B 、套管、油管、配产器 C 、套管、油管、配水器 D 、套管、油管、配水器、采油树 18. 注水井分层测试的方法有( )。 A 、机械式压力计测试和电子压力计测试 B 、井下流量计测试和投球测试 C 、投球测试和电子压力计测试 D 、井下流量计测试和电子压力计测试 19. 关于安装更换计量分离器的玻璃管的叙述,其中 ( )是不正确的。 A 、更换时需关闭上下量油闸门 B 、更换时只需关闭下量油闸门 C 、更换时需准备放空桶 D 、更换后应先关闭放空闸门 20. MFZ 8型储压式干粉灭火器重量 ( )。 A 、2.0kg ,误差-0.04kg B 、4.0kg ,误差-0.10kg C 、6.0kg ,误差-0.16kg D 、8.0kg ,误差-0.16kg 21. 每件套筒扳手都适用于( )规格的螺母。 A 、一种 B 、二种 C 、一组 D 、任意 考 生答题不 准 超过 此线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含答案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倾向是指岩层倾斜的方向。即倾斜线在(B)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A)斜(B)水平(C)铅垂(D)岩层 2.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D)。 A.立褶曲与斜歪褶曲B 长轴褶曲与短轴褶曲 C穹窿构造与鼻状构造D 背斜褶曲与向斜褶曲 3. 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我们通常把(B)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地质单元,再进一步划分其构造。 (A)油气藏(B)油气盆地(C)油气田(D)油气聚集带 4. 沉积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物组成的岩石。它是古老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环境下遭风化剥蚀,再经(D)、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A)溶解(B)分解(C)压实(D)搬运 5. 岩层是由(D)基本一致的岩石所组成,是在较大的区域内沉积环境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质体。 (A)颗粒(B)结构(C)颜色(D)成分 6. 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生物发育(B)气候状况(C)地球化学条件(D)自然地理条件

7. 在气压驱动的油田,油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井底和近井地带地层压力(A)饱和压力。 (A)低于(B)高于(C)等于(D)接近 8. 对于厚底水油藏的开发,当底水能量补给满足不了采油速度的要求时,应在(A)注水,尽量造成纵向驱油条件。 (A)底水部位(B)油藏部位(C)油藏上部(D)油藏边部9. 在布置开发井网时,若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和距离布置在含油边界以外的含水区内,并大致平行于含油边界。生产井布在含油边界以内,这种注水方式叫( A)。 (A)缘外(B)缘内(C)缘上(D)切割 10. CY613-A型井下压力计是属于(A )压力计。 (A)弹簧管式(B)弹簧式(C)微差(D)电子 11. 抽油井正常生产时在油套管环形空间所测得的液面深度叫( C )。(A)下泵深度(B)沉没度(C)动液面(D)静液面 12. 在下列选项中,造成电泵启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A)。 (A)泵排量过大(B)泵排量过小(C)欠载保护电流过大(D)欠载保护电流过小 13. 电泵的过载保护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A)。 (A)120%(B)80%(C)60%(D)150% 14. 用酸液作压裂液,不加支撑剂的压裂称为(D)。 (A)前置液压(B)酸化解堵(C)水力压裂(D)酸化压裂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拓展题库采油工中级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461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 号中。每题1分,满分461分。) 1. 管式泵井和杆式泵井,在检泵时( )需要起出油管。 A 、两者均 B 、两者均不 C 、杆式泵井 D 、管式泵井 2. 生产现场作业常用钢丝绳来 ( )。 A 、扶正、吊装 B 、吊装、迁移 C 、吊装、捆绑 D 、扶正、捆绑 3. 分层注水井正常测试时,通常每次要有( )张。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4. 使用管钳前应检查( )。 A 、固定销钉是否牢固,前牙是否断裂 B 、固定销钉是否牢固,钳柄是否断裂 C 、钳牙是否牢固,钳柄是否断裂 D 、前牙是否牢固,钳柄是否断裂 5. 某活动扳手规格是250㎜,则该活动扳手最大开口为( )。 A 、19㎜ B 、24㎜ C 、30㎜ D 、36㎜ 6. 高压零克棒是( )必备用的。 A 、换电灯 B 、换电机 C 、换大理石保险 D 、高压保险 7. 1度电=1kW ·h=( )。 A 、3.6×106 J B 、3.6×105 J C 、3.6×104J D 、3.6×103 J 8. 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 )安全两个方面。 A 、防护 B 、设备 C 、电器 D 、线路 9. 在如图所示的某注水井井口流程示意图,若该井洗井时,则( )是对的。 A 、①、②、③均是开关的 B 、①、②、③均是开的 C 、①、②均是开的 D 、①、③、⑥是开的、⑤是关的 10. 有关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叙述,其中 ( ) 是错误的。 A 、操作管理机械设备的岗位工人必须持有上岗操作证 B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工具,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 C 、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D 、对机械外露的运动部分,加防护栏 11. 油田在初期自喷开发阶段,驱动油气的能量是( )。 A 、天然能量 B 、人为补充能量 C 、注水驱动 D 、注气驱动 12. MFZ 8型储压式干粉灭火器技术参数有干粉重量、充气压力( ) 灭火剂别等。 A 、有效喷射时间、有效距离 B 、泡沫面积 C 、有效高度 D 、灭火强度 13. 拆装位置狭小,特别隐蔽的螺栓、螺母时应使用( )。 A 、活动扳手 B 、梅花扳手 C 、套筒扳手 D 、死扳手 14.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中,( )是错误的。 A 、迅速拉闸 B 、用干燥木棒挑开电线 C 、站在木板上用两手去拉 D 、穿绝缘鞋单手去拉 15. 深井泵理论排量的计算公式Q=K ·S ·N ,其中N 是指( )。 A 、排量系数 B 、冲速 C 、冲程 D 、产出液密度 16. 多井配水间注水流程最突出的优点是( )。 A 、压力表少 B 、适用于任何井网 C 、管损小 D 、操作方便 17. 油水井结构的共同点是都有 ( )。 A 、套管、油管 B 、套管、油管、配产器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 姓 名 单 位 名 称 准 考 证 号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试题(有答案)

采油工高级工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AA001 在地质学中认为()是地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天然物质记录,也是一定地质时间内所形成岩石的总称。 (A)沉积岩 (B)碎屑岩(C)地层(D)沉积岩 2.AA001 地质()就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 (A)规律(B)现象(C)时间(D)时代 3.AA001 地质时代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另一个是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大年龄。 (A)规律 (B)现象(C)顺序(D)岩性 4.AA002 表明地层形成先后顺序()的概念称为地质时代。 (A)规律(B)现象(C)年龄(D)时间 5.AA002 用以划分地球()的单位称为地质时代单位。 (A)规律(B)现象(C)历史(D)时间 6,AA002 宙、代、世四个级别是国际性的地质时代()。 (A)单位(B)区域(C)历史(D)地方 7.AA003 地层()可划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群、组、段、层等。 (A)单位(B)界限(C)厚度(D)年代 8.AA003 地层单位中宇、界、系、统、阶、时、带等单位,主要是根据()的发展演化阶段来划分的。 (A)地层(B)动物(C)植物(D)生物 9.AA003 群、组、段、层四个单位主要是根据地层岩性和地层()关系来划分的。 (A)时间(B)沉积(C)接触(D)相互 10.AA004 界相当于一个()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代(B)宇(C)世(D)期 11.AA004 统是国际通用的地层单位,统相当一个()时间内形成的地层。 (A)代(B)宇(C)世(D)期 12.AA004 地质年代单位的()与地层单位宇、界、系、统相对应。 (A)群、组、段、层(B)宙、代、纪、世 (C)阶、时、代(D)期、时、组 13.AA005 震旦系沉积地层是指() (A)元古界(B)太古界(C)古生界(D)中生界 14.AA005 哺乳动物是在()产生的。 (A)元古代(B)太古代(C)古生代(D)中生代 15.AA005 属于古生代的是() (A)白垩纪(B)侏罗纪(C)二叠纪(D)三叠纪 16.AA006 沉积()是指地层剖面上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重复出现的现象。 (A)储层(B)层理(C)岩层(D)旋回 17.AA006 沉积岩的岩性及岩相变化的规律是受沉积()控制的。 (A)环境(B)气候(C)岩层(D)水动力 18.AA006 由于地壳升降、气候、水动力强弱因素变化的不平衡,所以沉积剖面上的沉积

2018年采油测试高级工理论试题题库含答案

采油测试高级工理论试题题库含答案 采油测试高级工理论试题题库含答案 一、(高级工)选择题 C 1、油藏的天然能量有()。 (A) 注入水、边水和底水 (B) 注入气、气顶压头 (C)边水、底水、气顶压头、溶解气、流体和岩石的弹性、石油的重力 (D) 注入蒸气、溶解气 B 2、油藏中的人工补给能量主要是()等。 (A) 边水、低水 (B) 注水、注气 (C) 气顶压头、溶解气 (D) 注气、气顶压头 D 3、油藏驱动类型分为()。 (A) 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溶解气驱动 (B) 水压驱动、弹性驱动和重力驱动 (C) 气顶压头、溶解气驱动和重力驱动 (D) 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顶压头、溶解气驱动和重力驱动 A 4、油水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用一般过滤的方法所不能分开的水叫()。 (A) 乳化水 (B) 油包水 (C) 游离水 (D) 水包油 B 5、只存在一种空隙结构的介质称为()。 (A) 均质介质 (B) 单纯介质 (C) 多重介质 (D) 双重介质 A 6、细小的水滴在原油介质中存在的形式称为()。 (A) 油包水 (B) 游离水 (C) 水包油 (D) 乳化水 B 7、依靠()开发油田属于依靠天然能量驱油。 (A) 注水、注气 (B) 气顶压头、溶解气 (C) 自喷方式 (D) 机械采油方式 C 8、属于人工补给能量驱油的开发方式有()。 (A) 依靠边水、底水驱油开发 (B) 依靠气顶压头驱油开发 (C) 依靠注水、注气开发方式 (D) 依靠机械采油方式 D 9、开发方式分为()驱油和()驱油。 (A) 依靠气顶,溶解气 (B) 注水,注气 (C) 依靠边水,低水 (D) 依靠天然能量,人工补给能量 A 10、注水井在油田上的部位和油、水井的排行分布关系称为()。 (A) 注水方式 (B) 井网 (C) 开发方式 (D) 开采方式 B 11、()注水方式适用于油层分布稳定、连通性好、形态规则的大油田。 (A) 边外和边内 (B) 行列内部切割 (C) 面积 (D) 顶部或腰部 D 12、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几何形状均匀分布在整个油田上,同时进行注水采油叫()注水方式。 (A) 行列式 (B) 腰部 (C) 顶部 (D) 面积 A 13、在注水井内下封隔器,把油层分隔成几个注水层段下配水器、安装不同直径的水嘴的注水工艺称为() (A) 分层配注 (B) 分层配产 (C) 分层改造 (D) 分层采油 C 14、下列对分层配产器描述错误的是()。 (A) 在油井内下封隔器把油层分隔成几个开采层段 (B) 对不同层段下配产器 (C) 装同一直径的井下油嘴 (D) 控制不同的生产压差 C 15、下列()不是油田开发六分的内容。 (A) 分层注水 (B) 分层采油 (C) 分层开发 (D) 分层测试 A 16、注采平衡的含义是()。 (A) 注入油层的水量等于采出油量的地下体积 (B) 注入油层的水量等于采出油量的地面体积 (C) 注入油层的水量等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 (D) 注入油层的水量等于采出液量的地面体积 A 17、注采比是指()。 (A) 油田注入剂(水、气)地下体积与采出液量地下体积之比 (B) 油田注入剂(水、气)地面体积与采出液量地下体积之比 (C) 油田注入剂(水、气)地面体积与采出液量地面体积之比 (D) 油田注入剂(水、气)地下体积与采出液量地面体积之比 B 18、()是指油田注入剂(水、气)地下体积与采出液量地下体积之比。 (A) 注采平衡 (B) 注采比 (C) 压力平衡 (D) 油水比 A 19、一个油层在平面上由于渗透率高低不同,注入水沿高渗透方向推进速度快,造成同一油层各井之间的生产差异,称为()矛盾。 (A)平面 (B) 层内 (C) 层间 (D) 层中 C 20、在同一油层内部,由于各部位的渗透率高低不同,注入水沿高渗透率部位突进,低渗透率部位见效差,这样在同一油层各部 位之间形成的差异叫()矛盾。 (A) 层间 (B) 平面 (C) 层内 (D) 三大 B 21、分层采油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矛盾。 (A) 三大 (B) 层间 (C) 层内 (D) 平面 A 22、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由于各小层渗透率差别很大,注入水往往沿高渗透层推进速度最快,这种现象称为()。 (A) 单层突进 (B) 层中指进 (C) 边水舌进 (D) 窜通 B 23、小层内部在平面存在非均质性,平面上各部位渗透率差别大,造成注入水的推进速度不一致,沿高渗透带推进快这种现象叫()。 (A)单层突进 (B) 舌进 (C) 层中指进 (D) 窜通 B 24、油层地层压力和流动压力升高,是()预兆。 (A) 产量增加 (B) 油井见水 (C) 结蜡 (D) 产量减少 C 25、水淹厚度系数是指()的百分比。 (A) 有效厚度占见水层有效厚度 (B) 见水层厚度占有效厚度 (C) 见水层厚度占见水层有效厚度 (D) 见水层有效厚度占见水层厚度 A 26、某井见水层厚度为2m,见水层有效厚度为5m,则水淹厚度为()。

采油工中级实际操作

2015年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考核项目 采油工 中 级 中国石油大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采油工中级试题目录 试题一、分析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管理油水井35%)试题二、注水井正注时倒反洗井(管理油水井35%)试题三、填写报表并计算日产油量、日注水量(管理油水井35%)试题四、制作更换法兰垫片(维护设备35%)试题五、更换闸板阀密封填料(维护设备35%)试题六、更换抽油机井电机皮带(维护设备35%)试题七、更换注水井干式水表芯子(仪器仪表30%)试题八、用指针式钳型电流表检查抽油机平衡状况(仪器仪表30%)试题九、更换液位计玻璃管(仪器仪表30%)

试题一:分析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 1、准备要求 (1)设备准备 (2)材料准备 2、操作考核规定及说明 (1)操作程序说明: 1)分析判断; 2)提出措施。 (2)考核规定说明: 1)如考场违纪,将停止考核。 2)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项目得分按鉴定比重进行折算。 (3)考核方式说明:该项目为技能笔试题,根据评分标准,以卷面内容进行评分。(4)测量技能说明:本项目主要测量考生对分析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掌握的熟练程度。 3、考核时限 (1)准备时间:1min(不计入考核时间)。 (2)正式笔试时间:15min。 (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到时停止答卷。 4、评分记录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采油工中级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 现场号工位号性别 编码:80010000-JL-24

试题二:注水井正注时倒反洗井 1、准备要求 2、操作考核规定及说明 (1)操作程序说明: 1)准备工作; 2)检查流程; 3)倒洗井流程; 4)洗井; 5)倒注水流程; 6)控制注水量; 7)清理场地。 (2)考核规定说明: 1)如操作违章或未按操作程序执行操作,将停止考核。 2)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项目得分按鉴定比重进行折算。 (3)考核方式说明:该项目为实际操作(过程型),考核过程按评分标准及操作过程进行评分。(4)测量技能说明:本项目主要测量考生对注水井正注时倒反洗井掌握的熟练程度。 3、考核时限 (1)准备时间:1min(不计入考核时间)。 (2)正式操作时间:6min。 (3)提前完成操作不加分,到时停止操作考核。 4、评分记录表

井下作业工具工中级理论知识试题库

井下作业工具工中级理论知识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33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330分。) 1. 为了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凡是为了从地下获得石油而钻的井,统称为( )。 A、水井 B、探井 C、油井 D、生产井 2. 对于一口钻完进尺的井,井内有钻井液和泥饼保护井壁,这时的井称之为( )。 A、探井 B、石油井 C、裸眼井 D、资料井 3. 要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出来,需要在地面和( )之间建立一条油气通道,这条通道就叫井。 A、地道 B、地下油气层 C、井口 D、管线 4. 套管下入深度( )下入井内套管的累积长度。 A、等于 B、小于等于 C、小于 D、大于 5. 在完整的井身结构中下入的第一层套管叫( )。 A、表层套管 B、油层套管 C、技术套管 D、导管 6. 在完整的井身结构中下入的第二层套管叫( )。 A、表层套管 B、油层套管 C、技术套管 D、导管 7. 油层套管的作用是( )。 A、保护井口附近地表层 B、封隔松软地层和水层 C、封隔复杂地层 D、封隔油、气、水层 8. 为探明地质构造及其含油气情况,寻找油、气田而钻的井称为( )。 A、探井 B、调整井 C、资料井 D、观察井 9. 为取得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所需资料而钻的井称为( )。 A、探井 B、调整井 C、资料井 D、观察井 10. 为挽回死油区储量损失,改善注水效果,调整平面矛盾而钻的井称为( )。 A、探井 B、资料井 C、观察井 D、调整井 11. 目前油井完井中最广泛应用的方法是( )。 A、裸眼完井法 B、筛管完井法 C、贯眼完井法 D、射孔完井法 12. 完钻后,在生产层位不下套管的完井方法是( )。 A、裸眼完井法 B、射孔完井法 C、贯眼完井法 D、衬管完井法 13. 在诸多完井方法中,( )对油层内油气流入井筒阻力最小。 A、裸眼完井法 B、贯眼完井法 C、衬管完井法 D、射孔完井法 14. 以下四种完井方法中,( )完井法具有防砂和保护油层的作用。 A、射孔 B、裸眼 C、贯眼 D、砾石衬管 15. 随着石油的不断采出,地层能量不断地减少,压力不断地降低,不足以将石油举升到地面,这时需要通过机械手段从地下开采石油,这种通过机械手段从地下开采石油的方法称为( )。 A、机械采油 B、抽油 C、采油 D、抽油机生产 16. ( )采油是指通过抽油机带动抽油泵和井下抽油杆往复运动从地下开采石油。 A、有杆泵 B、电机 C、机械 D、抽油泵 17. ( )采油是指不需要抽油杆传递动力从地下开采石油,如电动潜油离心泵,水力活塞

最新采油中级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1 2009新版采油工中级工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2 内) 3 1、储集层具有孔隙性和( 渗透性)两个基本特征。 4 2、储集层中的毛细管孔隙直径在( 0.5~0.0002 )mm之间。 5 3、凡是能够储集石油和天然气,并在其中(流动)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6 (A)圈闭 (B)流动 (C)渗透 (D)聚集 7 4、储集层的孔隙性是指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 )所填充的空间部分。 8 5、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以( 原生孔隙)为主。 9 (A)原生孔隙 (B)次生孔隙 (C)裂缝 (D)溶洞 10 6、储集层的绝对孔隙度越大,只能说明岩石中的(孔隙 )空间越大,而不能11 说明流体是否能在其中流动。 12 (A)孔隙 (B)毛细管孔隙 (C)超毛细管孔隙 (D)微毛细管孔隙 13 7、孔隙度是为了衡量岩石中( 孔隙 )体积的大小以及孔隙的发育程度而提出14 的概念。 15 (A)孔隙 (B)岩石 (C)渗透 (D)盖层 16 8、具有孔隙裂缝或空洞,能使油气流动、聚集的岩层是(储集层)。 17 (A)生油层 (B)储集层 (C)盖层 (D)油藏 18 9、岩石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称为(原生)孔隙。 19 10、岩石中所有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 绝对 )孔隙度。 20

(A)有效 (B)绝对 (C)相对 (D)总 21 11、岩石中相互连通的、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称为( 有效孔隙 )。 22 (A)绝对孔隙 (B)有效孔隙 (C)次生孔隙 (D)原生孔隙 23 12、岩石中的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 有效孔隙度)。 24 13、在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中,一般(有效孔隙度 )增高,渗透25 率增大。 26 14、在一定条件下,流体可以在岩石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该岩石(样)总体积27 的比值是( 流动空隙性 )。 28 (A)有效孔隙度 (B)绝对孔隙度 (C)相对孔隙度 (D)流动孔隙度 29 15、流动孔隙度是与油田开发技术有关的( 概念)。 30 17、岩石渗透性的好坏用( 渗透率)来表示。 31 18、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函数关系是有效孔隙度越大,则( 绝对渗透率越高 )。 32 (A)绝对渗透率越高 (B)绝对渗透率较低 33 (c)绝对渗透率相同 (D)孔隙形状越复杂 34 19、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叫( 渗透性)。 35 20、当岩石孔隙中有( 一相 )流体流过时测得的渗透率叫绝对渗透率。 36 (A)一相 (B)两相 (C)三相 (D)多相 37 21、液体在岩石表面的铺展能力称( 润湿性 )。 38 22、相对渗透率是有效渗透率与( 绝对)渗透率之比。 39

采油工理论试题库(附答案)

目录 初级采油工理论试题 (2) 一、选择题 (2) 二、判断题 (20) 中级工理论试题 (27) 一、填空题 (27) 二、判断题 (47) 三、简答题 (53) 三、计算题 (55) 高级工理论试题 (58) 一选择题 (58) 二、判断题 (77) 三、简答题 (86) 四、计算题 (88)

初级采油工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 1、AA001 石油分为(A)两种。 (A)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B)重质油和轻质油 (C)成品油和原油(D)天然石油和轻质油 2、AA001 从煤或油页岩中可以干馏出(D)。 (A)煤油(B)原油(C)天然石油(D)人造石油 3、AA001 石油是由各种(B)混合组成的一种油状液体。 (A)碳氢混合物(B)碳氢化合物(C)碳氧化合物(D)碳氧混合物 4、AA002 为了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一般要求井底压力(A) 原始饱和压力。 (A)高于(B)低于(C)等于(D)降低到 5、AA002 为了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要求样品保持在(C) 状态下。 (A)常温(B)常压(C)地层(D)密闭 6、AA002 在地层条件下取出样品,进行各种物理参数分析,叫(D)取样。 (A)物性(B)密闭(C)常规(D)高压物性 7、AA003 油井生产时,每采出一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称为(A)。 (A)生产气油比(B)生产油气比(C)原始气油比(D)日产气量 8、AA003 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B)。 (A)结蜡点(B)凝固点(C)熔蜡点(D)凝析点 9、AA003 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C)。 (A)脱气压力(B)地层压力(C)饱和压力(D)流动压力 10、AA003 石油在流动时,其内部分子间产生的磨擦阻力称为原油(A)。 (A)粘度(B)阻力(C)毛细管力(D)表面张力 11、AA003 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 (D)。 (A)收缩率(B)溶解系数(C)体积变化率(D)体积系数 12、AA004 石油主要由(C)等元素组成。 (A)碳、氧(B)氧、氢(C)碳、氢(D)硫、氢 13、AA004 石油的组分主要以(A)为主。 (A)油质(B)碳质(C)胶质(D)沥青质 14、AA004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C)左右是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 (A)5~30 (B)5~17 (C)15~42 (D)32~56 15、AA004 原油中的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A)。 (A)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沥青相对分子质量 (B)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沥青相对分子质量 (C)胶质与沥青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无法确定 16、AA005 天然气颜色一般为(C)。 (A)白色(B)黄色(C)无色(D)蓝色 17、AA005 天然气是以(B)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采油工试题-中级

采油地质工中级工采油二厂试题 命制人:方建军单位:开发室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试题一计算注水井(合注井)井口最高允许压力 三、考场准备 场所为笔试考试场所要求 四、考评员要求 1、热爱鉴定工作,遵守考评的各项规则。 2、考评员应具有高级技师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及以上资格,实践经验丰富,同时必须经专门培训、考核后,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证书》和胸卡,持证上岗。 3、考评人员应提前30min到达考核现场,按实际操作考场规则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4、考评员、记分员应依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地评分、统分,避免诱导性的加、减分。 5、评分表不得涂改。 七、考核时限 1、准备时间:5 min,正式操作时间:20min。 2、计时从正式操作开始,至操作完毕结束。 3、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每超1 min,从总分中扣5分;总超时5 min,停止操作,按所完成项目评分。 八、考核评分 1、考评员负责现场检测和扣分,记分员负责分数统计。 2、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合格。 3、各项配分依据操作的难易程度制定。 4、按考评内容及要求单项核分。

5、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加分,也不扣分。 6、未达到操作要求,按评分标准逐项扣分。 九、考试评分记录表 采油工中级工实际操作试题 计算注水井(合注井)井口最高允许压力评分记录表 准考证号:姓名:性别:单位:……………………………………………装订线……………………………………………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总计时间:

考评员: 记分员:年月日

采油地质工中级工采油二厂试题 计算注水井(合注井)井口最高允许压力评分记录表 准考证号:姓名:性别:单位:……………………………………………装订线…………………………………………… 某注水井油层中部深度1000m,地层破裂压力系数0.023Mpa/m,计算井口允许最高注水压力。(g=10m/s2,管损压力2Mpa,注水压力不允许超过破裂压力的90%。P破裂=H×f破裂系数) 答案: 计算油层中部破裂压力:P破裂=H×f破裂系数=1000×0.023=23 Mpa 允许地层最高压力值:P允许= P破裂×90%=23×90%=20.7 Mpa 水柱压力:P水柱=ρgh=1.0×103×10×1000=10×106pa=10Mpa 井口注水压力:P井口= P允许- P水柱+ P管损=20.7-10.0+2=12.7 Mpa 采油工中级工实际操作试题 命制人:方建军单位:开发室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试题二计算注水井配注水量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标准版)

( 安全试题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标准 版) Regular examinations and questions are an important means to supplement and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of personnel in the company’s security positions

采油地质工中级试题库(标准版) 一、选择题 1.倾向是指岩层倾斜的方向。即倾斜线在(B)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 (A)斜(B)水平(C)铅垂(D)岩层 2.褶曲的基本类型有(D)。 A.立褶曲与斜歪褶曲B长轴褶曲与短轴褶曲 C穹窿构造与鼻状构造D背斜褶曲与向斜褶曲 3.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我们通常把(B)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地质单元,再进一步划分其构造。 (A)油气藏(B)油气盆地(C)油气田(D)油气聚集带 4.沉积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沉积物组成的岩石。它是古老的岩石在地壳表面环境下遭风化剥蚀,再经(D)、沉积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A)溶解(B)分解(C)压实(D)搬运 5.岩层是由(D)基本一致的岩石所组成,是在较大的区域内沉积环境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质体。 (A)颗粒(B)结构(C)颜色(D)成分 6.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A)生物发育(B)气候状况(C)地球化学条件(D)自然地理条件 7.在气压驱动的油田,油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井底和近井地带地层压力(A)饱和压力。 (A)低于(B)高于(C)等于(D)接近 8.对于厚底水油藏的开发,当底水能量补给满足不了采油速度的要求时,应在(A)注水,尽量造成纵向驱油条件。 (A)底水部位(B)油藏部位(C)油藏上部(D)油藏边部 9.在布置开发井网时,若将注水井按一定的方式和距离布置在含油边界以外的含水区内,并大致平行于含油边界。生产井布在含

采油工中级实操

一、更换玻璃管 准备工具:250mm、200mm活动扳手各1把,平口起子,合适长度的量油管,钢卷尺、三角锉刀200mm 、排污桶 1.用钢卷尺实测玻璃管上下考克中间的距离,在玻璃管上作记号。 2.用三角挫刀在记号处快速切割,用手掰断。要求切口平整,无裂纹。 3.关好玻璃管上下考克,打开放空阀泄压。 4.卸掉丝堵,分别将上下考克压帽卸掉,掏出石棉绳,取下旧玻璃管。 5.将压帽套在新的玻璃管上,装上新玻璃管。 6.按顺时针方向加入涂有黄油的石棉绳,在丝堵上缠上生料带,装好丝堵。分别上紧上下压帽,注意不能用力过猛, 防止挤碎玻璃管。在新玻璃管上划出量油高度线。 7.关闭放空阀门,缓慢打开上下考克试压,不渗不漏为合格。 8.清理工用具。 二、更换阀门密封填料 准备工具:200mm、250mm活动扳手各1把,0.75Kg手锤1把,150mm平口螺丝刀1把,密封填料(石棉绳1条30cm),黄油100g,割刀1把,污油桶1个,自做小钩1个,棉纱。 1.严格按三穿两戴执行 2.认真检查,准备工具,确保工具无损伤。 3.关闭该阀门的上下流阀门,放空卸掉余压。 4.站在安全处,缓慢卸下压盖螺丝,当心余压刺伤,向上提起压盖。用起子或自制钩子取出旧盘根,盘根要取干净。 5.顺时针方向放入涂抹黄油的密封填料,每加一圈用螺丝刀压实再加下一圈,直至加满,用剪刀将多余的石棉绳剪掉。 密封填料角度交错90-120度,压上压盖两边平衡地紧固盘根压盖螺丝,压盖压入深度不小于5mm。 6.关放空阀门,打开上下游阀门,试压.收好工具,清理现场。 三、更换干式水表芯子 准备工具:375 mm 、300mm活动扳手各一把,水表芯子、顶部密封圈、底部密封圈各一个、“F”形扳手一把、200mm 平口螺丝刀一把、专用捞钩一个、黄油、细纱布若干、记录纸、记录表、排污桶。 1.记录泵压和指定井的油压。 2.侧身关闭上流阀门,并用“F”形扳手带紧。注意“F”形扳手开口向外,侧身关闭下流阀门,并用“F”形扳手带 紧,记录关井时间。 3.打开放空阀门,放掉余压。 4.将总成上方的法兰盖固定螺母卸松,预留2-3扣用螺丝刀撬动法兰盖和水表芯子,放掉余压,卸掉全部余压。取下 法兰,将旧表芯取出,仔细观察水表芯子叶轮有无损伤、杂物卡住等。做好记录。用捞钩将顶部密封圈和底部密封圈一并取出。 5.清理总成内污垢,用细纱布将总成内污垢清理干净。 6.记录新旧水表底数及钢号。(新水表有标签、效验日期合格) 7.装新水表芯子,将新的顶部密封圈和底部密封圈抹上黄油并装好,把新水表芯子慢慢装入总成内使数字与分水器平 行,放上法兰盖。保养固定螺丝,将螺母用手上紧后,再用扳手对角上紧,徒手检查上法兰和下法兰是否平行。 8.关放空阀门。 9.侧身微开分水器上流阀门试压,检查水表法兰处无渗漏,将分水器上流阀门全部打开。 10.侧身缓开下流阀门,根据注水指示牌控制下流阀门将水量调至注水量范围。 11.记录开井时间,换水表后的注水泵压、油压、瞬时水量。 12.清理现场,收拾擦拭工具和用具并摆放整齐。 13.填写班报表,将有关数据填入班报表。 四、注水井正注时倒反洗井 准备工具: 600mm管钳1把、F扳手一个、秒表、擦布若干、记录纸、笔 1、检查注水流程(配水间、井口)各阀门不渗不漏、仪表齐全完好、流程正确。 2、记录记录洗井前水表底数、压力、关井时间。 3、倒洗井流程操作 (1)侧身开来水侧套管阀门。 (2)侧身关来水侧油管阀门。

采油中级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新版采油工中级工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 1、储集层具有孔隙性和( 渗透性)两个基本特征。 2、储集层中的毛细管孔隙直径在( 0.5~0.0002 )mm之间。 3、凡是能够储集石油和天然气,并在其中(流动)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A)圈闭(B)流动(C)渗透(D)聚集 4、储集层的孔隙性是指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填充的空间部分。 5、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以( 原生孔隙)为主。 (A)原生孔隙(B)次生孔隙(C)裂缝(D)溶洞 6、储集层的绝对孔隙度越大,只能说明岩石中的(孔隙)空间越大,而不能说明流体是否能在其中流动。 (A)孔隙(B)毛细管孔隙(C)超毛细管孔隙(D)微毛细管孔隙 7、孔隙度是为了衡量岩石中( 孔隙)体积的大小以及孔隙的发育程度而提出的概念。 (A)孔隙(B)岩石(C)渗透(D)盖层 8、具有孔隙裂缝或空洞,能使油气流动、聚集的岩层是(储集层)。 (A)生油层(B)储集层(C)盖层(D)油藏 9、岩石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称为(原生)孔隙。 10、岩石中所有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 绝对)孔隙度。 (A)有效(B)绝对(C)相对(D)总 11、岩石中相互连通的、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称为( 有效孔隙)。 (A)绝对孔隙(B)有效孔隙(C)次生孔隙(D)原生孔隙 12、岩石中的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 有效孔隙度)。 13、在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中,一般(有效孔隙度)增高,渗透率增大。 14、在一定条件下,流体可以在岩石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该岩石(样)总体积的比值是( 流动空隙性)。 (A)有效孔隙度(B)绝对孔隙度(C)相对孔隙度(D)流动孔隙度 15、流动孔隙度是与油田开发技术有关的( 概念)。 17、岩石渗透性的好坏用( 渗透率)来表示。 18、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函数关系是有效孔隙度越大,则( 绝对渗透率越高)。 (A)绝对渗透率越高(B)绝对渗透率较低 (c)绝对渗透率相同(D)孔隙形状越复杂 19、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叫( 渗透性)。 20、当岩石孔隙中有( 一相)流体流过时测得的渗透率叫绝对渗透率。 (A)一相(B)两相(C)三相(D)多相 21、液体在岩石表面的铺展能力称( 润湿性)。 22、相对渗透率是有效渗透率与( 绝对)渗透率之比。 (A)绝对(B)孔隙度(C)密度(D)总 23、岩石有效渗透率( 小于)绝对渗透率。 24、在岩石孔隙中同时有两相以上的流体时,岩石孔隙允许某一相通过的渗透率,称为某相的( 有效渗透率)。 (A)渗透率(B)绝对渗透率(C)有效渗透率(D)相对渗透率 26、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叫( 相对渗透率)。 (A)相对渗透性(B)相对渗透率(C)相对渗透系数(D)相对系数 27、相对渗透率是衡量某一流体通过( 岩石)的能力大小的直接指标。 (A)岩石(B)岩层(C)油层(D)地层 29、岩石中所含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叫( 含油饱和度)。

采油工岗位基本知识试题

岗位基本知识 采油工 1、题目:钳型电流表的优点在于它具有(B )即可测量电流。 (A) 需要切断电源(B) 不需要切断电源 (C) 需要接入电源(D) 与电源无关 2、题目:在抽油机井内不下入( C )。 (A) 油管(B) 抽油泵(C) 多级分离器(D) 丝堵 3、题目:翻斗量油是利用(B)原理。 (A)连通器(B)杠杆平衡(C)记数器(D)流量计 4、题目:抽油机按照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游梁式抽油机和(C )抽油机。 (A )链条式(B) 塔架式(C) 无游梁式(D) 液压式 5、题目:游梁式抽油机最主要的特点是有一个绕支架轴承上下摆动的( B )。 (A) 横梁(B) 游梁(C) 连杆(D) 驴头 6、题目:有杆泵采油是通过地面动力带动抽油机,并借助于(D )来带动深井泵采油的一种方法。 (A) 驴头(B) 毛辫子(C) 光杆(D) 抽油杆 7、题目:有杆泵采油是由以(D)为主的有杆抽油系统来实现的。 (A) 电动机(B) 减速箱(C) 驴头(D) 三抽设备 8、题目:某游梁式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表明该机驴头悬点最大负荷为(A)。 (A) 10t (B) 3t (C) 53t (D) 5.3t 9、题目:某游梁式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其中(D )表示的是平衡方式。 (A) CYJ (B) H (C) HB (D) B

10、题目:直接与驴头相连接的抽油机部件是( B )。 (A) 横梁(B) 游梁(C) 连杆(D) 曲柄 11、题目:抽油机驴头的作用是保证抽油时( C )始终对准井口中心位置。 (A) 毛辫子(B) 悬绳器(C) 光杆(D) 抽油杆 12、题目:抽油机曲柄上的孔是用来调( A )的。 (A) 冲程(B) 冲次(C) 负荷(D) 转速 13、题目:在( D )的作用下,可以减小抽油机上下冲程负荷的差别。 (A)悬绳器(B)减速器(C)游梁(D)平衡块 14、题目:游梁抽油机的动力来自于(B )的高速旋转运动。 (A) 平衡块(B) 电动机(C) 曲柄(D) 减速箱 15、题目:游梁抽油机起变速作用的装置是(D )。 (A) 驴头(B) 游梁(C) 曲柄连杆机构(D) 减速箱 16、题目:游梁抽油机的电动机将其高速旋转运动传递给减速箱,由速箱的( A )带动曲柄做低速旋转运动。 (A) 输出轴(B) 中间轴(C) 输入轴(D) 皮带轮 17、题目:抽油机例保,是每( A )进行一次。 (A) 日(B) 旬(C) 月(D) 季度 18、题目:抽油机一级保养,每( B )进行一次。 (A) 季度(B) 月(C) 一年(D) 半年 19、题目:抽油机一级保养工作中的“润滑”是指在各(A)处加注黄油,检查减速箱机油是否足够。 (A) 轴承(B) 连接(C) 活动(D) 密封 20、题目:每分钟抽油机驴头上下往复运动的次数叫(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