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肥市道路交通及附属设施设计指导手册

合肥市道路交通及附属设施设计指导手册

合肥市道路交通及附属设施设计指导手册
合肥市道路交通及附属设施设计指导手册

合肥市道路交通及附属设施设计指导手册

合肥市建设委员会

二○○八年十月

目 1 2 3 录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交通标志设计 (2)

3.1 交通标志设计的一般规定 (2)

交通标志设计内容 (2)

交通标志设置的要求 (3)

交通标志设置的地点 (3)

交通标志的构造 (3)

交通标志的并设规定 (4)

交通标志的支撑方式与安装高度 (4)

交通标志的反光 (7)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2 交通标志设置 (7)

警告标志的设置 (7)

禁令标志的设置 (14)

指令标志的设置 (21)

指路标志的设置 (26)

3.2.1 3.2.2 3.2.3 3.2.4 3.3 常用图例和典型样图 (28)

4 交通标线设计 (29)

4.1 交通标线设计的一般规定 (29)

交通标线设计的内容 (29)

交通标线设置的要求 (29)

标线材料的选择 (29)

4.1.1 4.1.2 4.1.3 4.2 交通标线的设置 (32)

纵向标线的设置 (32)

横向标线的设置 (36)

字符标记的设置 ............................................ 38 4.2.1 4.2.2 4.2.3

4.2.4 4.3其他形式标线的设置 (39)

常用图例和典型样图 (44)

5 平面交叉口设计 (45)

5.1 5.2 5.3设计范围 (45)

设计内容 (45)

常用图例和典型样图 (51)

6 7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52)

交叉口交通控制设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7.2

交通控制设施设计的一般规定 (55)

信号控制设计内容 (56)

机动车信号灯 (56)

人行信号灯 (59)

信号机 (61)

信号系统埋管、接线及手井 (63)

7.2.1

7.2.2

7.2.3

7.2.4

7.3电子警察设计内容 (64)

电子警察系统摄像机 (64)

电子警察杆件基础 (65)

电子警察设置 (65)

电子警察埋管及接线 (66)

7.3.1

7.3.2

7.3.3

7.3.4

7.4监控系统设计内容 (66)

监控系统主要技术要求 (67)

摄像机 (67)

摄像系统设置 (68)

摄像机安装杆件基础 (69)

7.4.1

7.4.2

7.4.3

7.4.4

8 9 道路隔离设施设置 (70)

道路防护设施设计 (71)

10 公交停靠站设计 (73)

10.1 公交停靠站设计的一般规定 (73)

10.2 设置方式 (73)

11 路名牌设计 (77)

11.1 路名牌设计的一般规定 (77)

11.2 路名牌的制作标准 (77)

11.2.1 制作要求 (77)

11.2.2 单柱路名牌的制作 (78)

11.2.3 路名牌箱体的制作 (78)

11.3 路名牌的安装 (78)

12 道路照明设计 (79)

12.1 道路照明设计的一般规定 (79)

12.2 设计内容及要求 (79)

12.2.1 设计内容 (79)

12.2.2 设计步骤 (80)

13 无障碍设施设计 (81)

13.1 一般规定 (81)

13.2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要求 (81)

13.2.1 非机动车道无障碍设计 (81)

13.2.2 人行道无障碍设计 (82)

13.2.3 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无障碍设计 (83)

13.3 无障碍设施标志牌的设计及设置 (84)

14 道路绿化设计 (86)

14.1 绿化设计的一般规定 (86)

14.2 绿化种植要求 (86)

14.3 绿化与交通设施等的衔接要求 (87)

14.4 平面交叉口绿化设置 (88)

15 管线综合 (90)

15.1 管线综合设计的一般规定及要求 (90)

15.2 管线平面布置和交叉原则 (91)

15.2.1 平面位置布置 (91)

15.2.2 竖向布置 (91)

15.2.3 交叉原则 (91)

15.2.4 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 (92)

15.3 规划内容及要求 (94)

15.3.1 规划说明 (94)

15.3.2 规划图纸 (94)

15.4 常用图例和典型样图 (94)

15.5 与其他设计的衔接 (95)

16 排水工程设计 (96)

16.1 排水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 (96)

16.2 设计内容及要求 (96)

16.2.1 设计说明 (96)

16.2.2 设计图纸 (97)

16.3 常用图例和典型样图 (97)

16.4 与其他设计的衔接 (98)

17 供水工程设计 (99)

17.1 供水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 (99)

17.2 设计内容及要求 (99)

17.2.1 设计说明 (99)

17.2.2 设计图纸 (99)

17.3 与其他设计的衔接 (100)

18 消防工程设计 (101)

18.1 消防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 (101)

18.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01)

19 电力工程设计 (103)

19.1 电力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 (103)

19.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04)

19.2.1 设计说明 (104)

19.2.2 设计图纸 (104)

19.3 与其他设计的衔接 (104)

20 燃气工程设计 (106)

20.1 燃气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 (106)

20.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07)

20.2.1 设计说明 (107)

20.3 与其他设计的衔接 (108)

21 热力工程设计 (110)

21.1 热力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 (110)

2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10)

21.2.1 设计说明 (110)

21.2.2 设计图纸 (110)

21.3 与其他设计的衔接 (110)

22 环卫设施设计 (112)

22.1 环卫设施设计的一般规定 (112)

22.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12)

22.3 与其他设计的衔接 (112)

第一部分合肥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导手册

1 范围

本手册规定了道路交通及附属设施的分类、设计、设置的要求,适用于合肥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设计的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指南》;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84-9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J50282-9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CJJ95-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4-2005);

合肥市建设主管部门下发的设计要求。

3 交通标志设计

3.1 交通标志设计的一般规定

标志的设置应该以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交通组织管理方案为依据,分清路权、促进畅通、预防事故、保障安全。标志的设置应与信号灯、隔离等其他

设施统筹考虑,所表达的内容不允许发生相互矛盾,不应产生歧义。标志的设计应

经过设计主管部门审查并同意。

3.1.1 交通标志设计内容

(1)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般包括设计目的、依据、要求、分类汇总表等。

(2) 平面图设计

平面图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标志种类的选择与内容的确定;

b) 标志在道路平面图中的位置:明确各标牌距交叉口的距离要求,以及各标牌在路段间的间隔要求;

c) 标志的支撑方式。

(3) 版面设计

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应符合GB5768 的规定,特别是指路标志的版面应着重确定以下内容:

a) 标志的排版,包括图案和文字的字体、高度、宽度、间隔、行距等;

b) 标志的外边框和衬底边的尺寸;

c) 反光材料的选择。

(4) 结构设计

交通标志的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标志板、支撑件、连接件的形式及尺寸;

b) 基础形式及尺寸。

3.1.2 交通标志设置的要求

(1) 应根据线形、交通状况、交通管理要求、环境及气候特征等情况,设置不同种类的标志。

(2) 应通盘考虑,整体布局,做到连贯、一致,防止出现信息不足、不当或过载的现象,对于重要的信息应给予重复显示。

(3) 标志设置的前置距离应满足交通行为人在动态条件下发现、判读标志并采取措施的时间要求;

3.1.3 交通标志设置的地点

(1) 应设在车辆行进方向易于发现的地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车行道右侧的人行道上、机非分隔带、中央分隔带上;特殊情况,如道路过宽影响行车视线时,

可在道路两侧同时设置。

(2) 应满足规定的前置距离,不应紧靠在建筑物的门前、窗前及车辆出入口前;与建筑物保持1m 以上的侧向距离。如不能满足时,可在道路另一侧设置或适当超

出该种标志规定的前置距离。

(3) 应满足视认要求,避免上跨桥、照明设施、监控设施、电杆、行道树、绿篱、及路上构筑物等对标志板面的遮挡。

(4) 不应遮挡其他交通设施。

3.1.4 交通标志的构造

标志由标志底板、反光材料、支撑件、基础和紧固件组成,在一些特殊的场所

根据需要可采用照明标志。标志的外形应美观,并采用统一的形式,各组成部件应

牢固、耐用,紧固件应通用。

标志底板材料采用牌号为2024,T4 状态的铝合金板,板厚应根据版面大小合

理确定,一般情况下板厚采用3mm。大型标志底板面积大于等于9m2 的板面结构,宜采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板拼装而成。标志板一般应采用滑动槽钢或型铝加固。

标志支撑件结构可采用Q235 钢,其质量指标应符合GB/T700-2006 的要求;所有的钢铁件应进行脱脂防腐处理钢管顶端应封闭。

标志支撑件的基础宜采用刚性扩大基础,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桩基础。

3.1.5 交通标志的并设规定

原则上要避免不同种类的标志并设。标志并设时应避免信息过载和内容互相矛盾。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种以上标志或者已设有交通标志的地点需新设标志,当条

件受限制无法单独设置时,可以安装在一根标杆上,但不应超过四种。

警告标志不宜多设。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警告标志时,原则上只设置其

中最需要的一个。

标志板在一根标杆上并设时,应按警告、禁令、指令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

后右排列,同类标志的设置顺序,应按提示信息的危险程度先重后轻排列。

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解除限速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等应单独设置,如受条件限制无法单独设置时,一根立柱上最多不超过两种标志。

有辅助标志的主标志与没有辅助标志的标志并设时,应如图 3.1 所示安装。辅

助标志须安装在被说明的主标志下缘,只对该标志起说明作用。当需要两种以上内

容对主标志进行说明时,可采用组合形式,但组合的内容不应多于三种(详见附图)。

图 3.1有辅助标志的主标志与没有辅助标志的标志并设

3.1.6 交通标志的支撑方式与安装高度

标志支撑结构应位于路侧净区之外,如果设置条件特殊困难位于路侧净区之内

应确保其不对行车构成危害,可采用解体消能结构或在标志前设置防护、警告设施。

(1) 单柱式:可分为单柱式和双柱式。单柱式适用于警告、禁令、指令等标志。

双柱式适用于长方形的指示或指路标志。

(2) 悬臂式适用于:

a)车道变化标志、车道限速标志、指路标志以及版面较大的组合标志;

b)宜柱式安装但有困难时;

c)道路较宽;

d)交通量较大、外侧车道大型车辆阻挡内侧车道小型车辆视线时;

e)视距受限制时。

(3) 门式适用于:

a)需要分别对应指示各车道去向时;

b)道路较宽时;

c)互通式立交间隔距离较近、标志设置密集时;

d)受空间限制,柱式、悬臂式安装有困难时;

e)隧道、高架道路入口匝道处。

f)快速路及一级主干道上应考虑设置门式。

(4) 附着式适用于:

a)支撑件设置有困难时;

b)采用附着式设置更加合理时;

c)其他需要采用附着式设置时。

标志安装高度是指标志板下缘至路面的垂直距离。标志的安装高度不应侵入道路的净空限界。

标志安装在单柱、双柱标杆立柱上时,安装高度为220cm~250cm,但安装在隔离带、绿化带等非行人通行的地点时,安装高度为150cm~250cm。标志板外缘距路面侧石线不应小于25cm;安装在悬臂式标杆上时,安装高度应不小于5m;安装在门架上时,安装高度应不小于550m。如图3.2~3.5。

≥ 25≥ 25

≥25

220~250

150~250

路面

单位为厘米

路面

图 3.2≥25单柱式

≥25≥25

220~250

路面

150~250

单位为厘米

路面

图 3.3双柱式

≥500≥500≥500≥500

路面

单位为厘米

路面

图 3.4 悬臂式

图 3.5 门架式

3.1.7 交通标志的反光

反光材料的应用与选择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制作标志面的反光材料应采用反光膜。反光膜按其不同的逆反射性能,分为五个等级。反光膜(包括丝网印刷后的反光膜)的各种颜色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素以及各个等级的反光膜逆反射系数值均应符合JT/T279 的有关规定;

b)快速干道及主干道的交通标志应采用一~二级反光膜;一般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应采用四级以上的反光膜;

c)快速干道门架和悬臂上的标志,可选用比路侧式标志所用反光膜等级为高的反光材料。

标志在白天和晚上所显示的形状、图案应一致,颜色应接近。

3.2 交通标志设置

主要说明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令标志、指路标志等的设置要求。

3.2.1 警告标志的设置

(1) 警告标志设置的一般规定:

a)警告标志至危险地点的距离,根据道路的管理行车速度按表3.1 选取;

表 3.1 标志的前置距离

管理行车速度,km/h 标志到危险地点距离,m

60~100

100~200

40~60

50~100

<40

20~50

b)警告标志应设置在通过技术判断认为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容易造成驾驶者错觉而放松警惕的路段,同一位置连续发生同类事故的路段;

c)警告标志不宜设置过多;

d)所有道路上设置的警告标志均应采用三级或以上的反光膜。

(2) 预告交叉路口形状的警告标志的设置

a)标志名称和图案见表3.2;

b)应设置在平面交叉路口驶入段前适当位置。标志至交叉口的距离按表3.1 选取;

c)设置环形(警6)交叉路口标志时,应配合设置环岛行驶标志(令11)。

表 3.2标志编号

警1预告交叉路口形状的警告标志

标志名称

十字交叉

标志图案

警2T 形交叉

警3T 形交叉

警4T 形交叉

警5Y 形交叉

警6环形交叉

(3) 预告道路平面线形的警告标志的设置

a)标志名称和图案见表3.3;

表 3.3标志编号预告道路平面线形的警告标志

标志名称标志图案

警7向左急弯路

警8向右急弯路

警9反向弯路

b)应设置在计算行车速度小于60km/h 弯道的平曲线与直线段的切点以前,标志至切点的距离按表3.1 选取。设置条件:

①在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道路技术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及停车视距小于表3.4 数值所要求的曲线起点的外面应设置急弯路标志(警7、警8),但不得进入相邻圆曲线内;

表 3.4急弯路标志设置控制曲线半径及行车视距

60 300 75

50

200

60

40

150

40

30

85

30

20

40

20

计算行车速度,km/h

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m m

②在两相邻反向平曲线半径均小于或有一个半径小于道路技术标准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且圆曲线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表3.5 数值所要求的两反向曲线段起点的外面应设置反向弯路标志(警9),但不得进入相邻圆曲线内;

表 3.5计算行车速度,km/h

直线长度,m 反向曲线间直线长度控制表

60

100

50

90

40

70

30

50

20

40

③设置弯路标志(警7-警8)时,应在弯道上配合漆划车行道边缘线和中心实线,并应适当加宽弯道内侧车道。

(4) 预告道路,桥梁横断面或者通行方向发生变化的警告标志的设置

a ) 标志名称和图案见表 3.6;

表 3.6

标志编号 警 13

警 14 标

警 15 左侧变窄

右侧变窄 标志名称和图案 标志名称 两侧变窄 标志图案

警 16 窄桥

警 17 双向交通

b )可设置在窄路、窄桥的路段以前,标志至被警告地点距离按表 3.1 选取。设 置条件:

①遇下列情况应设置窄路标志(警 13-警 15)或窄桥标志(警 16):

1)车行道宽度变窄,或桥面净宽较两端路面宽度窄,车辆通行需减速才能保证 安全时;

2)同向多车道变成同向一车道时;

②由双向分离行驶进入双向不分离行驶的路段,或由单向行驶进入双向行驶的 路段前应设置双向交通标志(警 17),并且可在进入双向行驶路段上适当位置重复 设置一次,设置示例如图 3.6、3.7 所示;

图 3.6 双向交通标志设置示例1

图 3.7 双向交通标志设置示例2

③设置窄路标志(警13-警15)、窄桥标志(警16)的地点可同时漆划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或设置路边轮廓标。

(5) 预告路段上横向交通流的警告标志的设置

a)标志名称和图案见表3.7;

表 3.7标志编号

警18

标志名称和图案

标志图案标志名称

注意行人

警19注意儿童

b)标志至被警告地点的距离按表3.1 选取。设置条件:

①行人密集,或不易被驾驶员发现的人行横道线以前应设置注意行人标志(警18);

②在小学、幼儿园、少年宫等儿童经常出入的地点前应设置注意儿童标志(警19);

③设置注意行人标志(警18)或注意儿童标志(警19)时,应同时设置人行横道线,并宜在人行横道线的两端设置人行横道标志。

(6)铁路道口标志

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注意慢行或及时停车。设在道口以前适当位置。

如果多股铁路与道路相交,则应在铁路道口标志上方设置叉形符号。

无人看守铁路道口应设置“近铁路平交道口标线”,如果未设置此标线,则需要在“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标志下设置“斜杠符号”,表示距铁路道口的距离。应设置

的斜杠符号共有三块,一道斜杠的标志设在距铁路道口50m 的位置,二道、三道斜杠标志分别设在距铁路道口100m 和150m 位置。

a)有人看守铁路道口b)无人看守铁道路口

c)叉形符号

d)斜杠符号

图 3.8 铁路道口标志

(7)其他警告标志的设置

a)慢行标志

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减速慢行。设在前方需要减速慢行的路段以前适当位置。

图 3.9警39 慢行标志

b)注意危险标志

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谨慎驾驶。设在以上标志不能包括的其它危险路段以前适当位置。本标志下应设辅助标志,说明危险原因。

图 3.10 警42 注意危险标志

c)测速标志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11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 全(正式版)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概论 1. 研究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强调,在交通发展的新理念上,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第一个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可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首要重要地位了。因此,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

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2.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确定公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公路几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公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 姓名: 专业班级:交通二班 学号:090240000 指导教师:朱卫华

一、设计题目 ——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基于城市及交通规划的理念,运用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以交通安全、通畅、效率、便利及其与环境协和为目的,以交通系统的“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改善交通的最佳方案。是《城市交通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该设计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从交通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路段及交叉口应用渠化、管理等综合手段,以达到城市交通的安全、通畅与高效等目的。 三、设计原则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四、设计内容 1.基础资料整理 1.1道路基本条件 道路几何条件

交叉口几何条件 2.路段交通设计 ⑴道路横断面设计 ⑵路边停车设计; ⑶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设计; ⑷与公共汽车交通相关的交通设计。 2.1道路断面形式 我国城市道路按等级分为五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生活区道路 我国各级城市道路的功能定位

2.11各种道路断面形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2.位置选择的原则: (1)在交通性干道、需要整宽都用于通车的道路上,应禁止路边存车。 (2)在住宅区、办公中心、商业区等,需要大量存车地区,尽可能提供路边存车空间。 (3)在市中心区,除尽可能在路边划出允许存车的地点外,尚必须在存车时间上加以严格限制,以提高这些存车地点的存车周转率。 (4)在两交叉口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设置路边停车的车位要保证不影响交叉口排队。

城市道路行人过街设置方法

城市道路行人过街设计方法 张正军1,丁亚民2 (1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10;2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深圳) 摘要:“以人为本”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行人过街需求分析,提出城市道路行人过街设计方法及其适用条件,重点阐述交叉口行人二次过街与相位结合的设计方法,以期通过完善行人过街设计对规范行人过街行为、提高行人交通安全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行人过街;城市道路;二次过街;相位设计 一.概述 行人是交通流中数量最大、最无规则的交通流。据统计,在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步行交通约占30%~50%,但由于行人交通不便于管理,行人违章对交通秩序造成了极大干扰。 分析行人违章的原因,其一是教育宣传力度不够,行人交通意识淡薄;其二是交通设计不完善,尤其是行人过街设计。近年我国在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往往注重效率,交通设计不够细致,设施设计不够人性化,为行人乱穿马路留下了诸多隐患,如行人过街位置设置不合理、行人过街距离太长、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交通组织冲突严重等等。 行人过街设计应以行人过街需求为出发点,全面而细致地对行人过街位置、方式、间距等加以分析,完善行人过街设施设计,营造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和谐发展的交通环境。二.城市道路行人过街需求分析(1) 在交通工程领域,交通行为者的需求包括心理上的需求,以及对交通条件的需求。同样,行人过街需求可以分为心理、时间和空间上的需求以及环境和其他需求。 2.1 心理上的需求 行人在穿越马路时,主观心理上考虑过街的安全性、快捷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可靠性等。 “安全第一”,安全过街是行人过街心理最显著的需求,约占80%。行人总是希望以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到达街道对面,当等待时间和距离超过其忍耐限度,过街快捷性得不到保证时,多数行人会选择违章过街。从促进人与车、横向交通与纵向交通和谐安全,行人过街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看,引导行人以更加舒适、可靠的方式过街有重大的意义。 2.2 时间和空间需求 时间需求包括两方面,一是行人过街所需时间,二是道路交通条件所能提供的时间。无信号交叉口及路段,当车头时距(道路交通条件)达到行人过街时长要求时,行人可利用车辆的安全可穿越空档过街;信号交叉口及路段,当行人绿灯相位时长大于行人过街需要时间时,可为行人提供安全过街条件。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新 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新版) 一、概论 1.研究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强调,在交通发展的新理念上,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第一个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可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首要重要地位了。因此,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2.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确定公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公路几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公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公路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及形状设计),而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他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902 学号:U5 姓名:姚崇富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

第一章设计概述 1.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设计题目 A市城市交通预测与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 1.3设计内容 1.3.1 运用城市交通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道路网交通流量预测。包括: (1)道路网编码并简化; (2)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和Transcad软件两种方法计算出行分布; (3)未来交通分配预测。(这里只考虑对高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1.3.2 在对现在路网进行加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小汽车高峰小时饱和度调整未来路网。包括: ⑴通行能力的提高;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1.4 设计成果 1.4.1 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1.4.2 图纸(图幅297×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第二章设计资料 2.1 A市基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规划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1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2乘客平均换算系数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算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DB12∕T 947-2020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一般道路指路标志 (5) 6 快速路指路标志 (8) 7 重要地点及旅游区标志 (12) 8 慢行交通指引标志 (14) 9 特色标志 (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交通指引标志制作图示例 (16) 附录B(资料性附录)交通指引标志位置示例 (39) 附录C(资料性附录)交通指引标志常用名词中英文对照 (4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公安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淼、秦健、申婵、王海燕、郑利、孙峣、寇飞、李豹、于士元、张健、田晓楠、丁磊、邓博、屈士超、王志昊、刘明林、刘岩、宋洋、王蔚。

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标志的设置原则、版面格式、设置位置、支撑方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市域范围内各级城市道路的主要指引标志及特色标志的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8416 视觉信号表面色 GB 17733 地名标志 GB/T 18833 道路交通反光膜 GB/T 23827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T 30240.2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2部分:交通 GB/T 31446 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 GB 51038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A/T 1548 城市道路主动发光交通标志设置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指引标志 guide sign 表示道路信息、重要地点及旅游区的交通指引,为驾驶者提供去往目的地所经过的道路、沿途相关城镇、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区、地点、距离和行车方向等信息。 注:本标准中主要指引标志,包括一般道路指路标志、快速路指路标志、重要地点及旅游区标志、慢行交通指引标志等。 3.2 一般道路 road 除快速路外的城市道路,包括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 3.3 重要地点 important locations 天津市市域范围内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 3.4 旅游区 tourist area 国家旅游局及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批准设立的3A级及以上的旅游区。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最新版)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最 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51

公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最新版) 一、概论 1.研究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通部《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明确提出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强调,在交通发展的新理念上,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第一个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可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到首要重要地位了。因此,在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2.公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公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确定公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公路几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公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公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在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公路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及形状设计),而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他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

基本符号 一、交通 ADT:年平均日交通量 DHV:设计小时交通量 K:DHV与ADT之比值 D:交通量方向分配 N基本: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过能力 N可能:一条机动车道考虑各种修正系数后通过能力 N设计:多车道考虑影响和道路分类后,设计建议通过能力取值 r1:通行能力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r2:通行能力平交口间距修正系数 r3:通行能力平曲线修正系数 r4:通行能力道路纵坡修正系数 r5:通行能力沿途条件修正系数 l1:交叉口间距 λ1: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 v/c: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值 二、建筑限界 W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车行道宽度(m)Wmc:机动车路缘带宽度(m) Wa:路侧带宽度(m) W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Wbm:非机动车路缘带宽度(m) Wp——人行道宽度(m) Wg——绿化带宽度(m) Wf——设施带宽度(m) Wl——侧向净宽(m) Wsc——机动车行安全带宽度(m) W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W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e=w1 j——隧道内检修道宽度(m)最小值0.75m r——隧道内人行道宽度(m)最小值1.0m hc: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m) hb:非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m) hp:行人最小净高(m) Wr:道路红线宽度(m) Ws:路肩宽度(m)

Wsh:硬路肩宽度(m) Wsp:保护性路肩宽度 i(%):路拱设计坡度 三、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V:设计车速 i:道路中心线纵坡度(%) r:道路中心线转角(O) S:停车视距、会车视距或道路侧向视距 R:机动车道中线圆曲线半径 Lc:超高缓和段长度(m) b:超高施转轴至路面边缘的宽度 ε——超高渐变率 △i——超高横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μ——横向力系数 △W:车道曲线加宽值 Wc:平曲线段车道宽 Wn:直线段车道宽 N:车道数 Uc:弯道上车体几何宽 Cc:弯道车侧净距 ic:弯道富裕量 iH:合成纵坡 ih:横向超高坡度或路面横坡 iz:纵向坡度 四、平、立交设计 S1、S2、S3:导游岛端部偏移距 Q1、Q2:导流岛内移距 R0、R1、R2:导流岛端部半径 Wa、Wb、Wc:导流岛宽度 La、Lb、Lc:导流岛长度 Vd:转向弯道设计车速 Lw:交织长度 re:进口道缘石半径 reg:出口道缘石半径 A:回旋线参数 Ls:回旋线长度 NC:分流前或合流后主线车道数 NF:分流后或合流前主线车道数 NE:匝道车道数

交通运输课程设计

目录 一、项目背景 (4) 1.1概况 (4) 1.2行政区划 (4) 1.3地理环境 (4) 1.4人口民族 (5) 1.5自然资源 (5) 1.6景区景点 (5) 二、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5) 2.1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5) 2.2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6) 三、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6) 四、汽车客运量的预测 (7)

4.1渝北区历年经济、人口、客运量分析 (7) 4.2预测模型与方法 (8) 4.2.1一元线性归法 (8) 4.2.2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9) 4.2.3弹性系数法分析 (9) 4.2.4指数平滑法分析 (9) 4.2.5组合预测法 (10) 4.3渝北区公路客运量预测 (10) 4.3.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10) 4.3.2二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11) 4.3.3弹性系数模型预测 (12) 4.4.4指数平滑模型预测 (12) 4.5最终预测推荐值的确定 (13) 五、汽车客运站的主要指标 (14) 5.1本项目客运站适站量预测 (14)

5.2客运站的工艺计算 (14) 5.2.1设计生产能力确定 (14) 5.3建设规模需求 (14) 5.3.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D (15) 5.3.2发车位数M (15) 5.3.3日均发车班次N (15) 六、车站设施规模计算 (15) 6.1站务用房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5) 6.2站前广场面积的计算域确定 (17) 6.3停车场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7) 6.4发车位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7) 6.5辅助设施面积的计算与确定 (17) 七、项目选址 (18) 7.1选址原则 (18) 7.2选址步骤 (19) 7.3项目的最终选址 (19) 八、总结 (20) 九、参考文献 (20)

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通过设计来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最佳手段。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包括道路线形设计、路面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 1.道路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要考虑线形与地区的土地利用相协调,同时要使道路线形连续、协调,并能满足施工、维修管理、经济、交通等各方面的要求。最小曲率半径的确定要考虑行驶在道路曲线部分上的汽车所受到的离心力、重力与地面提供的横向摩擦力之间的平衡,并考虑不至影响乘员的良好心情。在曲线部分,应根据实地情况适当的超高。纵断面线形的设计必须符合规范。 2.路面设计 为保证安全,路面应具有一定的平整度和粗糙程度。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行车平稳性、舒适性、轮胎磨损程度等;为防止产生汽车滑水现象,路面还需保持一定的粗糙度。 行车道的设计必须满足相关标准对行车道宽度、紧急停车带设计、爬坡道和变速车道设计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3.安全设施的设计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应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交通部行业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技术规范》(JTJ074—1994)为依据,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系统。(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平面布设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1999)及有关规范进行。交通标志的结构支撑方式分为柱式、悬臂式、门架式和附着式等几种,设计中可依据车型构成、标志板面尺寸及标志布设位置进行选择。结构设计中的荷载组成,除恒载外,活载主要考虑风荷载。 (2)标线。交通标线包括各种路面标线、导向箭头、突起路标等。标线应与路面结构相配合,所选标线和突起路标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反光性、防滑性及耐久性。 (3)安全护栏。路侧护栏能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碰撞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设施,他的设置主要以路侧事故严重度为依据,间断布设,具体布设地点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口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桥墩、大型标志柱、紧急电话等);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文凤友 (东北林业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里程迅速的增长,道路网不断的完善,交通越来越便利的同时。道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增多的趋势。为了合理分析交通问题的发生原因,本文将分别从影响交通安全的五大因素八个层面详细叙述。综合国内外对公路交通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分析了道路条件中路线设计、路基路面、道路结构物、道路类型及道路交通工具、道路交叉口和驾驶员心理因素六大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道路线性、路基、路面、桥涵、隧道、道路类型、道路交通工程和道路交叉口八个技术层面设计公路条件对交通安全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全面客观的分析了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道路条件交通安全影响 1.引言 道路交通系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特别是公路交通系统更具有多变性、复杂性及关联性。在公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环境”四大要素中,道路条件作为交通运输的基础和运行的基本条件,对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促进公路安全水平的提高,预防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事故或降低交通事故的受害程度,本文从道路条件层面分析道路条件各个因素对于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2.路线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几何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直线长度交通安全的影响 直线简单、节省路线长度、便于设计、方便施工,因此直线是道路设计中最常用的线形。一般来说,直线过长或过短都会使交通事故率偏高[1]。直线长度过短使得驾驶员转弯操作频繁,工作强度大,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如在同向曲线间

插入长度不够的直线时,驾驶员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曲线看成反向弯曲的错觉,导致驾驶失误;反向曲线之间的直线过短,不利于超高、加宽的设置,不能实现反向变化的连续平稳过渡,对行车也是不利的。过长的直线段易使驾驶员因景观单调而产生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一旦遇见紧急情况,常因措手不及而发生交通事故。 曲线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平曲线 平曲线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线形,它可以调整路线前进方向,以适应地形和地物的变化,从而与直线形成一条连续畅通的道路。但是,大量的事故数据资料显示,平曲线与道路安全关系重大。发生在平曲线上的事故率是直线的一4倍,而且事故程度较直线更为严重,有25%~30%的致死事故是在平曲线上发生,一般在进入和驶出曲线时驾驶员最容易产生诱发事故的错误操作[2]。 (2)竖曲线 竖曲线主要是为了实现变坡点处坡度的变化的过渡曲线,包括凸曲线与凹曲线两种。竖曲线半径的大小,将直接影响过渡效果的好坏。因此,竖曲线对公路交通安全有着一定的影响。竖曲线对于公路交通安全行车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行车视距产生影响。半径越大,所能提供的行车视距就越大。小半径竖曲线往往不能满足视距要求。小半径竖曲线易造成平、纵组合不合理而使视线不连续。当为凸曲线时,会使驾驶员产生悬空的感觉失去行驶方向;在凹曲线上夜晚易造成视距不足,尤其是对重型车辆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其驾驶员视线高于客车驾驶员。 ②凹型竖曲线过小还会引起离心加速度过大及排水问题,如果排水设施不足,而且凹曲线是位于平曲线的超高过渡段,这种积水情况会更加严重;凸型竖曲线太小还会引起跳车,这些都是不安全因素。 ③竖曲线半径过小,由于离心力的影响,会造成车辆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减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oc 104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doc 104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1 总则 1.0.1 为了更好地反映重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特点,适应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山地城市交通效率,并使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新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道路设计。新建道路应按本规范进行设计。在既有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参照执行。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设计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需求,体现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4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5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汽车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6城市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等进行道路设计。 2、应按交通量、交通特性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4、在道路设计中应妥善处理管线问题,避免反复开挖。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应相互协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精华

1、交通: 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狭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道路上的交通。 2、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3、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功能关系。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4、TOD模式: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交站点为轴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源于带型城市的理论思想。 特点:不能适应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所需的合理规模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与一般城市发展规律不符的。 5、田园城市:使工业区之间的货运交通在城市外围呈环向流动;居住区之间的生活性交通在居住区内呈环向流动;工作与居住间的交通在城市外半部呈放射性流动;居住与购物游憩间的交通在城市内半部呈放射系流动;各类性质不同的交通因用地的合理布局而互不干扰,实现了道理的功能分工。 6、工业城市:作为生产单位的城市应该靠近原材料产地,要从工业生产对交通的需要去布置道路;工业区应该设在交通运输最方便的地方,靠近铁路和码头,道路密度较低;生活居住区应该靠在环境最优美的地方,道路采用密方格网形式;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应用交通干路和地铁相连。 7、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分析城市用地产生的不同性质的交通,按照其特点和功能要求把他们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并通过城市用地和道路交通系统的调整,合理的组织城市交通;使城市用地的布局、交通的性质要求道路的功能和能力相互协调,做到城市交通快捷、方便、安全、经济,取得整个城市布局和运转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8、交通分流的3种基本形态: (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分类或按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类,把骨干性的繁忙交通与枝节性的宜人交通分离开来。 (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路系统和常速道路系统,以及道路客运交通与路外轨道客运交通的分离 (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和步行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设置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 9、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Ⅰ、Ⅱ、Ⅲ级。 特大、大城市——Ⅰ级,中城市——Ⅱ级,小城市——Ⅲ 11、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

2、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工作方案

附件2: 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标准化工作方案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标准,以排查整改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和管理问题为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的着力点和着手点。重点解决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交通标志标线缺失、不清晰,设置不合理、不规范、不协调、不连续等问题。 一、总体要求 (一)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应立足促进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应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和《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的要求。 (二)交通标志标线应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条件、交通环境、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及交通管理的需要进行设置,并保持清晰、醒目、准确。交通标志不应遮挡信号灯或其他交通标志,且不应被遮挡。 (三)交通标志标线传递的信息应简明、无歧义。重要的禁止性信息和路径指引信息应有规律的连续、重复设置。预告性、警示性标志标线应按标准要求提前设置。 (四)交通标志标线是交通规则的物化体现,应能准确

反映交通管理措施和意图,同时应与交通信号灯等交通管理设施表达的信息协调。 (五)交通标志标线应与新建、改建道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并及时办理移交。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应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承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参与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方案审查、工程验收。 (六)定期开展交通标志标线的排查工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发现交通标志损坏、灭失、缺少的应及时修复、补充和新增,交通标线磨损、缺少的应及时施划,或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道路交通条件发生改变时,应及时调整、优化交通标志标线设置。要有专业的交通标志标线管理队伍,交通设施的维护资金应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明确交通标志标线管理职责和岗位,不断提升专业能力。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交通标志标线的优化设计、管理和维护等服务。 二、排查整改任务 (一)摸清辖区内禁令、指示等重要标志标线以及主干道指路标志底数,建立完整的基础台账。 (二)逐步整改交通标志标线存在的问题,2016年12月底前,交通标志标线样式、设置、应用问题整改率不低于40%。未完成的整改工作纳入2017年的整改计划,并提前安排预算。

道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的论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b3060801.html, 道路几何设计与交通安全的论述 作者:乔颖鑫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9期 一.总体概述 1.研究城市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这几年来,铜川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又是城市建设的主干,城市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铜川市、陕西省乃至整个国家在交通方面事故接连不断,国家部委已经将安全问题提到重要地位。因此,在大力发展城市交通事业的同时,必须将“安全意识”引入道路的设计中,通过完善的道路设计,来有效地控制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2.道路几何设计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道路几何线形设计要考虑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两种线形以及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还要注意视距的畅通等等。确定道路几何线形时,在考虑地形、地物、土地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因素时,要充分利用道路几何组成部分的合理尺寸和线形组合,从施工、养护、经济、交通运行等角度出发,保证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组成相协调。线形的好坏,对交通流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道路线形不合理,则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造成运输者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而且更不能容忍的是会诱发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 合理、优质的道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在道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及形状设计),而道路几何设计对城市交通安全性则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确定道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几乎都已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其它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安全设施等几乎只是成了更趋于合理。这个就决定了我们在做城市控制性规划的过程中必须首要考虑城市骨架道路的线形几何问题, 我们作为勘察设计工作者,在工程设计中,一定要综合考虑道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遵循城市控制性规划,又要提出城市控制性规划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 总之,在道路几何设计等各种方案中要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准。 二、平面设计与交通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