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浅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浅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浅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浅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中,要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主人,掌握读书的方法,使学生驾驭语言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引导学生走进古诗,从中欣赏美、发现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到美以及挥洒才

情的喜悦。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古典诗词教学,不仅

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当代,古诗词也一直在

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不明,其教学被边缘化,教学研究也大多止于感性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为提升语文素养

打下基础的关键阶段,深化这方面的研究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讲解,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为了押韵、平仄的需要,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甚至有时一味

按字词顺序根本无法讲通。而且古诗语言简练,以字作词,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

意与现代汉语词汇迥然不同,这些都给学生理解古诗造成了困难,教学中释词、

顺句、连篇,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才能品其妙处。

1.释词。对于难以理解或查不到的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如《山行》一诗中,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一词的理解。“寒”是“冷”,那“寒山”是

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描写中去感知:时值深秋、草木

凋残、山石森森、秋风瑟瑟,冷不冷?所以,“寒山”指“深秋时,草木枯黄的山”。

2.顺句。词意通了,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练习顺句。在顺句时,除提醒注

意词序外,对一些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提出来讲,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按字面意思当为“秦朝时候的明月,汉朝

时候的边关”。但是众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轮,边关万年不变,“秦汉”之说由何而来?若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疑问则

迎刃而解,学生也会恍然大悟。

3.连篇。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诗句意思完整的说一下。但要注意的是,古诗

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例

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最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按

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诗中“儿童”天真好客,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儿童”

的喜爱。而诗中要表达的,实际上是作者重踏故土,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苍凉

慨叹,笑中有泪。

二、重视品读古诗词,在品读中感悟魅力

诗歌是富于情感的,诗歌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得到。朗诵是

体味的基础,也是它的具体表现之一,而读诗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

精读。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加以说明。

1.初读。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

行自主学习,着重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

的“之”,这里用作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要批,如“辞”,告别;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

的地方——广陵,也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然

后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对译,使学生了解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

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诗人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