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某水厂设计说明书

某某水厂设计说明书

某某水厂设计说明书
某某水厂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近年来,由于工业的日益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不断发展提高,以及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各国的水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达400 万种,人工合成有机物达4万之多。现已能用现代检测技术从原水中检测出来的已达2千2 百余种。因此以饮用水中THM为代表的卤代有机物的生物致突活性也日益为广大给水技术人员所关注。

长期以来,给水工艺仍然是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几个阶段,宏观上理论上尚无重大突破,然而在微观上,净化工艺确不断地改进,对给水处理的认识也不断地更新。理论的继续深化,促进了给水工艺水平的提高。传统工艺、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以粘土胶体微粒和致病细菌为主要工作对象的基础上,随着污染程度的日益加剧和污染源的逐渐增多,污染物品种的多样化,为给水处理工作者带来新的课题。现在给水工程较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注意原水的预处理工作和在传统工艺后面的深度处理,这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方面,也是我国和国外给水工艺水平主要差距所在。

通过此次设计,熟悉并掌握给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 具备设计中、小城镇水厂的初步能力。对取水工程、输水管道、净水厂进行设计要求对总体布置的设计思想,从工艺流程、操作联系、生产管理以及物料运输等各方面考虑,而进行合理的组合布置设计。

掌握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

2设计说明

2.1设计基本资料

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2.2.1原水水质情况

222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a. 河流水文特征

最高水位5.0 m,最低水位1.7 m,常年水位3.8 m。

b. 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 °C,年最高平均气温23 °C,年最低平均气温9°Co 年平均降水量1160mm 年最高降水量1650mm 年最低降水量860mm 常年风向东南,频率12%。

历年最大冰冻深度12cm。

c. 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784 kPa,深1~1.5m;

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980 kPa,深3~4m

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784 kPa,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3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3.1城市用水量计算

3.1.1 最咼日用水量

a. 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Q生活用水

Q 生活用水=qnf

式中:q ------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200L/cap -d;

n ――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85000cap;

f ――自来水普及率,100%

Q 生活用水=200 >85000X100%= 17000nn/d

b. 一般工业用水量Q业用水

已知:一般工业用水占生活用水的170%

3

Q工业用水=170%>生活用水=28900m/d

c. 第三产业用水量Q第三产业

已知:第三产业用水占生活用水的80%

3

Q第三产业=80%X Q生活用水=13600m/d

d. 大型工厂用水量Q集中

f.未预见和管网漏失水量

Q未预见=20%> Q生活用水+ Q工业用水+ Q第三产业+ Q集中+Q浇洒)

=20%> (17000+28900+13600+16500+2280) = 15656m3/d 贝U Q总=Q生活用水+Qx业用水+C第三产业+C集中+Q浇洒+Q未预见

=17000+28900+13600+16500+2280+15656=93936i/d

3.1.2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Q = K h (Q 总/86.4 )

K h——最高日时变化系数1.4

则Q h = 1.4 >93936/86.4 = 1522.1 (L/s)

Q h = Q d 吃4= 3914 m3/ h

3.2管网布置

3.2.1水源及水厂位置的选择

a. 水源应选在河流的上游以保证水质。

b. 河流应水量充沛,水位波动不应过大,且不影响通航。

c. 水厂位置应尽量靠近水源处,以减短输水管线,降低造价。

3.2.2管网定线的一般原则

a. 管尽可能布置在两侧有较大用户的道路上,以减少配水支管的数量。

b. 管定线可参照二泵房到调节构筑物或大用户的供水方向,以最近的距离,将

一条或几条干管平行地布置在用水量较大的街区。

c. 平行的干管间距一般在500-800米左右。为保证供水安全,干管和干管间应设置连接管,其管径应比上游干管小1-2 号,以便于在干管事故时转输流量不致因管径过小而导致水头损失过大。连接管间距为800-1000 米左右,形成环状管网。

d. 应按现有或规划道路定线,避免干管穿越高级路面或重要街道。

e. 从供水可靠性考虑,城市管网应尽量布置成环。

f. 对于较偏远的地区, 先布置成树状网以上原则,待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后再连接成环状网。定线时,尽力避免单侧配水和管先曲折,充分利用地形以降低工程难度。

3.2.3 管网定线方案比较

a. 方案一

见附图1

I —丿户人____________ *.

b. 方案二

见附图2

c. 比较结果方案一,水厂接近水源地,并且在水源上游,水厂位为于整个管网的中部,可以

节省管段的造价,缩小大管径水管的长度,并可以使管网中的环比较均匀对称,管网中的水头损失可以减小,整个管网的压力比较均衡。

方案二,水厂接近水源地,可以节约输水管的长度,但处于水源的中下游,水质不够好,管网的管径要相对增加,造价上升,而且环没有方案一均匀,水头损失大,要满足管网末断的用户水压要求,就要提升泵站的压力,不经济。

d. 结论通过技术,经济方面的考虑,选取方案一。

3.2.4 输水管定线

采用2条输水管送水,以保证供水安全。应选择最短路线,及少与铁路、河流交叉,避免穿越滑坡、岩层、沼泽、高地下水位和河水淹没与冲刷的地区,在平行的输水管

间设连接管。输水管的最小坡度应大于1/5D,当坡度小于1:1000时,每隔0.5 - 1Km 应设排气阀。

3.2.5 配水管定线

为保证安全供水,方案采用环状管网供水,方案供水时一共23 个环,管网计算见管网平差计算表。

3.2.6 管网定线方案

方案一及方案二分别见下页附图1 与附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