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

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

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
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

第一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心理和心理学

心理是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简称,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知(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意。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1.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整个死亡的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相当于先学前期;(3)幼儿期(3—6、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4)童年期(6、7岁~11、12岁)相当于学龄初期;(5)少年期(11、12~14、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

(6)青年期(14、15~25岁)相当于学龄晚期;(7)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岁以后)。

2.认知发展的含义

认知发展则是心理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的发展方面。

三、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方

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儿童的成长状态,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教学,只会给儿童带来压力和挫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扼杀了儿童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来解释这一过程。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的方式适应新刺激。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应以个体认知方式而非年龄为标准的,个体认知发展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

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他最初的感觉动作是笼统含糊,缺乏精确性和协调性的,也分辩不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开始意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有了客体恒常性概念,思维也开始萌芽。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 岁) 。

前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是单维的和不可逆的,其推理也常常是不合逻辑的。例如,让4 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木珠(每次投一颗) 。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木珠一样多。然后实验者

将其中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 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子中的珠子多。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从多维对事物归类,具有了思维的可递性和去自我中心(loss of egocentrism) ,因而能够进行具体逻辑推理。这个阶段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是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例如,向7~8 岁小孩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定A > B ,B > C ,问A 与C 哪个大。他们可能难以回答。若换一种说法:“张老师比李老师高,李老师又比王老师高,问张老师和王老师哪个高?”他们可以回答。因为在后一种情形下,儿童可以借助具体表象进行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例如,对上面所说的杯中木珠数量的例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会因为杯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就误认为两个杯子里的木珠数目不等了。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形式运算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儿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他们不仅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考虑可能的情境(假设的情境) 。例如, “如果这是第9 教室,那么它就是4 年级。这不是第9 教室,这是4 年级吗?”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假设一演绎思维。有人请小学生以“是”、“不是”或“线索不充分”来回答这个问题。多数小学生回答“不是”。但正确答案应是“线索不充分”。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开始能解决这类问题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强,能运用符号进行命题思维,因而他们能解决如(a + b) 2 = a2 + 2ab + b2 这样的代数问题。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重要的价值。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以下几条:

1. 儿童认知发展的本质就是适应

适应是在一定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实现的,即图式( scheme ,schema) 。图式一经与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这种适应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的。同化是当儿童每遇到新事物时,在认识中就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消化) ,如获成功,就得到在原有认知上的平衡,实现了认知量上的增加,如婴儿吸吮图式,从吸母亲奶头到同化奶瓶上的橡皮奶头。反之,便要通过顺应(调节) 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同化新事物,以达到认知上新的平衡,实现认知质上的变化。如从吸吮图式到咀嚼图式。

2. 儿童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的

儿童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固定顺序进行的,一个跟着一个出现,没有什么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跳跃和颠倒,先后次序不变,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结构的基础,所有的儿童都一样。即感知运动阶段是前运算阶段的基础,前运算阶段又是具体运算的基础,最后才是形式运算,不能从感知运动阶段直接跳到具体运算,也不能先形式运算,再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3. 儿童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不同阶段有其主要特征,如0~2 岁属感觉运动时期,为了对付当前世界,婴儿组织天然的动作图式,如吮吸、抓握、打击等,在主观与客体交往中逐渐实现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和精确化。2~7 岁属前运算阶段,由于语言的参与,儿童学会了用符号和内部想象去思维,但其思维不够系统,运算规则不合逻辑,有极强的“自我中心主义”;7~11 岁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有条不紊地思维的能力,能守恒,但仅仅在他们能借助于具体对象与活动时才可能这样做。11~15 岁属形式运算阶段,青年发展起来了在一种真正抽象的与假设的水平上有条理地思维能力。

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进程体现出差异性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即有的儿童进入某一阶段先于或迟于其他儿童,年龄的表述只具有平均数的含义。在不同学科方面的认知发展也不尽相同。青少

年一般先在自然学科领域出现形式运算思维,在社会学科领域的思维发展较慢。而且,同一个人在某一学科领域的思维可能达到了形式运算水平,但遇到新的困难问题时,其思维又可能会退回到具体运算水平。成人即使不在15 岁,20 岁左右一般达到某些形式运算的阶段,他们却在特殊的兴趣或能力范围内使用形式运算。例如,一个汽车机械师较少以形式的理论和方法思考有关哲学、医学或文学等方面的问题,但可能在汽车出了毛病时使用形式思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存在着一些缺憾,比如过分强调了年龄差异,没有解释改变的过程,低估了社会环境因素等等。

四、中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于教学上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二:一是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二是教学又可以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效条件,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适应是基础,促进是目的。

(一) 教学要适应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只有儿童发展到相应阶段,才能进行相应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从另一方面来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开展。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这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也称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在教学中,首先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然后,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

皮亚杰指出:“智力在一切阶段上都是把材料同化于转变的结构,从初级的行动结构升为高级的运算结构,而这些结构的构成乃是把现实在行动中或在思想中组织起来,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摹。”在他看来,智力是一种思维结构的连续的形成和改组的过程,每一阶段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学生的行为,能说明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教育则要适合于这种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其思维的抽象水平提高,并能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式认知外界,进行第二级抽象,在学习概念时,

不象前运算阶段儿童那样首先要从大量的例子中抽象概念的关键属性,而是可以直接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同他们的认知结构关联,从而获得意义。但是一般来说,他们要凭借具体实际经验,也就是要凭借各种关键属性的例子,所以小学阶段借助一些反映关键属性的例子使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的概念是必要的。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应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教学上可将言语讲解、演示和有指导的发现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水平。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他已经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概念的、抽象的、形式逻辑的推理,开始由具体形象的智力操作,扩展到命题的假设蕴涵、演绎和归纳,以命题形式呈现的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成为可能。因此,中学教学应适应抽象思维能力渐渐占优势的中学生认知的新发展,在学习新的抽象概念及其关系时,可以省去具体的实际经验这根拐杖,直接理解语言或其他符号陈述与原先学过的抽象概念之间的新关系。可以说,中学生的大部分新概念都是这样获得的。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为一种新的讲授教学作好了心智上的准备。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具体的实际经验,发现或解决问题的经验,在他们今后的学习中不再必要了,对相当的中学生来说,也还未充分达到这一水平,或是在某些领域才能达到这一水平,因而中学生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仍需要具体经验的支持。例如,在讲解几何学中“一个点围绕着另一个固定点的等距运动的轨迹是圆形”这一抽象原理时,有的教师利用生活中驴拉磨的具体形象加以说明,就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圆形的概念了。

(二) 教学要促进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学不仅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例如,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分类概括能力很低,但通过分类训练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现在幼儿园有许多分类训练的游戏。小学语文教科书,从 1 - 2 年级起也有不少字汇概念分类练习,这不仅能扩大孩子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词汇,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发展他们的概括思维能力。当然,认知发展从前运算向具体运算的过渡,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的过渡,不是短期的、简单的训练能达到的,这种训练仅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经验的规则,并不能导致守恒概念的获得与巩固,唯有经过

多种多样的长期的训练,对于认知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效的。

再如,对概念的理解,儿童生活中间有着多种多样的概念,有实物概念,有社会概念,儿童在口头上也会说出各种概念,但并不等于孩子理解了概念,特别是一些社会概念,如“工人”,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的理解水平可分四个等级:不理解、笼统理解(如说“我爸爸是工人”) 、开始分化(会说“工人是盖房子的”) 和开始能和某些本质属性联系起来,接近于初步定义,如说“工人是做工的”。教育可以在引导儿童在对多种具体形象“工人”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向更高概括水平上的“工人”概念发展。其它概念的形成也是如此,这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更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水平。

当然,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的发展有个“度”,在这一点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或中间状态) 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即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向新的最近发展区靠近,从而实现着学生认知上的发展,故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桃子不能一伸手就摘得到,而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即把儿童置于适合下一阶段学习的条件下加以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

一、学习的涵义

“学习”是大家最为熟悉的词,而究竟学习的内涵是什么?心理学家已经争论了上百年。大多数学者认可这样的表述: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概念包括以下六个要点:

第一,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例如,儿童学习弹琴,这属于一种外显的行为变化。还有一些学习则属于行为潜能的变化,没有外显的行为表现。例如,儿童从电视中或成人身上观察、习得的某些行为通常并没有马上表现出来,而是在日后的某些场合或情境中展现出

来。道德规范的获得往往不是在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它却能影响人们未来的行为。在行为潜能的变化中,虽然外在行为没有直接、明显的变化,但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二,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是比较短暂的。疲劳会影响人的行为,降低工作效率,但这是短时间的,一旦解除疲劳,行为便表现如初,因此,疲劳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的特征。我们学习驾驶车辆、学骑自行车、学游泳等行为变化都是比较稳定的,甚至终生不忘,这些才是学习的特征。

第三,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例如,身体的发育、衰老或受到伤害等都可以引起主体较大的变化,但这不是凭借经验习得的,而是非习得的变化,所以不能称之为学习。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产生的比较正规的学习,例如,学生在校学习、运动员技能训练等都属于这一种;二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例如,路遇交通事故而学习了交通法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是指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变化所产生的结果。例如,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得少到知得多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结果指的是学习成绩。当然,可以从成绩推断有无学习发生,或发生的性质和强度,但成绩本身并不是学习。

第四,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在学习理论中,行为的改变是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的。例如,某学生在外语课上学会了错误的发音或某人养成了酗酒的不良习惯,虽然从价值观上看,前者是错误的行为,后者是属于不良的习惯,但用学习的概念来衡量,两者的行为改变过程都属于学习。

第五,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学习是指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而不是指结果。如某学生语文考试得了满分,这是结果。学习理论往往不把学习的结果当做研究的内容,而是着重研究学生获取满分之前的整个学习过程,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等。

第六,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

人和动物适应环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本能行为,这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种

族经验。另一种是学习行为,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个体经验。本能行为模式有两个特征:一是为该物种所共有;二是在个体被隔离的情况下,不需要凭借经验也能产生。例如,渴了饮水,饿了进食,这都是人和动物先天的本能行为模式,不是凭借学习获得的。而用何种方法得到水和食物,需要凭借经验才能习得,这种行为模式才是学习。

二、人类的学习

人类学习的特点是相对于动物的学习而言的。动物的学习是一种生物意义的活动。对于人类来讲,学习不再是简单的适应环境的活动,而具有其社会意义。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有本质的不同。

首先,人类个体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获得社会历史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学习,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丰富的,是动物学习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由于有了语言,扩大了个体掌握历史经验的可能性;语言的掌握,使个体由低级的以知觉为主的心理功能发展转化为高级的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功能。

第三,人类的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人类是在积极地作用于环境,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进行学习,因此人们有着丰富的学习动机,主动探索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总之,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进行的。相对于一般的人类学习,学生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人类的认识是从实践开始,而学生的学习则未必如此,他们可以从学习现有的经验、理论、结论开始,同时补充以直接经验。

第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需要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既掌握所教知识的内在联系,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从而能够在较短

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前人的经验并建构起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

第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生活环境,更多的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的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清楚地意识到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实践的联系,就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各种方法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学习的分类

心理学家学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区分,进而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学习的规律。这里介绍一些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密切的学习分类。

1. 按学习内容分类

我国学者(冯忠良,1992)认为,教育系统是通过知识、技能的传递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通过规范的学习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因此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三个方面。

(1)知识学习:即知识的掌握,是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来接受和占有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具体讲,知识的学习是通过领会、巩固与应用三个环节完成的,每一个环节有其特殊的心智活动。知识学习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2)技能学习:通过练习,建立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的过程,包括心智技能学习与动作技能学习。技能学习比知识学习复杂,不仅包括对活动的认识问题,还包括活动或动作的实际执行问题。技能学习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3)社会规范的学习:又称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过程。社会规范的学习既包含规范的认识问题,又包含执行及情感体验问题。

2. 按学习结果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é)在1977年出版的《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一种学习结果分类,他将学生习得的学习结果用性能一词来概括。性能是学习者后天习得的一种内潜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品质,其存在是根据学习者外在表现推测出来的。加涅将学生习得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

(1)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语言)表达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小类:符号记忆,包括人名、地名、外语单词、数学符号等的记忆;事实的知识,例如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组织的整体知识,例如能写出“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2)智慧技能:主要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例如小学生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后能计算课本、课桌的面积;学习英语时态变化规则后,能按要求完成句子的时态转换。

(3)认知策略: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内部过程的组织能力。例如,心理学家提出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SQ3R方法。这里S指浏览全文,略知文章大意(Surrey);Q指提出问题(Question);3R中的第一个R是指带着问题阅读课文(Read);第二个R是指对重要的段落进行诵读(Recite);第三个R是指重读课文(Review)。如果学习者能够应用这套方法规则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就可以认为学习者掌握了这种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照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动作技能学习的实质是通过练习,使操作规则支配学习者的肌肉协调,最后达到自动化。

(5)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从行为特征来看,态度表现为趋向或回避、喜爱或厌恶、接受或排斥等。态度是学习的结果。例如与人交往中的宽容、乐于帮助他人,学习中的认真刻苦等积极态度,都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形成并不断强化。

3.按学习方式分类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1963,1968)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即以定论的形式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学习材料的掌握。发现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奥苏伯尔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所谓实质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

但意义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不是简单字面上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原有观念有内在联系,是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词句,则是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从客观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一般来说,学生所学习的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和总结,都具有逻辑意义。从主观条件来说,首先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要有能够与新知识相联系适当的观念;其次是学习者要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有关的已有观念发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五、学习理论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1.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

(1)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由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规律、刺激泛化与分化规律(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

(2) 尝试-错误说:由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提出。其主要理论要点-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要点二为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建立;要点三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率,准备率。

(3)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强化分为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销惩罚)。

2.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的理解

根据联结学习理论的观点,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向学习者呈现刺激,以引发出

预期的行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习者必须知道如何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及在什么条件下作出这个反应。为了促进学习者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系,通常在教学中要安排线索(作出什么反应的最初提示)和强化(增强在呈现预期刺激时的正确反应)。因此,教学是围绕着如何呈现适当刺激、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习者作出适当的反应。

具体来说,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

(1)确定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学习结果(行为目标、任务分析和标准参照评估);

(2)预先对学习者作出评估以确定教学应该从哪里开始(学习者分析);

(3)在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或业绩能力之前,先要掌握前面的东西(教学呈现内容的排序,掌握学习);

(4)运用强化影响学习成绩(实际奖赏,形成性反馈);

(5)运用线索、塑造和练习以确保形成刺激反应之间的强有力联系(从简单到复杂的练习序列,运用提示)。

3. 强化在学习中的应用

(1)强化的应用

强化理论认为行为会随着其后的及时的结果而变化。愉快的结果称为强化物,不愉快的结果称为惩罚物。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物有很多种类,如表扬、奖励、自我强化等。表扬或奖励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关注、特权、拥抱、活动、实物、金钱等。没有一种强化形式适合于所有的人,当采用的表扬或奖励方式对学生无效时,并不是强化无效,而是没有选择正确的强化方式。

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奖励时,应注意避免外部奖励对内部兴趣的破坏。在很多情况下,维持行为的强化物是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这时再给予外部的奖励,就会使学生活动的目的逐渐转变为获得外部奖励,因此,当学生已经自行从事某种活动时,教师应谨慎考虑奖励是否必要,避免给予不必要的奖励。

(2)惩罚的应用

惩罚是为了减少学生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研究者在是否给予惩罚,何时给予惩罚以及如何惩罚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一般来说,要尽可能少用惩罚,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一个经常惩罚孩子的家长或教师,本身就给孩子一个不好的榜

样。惩罚的目的可能没有达到,反而使孩子学会了粗暴的不顾别人自尊的处世方式。惩罚的运用应该及时,即在学生作出某种行为之后,立即给予惩罚。惩罚紧紧跟在错误行为之后,与错误的行为之间建立联结。在惩罚时,最好选择一定的替代反应进行强化,即指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在孩子作出正确的行为后给予强化。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个体的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刺激情境,而且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1.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

(1)完形-顿悟说

由苛勒提出,主要观点: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

(2)认知-结构学习论

由布鲁纳提出。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他认为学习有三个过程:获得、转化、评价。

认知-结构学习论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他总结了四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好奇的内驱力、胜任的内驱力、互惠的内驱力)、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 认知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的理解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如何使知识附有意义,如何帮助学习者组织新信息,并将它们与记忆中的原有知识联系起来。教学必须基于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或图式,使学习者能够将新信息同原有的知识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

教师应该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带着各种原有的经验来到特定的学习情境,这

些原有经验对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应该确定组织新信息的最佳方式,以填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同新信息之间的差距。具体来讲:(1)应该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者控制、元认知训练);

(2)信息的结构化、组织化和有序化,以促进最优的信息加工(认知策略的运用、先行组织者等);

(3)允许和鼓励学习者将当前的学习材料与先前习得的材料进行联系。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次革命。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生就是要在教师的知识传递过程中,达到与教师对所教知识相同的理解。认知主义基本上也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与行为主义者的不同在于强调学生内部的认知过程。认知主义对学习的解释主要是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交互而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则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同倾向

到目前为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并且不同建构取向的观点还不完全一致。对于各种不同的建构取向,大致可分为两种:个体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个体建构主义与认知学习理论有很大的连续性,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得到了一定调整或改组。例如,探究式学习就是个体建构主义的观点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是通过参与到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来构建有关的知识。学习不仅是个体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加工,而且需要学习者进行合作互动。因此,社会建构主义更关注于学习和知识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认为不同文化、不同环境下个体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之间

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教学应该像工厂中师父带着徒弟一样,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具体的情境)来学习知识,如认知学徒式、支架式以及情境式教学方式。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也不可能是一用就准、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另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因为对知识的理解,还需要个体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而构建,还要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

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了个人的意义或者说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不是现成的,而是学生经过建构活动而生成的,这种建构过程无法由他人所替代。

(3)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增加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

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因此,建构主义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1)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认为可以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首先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学方法。脚手架(概念框架)主要由教师或学习同伴提供,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学生独立活动,直到最后完全撤去脚手架。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合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

(2)情境教学

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情境教学。有人把真实事件或问题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所以情境教学又被称为“抛锚式情境教学”。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创没情境;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就是“抛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3)探究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先给学生讲解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然后让学生做练习,尝试去解决问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过程,知识的获得和运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实际上,知识的获得和运用应该是合而为一的。学生可以“在做中学”、“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探究学习就是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换言之,探索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主

动地体验与实验,通过这些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与理解的学习方式。

(4)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合作学习主要是以互动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教学活动取向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来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合作学习通常不以个人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以各个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因此,合作学习有助于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使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尽其所能,相互帮助,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第13讲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一、中学注意力的发展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发展超过了无意注意并且处于优势地位;表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注意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越来越能将自己的注意集中于所完成的活动上,使注意与所从事的活动保持一致. (二)注意的稳定性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 ●12岁以上的个体,能保持注意30分钟左右. ●13--15岁的中学生注意稳定性发展迅速,而且初中女生的注 意稳定性要高于男生. ●注意稳定性到高中阶段增长速度逐渐缓慢.这可能与高中生注 意稳定性趋于成熟有关. (三)注意的转移能力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 ●小学五年级学生综合反应时间比二年级平均少2.1744秒, 差异非常显著. ●初中二年级的综合反应时间比小学五年级少. ●高中生的反应时比初中生的缩短了0.242秒.经检验,两者之 间的反应时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注意转移能力在初中 阶段已达高峰. (四)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步发展,但未达到成熟水平 ●13—14岁的初中生既能注意到课程的讲解,又能抄写笔记,

还能注意到课程的前后联系. ●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分配的能力也不断提高.高中生的注意 分配能力要比初中生好,但总体水平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 二、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一)记忆力增强 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材料识记数量随学生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15-16岁的高中阶段,记忆量比8岁时增加了近4倍. (二)以理解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能力在10岁前快速发展,之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 ●在11-14岁期间,机械记忆逐渐向理解记忆过渡. ●理解记忆能力在整个高中阶段不断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三)抽象记忆占优势 ●随着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加深,要求他们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 与原理,从而促使他们的抽象记忆能力迅速发展并超过形象记 忆而占优势. (四)短时记忆稳定 ●记忆无意义汉字时,大学生、高中生和小学生,都是以4字 组块的记忆成绩最好. ●在记忆阿拉伯数字材料时,大学生以6字组块成绩最好,小 学生以4字组块成绩最好,高中生以4—6字之间的组块为最 好. ●中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受材料特点的制约非常明显,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要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在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大关怀,并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老老实实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任何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研究初步认为,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的结合上去考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四条: l、学生的知识是通过主体活动建构的,而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2、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 3、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是继续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4、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教育,就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须激活数学知识形态,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句话,就是要让数学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师从中获得一份生命提升的快感,学生得到一份求知悟道的享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倡返璞归真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要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下,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审视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数学内容本身高度抽象的演绎表述方式进行定论形式化教学,是数学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根源。数学传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数学技术,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它更是一种理性主义文化的传输。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抽象数学特殊认知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倡导用基于微积分学认知规律去从事教学。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感知,被动的接受,而须学生自己积极、能动地在行为上、心理上构造,通过连续不断地建构得以完成的。即数学概念的习得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完成,概念形成实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数学现实,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表象,从而归结出数学概念,在学生发生错误和矛盾的地方加以引导,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表象到规定,从规定到新的表象,从新表象引出更高一级的规定,它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告诉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现象到本质、具体到抽象、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坚持有思想内蕴和结构原理的有灵魂教学,注重思维层面上的剖析和诱导,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与实践,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不仅求得真才实学,而且受到创造精神的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要求的增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所以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经过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征: (一)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二)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三)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走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是整个认知过程的开端,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开始。人们通过感知觉建立起关于客观事物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又可进一步加工为头脑中的记忆痕迹,再成为人们驰骋想象的素材、成为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声响、气味、冷热等某一个特性的认识。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来完成的,主要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官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结合原有知识经验,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整合与解释的结果。 对中学生而言,由于掌握知识、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要求,中学生知觉事物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能够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地进行知觉;知觉事物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在空间知觉上有更大的抽象性,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更富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观察水平不断提高,内容更加丰富,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删减或替代,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而高中学生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更从容、灵活地使用各种概念、定理或规律,更

小学生认知及个性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认知及个性发展的特点 认知:感知觉、思维、记忆个性: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克制)人格及情绪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一般认为,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决,有人把学习、记忆、语言也包括在内。认知能力是指认知的水平而言,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就是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 1、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2、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3、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4、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5、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个性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也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四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 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自尊。自尊高的小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自尊低的小学生往往自暴自弃。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第三,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等)和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如一、谦虚、热情、诚实等)的学生仍然不多。 第四,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第13讲中学生认知得发展 一、中学注意力得发展 随着青春期得到来,初中生得有意注意发展超过了无意注意并且处于优势地位;表现出以下新得特点: (一)注意得目得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越来越能将自己得注意集中于所完成得活动上,使注意与所从事得活动保持一致、 (二)注意得稳定性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 ●12岁以上得个体,能保持注意30分钟左右、 ●1315岁得中学生注意稳定性发展迅速,而且初中女生得注意稳 定性要高于男生、 ●注意稳定性到高中阶段增长速度逐渐缓慢、这可能与高中生 注意稳定性趋于成熟有关、 (三)注意得转移能力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 ●小学五年级学生综合反应时间比二年级平均少2.1744秒,差异 非常显著、 ●初中二年级得综合反应时间比小学五年级少、 ●高中生得反应时比初中生得缩短了0.242秒、经检验,两者之 间得反应时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注意转移能力在初中 阶段已达高峰、 (四)注意得分配能力逐步发展,但未达到成熟水平 ●13—14岁得初中生既能注意到课程得讲解,又能抄写笔记,还

能注意到课程得前后联系、 ●随着年级得升高,注意分配得能力也不断提高、高中生得注意 分配能力要比初中生好,但总体水平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 二、中学生记忆力得发展 (一)记忆力增强 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材料识记数量随学生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15-16岁得高中阶段,记忆量比8岁时增加了近4倍、 (二)以理解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能力在10岁前快速发展,之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 ●在11-14岁期间,机械记忆逐渐向理解记忆过渡、 ●理解记忆能力在整个高中阶段不断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三)抽象记忆占优势 ●随着中学生学习内容得加深,要求她们掌握大量得科学概念与 原理,从而促使她们得抽象记忆能力迅速发展并超过形象记忆 而占优势、 (四)短时记忆稳定 ●记忆无意义汉字时,大学生、高中生与小学生,都就是以4字组 块得记忆成绩最好、 ●在记忆阿拉伯数字材料时,大学生以6字组块成绩最好,小学生 以4字组块成绩最好,高中生以4—6字之间得组块为最好、 ●中学生短时记忆得容量发展受材料特点得制约非常明显,

关于小学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整理

备课程大纲(课程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标-备难点重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程序-备作业巩固. 教学理念:小学初中 初中生是指11、2岁到14、5岁的儿童。初中阶段又可称为少年期、青春期或学龄中期。青少年期生理发生迅猛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1)初中生感知觉的发展 在知觉方面,初中生的知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首先,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大提高,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其次,知觉的精确性、概括性更加发展。出现了逻辑性知觉。在空间知觉上,带有更大的抽象性。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在时间知觉上,可以更精确地理解较短的单位,如,月、周、时、分等,而对“世纪”、“年代”这样的历史时间单位,虽然也可以开始理解,但常常不太精确。在观察力发展上,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生有了显著的发展。初中二年级是观察力概括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观察中,他们观察细节的感受力、辨别事物差异的准确率、理解事物的抽象程序均在不断地发展。 (2)初中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初中生识记的有意性更加发展起来。初一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常常表现得很明显,对有兴趣材料记得比较好,对一些困难材料记得比较差。随着教学的要求,学生逐步学会使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从识记方法上,初中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更加发展起来。初中一年级学生机械识记方法还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识记内容看,初中生的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都在发展。抽象识记从初一年级开始加大了发展速度。 在注意发展方面。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发展。注意比较稳定和集中。在注意的分配和转换品质上,初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他们可以边听老师讲课、边记笔记。绝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注意分配的能力。 (3)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这种转化大约到高中二年级初步完成。 从形式逻辑思维看,初中一年级已开始占优势。初中二、三年级开始能理解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就辩证思维发展来讲,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该种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还不高。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但是辩证逻辑思维尚未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4)初中学生想象的发展 初中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初中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想象的内容比较符合现实,富有逻辑性。初中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而要达到理性的想象一般要到高中阶段。 (5)初中生的认知教育 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认知发展上处于一种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中,即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都发展得不完善。因而,在教育中,我们既要向他们提出具体的、可行的要求,又不能奢望过高。由于他们已能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内容可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抽象性。针对

中学生认知发展一般特征

中学生认知发展一般特征: 1.抽象思维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以至整个中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 2.认识活动的自觉性有显著提高,有意识的观察能力、有意识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且在感知、识记、想象中日益占优势地位。 3.高中学生思维的抽象性、概括性较初中生明显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得到更多的发展。 4.高二时期已进入智力成熟期,智力的各种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思维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型抽象思维的转化。个性智力差异也基本定型。个体智力层次、智力品质基本稳定。因而训练、培养的难度加大。Eg:初一数学: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已经具备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但还不能完全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指引、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等,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认知一般特征: 1.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 2.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3.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常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的注意不稳定、容易分散。分配能力不强,注意的范围较小,转移品质较差,这一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 4.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5.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点

初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点 一、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生是指11、2岁到14、5岁的儿童。初中阶段又可称为少年期、青春期或学龄中期。青少年期生理发生迅猛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1) 初中生知觉的发展 在知觉方面,初中生的知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首先,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大提高,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 其次,知觉的精确性、概括性更加发展。出现了逻辑性知觉。在空间知觉上,带有更大的抽象性。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在时间知觉上,可以更精确地理解较短的单位,如,月、周、时、分等,而对“世纪”、“年代”这样的历史时间单位,虽然也可以开始理解,但常常不太精确。 在观察力发展上,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生有了显著的发展。初中二年级是观察力概括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观察中,他们观察细节的感受力、辨别事物差异的准确率、理解事物的抽象程序均在不断地发展。 (2) 初中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初中生识记的有意性更加发展起来。初一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常常表现得很明显,对有兴趣材料记得比较好,对一些困难材料记得比较差。随着教学的要求,学生逐步学会使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从识记方法上,初中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更加发展起来。初中一年级学生机械识记方法还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识记内容看,初中生的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都在发展。抽象识记从初一年级开始加大了发展速度。在注意发展方面。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发展。注意比较稳定和集中。在注意的分配和转换品质上,初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他们可以边听老师讲课、边记笔记。绝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注意分配的能力。 (3)初中生思维的发展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这种转化大约到高中二年级初步完成。 从形式逻辑思维看,初中一年级已开始占优势。初中二、三年级开始能理解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 就辩证思维发展来讲,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该种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还不高。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但是辩证逻辑思维尚未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4)初中生想象的发展 初中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初中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想象的内容比较符合现实,富有逻辑性。初中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而要达到理性的想象一般要到高中阶段。 (5)初中生的认知教育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摘要]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从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四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各有其认知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所有儿童的认知发展都是按照这样的发展顺序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对教学上的启示主要有二:一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这些特点;二是教学要努力促进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过渡,提高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一关于人的发展,历来是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心理学家们主要是从认知、人格、社会化、语言、动作与行为等方面研究人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见仁见智的理论。而在认知发展上最有影响的研究,当属瑞士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 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 6~1980) 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他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对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起初他主要研究智力测验。1920 年他在巴黎比奈实验室工作,被指定研究设计儿童智力测验。他对这个工作十分厌烦,他对于像智力测验所要求的那样去计算儿童回答的正误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但不久以后,他却对儿童的反应,特别是错误回答非常关心。他发现儿童的错误符合一个连贯的模式,这模式暗示他们的思考可能具有自己的特点。幼小儿童不会只是比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更不会说话,而可能以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他独具慧眼,在人们熟视无睹

《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心得体会

《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心得体会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要求的增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所以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经过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征: 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走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整理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复习大纲 题型:名词(5个)、简答(4个)、论述题(1个),共计100分 第一章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概述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 第一,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第三,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第四,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第五,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第六,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 接受学习即以定论的形式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学习材料的掌握。 发现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 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 第二章动机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强化理论在应用时,应注意如下原则: (1)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2)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4)及时反馈。 (5)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 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 六、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 七、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 第三章认知上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它是指有目的地、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

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优化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应考虑的因素: 第一,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当。 第二,良好的教学方法是稳定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 第三,了解每位学生注意的表现对培养学生注意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为了保持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应设法消除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 如何利用各种注意形式组织教学?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优化教学环境。 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3.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4. 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加深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 2. 培养间接兴趣。 3.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4. 加强意志锻炼。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注意的问题: (1)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准备 (3)教会学生进行观察的程序和方法 (4)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察结果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习 (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识记效果 1. 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 加强学生对识记内容的理解 3. 引导学生选用适当的识记方法 (二)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组织复习 1.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1)及时和系统的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2. 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第三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

第三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上) 第一节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一、注意概念 二、注意的品质 三、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四、课堂上如何组织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节感知觉的发展与教育 一、感知觉和观察力 二、中学生观察的发展特点 三、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第三节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二、遗忘及其进程 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识记与保持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注意着什么。例如,在走路时,我们会注意着身边的行人和车辆;在说话时,我们会注意着对方的表情等等。那么,什么是注意呢?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因为人即使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不可能在某一时刻同时注意到所有的事物,接收到所有的信息,只能选择一定对象加以反应。就像面对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你每次也只能挑选一两种菜来吃,而不能一口吞了所有的菜肴。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深入加工过程。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与当前注意对象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了。

(二)注意的功能 注意主要有三种功能。(1)选择功能。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时刻,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认为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2)维持功能。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确定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3)调节功能。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能够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种类 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例如,在安静的图书馆里,突然一位同学的手机响了,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对铃声或者这个同学产生注意。 2.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例如在打乒乓球时,选手们观察对手的发球就是有意注意。 3. 有意后注意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1)(彬克妈妈) (2007-09-07 10:09:44)转载▼ 标签:教 育杂谈 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但各年龄段的认知发展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二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觉得有用,和大家分享。 二年级学生总体感觉是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 1、一般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二年级学生已经能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活动比赛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还有,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时,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做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2、学习心理特点: 我们在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时,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我们常认为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有的家长甚至施以过分的教育手段。其实,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二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可。 3、说谎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学生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学生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总之,对于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不能操之过急,应耐心,有宽容心,相信我们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阶段性的转变,最终达到学生应达到的目的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 1中学生一般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2中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已有预见性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计划、有策略。 3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形式化的特征,即中学生能时常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问题。 4中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能力,即表现为中学生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5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2、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1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理论思维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着辩证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中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实践等的辨证关系,能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间题。 2中学生的思维结构趋于稳定,并基本完整与系统化。中学生由于理论思维的发展,思维结构的内部关系更加协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等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而使中学生思维的功能更完善,思维的效率更高。 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体系形成 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像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把握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规律

把握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王曙 (初中物理南召物理班) 评论数/浏览数: 1 / 9 发表日期: 2012-10-14 19:31:02 中学8年级,学生正值十四五岁,性格处于叛逆阶段,怀疑一切,思想激烈,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抵触情绪大,渴望被老师和其他学关注和认可,但又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意见。我在教学中,就如何遵循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的做法如下: 第一,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在教学设计时,,有针对性的采取能够激起学生强烈求职欲望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案,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 第二,确定学生的现状和发展基础与差异。教学时,正视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设计课堂问题,分层次布置作业和练习材料,使每位学生感到学有所得。 第三,安排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爱好实践·动手,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最爱上的课,重视安排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 第四,用期待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待学生,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包容和鼓励,少一些呵斥,积极为每位学生营造条件,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 第五,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不求全责备。 遵循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作者:雷秀文 (初中语文广安市初中语文554班) 评论数/浏览数: 3 / 17 发表日期: 2012-10-15 09:52:18 遵循中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写一篇文章-结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具体特点-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写一篇文章-结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具体特点-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写一篇文章,结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具体特点,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小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的有一定特点,,我在这里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就拿《坐井观天》的教学为例子来说明: 一、背景分析 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大量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中学生认知与发展重点总结

1.接受学习即以定论的形式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 相互作用,实现对学习材料的掌握。发现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 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 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 2.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 部动力。 3.动机的归因理论 维纳(B.Weiner,1972,1979)等人完善了归因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在完成一项重要活动后,会对活动的结果(成功或失败)找寻原因,分析诸如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不同人会有着不同的归因,也会对以上影响因素有着不同的认识。维纳把上述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可控性(可控—不可控)与因素源(内部—外部)。 表3-1 归因类别与归因维度特征的关系 稳定性因素源可控性 稳定不稳定内部外部可控不可控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身心状况√√√ 其它因素√√√ 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保持一定强度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培养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 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教师要注意:(1)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2)使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在参与活动时,学生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体会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角色的要求又促进了他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3)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在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上常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命题架构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感知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中学生良好观察力的培养 注意注意概述 中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 中学生注意的培养 记忆记忆概述 记忆的过程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想象想象概述 想象的种类 中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思维思想概述 思维的种类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言语言语概述 中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考情追踪 从历年真题来看,本章是较为重要的一章,涉及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感知觉的概念、知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种类和特性;记忆的种类和记忆的过程、遗忘的规律;想象的种类;思维的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中学生言语的发展。其中,知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种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部分重在考查考生结合教学实际对这些知识点 的运用,应引起考生的重视。 名师课堂 第一节感知 认知过程的最初阶段就是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的开始,是人获得感性知识和经验的主要形式。通过感觉和知觉,人的其他高级、复杂的心理才能得以产生。因此,人要认识客观世界并形成主观世界,必须首先通过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 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然而一切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

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我们正是依靠感觉把客观事物精确地分解为个别属性,并对其细微差别做出精细的鉴别。 (二)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反映形式。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相加。例如,听一首歌曲,我们除了反映它的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音色这些个别属性外,还反映这些属性之间在时间延续、空间定位和运动节奏变化等方面的联系和关系,从而组合成为曲调和旋律稳定、完整的一首歌曲,这就是知觉。所以,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之一,就在于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性质。我们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越丰富,获得的信息越多,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过感觉可获得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通过它可了解事物的意义,因而具体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第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生理活动过程,知觉的反映要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第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