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大纲

数据库大纲

数据库大纲
数据库大纲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数据库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内容

(一)要求熟知的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

第七章:数据库设计

第八章:数据库编程

第九章: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

第十一章:并发控制

(二)主要内容

1、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数据是否保存如何管理数据数据是否共享数据的独立性人工管理阶段不应用程序不不

文件系统阶段长期文件系统差差

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化

(本质区别)数据库管理系

高高

2、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DBMS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

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念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DBMS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DDL)

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字典,用户数

据,数据的存储)

3)数据操纵功能(DML)

4)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6)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

管理员

3、数据模型的概念,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数据模型的概念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

和参照完整性)

4、概念模型、实体、属性、码、候选码、外码、域、实体型、实体集的概念。

概念模型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相互区别的事物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码唯一标示实体的属性集

候选码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组,而其子集不能,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外码关系模式R中属性或属性组X并非R的码,但X是另一个关系模式的码,则称X是R的外码

域一组相同数据类型值的集合

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

5、实体间的联系及E-R模型。

6、实际的数据库系统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基本层次联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

7、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三级模式结构内模式,外模式(可以有多个),模式两级映象功能外模式/模式,模式/内模式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内部存储/逻辑结构

8、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

管理员

9、关系的定义及关系的特性,关系模式的表示,元组、属性、主属性、码、

候选码、非码属性、全码、外码的概念

关系的定义D1*D2*Dn的子集称作D1,D2,Dn上的关系

关系的特性(动态的)1)列是同质的

2)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域,每一列成为一个属性3)列的顺序为所谓

4)任意两个元组的候选码不能取同一个值

5)行的顺序无所谓

6)分量必须取原子值

关系模式的表示

(静态的)

关系的描述成为关系模式

元组笛卡尔积的每一个元素成为元组

属性每一列

主属性候选码的属性

码唯一标示实体的属性集

10、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主码唯一而且不为空

参照完整性必须取自主码或者为空

用户定义完整性自己定义

11、关系代数的运算: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笛卡儿积)和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

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笛卡儿积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法

12、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关系操作的特点。SQL语言的四个特点

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高度非过程化

关系操作的特点集合操作

SQL语言的四个特点1)综合统一,集数据定义语言

(DDL),数据操纵语言(DML),数

据控制语言的功能为一体(DCL)。

2)高度非过程化,只需提出作什

么,不需要指明怎么做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4)以同一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

13、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对基本表、索引和视图的建立修改和删除,语法格式

操作对象操作方式

创建删除修改

模式CREATE SCHEMA DROP SCHEMA

表CREATE TABLE DROP TABLE ALTER TABLE

视图CREATE VIEW DROP VIEW

索引CREATE INDEX DROP INDEX ALTER INDEX

14、掌握查询(SELECT)语句功能和应用(单表、多表连接、嵌套、集函数)。

15、掌握修改(UPDATE)、删除(DELETE)和插入(INSERT)语句的应用

16、SQL数据控制功能(GRANT、REVOKE)

17、基本表、视图的概念,视图的作用。

基本表

视图的概念视图是从一个或者几个基本表导出

的表。

视图的作用 1.简化用户的操作(看你想看的)

2.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

据(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方法)

3.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

逻辑独立性(外模式不会变)

4.可以的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有利于机密)

5.适当利用视图可以得到更清晰的

表达(利用聚集函数获得更清晰的

表达)

18、关系系统查询优化的一般策略

关系系统查询优化的一般策略1)选择运算尽可能先做

2)把投影运算和选择运算同时进行

3)把投影同其前其后的双目运算结合起来

4)把某些选择同它前面要执行的笛卡尔积

结合起来成为一个连接云撒

5)找出公共子式

19、(平凡与非平凡的)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函数依赖、(平凡与非平凡的)多值依赖

(平凡与非平凡的)函数依赖较多的是关注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完全函数依赖

部分函数依赖

传递函数依赖

函数依赖

(平凡与非平凡的)多值依赖

20、关系规范化: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4NF的定义,将一个非规范化的表转化为三范式的表的步骤。掌握把一个非规范的表转化为三范式的表的方法。

第一范式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第二范式

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第三范式

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BCNF范式消除了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

4NF

一个非规范化的表转化为三范式的表

21、Armstrong公理系统、极小函数依赖集、属性基于函数依赖的闭包。Armstrong公理系统

极小函数依赖集

属性基于函数依赖的闭包

22.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每个阶段所做的工作。(尤其要掌握概念设计、逻辑设计

的工作内容和步骤及基本技术)P120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设计叙述

需求分析工作内容准确了解和分析用户的需求

基本技术数据字典,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

概念结构设计

工作内容对用户需求进行总结,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

基本技术E-R图

逻辑结构设计工作内容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

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基本技术E-R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

物理结构设计

工作内容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基本技术B加,哈希,聚簇

数据库实施

工作内容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写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

基本技术

数据库的运行及其

维护

工作内容性能检测,转储,数据库重组和重构

基本技术

22、事务的概念、故障种类、恢复原理和技术、恢复策略。

事务的概念

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

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故障种类事务内部的故障(事务程序本身发现的),系统故障(造成系统停止运转的任何时间,使得系统要重新启动),介质故障

(磁盘损坏,磁头碰撞,瞬时强磁场干扰),计算机病毒(人

为的故障或者破坏)

恢复原理和技术

事务内

部故障

的恢复反向扫描日志文件进行检查,对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物的其他更新操作,并做同样的处理

系统故障的恢复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找出在故障发生前已经提交的事务,将其事务标记为重做队列(redo-list),同时找出故障发生时尚未完成的事务,标记入撤销队列(undo-list)。

2.对撤销队列中各个事务进行撤销操作。

3.对重做队列中各个事务进行重做操作。

介质故障的恢复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装入相应的日志文件副本

恢复策略

23、并发控制的技术、基本封锁的种类、封锁协议、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两段锁协议

并发控制的技术

基本封锁的种类

封锁协议 1.一级封锁协议

事务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

锁,待事务结束才释放

2.二级封锁协议

在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事务T在

读取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释

放S锁

3.三级封锁协议

在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事务T在

读取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

务结束才释放S锁。

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是并发事务正确执行的准则,一个给定

的并发调度,当且仅当它是可串行化

的,才认为是正确的调度

两段锁协议一是获得封锁,为扩展阶段

二是释放阶段,为收缩阶段

24、数据安全性,基本的数据安全控制措施。

数据安全性

基本的数据安全控制措施授权机制

GRANT/REVOKR

25、数据库的完整性,完整性约束涉及的对象及其状态。

数据库的完整性 1.参照完整性

2.实体完整性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完整性约束涉及的对象及其状态 1.参照完整性

外码为等于S中某个主码的值,或者取空

2.实体完整性

主码不能重复或者取空值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考试要求

1、要求熟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2、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

参考书目: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MySQL数据库

MySQL数据库 1.数据库 又称Database,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各种数据库对象的集合。它的作用是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和检索数据 数据库可以简单看成存放“数据”的“仓库”,它是由表和其他数据库对象组成,数据存放在表中 2.数据库的文件 主数据文件: 包含数据库的启动信息,还可以用来存储数据。扩展名:mdf 事务日志文件: 保存用来恢复数据库的日志信息。扩展名:ldf 3.创建和删除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4.基本数据类型 varchar: 用以存储可变长度的字符串,单位是“字节”nvarchar: 用以存储可变长度的字符串,单位是“字符”char: 用以存储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单位是“字节”datatime: 用以存储日期时间数据

float、decimal: 用来存储浮点类型数据 5.约束方法和完整性 七大约束方法: 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标识列、默认值约束、check 约束、非空约束 三大完整性: 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引用完整性 主键约束: 必须给一张表建立一个永不重复的字段,用来区分一张表中的每一条记录,这个字段称为主键,任何一张数据表都必须要定义主键 6.SQL语句创建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s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CHECK(len(sname)>1), sex NVARCHAR(1) NOT NULL DEFAULT '男', class VARCHAR(10) )AUTO_INCREMENT=1001; CREATE TABLE course( c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cname VARCHAR(30) NOT NULL UNIQUE ); CREATE TABLE score(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模拟实习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模拟实习教学大纲 (Database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制定单位: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制定人:课程组 编写时间:2016年01月06日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基本信息 (一)课程代码 课程代码:07110640 (二)课程属性、学分、学时 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模拟实习、独立实验、2学分、40学时 (三)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的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 (四)先修课程与知识准备 《C/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Net编程》,《软件工程》 二、实验简介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模拟实习以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主要目标,结合本专业的多门专业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Net编程》、《软件工程》等开展专业模拟实习。《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模拟实习将针对一个现有的数据库应用领域,遵照《软件工程》课程中的生命周期法和软件开发规范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按照《数据库原理》中的关系规范化理论进行数据库的模式设计,并结合《.Net编程》所学基于C#语言及.Net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系统编码与调试,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任务。最后,通过提交实习报告,提高学生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通过这一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成为具有专业技能并有一定实际经验的人才。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系统需求分析(4学时) (一)实习(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二)实习(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需求分析在软件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2.熟悉数据库建模的方法 3.掌握如何将客户的实际需求转化为描述性设计语言 (三)实习(实验)内容 为将要开发的系统作出一份明确、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需求分析报告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部分: 1.系统的名称; 2.系统概述; 3.系统要实现哪些功能,每个功能的具体描述。 (四)实习(实验)地点 竞秀楼或竞慧楼机房 实验二:系统设计(4学时) (一)实习(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二)实习(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学习CASE工具(Visio或SA2001)的使用,用信息系统开发工具(例如VS2008)设计一个实用的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2.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 (三)实习(实验)内容 用信息系统开发工具(例如VS2008)设计一个实用的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 1.根据实验时间选择适当规模大小的设计课题 2.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按照软件工程系统开发的流程及方法,进行实验 3.实验过程中,根据选题的具体需求,在开发各环节中撰写相关的技术文档,最后要

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代码:B0823005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系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总学时:64学时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 后续课程:《数据库系统分析与设计》、《Web 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高级数据库技术》、《系统开发案例》、《移动端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能源大数据挖掘与应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 一、课程教学目标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当前数据库技术从基本原理到应用实践的主要内容。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数据库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设计数据库应用程序,解决数据处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支撑专业学习成果中相应指标点的达成。 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研究关系代数,函数依赖,多值依赖,Armstrong公理,关系模式的分解,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让学生建立扎实的关系数据库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 2. 结合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全面讲授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关系数据库设计过程方法,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系统中数据库开发技术。 课程目标3. 在数据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讲授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实现基本技术以及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维护管理系统。 课程目标4:对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动态,如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挖掘等也作简略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目前数据库发展的前沿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标对学习成果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对学习成果的支撑关系 学习成果学习成果指标点课程目标 毕业能力G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 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信息管理和信息课程目标1

MySQL数据库介绍

MySQL关系型数据库介绍 1.MySQL简介 MySQL是一个精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软件的开发者是瑞典的MySQLAB公司,现该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属于Oracle 公司所有。 作为一个强大功能、灵活性、丰富的应用编程接口(API)以及精巧的系统结构数据库,受到了广大自由软件爱好者甚至是商业软件用户的青睐。 2.特点 2.1.综合统一 在MySQL系统中其所采用的语言是相对统一的,能够独立支撑起数据库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进行的所有活动。 2.2.高度非过程化 在MySQL关系型数据系统当中,能够按照使用者的需要来进行自动地运行,简化操作的方式,不需要用户对存取的路径进行掌控,所有的存取路径选择均是由系统来进行完成,减少了不必要的负担,从而让数据的独立性得到有效提升,让用户在使用时更加方便。 2.3.面向集合的操作模式 MySQL操作采用了集合的方式来进行,能够通过元组集合将操作对象和查找结果集合到一起,同时还可以将插入、删除、更新等作为

一个元组集合来进行一次性地操作。 2.4.同语法结构支持多种使用方式 MySQL既是独立的语言,能够有效地进行联机交互,用户只要通过终端计算机的键盘进行MySQL命令的键入就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又是嵌入式语言,可以被程序员直接来进行程序设计所用。适用多种情况,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与方便性。 3.MySql的优缺点 3.1.优点 (1)成本低。MySQL是开放源码软件,总体拥有成本低。 通过使用Linux作为操作系统,Apache作为Web服务器,MySQL作为数据库,PHP作为服务器端脚本解释器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免费的网站系统。而这四个软件都是免费或开放源码软件(FLOSS),用户不用花一分钱(除开人工成本)。 (2)通过关联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数据的读取与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运算的速度,更具灵活性。 (3)使用C和C++编写,并使用了多种编译器进行测试,保证源代码的可移植性; (4)支持AIX、FreeBSD、HP-UX、Linux、MacOS、NovellNetware、OpenBSD、OS/2Wrap、Solaris、Windows等多种操作系统; (5)为多种编程语言提供了API。这些编程语言包括C、C++、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System 课程编号: 讲授对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FoxPro》、《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采用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学时:72 授课:64 上机:8 学分:4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它为计算机专业、管理专业等众多学科提供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是计算机专业、管理专业等学科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语言及数据库设计理论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具有开发和设计数据库的能力,为进一步开发和设计大型信息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 1、理论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1、数据库系统概述 2 、数据模型 3 、数据库系统结构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5 、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数据库管理技术的进展情况、数据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本章的重点在于将注意力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方面,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一)课程内容 1 、关系模型 2 、关系数据结构 3 、关系的完整性 4、关系代数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1、需要了解的:产系统数据库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发展 沿革;关系演算的概念; 2、需要牢固掌握的: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牢 固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化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

最新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资料-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汇总

2010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资料-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

2010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资料: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试题 1.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A. 外模式 B. 概念模式 C. 内模式 D. 存储模式 2. 子模式ddl用来描述()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3. 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调用 B.dbms调用os C.os调用dbms D.并发运 4.数据库物理存储方式的描述称为() A.外模式 B。内模式 C.概念模式 D.逻辑模式 5.在下面给出的内容中,不属于dba职责的是() A.定义概念模式 B.修改模式结构 C.编写应用程序 D.编写完整性规则 6.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B. 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安全性 C. 保持数据与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数据与程序的可移植性 7.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 dbms包括db和dbs D. 不能相互包括 8.dbs中“第三级存储器”是指() A. 磁盘和磁带 B. 磁带和光盘 C. 光盘和磁盘 D. 快闪存和磁盘 9.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A. dbs B. db C. dbms D. mis 10.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A.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B. 数据定义、数据操作和安全性约束 C. 数据结构、数据管理和数据保护 D. 数据定义、数据管理和运行控制 11.codasyl组织提出的dbtg报告中的数据模型是()的主要代表 A. 层次模型 B. 网状模型 C. 关系模型 D. 实体联系模型 12.数据库技术的三级模式中,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用()来描述 A. 子模式 B. 用户模式 C. 模式 D. 存储模式 13.用户涉及的逻辑结构用()描述 A. 模式 B. 存储模式 C. 概念模式 D. 子模式 14.数据库的开发控制,完整性检查,安全性检查等是对数据库的()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原理A》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A (Database System Theorem A) 课程编号:052057 总学时数:64学时讲课学时:56学时上机学时:8学时 学分:4学分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参考书目: 《数据库系统导论》,C.J.Date,孟小峰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微软公司,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5 课程内容简介: 数据库系统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数据库技术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技术基础。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数据库系统原理A》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熟悉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要求是以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目标,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8章。 第一章数据库概论

主要内容: 1.数据库系统概述 2.数据模型 3.数据系统结构 基本要求: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数据描述的定义,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组成,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全局结构。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主要内容: 1.关系模型概述 2.关系数据结构 3.关系代数 基本要求: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关系的运算。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和专门的关系代数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主要内容: 1.SQL概述 2.SQL的数据定义 3.SQL的数据查询 4.SQL的数据更新 5.视图 6. 嵌入式SQL 基本要求: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是本课程的一个重点。 要求掌握的是:SQL定义语句、SQL更新语句、视图的操作、数据控制。 要求熟练掌握的是:SQL单表查询和多表查询语句。 第四章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 主要内容: 1.关系系统 2.查询优化 基本要求:理解关系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熟练掌握关系查询优化的必要性、一般准则及步骤(实例和语法树)。 第五章关系数据理论 主要内容:

2019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共24页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4)熟悉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5)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 (6)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 (7)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 (8)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9)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 (10)了解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11)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2)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3)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参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建立、运行、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数据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库管

理员建立和维护核心数据库;担任数据库系统有关的技术支持,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结构设计及组网能力;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工作。 3. 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数据库应用技术》教案大纲 适用专业 :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时学分 : 48 学时, 3 学分 课程类型 : B 类(理论 +实践)课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课程编号 : 20302600 执笔人 : 蔡贵荣 审定人 : 蔡江云 编撰日期 : 2009 年 8 月修订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 B 类(理论 +实践)课, 3 学分,计划 48 学时,其中实践 24 学时,占总学时 50%,是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和实际 应用案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SQL Server 2005 的实用技术、掌握 T-SQL 编程技 术、掌握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的技术、掌握数据库常规管理技术,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完 成数据库工程的分析和设计,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开发实际的数据库工程。 、教案内容和要求 第 1 单元 SQL Server 2005 基础知识 教案内容: 1.1SQL Server 2005 概述 SQL Server 2005 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 SQL Server 2005 1.2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 Microsoft SQL Server 的安装 1.3SQL Server 2005 的配置 注册服务器 配置服务器选项 1.4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教案要求: 1. 了解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2. 了解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3. 理解 SQL Server 体系结构的特点和 数据库引擎的作用 4. 理解数据库和组成数据库的各种对象的类型和作用 5. 熟练掌握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工具的使用 第 2 单元数据库对象建立与维护 教案内容: 2.1 数据库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创建 数据库的修改 删除数据库 2.2 表 表的数据类型 创建表 创建约束 向表中添加数据 查看表 修改、删除表 的特点 的安装 版本的特点 的运行环境要求 管理工具的使用 的特点 的安装和配置

如何使用MySQL数据库

如何使用MySQL数据库 一、下载软件: ●下载MySQL数据库压缩安装文件,解压后得到mysql-essential-5.1.36-win32文件 夹,运行安装程序,将其安装到指定位置。 ●要在Java应用中访问MySQL数据库,需要相应的驱动程序。下载驱动程序 mysql-connector-java-5.1.10.zip,在解压后的文件夹根目录中找到资源包 mysql-connector-java-5.1.10-bin.jar。并将其拷贝到Tomcat的安装目录的lib 文件夹下。 二、基本操作 ●使用密码admin进入编辑管理平台,假设要建立数据库testjdbc,数据表user。 ●建立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TestJDBC; ●设定当前数据库 use testJDBC ●建立数据表 create table user(username varchar(32),password varchar(32),age int, address varchar(32) ); ●添加数据 insert into user(username, password, age, address) values(‘John’,’ 123456’,18,’Hexi District, Tianjin’) ●显示数据表内容 select * from user; 三、其他常用命令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testjdbc; ●显示当前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显示数据表 show tables; ●删除数据表 drop table user; ●显示数据表结构 describe user; 四、MySQL的配置 ● 1.选择向导,进入配置界面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Database Principles 学时/学分:58学时/3.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48学时,实验上机10学时) 先修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课院(系、部、室):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构成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库原理》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要求学生熟悉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掌握关系代数的基本理论,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数据库管理的技术,并能初步从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工作,了解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绪论6学时 1.引言 (1)了解数据库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2)理解数据(Data)、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系统管理员(DBA)的概念。 2.数据模型 (1)知道数据的三个范畴; (2)了解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3)掌握概念模型的实体-联系E-R表示方法; (4)了解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存储结构; (5)了解网状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存储结构; (6)理解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存储结构; (7)理解各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3.数据库系统结构 (1)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2)理解数据库的两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3)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单用户数据库系统、主从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 (1)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2)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过程; (3)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难点: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重点:概念模型的实体-联系(E-R)表示方法,关系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二)关系运算 7学时 1.关系数据模型

《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经济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 适用层次:高起专 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 考核形式:考试 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相关技术。具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关系的结构、表的形成、表单的制作和数据的分析管理。 二、课程学习目标 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事务处理、信息管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本课程面向实际应用,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本课程旨在介绍数据库系统以及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知识,同时,系统讲述数据库设计理论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等相关概念和技术,为学生全面了解数据库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运用数据库技术从事信息管理,开发、运行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理论学时部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基础 『知识点』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三级数据模式;概念模型与数据模

型。 『重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三级数据模式;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 『难点』 三级数据模式;概念模型与数据模型。 『基本要求』 1、识记:数据库、DBMS、数据模型。 2、领会:DBMS的功能与组成;三级模式结构如何保证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建立数据模型的意义。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管理需求,并用概念模型表达。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知识点』 关系数据结构及性质;关系的完整性;关系代数。 『重点』 关系数据结构。 『难点』 关系数据结构;主键约束、外键约束。 『基本要求』 1、识记:关系数据结构的定义和相关基本概念;关系的性质;完整性约束;关系代数运算。 2、领会:关系模型与集合代数的关系;关系操作语言。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关系的候选键、主码、外码、主属性。

2014Visual FoxPro 5.0数据库管理系统考试大纲

第1章数据库系统及Visual FoxPro简介 一、内容提示 本章概述了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和基本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关系模型的性质和基本操作。介绍了Visual FoxPro 5.0系统的特点、运行环境、文件类型以及系统的性能指标。详细描述了Visual FoxPro 5.0系统的启动和退出方法及工作环境。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掌握进入和退出Visual FoxPro 5.0系统的各种方法。 (二)熟悉的内容 熟悉关系模型的性质和基本操作;熟悉Visual FoxPro 5.0系统工作环境和主要性能指标。 (三)了解的内容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和基本构成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2章数据类型、表达式和函数 一、内容提示 本章介绍了VFP中的常量、变量和表达式的概念,重点介绍了常用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掌握VFP中数值型、字符型、逻辑型和日期型常量的表示方法;掌握在命令窗口中使用各种函数,并在VFP主窗口中得出正确的函数值。 (二)熟悉的内容 熟悉常量、变量、表达式的概念。 第3章表的基本操作

一、内容提示 本章介绍了VFP中自由表的组成;表的建立与编辑的方法;表文件的复制方法;表中记录的编辑和表中字段的替换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索引的概念和常用的索引类型,以及各种索引文件的建立和使用方法;记录的顺序查找和索引查找;常用的统计命令。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掌握表结构的建立、显示、修改的方法;表文件的建立、打开和关闭方法;表记录的输入、浏览、编辑、删除及定位的方法;表中字段的替换方法;掌握主索引、候选索引和普通索引的特点,以及使用表设计器(字段选项卡和索引选项卡)和命令方式建立主索引、候选索引和普通索引的方法(结构复合索引);掌握复杂的(包含多个字段)索引关键字表达式的表示方法。掌握在表设计器中修改索引类型、索引顺序和删除索引的操作。掌握命令方式和菜单方式及数据工作期环境下设置主控索引的方法;掌握按索引顺序浏览数据表的方法。掌握顺序查找和索引查找以及连续查找的方法;掌握简单的统计命令,其中包括计数、求和、求平均值以及分类求和。 (二)熟悉的内容 熟悉各种索引文件,各种索引类型。使用命令方式建立独立索引文件和非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的方法。熟悉打开和关闭独立索引文件和非结构复合索引文件的方法。 第4章数据库操作 一、内容提示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文件的基本操作,其中包括数据库文件的建立和调用;数据库表的添加与移去;操作数据库设计器;数据库表属性的设置;建立数据库表间的永久关系及参照完整性的设置。同时还介绍了工作区的概念,数据工作期环境下如何对数据表进行操作,建立数据表音质临时关系的方法。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掌握的内容 掌握使用菜单方式、工具栏方式及命令方式创建数据库文件,打开、关闭数据库文件,

《NoSQ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正式版)

NoSQL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含实验) 教学大纲 (2018版) 2018年10月

前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NoSQL泛指非关系型的数据库。随着互联网web2.0网站的兴起,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应付web2.0网站,特别是超大规模和高并发的SNS类型的web2.0纯动态网站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而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则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NoSQL数据库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大规模数据集合多重数据种类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大数据应用难题。 本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NoSQL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充分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NoSQL数据库所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重要的算法,及部分系统的实际实现技巧等。 二、课程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NoSQL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掌握NoSQL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掌握NoSQL数据库的优化、可靠性、安全性等知识;掌握设计NoSQL数据库系统的方法,为学生后继课程及实践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 (1) 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NoSQL数据库程序设计风格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NoSQL数据库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研制、开发各种计算机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创新能力 通过使用NoSQL数据库语言进行数据库程序设计,从编程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等方面,使学生具备一定的NoSQL数据库开发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 (1) 讲授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讲授为主,讲授的主要内容有NoSQ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NoSQL数据库的分类、Hbase的基本原理、Hbase的基本组件、Hbase的管理与编程、MongoDB 基础、MongoDB进阶、其他非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和难点。 (2)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他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程序设计技术。教师通过给出一些相关的实例程序帮助学生理解和进行程序设计,并布置相应的上机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 其它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解决好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与学时少的矛盾;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查阅与课程相关的资料;通过布置课程设计来

数据库基础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学期考试大纲 —— 数据库基础管理 一、考试要求 (1)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 熟悉SQL Server 2000企业版的不同模式的安装; (3) 掌握SQL Server 2000服务器配置和客户端管理的方法; (4)熟悉Windows的服务管理器和MMC的应用; (5) 熟悉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的常用对象; (6) 掌握数据库的重要念:文件组; (7) 掌握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操作:创建、删除、收缩和移动等; (8)掌握用SELECT语句中各个子句和关键字查询数据的方法; (9)理解主键约束和实体完整性; (10)熟悉范例数据库Northwind和Pubs; (11)掌握常用字符串函数、数学函数和日期时间函数; (12)理解数据库的实体关系模型; (13)理解内联接、外联接、交叉联接和自联接; (14)掌握UNION合并结果集的方法; (15)掌握添加、删除和更新记录的方法。 二、考试范围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使用数据库的必要性 有效存储、高效访问、方便共享、安全控制 1.2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2.1数据和信息 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和关系 信息的产生过程 1.2.2数据库和数据库表 实体和数据库表的关系 数据库表和数据库的关系 1.2.3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概念和功能 数据库系统(DBS)的功能和组成 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的关系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1.2.4数据冗余 数据冗余的概念 减少数据冗余的常用方法(编码) 1.3当今常用数据库的简单介绍 1.3.1 SQL Server简介 SQL Server的发展 SQL Server 2000 的版本(企业版、标准版、开发版、个 人版) Microsoft SQL Server的优势 1.3.2 Oracle简介 Oracle的发展和现状 1.3.3 DB2简介 DB2的发展 1.4 DBMS的发展史 1.4.1中级阶段——第二代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优缺点 1.5 DBMS发展中的经典数据模型 1.5.1 关系模型 数据结构(“实体-关系”图) 数据操作 数据约束 1.6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6.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内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

数据库基础教学大纲

深圳市深德技工学校《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据库基础 课程类别:计算机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一年级,计算机网络专业 总学时:40理论,40实训 总学分:100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的角度,基础的学习数据库知识,对以后数据库语言的学习打下基础的内容,易学易懂、增加学习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从实用性、易掌握出发内容新颖使用、层次清晰;用大量的实例和图片,为读者对数据库的学习,操作和应用提供资料;同时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数据库的原理和使用技巧成为一个优秀计算机专业学生。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数据库的发展、用途和组成,掌握数据库的概念和SQL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任务数据库基础知识,难点是数据库模型概念。 【教学内容】 任务1:数据库基础 任务2:数据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任务3:数据模型

任务4: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任务5:sql语言 第二章 Access概述 【教学目的】Access是Microsoft Office办公系列软件之一,是面向个人用户及中、小型公司的数据库开发工具。 Access提供了大量的功能,它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库的要求,可用于开发。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Access的启动方法和界面, 难点是如何创建Access数据库【教学内容】 任务1:Access的启动与主界面 任务2:Access的主要对象 任务3:创建Access数据库 第三章创建Access数据库 【教学目的】:本章将介绍数据建模的相关基本概念,介绍构成数据模型的各种元素,介绍如何逐步创建合理的数据模型。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从现实到抽象的数据建模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和掌握创建、分析、优化数据模型的知识和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SQL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数据控制功能的实现。 【教学内容】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Course Project of Database System 二、课程编码:1300371 三、学时与学分:1周,1学分 四、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 五、设计目的与要求 课程设计目的: 1.熟悉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2.熟悉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 程; 3.掌握一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DM5、ORACLE 或SQL SERVER)的应用技术和开发工具的使 用; 4.熟悉数据库设计工具的使用; 5.熟悉数据库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6.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课程设计要求: 1.在课程设计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个数 据库应用系统的题目,完成数据库的设计和 应用系统设计,并提交相应文档。 2.数据库管理系统仅限DM5、Oracle以及MS

SQL Server; 3.开发工具限PowerBuilder、Delphi、C++、 JAVA、.NET平台或其它动态网页开发工具; 4.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S)结构或浏览器 /服务器(B/S)结构实现。 5.系统应严格遵照题目要求进行设计,可在其 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但不得违背,原则 上不额外增加与要求无关的功能。 6.系统中应适当体现下列技术的应用:存储过 程,触发器,索引。 7.提交系统的源码及文档。 六、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类各学科专业 七、实验环境 1.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Server 版; 2.DM5 for Windows企业版/标准版,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2005企业版/标准版,或 Oracle 9i/10g; 3.PowerBuilder / Delphi / Visual C++ / Java

最新全国计算机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汇总

2012全国计算机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 试大纲

2011全国计算机软考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4)熟悉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5)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 (6)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 (7)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 (8)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9)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 (10)了解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 (11)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2)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3)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参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建立、运行、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数据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库管理员建立和维护核心数据库;担任数据库系统有关的技术支持,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结构设计及组网能力;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工作。

3. 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知识 1.1 硬件知识 1.1.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主要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点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1.1.2 存储系统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RAID类型和特性 1.1.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诊断与容错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 1.2 数据结构与算法 1.2.1 常用数据结构 ·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

MySQL数据库教案

任务引入[5分钟] 课程介绍[20分钟] 认识数据库 提问:按自己的理解,说说数据库是什么? 展示各类网站 商城网站页面是大家在熟悉不过的了,商城网站上的商品琳琅满目, 让人流连忘返。但是在大家欣赏自己喜爱的商品之余,是否想过商城网站 上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等存放在哪里呢?当大家在商城网站上进行注册 用户时,自己的信息又存在哪里呢?当客户在商城网站上留言的时候,留 言信息又放在哪里了呢?这就是本门课程——《WEB数据库应用》要解决 的问题。 主要让学生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课程定位与作用 专业基础课,与《程序设计基础》一起,为《网站建设》奠定基础。 同时兼顾计算机二级考试相关内容。通过任务引领型和项目活动形式,掌 握简单的数据库设计、数据管理和维护方法,能进行web服务器的设置, 具备使用web数据库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或动态网页结合完成简单程序 开发的基本职业能力。 2.明确课程内容 内容的确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满足后续课程的基本需求,二是为学 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对学生就业岗位和用人单位对本专 业毕业生设置的招聘岗位等分析,课程内容应基本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 关系理论、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数据库设计与关系规范化理论、MySQL 数据中管理系统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或动态网页技术结合的简单应用。 3.强调学习方法 (1)与以往《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应用》在学习方法上不同, 知识与操作的连续性更强,在学习上要坚持一贯,持之以恒。 提问 展示 展示课程 标准、课程 体系图 与教材配 合

新知识[45分钟] (2)课程难度加大,要求大家认真听、认真做,尤其要认真思考。逐渐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锻炼独立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 (3)要学会自学。 (4)要善于和老师沟通。 (5)要学会团队协作。 4.明确考核方式 (1)日常评价 由三个部分组成:出勒(20%)、学习积极主动性(40%)、任务完成情况(40%) (2)终结评价 平时:20% 期中:20% 期末:40%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 请学生回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个期末处理成绩的过程,大部分都有帮助老师统计分数的经历。提问: 1.你用过哪些方式协助老师统计分数? 2.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变化? 经过充分的讨论发言之后,让学生总结为什么产生数据库技术,并简单说明其发展阶段: 第一代: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二、数据库基本概念 1.数据 数据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基本对象,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 2.数据库 数据库简单地说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这些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存放在计算的存储设备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