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常见问题100例

钢筋常见问题100例

摘要:本文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在工程监理实践过干问题进行了解说和讨论,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构件验收中钢筋的连接、锚固,涉关构件,共100个问题,可供相应专业监理工程师在钢筋混凝土检查验收时学习参考关键词:钢筋验收常见问题

1引言

本人从2006年5月起,在位于上海宛平南路1441号上海阳光水景城工程(尚海湾豪该工程由阳光集团(恒盛地产)投资,两种结构体系: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和无粘系,层次有四种:18层、24层、27层、32层,为了正确、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混凝验收规范》实施监理,在理解规范、读透图纸的基础上依法监理,我们在工作中对相了及时的研讨,现将这些问题参照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进行整理后的记录稿奉上,师在钢筋隐蔽检查验收时有所帮助。

2100问答

2.1、何谓架立筋?

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架立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区别是:架立钢筋是根据构造要求设置,通常直径较细、根是根据受力要求按计算设置,通常直径较粗、根数较多。受压区配有架力钢筋的截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平法制图规则: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2、何谓通长筋?

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可能发生的变化。现行〈〈混凝土结GB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筋。

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构造”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2.3、平法图集的最后一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何用?

最后一页(69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无规范作用。这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以进行变更。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其风险)。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规定的是“标准构造”,解决的是普遍性的问题。具体的设计者提“构造做法”,当然是可以的。

本页图标“附录2”应为“附录”——没有附录1,何来附录2?右侧排序“1.2.3.“1.2.3.4.5”,当然这应该是印刷的问题,并不影响阅读者的使用。

2.4、如何正确理解《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4.0.3条所说“制”的规定?

答:《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中将接头分为Ⅰ、Ⅱ、Ⅲ级,并定: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头,接头面积百分率分别为不受限制、不大于50%、不大于25%。所谓“不受限制”小部位),应慎重对待。

从传力的性能来看,任何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都是对传力性能的削弱,因此不受限制”的问题。钢筋连接的其他要求,如同一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要求,避开在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梁端、柱端等,仍应符合标准的相关规定。

而当设计选用了平法图集时,对于抗震框架柱的非连接区不允许进行连接的规定更应2.5、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连接区域,钢筋是否就可以连接呢?

答: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完全明令禁止”的非连接部位解,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同一连接区段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连接。需要注在定尺钢筋不够长时才需要;任何一种连接方式对钢筋的传力性能都是一种消弱,从不可能有所谓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接头!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尽可区、箍筋加密区、弯矩较大区域等,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这是规范明确规行!

2.6、剪力墙开洞以后,除了补强钢筋以外,其纵向和横向钢筋在洞口切断端如何做答:钢筋打拐扣过加强筋,直钩长度≥15d且与对边直钩交错不小于5d绑在一起;水平钢筋直径较大,使水平设置的15d直钩长出墙面时,可伸至保护层位置为止。2.7、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在外面?还是竖向分布筋在外面?地下室呢?

答:在结构设计受力分析计算时,不考虑构造钢筋和分布钢筋受力,但在钢筋混凝土受力的钢筋,构造钢筋和分布钢筋有其自身的重要功能,在节点内通常有满足构造锚钩等要求;在杆件内通常有满足构造搭接长度、布置起点、端部是否弯钩等要求。分受力钢筋绑扎、直径较小、不考虑其受力的钢筋。

应当说明的是,习惯上所说的剪力墙,就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里“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筋”是历史沿袭下来的习惯,其实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

力钢筋,其连接、锚固等构造要求均有明确的规定,应予以严格执行。

剪力墙主要承担平行于墙面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作用,对平面外的作用抗力有限。水平分布筋在竖向分布筋的外侧和内侧都是可以的。因此,“比较方便的钢筋施工位是:第一层,剪力墙水平钢筋;第二层,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和暗梁的箍筋(同层);钢筋。剪力墙的竖筋直钩位置在屋面板的上部。

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通常放在外侧,但内墙仍应放在内侧,这样施工方便。

2.8、为什么钢筋端头及弯折点10d内不能焊接?

答:不焊接肯定比焊接要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接”的规定。这里—先弯后焊,不受限制,先焊后弯,必须遵循。(凝土结构工程施GB50204—2002第5.4.3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9、何谓概念设计?

答:概念设计是运用人的理性思维和经验判断力,从宏观上决定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范围很广,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仅仅要分析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也要顾及到关键陈青来教授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曾这样解释:“概念设计说白了,就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不清楚,却很管用’!。何谓拍脑袋瓜?诙谐的说法!否则结构就太沉重了!没有几结构本质的深刻理解,是‘拍’不得的。

2.10、如何控制钢筋绑扎、点焊的缺扣、漏焊?

答:对钢筋绑扎、点焊的缺扣、漏焊、虚焊的限制标准,新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范》GB50204—2002对此未作出明确要求,但原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5.3.1条具有很好的参考性,这些要求可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出明确或在企业标准工也有利于验收。①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②板和墙的钢丝网,除靠近外围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受牢;③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开设置;④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为模柱则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与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

2.11、如何准确运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当一次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的规定制作试块?

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1条第1款、第3盘且不超过10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对此不少工程理解为“超过1000m3

一次”!如此操作,甚至发生这样的不正常现象,今天某幢号连续生产900m3混凝块,明天某幢号连续生产1050m3混凝土取样6次制作试块,这显然是对规范条文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不是超过1000m3时总体上每200m3取样一次,而是指对超200m3取样一次。因此对于连续生产1050m3混凝土,取样应为11次,即在达到100m3取样一次,共10次,超过100m3的50m3取样一次(不足200m3时也

2.12、在工程中经常遇到柱钢筋由于采取措施不当导致柱筋偏位,在柱底部对钢筋适的处理方法?

答:柱钢筋偏位主要是纵筋搭接“别扭”引起,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改革搭接形式2.13、如何选择地下室墙体止水榫的做法?

答: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明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对地下施工缝的构造形式做了较大的改缝、凸缝、阶梯缝,均已取消。原因是凹缝、凸缝、阶梯缝均有不同的问题,凹缝清的防水可靠性降低,凸缝和阶梯缝则支模困难,不便施工,但目前实践中许多工程这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过程中如遇此类情况应提醒其慎重选择。

2.14、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暗柱柱边?(在水平方向暗柱长度远大于lae时)答: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03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本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暗柱不是柱,它是剪力墙的竖向加强带;暗柱与墙等致。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剪力墙遇暗柱是收边而不是锚固。端柱的情况略有不同,规范规定端柱截面尺寸需大于2倍的墙厚,刚度发生明显变化边缘部位的竖向刚边。如果端柱的尺寸不小于同层框架柱的尺寸,可以按锚固考虑。

2.15、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梁以柱为支座、板以梁为支座,是这样的吗?。

答:是的。搞清楚谁是谁的支座是一般的(初级)结构常识,如果深入探讨,从系统问题,结构中的各个部分谁也不是谁的支座(正如肩臼并不是胳膊的支座的道理相同同的目标(功能)结合到一起。我们根据各部分构件的具体情况,分出谁是谁的支座和规范做法更方便一些。相对于剪力墙(含墙柱、墙身、墙梁)而言,基础是其支座言,其支座就是“墙柱和墙身”。

QQ1321118740

长期更新预算相关日志

2.16、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和暗柱纵筋在基础内插筋有何不同?

答:要清楚剪力墙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的纵筋与墙身分布纵筋所担负的“任务缘构件纵筋的锚固要求非常高,一是要求插到基础底部,二是端头必须再加弯钩≥1筋,请注意用词:“可以”直锚一个锚长,其条件是根据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低抗震高抗震等级时就要严格限制。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剪力墙受地震作用来回摆动时,

为平衡线(拉压零点),平衡线两侧一侧受拉一侧受压且周期性变化,拉应力或压应边缘达最大值。边缘构件受拉时所受拉应力大于墙身,只要保证边缘构件纵筋的可靠会破坏;边缘构件未受破坏,墙身不可能先于边缘构件发生破坏。

2.17、在非框架梁中,箍筋有加密与非加密之分吗?

答:通常所说的箍筋加密区是抗震设计的专用术语。非框架梁没有作为抗震构造要求布荷载时可以设置两种不同的箍筋间距,支座端承受剪力大,要求的箍筋间距自然应2.18、平法图集与其他标准图集有什么不同?

答:以往我们接触的大量标准图集,大都是“构件类”标准图集,例如:预制平板图形屋架图集、大型屋面板图集,图集对每一个“图号”(即一个具体的构件),除了外,还都给出了明确的工程量(混凝土体积、各种钢筋的用量和预埋铁件的用量等)然而,平法图集不是“构件类”标准图集,它不是讲某一类构件,它讲的是混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

“平法”的实质,是把结构设计师的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区分开来。一方复性部分,做成标准化的节点---“标准构造详图”;另一方面,把结构设计中的创的设计表示法——“平法制图规则”来进行设计,从而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这就是初衷。所以,看每一本“平法”图集,有一半的篇幅是讲“平法制图规则”,另一构造详图”。

平法将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设计内容合理分开,设计者采用平法提供的数完成创造性设计内容,而重复性设计内容则实行大规模标准化以标准设计的方式提供补关系,缺一不可,合并构成完整的平法设计;对应互补的方式为设计时采用各种构接信息的纽带,与标准设计中有相应代号的构造详图一一对应。所以,平法标准设计件”,而不是“参考性的设计资料”。

2.19、何谓约束边缘构件?

答:约束边缘构件适用于较高抗震等级剪力墙的较重要部位。其纵筋、箍筋配筋率和设置约束边缘构件范围请参见GB50011-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4.6条和《术规程》JGJ3-2002第7.2.16条,主要措施是加大边缘构件的长度ιc及其体积配剪力墙,可按两片墙分别在端部设置边缘约束构件,交叉部位只要按构造要求配置暗至于设计图纸上如何区分约束边缘构件,只需看其构件代号即可,凡注明YAZ、YDZ 缘构件。

2.20、G101第54页注第5条“一次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或绑扎搭接接长”中“一答:如果按规范规定设置的通长筋最小直径小于梁上部负弯矩筋,则支座上部纵向钢同,因此需要在跨左跨右共“两个”连接位置进行“两次接长”。当具体的设计采用负弯矩筋直径相同时,如仍需搭接,此时的搭接点应安排在跨中1/3范围“一次连接2.21、框架柱纵筋伸至基础底部直段要≥La能否不"坐底"?

答:不同部位的安全度是不同的。柱根如果出问题,上边再结实也无用,所以,柱纵可确保柱根的牢固。至于弯构为10d还是12d,或者干脆200,这不是主要问题,04“柱墙插筋锚固直段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给出了统一规定,应予以执行。

对柱纵筋的锚固,未发生地震时,即便直锚一个锚长也不会发生问题。但地震发入弹塑性状态,直锚一个锚长的柱纵筋就不一定能够确保稳固了。

2.22、03G101-1第36页中,所谓的"基础顶面、嵌固部位"应该怎样定义?

答:如果未设置基础拉梁,基础回填后,刚性地面对柱有“单侧”嵌固作用,但不能待。

这个问题可以深入探讨一下。柱根部注写“基础顶面、嵌固部位”系指两种不同面”比较明确,独立基础、交叉梁基础、筏形基础肯定指基础梁或板的顶面,箱形基面。但“嵌固部位”就需要比较高的结构学识来判定了。“嵌固部位”究竟包括哪几论,对这一部分的确认权现阶段实际上掌握在结构设计师手中。例如:地下室的基础板顶面,但地下室整体上可以看作一种“基础结构”,其顶板的刚度肯定比楼面刚度坪以下的土对地下室的外墙也有相当程度的嵌固作用,因此,地下室顶板作为柱根部的过去。并且,地下室内的中柱如果与地面以上的框架柱作同等对待也有些问题。再拉梁对柱有相当的嵌固作用,并且基础拉梁以下至基础顶面这一段柱由于嵌在土中,征要受周围土的影响,因此,将其与地面以上的框架柱作同等对待也有些问题。

2.23、03G101-1在67页的框支柱封顶的构造图中,有一句“框支柱部分纵筋延伸到原则为能通则通”,请问这句话中所说的通到上一层剪力墙的框支柱纵筋能否代替墙体竖向钢筋?从而就可以取消上一层剪力墙与延伸到上层的框支柱纵筋重叠部分答:伸上去的目的之一就是代替上部(端柱或暗柱)重叠部分的纵筋,“当两构件‘复设置取大值”也是布筋的原则之一,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与连钢筋、腰筋相遇时的设置。

2.24、什么是框支梁?

答:图纸上注明构件代号为KZL的即为框支梁。框支梁一般为偏心受拉构件,并承梁纵向钢筋的连接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习惯上,框支梁一般指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支承上部不落地剪力墙的梁,墙结构”,才有了框支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0.2.1包括转换梁,转换梁具有更确切的含义,包含了上部托柱和托墙的梁,因此,传统意换梁中的一种。

托柱的梁一般受力也是比较大的,有时受力上成为空腹垳架的下

弦,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因此,采用框支梁的某些构造要求是必要的。

2.25、是不是梁柱整体现浇最佳呢?但梁与柱砼标号不一样,施工起来是很不方便

呢?

答:施工不方便可以改革“工法”。施工缝应留在梁顶。

2.26、阳台拦板竖向钢筋应放在外侧还是里侧?

答:内侧,否则人一推,可能连人加栏板都翻出去。

2.27、如果说,框架梁伸到剪力墙区域就成了边框梁(BKL)的话,那么,边框梁(框架梁的保护层来计算,还是按剪力墙的保护层来取定呢?

答:问题提得很好,观察问题比较细致。边框梁有两种,一种是纯剪力墙结构设置的剪结构中框架梁延伸入剪力墙中的边框梁。前者保护层按梁取还是按墙取均可(当然点),后者则宜按梁取,以保证钢筋笼的尺寸不变。

这个问题跟底层柱埋在土中部分与地面以上部分的保护层不一致有些类似。柱埋在土适当加大,即所谓的“名义尺寸”与“实际尺寸”问题。这里面应当体现“局部服从埋在土中的“局部”柱的截面服从地面以上的“整体”柱截面,而是服从整体的钢筋见,结构专业的诸多学识和某种学识的诸多方面仍旧存在大量的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有实际应用价值。

2.28、锚固长度怎么定义?

答:简单地说,把受拉钢筋安全地锚固在支座中所需要的钢筋长度。

2.29、技术文件中经常有受拉区、受压区、受拉钢筋、受压钢筋等,施工时应如何答:混凝土结构中的受拉区、受压区主要是指混凝土构件截面产生拉应力、压应力的主要是基础柱、墙、桁架上弦、受弯构件(梁、板)正弯矩区域(跨中)的上部和负下部;受拉区主要是指桁架下弦杆、轴拉构件和受弯构件(梁、板)正弯矩区域(跨区域(跨边)的上部,当然,受压构件处于大偏心受压状态下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存在(台地震作用和较大风力)作用下,情况更为复杂,应由结构的内力分析确定。

混凝土结构中的受拉钢筋、受压钢筋是指承载受力后构件中承受拉力、压力的受力钢土通过粘结锚固作用而共同受力,故受拉区和受拉钢筋,受压区和受压钢筋的位置基扭矩也会分别引起拉应力或压应力,应根据内力分析确定。

受力性质对配筋构造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受拉、受压时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就有很工单位而言,要区别受拉区、受压区的受拉钢筋、受压钢筋实际上是有困难的,通常分析的内力结果提供给施工方面;施工人员基本没有条件进行整个结构体系的力学分般的结构概念大致判断,但并不准确,可靠性不高,要有长期经验和比较深厚的功底不明确处,则应询问有关的设计单位。抗震框架梁的受力钢筋筋均应按受拉考虑

2.30、何为4肢和6肢箍?

答:对梁而言,箍筋垂直方向的根数为n根,则为n肢箍。

2.31、剪力墙窗洞上口常留有几十厘米的砌体,施工很是麻烦,能不能在主体浇筑浇到位?

答:从方便施工角度来说,外墙梁均应做到窗上口,两层梁之间砌砖的做法不便施工为非主体结构而把插筋忘掉。当设计没有这样做时,不允许施工自作主张做出变更,梁越高越好,对于抗震结构来说,梁高加厚可能造成“强梁弱柱”,结构薄弱点的转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2.32、当梁纵筋为两排或以上时,箍筋的弯钩是否应钩住第二排或以上的纵筋,而排,这样做是否正确?

答:能钩住第二排当然更好,现行规范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只钩第一排时,角度要更与第二排筋相顶。

2.33、请问钢筋混凝土柱在下层柱混凝土浇筑多长时间后(或者说混凝土的强度达的主筋进行电渣压力焊比较合适,混凝土规范好象没有对这种技术间歇作出具体明该要有一定的强度要求的,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在施工是很容易造成钢筋与混凝裹力”造成节点出现质量事故。

答:过早地在混凝土结构上加载,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徐变的影响不容忽视。一的稳定措施,也要等到混凝土初凝或常温下至少24小时之后。

2.34、通常异形柱和梁都是同截面的,那么怎么来保证梁的有效截面呢?《混凝土JGJ149—2006第6.

3.3条给出了节点,为出柱边大与800,按1/25的斜率。参考可以按出柱边1/6的斜率来施工吗?钢筋是不是按1/6的斜率来弯折的话就是代表者对钢筋质量没什么影响,而超过了1/6的话就是传力不连续或者对钢筋质量有影答:《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的规定比较稳妥。英国人按1/题,但已经形成我国的习惯,应该逐步纠正过来。

2.35、03G101-1第53页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如果剪力墙洞口是贯穿剪力墙的,那纵筋应设置几道,其位置具体应在墙内什么地方,其间距要求是多少?

答:加强筋设置道数应多于或等于墙筋设置道数。加强筋外缘距洞口侧面不小于保护由被截断的水平筋的15d弯钩“揽住”,横向由被截断的竖向筋揽住;间距满足暗柱求。

2.36、在03G101-1第33页注4,HPB235钢筋当为受压时,可不做弯钩。但是柱以不做弯钩。这样跟我们实际做法有矛盾呀?我们在用HPB235钢筋时,都要做弯钩答:钢筋混凝土柱将HPB235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很不经济。钢筋混凝土柱通常是“受压构件”,柱纵筋非受压筋。

2.37、为什么钢筋代换必须应办理“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而不能由施工方自己行代换?

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5.1.1条以强制性条文须应办理办理设计变更文件。这是因为钢筋代换可能出现下列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后,其保护层厚度变化,可能引起耐久性问题或裂缝宽度的变化。②钢筋品种、强度力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变形挠度和裂缝控制。③钢筋品种、强度级别代换可能引起虑结构构件内力重分布的设计条件可能不再满足。施工单位往往并不明察设计的条件“等强或等面积”进行验算进行钢筋代换可能出错,因此规范做出此规定,应严格遵2.38、地下室的柱箍筋如何加密?

答:地下室的柱属于“基础结构”的柱,宜全高加密。

2.39、当转角墙的内侧水平筋伸至对边≥LaE,是否可以不加15d弯钩?

答:要加15d弯钩。水平筋受剪而非受弯,其端部不完全是锚固的概念,更重要目的的整体可靠性。

2.40、剪力墙结构中,顶层暗柱和连梁纵筋收头时应该是梁筋包柱筋还是柱筋包梁答:柱筋包梁筋。

2.41、当梁底(或顶)设计为二排钢筋,一、二排钢筋的允许最大间距是多少?答:二排筋与一排筋越接近,二者合力中心的位置越高,所产生的抗力越大。但二者保证混凝土对两排筋均实现可靠粘接。设计时,梁的有效高度也是按以上原则考虑的只有最小净距要求,而无最大间距规定,当然可以这样理解,最小净距即为(设计者2.42、梁箍筋弯折的角度有何规定?

答:箍筋的功能有三:一是作为横向钢筋承担剪力,增强构件的抗剪承载力,二是抗筋的做法与抗震箍筋的做法做了统一,即不再要求做15d的搭接),三是固定纵向钢起到架立钢筋的作用。箍筋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常常不被重视,即围箍芯部混凝土,芯部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这对改善构件的延性作用很大。

固定纵向钢筋要求箍筋弯折内径应稍大于或等于角筋半径,同时要大于或等于钢筋的材的性能有关)。

2.43、何为剪力墙结构?

答:剪力墙结构(shearwall structure)是指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抗震墙,是为了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力而设。多层结构的柱基本能满足抗力要求,一般现在多层或小高层住宅采用的结构方式,不属剪力墙结构,应属异型框架结构。

2.44、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长度和搭接区段配箍应按哪个直径计算?

答:不同直径钢筋筋搭接连接时,接头所需要传递的力取决于较小直径钢筋的承载力筋的直径计算搭接长度。

搭接区段箍筋制约搭接钢筋因传力而引起的分离趋势,因此按偏于安全的原则,取箍直径钢筋的d/4,而箍筋间距则相反,按偏于安全的原则取较小值,按较细钢筋的直或10d)。

2.45、框架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压吗?

答:抗震框架梁受横向作用(如地震作用)时,框架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拉、压受压。

2.46、节点或多个构件交汇处钢筋交错重叠,保护层厚度无法满足规范对最小厚度理?

答:在梁柱节点或主次梁交汇处,各种构件中的钢筋交错重叠,有些钢筋的实际保护于规范要求的保护层最小厚度,这是允许的,因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规定的仅是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是对最小值的限制要求,对大于此值的偏大值并未加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并不是问题。

在各种钢筋交汇处,不同钢筋之间的相互关系容易搞错。因此,设计单位应在设作出明确交待,如仍不清楚,施工单位应及时反映,设计人员也有责任及时给予答复实际结构中的钢筋的相互关系及位置作认真的推敲,因此施工单位在钢筋安装前,对到设计方面的明确答复以后才能施工,这点非常重要。由于钢筋的相互关系及位置与久性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结构安全,故施工中发生疑惑或问题时,不能图省事而自2.47、箍筋开口位置有何规定?

答:所说箍筋开口,应为箍筋弯钩叠合处。箍筋弯钩叠合处位置以方便施工为原则,定。

可参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3.5.1条第三款的规定施工“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宜转圈设置,每个梁柱角部,每钩叠合处,使梁柱沿轴向受剪基本均匀。那些要求将弯钩叠合处设定在受拉区或受压操作性,且全部弯钩叠合处集中在某1个角,可以肯定这个角一定不好,是刻意地造节,是不可取的。

2.48、剪力墙拉筋的保护层不够甚至外露怎么办?

答: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但难以做到保护每一个“点”,因的保护层不够甚至外露“点”的现象应属正常。剪力墙的保护层主要是指水平钢筋设计为15~20mm,剪力墙的拉筋应该仅靠竖筋拉住水平钢筋,拉筋端面实际距剪力离,施工误差造成拉筋端点靠近模板,端点外露,是可能的,说明剪力墙的水平钢筋

该露的不露,只能说明水平钢筋保护层做大了,违规了。剪力墙拉筋端面的外露,可补。

钢筋保护层,主要是对钢筋纵向的保护,对钢筋端点,现行规范并无要求,我们不难孔板的预应力钢筋端头外露,从来没有人提出责难,大家认为这是正常的可接受的事中,后张法锚具和钢筋束也是外露,也同样没有人责难,因为他们是端面,端面本身饰装修予以解决即可。

2.49、柱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时,两根钢筋的直径差是否有限制?

答:柱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时,两根钢筋的直径差,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制,只要结构师设计出来的就可以施焊,因为我们是按图纸施工,只要按规定抽样,一点上,电渣压力焊比机械连接有优势。

现行规范里有钢筋规格与砼强度等级不可以同时改变,以免产生上下层柱的“刚度突以认为设计者将柱筋上下层钢筋直径相差太大也可能是不正常的。

2.50、如何控制钢筋焊接的质量?

答:焊接后,理论上已经为一根钢筋,按规定取样检测做破坏试验要求其断点不在焊场大量的焊接接头往往做不到,不乏由于人为的因素导致焊接质量存在严重隐患的事又未考虑人为不利因素。因此,对我国建筑施工人员的焊接技术和质量谁也不敢过高有鉴于此,严格控制焊接部位和接头百分比,是保证结构整体安全的比较有效的

QQ1321118740

长期更新精品建筑、预算日志

2.51、当设计在梁上部钢筋设两排时,要是梁面够宽第二排钢筋也放在第一排时钢把第二排钢筋(长度不变)提上来放在第一排?

答:设计原则是这样的,但施工单位无改动设计的权利。设计者把能够在一排放得下果是有意识这样做的话,不排除有特殊考虑的可能。可以提醒设计确认一下。

2.52、剪力墙结构的窗间墙做成了“独立暗柱”是否仍要设置剪力墙水平钢筋?答:相对独立的异形墙肢配足箍筋后不必加水平分布筋。

2.53、钢筋连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章单列第4节讲述钢筋连接的要求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钢筋接、绑扎搭接或焊接。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钢筋连接都是对钢筋传力性能的一种削弱。与同位置的整强度可以不降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变形能力(割线模量)减小,恢复性能降至引起破坏形态的改变(脆断)。到于超强的接头对于配筋构件的抗力并未提高,由转移,反而对结构承载不利,这正如抗震框架的钢筋要限制超强比一样,有些说法称

超过原钢筋的强度,因而可以不受限制地应用不过是一种商业宣传罢了,技术人员不醒的宣判断和认识。

2.54、具体施工时,如何执行“梁下部纵向钢筋的连接应近按照《高层建筑混凝JGJ3-2002第6.5.1条和6.5.3条的规定进行施工”?

答:非框架梁和非抗震的框架梁可在近支座1/3跨度连接,抗震框架梁可在此范围同密区。

2.55、03G101-1中“当梁的上部通长既有能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不是与34页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相矛盾?

答:ll不得小于300mm是指“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架立筋与通长筋的连接是“接,取150mm是为了保证总有一根箍筋同时与这两根相错的钢筋相交叉并绑扎。

2.5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16条规定:当梁的腹板高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起点定在45应该底筋为一排时要加两根侧面构造纵筋,为两排时仅需加一根?

答:起点定在450而不是430,应该是结构中的“取整”传统;为什么定450而不是楼板与梁身形成阴角本身具备的较强约束刚度可以非常有效地阻止梁侧向裂缝的发生格执行的话,等于450时,底筋为一排时要加两根侧面构造纵筋,为两排时仅需加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现浇混凝-剪力墙、框架-框支剪力墙结构)第4.2.3条第五款明确规定,“梁侧面纵向构造钢注值“,施工只需按设计标注好的“必注值”施工工即可。

2.57、03G101-1抗震框架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于50%”如何理解?

答:单边考虑时,钢筋根数为偶数,50%可行(也必须交错);若为奇数,就无法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在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力时,不出现薄弱层面,所以,隔一错整体50%交错的的优选方案。当然,具体到某一工程某一柱钢筋的连接,必须考虑均机械地理解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 2.58、框架结构中,板的上层负弯矩钢筋,沿次梁(短跨方向)布置的通长钢筋和置的钢筋,哪个在最上层?

答:从上往下,第一层:板上部负弯矩筋、主梁箍筋;第二层:主梁上部纵筋、次梁分布筋;第三层:次梁上部纵筋。

2.59、柱、梁的保护层一般为25mm,框架梁的钢筋要伸入柱主筋内侧,施工中是否保护层适当加大?

答:规范要求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0mm。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框架柱和框架梁边缘对齐时,一般将柱主筋放置外侧筋的内侧[url=]穿过[/url][LU2][LU2]。梁柱等宽时,梁侧面保护层局部加大是不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讨论:(1)、设计阶段因充分考虑这一因素。施工不必有梁断范并没有对保护层最大厚度提出限制。(2)、梁柱截面中心对中,梁柱纵向钢筋根先洽商设计修改,将柱的钢筋根数改为偶数,如果发现的晚,来不及修改已经做上来的钢筋居中,柱的钢筋让位给梁的钢筋,因为:首先梁的截面宽度通常都小于柱的边了,或只能微量调整,解决不了问题,第二,梁是腾空构件,无论在平时,还是在地工作,余量“弱少”;柱的潜能“强壮”,这种潜能往往全寿命都处在“待命状态”备着”——所以柱要让位给梁。(3)|另外,多层砌体房屋,为了使圈梁充分发束作用,当构造柱与圈梁边缘对齐时,一般将圈梁的纵向钢筋放置在最旬铡,构造筋的内侧穿过。

2.60、对于边KZ,除去外侧与内侧钢筋另外两边的钢筋如何收头?

答:两边的钢筋视作另外一个方向的框架中柱施工即可。

2.61、对于楼板沿梁设置的负弯矩筋在梁的交叉部位是否均需设置?

答:楼板角区双向负弯矩筋均需设置,但分布筋不必!分布筋出角区后再加,并与角错”150(不属于搭接)。角区双向设置的负弯矩筋互相绑扎成网即可,因此不需要以只配一个方向的负筋。

2.62、(03G101-1)第40页的刚性地面具体施工时如何认定?

答:(1)刚性地坪,顾名思义,即垂直方向比较坚硬,水平方向刚度较大(较难变(2)当房屋的地坪厚度≥200mm,地坪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时,可视为刚性地震害经验的总结。可供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采用。(3)(03G101-1)第40页的刚性地面是与该抗震框架柱相对应的概念,有具体的抗否是具体的刚性地面。是否是刚性地面这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予以明确的。如果施工确,应向设计提出,施工、验收、结算都有据可依。

(4)刚性地面的箍筋加密与嵌固部位的底部箍筋加密范围重合的部位不用重复加密续加密就可以了。那种嵌固部位框架柱箍筋间距@100mm,刚性地坪上下加密部位也是成箍筋间距@50mm的理解和做法是不对的,也是不必要的。

2.63、《03G101-1》55页柱外侧纵筋弯折段走梁上部纵筋上方通过,这样梁端部位为:30+d(柱)+25,因此减小了梁端部位的有效高度,从而降低了梁的承载能力答:观察很仔细,但不应做这样的理解!

(1)、图示是为了看清楚,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柱的钢筋要弯到梁里面。同理,梁纵向钢筋内侧。

(2)、钢筋在端支座锚固不应全走素砼表层、应锚入支座横筋内侧节点内、钢筋锚筋锚固的基本原则。“全走保护层,是不完全锚固”,地震一来,有可能-“啪,崩

(3)、柱钢筋入梁,肯定在梁箍筋下方,在有梁箍筋箍起来的范围,才是构件,箍全是保护层!

2.64、框支柱是否仅算转换层一层或从基础至转换层板顶都算框支柱?

答:是不是框支柱,只要看设计对柱构件的名称代号即可,注明KZZ的即为框支柱。工程界习惯所说的转换层、转换大梁,是结构在相对高位进行的改变建筑结构原有布式有多种,计算比较复杂,构造亦缺少统一做法。本图集的构造不适用于相对高位的部一、两层的框支梁柱,或称为“转换”也可以。

2.65、设计注明框架梁KL,但一端支座为端柱,另一端支座为剪力墙(与剪力墙轴节点部位应如何施工?

答:一端与端柱、另一端以与其来行的剪力墙为支座的梁构不成框架,没有必要按框这个建议提请设计确认,即将其视为整体剪力墙的连梁施工。

2.66、设计注明框架梁KL,但一端支座为端柱,另一端支座为剪力墙(与剪力墙轴节点部位应如何施工?

答:一端与柱、另一端以与其垂直的剪力墙为支座的梁构不成框架,没有必要按框架法可以与柱相连一端按框架梁(KL),与墙相连的一端按非框架梁(L)。

同样的,一端与柱、另一端与以梁为支座的梁构也可以按与柱相连一端按框架梁(K 按非框架梁(L)处理。

2.67、03G101-1中48页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的锚固从板底起算,如果剪力墙等,竖向筋能不能从梁底算锚固?如果能算,剪力墙的一侧和梁的一侧再同一个面内还是梁外?

答:(1)剪力墙顶部的暗梁或边框梁不可能独立于刚度极大的墙体而存在,而实际从梁底起算锚固,是把暗梁或边框梁当成了剪力墙的支座,这在概念上完全行不通。能是建立将边框梁(不包括暗梁)当作剪力墙顶部“刚性边缘”的模型来推演其构造(2)如果剪力墙的一侧和梁的一侧在同一个面,那么从外到内依次为:剪力墙水平墙竖向筋和暗梁箍筋(二层),暗梁纵筋(三层)。

2.68、柱的箍筋需全长加密的,柱箍筋有弯钩位置的(即开口处)在柱上要怎处可以在柱的对角线上一层一层叠放吗?

答:哪里有柱的箍筋需全长加密的规定!

对角交错、不要集中在某一个角上即可。这是出自结构的对称原理,不要人为地形成2.69、03G101-1图集第55页提到“柱外侧纵筋配筋率>1.2%”,其中柱外侧纵筋配答:(1)、“柱外侧纵筋”包括柱的“两根角筋”。

(2)、柱纵筋的总配筋率是除以柱总截面积。如果计算梁的上部或下部纵筋配筋率效”截面积而不是总截面积,即梁“有效”截面积为梁宽乘以梁的“有效”高度(当35,两排筋时为梁高减60)。新规范中已经没有对总配筋率大于3%时采用焊接箍筋震柱总配筋大于3%时,除对箍筋直径、间距、末端弯钩角度及平直段长度有要求外

焊成封闭环式”,但抗震时无焊接箍筋的要求。

2.70、柱子的拉筋在设计中是两个钩都是同一边的,拉住柱主筋后绑扎,工地可以吗?用S钩的或两个钩的方向都在同一边的,其弯钩的水平长度是不是都用10d 答:S钩的形式较好,有利于维持所连结的两根纵向受力钢筋不发生不对称的受力反致的形式更[url=]为理[/url][url=]想[/url][LU3][LU3][LU4][LU4]。用S钩的同一边的,其弯钩的水平长度都应该是10d。

(03G101-1)第46页注2明确规定,柱内复合箍可全部采用拉筋,拉筋须同时钩住纵筋。拉筋施工时应注意必须须同时钩住纵向钢筋和外围封闭箍筋。拉筋如果仅拉在纵定没有达到设置拉筋的效果。

2.71、转角柱一侧无墙,一侧有墙,此时有墙的一侧水平筋是否需要“拐过去”?答:结构有数不清的特殊情况,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

一侧较短的拐角墙如果全部用箍筋,则不必重复设置水平筋,此时,可以考虑将此拐柱”对待,水平筋不必绕过去。

2.72、能不能给出基础与楼板钢筋搭接的简单原则?

答:满堂基础,底部筋宜在跨中1/3范围,顶部筋宜在柱网轴线两侧各1/4跨度范围板筋上下相反。

2.73、柱的体积配箍率如何计算?

答:对柱而言,箍筋的作用是制造三向受压条件,体积配箍率应以(箍筋圈住的)核有疑问的。对暗柱而言,采取与柱同样的计算方式有利于统一。但是,由于暗柱不可在,若考虑其特殊性则有必要与柱有所区别,以免概念发生混淆。当然,只要规范明家应按统一标准。

2.74、某外伸梁梁高700,设计没有注写侧面构造纵筋,是否取同跨内梁?

答:挑梁箍筋非常重要,设计若没有注明,属于疏漏,施工不可瞎猜,应由设计方面2.75、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空隙很小,很不容易保证砼的浇灌质量。如何处理最答:设计方面应预先考虑好钢筋的布置问题。施工亦应按“节点内钢筋不应平行接触做好具体的下料工作。

2.76、第47页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图的“端柱”都是矩形截面,其0.4LaE都是从起。现在的问题是:当端柱带有“翼缘”时如何处理?例如(03G101-1)图集的第19在600*600的端柱外带有600*300的翼缘,当剪力墙(本例是连梁LL2)的水平分锚水平段长度是从“翼缘”(600*300)的边沿算起还是从端柱的“矩形截面”(6答:这是03G101-1中未解决的构造(其实谁也做不到“包打天下”),现阶段应由案。

这是尚未完全解决好的诸多问题之一,其症结在于走表皮时锚固效果要不要“打折扣时墙身剧烈摆动可能会使未生根的表皮筋蹦出。提一个具体的设想供参考,可以考虑箍筋进行搭接(而不是锚固),并将端头设直钩“扎入”墙柱。

2.77、柱钢筋的保护层本来是用预制砼块来绑在柱筋上的,现在钢筋工提出是否可焊在箍筋上来做保护层?如果不行,有什么理由?

答:用“短钢筋焊在箍筋上”的做法不妥:

(1)梁、柱箍筋的保护层要求为15mm;

(2)焊短钢筋时,搞不好会“咬肉”,使箍筋受损。箍筋本来直径不大,施焊时会力会影响强度的均匀性。在梁的纵筋上焊接短钢筋则更是规范明确禁止的。《高层建程》JGJ3-2002第6.3.6条规定,框架梁的纵向钢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3)还是预制一些砂浆垫块(带绑丝),用绑丝拧在箍筋外侧为好。

如果附加一箍筋专门用来焊保护层的,与柱箍筋放在一起,并在四个边角和边中间都做保护层,这样砼浇注完成后,该钢筋头端部外露,多用材料且影响外观,结构验收释,是得不偿失的。

2.78、基础梁钢筋有没有非连接区的规定?

答:基础梁钢筋没有非连接区的规定。

基础梁顶部钢筋可在柱左右各1/4跨度范围内连接并控制接头百分率;底部钢筋可在连接。

2.79、(03G101-1)第36页、第42图2上柱较大直径钢筋与下柱较小直径钢筋的连是下柱的上端?

答:柱子钢筋变径时,如直径上比下大时,要在下面一层连接—在小直径区域实施连求。

2.80、有说钢筋搭接并不是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实现传力的,对吗?

答:钢筋搭接连接的实质,是混凝土做“媒介”分别粘接两根钢筋,如果两根钢筋离处这种做法很普遍),效果肯定更好一些。但是我国的传统做法允许(其实是要求)起,所以搭接长度比较长。04G101-4第27页给出了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的构造2.81、请问,假使转角墙柱两侧水平筋直径不同时,是在直径较大的一侧搭接还是呢?

答:要转到直径较小一侧搭接,以保证直径较大一侧的水平抗剪能力不减弱。

2.82、梁比柱宽的端支座怎么锚固呢?

答:03G101-1中没有提供此构造,所以应由设计者补充设计。

2.83、当跨中“通长筋”直径小于支座上部角筋时,每一根通长筋有两个搭接位直径与支座角筋直径相同时,每一根通长筋有一个搭接位置。

从上面的话可以看出,“通长筋”的直径可以小于支座上部角筋。现在长筋”的直径不可以大于支座上部角筋。我见过一个设计,梁的上部“通长筋”为筋为4φ16,这应该是错误的吧?

答:《抗规》6.3.4条第1款和《高规》6.3.3第1条规定,(对于框架梁)“沿梁各配两根纵向钢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 25,支座配16,对结构虽然没有什么坏处,但没有必要这样做,估计是设计失误。

2.84、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第4.4.5规定,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的间要留有间隙而不紧密接触?

答:焊接对钢筋有加热的作用,若不留适量的间歇,冷却后会使焊缝产生拉应力。2.85、03G101的连梁开洞口构造能不能适用于框架梁?

答:框架梁的截面高度较小,开洞后必然削弱,究竟削弱多少,不经过实际计算很难中解决,应由设计者自己处理;剪力墙连梁截面高度较高,有较高的刚度储备,开一方式即可以解决。

2.86、当仅一层框架,即底层框架上部砖混结构的综合楼,底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P54)还是按“屋面框架梁”(P55)的构造选用图集?

答:03G101-1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这个问题属于砌体结构的问题,如果选大了使用范围,问题最好由设计者解决。

砌体结构中的“墙梁”问题(详见GB50003-2001),既不能按03G101-1中不能按“屋面框架梁”,但可以借鉴“框支梁”,不过其构造也不能照搬(其实也无者按墙梁要求进行调整。

2.87、锚固可以简单的分成弯锚和直锚。大多情况下选择弯锚比直锚要节省钢筋吗答:弯锚比直锚要节省钢筋的说法值得商榷。《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定的,框架中间层的端节点处,当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用直线锚固方式锚入端节点时小于laE外,尚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当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梁上部并向下弯折。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中间层端节点中的锚固措施与梁上部纵向钢筋相同,但竖直段应向上弯入节点。框架层端节点中的锚固措施与中间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锚固措施相同。因此:(制,①锚固长度除不应小于laE外;②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2)弯锚同样是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②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但弯锚有一个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边并向下弯折。”0.4laE是15d是等于,所以弯锚时的水平投影长度“缩回”到0.4laE的位置是不符合规范的长度≥0.4LaE”只是一个检验梁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条件,并不是说可以取定“直锚

=0.4LaE”。当然当柱子宽度较小时,“直锚长度水平段+15d≤LaE”是可能发生的,水平段≥0.4LaE”,就是正常的情况。

2.88、暗柱的箍筋有没有“隔一拉一”的规定?

答:暗柱设计的拉筋在竖向布置上应与箍筋间距一致,不可以隔一道箍筋拉一道;至一道应按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7.16条明确规定,构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事实上做到隔一拉一的效果是容易的。

2.89、柱伸入承台梁或基础梁中,是否设置箍筋?此箍筋起什么作用?

答:柱纵向钢筋在基础、承台、基础梁顶面以下的部分应该设置两根根或两根以上的柱纵筋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钢筋笼的定位不受扰动。除此以外,更基础、承台、基础梁顶面以下的部分的纵向钢筋如果不是用箍筋套在一起,柱就不是础”!而用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500)箍筋箍住,若干根柱纵向钢筋就形成了一筋整体的锚固力大于各单个纵向钢筋的锚固力量的算术和,这符合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箍筋箍起来之后,不只是单根纵向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对各钢筋的握裹力,还有区混凝土的摩阻力,所以抗拔锚固作用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升华,这比所谓的定2.90、03G101-1中,原位标注的钢筋包括通长筋,与集中标注的通长筋是不是同一答:03G101-1中,原位标注的钢筋包括通长筋,与集中标注的通长筋是同一根,但长筋直径相同。规范规定的通长筋直径并不大,且可与支座负弯矩钢筋筋搭接完成“计工程师通常简单地将支座负筋中的两根(或多于两根)直接伸至跨中与对面来筋搭直径往往比规范规定的最小直径大,但设计施工都方便,因此这样做并无不当。

2.91、平法第49页,在计算lc时需用到墙肢长度hw,在一段直墙中,有多个YAZ 呢?

答:只考虑端部的,本来就是“边缘构件”的lc。

2.92、暗柱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答:暗柱是剪力墙的一部分,暗柱不可能独立于墙肢而存在。暗柱的功能一是集中安抗弯钢筋,二是构成剪力墙肢的加强边缘。

2.93、如何区别剪力墙的端柱?

答:构件代号注明为YDZ、GDZ的即为端柱。端柱截面尺寸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GB50010-2002第11.7.15条规定,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

QQ1321118740

长期更新精品建筑、预算日志

2.94、箍筋配置困难的梁、柱端部区域,是否可以做成组合箍,即先加工两个半圈组合成完整箍筋?

答:梁、柱节点的梁端、柱端,根据抗震构造要求应设置箍筋加密区,其配筋密集,何,应保证箍筋的完整性而不能用两个半箍形成的组合箍来替代,原因如下:(1)地震作用下梁端、柱端有最大的弯矩与剪力,往往钢筋屈服而形成塑性铰并导缝及碎裂,如果采用半箍组合而成的组合箍,则在地震反复荷载作用下容易胀开,使约束作用大大削弱,容易引起端部混凝土压溃而破坏。

(2)采用135度弯钩并有10d的余长,则箍筋围箍的约束作用得以加强,如进一步续螺旋箍,则箍筋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对芯部混凝土的围箍约束作用加强,构件的承提高,有望在强烈地震造成构件端部混凝土破碎的情况下,依靠封闭箍筋强大的侧向仍具有相当的承载力而不致压溃。

(3)箍筋的形式对构件的抗力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历次地震过后震害调查证明了的的重建过程中因为特别重视,那段时间的施工没有因此犯难的声音,怎么过了三十年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在放梁筋的同时,将柱子的箍筋套上(可以将该部位闭箍),就是先放梁底筋,再套柱子箍筋,然后放梁面筋,等梁筋扎好后,再扎柱子2.95、梁的抗扭腰筋与构造腰筋如何区分?

答:看设计的标注,凡注明N的即为抗扭腰筋,注明G的即为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的造筋严格讲不属于搭接,属构造交错,取150mm即可。

2.96、在框架或砌体的构造柱中,经常用12或14的光圆一级钢,如果钢筋的直求,差一点。但是其力学指标及其它指标满足要求。这种钢筋能用于构造柱中吗?大?

答:直径如果达不到标准,说明生产工艺不严格,其力学指标是否达标就很难说了。收规范并不将钢筋的外形尺寸列为检查项目,而只提出对钢筋强度和延性(伸长率、只要有合格证并复验合格,就可以应用。如果某部门的人员一定要对钢筋的外形尺寸出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管理范围,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求得合理的解决。

2.97、采用冷拉方法调直的钢筋,材性试验取样应在冷拉之前,还是冷拉之后?答:(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5.

3.3对钢筋冷的限值提出了规定,第5.2.1条规定了钢筋进场复验的要求。钢筋冷拉后,强度提高经济时代,往往成为“节约”钢筋的传统手段。但鉴于冷拉钢筋脆性对结构安全的影计规范》GB50010-2002已不再将其作为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GB50204-2002也没有有关冷拉钢筋的规定。(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5.3.3条的规定,仅适用于直径较小(一般12mm及以下)、呈盘圆状态交货的钢筋而通过冷拉调直的情况。冷拉只是调直的手段,为避免冷拉过度而引起被调直钢筋的拉时的伸长率做出了限制:对延性好的HPB235级钢筋,不宜大于4%;对于HRB335H

筋,不宜大于1%。(3)冷拉调直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应取冷拉后的钢筋试样进工程中钢筋的力学性能。

2.98、(03G101-1)第54页框架梁KL的“一次机械连接”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两答:左边接头是左端上部位于角部的负弯矩筋与集中注写的“跨中通长筋”连接,右“跨中通长筋”与右端上部位于角部的负弯矩筋连接,三段钢筋共同构成“全跨通长筋设计直径较小,这种构造最省钢筋,就有“两次”连接。如果跨中通长筋设计直径相同,两端的负弯矩筋相对伸至跨中1/3跨长范围“一次”连接即可,没有必要搭一个搭长)。架立筋是架立箍筋的构造筋,它与负弯矩筋做“构造连接”而非“搭接自然也有架立箍筋的功能)。

2.99、是否可以应用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对焊点的位置设在何处较好?

答:焊接封闭环式箍筋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形成封闭环箍,在受力以后可以对所围向压力,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从而大大增强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因此焊接环式封且作为一种比较好的配箍形式应加以推广。当然最主要的保证焊接质量,其次箍筋在受力主筋。箍筋中焊点的位置,宜设置在箍筋的短边上,因为该处受力相对较小,而裂缝或斜向应力通过的部位,受力相对较大,应避免在此处设置连接接头。贵州省已程闪光对焊箍筋施工技术规程》(DBJ52/51-2006),可以参考。

2.100、图集04G101-3筏形基础的第29页,为什么图集要规定端部无外伸构造中基连通设置,我觉得这样施工起来难度很大,有没有什么变通的方法?

答:图集这样规定了,只能照此施工。不过可以提请具体设计者对具体设计进行变更与顶部纵筋不一定相同,不相同时上下纵筋交错搭接或者循非接触搭接都是可行的办部角筋在水平方向匚字形连通比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连通更重要。因为将基础梁顶字形连通,对柱钢筋有效锚固可能提供了更可靠的支座;竖直方向的匚字形连通,对里,梁因为已经到了尽端,所以不是简单的自身收头锚固,而是必须考虑柱纵向钢筋是安全、可靠的问题!

3结语

本文围绕工程监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100个问题进行了解说和探讨,成文过程中,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等国家标准外,还引用了中国建筑标准设qlche、yiding52的部分回贴及ldb320623发表在筑龙网上的《03G101图集问题讨题)》,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问题有的可以从上述文献的相应条文里直接找到答案,不唯一,或者综合了笔者的个人意见,如有不当之处,是本人理解问题。希望读者在的工程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精编版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 及处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如下: 一、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1.现象 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在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 2.原因 (1)下料时,施工人员严格照图计算、下料并制作,而钢筋工在绑扎时,由于主位置放置不准确,造成梯段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有一定的偏差;(2)钢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钢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改正、补救。 楼梯梯段主筋下料时,建议钢筋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稍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或在钢筋绑扎时,在梯段主筋与楼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将分布筋与梯梁箍筋绑扎连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时也能够确保此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梯段钢筋不如现浇板钢筋位置容易保证,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应在梯段长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这样,不仅费工费料,而且施工也不方便,不易保证工程质量。 二、条形基础钢筋垫块加设不到位 1.现象 (1)基础构造柱钢筋上标高标志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标志点有下降现象;(2)条形基础厚度不足,实测混凝土条基断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设计厚度小1-3cm。 2.原因 条形基础施工时,标高往往标注在构造柱钢筋上,由于忽视在构造柱钢筋下加设垫块或垫块强度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垫块破碎造成钢筋下移,从而使标志点下降,同时造成基础钢筋局部整体下降,使基础断面厚度减小,减小的尺寸基本稍低于垫块的厚度。对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认真制作和加设垫块,使垫块厚度偏差、垫块间距、垫块强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三、吊筋制作、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1.现象 (1)吊筋水平锚固长度不足,底部水平段长度未达到次梁宽度加100mm,弯起角度不准确;(2)吊筋未正确放在次粱正下方,且每侧宽出次粱50mm,或吊筋未放至主梁底部。而放至次粱底部。 2.原因: 钢筋制作绑扎不接图施工,或吊筋制作形状虽然正确,但各部位长度、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放置位置不准确。 四、混凝土二次浇筑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差 1.现象

钢筋验收规范标准和一般常见的问题【精编版】

钢筋验收规范标准和一般常见的问题 钢筋加工 1、箍筋弯钩长度不够 原因 1、钢筋下料长度不够。 2、加工机械存在偏差。 3、省力,便于安装。 防治措施 1、认真核对图纸和熟悉规范要求,精确计算配料单。 2、实际放样核对料单无误后批量加工。 3、检查施工机械,校正偏差。 4、象S形拉钩,安装后进行手动回弯至135°。(如图 二)。

5、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箍筋弯钩角度小于135°。 防治措施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于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螺纹盘园钢筋调直,机械内合金顶块过紧,致使钢筋肋有所损伤。 原因 螺纹盘园钢筋调直,机械内合金顶块过紧,致使钢筋肋有所损伤。 防治措施 螺纹盘园钢筋调直,根据钢筋规格调整机械内合金顶

块。确保钢筋只要能调直即可,不得损伤钢筋肋,更不可冷拔瘦身。 4、箍筋的弯曲半径过大。 原因 没有根据钢筋规格选择弯曲机械。 防治措施 1、钢筋末端需做135°弯钩时,HRB335、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于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构件,不易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绑扎 1、梁底受力钢筋与箍筋绑扎点过少。 防治措施 要求:梁角部四周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2、钢筋绑扎不规范,少扎、漏扎现象较多。 防治措施 要求: 1、网片绑扎铁丝要交换方向,呈“八”型。 2、绑扎接头应以三道双铁丝扎牢。 3、网片在钢筋绑扎(如梁中穿过)范围内应弧弧扎。 4、双向受力钢筋网片应弧弧扎。

16G101图集钢筋工程常见问题22

一、基础常见错误 1、基础梁接头位置不对,按楼层框架梁接头位置设置,且没有错开。基础梁与框架梁的受力正好相反,接头亦然。 2、筏板钢筋接头在施工缝处预留长度不够,且接头没错开。 3、基础马凳摆放错误,如果换一方向,每一排马凳可省一固定用通长钢筋。或者,马凳上通长钢筋利用筏板上部同方向纵筋。这条解释起来较困难,最好在现场演示。 4、筏板面积较大,却仍按50%接头百分率,未按25%百分率接头,导致钢筋接头浪费。 5、底板纵筋接头长度有的太长,超过一个搭接长度,有的则太短,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长度。底板通长筋没绑扎成平行直线,导致同截面钢筋根数不同。这是施工技术和质量问题。 6、筏板封边构造没按规范和设计,擅自设置筏板上下纵筋弯折长度。 7、筏板纵筋接头不宜设置在后浇带位置。 8、接桩钢筋并在一块。 二、柱 1、顶层中柱弯折,顶层中柱纵筋如果在梁内满足直锚就不需要弯折。 2、柱梁节点箍筋未设置或间距太大。柱梁节点是核心节点,是抗震的关键节点。 3、柱纵筋没有长短交错,这是钢筋翻样问题,对柱上下钢筋根数发生变化时没在下层调整竖向钢筋长度,导致接头未能错开。

4、柱保护层未满足最小保护层厚度。 5、有的暗柱很长,暗箍筋采用U型,增加钢筋接头,应该是封闭式箍筋,可节约钢筋。 6、暗柱箍筋有内折角,这是下允许的。两个箍筋相交或锚固形成的角度不属于内折角。 7、无地下室柱加密从正负零以上H0/3,应该是从基础顶面开始算起。 三、墙 1、墙水平筋(外侧与内铡)在同一位置搭接,没有按接头百分率错开接头。 2、墙水平筋接头未设置在受力最小处。外墙外侧水平钢筋应位于跨中三分之一或墙高四分之一区域,外墙内侧应位于支座及支座附近。 3、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根据规范外墙外侧竖向钢筋应位于墙高中间的三分之一区域,外墙内侧竖向纵筋应位于墙高根部的四分之一区域。当然,这条规定本身是有问题的(从受力角度没有问题),缺少可操作性,无论如何是满足不了,属于规范脱离实际的无用条文。外墙可不采用插筋,一次性从基础到顶,不仅节约大量钢筋,而且,从受力角度也是最好的。 4、外墙外侧钢筋顶模,无保护层,外墙外侧钢筋露筋后果很严重,最终把整个外墙破坏掉。外墙外侧是直接接触泥土和水,保护层不少于40mm。 5、结构总说明未注明顶板是外墙的简支承还是弹性嵌固支承,施工也没按照按其施工,外墙纵筋弯折按墙厚减保护层,不知施工依据什么,还是想当然。 6、墙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过长,直接按墙高度。墙封顶时墙竖向钢筋应该是减去下面预留长度再加搭接长度。 7、墙拉筋绑扎不规范,要么间距不对,要么做法不对,如没拉住墙水平筋,要么拉筋长度不对,施工时不是垂直拉而是斜拉。

钢筋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钢筋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1、剪力墙及框架柱竖向钢筋位移的预防:剪力墙及框架柱在出混凝土面50mm及500mm处各加一道定位箍筋,要求绑扎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安排钢筋人员专门看护,发现钢筋移位的要及时的校正。如果已经造成移位,可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6~8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即可。这样的处理,符合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 2,钢筋砼悬挑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悬挑结构与一般梁板不同,它属于负弯矩,反受力构件。它的一端挑出结构以外,另一端则靠结构重量压住,保证它受荷重后不致倾覆。由于上述受力特点,建造这种悬挑结构构件必须十分谨慎。它的破裂往往是突发性的,常见的有阳台、雨蓬、挑檐等构件。这类构件一旦出现质量事故,根本没有时间及办法去弥补。正确有效的保证办法是保证其受力钢筋的有效高度,浇筑混凝土前及过程中严禁人为的踩踏,碾压。可以铺上甲板以便于施工作业。 3,架立筋及通长筋的区别: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4,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暗柱柱边?(在水平方向暗柱长度远大于lae时) 答:要伸至柱对边,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暗柱不是柱,它是剪力墙的竖向加强带;暗柱与墙等厚,其刚度与墙一致。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剪力墙遇暗柱是收边而不是锚固。 端柱的情况不同,规范规定端柱截面尺寸需大于2倍的墙厚,刚度发生明显变化,可认为已经成为墙边缘部位的竖向刚边。如果端柱的尺寸不小于同层框架柱的尺寸,可以按锚固考虑。 5,约束边缘与构造边缘构件的区别: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对于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他的部位和三级抗震的剪力墙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 6,所谓的“基础顶面、嵌固部位”应该怎样定义?

建设工程中钢筋验收常见问题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45答 1、何谓架立筋? 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平法图集的最后一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何用? 最后一页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无规范作用。这是给设计院用的。平法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定与构造,结构师都可以进行变更。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负起全部责任(包括其风险)。 3、何谓通长筋? 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 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4、如何正确理解《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4.0.3条所说“Ⅰ级接头可不受限制”的规定? 答:《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中将接头分为Ⅰ、Ⅱ、Ⅲ级,并对接头的应用做了规定: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

钢筋常见问题总结

钢筋常见问题总结 一、板 1)、下筋。至少伸入支座1/2支座宽度且≥5d。 2)、盖筋。 ①确定图纸上盖筋伸入板面的长度。 ②伸入梁外侧纵筋内侧或墙外侧水平筋内侧,弯钩15d。另一侧弯钩长度为板厚-保护层厚度。 3)、盖筋分布筋。与两侧盖筋搭接长度≥150。 4)、保护层控制。下筋加垫块,且垫块强度不低于砼强度。下筋与上筋间加马凳。同时控制好标高防止露筋。 5)、板洞口四周钢筋加固。 6)、板上部有后砌墙时,需要在板相应位置设置钢筋。 二、剪力墙 1)、柱筋墙筋规格 根据图纸确定柱筋墙筋型号,避免钢筋放错。 2)、柱筋移位。 预防措施:①放线。 ②合钢模后浇砼前调整。 处理措施:柱底加弯钩。 3)、柱、墙筋搭接长度不够。 绑扎搭接长度=接头率x锚固长度

预防措施:对好料单,确定柱筋下料长度。确定上层顶板上端探出长度是否够搭接长度。 处理措施:对于探出长度不够难以进行搭接的钢筋进行焊接。 4)、剪力墙竖向筋移位。 竖向筋起步距柱外纵筋间距为竖向筋间距。 预防措施:加水平梯子筋。 处理措施:剪力墙竖向筋移位部分水平筋加密。 5)、剪力墙水平筋移位。 水平筋起步距板50,同时避开柱箍筋。当最上一排水平钢筋据板面超过100时,应当再加设一道水平筋 预防措施:加竖向梯子筋。 处理措施:根据竖向梯子筋调整水平筋位置。 6)、墙体移位。 在竖向梯子筋上焊20cm钢筋撑棍上下两道,控制墙钢筋上下两侧墙体保护层,同时在浇砼过程中进行掌控。 7)、墙体水平筋锚固长度不够。 剪力墙在柱中的锚固分为在端柱中的锚固,在翼墙中的锚固以及在转角墙中的锚固,具体锚固要求详见附图。 8)、钢筋机械搭接套筒露丝问题。 根据规范要求,观测套筒露丝1~2丝扣为宜。避免露丝过多或无丝扣。对于露丝多的需进行确认是否扭紧。 9)、柱筋放料正确,确保接头率。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49答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49答 笔者结合XXX工程主体施工监理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解释,大都来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宣贯出版物,限于水平,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具体理解不一定能切中要义,如有不妥,是笔者理解问题,与参考文献无关。 1、何谓架立筋? 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平法图集的最后一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何用? 最后一页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无规范作用。这是给设计院用的。平法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定与构造,结构师都可以进行变更。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负起全部责任(包括其风险)。 3、何谓通长筋?

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 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4、如何正确理解《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4.0.3条所说“Ⅰ级接头可不受限制”的规定? 答:《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中将接头分为Ⅰ、Ⅱ、Ⅲ级,并对接头的应用做了规定: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对Ⅰ、Ⅱ、Ⅲ级接头,接头面积百分率分别为不受限制、不大于50%、不大于25%。所谓“不受限制”,是有条件的(应力较小部位),应慎重对待。 从传力的性能来看,任何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都是对传力性能的削弱,因此并不存在“可以不受限制”的问题。钢筋连接的其他要求,

钢筋施工常见的45个错误

钢筋施工常见的45个错误,据说90%的“老法师”都不知道! 一、基础常见错误 1、基础梁接头位置不对,按楼层框架梁接头位置设置,且没有错开(基础梁与框架梁的受力正好相反,接头亦然)。 2、筏板钢筋接头在施工缝处预留长度不够,且接头没错开。 3、基础马凳摆放错误,如果换一方向,每一排马凳可省一固定用通长钢筋。或者,马凳上通长钢筋利用筏板上部同方向纵筋。 4、筏板面积较大,却仍按50%接头百分率,未按25%百分率接头,导致钢筋接头浪费。 5、底板纵筋接头长度有的太长,超过一个搭接长度,有的则太短,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长度。底板通长筋没绑扎成平行直线,导致同截面钢筋根数不同。 6、承台按规范是不缩减的,设计“优化”按独立基础构造搞成缩减,这属于设计的偷工减料。 7、筏板封边构造没按规范和设计,擅自设置筏板上下纵筋弯折长度。 8、筏板纵筋接头设置在后浇带内(纵筋接头不宜设置在后浇带位置)。 9、接桩钢筋并在一块。 二、柱常见错误 1、顶层边柱均未设置弯折,11G101规定是当采用柱外搭接时,柱外侧可不弯折,但柱内侧钢筋当梁高度小于锚固时均要求弯折。 2、顶层中柱弯折,顶层中柱纵筋如果在梁内满足直锚就不需要弯折。 3、柱梁节点箍筋未设置或间距太大。柱梁节点是核心节点,是抗震的关键节点,宁可少放梁纵筋也不能省掉梁柱节点内的箍筋。

8、无地下室柱加密从正负零以上H0/3,应该是从基础顶面开始算起。 三、墙常见错误 1、墙水平筋(外侧与内铡)在同一位置搭接,没有按接头百分率错开接头。 2、墙水平筋接头未设置在受力最小处。外墙外侧水平钢筋应位于跨中三分之一或墙高四分之一区域,外墙内侧应位于支座及支座附近。 3、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根据规范外墙外侧竖向钢筋应位于墙高中间的三分之一区域,外墙内侧竖向纵筋应位于墙高根部的四分之一区域。 4、外墙外侧钢筋顶模,无保护层,外墙外侧钢筋露筋后果很严重,最终把整个外墙破坏掉。外墙外侧是直接接触泥土和水,保护层不少于40mm。 5、结构总说明未注明顶板是外墙的简支承还是弹性嵌固支承,施工也没按照其施工,外墙纵筋弯折按墙厚减保护层,不知施工依据什么,还是想当然。 6、墙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过长,直接按墙高度。墙封顶时墙竖向钢筋应该是减去下面预留长度再加搭接长度。

钢筋验收标准和常见问题超全汇总

钢筋验收标准和常见问题超全汇总 一、钢筋原材 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刚和三级钢。 二、钢筋力学试验 钢筋原材力学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1、原材防治措施 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防治措施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3、电弧焊接接头防治措施 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 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4、电渣压力焊接头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5、气压焊接接头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6、机械连接接头防治措施 钢筋机械连接对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预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 三、钢筋成品保护 1、钢筋端部直螺纹丝扣加工好以后,没有对丝扣进行有效保护。

钢筋名称常见问题解释

钢筋名称常见问题解释(二) 16、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和暗柱纵筋在基础内插筋有何不同? 答:要清楚剪力墙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的纵筋与墙身分布纵筋所担负的“任务”有重要差别。对于边缘构件纵筋的锚固要求非常高,一是要求插到基础底部,二是端头必须再加弯钩≥12d.对于墙身分布钢筋,请注意用词:“可以”直锚一个锚长,其条件是根据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低抗震等级时“可以”,但高抗震等级时就要严格限制。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剪力墙受地震作用来回摆动时,基本上以墙肢的中线为平衡线(拉压零点),平衡线两侧一侧受拉一侧受压且周期性变化,拉应力或压应力值越往外越大,至边缘达最大值。边缘构件受拉时所受拉应力大于墙身,只要保证边缘构件纵筋的可靠锚固,边缘构件就不会破坏;边缘构件未受破坏,墙身不可能先于边缘构件发生破坏。 17、在非框架梁中,箍筋有加密与非加密之分吗? 答:通常所说的箍筋加密区是抗震设计的专用术语。非框架梁没有作为抗震构造要求的箍筋加密区,但均布荷载时可以设置两种不同的箍筋间距,支座端承受剪力大,要求的箍筋间距自然应较密一些。 平法将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设计内容合理分开,设计者采用平法提供的数字化符号化的设计规则完成创造性设计内容,而重复性设计内容则实行大规模标准化以标准设计的方式提供,两大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合并构成完整的平法设计;对应互补的方式为设计时采用各种构件代号,以其作为连接信息的纽带,与标准设计中有相应代号的构造详图一一对应。所以,平法标准设计为“指令性的设计文件”,而不是“参考性的设计资料”。 18、平法图集与其他标准图集有什么不同? 答:以往我们接触的大量标准图集,大都是“构件类”“标准图集,例如:预制平板图集、薄腹梁图集、梯形屋架图集、大型屋面板图集,图集对每一个”图号“(即一个具体的构件),除了明示其工程做法以外,还都给出了明确的工程量(混凝土体积、各种钢筋的用量和预埋铁件的用量等)。

钢筋验收注意事项

1 钢筋工程构造监督检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钢筋工程构造监督检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把好钢筋隐蔽检查验收关,是确保主体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在实践中发现,质量检查人员往往偏重于检查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忽视对钢筋的构造要求,因而返工现象时有发生,或有疏漏时则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和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1 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矩形底板上下筋错位问题 底板在基底净反力作用下,虽两个方向均发生弯曲,但长边力矩较大。所以,长边的受力筋应置于短边的受力筋之下。但在实际施工中,反置情况屡有发生。 2 现浇柱下端节点,纵向受力筋偏移后,任意弯折问题 这个问题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钢筋偏移的水平距离越大,斜率越大,弯折的纵向筋在受力时,对柱根部表面剪力分力也越大,从而造成柱根部混凝土的裂缝。对此,应按纵向筋的偏移大小,作如下不同处理。 (1)纵向钢筋偏移不大时,可将下筋按折角坡度(斜率)≯1/6平缓地弯折到上柱后搭接绑 扎。 (2)纵向筋偏移较大且已变成弓型,返工难度又较大时,经设计单位同意,可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用Φ8箍筋加密绑扎,并将该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以增加钢筋弯折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及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在柱根部增设封闭箍筋,如同环筒一样,当桩承受荷载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被约束混凝土的变形抗力,推迟钢筋弯折处混凝土的劈裂,保证柱中纵向受力筋充分发挥其强度。 3 梁柱节点核心区的箍筋问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节点是各构件的交汇点,受力复杂。在抗震设防地区,各柱梁端必须采取加密箍筋的抗震措施。但是,不少施工单位往往少放或漏放,造成节点处柱子内很长一段呈无箍筋状态,一旦发生地震,柱的纵向筋由于缺少箍筋的约束,首先会被压曲,并加速节点区混凝土的破坏。因此,节点核心区的箍筋,应是质量检查的重点。施工再难,也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设置足够数量的箍筋。 4 梁柱中主筋绑扎搭接头的箍筋加密问题 梁柱中受力钢筋的长度,施工图是按构件全长示意的。但在施工中,因钢筋长度的限制,当采用绑扎搭接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施工人员不按规范要求规定加密箍筋。在隐蔽验收发现时,通常楼板钢筋已扎好,为了加补几只箍筋,返工难度相当大。因此,在施工图结构说明中应增写该项规定,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 5 梁中吊筋位置问题 主梁上部设有较大荷载的次梁时,设计一般均加设吊筋。但常因施工人员不重视,造成吊筋的纵向位置及设置高度不准确,致使吊筋不能有效地将次梁荷载传递到主梁上部受压区,而造成主梁下部混凝土产生斜裂缝。 6 主梁、次梁、板在支座处弯起钢筋设置错误问题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主梁、次梁、板负筋交叉的支座处,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是: (1)板的负筋外露,次梁负筋的保护层严重减薄; (2)板的负筋全露,次梁负筋外露。 由此,影响了钢筋的可靠锚固,削弱了节点强度。主要原因是钢筋翻样人员不熟悉有关规定,翻样时在确定主梁弯起钢筋时,错误地按主梁高度减去上下两个保护层厚度计算,即h=梁高-2×25=梁高-50mm。此时,若主梁负筋直径中心至板上表面距离为1/2d+25mm(设钢筋直径d=Φ25时,则为 25/2+25=37.5mm),小于构造规定的≥55mm,势必造成支点处次梁、板的负筋突出板面。要解决此问题,在钢筋翻样时应进行施工前的预控交底。 7 双向板中的受力筋位置问题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分享(值得收藏)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分享(值得收藏)工程建设中,钢筋就是建筑物的骨架,是支撑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体系.因此从钢筋入场到加工、绑扎再到加工安装等各个工序,其施工质量是监理的重中之重.在钢筋验收时,常会由于前期施工差错而被监理被挑出毛病. 想顺利通过钢筋验收,那就必须从钢筋进场之后各个流程按照施工规范操作.今天跟着土木君一起学习钢筋验收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看看这些施工技术你是否都掌握了? 钢筋原材 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①原因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②防治措施

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表,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①原因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②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刚和三级钢. 钢筋力学试验 现象和问题: 钢筋原材力学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1、原材 防治措施:

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3、电弧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4、电渣压力焊接头 防治措施: 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 5、气压焊接接头 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常见问题答疑

钢筋常见问题答疑大全 1、什么叫钢筋保护层? 答: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钢筋保护层,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2、箍筋在梁柱保护层的里边还是外边? 答:里边。 3、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一般应该是多少毫米? 答:应该是30毫米而不应该是25毫米。 框架梁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一定是25,这是根据其环境类别而异的。 一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20mm, 二a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25mm, 二b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35mm, 三a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40mm, 三b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50mm, 另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25时,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里面有详细说明。 以下请自行对照,修正。

4、为什么说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规定为25毫米而不是30毫米? 答:因为框架柱承受压力,框架梁承受拉力,保护层太小会降低梁的有效高度,减少梁纵筋的受力性能。 5、“钢筋躲让”一词出现在哪里? 答:出在06G901-1《钢筋排布规则》图集。 6、梁与柱一侧平齐边时,都有哪种钢筋躲让? 答:梁内上下紧靠柱的纵筋躲让,梁箍筋跟随躲让缩短水平边长的一个柱纵筋直径。 7、主梁与次梁上平时,都有哪种钢筋躲让? 答:图纸未注明时,主梁所有上筋躲让,主梁箍筋跟随躲让降低垂直边高度一个次梁上筋直径。 8、钢筋躲让时,躲让的箍筋有何变化? 答:减少长度或高度一个碰撞筋直径。 9、箍筋尺寸按外包算合理还按里皮算合理?为什么? 答:按里皮算合理,因为按外包算还得另加箍筋直径,费事又麻烦。 10、箍筋的弯折半径规定不小于多少? 答:不小于2d。 11、箍筋弯钩规定为多少角度? 答:135度。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 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如下: 一、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1.现象 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在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 2.原因 (1)下料时,施工人员严格照图计算、下料并制作,而钢筋工在绑扎时,由于主位置放置不准确,造成梯段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有一定的偏差;(2)钢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钢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改正、补救。 楼梯梯段主筋下料时,建议钢筋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稍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或在钢筋绑扎时,在梯段主筋与楼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将分布筋与梯梁箍筋绑扎连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时也能够确保此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梯段钢筋不如现浇板钢筋位置容易保证,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应在梯段长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这样,不仅费工费料,而且施工也不方便,不易保证工程质量。 二、条形基础钢筋垫块加设不到位 1.现象 (1)基础构造柱钢筋上标高标志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标志点有下降现象;(2)条形基础厚度不足,实测混凝土条基断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设计厚度小1-3cm。 2.原因 条形基础施工时,标高往往标注在构造柱钢筋上,由于忽视在构造柱钢筋下加设垫块或垫块强度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垫块破碎造成钢筋下移,从而使标志点下降,同时造成基础钢筋局部整体下降,使基础断面厚度减小,减小的尺寸基本稍低于垫块的厚度。对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认真制作和加设垫块,使垫块厚度偏差、垫块间距、垫块强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三、吊筋制作、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1.现象 (1)吊筋水平锚固长度不足,底部水平段长度未达到次梁宽度加100mm,弯起角度不准确;(2)吊筋未正确放在次粱正下方,且每侧宽出次粱50mm,或吊筋未放至主梁底部。而放至次粱底部。 2.原因: 钢筋制作绑扎不接图施工,或吊筋制作形状虽然正确,但各部位长度、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放置位置不准确。 四、混凝土二次浇筑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差 1.现象 (1)钢筋顺直度羞;变形现象存在,漏绑钢筋或锚固长度不足;(2)混凝土小构件成型基且出现裂纹;(3)混凝土接槎粗糙、不密实。 2.原因

建筑工程常见钢筋隐蔽问题汇总

下面是一份非常详细的建筑工程钢筋绑扎隐蔽验收内容,对 实际工作有非常强的执导作用 1暗柱内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开始 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 绑扣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 不得并在一起。 2.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即位移过大要求按1:6调整,一级钢筋的弯 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5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 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2mm。250mm、300mm、350mm厚的墙顶模筋长 度应为248mm、298mm、34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如保护层为15mm,Φ12水平筋,长度为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米,每段墙2个或2个以 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体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 2.6.3 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钢筋施工中300个常见问题

1、什么叫钢筋保护层? 答: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钢筋保护层,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2、箍筋在梁柱保护层的里边还是外边? 答:里边。 3、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一般应该是多少毫米? 答:应该是30毫米而不应该是25毫米。框架梁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一定是25,这是根据其环境类别而异的。 一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20mm, 二a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25mm, 二b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35mm, 三a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40mm, 三b类环境,梁保护层厚度50mm, 另外,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25时,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里面有详细说明。也可以查看16G101-1,56页; 4、为什么说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规定为25毫米而不是30毫米? 答:因为框架柱承受压力,框架梁承受拉力,保护层太大会降低梁的有效高度,减少梁纵筋的受力性能。 5、梁与柱一侧平齐边时,都有哪种钢筋躲让? 答:梁内上下紧靠柱的纵筋躲让,梁箍筋跟随躲让缩短水平边长的一个柱纵筋直径。 6、主梁与次梁上平时,都有哪种钢筋躲让?

答:图纸未注明时,主梁所有上筋躲让,主梁箍筋跟随躲让降低垂直边高度一个次梁上筋直径。 7、箍筋尺寸按外包算合理还按里皮算合理?为什么? 答:按里皮算合理,因为按外包算还得另加箍筋直径,费事又麻烦。 8、箍筋的弯折半径规定不小于多少? 答:不小于2d。 9、箍筋弯钩规定为多少角度? 答:135度。 10、箍筋的钩长指哪部分? 答:弯后平直部分。 11、箍筋的钩长规定为多少? 答:非抗震为5d;抗震或抗扭10d与75毫米较大值。 12、箍筋的尺寸如何测量? 答:在两条平行边的里面垂直量尺。 13、复合内箍筋的重叠边长怎样计算? 答:截面尺寸减2倍保护层,再减2倍纵筋半径,除以纵筋格数,乘以内箍所含纵筋格数,加上2倍纵筋半径,最后还得加上成型调整值。 14、梁箍筋的弯钩一般朝哪? 答:朝上,主要朝向非受拉力的一边,朝含混凝土板的一侧。 15、在什么情况下梁箍筋的弯钩朝下? 答:上反梁,板在梁的下部时。 16、柱子箍筋的弯钩都在一个角上对吗?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30答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30答 1、何谓架立筋? 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何谓通长筋? 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3、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连接区域,钢筋是否就可以连接呢? 答: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连接部位。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连接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开”这个要求的含义,如尽可能避开节点区、箍筋加密区、应力(弯矩)较大区等等。

钢筋质量常见问题..

钢筋工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纠正,解决措施和成品保护。1.根据在防水保护层弹好的位置线,先铺东西向层网片的长向钢筋,再铺南北短向钢筋,放好马镫,垫块。绑扎东西向地梁, 再绑扎地梁。,再放南北向短钢筋,再铺东西向钢筋。接头尽量 要求在同一截面相互错头50%,同一根钢筋在35d或500mm 的长度内不得有两个接头,并且尽量减少接头。 2.由于底板钢筋施工要求较复杂,注意保护防水层,以免防水卷材在钢筋施工时被破坏。 3.根据放好的柱和墙体位置线,将暗柱和墙体插筋绑扎就位并和底板钢筋绑扎固定。要求接头均错开50%,根据设计要求,外 墙甩出底板面的长度为50mm+1.2laE。内墙为1.2laE。暗柱线 外墙绑扎七个箍筋,三道水平筋,内墙绑扎二个箍筋,一道固 定水平筋。并绑扎好墙体拉接筋,间距为400MM梅花型布置,保护层采用塑料卡,间距为600MM梅花型布置。 4.在基础底板浇注砼时一定要派专人看筋,不得直接踩踏钢筋,并在(初凝)砼初凝前对甩出的钢筋及时整理,纠整好位置使 柱、墙两边的保护层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5.根据基础底版面上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 按1:6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 等污垢清除干净。 6.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

行标识。 7.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8.绑扎钢筋时,禁止碰撞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9.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节点边缘50mm处,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必须不大于或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个直径。 10.钢筋的制作差错: 受力钢筋的规格,级别用错;钢筋下料计算错误或成型。切断尺寸长短不一。钢筋安装后因规格,级别,尺寸不合格,锚固长度不足,使得结构出现裂缝或坍塌。 (1)原因分析: 施工队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操作工不经过培训就上岗,不懂钢筋的级别,将钢筋强度等级弄错。工人责任心不强,使下料失控,时长时短。 (2)处理方法: 发现不合格钢筋立即更换,以确保结构安全。 (3)预防措施: 1.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检验制度,每道工序都要检查;应严格按设计图样的要求制作出钢筋配料单。

钢筋验收要点

钢筋验收要点 钢筋绑扎工程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构造安全。因此,控制好钢筋隐蔽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环节,是保证主体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较多偏重于检查钢筋的数量和绑扎的间距,而忽略了对钢筋构造的要求,因而造成不符合规范要求而返工的现象时又发生: 1、矩形独立柱基底板上下钢筋的错位 由于底板在基底净反力作用下,虽然两个方向均发生弯曲,但长边的力矩应大一些,所以长边的受力筋应置于短边的受力筋下面,但在实际钢筋施工中,反置现象较多,应引起重视。 2、柱下端纵向受力筋任意弯曲问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纵向受力筋偏移后随意弯曲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钢筋偏移的水平距离越大,倾斜越大,弯折的纵向筋的受力对主根部表面剪力也越大,容易造成柱根部混凝土开裂。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应按纵向筋的偏移多少进行处理。当纵向筋偏移量不大时,可将钢筋按折角斜率坡度1:6缓慢弯折到柱内后,绑扎在正确位置;若是纵向筋的偏移较大且已变形,返工要经设计人员同意,宜在纵向筋搭接范围内用Ф8箍筋加密绑扎,并提高该柱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增加弯折变形较大处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及抗拉强度。 在柱根部增加封闭箍筋如环箍作用,当柱承受荷载时,可以有效地约束混凝土的变形,延缓钢筋弯折混凝土的开裂,确保柱中纵向受力筋发挥最大效率。 3、梁柱主筋搭接绑扎处的箍筋加密问题 梁柱中受力主筋的长度在图纸上是按构件全长标示的,但在施工中因钢筋长度所限,当搭接采用绑扎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经常遇到不按规范要求将箍筋加密绑扎的情形。当绑扎完工后进行隐蔽验收时楼板筋已绑扎完,增补钢筋返工处理难度较大。对该节点箍筋加密的要求在施工图结构说明中提出,以防止后期返工处理。 对于梁柱节点核心区域箍筋的处理,由于框架节点处于相邻构件的交汇点受力状态较复杂。在抗震设防区要求各柱梁端必须采用加密箍筋的构造措施,但是部分技术人员对抗震构造要求缺乏认识,往往按习惯做法少设箍筋,导致节点核心区域处于长距离无箍筋的状态。因此,节点核心区域箍筋的绑扎数量及位置是质量检查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箍筋准确就位有一定的困难,但必须按设计要求和相应规范绑扎箍筋。 4、梁中吊筋位置的确定 当主梁上部设有较大荷载的次梁时,构造上一般要求加设吊筋。该吊筋往往不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使吊筋不能有效地将次梁荷载传递给主梁上部受压区,使主梁下部混凝土产生裂缝。同时,在主次梁交接处,次梁两侧箍筋在加密的数量上也满足不了要求。部分工程施工中是按设计要求加密,将该长度扣除后来计算主梁部分的箍筋数量,这种计算方法是不正确的。在整个主梁设计中,要求数量即梁净长-100mm/箍筋间距+1+梁两端加密区数量的基础上加密。 5、主次梁板存在设置支座处弯起钢筋的问题 在混凝土现浇结构中的主次梁、板负筋交叉的支座处,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是板的负筋会外露,次梁负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薄。该现象影响了钢筋的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