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倪雁冰,杨亚威,王 辉,孔德庆

(天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Development of CNC system software of a tripod-based parallel machine tool

NI Yan-bing ,Y ANG Ya-wei ,WANG Hui KONG De-q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llel machine tool under consideration,

the open architecture technique is used in the CNC system development with IPC+PMAC and Windows 98 a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platforms. The system software is developed by using modular concept.

Key words : parallel machine tool; open architecture; CNC system; software

摘 要:结合3-HSS 并联机床结构特点,确定了采用以“PC+适配器”为硬件平台,以Windows

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建造样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总体方案,并介绍了数控系统控制结构和系统软件各模块的设计。关键词:并联机床;开放式结构;C N C 系统;软件中图分类号: TG659; TP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34(2002)08-0010-04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收稿日期: 2002-02-23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委科技发展项目(003101411)

作者简介:倪雁冰(1964—),男,工学博士,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制造和

并联机床数控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0 前言

20世纪90年代问世的并联机床(Parallel Ma-chine Tool),它是将并联机构作为进给传动机构的数控机床,具有高刚度、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轻重量、低成本等诸多优点,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灵活多变的生产环境,因此开发我国自己的并联机床产品对于振兴我国的制造装备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数控系统开发是其重要一个领域,本文介绍了系统软件设计方法。

1 机床运动的控制模型

图1为机床等效机构示意图, 3-HSS并联机床(在此,H─螺旋副,S─球面副)的主进给机构采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由动平台和3对立柱─滑鞍─支链组成;每条支链中含3根平行定长杆件,各

杆件一端与滑鞍,另一端与动平台用球铰(或虎克铰)连接,滑鞍由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螺母副驱动,沿安装在立柱上的滚动导轨作上下移动,进而使动平台仅提供沿笛卡儿系3个方向的平动。

图1 3-HSS等效机构示意图

在进行刀具运动控制时,需要事先将给定的刀具位置和速度信息变换为伺服系统的控制指令,并驱动并联机构实现刀具的期望运动,为此需要建立并联机构的位置逆解模型。考虑到平行四边形支链中各杆运动规律等同,故可在运动学分析时可将原机构简化为如图1所示的等效机构。在工作台台面和动平台上端球铰所在平面形心处分别建立固定参考系O -xyz 和连体参考系O -x’y’z’,则根据机构装配模式可导出滑鞍位置坐标与动平台参考点位置坐标之间关系为

(1)式中

,为点Ai和Bi在系O -xyz 和O -x’y’z’的位置矢量;ra,rb为动、静平台半径;βi为点Ai和Bi在O -xyz 和O -x’y’z’下位置角,且有 L为支链杆长;qi为滑鞍i相对丝杠参考点Bi的位移。

可以看出并联机床与传统机床的本质区别在于,刀具在操作空间的运动是关节空间线性伺服运动的非线性映射,由于目前数控系统轨迹控制算法是针对笛卡儿坐标系开发的,不能直接用于并联机床伺服驱动的运动控制。并联机床轨迹控制器必须根据上式中的运动学关系开发。

2 并联机床控制方案

图2为3-HSS并联机床数控系统总体结构体系。为了延长数控产品的生命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保证用户能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升级,设计系统时着重考虑了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可拓扑性。

3-HSS并联机床采用“PC+适配器”结构形

式建造数控系统的硬件平台,其中以工业PC为主控计算机,组件采用商用标准化模块,总线采用PC总线形式;以多轴运动轴控制器PMAC板为系统从机,进而构成主从式结构体系。采用这种体系结构,可充分利用PC机的系统软件和数据处理能力,并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思想开发控制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进而通过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使得系统软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互操作性。此外,由于CNC系统是强实时控制系统,要求实时完成伺服更新、插补、任务管理、主从计算机通讯、机床显示和插补预处理等任务,因此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具有多任务实时调度功能的CNC系统软件构成并联机床数控系统开发的核心内容。

并联机床轨迹控制较传统数控机床复杂,其数控系统对硬件性能要求相应也较高,而硬件的模块化设计,也使得软件开发要求和成本提高。

3 数控系统数据流程

并联机床数控系统数据流见图3,它是一个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计算机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加工程序读入、状态信息处理、位置与速度计算、粗插补和实时通讯等工作。PMAC板负责完成伺服更新、位置反馈、精插补及开关量PLC控制等任务。

3.1 译码解释

读入零件数控加工程序(标准G代码),进行译码和预处理,转化为系统内部刀位文件格式,并可通过屏幕编辑在线修改加工程序和机床参数。3.2 粗插补与速度过渡

按照PAMC

板提供的插补周期,对经预处理

的加工程序轨迹段进行离散,并根据伺服系统硬件对运动量的限制,决定在轨迹段中是否要对刀具速度进行过渡处理。

3.3 虚实变换

利用位置逆解和速度映射模型,将经粗插补后的刀具轨迹离散点序及其速度转换为关节空间的伺服轴运动指令。

3.4 伺服驱动

PAMC板接受主机运动指令,密化插补周期内轨迹点,控制伺服电机运动,驱动并联机构,从而实

现对刀具的轨迹控制。

在上述多CPU数控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主从计算机间的信息实时交换,本系统采用面向公共寄存器设计的共享存储器结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访问公共寄存器实现各模块间的信息交互,并利用端口控制逻辑解决访问寄存器时的矛盾冲突。

4 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3-HSS并联机床的数控系统软件以Windows98为平台,采用面向对象和模块化编程技术,用VC++6.0编写系统应用程序。图4显示出了软件系统的主体结构。图中:第1层为系统管理层,主要完成文件管理、机床参数数据库管理、以及实时任务调度等。系统管理软件是基于Windows消息处理和中断机制开发的,它构成控制系统的核心层,其任务是协调系统内各任务及主从计算机之间协同工作。第2层为插补控制层,主要完成直线、圆弧插补,刀具补偿,速度过渡,以及与PMAC的实时交互通讯。第3层为用户操作层,包括人机界面、系统接口编译、机床状态显示及加工轨迹仿真。第4层为PMAC操作控制层,其中位控部分主要完成PVT插补,对司服电机的位置控制和速度过渡控制。内置PLC主要完成机床操作面板和开关量的输入输出量控制,以及提供机床安全保障等。

4.2 系统各模块开发

(1) 程序解释模块

考虑到人们已经熟悉数G代码格式的数控加工程序,并联机床数控加工程序仍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字地址程序段格式,通过接口将加工程序转换为内部数据格式。在控制器中NC程序以ASCII码形式存储,解释程序首先对数控加工程序进行语法检查,指出错误行号及错误类型,直至源程序准确无误。考虑到并联机床轨迹控制的数据量大,系统预先对要加工的零件程序全部编译,将结果放入缓冲区中,当开始加工时,直接启动插补中断程序,从缓冲区中取出编译好的零件程序,进行计算并控制程序加工。

(2) 插补模块

数控系统中提供直线、圆弧两种插补方式。轨迹的插补由粗、精两次插补完成,粗插补计算量大,由上位机完成,插补周期由低层PMAC控制器的采样频率决定,精插补由PMAC完成。这里要解决主、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粗、精插补协调工作问题,高速双向数据传输通过在总线上的双端口存储器(DPROM)来完成的,在软件设计上采用设置数据缓存区结构形式,协调了上位机粗插补和PMAC的精插补的工作。

图4 软件结构

(3) 速度过渡模块

由机床结构特点可知,当刀具在操作空间内作匀速运动时,伺服电机作变速运动,为了保证机床在启动、停止或运行时,不产生冲击、失步、超程或振荡,数控系统中采用前、后两级加减速控制。前加速控制由上位机完成,在插补之前,针对启动、停止以及直线和圆弧转接过程中速度变化18种情况对速度进行线性加减速过渡处理,后加减速控制则由PMAC板在伺服空间中完成。

(4) 运动学算法模块

运动学算法模块是并联机构数控系统的特有模块。由于刀具的运动与伺服轴运动之间是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因此要实现刀具给定的空间运动,必须经过运动学逆解,将给定的刀具运动信息转化为伺服轴的运动指令。同时数控系统采用半闭环结构,不能根据伺服电机上编码器的反馈信息显示刀具在空间的位置信息,需要通过运动学正解模型,实时计算出动平台位置信息,进而实现对动平台位置的实时监控和加工轨迹的实时仿真,在这里4个插补周期进行一次显示更新。

(5) 人机接口模块

由于大多数操作者已习惯于传统数控机床操作面板、相关术语及指令系统,因此开发数控系统时,提供给用户或需要用户处理的信息,如操作面板的显示、数控程序代码和坐标定义等应尽可能与传统机床一致。为此需要通过预处理模块将数控程序代码转换为并联机床的内部数据格式。系统菜单功能结构,主要包括:程序自动运行、点动进给、步进移动、回参考点、MDI及诊断功能。结合Windows应用程序的编程特点,在系统中单独列出了参数设置模块,统一完成机床参数、PMAC参数、刀具参数和零点偏置等数据的输入和更新工作。此外在系统中还集成了机床运动及刀具加工轨迹仿真模块,以满足并联机床机电联调和操作的特殊需要。

(6) 伺服驱动模块及PLC模块

系统采用内置式PLC实现对机床开关量的操作。此系统中编制了操作控制面板扫描程序(PLC1),回零程序(PLC2),其它功能服务程序(PLC3)3个PLC程序。操作控制面板扫描程序(PLC1)主要完成操作面板按钮及I/O点状态信息的查询与控制操作,例如机床上电、工作方式选择等。在回零过程中, PLC2程序控制3个滑鞍同时向上运动,当PLC2程序检测到某一个滑鞍碰到回零开关的触发信号时,PMAC板即启动加减速过渡和寻Z脉冲功能,实现对该伺服轴的精确定位。而其它滑鞍继续做回零运动,直到3个轴依次完成。此后,PLC2向PMAC板发出系统就绪信号,数控系统进入正常加工状态。PLC3程序完成滑鞍的单轴点动和刀具的单轴点动功能。滑鞍单轴点动是通过PLC3直接向PMAC发送脉冲指令实现的,而刀具的单轴点动则需要主、从计算机共同完成。PLC每两个插补周期读入一次状态信息,根据这些信息,PMAC可确定所执行相应操作功能的标志位和状态,并在下一个扫描周期将它们输出以调用相应的功能模块。

5 结 论

并联机床数控系统采用基于PC开放式结构建造,可充分利用PC机的系统软件和数据处理能力,加快数控系统开发;采用两级插补可以满足机床轨迹控制要求,模块化的软件设计便于系统的功能组合和更新;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可靠、稳定,此外数控系统软件具有自主版权,为此类机床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ALTINTAS Y, MUNASINGHE W K. A hierarchical open-architectureCNC system for machine tools[J]. Annals of the CIRP, 1994,43(1): 349-354.

[2] KOREN Y, PENG J.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modular CNC system[J]. Computers in Industry, 1990, 13(4):305-316.

[3] YAMAZAKI K, HANAKI Y, MORI M, TEZUKA K. Autonomouslyproficient CNC controller for high-performance machine tools basedon an open architecture concept[J]. Annals of the CIRP, 1997,46(1): 275-278.

[4] 黄田, 倪雁冰,等. 3-HSS并联机床运动学设计[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0,3:10-12.

[5] 魏永明, 叶佩青, 李铁民, 杨向东. 虚拟轴机床CNC系统的软件设计及系统特点[J]. 制造技术与机床, 1999, 1:27-29.

软件工程设计报告

燕山大学 专业综合训练设计报告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级计算机科学*班 学生姓名冷* *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3/1/10

摘要 本次综合训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在Windows 7平台上,以VisualStudio2010作为界面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工具,应用以C#为编程语言的https://www.doczj.com/doc/dc13557147.html,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分析设计了C/S模式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数据库在服务器端运行,管理员可以通过客户端访问装在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并操作后台数据库。 本报告中首先说明了该系统的特点与业务需求,之后详细说明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系统开发流程,重点介绍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及相关功能的具体实现。本系统采用网页—服务器—数据库三层架构模式,用户的查询操作和管理操作均在页面上完成,更新信息和请求信息从页面传到服务器上,再在服务器上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更新数据或查找数据。 本系统主要包含5个功能模块:用户登录模块,查看所有信息模块,管理教师信息模块,管理课程信息模块,精确查询模块。主要通过Web对信息进行管理和查询。该系统功能完善、用户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可进行简单的教学信息管理,实现要求的功能。 关键词教学信息管理系统;C/S开发模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VisualStudio2010;SQL Server 2008;C#;https://www.doczj.com/doc/dc13557147.html,

代码请参看本人文库下的文件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3) 1.1 课题背景 (3) 1.2 课题意义 (3) 1.3 选题依据 (3) 第2章需求分析 (4) 2.1 问题定义 (4) 2.2 可行性分析 (4) 2.3 需求分析 (5) 2.4 建立模型 (7) 第3章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12) 3.1 基本设计理念和处理流程 (12) 3.2 数据库设计 (14) 3.3 用户界面设计 (16) 3.4 数据库配置 (21) 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软件设计方案

软件设计方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Portal系统概要设计方案说明书

修订记录

目录

XXXX设计方案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详细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 说明书编制的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考虑,为程序员编码提供依据。 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不重复部分合并编写。 方案重点是模块的执行流程和数据库系统详细设计的描述。 1.2背景 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待开发软件系统名称; B. 该系统基本概念,如该系统的类型、从属地位等; C. 开发项目组名称。 1.3参考资料 列出详细设计报告引用的文献或资料,资料的作者、标题、出版单位和出版日期等信息,必要时说明如何得到这些资料。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可能会引起混淆的专门术语、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2设计概述 2.1任务和目标

说明详细设计的任务及详细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2.1.1需求概述 对所开发软件的概要描述, 包括主要的业务需求、输入、输出、主要功能、性能等,尤其需要描述系统性能需求。 2.1.2运行环境概述 对本系统所依赖于运行的硬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接口软件、可能的性能监控与分析等软件环境的描述,及配置要求。 2.1.3条件与限制 详细描述系统所受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说明。包括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条件与限制以及进度、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简要说明详细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如HIPO图方法、IDEF(I2DEF)方法、E-R 图,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选用的CASE工具等,尽量采用标准规范和辅助工具。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主要对系统级的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应对需求分析提出的企业需求进一步确认,并对由于情况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变化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3.1详细需求分析 包括: 详细功能需求分析 详细性能需求分析 详细资源需求分析 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包括:

软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设计

. . .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版本:v0.1 拟制 绿网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修改记录

目录 1.编写目的 (3) 2.设计依据 (3)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3.1.术语、定义 (3) 3.2.缩略语 (3) 4.概述 (3) 4.1.系统目标 (3) 4.2.设计原则 (3) 4.3.演进规划--待补充 (3) 5.整体方案 (3) 5.1.技术架构 (3) 5.2.功能架构 (3) 5.3.运行流程 (3) 5.4.部署架构 (3) 5.5.性能设计 (3) 6.功能详述 (3) 6.1.管理平台 (3) 6.1.1.软件列表 (3) 6.1.2.推荐排行 (3) 6.1.3.热门搜索 (3) 6.1.4.用户管理 (3) 6.1.5.用户标签 (3) 6.1.6.数据统计 (3) 6.1.7.软件审核 (3)

6.2.客户端应用 (3) 6.2.1.APP应用 (3) 6.2.2.搜索 (3) 6.2.3.个人中心 (3) 7.接口说明 (3) 7.1.内部接口--待补充 (3) 7.2.外部接口 (3) 8.开发和运行环境 (3) 8.1.硬件环境 (3) 8.2.软件环境 (3)

1.编写目的 本文件阐述了绿网市场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系统运行配置与应用方式以及使用的关键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绿网市场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 2.设计依据 依据产品部输出的《绿网市场 1.0.rp》文档中阐述的产品功能,进行对应的技术方案输出。 参考业内主流WEB系统架构方案,结合公司产品实际业务情况、功能演进规划,进行技术架构设计和演进规划。

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二0一二年六月五日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实验名称: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班级:10202225 姓名:仇鑫同组人: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环境 1.Windows2000或以上版本; 2.SQLServer2000或2005。 二、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C/S与B/S结构应用系统的特点与适用场合;了解C/S与B/S结构应用系统的不同开发环境与开发设计方法;综合运用前面实验掌握的数据库知识和技术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三、实验步骤及参考源代码 题目: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1、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系统开发环境为局域网或广域网网络环境,网络中有一台服务器上安装了SQL Server2005,本子系统采用Java语言设计实现,使用jdk1.6及Eclipse SDK V ersion 3.3.2为开发工具,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7。 2、系统需求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人事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人员信息及相关信息的管理,简化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系统的维护管理:包括用户的添加、删除,密码修改、权限设置等。 人事信息管理:包括企业人员基本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人事变动管理:包括企业新进员工登记、离职员工登记、变更记录等。

考勤加班出差管理:包括企业人员考勤加班出差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考核奖惩管理:包括企业人员考核奖惩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员工培训管理:包括员工培训计划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部门信息管理:包括部门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3、功能需求分析 (1)系统功能的描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按如上所设置,管理功能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实现对企业人员、部门的变动、考勤加班出差、考核奖惩、培训等的管理,具体管理功能有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统计等。系统功能布局见系统功能模块图。 (2)系统功能模块图 “信息管理”模块中的每一个功能管理项都包括查看、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完整版)操作系统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基于Linux的模拟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北大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徐春花学号: 设计题目:基于Linux的模拟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起迄日 期: 2014年6月14日- 2014年6月26日指导教薛海丽

师: 2014 年 6月 26 日 前言 简单地说,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这个系统是由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Linux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操作系统功能,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应用软件。用户不但可以从Internet上下载Linux及其源代码,而且还可以从Internet上下载许多Linux的应用程序。可以说,Linux本身包含的应用程序以及移植到Linux上的应用程序包罗万象,任何一位用户都能从有关Linux的网站上找到适合自己特殊需要的应用程序及其源代码,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源代码,以便修改和扩充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功能。这对Windows NT、Windows98、MS-DOS或OS2

等商品化操作系统来说是无法做到的。 Linux具有:稳定、可靠、安全的优点,并且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其中有对读、 写进行权限控制、审计跟踪、核心授权等技术,这些都为安全提供了保障。在相关软 件的支持下,可实现WWW、FTP、DNS、DHCP、E-mail等服务,还可作为路由器 使用,利用IPCHAINSIPTABLE网络治理工具可构建NAT及功能全面的防火墙。 Linux是在GNU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是一个符合POSIX标准的操作系 统。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包不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统,而且还包括了文本编辑 器、高级语言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它还包括带有多个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s图形 用户界面,如同我们使用Windows NT一样,允许我们使用窗口、图标和菜单对系 统进行操作。 目录 1需求分析 (3) 1.1 功能介绍 (3) 1.2 目的及意义 (5) 1.2.1 目的 (5) 1.2.2 意义 (6) 1.3 设计成果 (7) 2总体设计 (8) 2.1功能介绍 (8) 2.2模块关联 (9) 3详细设计 (12)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人事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人事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人事管理系统 系计算机系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动画方向)(2)班 学生姓名贾秋洪 学号 2358069 指导教师姜青山 年 6 月 18 日 1.课程题目 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2.概述 2.1本课题的来源 A公司是一家以寿险营销为目的的寿险公司,公司员工众多业务流量大,为了方便管理,我制作了一个人事管理系统。主要经

过员工基本信息录入、修改、查询、删除以及员工考勤等方面来对员工综合考评。以便对员工发放工资进行合理分配。这样能提高领导的人事管理水平还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经过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实现人事管理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而且适合一般人群使用。 企业人事管理是相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集人员、考勤、工资、员工培训、系统功能等于一体的大型管理系统,为公司在人事管理等方面提供极大的方便。本软件是以中小型企业为背景而设计开发的,界面美观、使用方便。本系统主要以人员管理、考勤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工资核算等,是企业人事管理必不可缺的好帮手。 2.2本课题目的、实现功能与预期成果 2.2.1目的 当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可是,对于A公司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 2.2.2实现功能 能够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新用户的设置及密码修改等方

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 2.2.3预期成果 所做出的人事管理系统能让A公司管理层在操作简单的前提下并有效的提高对该公司的人事管理,并经过该系统提高员工的能力。尽量使本系统做到是一个科学化、信息化、简单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 3.系统分析 3.1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却失败的悲剧发生。 3.2可行性分析概述 可行性分析是在A公司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 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版本:v0.1 拟制 绿网天下(福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修改记录

目录

1.编写目的 本文件阐述了绿网市场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系统运行配置与应用方式以及使用的关键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绿网市场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 2.设计依据 参考业内主流WEB系统架构方案,结合公司产品实际业务情况、功能演进规划,进

行技术架构设计和演进规划。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定义 3.2. 缩略语 本文件应用了以下缩略语:

4.概述 4.1. 系统目标 ●用户基数:1-N年用户数达到XXX万,市场占有率达到XX% ●用户体验:尽量贴近用户操作习惯,化繁为简 ●应用库规模:逐步积累自己的应用库,初期先使用第三方应用库 ●智能推荐:能够较为精准的推送给用户感兴趣的应用 ●行为分析:分析用户使用APP的类型和频次,分析用户会感兴趣的事物 ●线下互动:定期组织同一圈子用户的线下互动活动,与线上的行为分析 互相补充 4.2. 设计原则 ●快速响应:快速发布、快速响应业务变化 ●方便扩展:响应新业务无需推倒重来 ●稳定运行:通过弹性伸缩和便捷的容灾恢复来保障稳定性(参考阿里云解决方 案) ●高效运维:提高运维效率、减少运维成本 4.3. 演进规划--待补充 5.整体方案 5.1. 技术架构 用户使用层

?支持在android手机、pad电脑、PC电脑等终端上的使用 应用服务层 ?系统基于业内主流WEB框架LAMP进行应用的开发(LAMP框架具有Web资源丰富、轻量、快速开发等特点) ?系统WEB前端使用主流的模块加载框架SeaJS,轻量级的js库JQuery,百度开源图表组件ECharts以及引入来自Twitter的 CSS框架bootstrap ?系统后台基于phpthink框架进行开发。phpthink是一款轻量级国产PHP开发框架,能够解决应用开发中的大多数需要。其自身包含了底层架构、兼容处理、库、数据库访问层、、缓存机制、机制、角色认证、处理等常用的组件,并且对于跨版本、跨平台和跨数据库移植都比较方便 数据存储层 ?关系型数据存放在:MySQL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存放在:文件 5.2. 功能架构 5.3. 运行流程 运行步骤 1)android客户端或pc浏览器发起http请求 2)apache处理来自客户端、管理端、外部系统的http请求 3)apache根据请求内容返回响应请求,如是PHP对象,调用PHP应用进行处理 4)PHP应用根据请求内容按需调用mysql或memcache进行数据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 apache 5)Apache将结果返回给andorid、pc浏览器

软件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系统方案

目录 1 序言错误!未指定书签。 2用户需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3 硬件系统技术方案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3.1 网络方案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3.1.1 设计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3.1.2 设计要点错误!未指定书签。 3.1.3 方案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3.1.4 方案描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3.1.5 方案设计理由错误!未指定书签。 3.1.6 方案特点及优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服务器方案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3.2.1 设计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3.2.2 设计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3.2.3 选型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3.2.4 系统总体设计图错误!未指定书签。 3.2.5 方案特点及优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3.5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4 软件应用系统技术方案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组织机构和业务角色错误!未指定书签。 4.2业务概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4.3业务流程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系统功能结构及功能描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4.4.1系统功能结构错误!未指定书签。 4.4.2项目管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1 序言 【简述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2用户需求 3 硬件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3.1 网络方案设计 3.1.1 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提出设计原则,应突出可靠性、安全性、高性能、和可管理性四项原则。】 3.1.2 设计要点 【强调方案设计过程中技术要点及难点。】 3.1.3 方案设计 【画出网络方案拓扑结构图。】

3.1.4 方案描述 【根据网络方案拓扑结构图,描述出采用的网络产品及其配置和特点、网络互联、端口设计等。】 3.1.5 方案设计理由 【主要从性能价格比的角度来阐述关键设备采用的恰当性。】 3.1.6 方案特点及优势 【该部分需重点论述,应突出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性能等特点和优势。】 3.2 服务器方案设计 3.2.1 设计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列出若干设计原则,应突出可靠性和高性能设计原则。】 3.2.2 设计依据 【提供选型方案依据,可定性或定量来分析,主要指标应包括值。】3.2.3 选型方案 【根据用户需求,分文别类阐述,具体应包括产品型号及其配置、应用环境、网络接口。】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章): 2017 年 6 月15 日

计算机工程系 软件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选题名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系(院):计算机工程与软件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学年学期:2016 ~ 2017 学年第 2 学期 2017 年 6 月15 日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小型的管理系统,其开发技术是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数据库要体现数据精简和数据一致性、联系强的特点,应用程序要体现功能健全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设计报告介绍了与学生相关的信息,划分数据库,将系统划分为录入新生信息、程序学生信息、更新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添加用户、修改密码、添加班级、添加课程、退出系统等功能,来了解学生的基本身份信息。系统达到的预期的目标是录入新生信息、程序学生信息、更新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添加用户、修改密码、添加班级、添加课程、退出系统的增删改查的功能。本系统只是个人的基本信息的增删改查,可随着添加更多的程序去实现更多的功能。 关键词:数据库;ER图;

目录 1 需求分析 (6) 2 概念设计 (8) 3 逻辑设计 (10) 4 编程实现 (11) 总结与体会 (27)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1 需求分析 1.1 系统需求 随着学校人数的不断扩大,学生的信息不断增多,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传统的统计学生信息的方法不仅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出错,已经不再使用,这需要我们设计出一个简单方便的计算机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来对学校所有学生的信息进行处理。方便进行增删改查的功能,使一切更加方便。 现代科技的进步已经是日新月异,应将这种方便的技术应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方便人民。保障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实时性。 1.2 可行性分析 了解了系统的具体的功能,对其实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该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市场价格低,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7的操作系统,采用C#编写的,技术上是可行的。每个人都有学号,所以登录号和密码均可以设置为学号,所以管理上也是可行的。 1.3 功能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学籍管理:对学生的信息档案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学生档案信息的修改、删除、添加、档案查询及档案输出等,其中档案查询可以根据学号、姓名查询需要的信息;档案输出可以输出学生档案、成绩、课程表等。学生档案记录主要包括:学号、姓名、出生日期、年龄、性别、政治面貌、入学时间、个人简介、照片、家庭住址、邮编、所在系别以及所学专业等字段。

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教材

Applogic以Application为单位向用户交付,在一个网格(你也可以说成是集群,包括主机和存储以及网络)上运行多个用户的多个应用程序,比如,Exchange,CRM 等,每个应用程序会被分配一个一次性基础设施,每个一次性基础设施又包括了多个角色,比如Gateway/Firewall、负载均衡器、Web和数据库服务器、NAS存储器等等,每个角色就是一个虚拟机。每个Application创建好之后,就是一个Package,可以独立操作,与底层硬件无关,你可以将它带走,在另外一个Applogic网格内导入,便立即可用。 配置实例 下图为整个网格系统的Dashboard监控界面。 下图为网格中所有已创建的Application的列表。

下面我们通过创建一个带有Gateway防火墙、一个负载均衡器、两台Web服务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的简单的Infrastructure来体验一下Applogic最终交付给用户的接口。 第一步,先从左边的Gateway类别中拖拽一个简单的入方向的Gateway/Firewall。然后再其上点右键,选择Property Value。

在出现的窗口中可以定义这台Gateway的一些属性。

第二步,加入一个8 Out口的负载均衡器。然后点右键选择Resources来配置这台均衡器所使用的资源。

可以配置CPU、内存、网络带宽这三种资源。 第三步,拖入两台Web服务器,并在这个Application的主界面中点击“Manage Volume”来创建这个Application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这个列表列出了分配给当前Application的所有volume,整个网格中的volume都是按照Application相互隔离的,不同的Application只能看到自己的volume。 点击“Add”来添加一块存储空间。名称、大小、文件系统格式。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架构的定义 定义架构的最短形式是:“架构是一种结构”,这是一种正确的理解,但世界还没太平。若做一个比喻,架构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关切者有各自的着重点,多视点的不同理解都是架构需要的,也只有通过多视点来考察才能演化出一个有效的架构。 从静态的角度,架构要回答一个系统在技术上如何组织;从变化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支持系统不断产生的新功能、新变化以及适时的重构;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架构要平衡各种和用户体验有关的指标;从运维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或网络资源及其扩展策略;从经济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在可行的基础上降低实现成本等等 软件系统架构(SoftwareArchitecture)是关于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属性、组成要素及其之间交互关系的高级抽象。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都会经历需求获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研发、系统运维等常规阶段,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就位于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之间。做好软件系统架构,可以为软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体系结构支撑平台,还可以支持最大粒度的软件复用,降低开发运维成本。如何做好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呢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步骤 基于体系架构的软件设计模型把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架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和演化6个子过程,现逐一简要概述如下。

体系架构需求:即将用户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界面、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即“需求”)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并将每一个需求项目抽象定义为构件(类的集合)。 体系架构设计:即采用迭代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体系架构风格(如C/S、B/S、N层、管道过滤器风格、C2风格等)作为架构模型,然后将需求阶段标识的构件映射到模型中,分析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形成量身订做的软件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文档化:即生成用户和研发人员能够阅读的体系架构规格说明书和体系架构设计说明书。 体系架构复审:即及早发现体系架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及时予以标记和排除。 体系架构实现:即设计人员开发出系统构件,按照体系架构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构件的关联、合成、组装和测试。 体系架构演化:如果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则需相应地修改完善优化、调整软件体系结构,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软件需求。 以上6个子过程是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的通用方法步骤。但由于软件需求、现实情况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这6个子过程往往是螺旋式向前推进。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常用模式

软件工程报告-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 课程题目: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院系:工程技术系 专业班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101 组长:姚勤富 完成日期: 2013-10-31 指导老师:白晓明 组员 :杨晓峰杨阳杨翼天杨志强姚勤富姚莎2013年 10 月 31 日

目录 一实验目的: (4) 二可行性分析 (4) 2.1.项目背景分析 (4) 2.2.性能分析 (4) 2.3.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 (5) 2.4.项目基本目标分析 (5) 2.5.技术条件可行性分析 (5) 2.6.经济可行性分析 (5) 2.7.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5) 2.8.操作方面的可行性 (5) 2.9.可行性的结论 (5) 三项目开发计划 (5) 四需求分析 (6) 4.1需求分析概述 (6) 4.2数据流程图 (7) 1)顶层数据流程图 (7) 3)图书管理数据流程图 (8) 4)借书数据流程图 (8) 5)还书数据流程图 (9) 6)查询数据流程图 (9) 4.3数据字典 (10) 五概要设计 (11) 5.1编写的目的 (11) 5.2定义文档 (12) 5.3运行环境 (12) 5.4基本设计概要和流程图 (12) 5.5系统结构和模块外部设计 (13) 5.6系统软件结构图 (14) 5.7图书管理系统H图 (14) 六详细设计 (15) 6.1界面设计简介 (15) 1)系统登陆流程 (16) 2)图书录入流程图 (17) 3)图书修改流程图 (18) 6.3核心算法 (18) 七系统测试计划 (20) 7.1测试内容 (20) 7.2测试条件 (21)

7.3主要测试说明 (22) 7.3.1)身份验证测试 (22) 7.3.2控制 (22) 7.3.3输入、输出、过程 (22) 7.3.4借书测试 (23) 7.3.5控制 (23) 7.3.6输入、输出、过程 (23) 7.3.7还书测试 (24) 7.3.8控制 (24) 7.3.9输入、输出、过程 (24) 7.3评价准则 (24) 八项目总结报告 (25) 第一章第八章由组长和组员共同讨论编写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由姚勤富负责编写 第三张:“项目开发计划”由杨晓峰负责编写 第四章:“需求分析”由杨阳负责编写 第五章:“概要设计”由杨翼天负责编写 第六章:“详细设计”由杨志强负责编写 第七章:“系统测试”计划由姚莎负责编写 最后由组长姚勤富负责文件的排版。

软件工程——网上购物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2012 --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网上购物系统 院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软件1002班 组号: 组长:艾君伟 组员:肖成、汪豪、崧榕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两周 小组成绩: 日期:2013 年 7月 12日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软件工程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如下: 1.学习和实践在分析和设计计算机应用系统所需要的知识,包括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编 码和测试方面的知识; 2.熟悉自动化的软件开发工具Rational Rose,并将其运用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3.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软件工程文档的编写能力; 4.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主要容 1.运用面向对象技术、UML进行网上购物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2.使用Rational Rose作为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建模工具,进行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 3.利用对象模型自动生成数据模型,自动建立数据库; 4.使用J2EE、HTML、CSS、Javascript语言对购物模块进行界面层的设计并给出实现;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任务分配

四、进度计划 序号设计容名称完成时间备注 1 分组及确定题目1个工作日 2 初步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建模, 确定实 2个工作日 现平台,并搭建环境 3 详细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建模2个工作日进行中期检查 4 关键模块的实现与测试3个工作日 5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1个工作日 6 验收检查及评定成绩1个工作日 五、设计成果要求 1.建立系统分析与设计模型; 2.初步建立系统原型,实现关键的功能; 3.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六、考核方式 1.系统演示及讲解 占50%。 2.设计报告 占50%。 指导教师: 日期:2013年 6 月 28 日

软件设计方案

软件设计方案 一、概述 目前各个站基本上是用手工来记录进车数据,过磅数据,出车数据。手工记录效率比较低,出错比较多,统计查询等都不方便。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此开发本软件系统。全部用电子化来管理目前的各个环节。所有数据一库管理,实现了数据安全管理,出错减少,统计查询方便快捷。可以随时在网内任意工作站实时查询各个环节的具体数据。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平台构架 本软件系统采用CS + BS架构,业务模块采用CS模式,方便具体操作员快速录入数据。方便统计人员实时查询打印所有数据。查询模块采用BS架构。实现了网内任意站点用浏览器实时查询各站数据。提高了管理效率。 1. 数据库采用微软的大型数据库sqlserver2000。本数据库存储容量大。支持多用户并发操作数据。安全性高,有安全密码设置,数据都已基础编码方式存储。查询速度快,保证系统流畅,数据存储的安全。 2. 开发工具 采用delphi开发业务系统(CS架构),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采用java,tomcat开发查询系统(BS架构)。Java是目前最主流的开发环境,目前大部分大型的系统都采用java来开发。扩展性, 延续性非常优秀。 采用powdesigner设计数据库模块。该工具是目前主流的数据库设计工具,保证了一个高效的快捷的数据库的生成。

三、系统模块 本系统主要分了六大模块,六大模块都集中连接中心数据库服 务器。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 1.进车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了对进车的各种数据进行录入,保存到中心数据库。该模块预设了很多可选的内容,方便操作员快捷的完成操作。 2.过磅模块 该模块主要根据换票的信息情况,录入相应的车辆,合同等数据内容。同样该模块预设了很多可选的内容,方便操作员快捷的完成操作。 3.出车模块 该模块是最后一次把车辆最后关节的所有明细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样该模块预设了很多可选的内容,方便操作员快捷的完成操作。 4. 本地查询对比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为了本站内,实时查询,对比,打印所有数据。 5.远程查询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了远程实时查询所有环节的具体数据。以网页的形式来实现该模块。 6. 后台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整个系统的权限管理,操作员管理,基础字典设置 等,只有管理员才可以进入的模块。 四、费用明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软件工程点菜系统设计报告

目录 第一章可行性研究---------------------------------------------3 1.引言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4.所建议的系统 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6.投资及效益分析 第二章项目开发计划----------------------------7 1.引言 2.项目概述 3.实施计划 4.支持条件 5.专题计划要点 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说明书------------------------------------11 1. 引言 2. 任务概述 3. 需求规定 4. 运行环境规定 第四章项目详细分析说明书---------------------------------13 1. 引言 2. 程序系统的结构 3. 程序设计说明 第五章软件测试----------------------------------------------17 1. 软件测试概念 2. 软件测试目的 3. 软件测试原则 4. 软件测试方法分类 5. 软件测试步骤 第六章用户手册-------------------------------------------------19 1. 引言 2. 用途 3. 运行环境 4. 使用过程 第七章总结

----------------------------------------------------------------- -22 第一章可行性研究报告 1引言 编写目的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酒店、餐饮电脑管理在世界各国已非常普及。它成为服务行业提高办公效率、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面对餐饮业严酷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实用、先进、高效的餐饮电脑管理系统,引进创新的经营机制,适应新形式下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通过对本系统的操作,服务员可更加迅速使用系统为顾客点菜、加菜,并即时的把数据传到出品台。然后出品台根据客人所点的菜单迅速出品,而且所有的操作数据都储存在后台的数据库中,以备查询。 背景 软件系统的名称:餐馆点菜系统; a.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蒋巍; b.开发者:张飞、赵杰、朱陈立; c.用户:适用于各种餐厅,酒店; d.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是常州工学院秋白楼B-720; 定义 走单走单是员工的一种作弊行为,是指故意把整张账单走失,以达到私吞餐饮收入的目的。 走餐走餐也是员工的一种作弊行为,指不开账单,也不收钱,白白走失餐饮收入。 走数走数也是员工的一种作弊行为,指账单上的某一项目的数额或者该项目数额中的一部分走失。 出品台:服务员取菜的柜台 出品:俗称上菜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软件工程》张海藩倪宁编着;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唐学忠费贤举王文琴编着;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要求 功能模块:点菜模块、收银模块、查询模块 目标 通过使用本系统可以实现餐馆管理的信息化,提高餐馆的工作效率,隐型成本降低如管理方面生产能力得到充分提高,服务整体提升,给人一种卫生的环境美观大方、简单实用。 条件、假定和限制 a.所建议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为2年;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目录 1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背景与意义 (1) 1.2研究内容与思路 (1) 2现有迷宫算法简述 (3) 2.1迷宫的数字模型表征 (3) 2.2迷宫问题的搜寻准则 (4) 2.3迷宫问题的搜寻策略 (5) 3硬件系统分析 (6) 3.1实验平台与设计工具 (6) 3.2硬件控制模块分析 (6) 3.3电机选择与分析 (7) 3.3.1电机比较 (8) 3.3.2电机选择 (8) 3.4传感器模块分析 (9) 3.5测试赛道 (10) 4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12) 4.1路径决策功能的实现 (12) 4.1.1迷宫探测算法 (13) 4.1.2路径决策功能程序及分析 (14) 4.2驱动控制功能的实现 (17) 5验证结果与改进方案 (31) 5.1实验验证结果 (31) 5.2改进方向与研究方案 (32) 5.2.1迷宫墙壁信息的记录 (32) 5.2.2迷宫路口信息的记录 (33) 6结论 (33) 6.1结论 (33) 附录 (35)

1简介 1.1 背景与意义 电脑鼠(Micro-Mouse)是指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传感器、机械电子运动部件为一体的微型智能移动机器人[1],可实现探测、分析、行走等基本功能控制,且集合传感、机械移动等设计功用[2]。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会(IEEE)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性的电脑鼠走迷宫竞赛,而对应的赛事要求、设计成果等内容业已成为参与电脑鼠研究的关注点[3]。目前电脑鼠迷宫竞赛就参与程度、设计水平、发展程度而言,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例如APEC(美国)、ALL JAPAN MICROMOUSE CONTEST (日本)、Singapore Inter-School Micromouse Competition(新加坡)、Euromouse maze contest(英国)[4]。我国于2007年开始举办“IEEE 标准电脑鼠走迷宫”邀请赛,而比赛发展至今,比赛规模和参赛质量上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5]。 目前电脑鼠迷宫边塞规定,电脑鼠在按下启动键后将自行选取搜寻法则,并且在迷宫行进过程中实现前行、转弯、往返、记忆迷宫墙壁资料、计算最优路径、探测障碍物、寻找目标终点等功能内容[6]。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文以“IEEE 标准电脑鼠走迷宫”竞赛规则为研究背景,选取电脑鼠MicromouseV3.2作为研究对象和实验工具,以STM32F103R8T6增强型系列微控制器[8]作为电脑鼠主控制器,具体依据课题设计要求分别完成规定部分,包括三个独立部分:(1)往返运动:电脑鼠从起始点A处出发,运行到挡板B处,并原路返回至起始点A处,如图1.1所示。 图1.1“往返运动”示意图 (2)连续转弯:电脑鼠从A点出发,先后经B,C,D点之后,到达A处;之后掉头原路返回,如图1.2所示。

系统软件工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__ _ _软件工程B _ _ ____题目名称机票预订系统的实现 ___ 学生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_ 07网络工程4班 _ 学号 3107007087 3107007086 3107007084 学生姓名黄文龙 郭德班 程新 指导教师____ 林志毅 ___ _ 2010 年 6 月 29日

目录 1.项目开发计划 (4) 1.1.引言 (4) 1.1.1编写目的 (4) 1.2项目概述 (4) 1.2.1工作内容和重点: (4) 1.3.实施计划 (4) 1.3.1进度要点(说明关键时间点) (4) 2.需求规格说明书 (5) 2.1引言 (5) 2.1.1编写目的 (5) 2.1.2项目背景 (5) 2.1.3定义 (6) 2.1.4参考资料 (6) 2.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6) 2.2.1要求 (6) 2.2.2目标: (7) 2.2.3技术上可行性分析: (7) 2.3.任务概述 (7) 2.3.1目标 (7) 2.3.2运行环境 (7) 2.4.功能需求 (7) 2.4.1功能划分 (8) 2.4.2功能描述 (9) 2.5.数据词典 (11) 2.6.性能需求 (12) 2.6.1时间特性 (12) 2.6.2适应性 (12) 2.7.运行需求 (13) 3. 概要设计说明书 (13) 3.1编写目的 (13) 3.2参考资料 (14) 3.3运行环境 (14) 3.4总体设计 (14) 3.4.1模块功能说明: (15) 4 详细设计说明书 (16) 4.1编写目的 (16)

4.2总体设计 (17) 4.2.1需求概要 (17) 4.2.2 软件结构 (17) 4.3程序描述 (19) 4.3.1 客户输入信息模块 (19) 4.3.2客户保存模块 (21) 4.3.3 输出客户信息模块 (21) 4.4源程序文件 (23) 5 测试分析报告 (24) 5.1引言 (24) 5.1.1编写目的 (24) 5.1.2项目背景 (24) 5.1.3定义 (24) 5.1.4参考资料 (24) 5.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25) 5.2.1测试机构和人员 (25) 5.2.3测试结果 (25) 5.3.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32) 6 总结报告 (32) 6.1引言 (32) 6.1.1编写目的 (32) 6.1.2背景 (33) 6.1.3 参考资料 (33) 6.2实际开发结果 (33) 6.2.1 产品 (33) 6.2.2 主要功能和性能 (33) 6.2.3进度 (34) 6.2.4费用 (34) 6.3开发工作评价 (34) 6.3.1 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34) 6.3.2 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34) 6.3.3 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34) 6.3.4出错原因的分析 (34) 6.4经验与教训 (35) 7 软件工程个人小结 (35)

软件系统实施设计方案

O A项目实施案书 [May-20] 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2003 UF Seeyo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document contains information that is proprietary and confidential to UF Seeyon., which shall not be disclosed outside the recipient's company or duplicated, used or disclosed in whole or in part by the recipient for any purpose other than to evaluate this file. Any other use or disclosure in whole or in part of this information without the express written permission of UF Seeyon. is prohibited. Date: 2015. 01. 06

.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工作目标和围3 1.1建设目标 3 1.2项目目标 3 1.3项目实施的功能模块 3 .第二部分实施流程介绍4 2.1项目咨询阶段 4 2.2项目准备阶段 4 2.3项目建设阶段 5 2.4项目交付阶段 5 2.5运行支持阶段 5 .第三部分项目实施计划6 . 3.1项目实施流程6 3.2项目实施主计划 6 3.2.1实施进度表 6 第四部分项目组织结构10 4.1概述10 4.2项目组织10 4.2.1项目组织结构10 4.2.2东锅工业OA项目组织成员11 4.2.3项目实施成员介绍12 表4.2项目实施成员介绍12 4.2.4组织间的协调12 4.3项目成员角色和职责12 4.3.1东锅工业项目组12 4.3.2恒弘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组16 .第五部分项目计划和主要工作容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