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

19.2.1正比例函数(第2课时) —— 图像与性质(导学案)

自主学习:

例1.用描点法画出正比例函数2y x = 与 1.5y x =-的图象 解:1.列表

2.描点

3.连线 合作探究:

活动一.请你观察函数2y x = 与1.5y x

=-的图象,讨论以下问题:

1.函数2y x = 与1.5y x =-的图象是什么图形?

2.函数2y x = 与1.5y x =-的图象分别在第几象限?

3.函数2y x =与 1.5y x =-的图像从左向右分别呈什么趋势? 增减性如何?

活动二.1.猜想函数y kx =(k 是常数,0k ≠)的图像是什么?

2.画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0k ≠)的图像时,怎么画比较

简单?为什么?

活动三.1.用上述方法分别画出1

3

y x =与4y x =-的图像 2.函数 1

3y x =

与4y x =-的图像分别在第几象限? 3.函数1

3

y x =与4y x =-的图像从左向右分别呈什么趋势?

增减性如何?

检测反馈

1. 0.3y x =的图像经过 、 象限,y 随x 的 而 。

2.直线5y x =-经过 、 象限,y 随x 的 而 。

3.函数y kx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0(填 “>”或“<”)

4.()111,p x y ,()222

,p x y 是正比例函数1

2

y x =-的图像上的两点,且 1x <2x ,判断1y 与2y 的大小?(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或性质解题)

《正比例函数》(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19.2.1 正比例函数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及特点.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思考、探究过程、发展总结归纳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2.体验数形之间联系,逐步学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其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 2.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特点的掌握.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归纳─总结. 教具准确 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设计: 画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进行比较,寻找两个函数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考虑两个函数的变化规律. 1.y=2x 2.y=-2x 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特点及函数变化规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经历规律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各方面能力及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正确画图、积极探索、总结规律、准确表述. 学生活动: 利用描点法正确地画出两个函数图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函数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并能准确地表达出,从而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与认识. 活动过程与结论: 1.函数y=2x

画出图象如图(1). 2.y=-2x x -3 -2 -1 0 1 2 3 y 6 4 2 0 -2 -4 -6 画出图象如图(2). 3.两个图象的共同点: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 不同点: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上升状态,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经过第一、三象限.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向右呈下降状态,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经过第二、四象限. 尝试练习: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对它们进行比较.用简便的方法画图 1.y=1 2 x 2.y=- 1 2 x x -6 -4 -2 0 2 4 6 y= 1 2 x -3 -2 -1 0 1 2 3 Y=- 1 2 x 3 2 1 0 -1 -2 -3 比较两个函数图象可以看出:两个图象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函数y=1 2 x?的图象从左 向右上升,经过三、一象限,即随x增大y也增大;函数y=-1 2 x?的图象从左向右下降,经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涟水县外国语小学荀升亮 223400 [课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的意义》第一课时。 [教材简解] 《正比例的意义》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第一课时,和反比例都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虽然学生在四、五年级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从常量到变量,使学生真正用函数的观念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本单元开始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一大突破。教材从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和路程的变化入手,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初步感知两种量的相依互变关系;进而通过计算、交流发现两种量在变化过程中存在着商(比值)不变的规律。进而理解正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是学习反比例知识的基础。 [目标预设] 知识技能:结合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数学思考: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初步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观念; 问题解决: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观察、对比、归纳的学习过程,学会在生活中体验、运用知识; 情感态度: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规律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知识水平、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努力克服教材的局限性,最大限度为学生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机会,锻炼学生探究新知识,创新求异能力。[设计思路]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知识点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 (k≠0的常数) 二、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k)的 直线;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四、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1、y与x成正比例:y=kx (k≠0); 2、y与x+a成正比例:y=k(x+a) (k≠0); 3、y+a与x成正比例:y+a=kx (k≠0);

4、y+a与x+b成正比例:y+a= k(x+b) (k≠0);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b (k≠0, k, b为常数) 注意:(1)k≠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0,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b”;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0, b﹤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18.2(2)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18.2(2)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合庆中学顾燕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描点法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过程,探索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培养观察能力,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归纳的学习习惯。 重点:描点法体验画函数图像的过程 难点:掌握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及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已知y是x的正比例函数,且当x=4时,y=8,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y是x的正比例函数 ∴设y=kx(k≠0) 把x=4,y=8代入解析式 解得k=2 ∴函数解析式是y=2x 二、学习新课 (一)思考:如何画出函数y=2x的图像? 分析:直角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确定的坐标(x,y),反过来,以任意给定的一对有序实数(x,y)的坐标,都可以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唯一确定一个点。根据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对自变量x在定义域内每取一个值,就能确定相应的一个函数值,分别以所取x的值和相应的函数值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可以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对应的点。 (二)操作1 (3)连线

归纳画函数图像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由画图的操作过程可知,所画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解析式y=2x,同时以这个解析式所确定的x与y的任意一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都在所画的直线上,我们就说:这条直线是函数y=2x的图像,并把它表示为:直线y=2x 对于一个函数y=f(x),如果一个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f(x),同时以这个函数解析式所确定的x与y的任意一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都在图形上,那么这个图形叫做函数y=f(x)的图像。 (三)操作2:画函数y=-2x的图像 函数y=2x与y=-2x的图像的相同点:都经过原点(0,0),一条直线由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所确定。 归纳: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像是经过原点O(0,0)和点(1,k)的一条直线,我们把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叫做直线y=kx(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四)例题1 在同一直角坐标平面内,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y=3x, y=x, 三、本课小结 1、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2、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像是经过原点O(0,0)和点(1,k)的一条直线,我们把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叫做直线y=kx(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18.2(2)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复习 姓名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属于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却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即一次函数y=kx+b 中,若b=0,即所谓“y轴上的截距”为零,则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表示为:y=kx(k为比例系数) 当K>0时(一三象限),K越大,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二四象限),k越小,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自变量x的值增大时,y的值则逐渐减小.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R(实数集) 2.值域:R(实数集) 3.奇偶性:奇函数 4.单调性:当k>0时,图象位于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单调递增);当k<0时,图象位于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单调递减)。 5.周期性:不是周期函数。 6.对称轴:直线,无对称轴。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将已知点的坐标带入上式得到k,即可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另外,若求正比例函数与其它函数的交点坐标,则将两个已知的函数解析式联立成方程组,求出其x,y 值即可。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坐标原点(0,0)和定点(x,kx)两点的一条直线,它的斜率是k,横、纵截距都为0。 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作法 1.在x允许的范围内取一个值,根据解析式求出y值 2.根据第一步求的x、y的值描出点 3.做过第二步描出的点和原点的直线 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正比例函数在线性规划问题中体现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比如斜率问题就取决于K值,当K越大,则该函数图像与x轴的夹角越大,反之亦然 还有,y=kx 是y=k/x 的图像的对称轴。 ①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②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比值为正数的,即y=kx(k>0),此时的y与x,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以上各种商都是一定的,那么被除数和除数.所表示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注意:在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时应注意这两种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不一定,它们就不能成正比例.例如:一个人的年龄和它的体重,就不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知识与技能: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提高分析、判断、概括、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情感与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生活中两个是相关联的量的例子,你认为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可以用图像、表格或关系式来表示它。 二、导入新课 1、下面请同学拿出第一组表格,每个小组的同学试着把每个表格都填完整。并讨论每一个表格中的两个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表格1:骆驼的体温变化表 表格2: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变化 表格3: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的变化 表格4:长方形的长6厘米,那么面积和宽的变化表如下: 1、如果把两个互相依赖的量叫做两个相关联的量,我们分别把上面4张表格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所对应的点做成4张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分别猜猜这4张图分别表示那一个表格相关联的量。…… 三、探索新知 1、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第二组的两张表格。从这两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表格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形式的路程和时间如下,把表格填写完整表表格2:一些人买同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付的钱数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c a x) 2、填完表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个表格作对照,讨论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谁和谁是相关联的量?关系式可以怎么写? (3)、谁是定量? (4)、他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比较上面的两个例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师:请同学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再复述一下以上两个表格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关系。 2、回头看看第一组表格。找找在这一组表格中,那一个表格的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为什么?如果让你用关系式表示的话,可以怎样表示。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自来水每吨2元,小明家2月份的水费和用水的数量。 ()和()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小明家2月份的水费和用水的数量的()相同, 所以()和()成正比例。 2、根据第1题的回答,说说下面的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 (2)、东东和爸爸的年龄 (3)、一本书,已经看的页数和还没看的页数 4、从下面的公式中,把两个量成正比例的公式找出来 C=2(a+b) (a一定) C=4a C=∏d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练习题目

1.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222 -=x y B.11+= x y C.2x y = D.22 1 +-=x y 2. 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增大而减小的是( ) A.14+-=x y B. 6)3(2+-=x y C. 6)2(3+-=x y D. 2 x y -= 3.直线63+=x y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4.直线111b x k y +=与直线222b x k y +=交y 轴于同一点.则1b 和2b 的关系是( ) A. 1b 大于2b B. 1b 小于2b C. 1b =2b D.不能确定 5.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cm)与燃烧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像表示为( ) 6.平分坐标 轴夹角的直线是( ) A.1+=x y B.1+-=x y C.1-=x y D.x y -= 7.下面两个变量是成正比例变化的是 ( ) A . 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 B . 变量x 增加,变量y 也随之增加; C . 矩形的一组对边的边长固定,它的周长和另一组对边的边长. D . 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8.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 - 1 2 x+2上, 则y 1 与y 2大小关系是 ( ) A . y 1 > y 2 B . y 1 = y 2 C .y 1 < y 2 D . 不能比较 9.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 与y 之间的函数是 ( ) x y o A x y o B x y o D x y o C

10.直线y=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 、b 应满足 ( ) A . k>0, b<0 B . k>0, b>0 C . k<0, b<0; D . k<0, b>0 11.关于函数12+-=x y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图象必经过点(﹣2,1) B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C .当2 1 > x 时,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9.2.1 正比例函数第二课时

A B C D 正比例函数第二课时 目标: 1.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会通过两点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2.能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 y =kx (k ≠0)理解k >0和k <0时,函数的图象特征与增减性; 3.通过画图、观察图象、归纳总结概括出正比例函数性质的活动,发展数学感知、数学表征、数学概括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几何直观. 重点: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探其性质 难点:数形结合,归纳概括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举两个例子。 2、描点法画函数图象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活动二:画图象 ⑴y=2x (2)y=3 1x (3)y=-1.5x (4) y=-4x 指导学生列表、描点、连线。 列表时引导学生注意自变量取值正、负数、零都要取,在第(2)、(3)两个函数中取值还要注意便于描点;描点要注意准确;连线要注意线的光滑。 活动三:探性质 1、同学们发现我们画的4个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子的? 2、⑴y=2x (2)y= 3 1x 这两个函数图象经过哪些象限?它们经过了同一个点吗? 3、⑴y=2x (2)y=31x 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是左低右高还是左高右低? 4、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当x 的值增大时,函数值有怎样的变化? 5、(3)y=-1.5x (4) y=-4x 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又经过了哪些象限?它们的图象是左低右高还是左高右低?当x 的值增大时,函数值有怎样的变化? 6、观察4个函数的图象,你发现图象经过的象限与什么有关? 7、从解析式来看,你知道为什么当k >0时,图象经过三、一象限? 活动四:探画法 现在我们知道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而且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同学们思考一下,有没有更简单的画法能很快的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上述4个函数中你认为确定哪两个点简单一些?把P89面的练习(1)、(2)两个函数用你知道的最简方法画出图象。 活动五:达标练习 1、正比例函数图象都是经过 的一条直线。用两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一般确定的两个点是( , )和( , )。 2、y=8x 的图象经过第 象限,图象左 右 ,y 随x 的值 。 3、下列图象中是y=-1.2x 函数图象的是( )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 掌握函数的概念,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意义,熟悉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重难点分析 重点:1、函数的概念; 2、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与表达式; 3、一次函数的概念与表达式; 4、函数与坐标平面内点的关系。 难点:1、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判别; 2、自变量、函数值、点的坐标的关系。 知识点梳理 1、常量与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不发生变化的量为常量。 2、函数: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注意: (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 (2)这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变量x取一个确定的值时,变量y的值就随之确定。 (3)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一个值与它对应,如在关系式y2=x(x>0)中,当x=9时,y对应的取值为3或-3,不唯一,则y不是x的函数。 3、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用表格列出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图象法。(3)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解析法。 4、函数值:对于自变量x在取值范围内的某个确定的值a,函数y所对应的值为b.即当x=a时,y=b,那么b叫做自变量x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5、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定义及性质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正比例函数。 2、会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3、能利用正比例函数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作出函数图象和从图象上获取信息,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亲自经历“问题情境——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从图象 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亲身感觉数学来源于生活。 2、体会在学习活动中与同学合作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在学习 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和性质的理解。 难点:利用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灵活解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研讨: 问题:199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大约128天后,人们在25600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 (2)25600÷128=200(km) (3)这只燕鸥的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的时间x(单位: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y=200x (0≤x≤128) (4)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 当x=45时,y=200×45=9000 二、新知构建: 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 (1)圆的周长L随半径r 大小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立方cm,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立方cm)大小变化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撂在一起的总厚度h (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0℃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的变化而变化。 观察以下函数: (1)l=2πr(2)m=7.8V (3)h=0.5n (4)T= -2t

正比例意义教案

正比例意义教案 【课题】正比例的意义 【设计教师】何金鹤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2.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图像。 【教学重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正比例的量。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揭示课题 二、目标导学,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法指导 1 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 4.已知圆柱体的体积和底面积,高度怎求? 2 出示例1,学生把表格填完整 观察图中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她前面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水的体积和高度有什么规律?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用式子怎样表示?小组交流讨论 3 小结 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知道高度和体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体积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高度扩大,体积随着扩大;体积缩小,高度也随着缩小。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4 出示例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例1的实验结果可以用下面的图像表示: (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杯中水的高 度是 7cm,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 225cm3的水 有多高? 四、目标检测:1 做一做,学生先尝试练习再订正 一辆汽车在高速路上形式,下面是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1)你能写出几组路程和相对应的时间的比?比较这些比值的大小,说一说这个比值表示什么? (2)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3)在下图中描出表示路程和相应时间的点,然后把它们按顺序连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 (k≠0的常数) 二、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k)的直线;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四、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1、y与x成正比例:y=kx (k≠0); 2、y与x+a成正比例:y=k(x+a) (k≠0); 3、y+a与x成正比例:y+a=kx (k≠0); 4、y+a与x+b成正比例:y+a= k(x+b) (k≠0);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b(k≠0, k, b为常数) 注意:(1)k≠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0,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b”;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0, b﹤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3、一次函数y=kx+b (k≠0, b≠0)中“k和b的作用”: (1)k的作用:k决定函数的增减性和图像的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2)∣k∣的作用:∣k∣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 ∣k∣越大,直线越陡,直线越靠近y轴,与x轴的夹角越大; ∣k∣越小,直线越平缓,直线越远离y轴,与x轴的夹角越小; (3) b的作用:b决定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 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或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或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 (4)k和b的共同作用:k和b共同决定直线所经过的象限 四、直线的平移规律:直线y=kx+b可以由直线y=kx平移得到 当b>0时,将直线y=kx:向上平移b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 当b﹤0时,将直线y=kx: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 五、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直线m:y=ax+b; 直线n: y=cx+d (1)当a=c,b≠d时,直线m∥直线n,反之也成立; 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平行。 (2)当ac=-1时,直线m⊥直线n。反之也成立; 例如:直线y=x+2与直线y=-2x+3互相垂直

正比例函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正比例函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绥阳县郑场中学马小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能掌握、运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作正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感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描点作图题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的概括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提出问题 问题1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你能写出两个具体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吗?什么叫正比例函数?(学生随便写出两个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如y=2x、y=-2x等。回顾正比例函数概念,开放性地先让学生写出几个简单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既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也是为了后面研究函数性质提供画图象的具体函数。)问题2 函数都有哪几种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表格法和图像法。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做好铺垫。) 问题3 针对函数y=kx(k≠0),大家还想研究什么?应该怎样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自然合理地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函数图象,研究步骤:列表、描点、连线。通过回顾,引导学生自然合理地提出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k>0的函数性质 问题4 让我们从具体的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研究开始,画图象怎样画? (在学生说出画图象的步骤后,教师ppt演示。学生对刚接触画图象,为避免学生因在列表、连线等细节上出现错误,教师示范,为后续学生独立作图提高准确性。)追问1:看一看,画出的图象是什么?追问2:其他的正比例函数图象也是一条直线吗?请三人小组分工,分别取k为1、3、4,每人在练习纸上画一幅正比例函数图象。(类比

正比例的意义教案

正比例的意义教案 谢培培 教学内容:教材第39—41页例1一例3、“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2)单价数量总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2.引入新课。 上面是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当其中有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

识这种变化规律。今天,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l。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并思考能发现什么。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 (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 (2)路程和时间相对应数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这两种量变化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 (1)表里的两种量是所行时间和所行路程。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时间扩大,路程也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板书: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一定)因为路程和时间对应数值比的比值都是50。提问:这里比值50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书补充成: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比的比值一定) 2.教学例2。 出示例2和思考题。要求学生按刚才学习例1的方法学习例2,然后把你学习中的发现综合起来告诉大家。学生观察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再提问:这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枝数比的比值一定)你是怎样发现的?比值1.6是什么数量,你能用数量关系式表

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设计

正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0页《正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不同背景下函数模型(关系式)的比较,接受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正比例函数的兴趣和能力。 3. 初步体验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比例函数图像性质特点的掌握以及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1、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1)圆的周长L 随半径r 变化的关系; (2)铁块的质量m (单位:g )随它的体积v (单位:cm3)变化的关系(铁的密 度为7.8g/cm3) m=7.8v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叠在一起的总厚度 h 随练习本的本 数n 变化的关系; h=0.5n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 冻时间t (单位:分) T=-2t 这些函数解析式都是常熟与自变量的乘积的形式。 r l π2=

函数=常数×自变量 ↓ ↓ ↓ y = k · x 4、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 一般地,形如y=k x (k 是常数,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y = k x (k ≠0的常数) 注: 正比例函数y=kx (k ≠0)的结构特征 ①k ≠0 ②x 的次数是1 二、初步应用,感悟新知 1.判断下列函数解析式是否是正比例函数?如果是,指出其比例系数是多少? (k 为常数) 2、请同学们举出几个具体的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 对于学生列举的不属于正比例函数的实例,不回避,恰当引导,紧扣定义,认真分析。) 三、认识的深化 1、已知函数y=(m-1)x 是正比例函数,求m 的取值范围。 2、如果 y=5x m-1 是正比例函数,求m 的值. 3、 若3 2 )2(--=m x m y 是正比例函数,m= 。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了那些内容?你是如何理解的? 2、布置作业: (为了更好的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充分展示分层教学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分层作业。) 案例设计说明: 在前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始终是在数形结合的背景下整体地感受并理解这函数的概念。在描点法的学习中,初步感受了通过描点画出图像,并感知其增减性的过程。函数概念的学习要求学生进行数形结合的思维运算,进行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的灵活转换,这样才可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但函数概念的学习向来是一个难点,除知识点本身原因外,更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数与形基本上是割裂的,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设计一种有助于学生整体认识与把 x 2(1)y = 2x (2)y =2 x y 3=)(x 6y 4-=)(kx y 5=)(5 2y (6)+=x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亲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2.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熟练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方法,会正确判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方法,并能正确判断。 难点:使学生理解“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等术语的含义。能够比较有条理的叙述判断过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方法,会正确判断,并且我们要掌握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能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内容,形成初步感知。(2)首先,我们先来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它的具体内容是 巩固新知: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不能直接与新知发生作用,建立实质性的关系。 学生先建立起新知的上位概念——“两种相关联的量”,接着以此为生长点,,引导学生参与把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比较、分类、抽象概括。从而过渡到下位概念——正、反比例意义的学习。 它是如何在题目中应用的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具体说明。 例1.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300台,可以生产42天;如果每天生产420台,可以生产30天,那么他们的工作效率比是(),他们所用的工作时间比是(),因为()一定,所以()和()成()比例。

答:300:420、42:30、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反 根据例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练习: 《学习宝典》是一种同学们喜爱的工具书,现在有两种版本,如果买4.8元一本的,能买90本;如果买5.4元一本的,能买80本,那么它们的单价比是( ),它们的数量比是( )。 答案:、(3)接着,我们再来看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内容,它的具体内容是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它是如何在题目中应用的呢?我们也通过一道例题来具体说明。 例:树的高度与它的生长年数,判断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答:树的高度与它的生长年数不成比例,因为它们的总数量不一定。 根据例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练习: 面积一定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判断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答:面积一定的三角形的底和高成反比例,因为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并且它们的乘积一定。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以及它们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1)巩固新知: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不能直接与新知发生作用,建立实质性的关系。 学生先建立起新知的上位概念——“两种相关联的量”,接着以此为生长点,,引导学生参与把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比较、分类、抽象概括。从而过渡到下位概念——正、反比例意义的学习。 (2)树的高度与它的生长年数,判断下面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答:树的高度与它的生长年数不成比例,因为它们的总数量不一定。 四、习题检测 1.烧煤的天数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煤的总量成( )比例。 2.如果那么和成( )比例3.面积一定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判断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4.8 5.4: 9080:57 x y x y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练习题

1.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222 -=x y B.11+=x y C.2x y = D.22 1+-=x y 2. 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增大而减小的是( ) A.14+-=x y B. 6)3(2+-=x y C. 6)2(3+-=x y D. 2 x y - = 3.直线63+=x y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A.4 B.5 C.6 D.7 4.直线111b x k y +=与直线222b x k y +=交y 轴于同一点.则1b 和2b 的关系是( ) A. 1b 大于2b B. 1b 小于2b C. 1b =2b D.不能确定 5.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cm)与燃烧时间t(小时)的 函数关系用图像表示为( ) 6.平分坐标轴夹角的直线是( ) A.1+=x y B.1+-=x y C.1-=x y D.x y -= 7.下面两个变量是成正比例变化的是 ( ) A . 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 B . 变量x 增加,变量y 也随之增加; C . 矩形的一组对边的边长固定,它的周长和另一组对边的边长. D . 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8.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 - 12 x+2上, 则y 1 与y 2大小关系是 ( ) A . y 1 > y 2 B . y 1 = y 2 C .y 1 < y 2 D . 不能比较 9.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 与y 之间的函数是 ( ) 10.直线y=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 、b 应满足 ( ) A . k>0, b<0 B . k>0, b>0 C . k<0, b<0; D . k<0, b>0 11.关于函数12+-=x y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图象必经过点(﹣2,1) B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A B D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那么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属于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却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即一次函数y=kx+b 中,若b=0,即所谓“y轴上的截距”为零,则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表示为:y=kx(k为比例系数) 当K>0时(一三象限),K越大,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二四象限),k越小,图像与y轴的距离越近。自变量x的值增大时,y的值则逐渐减小.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R(实数集) 2.值域:R(实数集) 3.奇偶性:奇函数 4.单调性:当k>0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单调递增);当k<0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单调递减)。 5.周期性:不是周期函数。 6.对称轴:直线,无对称轴。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将已知点的坐标带入上式得到k,即可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另外,若求正比例函数与其它函数的交点坐标,则将两个已知的函数解析式联立成方程组,求出其x,y值即可。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坐标原点(0,0)和定点(x,kx)两点的一条直线,它的斜率是k,横、纵截距都为0。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作法 1.在x允许的范围内取一个值,根据解析式求出y值 2.根据第一步求的x、y的值描出点 3.做过第二步描出的点和原点的直线 [编辑本段]正比例函数的应用 正比例函数在线性规划问题中体现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比如斜率问题就取决于K值,当K越大,则该函数图像与x轴的夹角越大,反之亦然 还有,y=kx 是y=k/x 的图像的对称轴。 ①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①用字母表示: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②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比值为正数的,即y=kx(k>0),此时的y与x,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