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制造技术报告

现代制造技术报告

现代制造技术报告
现代制造技术报告

现代制造技术报告古代零件、器件制造加工技术綦毋怀文卓越的刀剑制造技术东汉末,我国可能出现了炼钢工艺“灌钢” 法的初始形式。南北朝时期綦毋怀文对这一炼钢技术进行了重打的改进和完善。

铸铁技术战国中期以后,铸铁器逐步取代铜、木、石、蚌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出土实物有犁铧、铲、镰、锄、斧、锛、凿等。

融合传统与现代加工技术的零件加工暖气片——铸造(图1)、曲轴——锻造(图2)、垫片——冲压(图3)、薄板——轧制、直角弯板——弯板(图4)、薄壁深锥——拉伸、电器面板——拉丝。

现代特种加工技术的零件加工电火花——对导电材料进行加工。线切割——凹槽类零件。电解——阀体金属零件去毛刺。电解磨削——磨削各种硬质合金刀具、塞规,轧辊、耐磨衬套、模具平面和不锈钢注射针头等。超声波——适于加工各种硬脆材料,特别是不导电的一般用于加工圆孔、型空、型腔、套料、及微细孔。激光——几乎能加工任何材料、打孔、切割、焊接等。电子束——对脆性,韧性,导体,非导体及半导体材料都可以加工,一般用于高速打孔,加工型孔和特殊表面,焊接、水射流——可以加工很薄,很软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爆炸成形加工——指以炸药(或火药和可燃气体)为能源把金属毛坯加工成型或焊接在一起的加工工艺,钣金零件的拉深、胀形、卷边、翻口、冲孔、压梗、弯曲和校形等,都可用爆炸成型来完成。

超精密加工零件超精密车削——可以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螺纹、沟槽、端面和成形面等。镜面磨削——能达到最小表面粗糙度的磨削方法,主要用于加工精密轧辊、精密线纹尺等需要特别光洁的精密零件的外圆或平面。珩磨——珩磨主要用于加工孔径为5?500毫米或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如缸筒、阀孔、连杆孔和箱体孔等,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甚至更大。研磨——研磨可用于加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多种表面,如平面、圆柱面、圆锥面、螺纹、齿面、球面等。

单点金刚石切削微纳米技术领域:机械化学抛光——主要是将化学和机械的作用结合起来,将硅片表面进行抛光。

现代加工技术

铸造: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艺过程。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铸造生产的毛坯成本低廉,对于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同时它的适应性较广,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但铸造生产所需的材料(如金属、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设备(如冶金炉、混砂机、造型机、造芯机、落砂机、抛丸机等)较多,且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而污染环境。

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铸造技术的发展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目标,即:

①保护环境,减少以至消除污染;

②提高铸件质量和可靠性,生产优质近终形铸件;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缩短交货期。

常见的铸造设备:1.型砂粘结剂(molding sand binder)[造型材料]将松散的铸造砂粘结在一起使之成为型砂或芯砂的造型材料。

2. 再生砂(reclaimed sand)[造型材料]铸造生产中经过处理基本上恢复了使用性能可以回

用的旧砂。

3?铸造砂(foundry sand )[造型材料]铸造设备生产中用来配制型砂和芯砂的一种造型材料。

4?混砂机(sand mixer )[铸造设备]用于混

制型砂或芯砂的铸造设备。混砂机一般具有下列

5) ,暖气片(图 1),井盖 ,工艺品铜像 ,铸

并通过悬浮液中的磨料加工脆硬材料的一 种加工

方法。

超声波的加工有如下特点:

1、 适于加工各种硬脆材料,特别是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宝石、金刚 石等),扩大了模具材料的选用范围。

2、 工具可用较软的材料做成较复杂的形状,不需要工具相对于工件做复杂的运动,机 床结构简单,操作也方便。

3、 由于去除加工材料是靠极细小磨粒的瞬时局部的撞击作用,故工件表面的宏观作用

力很小,不会引起变形和烧伤,表面粗糙度也好,加工精度可达

0.01~0.02mm ,而且可以加

工薄壁、窄缝、低刚度工作。

超声波加工设备: CSJ-2型超声波加工机床,是由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振动系统、机床本体及磨料工作循

环系统等部分(图 6)。

典型零件:型孔、型腔加工(图 7)、单晶片(切割) 、模具(抛磨) 。

激光加工: 激光加工是利用光的能量经过透镜聚焦后在焦点上达到很高的能量密度,

靠 光热效应来加工的。

激光加工特点:激光加工不需要工具、加工速度快、表面变形小,可加工各种材料。用 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如打孔、切割、划片、焊接、热处理等。 某些具有亚稳态能 级的物质, 在外来光子的激发下会吸收光能, 使处于高能级原子的数目大于低能级原子的数 目——粒子数反转, 若有一束光照射, 光子的能量等于这两个能相对应的差, 这是就会产生 受激辐射,输出大量的光能。优点如下:

1、 激光功率密度大,工件吸收激光后温度迅速升高而熔化或汽化,即使熔点高、硬度 大和质脆的材料 (如陶瓷、金刚石等 )也可用激光加工;

2、 激光头与工件不接触,不存在加工工具磨损问题;

3、 工件不受应力,不易污染;

4、 可以对运动的工件或密封在玻璃壳内的材料加工;

5、 激光束的发散角可小于 1 毫弧,光斑直径可小到微米量级 ,作用时间可以短到纳秒和 皮秒 ,同时,大功率激光器的连续输出功率又可达千瓦至十千瓦量级,因而激光既适于精密微 细加工 ,又适于大型材料加工;

6、 激光束容易控制 ,易于与精密机械、精密测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实现加工的 高度自动化和达到很高的加工精度;

激光加工设备:红宝石激光器(图

8),一般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工作物质。 2、谐

振腔。 3、激励能源。

激光器的加工应用:在激光加工中个利用激光能量高度集中的特点,可以打孔、切割、 雕刻及表面处理。利用激光的单色性还可以惊醒精密测量。

总结:通过学习现在制造技术,了解包括材料、工艺、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新兴技 术,现代制造技功能:将旧砂、新砂、型砂黏结剂和辅料混合均匀。 等。 用铸造工艺制造加工的零件有:机床床身(图 铁

铁锅等。

超声波加工: 是利用工具端面做超声频振动,

术的应用是中国制造业发张的脊梁。

1

(此文档

分内容来

告知删除,

容,供参

持)

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文

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考,

感谢您的配合和支

同5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读书报告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读书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日期:2012年1月12日

目录 1.简要叙述现代制造技术或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3 2.简要叙述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4 3.简要叙述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含哪些具体类型的技术 -------------------------------------------------------6 4. 对现代制造技术或先进制造技术中的1-2项具体的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进行 叙述(电火花加工)。 -------------------------------------------7 5. 应用Mastercam软件对一个零件的至少一道工序进行数控车削(左右掉头) 或铣削加工的自动编程。 -----------------------------------------10 6.参考文献--------------------------------------------------------15

1.简要叙述现代制造技术或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1.1 现代制造技术的定义 现代制造技术是指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生产设备、材料、能源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和售后服务以及对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这样一个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 1.2 现代制造技术的内涵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交叉融合,给制造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予了强大支持。因此,涌现了许多先进制造技术。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微机械制造等技术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 制造系统主要由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组成。制造系统的设计主要对这三个系统进行设计。快速响应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产品的快速设计、快速开发、快速制造及生产系统的快速组成。先进制造技术的许多重要概念都与快速响应密切相关。其中主要有快速成形制造(RP&M,Rapid Prototyping & Manufacturing),并行工程、虚拟制造、CIMS、敏捷制造、动态联盟与虚拟公司等。 现代制造技术以优质、高效、低耗及无污染的基础技术,以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单元技术,从而进行高效率、高质量、高利益的集成技术完成产品的加工、设计、优化及评测,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需求。能力、并取得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1.3 现代制造技术的分类 ①现代设计技术 计算机技术+ 基础优良设计技术+ 优势竞争环境创建技术+ 产品生命周期设计技术+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设计+ 可靠性、仿真性、虚拟性实验。 ②现代制造技术 精密、超紧密技术+ 特种加工(nonterditional machining) ③制造自动化技术 数控+ 工业机器人+ FMS + CA T + CAE ④Machining system AND Machining modrel CIMS + AMS(敏捷制造)+ IMS + LP(精良生产)+ CE AND CE +MRP(制造资源计划)+ JIT(准时生产)+ ABC AND VT(virua teachnology)等。 2.简要叙述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

通信工程调研报告范文

通信工程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通信工程调研报告 通信技术发展调研报告 31402145 通信1403 万军 摘要: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这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通 信就是互通信息,通信在远古的时代就 已存在。现代通信技术建立在计算机、 半导体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之 上,现代通信技术宽带、个性、数字和 智能的特点。只要有信息的交换基本就 有通信技术的存在,在计算机之间,电话手机程控交换,军事,武器,航天航空等都有通信的应用。 关键字:通信技术发展史、现代通信技术发展及特点、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通信技术发展 的前沿动态

-通信技术发展史 纵观通信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第二阶段是电通信阶段。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这样,利用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 语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进程。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第三阶 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从总体上看, 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 的技术。通信系统是指点对点通所需的 全部设施,而通信网是由许多通信系统 组成的多点之间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设 施。而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 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通信发展史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

通信 有线通信 美国莫尔斯:约5km的电报; 美国贝尔:取得电话机专利; 美国普宾:通信电缆; 1972年日本:公共通信网的数据通信,传真通信业务; 美国:发表贝尔数据网络,英国:图像信息服务实验; 现代通信系统利用某些集中转接 设施→复杂信息网络 →”交换功能”→实现任意两点之间信号的传输. 无线通信 1864年英国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存在设想; 1888年德国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1895年意大利马可尼:传距仅数百米的无线通信; 1901年意大利马可尼:横渡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先进制造技术

1 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一般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制造业(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理论技术(自动化技术生产设备)、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生命科学及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中产品设计、制造、管理(检测)、销售、使用、服务(售后服务)以及对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这样一个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竞争能力,取得(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理想经济技术综合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由以上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可以看出先进制造技术有如下特点: 1)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不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其渗透到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的所有领域及全部过程,并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生产。 2)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新世纪技术系统,它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赢得国际市场竞争。 3)先进制造技术是不仅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 4)先进制造技术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5)先进制造技术是强调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淡化,并最终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 6)先进制造技术是特别强调环境保护,要求产品是所谓的“绿色产品,要求生产过程是环保型的。2.先进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庞大的技术群。在机械制造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在产品的设计开发、还是在产品生产制造或是经营管理中都能充分利用先进制造技术。近几年,机械制造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由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现代机械制造企业逐步改变了传统观念,在生产组织方式上发生了五个转变: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从金字塔式的多层次生产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结构转变;从按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组织形式转变;从质量第一的竞争策略向快速响应市场的竞争策略转变;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 2)机械制造业的先进制造工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在整个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工艺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由于机械制造业本身的需要,形成和发展了许多先进的制造工艺及自动化技术。从而充实、发展了整个先进制造技术群,带动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这些先进制造工艺及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毛坯制造工艺。毛坯制造是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和前提。近几年,出现了许多先进的制造工艺及技术。铸造方面出现了一套精密洁净铸造成形工艺,例如,外热风冲天炉熔炼、处理、保护成套技术;钢液精炼与保护技术;高效金属型铸造工艺及设备;气化模铸造工艺与设备等。锻压方面出现了精确高效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之我见 一、通信的基本含义 “通信”二字在通信原理课本上的定义是——互通信息,简短却又蕴含了很深的含义。我自己对通信的理解:“互”字即互相,即通信是双方的通信;“通”字即建立了通道,处于连通的状态,信息能够在通道里传递;而“信息”则就有广泛的含义了,是通信传递的内容,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了解、认识事物。简单的“通信”二字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让我们有深刻的思考。 二、现代通信的发展和技术 近现代的通信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通信阶段,第二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莫尔斯发明电报机、贝尔发明电话,开启了电路交换的时代;第二阶段主要包括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主要应用的通信技术有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数据交换与数据网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现代通信网络采用分层的结构形式,其垂直描述,即为了实现端到端之间的业务通信,从功能上将网络分为业务与终端、交换与路由和接入与传送。“业务与终端”表示面向用户的各种通信业务与通信终端的类型和服务类型,“交换与路由”表示支持各种业务的提供手段与网络装备,“接入与传送”表示支持所接入业务的传送媒质和技术设施。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支撑技术,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与技术特征,使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络有机的融合。 在我们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的过程中,老师一直要求我们从“大通信、大网络”的层面来学习思考,而不是单单注重某一门技术的研究。现代的网络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高端前沿的技术,如数字通信、程控交换、宽带IP等,如果将这些技术分别开设课程独立学习,则课程量很大,而且不利于我们对这个大网络的整体的关联性进行思考。在技术飞快的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赶上信息的更新速度,从大的方面整体地观测信息时代的发展。

现代加工技术期末复习题

《现代加工技术》复习题 1.现代加工技术则是指满足“(高速)、(高效)、(精密)、微细、自动化、(绿色化)”特征中一种以上特征的加工技术。 2.20世纪末出现了一种新的加工技术分类方法,将加工技术分为四大类,即:(去除(或减材)加工)、(增材加工)、变形加工和表面加工。 3.切削用量三要素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4.单个磨粒的磨削过程大致分为(滑擦)、(刻划)和(切削)三个阶段.。 5.磨料在基带上的涂敷方法一般有重力作用法和(静电植砂法)。 6.研磨工艺参数有(研磨压力)、(研磨速度)、研磨时间、(研磨运动轨迹)。 7.珩磨加工时,珩磨头有三个运动,即(旋转运动)、(往复运动)和垂直于加工表面的径向加压运动。 8.电火花加工按工具电极和工件相对运动的方式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磨削和镗磨、电火花同步共轭回转加工等。 9.(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工艺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这种加工方法最适合加工~3mm左右的小孔且深径比可超过100。 10.激光切割的工艺参数为(切割速度)、(焦点位置)、(辅助气体)和(激光功率)。 11.绿色加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技术先进性)、(绿色性)、(经济性)。 12.加工参数优化的方法有(解析优化方法)和(试验优化方法)两种。 13.塑性材料的切屑形成过程,就其本质来说,是被切削材料在刀具切削刃和前刀面作用下,经受挤压产生(剪切滑移)的过程。 14.默钱特剪切角理论公式中的剪切角是根据(最小切削功原理)确定的。 15.高速切削加工的刀具材料主要有(超硬刀具材料)、陶瓷刀具、TiC(N)基硬质合金和涂层刀具。 16.对(淬硬钢)材料进行高速车削加工叫高速硬车削,可以采用硬车削替代磨削加工的场合很多,如汽车曲轴加工、轴承加工、淬硬螺纹加工等。 17.在线电解修整ELID是专门应用于(金属结合剂)砂轮的修整方法,与普通的电解修整方法相比,具有修整效率高、工艺过程简单、修整质量好等特点。 18.以砂轮高速、(高进给速度)和大切深为主要特征的高效深磨HEDG技术是高速磨削在高效加工方面的最新应用。

现代制造技术报告

现代制造技术报告 古代零件、器件制造加工技术 綦毋怀文卓越的刀剑制造技术东汉末,我国可能出现了炼钢工艺“灌钢”法的初始形式。南北朝时期綦毋怀文对这一炼钢技术进行了重打的改进和完善。 铸铁技术战国中期以后,铸铁器逐步取代铜、木、石、蚌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出土实物有犁铧、铲、镰、锄、斧、锛、凿等。 融合传统与现代加工技术的零件加工 暖气片——铸造(图1)、曲轴——锻造(图2)、垫片——冲压(图3)、薄板——轧制、直角弯板——弯板(图4)、薄壁深锥——拉伸、电器面板——拉丝。 现代特种加工技术的零件加工 电火花——对导电材料进行加工。线切割——凹槽类零件。电解——阀体金属零件去毛刺。电解磨削——磨削各种硬质合金刀具、塞规,轧辊、耐磨衬套、模具平面和不锈钢注射针头等。超声波——适于加工各种硬脆材料,特别是不导电的一般用于加工圆孔、型空、型腔、套料、及微细孔。激光——几乎能加工任何材料、打孔、切割、焊接等。电子束——对脆性,韧性,导体,非导体及半导体材料都可以加工,一般用于高速打孔,加工型孔和特殊表面,焊接、水射流——可以加工很薄,很软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爆炸成形加工——指以炸药(或火药和可燃气体)为能源把金属毛坯加工成型或焊接在一起的加工工艺,钣金零件的拉深、胀形、卷边、翻口、冲孔、压梗、弯曲和校形等,都可用爆炸成型来完成。 超精密加工零件 超精密车削——可以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螺纹、沟槽、端面和成形面等。镜面磨削——能达到最小表面粗糙度的磨削方法,主要用于加工精密轧辊、精密线纹尺等需要特别光洁的精密零件的外圆或平面。珩磨——珩磨主要用于加工孔径为5~500毫米或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如缸筒、阀孔、连杆孔和箱体孔等,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甚至更大。研磨——研磨可用于加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多种表面,如平面、圆柱面、圆锥面、螺纹、齿面、球面等。 单点金刚石切削微纳米技术领域:机械化学抛光——主要是将化学和机械的作用结合起来,将硅片表面进行抛光。 现代加工技术 铸造: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艺过程。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铸造生产的毛坯成本低廉,对于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同时它的适应性较广,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但铸造生产所需的材料(如金属、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设备(如冶金炉、混砂机、造型机、造芯机、落砂机、抛丸机等)较多,且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而污染环境。 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铸造技术的发展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目标,即: ①保护环境,减少以至消除污染; ②提高铸件质量和可靠性,生产优质近终形铸件;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缩短交货期。 常见的铸造设备:1.型砂粘结剂(molding sand binder)[造型材料]将松散的铸造砂粘结在一起使之成为型砂或芯砂的造型材料。 2.再生砂(reclaimed sand)[造型材料]铸造生产中经过处理基本上恢复了使用性能可以回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之我见 一、通信的基本含义 “通信”二字在通信原理课本上的定义是——互通信息,简短却又蕴含了很深的含义。我自己对通信的理解:“互”字即互相,即通信是双方的通信;“通”字即建立了通道,处于连通的状态,信息能够在通道里传递;而“信息”则就有广泛的含义了,是通信传递的容,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了解、认识事物。简单的“通信”二字蕴含了丰富的容,让我们有深刻的思考。 二、现代通信的发展和技术 近现代的通信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通信阶段,第二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莫尔斯发明电报机、贝尔发明,开启了电路交换的时代;第二阶段主要包括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主要应用的通信技术有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数据交换与数据网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现代通信网络采用分层的结构形式,其垂直描述,即为了实现端到端之间的业务通信,从功能上将网络分为业务与终端、交换与路由和接入与传送。“业务与终端”表示面向用户的各种通信业务与通信终端的类型和服务类型,“交换与路由”表示支持各种业务的提供手段与网络装备,“接入与传送”表示支持所接入业务的传送媒质和技术设施。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支撑技术,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与技术特征,使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络有机的融合。 在我们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的过程中,老师一直要求我们从“大通信、大网络”的层面来学习思考,而不是单单注重某一门技术的研究。现代的网络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高端前沿的技术,如数字通信、程控交换、宽带IP等,如果将这些技术分别开设课程独立学习,则课程量很大,而且不利于我们对这个大网络的整体的关联性进行思考。在技术飞快的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赶上信息的更新速度,从大的方面整体地观测信息时代的发展。

现代加工技术报告

现代加工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五轴联动数控加工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生姓名严亚鹏 学生学号201106040419 任课教师孙未老师 设计(论文)成绩 教务处制 2015年1月3日

填写说明 1、专业名称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2、格式要求: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 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目录 第1节------------------------------------------------------------------------------------------------ 第2节------------------------------------------------------------------------------------------------

现代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报告

现代钢铁生产工艺流程报告 冶金E101 4101101X 现代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流程大致为铁矿石原料经过烧结、球团处理后,采用高炉生产铁水,经铁水预处理后,由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至合格成分钢水,然后连铸浇铸成钢坯,钢坯经过轧制,制成各类成品。 在钢铁生产工艺中烧结和球团是两种不同的造块方法,但是他们都是将细粒(粉状)物料通过反应变成块状物料,并在物理性能和化学组成上能满足下一步加工要求。烧结是将矿料经过烧结台车燃烧、粉碎、冷却、筛选等工艺造块的方法。球团时先将粉矿加适量的水分和粘结剂制成粘度均匀、具有足够强度的生球,经干燥、预热后在氧化气氛中焙烧,使生球结团,制成球团矿。 烧结矿和球团矿经过不同的筛选过程,得到的成品会在炼铁中得到使用。 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必须经过除尘处理,得到的粉尘属于矿料粉末,会进行回收再次加工。烧结产生的余热可以进行发电。 炼铁是将铁矿石冶炼成铁水的过程。铁矿石、焦炭和熔剂等按规定配料比由炉顶装料装置分批送入高炉,并使炉内料面保持一定高度。焦炭和矿石在炉内形成交替分层结构。矿石料在下降过程中逐步被还原、熔化成铁和渣,聚集在炉缸中,定时从铁口、渣口放出。在炼铁过程中,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热风(1000-1300℃),喷入燃料。在高温下焦炭中的碳和喷吹物中的碳生产的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氧夺取出来,得到铁。铁矿石通过还原反应练出生铁,铁水通过出铁口放出,矿石中的脉石、焦炭及喷吹物中的灰分与加入炉内的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产炉渣,从出铁口和出渣口分别排出。矿渣可以回收用作水泥生产的原料。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另作他用。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一般情况下,一代高炉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几十年。 冶炼好的铁水经过鱼雷罐车拉至炼钢厂进行炼钢。 炼钢是在转炉中进行的,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通过氧化反应脱碳、升温、合金化的过程。他的主要任务是脱硫、脱氧、脱磷、脱碳,去除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提高温度和调整成分。磷对大多数钢来说是有害元素,它在钢中的含量高会引起“冷脆”,从高温到零摄氏度一下,钢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2012211110 学号: 2012210299 姓名:未可知

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课上,老师提到的一个词“通信人”警醒了我,尽管当初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通信工程最终也如愿以偿,进入大三,身边的同学忙着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似乎大家都为了分数在不懈奋斗。作为一个北邮通信工程的大三学生,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找寻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通信这个行业如此之大,我到底适合什么。本学期,现代通信技术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规划,也让我对“通信人”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通信知识的储备 《现代通信技术》第一页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现实世界而获取信息,并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所谓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可靠的因素”,它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因此,我们通信人的任务就是利用有线、无线等形式来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在传输过程中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而具体来讲,要实现信息传递,通信网是必需的通信体系,其中通信网分层的结构形式需要不同的支撑技术,包括业务网技术,向用户提供电话、电报、数据、图像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网络;介入与传送网技术,实现信息由一个点传递到另一个点或一些点的功能。对此,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课程的安排让我们一步步打下基础,建立起知识储备。 知识树如下: 如知识树所述,通信工程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一下6类基础:

数学基础: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基础,随机过程; 电路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通信电子电路; 场与波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射频与天线; 计算机应用能力:C 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时嵌入式系统 信号处理类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图像处理,DSP 原理及应用; 通信类课程: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论基础,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从大一开始学习的工科数学分析,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数学基础,物理基础,计算机能力,然后逐步加大难度,细化课程,方向逐渐明朗详细。同时,课程中加入了各种实验,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二、通信知识的小小应用 实验课上老师说过,以我们所学的知识已经可以制作简单通信的手机的草图了,我对此跃跃欲试。经过思考和调研,以下是我对于简单手机设计的原理框图和思考结果。 一部手机的结构包括接收机、发射机、中央控制模块、电源和人机界面部分,如下图 手机结构设计图 电路部分包括射频和逻辑音频电路部分,射频电路包括从天线到接收机的解调输出,与发射的I/O 调制到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电路。其中,射频接收电路完成接收信号的滤波、信号放大、解调等功能;射频发射电路完成语音基带信号的调制、变频、功率放大等功能。要用到的超外差接收机、混频器、鉴相器等在《通信电子电路》书本中的知识。逻辑音频包括从接收解调到接收音频输出、送话器电路到发射I/O 调制器及逻辑电路部分的中央处理单元、数字语音处理及各种存储器电路。由核心控制模块CPU 、EEPROM 、 FLASH 、SRAM 等部分组成,一个基本 天线 接收机 发射机 频率合成 电源 逻 辑 音 频 人 机 交 互

现代通信技术知识点总结(考研复试)

第一章通信网基础知识 1、信号是信息传输的载体 2、模拟信号:信号波形模拟信息的变化而变化,幅度连续。数字信号:幅度离散的信号,即信号的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是离散的。 3、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 4、信息传输方式:并行传输、串行传输。串行传输中如何解决码组或字符的同步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异步传输方式和同步传输方式 5、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和噪声源构成。通信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将信息从信源传送到信宿。 6、按照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数据通信。模拟通信系统是以模拟信道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数据通信使随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是指信源、信宿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而传输信道既可以是数字信道也可以是模拟信道的通信过程或方式。通常,数据通信主要是指计算机(或数字终端)之间的通信。 7、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信道的传输带宽来衡量,有效带宽越大,则传输的话路越多,因此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常常用信道内传输的话路多少来表示。采用复用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整个通信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传输速率、传输差错率、信噪比和系统的频带利用率(衡量系统的有效性指标)。 8、通信网就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设备和交换设备)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协同工作,以实现2个或多个用户间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 9、通信网的基本构成要素(硬件)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 10、交换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要素,其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实现1个呼叫终端(用户)和它所要求的另1个或者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路由选择的连接。 11、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主要有网状型、星型、复合型、环型、线型、总线型和树型。 12、通信网的分层结构:垂直描述是从功能上将网络分为信息应用层、业务网层和接入与传输网层。水平描述是基于通信网实际的物理连接来划分的,可分为核心网,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或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等。 13、通信网的质量要求: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的合理性。 14、协议是指系统间互换数据的一组规则,主要是关于相互交换信息的格式、含义、节拍等。 15、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7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

南航大现代加工技术复习

切削加工技术 1.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追求更高的加工精度、以高速实现高品质加工、微细与纳米 加工快速发展、追求加工智能化、更加注重加工的绿色化 2.切削加工技术正朝着高速、高效、精密、微细、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 3.切削加工是指采用具有规则形状的刀具从工件表面切除多余材料,从而保证在几何形 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层质量等方面均符合设计要求的机械加工方法 4.切削用量是指刀具及工件的运动速度以及刀具切入工件内部的深度 5.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 前刀面:切削流经的表面 主后刀面: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副后刀面: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 刀具静止坐标系: 基面:通过主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切削平面:通过主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主剖面:通过主切削刃选定点,与基面和切削平面都垂直的平面 刀具角度标注: 主剖面内测量: 前角: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前角越大刀具越锋利,切削力越小,但同时刀刃部位强度和散热性能下降 后角:主后刀面和切削平面的夹角它使主后刀面和过渡平面之间的摩擦减小,但后角过大,也会使刀刃强度下降 楔角:前刀面和后刀面的夹角 基面投影上测量: 主偏角: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在基面投影上的夹角选用不同的主偏角能够改变切削力的方向和大小,并改变切削厚度和切削宽度的比例 副偏角:副切削刃与进给方向在基面投影上的夹角选用不同的副偏角会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 刀尖角: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的夹角 切削平面内测量: 刃倾角: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 6.切削层参数: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切削面积 7.切削加工过程中被切除的多余材料成为切削 8.切削的类型: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崩碎切屑 9.剪切面OM与切削速度方向的夹角称为剪切角 10.剪切角与切削变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剪切角若减小,切削便变短变厚,变形系数便 增大 11.剪切角理论公式: 当前角增大时,剪切角随之增大,变形减小。可见在保证切削刃强度的前提下,增大刀具前角对改善切削过程是有利的; 当摩擦角增大时,剪切角随之减小,变形增大。因此在低速切削时,采用切削液以减小前刀面上的摩擦因数是十分重要的。 12.积屑瘤: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往往在前刀面紧靠刃口处黏结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楔块, 这个楔块称为积屑瘤

现代信号与通信技术实验资料报告材料

现代信号与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 指导老师:

目录 实验一模拟信号频谱分析 (3) 1.实验目的 (3) 2.实验容与结果 (3) 实验二离散信号频谱分析 (11) 1.实验目的 (11) 2.实验容与结果 (11) 实验三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19) 1.实验目的 (19) 2.实验容与结果 (19) 实验心得及体会 (25)

实验一 模拟信号频谱分析 1.实验目的 ● 学会应用DFT 对模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 ● 通过应用DFT 分析各种模拟信号的频谱,加深对DFT 的理解; ● 熟悉MATLAB 的基本操作,以及一些基本函数的使用,为以后的实验奠 定基础。 2.实验容与结果 ⑴ 理解运行以上例题程序,改变有关参数,进一步观察结果的变化,并加以分 析说明。 ⑵ 假设一实际测得的一段信号的长度为0.4秒,其表达式为: 其中12100Hz,110Hz f f ==。试确定一合适抽样频率s f ,利用MATLAB 的fft 函数分析计算信号()x t 的频谱。 解:信号()x t 的最高频率fm=110Hz ,抽样频率fs 大于等于2fm=220Hz ,取抽样频率fs=300Hz ;最低的频率分辨率为10Hz ,最少的信号样点数为N=300/10=30. 30N =的MATLAB 程序如下: 1 N=30; %数据的长度 L=200; %DFT 的点数 f1=100; f2=110; fs=300; %抽样频率 T=1/fs; %抽样间隔 t=(0:N-1)*T; x=cos(2*pi*f1*t)+0.75*cos(2*pi*f2*t); y=fft(x,L); mag=abs(y); f=(0:length(y)-1)'*fs/length(y); plot(f(1:L/2),mag(1:L/2)); xlabel('频率(Hz)') ylabel('幅度谱')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12()cos(2)0.75cos(2) x t f t f t ππ=+

现代加工技术

现代加工技术课程考核论文 论文题目:激光加工的柔性集成系统研究 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班级:材料工程技术 学号及姓名: 成绩: 任课教师: 2010年5 月20 日

激光加工的柔性集成系统研究 摘要:激光加工技术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技术,同时 它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种。激光加工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柔性,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具有高柔性且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本文主要就其柔性集成系统进行研究。 关键词:激光器柔性制造系统三维激光加工 引言: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及微加工等的一门加工技术。该技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 及检测等,同时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种。杨叔子院士在其论文中总结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八 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和特色:“数”;“精”;“极”;“自”;“集”;“网”;“智”;“绿”。仔细分析就激光加工技术而言在这八个方面具备了多数,而本文所要阐述的就是激光加工技术的 “集”,“智”,也就是激光加工的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而这些方向也正是我们激光加 工技术期待发展和需要发展的地方。以大族激光为代表的很多激光产业也在朝这些方面进行 研究和开发。这里主要是将激光加工技术应用到柔性制造系统(或单元)中来进行研究; 1、激光加工的柔性 激光加工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柔性: (1) 激光器本身是一个比较简单而且易于控制的装置,如果把它产生的光束聚集成极细的光 束,就可以切割;散焦一点就可以焊接;再散焦一点,就能进行热处理。 (2) 采用激光加工,不仅加工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而且避免了模具或刀具更换,缩短 了生产准备时间周期。易于实现连续加工,激光光束换位时间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可进行多种工件交替安装。一个工件加工时,可卸下已完成的部件,并安装待加工工件,实现并行加工,减少安装时间,增加激光加工时间。 (3) 激光束采用直接驱动和导向方法。激光可作旋转、倾斜、上下左右移动等运动,能加工 工件的垂直面和复杂表面;而且直接驱动没有空程,精度高。将激光的控制和机器人相结合,用机器人来移动或多轴线方式方式翻转光束下的零件,可加工一些用传统方法加工比较困难 的零件。 2、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缩写FMS)是指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 的具有高柔性且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柔性是FMS的最大特点,即系统内部对外部环 境的适应能力。FMS自其诞生以来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克服了传统的刚性自动线只 适用于大量生产的局限性,表现出了对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制造自动化的适应能力。 一般柔性制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 (1) 加工系统 (2) 物料系统 (3) 计算机控制系统 (4) 系统软件 3、激光柔性加工系统的实现 随着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激光加工技术也必将广泛的应用在柔性制造系统上。实现激光加工的柔性系统化主要指激光加工头能灵活机动地引导激光束到达零件的待加 工位置。从激光加工机床所能加工零件的复杂程度看,又分平面二维和空间三维激光加工, 大功率激光三维加工是未来激光加工的方向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激光加工的灵活性,三维

现代制造理论与技术实验报告.doc

现代制造理论与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柔性制造系统仿真实验 学生姓名:王建学号:514*********7 提交报告日期:2014年12月10日 实验成绩:指导教师: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于Flexsim3.0软件平台的柔性制造系统仿真实验 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图1 加工系统 运用flexsim软件完成如图1所示的加工系统的仿真,加工系统中有两台加工中心,一个清洗站和一台小车,需要加工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零件按照正态分布时间间隔到达,零件到达时需在缓冲站等待加工,加工完成的零件到清洗站清洗,然后离开系统。 二模型构建 1、构建模型布局 该布局中需要用到一个发生器,作为原料库,提供需要加工零件的原材料;一个暂存器,作为零件清洗后堆积货架,准备进仓库;两个复合处理器,分别作为两台加工中心;一个处理器,作为清洗中心;两个传送带,用来运输零件;一个运输机,用来搬运清洗后的零件;一个吸收器,作为最后零件堆入的

货仓。完成具体参见图2所示的布局。 图2 模型布局 2、完成对象参数设置 (1)设置发生器参数 双击发生器对象,打开其参数对话框,零件达到时间选择按正态分布,并修改相关参数,将对象名称改为原料库,如图3所示。 图3 设置Source参数(2)设置复合处理器参数 双击复合处理器,设置其加工时间如图4所示。 图4 加工中心1 、2 (3)设置处理器参数 双击处理器,设置其加工时间如图5所示。 (4)设置运输机参数,如图6所示。 图6 设置运输机参数(5)设置暂存器参数 将暂存器的“使用运输工具”一栏选中,如图7所示。 图7 设置缓冲区参数 三模型仿真 在统计工具栏中,勾选“全局打开”,方便统计报告的生成,有利于后续分析和处理,设置好运行速度和停止时间,点击运行按钮,直到仿真过程结束,图8为某一时刻的系统状

常州现代制造技术 75分

75分 1. ()工艺无需激光系统,因此使用、维护简单,成本低 (A) 、LOM工艺 (B) 、SLA工艺 (C) 、FMD工艺 (D) 、SLS工艺 [分值:1.0] 2. 以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界定:高速加工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为普通切削的() (A) 10-20倍 (B) 50-100倍 (C) 1-5倍 (D) 5-10倍 [分值:1.0] 3. 对于黑色金属、硬脆材料的超精密加工,则主要是应用() (A) 精密切削 (B) 超精密切削 (C) 超精密磨料加工 (D) 电解加工 [分值:1.0] 4. 在高速切削加工范围,随切削速度提高() (A) 传给工件的切削热大幅增加 (B) 传给工件的切削热基本不变 (C)

工件的热变形相对较大 (D) 工件的热变形相对较小 [分值:1.0] 5. 电解液( )价廉易得,对大多数金属而言,其电流效率均很高,加工过程中损耗小并可在低浓度下使用,应用很广。其缺点是电解能力强,散腐蚀能力强,成型精度难于控制,(A) NaNO3 (B) NaClO3 (C) NaCl (D) NaNO2 [分值:1.0] 6. 在1931年,高速加工处在() (A) 探索阶段 (B) 实际运用阶段 (C) 高速发展阶段 (D) 刚刚开始应用 [分值:1.0] 7. 三维模型的近似处理的三维模型文件格式为()。 (A) STL文件 (B) OBJ格式文件 [分值:1.0] 8. 采用高速加工技术加工模具型腔,比较合理的加工工艺是() (A) 毛坯退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淬火—电极加工—精加工—抛光 (B) 毛坯淬火—粗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工—局部加工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题目:现代通信之我见 班级:2008 姓名: 学号: 序号: 日期:2011年4月

一、前言 通信是什么?通信意味着什么?怎样通信?这些概略而深刻的问题是以前不曾仔细思考过的,或者说没有独立地去思考过。通信专业将近三年的学习,累积了一定的学科基础,虽然课程的知识都是互通联系的,但没有经过思考和整合的知识却像是一盘散沙,支离破碎。现代通信技术课程试图呈现给我们一幅现代通信的完整画卷,引导我们去思考通信,思考她的历史和发展,思考她组成和结构,思考她的高效与精致。 信息因为交流和分享而传播,因为传播和扩散而更有价值。信息的传递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常常并非易事。通信的诞生源于信息和交流的需求,克服的主要问题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压缩信息交流的时间,突破信息传递的空间阻隔。因而高容量和长距离一直是通信人所孜孜追求的目标,高容量意味着短时间内传输大量的信息,长距离意味着全球的互通互联。 我一直在心中勾勒着一幅未来通信的图景:借助高效可靠大带宽的传输媒质,传输容量不再受限;借助有线或者无线的手段,达到随时随地、任意物体和方式发布和获取感兴趣的信息;通信成为一种日常的需求和存在,每个人拥有个性化的通信服务。作为一个通信人,我对未来充满想象也满怀希望,我们正在想着梦想的目标一步步迈进。而这一步步的阶梯,就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蓬勃而充满活力。光媒质作为信息的载体为实现无限容量通信提供了可能,以互联网、物联网、普适计算为概念的网络和计算的发展预示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通信的萌芽。而前两者的实现将为个性化的通信需求和服务提供基础。 后续的文字将着眼于信息传播的基本流程,构建点对点通信的模型,再由点到面,形成网络,从俯视全程全网的角度,叙述我对通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网络发展。 二、微观的通信模型 1、基本通信模型 概念上讲,通信即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信息的发出者称作信源,信息的接收者称为信宿。中间的传输通道称为信道。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一般模型是从信源出发,经过信道,最后达到信宿。如图1所示。 图1. 微观通信的概念模型

传统加工技术与现代加工技术的比较及其意义

传统加工技术与现代加工技术的比较及其意义 一、传统加工技术与现代加工技术的比较 1、传统加工技术 传统加工指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利用机械力完成的零部件加工方法,包括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成形加工此处不做比较,主要比较切削加工。 切削加工是指利用机械力,采用切削刀具切除工件余量的方法。它的主要加工方法有车、刨、磨、钻、镗及齿形加工等。车:主要是加工轴类或者回转体零件,通过车刀的车削使其达到应有的形状;铣:主要是加工平面,或者斜面,通过铣刀盘去掉平面;刨:主要是加工平面或者曲面,通过刨刀去掉平面或者曲面;磨:主要是通过砂轮磨平面、外圆、内圆使其达到表面粗糙度;钻:主要是通过钻头钻出孔儿来加工;镗:主要是通过镗刀或者刀片镗削内孔。后面两种主要是钳工的工作,钳工的基本操作有划线、锯削、锉削、钻孔、铰孔、攻丝、套扣、刮削及研磨等。机器的装配、调试和修理也属钳工范围。 2、现代加工技术 现代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纳米加工等,此处主要比较数控加工和特种加工。 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是用数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的机械加工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数控机床的运动和辅助动作均受控于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而数控系统的指令是由程序员根据工件的材质、加工要求、机床的特性和系统所规定的指令格式(数控语言或符号)编制的。数控系统根据程序指令向伺服装置和其它功能部件发出运行或终断信息来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一般来说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选择并确定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及内容、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对零件图纸的数学处理、编写加工程序单、按程序单制作控制介质、程序的校验与修改、首件试加工与现场问题处理以及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定型与归档。数控加工是解决零件品种多变、批量小、形状复杂、精度高等问题和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加工的有效途径。 特种加工,包括电火花加工和激光加工。 电火花加工是通过脉冲电源周而复始高频率地放电产生瞬时高温,将金属局部熔化甚至汽化,形成凹坑,最终将工具的形状复制到工件上,形成所需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电火花加工适合各种难切削材料的加工,可以加工特殊和复杂形状的表面和零件,其加工过程中无明显的机械力,因此可以加工低刚度的工件及各种细微结构。另外,还可根据需要调节脉冲参数,在同一台机床上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不过,存在电极损耗。放电过程有部分能量消耗在工具电极上,导致工具电极损耗,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 激光加工是将激光束通过光学系统聚焦成径小、高能、高温的光斑,当激光照射到工件表面上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光斑区域中任何可熔化、不可分解的材料熔化、蒸发、汽化而达到加工目的的方法。 激光加工属高能束加工,其功率密度高,几乎能加工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又是非接触加工,不需要刀具,几乎没有机械力,无机械加工变形和工具损耗问题。它的加工速度极高,生产效率高,且热影响区域小,热变形小,可在工件移动中加工,易于控制,便于与机器人、自动检测、计算机数字控制等先进技术相结合,易于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加工。此外,激光可以通过玻璃等透明材料对工件进行加工,可以经过聚焦,调节输出功率的大小,从而达到很高的加工精度和产生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二、传统加工技术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必要性 1、传统加工技术的必要性 传统加工能加工大尺寸零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不需要太多的专业培训。传统加工对精度的要求相对较低,成本也低,适合加工精度要求不大的零件。并且由于主要依靠人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