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7)

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7)

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7)
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7)

第7章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

1. 体内CO2直接来自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

C.糖原分解D.脂肪分解

E.有机酸的脱羧

2.关于电子传递链叙述错误的是

A.NADPH中的氢一般不直接进入呼吸链氧化B.1分子铁硫中心(Fe2S2)每次传递2个电子C.NADH脱氢酶是一种黄素蛋白酶D.在某些情况下电子传递不一定与磷酸化偶联E.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组成四个复合体

3.在生物氧化中NAD+的作用是

A.脱氧B.加氧C.脱羧D.递电子E.递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链中氢和电子的传递有严格的方向和顺序

B.各种细胞色素都可以直接以O2为电子接受体

C.在呼吸链中NADH脱氢酶可催化琥珀酸脱氢

D.递电子体都是递氢体

E.呼吸链所产生的能量均以ADP磷酸化为ATP形式所接受

5.关于呼吸链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作用可以被解离

B.NADH+H+的受氢体是FMN

C.它是产生ATP、生成水的主要过程

D.各种细胞色素的吸收光谱均不同

E.它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线粒体和微粒体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泛醌能将2H+游离于介质而将电子传递给细胞色素

B.复合体I中含有以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

C.CN–中毒时,电子传递链中各组分处于还原状态

D.复合体Ⅱ中含有以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

E.体内物质的氧化并不都伴有ATP的生成

7. β-羟丁酸彻底氧化为CO2、H2O和能量,其P/O比值约为

A.1B.2C.3D.4E.5

8. NADH脱氢酶可以以下列哪一个辅酶或辅基为受氢体

A.NAD+ B.FMN C.CoQ D.FAD E.以上都不是

9.细胞色素体系中能与CO 和氰化物结合使电子不能传递给氧而使呼吸链中断的是

A.细胞色素b B.细胞色素a3

C.细胞色素c D.细胞色素b1

E.细胞色素c1

10.与线粒体内膜结合较疏松容易被提取分离的细胞色素是

A.b B.c C.aa3D.P450E.Ctyb560

11.在生物氧化中不起递氢作用的是

A.FMN B.FAD C.NAD+D.铁硫蛋白E.泛醌

12 .呼吸链存在于

A.胞质B.线粒体外膜

C.线粒体内膜D.线粒体基质

E.微粒体

13.细胞色素氧化酶中除含铁卟啉辅基外还含有参与传递电子的()离子

A.镁B.锌C.钙D.铜E.铁

14.生物体内ATP的生成方式有

A.1种B.2种C.3种D.4种E.5种

15.铁硫蛋白中的铁能可逆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每次可传递多少个电子

A.3 B.2 C.1 D.4 E.以上都不对

16.下列不是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成分的是()

A.Cyt b562 B.Cyt c1 C.Fe·S D.FAD E.FMN

分子NADH+H+经NADH氧化呼吸链传递,最后交给1/2O2生成水,在此过程中生成几分子ATP A.1 B.2 C.3 D.4 E.5

18.关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叙述错误的是

A.胞质中的NADH+H+使草酰乙酸还原生成苹果酸后被转运入线粒体

B.线粒体内的草酰乙酸先生成天冬氨酸再穿过线粒体膜进入胞质

C.胞质中生成的NADH+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可生成2分子ATP D.经过此种机制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38分子ATP

E.主要存在于心肌、肝组织内

19. 甘油-3-磷酸穿梭的生理意义在于

A.将草酰乙酸带入线粒体进行彻底氧化

B.维持线粒体内外有机酸的平衡

C.将天冬氨酸转运出线粒体转变成草酰乙酸,继续进行穿梭

D.将甘油-3-磷酸带入线粒体进行彻底氧化

E.把线粒体外的NADH+H+上的2H带入线粒体经呼吸链氧化

20.在肌肉、神经组织等的糖有氧氧化过程中,由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的NADH通过甘油-3-磷酸穿梭进入线粒体经呼吸链氧化,此时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多少分子ATP

A.34、B.38、C.36、D.40、E.42

21. 甘油-3-磷酸穿梭机制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在胞质中的辅酶是

A.NAD+B.FAD C.FMN D.CoQ E.NADP+

22. 甘油-3-磷酸穿梭机制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在线粒体中的辅基是

A.NAD+ B.FAD C.FMN D.NADP+ E.CoQ

23.胞质中1mol乳酸彻底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产生ATP的摩尔数可能是

A.9或10 B.12或13 C.11或12 D.14或15 E.17或18 24.体内80%的ATP是通过下列何种方式生成的

A.糖酵解B.底物水平磷酸化

C.肌酸磷酸化D.有机酸脱羧

E.氧化磷酸化

25. 生物体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物质是

A.ADP B.磷酸肌酸C.ATP D.FAD E.FMN 26.不能穿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是

A.苹果酸B.天冬氨酸

C.草酰乙酸D.谷氨酸

E.甘油-3-磷酸

27.琥珀酸氧化时,其P/O值约为多少

A.1 B.2 C.3 D.4 E.以上都不对

28.抑制NADH的氧化而不抑制FADH2氧化的抑制剂是

A.鱼藤酮B.2,4-二硝基苯酚

C.氰化物D.甲状腺素

E.抗霉素A

29. 抗霉素A抑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是

A.细胞色素a3被还原

B.细胞色素a被还原

C.与复合体Ⅰ中的铁硫蛋白结合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E.抑制复合体Ⅲ中Cyt b→c1之间的电子传递

30.麻醉药阿米妥是与什么物质结合、阻断电子传递而影响氧化磷酸化的

A.复合体I中的铁硫蛋白B.FMN

C.FAD D.CoQ

E.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31.如果在心肌和肝组织中通过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的NADH经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氧化,此时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多少分子ATP

A.42 B.40 C.38 D.36 E.32

氧化呼吸链有几个偶联部位生成几分子ATP

A.1 、2 B.2 、3 C.3 、3 D.4 、3 E.5 、4 33. 可被2,4-二硝基苯酚抑制的代谢过程是

A.糖酵解B.糖异生

C.糖原合成D.氧化磷酸化

E.底物水平磷酸化

34.解偶联剂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电子传递

B.使呼吸链中的H+不经ATP合成酶系的F0质子通道回流,使电化学梯度中储存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而不形成ATP

C.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氢的传递

D.线粒体内膜损坏作用

E.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35.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传递体

A.处于氧化状态B.处于还原状态

C.有的处于氧化状态、有的处于还原状态D.部分传递体处于还原状态

E.以上都对

36.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不包括

A.ADP浓度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D.2,4-二硝基苯酚

E.线粒体DNA的突变

37. 2,4-二硝基苯酚属于

A.电子传递抑制剂B.解偶联剂

C.烟酰胺脱氢酶D.氢传递抑制剂

E.Na+-K+-ATP酶激活剂

38.激活细胞膜Na+-K+-ATP酶,增加耗氧量的物质是

A.鱼藤酮B.2,4-二硝基苯酚

C.氰化物D.甲状腺素

E.抗霉素A

39. 下列代谢途径不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

A.糖酵解B.三羧酸循环

C.电子传递D.氧化磷酸化

E.脂肪酸β-氧化

40.细胞内ATP浓度升高时,氧化磷酸化

A.增强B.减弱

C.不变D.先增强后减弱

E.先减弱后增强

41.下列哪种情况下呼吸链中电子传递速度加快

A.呼吸链抑制剂作用B.解偶联剂作用

C.甲亢D.ADP浓度降低

E.缺氧情况下

42.感冒或某些传染性疾病使体温升高,可能是由于病毒或细菌产生

A.促甲状腺激素B.促肾上腺激素

C.某种解偶联剂D.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剂

E.某种呼吸链抑制剂

43.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内能量的生成、贮存、释放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

B.ATP在反应中供出高能磷酸基后即转变为ADP

C.ATP是生物体的直接供能物质

D.ATP的化学能可转变为机械能、渗透能、电能、热能等

E.ATP都是由呼吸链过程中经氧化磷酸化产生的

44.参与糖原合成的核苷酸是

A.UTP B.CTP C.UMP D.GTP E.TTP

45.肌肉组织中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是

A.ATP B.GTP C.UTP D.C~P E.CTP 46.生物化学中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

A.10kJ/mol B.15kJ/mol C.20kJ/mol D.25kJ/mol E.30kJ/mol 47.过氧化物酶的辅基是

A.血红素B.NAD+C.FMN D.FAD E.NADP+ 48.在体内能够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的酶是

A.过氧化物酶B.微粒体氧化酶

C.超氧化物歧化酶D.过氧化氢酶

E.D-氨基酸氧化酶

49.能产生水又能清除过氧化物的酶是

A.细胞色素b B.细胞色素P450

C.SOD D.过氧化氢酶

E.微粒体氧化酶

50.不在线粒体内传递电子的是

A.Cyt b B.Cyt c C.Cyt a3D.Cyt p450E.Cyt c1

二、多项选择题

1.物质经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共性是

A.耗氧量相同B.终产物相同

C.释放的能量相同D.氢与氧直接反应

E.不需要酶催化

2.下列属于呼吸链主要成分的是

A.烟酰胺脱氢酶类B.黄素蛋白类

C.铁硫蛋白类D.辅酶Q

E.细胞色素类

3.铁硫蛋白可与下列哪些递氢体或递电子体结合成复合物而存在

A.FMN B.FAD C.Cytb D.Cytc1E.NADH

4.关于泛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类递氢体B.游离于线粒体内膜中

C.侧链有疏水作用D.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

E.不同生物来源的泛醌其侧链异戊烯单位数目不同

5. CoQ可以接受下列哪些辅酶或辅基传递而来的2H

A.琥珀酸B.NADH+H+C.FMNH2 D.FADH2 E.以上都不是6.下列发生氧化脱羧反应的是

A.a-氨基酸在氨基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胺

B.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下生成乙酰CoA

C.草酰乙酸在草酰乙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丙酮酸

D.苹果酸在苹果酸酶作用下生成丙酮酸

E.a-酮戊二酸在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催化下生成琥珀酰CoA

7.关于呼吸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B.又叫电子传递链

C.NADH氧化呼吸链是体内分布最广的呼吸链

D.NADPH+H+一般不直接与呼吸链偶联,而是作为递氢体参与某些物质的还原性合成E.1分子NADH+H+ 经NADH氧化呼吸链最终生成2分子ATP

8.同时传递电子和氢原子的辅酶有

A.CoQ B.FMN C.NAD+ D.CoA E.以上都不是9.在线粒体中进行与能量生成有关的代谢过程是

A.三羧酸循环B.脂肪酸的β-氧化

C.电子传递链D.糖酵解

E.氧化磷酸化

10.下列是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成分的是

A.FMN B.CoQ C.Cytc D.Cytc1E.铁硫蛋白11.与甘油-3-磷酸穿梭有关的辅酶或辅基是

A.FAD B.NAD+C.FMN D.NADP E.琥珀酸脱氢酶12.关于甘油-3-磷酸穿梭描述错误的是

A.甘油-3-磷酸穿梭这种转运机制主要发生在肌肉及神经组织中

B.有两种辅酶NADH和FMN参与

C.1molNADH+H+通过甘油-3-磷酸穿梭可生成2molATP

D.NADH+H+进入线粒体后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E.通过这种转运机制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36分子ATP

13.关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描述正确的是

A.这种穿梭机制主要存在于心肌和肝组织

B.通过这种机制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可生成38分子ATP

C.辅酶是NAD+

D.苹果酸通过羧酸转运蛋白进入线粒体在酶的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 E.1分子NADH通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生成3分子ATP

14.可阻断NADH氧化呼吸链而不阻断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抑制剂是

A.阿米妥B.鱼藤酮

C.抗霉素A D.氰化物

E.一氧化碳

15.胞质中NADH+H+进入线粒体的载体分子有

A.草酰乙酸B.丙酮酸

C.苹果酸D.甘油-3-磷酸

E.琥珀酸

16.下列代谢物脱下的氢,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的是

A.异柠檬酸B.苹果酸

C.丙酮酸D.-酮戊二酸

E.脂酰CoA

17.胞质中1molNADH+H+进入线粒体经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ATP的mol数可能是A.1 B.2.5 C.3 D.2 E.

18.下列哪一反应中伴有底物水平磷酸化

A.苹果酸→草酰乙酸B.琥珀酰CoA→琥珀酸C.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D.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19.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果糖-1,6-二磷酸B.ADP

C.甘油醛-3-磷酸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氨基甲酰磷酸

20.下列哪些酶可以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琥珀酸硫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D.苹果酸脱氢酶

E.甘油酸-3-磷酸激酶

21.在生物氧化中脱下氢可被FAD接受的底物有

A.甘油-3-磷酸B.苹果酸

C.琥珀酸D.脂酰CoA

E.异柠檬酸

22. 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三个偶联部位分别是

A.NAD+→Q B.Cytb→ Cytc

C.Cytaa3→1/2O2 D.FMN→Q

E.琥珀酸→FAD

23.电子传递过程中能偶联产生ATP的部位是

A.NADH→CoQ B.FADH2→CoQ

C.Cytb→ Cytc D.Cytaa3→1/2O2

E.CoQ→Cytc

24.在FADH2呼吸链中生成ATP的两个偶联部位分别是

A.FAD与CoQ之间B.CoQ与Cyt b之间

C.Cyt b与c之间D.Cyt b与c1之间

E.Cyt aa3与O2之间.

25.下列有关NADH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胞质中生成B.可在线粒体中生成

C.黄素蛋白酶的辅基在呼吸链中接受NADH传递而来的2H

D.可通过甘油-3-磷酸穿梭进入线粒体

E.可在胞质中氧化并生成ATP

26.下列是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分

A.NAD+ B.FMN C.FAD D.Cyt E.泛醌27.下列是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的是

A.2,4-二硝基苯酚B.甘草次酸

C.解偶联蛋白D.抗霉素A

E.鱼藤酮

28.生物体中生物氧化的方式有

A.脱电子B.脱氢C.加氧D.加氢E.得电子29.下列关于生物氧化呼吸链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组成呼吸链的各个组分按E0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B.呼吸链中递电子体同时也是递氢体

C.电子传递过程中有ATP的生成

D.CNˉ、N3ˉ、CO可与细胞色素结合阻断呼吸链电子的传递

E.抑制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整个呼吸链功能丧失。

30.下列哪些蛋白质含血红素

A.过氧化氢酶B.过氧化物酶

C.细胞色素c D.肌红蛋白

E.铁硫蛋白

31.可以以FAD为辅基的是

A.琥珀酸脱氢酶B.脂酰CoA脱氢酶

C.烟酰胺脱氢酶D.黄素蛋白酶

E.以上都对

32.微粒体中加单氧酶反应体系的生理意义有

A.参与胆汁酸的生成B.维生素D的活化

C.药物、毒物的转化D.肾上腺皮质的生物合成E.性激素的生物合成

33.在NADH氧化呼吸链中传递氢的组分是

A.NAD+B.FMNC.CoQD.细胞色素E.铁硫蛋白34.能直接利用氧分子作为受氢体的酶有

A.细胞色素氧化酶B.D-氨基酸氧化酶

C.黄嘌呤氧化酶D.脂酰辅酶A脱氢酶

E.泛醌

35.活细胞可利用下列哪些能源来维持自身的代谢

A.糖B.脂肪C.蛋白质D.ATP E.周围的热能

36.关于磷酸肌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机体消耗ATP过多时,磷酸肌酸可将~P转移给ADP生成ATP

B.肌酸被ATP磷酸化为磷酸肌酸

C.磷酸肌酸可直接为肌肉收缩供能

D.是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贮存形式

E.有赖于ATP提供高能磷酸基团。

37.三大营养素是指

A.无机盐B.糖C.脂肪D.蛋白质E.核酸

38.关于加单氧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能催化氧与底物直接结合B.它能将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加入底物C.它能将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还原为水D.又叫混合功能氧化酶

E.它的作用与能量代谢无关

39.加单氧酶的生理功能的是

A.增加许多脂溶性药物或毒物的水溶性而利于排泄B.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C.参与性激素的合成D.参与维生素D的活化

E.参与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40.关于过氧化物酶描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乳汁、白细胞、血小板等体液或细胞中B.辅基是血红素

C.参与胆汁酸的生成D.可催化H2O2直接氧化酚类或胺类化合物E.可以增加许多脂溶性药物或毒物的水溶性而利于排泄

三、填空题

1. 生物氧化的特点是、和等。

2. 在生物氧化中NAD+与NADP+的作用分别是和。

3. 各细胞种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依次是、、、O2。

4. 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中有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5. 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其递氢体有_________作用,

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_________梯度,以此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_________。

6. 在离体的线粒体实验中测得β-羟丁酸的磷氧比值(P/O)为~,说明β-羟丁酸氧化时脱下来的2H是通过_________呼吸链传递给O2的;能生成_________分子ATP。

7. 胞质中的NADH+H+可以通过和穿梭机制而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

8. 体内H2O2主要由酶和酶催化分解。

9. 氰化物致死的原因是结合,使其失去的能力,细胞不能利用氧而中断全部呼吸链。

10. 混合功能氧化酶(即加单氧酶)的功能不是,而是使药物或毒物发生作用。

11. 烟酰胺脱氢酶的辅酶有和,其中进入呼吸链氧化产能。

12. 可被2,4-二硝基酚抑制的代谢过程是。其作用机理是。

13. 1摩尔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时,脱下的1对氢进入氧化呼吸链氧化生成水,

同时生成摩尔的ATP。

14. 生物体内ATP生成的方式有和。

15.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可通过测定和来确定。

16.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作用被解除后,细胞呼吸作用抑制,细胞耗氧量。

17. 正常机体内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的调节,其浓度升高氧化磷酸化的速率。

18. 甲状腺激素能诱导胞膜酶的生成,使ATP加速分解,由于浓度的升高,促进氧化磷酸化,使物质氧化加速。

19. 是机体所需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是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储存形式。

20. UTP 、CTP、GTP中的高能磷酸键都来自于,分别参与体内的合成。

21. 线粒体内的氧化伴有的生成;而线粒体外如微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等的氧化是不伴

生成的,主要与等物质的有关。

四、名词解释

1. 生物氧化

2. 递电子体

3. 黄素蛋白酶

4. 电子传递链

5. 铁硫蛋白

6. 泛醌

7. 递氢体

8. 细胞色素氧化酶

9. 能量代谢

10. NADH氧化呼吸链

11. 过氧化氢酶

12.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13. 过氧化物酶

14. 底物水平磷酸化

15. 自由基

16. P/O值

17. 氧化磷酸化

18. 呼吸链抑制剂

19. 解偶联剂

20. 混合功能氧化酶

五、问答题

1. 简述体内、外物质氧化的共性与区别。

2. 简述生物体内CO2和H2O的生成方式。

3. 试述呼吸链中四大复合体的组成及其作用。

4. 试述CO和氰化物中毒的机理。

5. 试述呼吸链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6. 试述体内两条重要的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并分别各列举两种代谢物氧化脱氢。

7. 胞液中NADH+H+进入线粒体的方式有哪几种,试述其过程。

8. 试述生物体内ATP的生成方式,并详述之。

9.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哪些分别简述其影响机制。

10. 化学渗透学说的要点是什么

11. 试述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的特点

12.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一般表现为基础代谢率增高,请运用生化知识说明。

13. 试述体内能量的生成、储存与利用。

14. 在体内ATP有哪些生物学功能

第7章生物氧化——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B、C 、B、C、D、E 、B、C、D 、B、C、E

、D 、D、E 、B、C、D 、C

、B、C、E 、C、D、E 、B 、D

、B、C、D、E 、B 、D 、B、C、D

、D 、C、E 、D、E 、C、E

、C、D 、B、C 、C、D 、E

、B、C、D 、B、D、E 、B、C 、B、C

、C、D、E 、B、C、D 、B、D 、B、C、D、E

、B、C 、B、C 、B、C、D 、B、D、E

37. B、C、D 、B、C、D、E 、B、C、D 、B、D

三、填空题

1. 由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反应是在温和条件下逐步进行的能量逐步释放。

2. 进入呼吸链氧化作为递氢体

3. b c1 c aa3

4. 2次

5. 质子泵电化学ADP与Pi作用生成ATP

6. NADH 3

7. 甘油-3-磷酸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

8. 过氧化氢过氧化物

9. Cyta3传递电子

10. 产生能量羟化

11. NAD+NADP+NADH+H+

12. 氧化磷酸化解除氧化与磷酸化之间的偶联作用

13. FADH2 2

14. 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15. P/O值自由能变化

16. 不被增加

17. ADP 加快

18. Na+-K+-ATP酶ADP

19. ATP 肌酸磷酸

20. ATP 糖原磷脂蛋白质

21. ATP ATP 药物毒物生物转化

四、名词解释

1. 主要是指糖、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在体内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

过程。此过程伴随着肺的呼吸作用,又称为细胞呼吸或组织呼吸。

2. 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酶或辅酶。

3. 是以FMN或FAD为辅基、催化底物分解脱氢的一类酶,因其辅基中含有核黄素成分,其水溶

液呈黄绿色荧光,故命之。

4.是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组排列有序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酶与辅酶)构成的链状传递体系。

5. 是呼吸链中的一类电子传递体,其辅基为含有等量的非血红素铁和无机硫形成的铁硫簇

(Fe·S)。

6. 泛醌(Q,CoQ)是呼吸链中的一类递氢体,其化学本质是一种有机分子,疏水性强,游离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中。

7. 在呼吸链中传递氢的酶和辅酶

8. Cyt aa3能将Cyt c的电子直接传递给1/2O2,所以把Cyt aa3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9. 三大营养物质经生物氧化过程可以产生大量能量,其中约有60%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于周围环境以维持体温,约40%则以化学能形式参与形成高能化合物(如ATP)。当生物体需要能量时,如运动、分泌、吸收、神经传导或化学反应等,可再释放出来被利用,这就是能量代谢的概念。10. 代谢物在烟酰胺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氢,脱下的氢交给NAD+生成NADH+H+,继续经呼吸链FMN、Fe-S、Q和Cyt类依次传递,最后交给氧生成水的链状传递过程,在此过程还可生成3分子ATP。

11. 其化学本质为血红素蛋白,其功能是高效分解H2O2生成为H2O+O2,以解H2O2毒性。

12. 代谢物在黄素酶作用下脱氢,脱下的氢交给FAD生成FADH2,继续经呼吸链Fe-S、Q和Cyt 类依次传递,最后交给氧生成水的过程,在此过程还可生成2分子ATP。

13. 其化学本质为血红素蛋白,其功能是催化H2O2直接氧化酚类或胺类化合物,起到双重解毒作用。

14. 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作用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形成ATP的过程。

15. 是指能独立存在的、含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原子团,如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等。

16. 是指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17.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氧化生成水时,所释放的能量能够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此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18. 能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氢与电子传递的物质。

19. 能使氧化与磷酸化之间的偶联过程脱离的物质。常见的解偶联剂如2,4-二硝基苯酚。

20. 微粒体中的加单氧酶催化氧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加到底物分子上,另一个氧原子则被氢还原成水,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

五、问答题

1. 共性① 耗氧量相同。② 终产物相同。③ 释放的能量相同。

区别:体外燃烧是有机物的C和H在高温下直接与O2化合生成CO2和H2O,并以光和热的形式瞬间放能;而生物氧化过程中能量逐步释放并可用于生成高能化合物,供生命活动利用。

2.(1)CO2的生成:体内CO2的生成,都是由有机酸在酶的作用下经脱羧反应而生成的。根据释放CO2的羧基在有机酸分子中的位置不同,将脱羧反应分为: α-单纯脱羧、α-氧化脱羧、β-单纯脱羧、β-氧化脱羧四种方式。

(2)水的生成:生物氧化中的H2O极大部分是由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经一系列中间传递体(酶和辅酶)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产生的。

3. 呼吸链各组成成分中,除了泛醌以游离形式存在、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内膜外表面疏松结合外,其余各成分则组装成四大复合体形式而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其中呼吸链复合体Ⅰ除了含有Fe-S外,还含有以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称为NADH脱氢酶。它催化NADH脱氢交给其辅基FMN生成FMNH2,后者将2H+传递给泛醌,2e由铁硫蛋白传递给泛醌,生成QH2;复合体Ⅱ除含有Fe-S、Cytb560之外,还含有以FAD为辅基的黄素蛋白称为琥珀酸脱氢酶。它催化琥珀酸脱氢,生成FADH2, 后者将2H+传递给泛醌,2e由铁硫蛋白传递给泛醌,生成QH2;复合体Ⅲ含有Cyt b562、Cyt b566作为递电子体,将电子从泛醌传递给Cyt C, 也含有Fe-S参与传递电子。复合体Ⅳ中含有Cyt aa3,Cu A Cu B ,将电子从Cyt C直接传递给氧生成H2O。

4. 氰化物、一氧化碳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使电子不能传递给氧,引起细胞内所有呼吸链中断。此时即使氧供应充足,细胞也不能利用,造成组织呼吸停顿,能源断绝,危及生命。

5.(1)烟酰胺脱氢酶类及其辅酶(NAD+与NADP+)

作用:烟酰胺脱氢酶是催化底物分解脱氢的一类酶,其辅酶可进行可逆的脱氢和加氢。当代谢物脱下的2H交给NAD+生成NADH+H+后,通常进入NADH呼吸链将2H传递给后续成分黄素蛋白的辅基FMN。而NADPH+H+一般不直接与呼吸链偶联,而是作为递氢体参与某些物质的还原性合成,如脂肪酸、胆固醇等。

(2)黄素蛋白酶类及其辅基(FMN和FAD)

作用:黄素蛋白酶类也是催化底物分解脱氢的一类酶。其辅基可进行可逆的脱氢和加氢。在呼吸链中NADH脱氢酶属于黄素蛋白酶Ⅰ(FP1),它可催化NADH+H+将2H转移给辅基FMN,使FMN 还原为FMNH2。而以FAD为辅基的黄素蛋白酶Ⅱ(FP2)是呼吸链中另一类黄素蛋白,它可催化琥珀酸等底物脱氢,将2H转移给辅基FAD生成FADH2。

(3)铁硫蛋白类

作用:是一类电子传递体。铁硫蛋白中的铁能可逆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每次只传递一个电子,属于单电子传递体,在呼吸链中,铁硫蛋白常与其他递氢体或递电子体结合成复合物而存在,如FMN、FAD等,以参与递电子作用。

(4)泛醌

作用:在呼吸链中是一类递氢体,泛醌接受黄素蛋白与铁硫蛋白传递来的2H(2H++2e)后,将2个质子(2H+)释入线粒体基质中,2个电子则传递给后续的细胞色素类蛋白;

(5)细胞色素类

作用:细胞色素类的卟啉环中的铁离子可被可逆的氧化和还原,参与传递电子,属于单电子传递体。

6. NADH氧化呼吸链:顺序:NADH→FMN/(Fe-S)→CoQ→Cytb→c1→c→aa3

如异柠檬酸、苹果酸等物质氧化脱氢,生成的NADH+H+均分别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进一步氧化,生成3分子ATP。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2H/(Fe-S)→CoQ→Cytb→c1→c→aa3

如琥珀酸、脂酰CoA等物质氧化脱氢,生成的FAD·2H均分别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进一步氧化,生成2分子ATP。

7.(1)甘油-3-磷酸穿梭机制:线粒体外的NADH在胞质甘油-3-磷酸脱氢酶催化下,使磷酸

二羟丙酮还原成甘油-3-磷酸,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进入线粒体内,受到位于线粒体内膜表面的甘油-3-磷酸脱氢酶催化,使甘油-3-磷酸脱氢生成FADH2和磷酸二羟丙酮。后者又回到胞质中继续穿梭,而FADH2则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生成2分子ATP。这种转运机制主要发生在肌肉及神经组织中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胞液中的NADH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使草酰乙酸还原成苹果酸,后者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后,又在线粒体内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NADH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草酰乙酸经谷草转氨酶的作用生成天冬氨酸,后者经酸性氨基酸载体转运出线粒体,再转变成草酰乙酸,继续进行穿梭。这种转运机制主要存在于心肌和肝组织中

8. 生物体内生成ATP的方式有两种: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作用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形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在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中,有3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分别为:甘油酸-1,3-二磷酸转变为甘油酸-3-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琥珀酰CoA转变为琥珀酸。

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氧化生成水时,所释放的能量能够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此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是放能反应,而ADP生成ATP是吸能反应。在生物体内,这两个过程是偶联进行的,这样可以提高产能效率。这是胞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约占ATP生成总数的80%,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9.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主要有抑制剂(呼吸链抑制剂和解偶联剂)、ADP、甲状腺激素和线粒体DNA的突变等。

(1) 呼吸链抑制剂:此类抑制剂能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氢与电子的传递。如麻醉药阿米妥、杀虫药鱼藤酮等与复合体Ⅰ中的铁硫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电子传递

(2) 解偶联剂:解偶联剂能使氧化与磷酸化之间的偶联过程脱离。如最常见的解偶联剂是2,4二硝基苯酚(DNP),其基本作用机制是把H+从线粒体内膜胞质侧运至内膜基质侧,降低或消除了内膜两侧H+的跨膜梯度,从而抑制ADP磷酸化生成ATP。但细胞呼吸作用不被抑制,耗氧量继续增加。

(3)正常机体内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ADP的调节。当机体利用ATP增加,ADP浓度升高,转运进入线粒体后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ADP不足,使氧化磷酸化速度减慢。

(4)甲状腺激素能诱导胞膜Na+-K+-ATP酶的生成,使ATP加速分解为ADP和Pi,由于ADP的增多促进氧化磷酸化,从而促使物质氧化分解,结果使细胞耗氧量和产热量均增加

(5)线粒体DNA的突变,其突变可影响呼吸链复合体中13条多肽链的表达,进而强烈影响氧化磷酸化功能,使ATP生成减少而致病。

10. 电子传递的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到膜胞质侧,从而形成膜内外H+电化学梯度(H+浓度梯度和跨膜电位差),以此贮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Pi作用生成ATP。

11.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的特点主要是与能量代谢无关,其含有一些不同于线粒体内氧化呼吸链的

组分,如肝细胞微粒体加单氧酶系、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以及存在于胞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这些酶促氧化过程不伴有偶联磷酸化,不能生成ATP。但往往可以清除氧自由基,以及与药物、毒物等的生物转化密切相关,从而保护生物体免遭氧化损伤作用而健康生存,延年益寿。

12. 甲状激素能诱导细胞膜Na+-K+-ATP酶生成,使ATP分解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加。大量ADP生成后进入线粒体,导致氧化磷酸化作用加强,促进物质氧化,使细胞耗氧量也增加。结果耗氧量和产热量均增加,故患者呈现基础代谢率升高。

13.体内能量来自于营养物的生物氧化,并转移到ATP分子中。ATP生成方式有氧化磷酸化与底物水平磷酸化。磷酸肌酸作为主要能源储存物质储存于肌肉和脑组织中,并与ATP之间产生互动关系。当需要时,ATP可以直接分解供能,也可将ATP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生命活动所需的其他电能、化学能、机械能、热能等,以驱动各种生命活动。

14. 概括如下:⑴作为直接供能者;⑵是机体能量生成形式:生物氧化中,ADP能捕获电子传递链所释放的化学能形成ATP;⑶可与其它能量形式互动:ATP分子内所含有的高能键可转移给其它化合物(UTP、CTP、GTP),参与糖原、磷脂和蛋白质的合成;⑷可生成cAMP 作为许多蛋白质或肽类激素的第二信使;cAMP参与多种辅酶或辅基的合成等。

(完整版)生物进化的秘密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生物进化的秘密》 教学设计 邵 府 小 学 科学教师:赫立娟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生物进化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作用与平衡”这一概念,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从教材内容呈现顺序来看,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本节课是在前两节基础上,通过故事,对长颈鹿、桦尺蠖等动物进化过程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分析环境的变化给生物带来的影响,初步理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浅层含义。本课围绕“生物进化的秘密”这一主线,设计了三个活动:1、“达尔文的故事”:通过收集和阅读达尔文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2、“长颈鹿的进化过程”,让学生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解释生物的进化现象。3、“游戏环节”捕食猎物,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自然选择”学说。 二、学情分析: 《生物进化的秘密》为《生物的进化》单元第三课,学生在学习了前两课《生命从哪里来》和《寻找生物进化的证据》,对生命起源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从网上获书中了解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很自然会想到那些原始的生命是如何演变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生物进化的秘密是怎样的。本课从观察种类繁多的动物开始,

从观察理解有些生物已经灭绝有些名字相同但是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处的环境不用,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进行资料的阅读与整理,通过模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探究目标:能运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等生物的进化原因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生物是一直在进化的观点;学习达尔文尊重事实,坚忍不拔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材料理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理论。 教学难点:通过长颈鹿等生物的进化历史说明“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理论。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和阅读有关达尔文的资料,查找某一种生物进化的资料。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模拟实验材料:大米、黑米、盘子、记录表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八章 生物氧化

第5单元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1.呼吸链; 2.氧化磷酸化作用; 3.磷氧比值(P/O); 4. 底物水平磷酸化; 5. 解偶联剂; 6. 化学渗透学说 (二)填空 1.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供出电子的倾向。 2.P/O值是指,NADH的P/O值是__,还原性维生素C的P/O值是,在DNP(2,4-二硝基苯酚)存在的情况下,氧化分解琥珀酸的P/O值是__。 3.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氧还电势的载体依次向氧还电势的载体传递。 4.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泵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差,同时被膜上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 ATP。(三)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1.生物氧化的反应类型不包括下列哪种反应? A.脱氢反应 B.失电子反应 C.羟化反应 D.脱羧反应 E.加水脱氢反应 2.如果质子不经过F1/F0-ATP合成酶回到线粒体基质,则会发生 A.氧化 B.还原 C.解偶联 D.紧密偶联 E.主动运输 3.有关呼吸链的正确叙述是 A.两类呼吸链都由四种酶的复合体组成 B. 电子传递体同时兼有传氢体的功能 C.传氢体同时兼有传递电子的功能 D.抑制细胞色素aa3,则呼吸链各组分都呈氧化态 E.呼吸链组分通常按E0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下述哪种物质专一性地抑制F0因子: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2,4-二硝基酚 D.缬氨霉素 E.寡霉素 5.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B.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C.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D.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E.ATP酶可以使膜外侧H+返回膜内侧 6.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福建师范大学1999年考研题) 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E.b→c→c1→aa3→O2 (四)是非题 1.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2.NADH脱氢酶是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的总称。 3.代谢物脱下的2摩尔氢原子经呼吸链氧化成水时,所释放的能量都储存于高能化合物中。 4.寡霉素专一地抑制线粒体F1F0-ATPase的F0,从而抑制ATP的合成。 (五)分析与计算题 1.什么叫呼吸链?它由哪些组分组成?有哪些方法可用来确定电子传递顺序? 2.为什么在通气条件下生产等量的酵母菌体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明显低于静置培养? 参考答案

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7)

第7章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 1. 体内CO2直接来自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 C.糖原分解D.脂肪分解 E.有机酸的脱羧 2.关于电子传递链叙述错误的是 A.NADPH中的氢一般不直接进入呼吸链氧化B.1分子铁硫中心(Fe2S2)每次传递2个电子C.NADH脱氢酶是一种黄素蛋白酶D.在某些情况下电子传递不一定与磷酸化偶联E.电子传递链各组分组成四个复合体 3.在生物氧化中NAD+的作用是 A.脱氧B.加氧C.脱羧D.递电子E.递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链中氢和电子的传递有严格的方向和顺序 B.各种细胞色素都可以直接以O2为电子接受体 C.在呼吸链中NADH脱氢酶可催化琥珀酸脱氢 D.递电子体都是递氢体 E.呼吸链所产生的能量均以ADP磷酸化为ATP形式所接受 5.关于呼吸链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作用可以被解离 B.NADH+H+的受氢体是FMN C.它是产生ATP、生成水的主要过程 D.各种细胞色素的吸收光谱均不同 E.它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线粒体和微粒体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泛醌能将2H+游离于介质而将电子传递给细胞色素 B.复合体I中含有以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 C.CN–中毒时,电子传递链中各组分处于还原状态 D.复合体Ⅱ中含有以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 E.体内物质的氧化并不都伴有ATP的生成 7. β-羟丁酸彻底氧化为CO2、H2O和能量,其P/O比值约为 A.1B.2C.3D.4E.5 8. NADH脱氢酶可以以下列哪一个辅酶或辅基为受氢体 A.NAD+ B.FMN C.CoQ D.FAD E.以上都不是 9.细胞色素体系中能与CO 和氰化物结合使电子不能传递给氧而使呼吸链中断的是 A.细胞色素b B.细胞色素a3 C.细胞色素c D.细胞色素b1 E.细胞色素c1 10.与线粒体内膜结合较疏松容易被提取分离的细胞色素是 A.b B.c C.aa3D.P450E.Ctyb560 11.在生物氧化中不起递氢作用的是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比值 5、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 7、细胞色素 8、混合功能氧化酶 二、填空题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NADH 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就是____、____、____,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 ____KJ。 11.胞液中的NADH+H+通过____与____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____氧化呼吸链或____氧化呼吸链,可分别产生____分子ATP或____分子ATP。 12.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___与____。 13.体内可消除过氧化氢的酶有____、____与____。 14.胞液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就是____, 线粒体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就是____。 15.铁硫簇主要有____与____两种组成形式,通过其中的铁原子与铁硫蛋白中的____相连接。 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就是____与____。 17.FMN或FAD作为递氢体,其发挥功能的结构就是____。 18.参与呼吸链构成的细胞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呼吸链中含有铜原子的细胞色素就是____。 20.构成呼吸链的四种复合体中, 具有质子泵作用的就是____、____、____。 21.ATP合酶由____与____两部分组成,具有质子通道功能的就是____,____具有催化生成ATP 的作用。 22.呼吸链抑制剂中,____、____、____可与复合体Ⅰ结合,____、____可抑制复合体Ⅲ,可抑制细胞色素c 氧化酶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23.因辅基不同,存在于胞液中SOD为____,存在于线粒体中的 SOD为____,两者均可消除体内产生的 ____。 24.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主要有____与____。 三、选择题 A型题 25.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细胞色素就是: A、细胞色素b560 B、细胞色素b566 C、细胞色素c1 D、细胞色素c E、细胞色素aa3 26.含有烟酰胺的物质就是: A、 FMN B、 FAD C、泛醌 D、 NAD+ E、 CoA 27.细胞色素aa3除含有铁以外,还含有: A、锌 B、锰 C、铜 D、镁 E、钾 28.呼吸链存在于: A、细胞膜 B、线粒体外膜 C、线粒体内膜 D、微粒体 E、过氧化物酶体 29.呼吸链中可被一氧化碳抑制的成分就是: A、 FAD B、 FMN C、铁硫蛋白 D、细胞色素aa3 E、细胞色素c 30.下列哪种物质不就是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分? A、 FMN B、 FAD C、泛醌 D、铁硫蛋白 E、细胞色素c 31.在氧化过程中可产生过氧化氢的酶就是: A、 SOD B、琥珀酸脱氢酶 C、细胞色素aa3 D、苹果酸脱氢酶 E、加单氧酶 32.哪种物质就是解偶联剂?

生物氧化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 al use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章节第五章生物氧化 授课题目第一节线粒体氧化体系 第二节A TP的生成与能量的利用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生成 教学地点 第七教室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 实训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 时间 教学分析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必修课程,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主要采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识) 1、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2、理解A TP的生成方式与流程 能力目标:(专业能 力、方法能力、社 会能力) 通过生物氧化中能量的变化,训练学生分析、理解、综 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呼吸链 2、ATP的生成方式。 教学难点1、呼吸链中电子与氢的传递 2、A TP的生成方式 教学设计 利用讲授、讨论、多媒体课件、提问、测试、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本节课内容。 学法设计 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兴趣,并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 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二版教材 教案、PPT、讨论话题 教学内容(任务)及过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或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和时间分配 导入:什么是生物氧化? 1.概念: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也称为组织呼吸。 2、特点: (1)反应条件温和,温度为37℃,pH近中性,有水参加,在酶 10min 导入新课讨论 5min 板书讲解

生物化学重点_第八章 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教学提纲

第八章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是指细胞内的糖、蛋白质和脂肪进行氧化分解而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的;在常温、常压、近于中性及有水环境中进行的;反应逐步释放出能量,相当一部分能量以高能磷酸酯键的形式储存起来。 二、线粒体氧化呼吸链: 生物氧化过程中,从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由一系列传递体依次传递,最后与氧形成水的整个体系称为呼吸链。这些递氢体或递电子体往往以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主要的复合体有: 1.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其作用是将(NADH+H+)传递给CoQ。2.复合体Ⅱ(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其作用是将FADH2传递给CoQ。 3.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其作用是将电子由泛醌传递给Cytc。4.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其作用是将电子由Cytc传递给氧。 三、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 由上述递氢体或递电子体组成了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两条呼吸链。 1.NADH氧化呼吸链:其递氢体或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为:NA DH→ FMN→CoQ→b→ c1 → c →aa3 →1/2O2 。丙酮酸、α-酮戊二酸、异柠檬酸、苹果酸、β-羟丁酸、β-羟脂酰CoA脱氢后经此呼吸链递氢。 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其递氢体或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为:FAD→CoQ→b→ c1 → c →aa3 →1/2O2 。琥珀酸和脂酰CoA脱氢后经此呼吸链递氢。 四、生物体内能量生成的方式: 1.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中,底物分子脱下的氢原子经递氢体系传递给氧,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这种能量的生成方式就称为氧化磷酸化。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第七章生物氧化

(生物科技行业)第七章生 物氧化

第六章生物氧化 第壹节概述 壹、生物氧化的意义 生物机体在生命过程中需要能量,如生物合成、物质转运、运动、思维和信息传递等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从哪里来呢?能量的来源,主要依靠生物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体内的氧化。 有机物质在生物细胞内氧化分解,最终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且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在细胞中进行的,所以生物氧化又称为细胞呼吸。生物氧化为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真核生物细胞的生物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原核生物细胞,生物氧化在细胞质膜上进行。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生物氧化和体外物质氧化或燃烧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释放的能量也相等。但生物氧化和非生物氧化所进行的方式不同,其特点为: 1、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PH和有水的环境进行的,是在壹系列酶、辅酶和传递体的作用下逐步进行的,每壹步反应都放出壹部分能量,逐步释放的能量的总和和同壹氧化反应在体内进行是相同。这样不会因氧化过程中能量骤然释放,体温突然上升而损害机体,而且释放的能量也能有效地利用。 2、生物氧化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通常先贮存在壹些高能化合物如ATP 中,ATP相当于生物体内的能量转运站。

3、有机化合物在体内外是碳在氧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而生物氧化是通过羧酸脱羧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第二节线粒体氧化体系 生物体内存在多种氧化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在和线粒体中线粒体氧化体系。此外仍有微粒体氧化体系、过氧化体氧化体系、细菌的生物氧化体系等。 壹、呼吸链的概念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的氢由脱氢酶激活,脱下来的氢经过几种传递体的传递,将电子传递到细胞色素体系,最后将电子传递给氧,活化的氢(H+)和活化的氧(O2-)结合成水,在这个过程中构成的传递链称为电子传递链,或呼吸链。 二、呼吸链的组成 构成呼吸链的成分有20多种。大致可将它们分成五类。即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以FAD或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酶类;铁硫蛋白类;泛醌和细胞色素类。依具体功能又可分为递氢体和递电子体。 (壹)递氢体 在呼吸链中即可接受氢又可把所接受的氢传递给另壹种物质的成分叫递氢体,包括: 1、NAD+和NADP+ NAD+和NADP+是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它们分别可和不同的酶蛋白组成多种功能各异的不需氧脱氢酶。辅酶分子能可逆地加氢和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全部万能模板.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复述、列举 ____ (2)解释、说明、概述 ____ (3)完成、解决 ____ 例: 说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解释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 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 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过程与方法 (1)感受、参与 ____ ,提高 ____ (2)讨论、交流 ____ ,提高 ____ (3)尝试、分享 ____ ,提高 ____ 例: 通过图文结合,提高分析归纳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活动体验和情景体验,提高发散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3.通过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 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关注 ____ (2)形成、养成 ____ (3)确立、树立 ____ 例: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体验合作精神,形成生物学习的兴趣; 认同科学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 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 精神和科学态度; 3.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 4.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 1) ____ 2.难点 ( 1) ____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练习法、讨论法、活动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提问:(1)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太阳能是怎么转变成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的呢?(光合作用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又是依靠什么进行光合作用呢? (叶绿体)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 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2.讲授新课 探究一: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展示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 体中的色素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重点讲解实验原理,强调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不同,其中纸层析法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 着重讲解,通过 F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明白原理后教师继续和学生分析说明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提出思考问题,布置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两人一组,分 工合作。并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7生物氧化

第七单元生物氧化 一、生物能学的几个概念 (一)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 1.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 自由能:在一个体系中,能够用来做有用功的那一部分能量称自由能,用符号G表示。 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产生有用功的能力可以用反应前后自由能的变化来衡量。 自由能的变化:△G = G产物—G反应物= △H _ T△S △G 代表体系的自由能变化,△H代表体系的焓变化,T代表体系的绝对温度,△S代表体系的熵变化。 焓与熵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焓代表体系的内能与压力P乘以体积V之和:H = U + PV,dH = dU + PdV + VdP 熵代表体系中能量的分散程度,也就是体系的无序程度:△S = dQ/T ,△S = △S体系+△S环境,只有△S≥0,过程才能自发进行。 2.△G是判断一个过程能否自发进行的根据 △G<0,反应能自发进行,能做有用功。 △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必须供给能量。 △G=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一个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的总热量的变化(△H),不能作为此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只有自由能的变化才是唯一

准确的指标。 △G<0仅是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必要条件,有的反应还需催化剂才能进行,催化剂(酶)只能催化自由能变化为负值的反应,如果一个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为正值,酶也无能为力。 当△G为正值时,反应体系为吸能反应,此时只有与放能反应相偶联,反应才能进行。 3.标准自由能变化及其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aA+bB →cC+dD 标准自由内能变化: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的自由能变化,用△G°表示。 标准条件:25℃,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都是1mol∕L(气体则是1大气压)。若同时定义pH =7.0,则标准自由能变化用

生物化学 第六章生物氧化

1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 1.相对浓度升高时可加速氧化磷酸化的物质是 A.FAD B.UTP C.NADPH D.NADP+ E.ADP 2.线粒体中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A.NADH-FMN-CoQ-Cyt-O 2 B.ADH 2-NAD +-CoQ-Cyt-O 2 C.FADH 2-FAD-CoQ-Cyt-O 2 D.NADH-FAD-CoQ-Cyt-O 2 E.NADH-CoQ-FMN-Cyt-O 2 3.2H 经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可产生的ATP 数为 A.1.5 B.2.5 C.4 D.6 E.12 4.体内细胞色素C 直接参与的反应是 A.叶酸还原 B.糖酵解 C.肽键合成 D.脂肪酸合成 E.生物氧化 5.大多数脱氢酶的辅酶是 A.NAD + B.NADP + C.CoA D.Cyt c E.FADH 2 6.电子按下列各途径传递,能偶联磷酸化的是 A.Cyt —Cytaa 3 B.CoQ--Cytb C.Cytaa 3—O 2 D.琥珀酸--FAD E.FAD —CoQ 7.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A.三磷酸腺苷 B.脂肪酸 C.氨基酸 D.磷酸肌酸 E.葡萄糖 8.下列化合物不属高能化合物的是 A.1,3-二磷酸甘油酸 B.乙酰CoA C.AMP D.氨基甲酰磷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9.每mol 高能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 A.5KJ

B.20KJ C.21KJ D.40KJ E.51KJ 10.关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错误的是 A.ATP是生物能量代谢的中心 B.ATP可转变为其他的三磷酸核苷 C.ATP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 D.ATP与磷酸肌酸之间可以相互转变 E.当ATP较富余时,磷酸肌酸将-P转移给ADP生成ATP 11.氰化物中毒抑制的是 A.细胞色素 b B.细胞色素c C.细胞色素cl D.细胞色素aa3 E.辅酶Q 12.氰化物的中毒机理是 A.大量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 B.干扰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 C.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 D.抑制呼吸中枢,使通过呼吸摄入氧量过低 E.抑制ATP合酶的活性 https://www.doczj.com/doc/dc6038013.html,-.CO中毒是由于 A.使体内ATP生成量减少 B.解偶联作用 C.使Cytaa3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中断 D.使ATP水解为ADP和Pi的速度加快 E.抑制电子传递及ADP的磷酸化 14.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一项外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A.CoQ B.Cytb C.CoA D.NAD+ E.aa3 15.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 A.糖酵解 B.TCA循环 C.磷酸戊糖途径 D.氧化磷酸化作用 E.糖异生 16.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 A.脱氢反应 B.营养物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 C.加氧反应 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 E.释出电子的反应 17.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北生成ATP的过程 B.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 C.P/O可以确定ATP的生成数 D.氧化磷酸化过程有两条呼吸链 E.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氧都产生3分子ATP 2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

关于生物氧化作业与答案

生物氧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具有线粒体的生物中,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它们是NADH 呼吸链和 FADH 呼吸链。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2 载体不同而区别的。 2、在呼吸链中,惟一的非蛋白组分是辅酶Q ,惟一不与线粒体膜紧密结合的蛋白质是细胞色素C 。 3、细胞色素是一类含有铁卟啉辅基的电子传递体,铁硫蛋白是一类含有非卟啉铁和对酸不稳定的硫的电子传递体。 4、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化学渗透学说,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 Mitchell 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5、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至氧的过程中,还原力逐渐降低,氧化力逐渐增强。 6、合成1分子ATP需 3 个质子通过ATP合酶,每个ATP 从线粒体基质进入胞质需消耗 1 个质子,这样每产生1分子ATP,共需消耗 4 个质子。 7、生物氧化中NADH呼吸链的P/O比值是每消耗1摩尔的原子 呼吸链的P/O比值 1.5 。生成的ATP摩尔数,FADH 2 8、用特殊的电子传递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①鱼藤酮、安密妥等抑制电子由NADH 向CoQ 的传递。 ②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b 向c 的传 1

③氰化物、CO等抑制电子由细胞色素(a+a 3 ) 向分子氧的传递。 9、穿梭作用主要有磷酸甘油穿梭系统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两者进入呼吸链氧化,其P/O值分别是 1.5 和 2.5 。 10、ATP 是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者。脂肪是肌肉中能量的贮存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哪一叙述不是生物氧化的特点?:(D ) A、逐步氧化 B、必需有水参加 C、生物氧化的方式为脱氢反应 D、能量同时释放 2、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是:( D ) A、Cyt aa 3B、Cyt b C、Cyt c 1 D、Cyt c 3、真核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定位于:( C ) A、胞液 B、质膜 C、线粒体内膜 D、线粒体基质 4、下列关于NADH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可在胞液中生成 B、可在线粒体中生成 C、可在胞液中氧化生成ATP D、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并产生ATP 5、在生物氧化中FMN和FAD的作用是( D ) A、转氨 B、加氧 C、脱羧 D、递氢 6、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高能化合物?( A ) A、葡萄糖-6-磷酸 B、肌酸磷酸 C、GTP D、1,3-二磷酸甘油酸 7、电子传递抑制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A ) A、电子传递停止,ATP合成停止 B、电子传递停止,ATP 正常合成 C、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止 D、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8、解偶联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B ) A、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B、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

生物教学设计,怎么写

篇一:生物教学设计与教案的比较 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 作业(论文)题目:生物教学设计与教案的比较 课程名称: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 任课教师姓名:宋锡全、李亚军研究生姓名:陈洪达 学号:4201320000511 年级: 2013级 专业:学科教学(生物) 学院(部、所):生命科学学院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生物教学设计与教案的比较 陈洪达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长期以来,有教师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是一回事,认为两者没什么本质区别,这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生物教学设计教案区别 生物教学设计和教案二者既有相通相类的地方,又有着不同的地方。教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时教学计划,是备课结果的直接体现,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剧本”。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然而教学设计最根本的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是对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评价的计划、安排或方案。由此看来,教案与教学设计虽有深厚的渊源,却也存在差异。 教案,即通常所说的课时教学计划,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生物教案即是以生物的某一课时或研究主题为基本单元确定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及其达成途径的教学设想,是对生物教学过程的设想,其制定的依据是生物学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教学设计”有时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或“系统开发”。是以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的计划过程,是对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评价的计划、安排或方案。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 二、对应范围不同 教案即课时教学计划方案,它是辅助教师个人教学的的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案,严格来说,教案是以某一课时或者某一课题为研究对象来确定的具体教学方案。因此,教案的研究范围较为集中,表现为“微观性”。换句话说,单从研究对象范围来说,教案仅是教学设计的一重要部分,在对应层次上不及教学设计的宽泛。 教学设计则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单从一堂课来说,不仅要考虑这堂课中的各个要素,把它本身作为整体来看待,同时,还要考虑这堂课与本单元教学甚至是与本课程教学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设计要求的对应研究范围是整个与教学有关的各种动态的复杂教学因素构成的教学系统。是把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强调以“学”为中心,推动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即第三代id模式。总的来说,教学设计的层次包括以系统、课堂、产品为中心的三个设计层次,它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以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因此,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范围要比教案的宽广,表现出明显的“宏观性”。 三、理念不同

最新7生物氧化汇总

7生物氧化

第七单元生物氧化 一、生物能学的几个概念 (一)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变化及其意义 1.化学反应中的自由能 自由能:在一个体系中,能够用来做有用功的那一部分能量称自由能,用符号G表示。 在恒温、恒压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产生有用功的能力可以用反应前后自由能的变化来衡量。 自由能的变化:△G = G产物— G反应物 = △H _ T△S △G 代表体系的自由能变化,△H代表体系的焓变化,T代表体系的绝对温度,△S代表体系的熵变化。

焓与熵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焓代表体系的内能与压力P乘以体积V之和:H = U + PV,dH = dU + PdV + VdP 熵代表体系中能量的分散程度,也就是体系的无序程度:△S = dQ/T ,△S = △S体系+△S环境,只有△S≥0,过程才能自发进行。 2.△G是判断一个过程能否自发进行的根据 △G<0,反应能自发进行,能做有用功。 △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必须供给能量。 △G=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一个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的总热量的变化(△H),不能作为此反应能否自

发进行的判据,只有自由能的变化才是唯一准确的指标。 △G<0仅是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必要条件,有的反应还需催化剂才能进行,催化剂(酶)只能催化自由能变化为负值的反应,如果一个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为正值,酶也无能为力。 当△G为正值时,反应体系为吸能反应,此时只有与放能反应相偶联,反应才能进行。 3.标准自由能变化及其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aA+bB → cC+dD 标准自由内能变化: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的自由能变化,用△G°表示。 标准条件:25℃,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都是1mol∕L(气体则是1大气压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比值 5.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 7.细胞色素 8.混合功能氧化酶 二、填空题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NADH 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____KJ。11.胞液中的NADH+H+通过____和____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____氧化呼吸链或____氧化呼吸链,可分别产生____分子ATP或____分子ATP。 12.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___和____。 13.体内可消除过氧化氢的酶有____、____和____。 14.胞液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线粒体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是____。 15.铁硫簇主要有____和____两种组成形式,通过其中的铁原子与铁硫蛋白中的____相连接。 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是____和____。 17.FMN或FAD作为递氢体,其发挥功能的结构是____。 18.参与呼吸链构成的细胞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呼吸链中含有铜原子的细胞色素是____。 20.构成呼吸链的四种复合体中,具有质子泵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21.ATP合酶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具有质子通道功能的是____,____具有催化生成ATP 的作用。 22.呼吸链抑制剂中,____、____、____可与复合体Ⅰ结合,____、____可抑制复合体Ⅲ,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23.因辅基不同,存在于胞液中SOD为____,存在于线粒体中的 SOD为____,两者均可消除体内产生的____。 24.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主要有____和____。 三、选择题 A型题 25.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细胞色素是: A.细胞色素b560 B.细胞色素b566 C.细胞色素c1 D.细胞色素c E.细胞色素aa3 26.含有烟酰胺的物质是: A. FMN B. FAD C. 泛醌 D. NAD+ E. CoA 27.细胞色素aa3除含有铁以外,还含有: A.锌 B.锰 C.铜 D.镁 E.钾 28.呼吸链存在于: A.细胞膜 B.线粒体外膜 C.线粒体内膜 D.微粒体 E.过氧化物酶体 29.呼吸链中可被一氧化碳抑制的成分是: A. FAD B. FMN C. 铁硫蛋白 D. 细胞色素aa3 E.细胞色素c 30.下列哪种物质不是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分? A. FMN B. FAD C. 泛醌 D. 铁硫蛋白 E.细胞色素c 31.在氧化过程中可产生过氧化氢的酶是: A. SOD B.琥珀酸脱氢酶 C.细胞色素aa3 D.苹果酸脱氢酶 E.加单氧酶

生物氧化

一、 A 型题 1. 下列是对呼吸链的正确叙述,但例外的是 (A) 复合体Ⅲ和Ⅳ为两条呼吸链所共有 (B) 抑制Cyt aa3呼吸链中各组分都呈还原态 (C) 递氢体也必然递电子 (D) 除Cyt aa3外,其余细胞色素都是单纯的递电子体 (E) Cyt a和Cyt a3结合较紧密 2. CoQ的特点是 (A) 它是复合体Ⅰ和Ⅱ的组成成分 (B) 它仅仅是电子递体 (C) 它能在线粒体内膜中迅速扩散 (D) 它是水溶性很强的物质 (E) C0Q10仅仅存在人体内 3. 符合细胞色素特点的是 (A) 细胞色素也可分布在线粒体外 (B) 血红素A是Cytc的辅基 (C) 呼吸链中有许多种细胞色素可被CN-抑制 (D) 细胞色素C氧化酶其本质不是细胞色素 (E) 所有的细胞色素与线粒体内膜紧密结合,不易分离 4. 下列每组内有两种物质,都含铁卟啉的是 (A) 铁硫蛋白和血红蛋白 (B) 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 (C) 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

(D) 过氧化物酶和琥珀酸脱氢酶 (E) 以上各组中的两种物质都不同时含铁卟啉 5. 研究呼吸链证明 (A) 两条呼吸链的会合点是Cytc (B) 呼吸链都含有复合体Ⅱ (C) 解偶联后,呼吸链就不能传递电子了 (D) 通过呼吸链传递1个氢原子都可生成3分子的 ATP (E) 辅酶Q是递氢体 6. 下列是关于氧化呼吸链的正确叙述,但例外的是 (A) 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B) 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可偶联ADP磷酸化 (C) CO可使整个呼吸链的功能丧失 (D) 呼吸链的组分通常接Eo’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E) 递电子体必然也是递氢体 7. 下列代谢物经过一种酶催化后脱下的2H不能经过 NADH呼吸链氧化的是 (A) CH3-CH2-CH2-CO ~ SCoA (B) 异柠檬酸 (C) α-酮戊二酸 (D) HOOC-CHOH-CH2-COOH (E) CH3-CO-COOH 8. 在体外进行实验,底物CH3-CHOH-CH2-COOH氧化时的P/O比值为2.7,脱下的2H从何处进人呼吸链 (A) FAD

生物氧化教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呼吸链的概念;线粒体的两条呼吸链——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和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胞液中NADH氧化的两种转运机制:α—磷酸甘油穿梭及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2.熟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类型。ATP的利用。 3.了解:化学渗透假说;ATP合酶的结构及ATP合成的机制;机体其他氧化体系: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酶、超氧物岐化酶和微粒体中的氧化酶——加单氧酶和加双氧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呼吸链的概念、线粒体的两条呼吸链——NADH 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和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胞液中NADH氧化的两种转运机制:α—磷酸甘油穿梭及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教学难点: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和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胞液中NADH的氧化。 三、教学方法设计: 1、结合机体营养物质代谢的三个阶段,以及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引出生物氧化的概念,导入本章的内容,同时结合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及一些临床疾病(如CO中毒等)的发生与生物氧化的关系,说明学习生物氧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2、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抓住关键,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 教具:电脑、投影仪、话筒、粉笔、教鞭、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做到图文并茂; 2、语言表达、适当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7 生物氧化

第一节概述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 能源物质(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释放化学能并转化为生物能的生化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高等动物通过肺进行呼吸,吸入氧气、排出CO2。吸入的O2用以氧化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获得能量,所以生物氧化又称呼吸作用。 二、生物氧化的方式 生物氧化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故生物氧化可分为两类∶有氧氧化∶利用O2分子来氧化底物,最终生成CO2和H2O。 这种方式的氧化彻底,释放的能量多。 无氧氧化∶是指以非分子氧氧化底物的方式, 以氧化型物质作为电子受体. 这种氧化不完全、产能少。 无氧氧化可分为: 以有机物为受氢体进行的氧化; 以无机物为受电体进行的氧化。 生物体内氧化反应有∶ 失电子氧化 (如∶氢在呼吸链中的氧化) 加氧氧化 (如∶氨基酸氧化酶催化的氧化脱氨) 脱氢氧化(如∶琥珀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加水脱氢氧化(如∶TCA循环中,延胡索酸到草酰乙酸的氧化) 三、生物氧化的特点∶ 1、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反应条件温和; 2、底物的氧化是分阶段进行的。能量逐步释放; 3、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通常先储存在一些特殊的高能化合物中(如ATP),通过这些物质 的转移作用满足机体吸能反应的需要; 4、生物氧化受细胞的精确调节控制。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 0’)越小,给出电子的趋势越强,即还原力强,反之,(E 0’)高,氧化力强. 第二节生物氧化体系及有关的酶类 一、生物氧化体系 生物氧化作用主要是通过脱氢反应来实现的。 一般包括脱氢、递氢、受氢三个环节。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底物脱下来的氢,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是直接交给受氢体,而是经过一些递氢体进行传递,最终交给受氢体。 生物氧化体系∶ 有氧氧化不需传递体体系 电子传递体系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 (1)

《生物化学(专1)》生物氧化 1.相对浓度升高时可加速氧化磷酸化的物质是A.FADB.UTPC.NADPHD.NADP+E.ADP 参考答案:E2.线粒体中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A.NADH-FMN-CoQ-Cyt-O2 B.ADH2-NAD+-CoQ-Cyt-O2 C.FADH2-FAD-CoQ-Cyt-O2 D.NADH-FAD-CoQ-C yt-O2 E.NADH-CoQ-FMN-Cyt-O2 参考答案:A3.2H经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可产生的ATP数为A.1.5B.2.5C.4D.6E.12 参考答案:A 4.体内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的反应是A.叶酸还原B.糖酵解C.肽键合成D.脂肪酸合成E.生物氧化 参考答案:E5.大多数脱氢酶的辅酶是A.NAD+B.NADP+C.CoAD.Cyt cE.FADH2 参考答案:A6.电子按下列各途径传递,能偶联磷酸化的是A.Cyt— Cytaa3B.CoQ--CytbC.Cytaa3—O2D.琥珀酸--FADE.FAD—CoQ 参考答案:C7.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A.三磷酸腺苷B.脂肪酸C.氨基酸D.磷酸肌酸E.葡萄糖 参考答案:A8.下列化合物不属高能化合物的是A.1,3-二磷酸甘油酸B.乙酰CoAC.AMPD.氨基甲酰磷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参考答案:C9.每mol高能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A.5KJB.20KJC.21KJD.40KJE.51KJ 参考答案:C10.关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错误的是A.ATP是生物能量代谢的中心B.ATP 可转变为其他的三磷酸核苷C.ATP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D.ATP与磷酸肌酸之间可以相互转变E.当ATP较富余时,磷酸肌酸将-P转移给ADP生成ATP 参考答案:E11.氰化物中毒抑制的是A.细胞色素bB.细胞色素cC.细胞色素clD.细胞色素aa3E.辅酶Q 参考答案:D12.氰化物的中毒机理是A.大量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B.干扰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C.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D.抑制呼吸中枢,使通过呼吸摄入氧量过低E.抑制ATP合酶的活性 参考答案:https://www.doczj.com/doc/dc6038013.html,-.CO中毒是由于A.使体内ATP生成量减少B.解偶联作用C.使Cytaa3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中断D.使ATP水解为ADP和Pi的速度加快E.抑制电子传递及ADP的磷酸化 参考答案:C14.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一项外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A.CoQ B.Cytb C.CoA D.NAD+ E.aa3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一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构建模型,体验科学的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情感态度方面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安排了两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细胞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

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此外,还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会运用该模型解释相应的生理现象。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但是对问题探索的动力主要来自对相关问题的好奇与有趣水平,目的性不十分明确。所以教师的思维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本节课利用科学史实验资料,设计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基于资料和问题的课堂探究活动。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按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达到一定深度,使学生顺利由感性认 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难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入新课 2.讲述膜的磷脂排布 3.演示电镜照片 4.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构建模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