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备课资料知识梳理典例精析拓展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备课资料知识梳理典例精析拓展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备课资料知识梳理典例精析拓展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备课资料知识梳理典例精析拓展阅读

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

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3年6月。

(2)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背景: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时间:1924年1月。

(3)地点:广州。

(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5)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6)意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相关链接】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的建立

(1)背景: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2)创建: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3)军校领导人的任职情况: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4)贡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相关链接】

这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著名的军校。在此军校门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

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

【相关链接】

北伐的对象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三派军阀,目的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北伐战争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5.过程:

(1)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2)军阀实力: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十万部队。

(3)北伐军的作战概况:北伐军顺利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接连遭遇吴佩孚的重兵抵抗。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相关链接】

叶挺独立团

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的部分共产党员及从各地调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铁甲车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两广地区军事部决定扩大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军队,建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以共产党员叶挺为团长,铁甲车队全部作为独立团骨干。周恩来还从黄埔军校调来不少共产党员到独立团担任各级领导工作,强调要把独立团培养成为一支可靠的有战斗力的革命军队。

(4)北伐军继续进军: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6.战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7.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1)原因: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农民运动的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3)工人运动的发展: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知识点3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表现:

①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②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思维拓展】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

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引起了

帝国主义的恐慌,英、日等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南京惨案”,屠杀中国军民。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势力勾结,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也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群众。

(2)主观方面: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2.南京政府完成全国统一:

(1)背景:

①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②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1)南京政府完成全国统一:

①时间:1928年底。

②标志: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③意义: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例1.国民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黄埔军校建立

C.中共一大召开

D.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解析:本题考查标志性事件,考查对历史知识再现的能力。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故选择A项。

答案:A

例2.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A.蒋介石

B.孙中山

C.周恩来

D.叶挺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再现的能力。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故选A。

答案:A

例3.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马尾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可根据教材知识直接选出,也可用排除法来解答。京师同文馆、马尾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学校,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兴办的,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三者都与题意不符,排除即可。故选D。

答案:D

例4.“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伐将领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了汗马功劳。

答案:C

例5.右图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印制的宣传漫画。请判断,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解析:本题的考查点为北伐战争,考查识读漫画的能力。漫画中的关键信息为“帝国主义”“民众的力量”“国民革命军”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对象为帝国主义支持的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等。

答案:B

例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清党”运动,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害的达31万多人,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A.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B.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

C.南京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

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围剿”红军是从1930年开始的,而且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当时日本还没有发动侵华战争,C项说法错误,故选C。

答案:C

例7.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本题考查了北伐战争中人民群众的支持。题干中给出的

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表明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知识点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阶级矛盾的激化;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的创立以及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为北伐准备了条件。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①开始:1926年。 ②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③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④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⑤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⑥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铁军”) ⑦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4月国

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四、胜利进军的原因: (1)根本原因: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其它原因: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群众的支持;北伐军的浴血奋战等; 五、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性质) 六、结果: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七、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北伐胜利进军主要对象:北伐战争打击的直接对象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反革命集团。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一九二六年六月五日,国民政府通过了出师北伐案。七月六日通过了出师宣言(十四日正式发表)。九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十二日,我党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巩固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国民革命军出师时共八个军,约十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向北挺进。西路为北伐军主力,由第三、四、

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案 基础知识 了解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掌握 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 探索分析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运用史料 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 逻辑思维 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以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涌动、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破裂为主要内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本课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才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所以,在单元教学中,本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收集和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系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了解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史实,使学生对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难点: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黄埔军校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二)教师引领,探究新课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中共三大的召开 时间:1923年6月 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中共三大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为国共合作提供了条件。

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导学案)

第15课北伐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2.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3.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4.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学习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学习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形成。 3.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第15课北伐战争测试 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 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没有涉及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有两次合作,分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期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中国共产党的党纲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国民党一大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其中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4.“叶挺独立团奉命担任攻击汀泗桥的任务,他们在当地农民的引导下,沿山间小路绕到敌人侧后方,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教案

第11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等。 2、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国民革命歌》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出示:黄埔军校图片以及门上的对联,让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动脑筋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再出示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让学生体会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学生回答后进行如下归纳: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背景导入:黄埔军校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由国民党创办的。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成立的。 学生读课文第一段,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情况。 读《黄埔军校第一至第六期毕业人数》,归纳创办黄埔军校的意义。 过渡: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那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过程、结局怎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课时练

第15课北伐战争 选择题 1.《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 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A.1912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7年 3.小明学习了“黄埔军校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后,老师问他:“学完了这一知识点后,你会想起哪些历史人物?”对于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①周恩来②孙中山③毛泽东④蒋介石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4.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5.“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即孙中山。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6.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 蒋介石 B. 李宗仁 C. 叶挺 D. 彭德怀 7. 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8.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9. 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的是() A.黄埔军校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0.“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A.“分共会议”的召开 B.张学良改易旗帜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D.北伐战争失败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等。 2.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国民革命歌》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

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人教版《鸦片战争》

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人教版《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探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运用史料指导学生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实 逻辑思维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思想意识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爱国情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6页“自由阅读卡?从--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收到什么效果? (严厉禁烟)(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 (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 (中国战败,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教师讲述: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3.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 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提示: 心建立可靠的革命军队。

6.图片出示:展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7.教师提问:结合教材,提炼有关黄埔军校的信息。 提示:①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②1924年5月创办,地点在广州;③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④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北伐胜利进军的相关信息。 提示: 2.教师提问:为什么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被称之为“铁军”?这支“铁军”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 提示:叶挺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因此被称之为“铁军”。主要有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打败吴佩孚主力。 3.图片展示:展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4.教师讲解: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5.教师提问:为什么在短期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学生讨论) 提示: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一是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6.教师提问:思考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蓬勃发展;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 7.教师过渡:然而,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统一战线却破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 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教师提问: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屠杀革命志士 3.教师讲述: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一边“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一边继续北伐。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三、课堂总结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跌宕起伏,虽写下了辉煌壮烈的篇章,却终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合作的破裂也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共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十年内战的枪声最终浩然打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重要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重 要知识点归纳 走私鸦片 背景: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目的(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根本原因),扭转贸易逆差(直接原因)。 危害:经济上,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政治上,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军事上,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虎门销烟 背景: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939年6月 地点:广州虎门 领导者:林则徐 措施: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销毁鸦片。 结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意义: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 原 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直接原因: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起讫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初 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以及社会制度落后,清朝统治者策略失当。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8月 内 容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国家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习题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___。 国民党一大:________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________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________作了准备。 知识点2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________、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________率领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________主力被基本消灭。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________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__________,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________运动蓬勃发展。________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知识点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全国统一:1928年底,________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 1.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大 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4.有一名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初期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 ..的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孙中山 D.蒋介石 知识点2北伐胜利进军 5.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黄花岗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6.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教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11课北伐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目的、对象、战场、 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过得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原 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的描述, 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过程: 导入:介绍本课的背景——国民革命运动(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讲授新课 ?根据自学提纲,完成基础自探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 4、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 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 革命运动。 南京 1、时间: 2、地点: 3、创建者:蒋介石 ?能力提升,合作探究 动脑筋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内,从珠 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得以顺利进 军的原因?) ?国共合作 ?方针正确 ?工农支持 ?将士奋勇 巩固提高练习题:《行知天下》P129-130 1—5题 教学反思 强调北伐战争的结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 北伐战争的结果:消灭了三大军阀的主力,北伐取得巨大的成功。而国民革命运动却是失败的。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南京国民政府。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北伐战争导学案(无答案)-教育文档

第15课北伐战争 【学习目标】 1.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 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重点难点】 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导入新课】 左边图片是黄埔军校的校门旧址。黄埔军校有一副楹联, 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 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 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 牲、以救国为己任的新民一代军人。 你知道黄埔军校是怎样建立的吗?你知道哪些革命前 辈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吗? 【自主学习】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2.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在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3.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中国,简称。兼任军校总理,任校长。 二、北伐胜利进军 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对像是、、等三派军阀,任北伐军总司令。 2.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是、,北伐军先锋是,经过浴血奋战,吴佩孚、孙传芳主力被基本消灭。北伐军从打到,震动全国。 3.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在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2. 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发表通告,宣布“,”。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了全国。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 本课是新人教部编第五单元第15课的内容。课标这样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它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从单元教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课:上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终于形成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二、进入新课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展示材料 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五四运动”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他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开始了他一生中伟大的转变,1924年他改组了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八年级历史北伐战争

第11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黄埔军校的门上有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下面看具体内容。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终于形成国民国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布置学生阅读50——5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板书]第11课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成立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看完后请先复述国民党一大的情况。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4年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国

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这样,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教师讲解]国共在当时为什么要合作呢?这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请同学们先看一组投影。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从材料中概括出国共合作的原因。 [学生概括]华盛顿会议后,中国民族灾难更加沉重;“二·七”惨案给中国共产党提供的教训是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单凭工人阶级无法战胜敌人;国民党符合同共产党合作的条件和愿意同共产党合作;苏联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决定。 [教师讲解]同学们的概括已经比较全面,我想说的就是华盛顿《九国公约》后,中国又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帝国主义各自支持依附自己的军阀,争权夺利,又联合干涉中国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所发展的中国民族工业,战后又重新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在帝国主义策动下,军阀混战不断,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国内经济萧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经过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大革命运动兴起了。 [教师过渡]国民革命运动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它的进行需要以武装力量为基础,而黄埔军校就是要为国民大革命培养军事干部。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2.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有关黄埔军校的内容。从中提炼出相关信息。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教师过渡]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那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过程、结局怎样,这是我们这一节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大问题——北伐胜利进军。 [板书]二、北伐胜利进军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北伐胜利进军一目中的相关信息找出来,复述北伐胜利进军的过程。 [学生寻找]…… [学生回答]北伐从1926年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 北伐的路线是从湖南进入湖北,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接着,沿江东下,直捣南京。另一路北伐军也从福建进入浙江、上海。1927年4月,又进攻张作霖的军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