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工程(沉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1-14改)

管道工程(沉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1-14改)

管道工程(沉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1-14改)
管道工程(沉管、顶管)施工组织设计(1-14改)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目的

三、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说明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简介

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四、交通条件

第三章工作实施方案

一、施工组织及人员配备

二、施工营地布置

三、施工总平面图

四、工期计划安排

第四章专项施工方案

一、清水、原水沉管施工方案

(一)管件、管材采用标准及有关要求

(二)沉管施工工艺

(三)工艺流程

(四)围堰

(五)施工方法

(六)管道试压及冲洗消毒

二、天然气管道沉管施工方案

(一)工艺设计参数

(二)管材、管件、阀门、附件

(三)管道焊接及检验

(四)管道防腐

(五)岸线管沟开挖、基槽清理、敷设、回填

(六)大渡河穿越沉管

(七)清管、试验、干燥、置换

(八)安全及其他

(九)沉管方案

三、管道敷设施工方案

(一)沟槽开挖

(二)管基处理

(三)管道安装及回填

四、河堤内管道敷设方案

五、顶管施工方案

(一)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二)施工方法

(三)顶管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四)顶管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监测监控(五)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六)顶管内钢管铺设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质量目标

二、质量保证体系

三、控制和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四、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安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主要危险源的划分与控制

四、安全管理措施

五、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六、机械设备的管理措施

七、消防管理措施

八、火工品管理措施

九、水域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方案

第七章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

一、环保管理体系

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一)一般规定

(二)施工废弃物处理

(三)货物包装物控制

(四)噪声和尘埃控制

(五)施工设备环境保护

(六)野生动物保护

(七)营地的环境保护

(八)水土保持措施

(九)地貌恢复

第八章保障工期进度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一、工期进度计划

二、保障工期进度的技术措施

三、保障工期进度的组织措施

第九章资料收集管理

一、资料编制

二、验收资料的准备工作

三、资料存档

四、资料移交

第十章其他说明事项

一、对总包管理的认识及对专业分包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

二、对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

三、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第十一章后续服务方案

一、随传随到

二、回访程序

三、回访组织

四、工程服务及保修

第十二章附表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一)招标文件

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所含图纸。

(二)踏勘现场所得资料信息

我单位通过现场实地考察,获得的现场地质、水文情况、现场设施情况、现场条件和地形地貌等信息。

(三)施工经验

公司企业管理制度、技术管理、装备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四)技术标准

国家及省、部、委或行业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包含但不限于如下规范标准:

1、《沉管法隧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1201-2016);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2011);

4、《钢制对焊管件类型与参数》(GB/T 12459-2017);

5、《油气输送用钢制感应加热弯管》(SY/T 5257-2012);

6、《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 23257-2017);

7、《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51-2016);

8、《城镇燃气管道穿跨越工程技术规程》(CJJ/T250-2016);

9、《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GB/T 21448-2008);

11、《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69-2014);

12、《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33-2005);

13、《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 50424-2015);

14、《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 0452-2012);

1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 4109-2013);

16、《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246-2008)。

在执行规范中,遇新规范出台,均按新规范执行。

(五)工程所在地风俗

尊重和保护工程施工所在地民众多年来形成的民俗风情和行为惯例。

二、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以指导施工为目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条件等,按施工技术要求制定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工程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以求实现优质、安全、环保、高效、低耗,全面地完成施工任务。

三、编制原则

1、忠于业主的原则

一切忠于业主,一切听从业主;强化精品意识,以“视昨天为落后,视精品为合格”的企业精神为指导,努力使本工程达到棱角分明、线条流畅、色泽一致、表面光洁。向业主交质优、价廉的优质工程,并以此作为对业主给予投标人信任的答谢。

2、遵循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3、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核对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4、遵循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5、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确保施工安全。

6、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

配备技术能力强、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同时,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应用“四新”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作用。

7、遵循专业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

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8、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本工程所在地的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创建“文明施工现场”。

9、遵循专业化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

在组织施工时,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单元,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10、服从生态、环保要求的原则

现场布置做到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避免污染环境;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积极利用既有条件,合理安排临时工程设施,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满足环保要求。

第二章工程说明

一、项目概况

(一)工程名称

斑竹湾第一水厂水源迁建工程(大渡河大桥过江管道)、徐浩大桥至柏杨路西段供水管道工程(徐浩大桥过江管道)和大渡河天然气管道改造工程。

(二)建设地点

乐山市市中区。

(三)质量标准及要求

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我公司若能中标,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标准,达到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并达到省优标准。

(四)合同工期

计划工期:60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开工令为准。

二、项目简介

1、徐浩大桥至柏杨路西段供水管道工程(徐浩大桥过江管道)

为保障城区供水的可靠性,本项目拟将五水厂清水输送至城区,以满足城区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故新建一条DN600过江管道(钢管),将五水厂水输送至城区,起于徐浩大桥右岸上游约180m处,止于徐浩大桥左岸桥头,全长约992m,其中采用沉管过青衣江,长度约为460m,沿道路绿化带敷设埋地敷设532m。

(1)清水管道于桩号K0+020-K0+040段破河堤施工。

(2)桩号K0+040-K0+340段采用沉管施工,横穿青衣江。

(3)桩号K0+340-K0+600段采用大开挖方式,横穿河心岛。

(4)桩号K0+600-K0+760段采用沉管施工,横穿青衣江。

(5)桩号K0+780-K0+800段破河堤施工。

(6)桩号K0+800-K0+992段道路东侧绿化带敷设。

资料显示:勘察期间穿越区水面宽约452m,最大水深约8.9m,主河槽宽约708m;青衣江历史最高洪水位高程约371.55m,水面宽度574.8m,最大水深12.0m,平均水深7.5m,平均流速4.85m/s。

2、斑竹湾第一水厂水源迁建工程(大渡河大桥过江管道)

本项目拟解决四水厂向城区输水瓶颈问题,包括原水及清水的输送。新建两根DN800管道(一根为原水管道、一根为清水管道,均为钢管),清水管道设计起点位于井沙大道道路南侧人行道(迎宾大道西侧约100m),与拟建“五通桥供水保障项目”DN800输水管道碰通,止于滨江路,长度约为749m;原水管道设计起点位于井沙大道道路北侧(迎宾大道西侧约100m),与建成的井沙大道原水管道碰通,止于滨江路原水管道预留接口,长度约为905m。两根管道均需横穿大渡河,采用沉管方式施工,沉管长度约为520m。

(1)清水管道于桩号K0+000-K0+040处横穿井沙大道,采用顶管施工。

(2)桩号K0+040-K0+180段双管同槽施工,敷设于井沙大道北侧绿化带内。

(3)桩号K0+180-K0+700段采用同槽沉管施工,横穿大渡河。

(4)桩号K0+700-K0+730段采用同槽施工,敷设于河滩下。

(5)桩号K0+730-K0+750段采用同槽施工,破除河堤施工。

(6)桩号K0+750-K0+948段双管沿滨江路南侧绿化带敷设。

资料显示:勘察期间水面宽度约490m,最大水深约6.5m,主河槽宽约510mm;根据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大渡河50年一遇洪水位高程365.8m,水面宽度747.7m,最大水深11.25m,平均水深6.7m,平均流速1.82m/s。

3、大渡河天然气管道改造工程

本次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与大渡河应急抢险供水项目同步实施,采用水下开挖沉管,穿越长度661米,穿越中线一般水深约3.0~5.6m,穿越段位于大渡河大桥上游213.5m,管道规格为DN250(20#无缝钢管),其中水下段约525m。穿越管位位于给水管线上游侧,管顶设计标高不高于供水管道,采用沙袋、水下混凝土用于抗浮和抗冲刷保护,回填层厚度不小于5米。水下开挖段采用托管法施工,以围堰方式与两岸底管线碰接。穿越段管道采用增强型三层聚乙烯防腐涂层,补口后全线增加光固化套保护层等保护措施。

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乐山地区由于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平原向山区的过渡地带,境内气候受印度洋暖流和东南季风的控制,基本上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较多,日照较少,四季分明,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步,霜雪稀少。

据收集乐山市多年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7.2℃,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4.3℃,多年平均降雨量1384.8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466.6毫米,降雨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8.5%;其中以7~8月最大;2008年7月20日,乐山中心城区遭受近20年来最大降雨,最大降雨量280.4毫米,其中20日19时到23时的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小时最大降雨量92.3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蒸发量1071.5毫米。多北风、次西北风,平均风速1.3米/秒,风荷载0.3kPa。多年月平均降雨资料见表2.1列,地区枯、平、丰水期划分如下:枯水期12月至翌年2月;平水期3~4月、9~11月;丰水期5~8月。

四、交通条件

1、徐浩大桥至柏杨路西段供水管道工程可通过成渝环线高速,经市中区城市道路直接到达两岸,交通条件好,交通位

2、大渡河河流两岸分别有公路可到达穿越场地附近,公路依托条件好,基本不需新建施工便道。

第三章工作实施方案

一、施工组织及人员配备

1、为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健全、合理、责任到位的原则,计划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行政人员及具有丰富沉管、顶管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完成该施工任务。

2、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相应工程量,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分别设置管道加工制作班组各3个队,沟槽开挖班组3个,潜水班组3个,顶管施工班组1个,管道安装班组3个,等共计13个班组,各施工队专业技工人数比例控制在80%以上。按工程施工阶段适时调整,施工高峰期各班组计划进场总人数为110人。

二、施工营地布置

1、布置原则

遵循因地制宜、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施工地点工程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总体部署,具体原则为:

(1)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分区管理;

(2)以主体工程施工需要为中心,进行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碴场和大临设施的布置,尽可能优化总体施工;

(3)遵守有关法规,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尽量少占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

2、施工便道

(1)徐浩大桥至柏杨路西段供水管道工程可通过成渝环线高速,经市中区城市道路直接到达两岸,交通条件好,交通位

(2)大渡河河流两岸分别有公路可到达穿越场地附近,公路依托条件好,基本不需新建施工便道。

(3)部分施工点修建泥结碎石道路,以满足施工同行需要

3、施工用水用电

施工用水可就近采用河水(须满足施工质量要求),施工用电从业主提供的接线点接入。

4、通讯联络

附近地区有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线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移动电话讯号稳定。也可用大功率对讲机。

5、临时驻地及加工厂设置

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短,办公及生活用房拟采用就近租赁,加工场拟在徐浩大桥过江管道,及大渡河大桥过江管道施工场地附近各设置一个。

三、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见附表五,临时用地计划详见附表六。

四、工期计划安排

(一)工期计划安排

本标段工期要求60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开工令为准。本次投标阶段,暂定开工日期2018年2月23日开工,2018年4月23日竣工,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六)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保证工期方案

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并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加强组织管理及协调;保证技术、人、材、物、机供给;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和建立竞争机制。保证工期方案见图3.1。

图3.1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

施工准备做到“三快”,进场快、 安家快、开工快 实行网络计划管理,及时动态调整各种施工力量 与各方建立友好关系,创造良好 施工外部环境 适时的组织劳动竞赛 高素质人员组成的精干高效的目 经理部 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性能优良数量充足的配套机械设备 畅通的材料供货渠道,充足的材料

供应

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指

导施工

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避免返工

积极推广“四新”,开展“五小”

创新工作 施工组织保证 以管理做根本 人员设备材料保证 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技术保证 提高工效

保证

体系 实现工期目标

2、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1)发挥优势,全力保障施工生产

发挥机械化施工优势,选配合理配套的施工机械,建立合理的机械保养、维修体系,保证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同时,建立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保证各种物资、设备按时足额到位;搞好工作和生活环境建设,全方位保障施工生产。

(2)抓好控制工程、加强网络计划管理

本标段工程中以沉管为重点和控制工期的工程,施工中抓住关键工序,应用网络技术,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抓住关键线路。对施工重点优先安排,增加设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确保分项分部工程按期完成。使施工计划做到时保班、班保日、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全工程的高效工期保证机制。同时,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开展多工序多工种同步施工、平行作业,控制作业循环时间,合理安排作业层次,减少冬、雨季及节假日等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利用有利时机加快施工进度。

(3)科学组织,加强协作

随着施工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分析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合理调剂人力、物力、财力和机械配置,使施工进度紧跟计划。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减少各道工序间的衔接时间,充分利用各个工作面,避免出现窝工现象。协调好各业务科室的工作,加强协作配合,理顺上下关系,对施工现场的需求和需解决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避免影响施工。

(4)抓好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投入

管理利用好工程资金,保证各项施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确保资金投入,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5)搞好对外关系,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在施工中理顺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地方的工作关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动态管理

我们将加强施工计划的科学性,运用网络技术、系统工程等新技术原理,根据本标段工程的技术特点、现场实际情况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动态管理,选择最优施工方案,使工程施工做到点线明确、轻重分明、计划可靠、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确保工期、资源配置合理。

(2)组织措施

组织强有力的指挥领导班子,科学组织合理安排,超前考虑。以“完一项工程,树一块牌子,留一方美誉,添一处美景”为指导思想,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解决主要矛盾,坚持用一流的思想,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按期完成。

快速进场,迅速展开,迅速组建项目经理部,主要施工队伍、施工机械设备作到“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保证主体工程尽早开工。

(3)管理保障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向管理要工期,要效益。要强化施工调度,搞好施工协调,解决问题要快。做到重难点早下手、重点抓,争分夺秒,尽快突破。以确保工期。

合理增加投入。在人员上,要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在设备上要选用新型、快速、高效的机械投入施工。

4、施工进度监控措施

(1)进度监控的原则

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并确保本工程的目标工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进度监控管理,监控的原则为:目标明确,事先预控,动态管理,措施有效,履行合同。

(2)进度监控的基本程序

进度监控的基本程序见图3.2。

图3.2 进度监控程序图

(3)进度监控的基本方法

施工进度采用如下监控方法:投资指标监控法、形象进度监控法、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关键线路网络监控法。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业主、监理及其它有关的工期要求,适时根据工程进展,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工期目标。对关键工序、关键项目强化跟踪指导,跟踪监测。

a、投资指标监控法

根据本标段工程总的投资计划,编制与施工进度相对应的逐月投资安排计划,并比较施工中每月实际完成与计划完成的投资差距,分析差距原因,分析差距产生的单位、分部和分项,采取相应的对策,从宏观控制到微观控制,并绘制投资管理控制曲线。

b、形象进度监控法

对分项、分部工程编制每旬、每月、每季、每年的施工形象进度计划,在施工中及时掌握实际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所达到的形象进度,看实际完成与计划完成工程量的差距,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建立工程管理曲线。

c、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

及时统计施工中各项实际进度指标,掌握情况,并与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各项进度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实际指标低于计划指标时,采取调整工序、增加投入等相应措施,确保单项进度指标的实现,实现日保旬,旬保月、月保季、季保年;从微观控制到宏观控制。

d、关键线路监控法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进度网络图,明确关键线路,在施工组织上,狠抓关键工序,并根据工程进展的变化,实施动态管理,适时调整网络图,明确不同阶段的关键工序,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关键线路分层次,关键工序保关键点,关键点保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保总工期。

第四章专项施工方案

一、清水、原水沉管施工方案

(一)管件、管材采用标准及有关要求

1、本工程主线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由业主采购,产品应符合《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标准要求。管道直管与直管及直管与管件、管件与管件均采用焊接连接,与阀门连接采用法兰。钢管的安装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中的相关要求。由我单位自主采购的其他材料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钢制管道防腐要求

(1)钢制管道内防腐

本设计部分管道采用钢管,钢管内防腐采用8701涂料。

(2)钢制管道外防腐

钢制管道防腐采用特加强级防腐,六油二布。具体做法可参见《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 0447-2014)。

(二)沉管施工工艺

管槽采用水下开挖,断面型式为倒梯形,槽底宽度1.8米,管槽上游边坡1:4,下游边坡1:3,成型后槽底设20CM厚C20素砼垫层,上敷设管道,配重采用0.9*0.6*1.01的预制钢筋砼块,底部开0.3*0.3的U型孔洞;沿管线长度布设,边对边间距为2米。管道敷设完备后,再浇筑C20素砼至管顶以上0.5米形成包管,待砼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钢筋石笼回填,最后进行原土压实回填,将河床平整恢复至原状。

(三)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水陆管槽开挖—管槽检测—铺垫层—组管拖管—沉管稳管—试压—管槽回填—护岸—交工验收。

(四)围堰

大渡河大桥过江管道K0+400-K0+720段,及K0+000-K0+170河水较浅,拟采用围堰,堰体设计比现有常水位高2米,其上部宽5米,下部采用大条石抛填挤压原河床淤泥,对堰体起稳定作用,上部采用土夹石渣料填筑。

(五)施工方法

1、测量方案

施工前,首先进行管线的测量设标,包括管线位置、节点控制、开挖边线位置、水准控制网络建立等。

2、测量施工准备

鉴于工程质量的要求,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施工测量的所用的仪器进行校核,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度;其次备全测量所用的材物料;第三,做好内作业计算,坚持一人计算,一人复核,两人签字的原则,确保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

3、沟槽开挖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由于沟槽在水下,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施工放样时,将管线的中轴线、沟槽的边线等应分别引测至陆上,采用导标的方法进行控制,导标测量用3M长度花杆,导标的间隔距离根据施工规范不少于0.2D(D为管线施工长度),施工过程中应用经纬仪经常进行复核,保证沟槽开挖平面位置的准确。

节点的位置采用红外测距仪测量,并打入木桩控制。

(2)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测深铊测量水深的方法进行。

水面高程的确定采用在施工区域不受影响的地方设立水标尺,用DS3水准仪将高程引测至水尺上,直接读取水面高程,为保证高程到准确性,应定期用水准仪定时检测水尺高程的情况,及时修正读数,确保施工质量。

(3)在进行沟槽坡面开挖时,用钢卷尺测量水平距离,换算该点的开挖深度,用测铊测量水深。

在进行沟槽开挖到施工过程中,水深测量必须始终进行,只有不间断跟踪测量,才能够保证沟槽的开挖质量。

(4)沉管安装施工测量

1)管轴线测量

在沉管安装的轴线桩上架设经纬仪进行管道中线观测,在下沉过程中,跟踪测量,及时调整钢管的下沉位置,保证沉管下沉到位。

2)高程测量

采用水准仪跟踪控制测量来控制管顶高程,确保管顶高程的准确,中间水平段上测量绳,根据水面高程及测绳的读数来测量控制沉管下沉的速度及平衡,保证沉管下

沉到位。

(5)质量保证措施

1)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所要求各项技术指标及精度要求施工。

2)建立健全的测量管理机构,各工作面派专人负责,责任到人,严格作好测量原始资料的管理工作。

3)定期检查测量控制点、水准点等,对被破坏的控制设施应及时修复。

4)水下沟槽开挖

水下沟槽开挖采用1m3的抓扬式挖泥船挖泥,3条40m3的泥驳运泥,送至甲方制定的抛泥区。

(6)沟槽找平

沟槽整平采用潜水员配合工作船进行,在工作船上设置漏桶,由人工抛填。根据设计的碎石垫层300厚度,确定抛填的碎石的量,最后由水面控制测量由潜水员水下用刮板找平。

(7)钢管组焊

1)沉管原材料的Q235钢板螺旋成品卷管作为主材,加工尺寸必符合设计要求。焊缝采用手动电弧焊双面焊接,每条焊缝均并按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钢管到达施工现场后,要进行原材料检查,确保沉管的质量。

2)钢管内防腐

内防腐采用水泥砂浆离心甩浆喷涂,水泥砂浆的厚度≥10。

3)钢管外防腐

钢管表面首先采用手工除锈,外表面达ST2.5级标准后,辊刷IPN8710-1底漆一遍,缠中碱玻璃布两遍,IPN8710-2A涂面漆三遍,施工时不在阴雨天气和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的情况下露天施工,钢管组焊完成探伤合格后对每条焊缝应进行内、外防腐。

4)钢管组焊

钢管组焊必须在道路、电源、水源相通和场地平整的地方,钢管组焊时下面用垫木垫高60CM,方便焊接,并且可以保证焊接的质量。

5)钢管打压

钢管焊接完成后,将钢管两头用盲板焊好,在盲板上分别设进水阀、排气阀、压

力表,进行第一次打压。

(8)安装前浮运前准备

施工前需进行材料及机械的选择、进场,钢管内外防腐均为“加强防腐”,机械选用长臂挖掘机进行清淤泥挖坑工作。

建立测量控制系统、设立水尺施工导标等,根据设计单位移交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在两岸设置管线中心点;在岸边设置水尺,水尺零点与高程系统一致。在两岸设置施工导标,供沉管施工船舶定位使用。施工前准备好垫层及回填的碎石及块石,准备好围堰材料。

(9)钢管浮运

水压试验合格后用四台吊车配合吊入水中,根据每根管道的实际重量,计算所需船船只及卷扬机。

(10)钢管沉放

钢管牵拉进沟槽后,即可吊装注水下沉。

根据钢管的长度,本方案考虑设计四个吊点,两岸各设一副人字型扒杆,各配一台5吨的卷扬机,通过滑轮组,每个吊点可起吊30吨物体,中间两吊点分别由两艘起重船完成,吊点分别在水平段离弯头15M处。这样就可保证沉管在往水下沉过程中的平衡,有效地控制钢管下沉时的弯曲应力,保证质量。

钢管起吊后由一端注水,另一端设排气阀,首先将进水的一端慢慢下沉,向另一端推进,直到水平段的空气全部排出,然后调整平衡,继续注水,下沉至沟底,调整沉管的位置直至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分别在钢管位置打入四组定位桩,两端用钢绳固定,将工作船撤离。

(11)

(12)混凝土包封

管道敷设完备后,再浇筑C20素砼至管顶以上0.5米形成包管。

(13)原土回填

原土回填至距河底50cm,压实系数0.94,抛填大粒径卵石50cm厚,卵石粒径大于30cm。

(六)管道试压及冲洗消毒

1、管道试压: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实验,试压应做好堵板、后背、加压设

备和进、排水管路等工作。

2、管道水压试验的分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

3、管道水压试验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之试压标准规定执行。

4、管道水压试验后,竣工验收前应进行管内清扫和分段冲洗消毒,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为止。

5、试压准备

(1)试压材料、设备

根据工程需要制作两块闷板,闷板厚度为20MM的Q235钢板,闷板和钢管直接焊接,闷板上分别设进水阀、排气阀、压力表。

(2)试压前准备

1)试压前对压力表进行检验和校正。

2)试压前将钢管内充满水,排尽空气,钢管充水浸泡时间为24小时。

3)浸泡时间达到要求后,试压泵缓慢加压,升至试验压力后进行观察,保持恒压15min,检查管身无破损及漏水现象时即为合格。

4)资料整理

每次试压,不论是否合格,均要记录试压全过程,并及时填写《管道水压试验报告书》。

水压试验资料内容包括试验用的所有材料、仪器的检查记录、基础的施工记录,以及试验地点、时间、参加人员、操作过程、试验结果等。

二、天然气管道沉管施工方案

本次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与大渡河应急抢险供水项目同步实施,采用水下开挖沉管,穿越长度661米,穿越中线一般水深约3.0~5.6m,穿越段位于大渡河大桥上游213.5m,管道规格为DN250(20#无缝钢管),其中水下段约525m。穿越管位位于给水管线上游侧,管顶设计标高不高于供水管道,采用沙袋、水下混凝土用于抗浮和抗冲刷保护,回填层厚度不小于5米。水下开挖段采用托管法施工,以围堰方式与两岸底管线碰接。穿越段管道采用增强型三层聚乙烯防腐涂层,补口后全线增加光固化套保护层等保护措施。

(一)工艺设计参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