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深入推进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的全过程。

三、责任

1.EHS部:负责联系第三方检测单位统计本公司监测点位数量并进行挥发性有机物泄漏

检测与修复(LDAR)。

2.各车间:负责配合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各车间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工作。

四、术语

1.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

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VOCs 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TVOC 表示)、非甲烷总烃(以NMHC 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

2.无组织排放fugitive emission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

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

3.泄漏检测与修复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泄漏检测与修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挥发

性有机物物料逸散、泄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检测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从而控制VOCs逸散、泄漏排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简称LDAR。

4.VOCs物料VOCs-containing materials:本标准是指VOCs质量占比大于等于10%的物

料,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

5.密封点:采用密封措施,阻止设备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或开口处向外泄漏的点位。

6.泄漏控制浓度:指在相关排放标准或法规中规定的,在泄漏排放源表面测得的VOCs

浓度值,表示有VOCs泄漏存在,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它是一个基于经校准气体校准的仪器的测定读数。

五、工作程序

1.LDAR项目建立

1.1检测对象确定

EHS部审核各车间的物料平衡表、工艺流程图、管道流程图、操作规程、装置平面布置图等内容。分析装置涉及的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各类助剂的组分和含量是否涉及VOCs,从而确定需要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装置。

1.2 设备与管线组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免予泄漏检测:

?正常工作状态,系统处于负压状态;

?采用屏蔽泵、磁力泵、隔膜泵、波纹管泵、密封隔离液所受压力高于工艺压力的双端面机械密封泵或具有同等效能的泵;

?采用屏蔽压缩机、磁力压缩机、隔膜压缩机、密封隔离液所受压力高于工艺压力的双端面机械密封压缩机或具有同等效能的压缩机;

?采用屏蔽搅拌机、磁力搅拌机、密封隔离液所受压力高于工艺压力的双端面机械密封搅拌机或具有同等效能的搅拌机;

?采用屏蔽阀、隔膜阀、波纹管阀或具有同等效能的阀,以及上游配有爆破片的泄压阀;?配备密封失效检测和报警系统的设备与管线组件;

?浸入式(半浸入式)泵等因浸入或埋于地下以及管道保温等原因无法测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

?安装了VOCs 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可捕集、输送泄漏的VOCs 至处理设施;

?采取了其他等效措施。

1.3 密封点的确定

EHS部联系第三方检测单位对需要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装置进行现场点位核算,包括载有气态VOCs物料、液态VOCs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件的密封点,从而确定点位数量。

2.现场泄漏检测流程

2.1检测仪器

开展LDAR的第三方机构,应配备VOCs定量检测仪器。仪器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技术要求:

?仪器检测器类型包括催化氧化检测器、火焰离子检测器、红外吸收检测器、光离子检测器等。实施检测前应通过查证或实验手段确保所采用的仪器检测器对所测主要VOCs或OHAPs组分有响应。

?测定仪器的量程应能满足规程中的泄漏浓度控制限值,且其分辩率应保证规程中的泄漏浓度控制限值的±2.5%范围内可读。

?仪器应配置一个能向检测器提供持续流量的电动采样泵,在采样探头顶端安装玻璃棉塞或过滤器以保护仪器,且在探头前测得的采样流量应在(0.10~3.0)L/min 。

?仪器须具有防爆安全性,仪器必须通过有资质的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的防爆安全检验认证。

常规检测仪器应经过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作为LDAR检测仪器投用。检定证书应在有效期内。

2.2检测试剂

需配备两种标准气体用于仪器校准和性能评估:

?零气:洁净空气,其中VOCs含量应小于10μmol/mol,以甲烷计。

?参考化合物标准气体:平衡气体应为高纯空气,参考化合物浓度与泄漏控制浓度(或

标准浓度限值)接近,其不确定度应在2%。

2.3检测步骤

2.3.1检测环境条件

现场检测应在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能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下实施。超出使用环境条件,应获得仪器制造商对使用条件的书面认可。雨雪或大风天气(地面风速超过10m/s)应禁止作业。

2.3.2环境本底值检测

每套装置或单元至少每天进行一次环境本底值测试。每次测试至少取5点,测试点位如图1所示,测试点距密封点最近不小于25厘米,将5个测试值取平均值作为当日装置环境本底值。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密封点或群组附近的仪器读数与装置环境本底值无明显变化(仪器读数低于3倍装置环境本底值),以装置环境本底值作为该密封点或群组的环境本底值。

装置边界

检测位置

图1环境本底值检测位置示意图

2.3.3检测与读数

将仪器采样探头在密封点表面移动,采样探头与密封点边线保持垂直,采样探头移动速度不超过10cm/s。如果发现指示值上升或仪器报警,放慢采样探头移动速度直至测得最大读数,并将采样探头保持在出现最大读数的位置,在该位置的检测时间不少于2倍仪器响应时间。

3.泄漏源修复

3.1泄漏认定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认定发生了泄漏:

?密封点存在渗液、滴液等可见的泄漏现象;

?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的VOCs泄漏检测值超过表1规定的泄漏认定浓度。

表1 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的VOCs泄漏认定浓度

单位:μmol/mol

3.2 泄漏修复

3.2.1首次修复

当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组件检测值超过泄漏阈值,检测人员应与企业项目联系人取得联系,安排设备维修。在检测到泄漏后5天内,企业应及时进行首次尝试维修,并将过程中的数据录入管理系统中或及时建档保存。

3.2.2最终修复

在首次尝试维修后泄漏仍未消除,需进行再次维修或与监管部门协商将组件移入延迟维修清单中。最终维修的期限为自发现泄漏之日起15天。

3.2.3延迟修复

泄漏之日起15日内仍未完全修复的密封点,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才能纳入延迟修复范围:?装置停车条件下才能修复;

?立即维修存在安全风险;

?泄漏密封点立即维修产生VOCs排放量大于延迟修复的排放量。修复时间不得迟于泄漏后6个月内。

延迟修复应记录并向主管部门提供书面说明并预计消漏的时间,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消漏,延迟修复的设备应在下一个停工检修期间进行修复。延迟修复的设备仍应按规定检测频率检测并记录。

4.密封点泄漏检测频次

4.1对设备与管线组件的密封点每周进行目视观察,检查其密封处是否出现可见泄漏现象。

4.2泵、压缩机、搅拌器(机)、阀门、开口阀或开口管线、泄压设备、取样连接系统至

少每6个月检测一次。

4.3法兰及其他连接件、其他密封设备至少每12个月检测一次。

4.4对于直接排放的泄压设备,在非泄压状态下进行泄漏检测。直接排放的泄压设备泄压

后,应在泄压之日起5个工作日之内,对泄压设备进行泄漏检测。

4.5设备与管线组件初次启用或检维修后,应在90d内进行泄漏检测。

5.项目质量保证与控制

5.1LDAR质量管理体系

5.1.1 LDAR质量管理可纳入企业现有质量管理或HSE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质量管理或HSE

管理体系的企业,应单独建立LDAR质量体系。

5.1.2检测点位达到5万个及以上的企业应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并建立设备泄漏

与检测修复数据管理平台;检测点位2000个点以上的企业应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按指南要求定期检测、修复密封点,并按要求记录相关数据并保存。

5.2数据记录

泄漏检测应建立台账,记录检测时间、检测仪器读数、修复时间、采取的修复措施、修复

后检测仪器读数等。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

六、参考及引用文件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深入推进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的全过程。 三、责任 1.EHS部:负责联系第三方检测单位统计本公司监测点位数量并进行挥发性有机物泄漏 检测与修复(LDAR)。 2.各车间:负责配合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各车间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工作。 四、术语 1.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 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VOCs 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TVOC 表示)、非甲烷总烃(以NMHC 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 2.无组织排放fugitive emission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 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3.泄漏检测与修复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泄漏检测与修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挥 发性有机物物料逸散、泄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检测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从而控制VOCs逸散、泄漏排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简称LDAR。 4.VOCs物料VOCs-containing materials:本标准是指VOCs质量占比大于等于10%的物 料,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 5.密封点:采用密封措施,阻止设备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或开口处向外泄漏的点位。 6.泄漏控制浓度:指在相关排放标准或法规中规定的,在泄漏排放源表面测得的VOCs 浓度值,表示有VOCs泄漏存在,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它是一个基于经校准气体校准的仪器的测定读数。 五、工作程序 1.LDAR项目建立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指南

附件1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深入推进我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石油炼制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及其他涉及挥发性有机物物料生产、使用、运输或存储,化工装置或设备密封点数量不小于5000 点的各类企业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和环境监督管理,亦适用于相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中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31570-2015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 石油化学工也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8170 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J 733 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石油化学工业 以石油馏分、天然气等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的工业。 3.2 石油炼制工业 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馏分、柴油馏分、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工业。 3.3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有机化合物:(1)在太阳光紫外线存在下,可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产生光化学氧化物;(2)20℃下蒸汽压大于10Pa;(3)标准大气压下(101.3kPa)下沸点不高于260℃。

3.4有机毒性大气污染物(OHAPs) 已知或疑似引起癌症或其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生殖影响和生理缺陷及严重恶化环境的有机空气污染物,参见附录 A。 3.5 轻液体 在工艺条件下呈液态,且蒸气压大于0.3 kPa(20℃时)的VOCs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不低于20%的物料。 3.6 重液体 除气体和轻液体以外的含VOCs物料。 3.7 密封点 采用密封措施,阻止设备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或开口处向外泄漏的点位。 3.8 泄漏排放源 原料中间体存放区、生产车间、输送管道、生产装置、中间罐、灌装线、危险废物暂存库、产品等存储库、污水池、废气处理设施、投料口、采样口以及任何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以及阀门、法兰及其他管道连接设备、泵、压缩机及压缩机密封系统放气管、卸压装置、开口阀门、搅拌器密封口、通道门密封等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设备的泄漏排放。 3.9 设备泄漏 设备泄漏是指因各类泄漏排放源密封失效或密闭性差,致使内部物料逸散至大气中,造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现象。设备泄漏需通过感官检查或仪器检测发现和判断。 3.10 泄漏控制浓度 指在相关排放标准或法规中规定的,在泄漏排放源表面测得的VOCs 浓度值,表示有VOCs泄漏存在,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它是一个基于经校准气体校准的仪器的测定读数。 3.11 泄漏检测与修复 泄漏检测与修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物料逸散、泄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检测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从而控制VOCs逸散、

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指南

附件 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 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指南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和法规,落实《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苏政发[2014]1号)、《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方案》(苏环办[2015]19号)等方案,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等相关标准,积极推进我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工作,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订本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我省化学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其他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的工业企业可参照执行。 本指南适用于我省化学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工程,可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 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3—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3157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48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HG 20546.2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工程规定 HJ/T 387 工业废气吸收处理装置 HJ 200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HJ 2026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27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国经贸资源[2000]137号、国经贸资源[2003]2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6]86号) 《聚氯乙烯等1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工信部节[2010]104号)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工信部节[2014]273号) 《关于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3]514号) 《关于加强工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遴选、评估与推广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2〕434号)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第31号) 《关于印发<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大气办[2012]2号) 《关于开展<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状调查和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2]183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苏环办[2013]318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4]1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实施计划>的通知》(苏经信节能[2014]733号)《关于印发<江苏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通知》(苏环办[2014]3号) —4—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谢小姐---136---6236--5104 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部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 ●土壤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监测评估; ●重点企业隐患排查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环境风险评估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 VOCs减排及监测一站式解决方案 ●固体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 ●危险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 ●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 ●企业碳排放测算及评价 ●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 ●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分析 ●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模型分析与评估

●地球物理勘探 ●协助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工作内容 企业“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项目的评估应依照以下流程(图1)开展。 图1 LDAR项目评估流程

LDAR现场检测流程图 一、技术评估依据和过程 1.1. 评估依据 1.2. 评估过程 二、评估范围和内容 2.1. 评估范围 2.2. 评估内容 三、评估结论 3.1. LDAR项目建立 3.1.1 实施范围完整性 3.1.2组件标识及描述规范性 3.2. 检测与维修情况 3.2.1 仪器校准和示值漂移数据 3.2.2检测数据有效性 3.1.3检测数据准确性

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和《关于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2〕130号)、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苏政发〔2010〕8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和《关于印发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大气办〔2012〕2号),进一步规范我省化工行业废气治理工作,防治化工行业废气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推动我省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我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规范为指导性文件,供我省化工园区(集中区)及化工企业在环评、设计、建设、生产、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参照采用。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我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化工行业所有废气产生和排放企业,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0]第32号)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50051-2002 烟囱设计规范 GB 50234-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HG 20640-97(A)、HG 20640-97(B) 塑料设备 HJ 2000-201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HJ 2027—2013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6—2013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 387-2007 工业废气吸收处理装置 HJ/T 397-200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第18号)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第3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 通过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设备,定期检测企业各类反应釜、原料输送管道、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点,并及时修复超过一定浓度的泄漏点,控制物料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过程。 3.2 清洁生产

《江苏省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 江苏省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防治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防治原则】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应当坚持源头控制、预防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总量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重点防治工业生产、存储等过程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强化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削减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 第四条【政府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投入,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原料和产品、挥发性有机物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的财政、价格和金融激励政策,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监督能力建设。 第五条【政府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工业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港口)会同环保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汽车维修业和港口码头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住房与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保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洗染行业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防治主体】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是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第七条【科学研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组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成因、治理技术和防治政策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宣传教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全社会消费和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产品,鼓励社会各界依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 *********公司

项目名称: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制度文件类型: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编制单位:*********公司

目录 1、总则 (1) 2、编制依据 (2) 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 2.2 相关政策 (2) 2.3 参考技术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4) 4、建立和完善泄露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6) 4.1 挥发性有机物管理机构与职责 (6) 4.2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7) 4.3 实施长效管理 (7) 5、检测要求 (8) 5.1 检测环境条件 (8) 5.2 检测方法 (8) 5.3 仪器设备要求 (8) 5.4 结果处理 (13) 5.5 安全防护要求 (13) 5.6 检测范围、对象 (14) 5.7 泄露检测频次要求 (14) 6、泄露认定 (16) 6.1 泄露修复定义值 (16) 6.2 泄露及修复分级 (16)

6.3 企业管理控制要求 (17) 6.4 第三方检测机构管理要求 (19) 7、泄漏修复管理 (20) 7.1 修复时限 (20) 7.2 各方职责 (20) 8、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规定 (22) 8.1 VOCs生产管理要求 (22) 8.2 挥发性有机液体储运的VOCs排放控制要求 (22) 8.3 废水收集、处理、储运设施的VOCs排放控制要求24 9、附表 (25)

1、总则 1.1 企业开展LDAR作为内部管理,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1.2 本要求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全部或局部装置采用连续性生产工艺、涉及VOCs排放的,采用LDAR技术进行泄漏与修复管理。 1.3 罐区等有VOCs无组织排放的,参照《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导则》(HJ733-2014)和本要求开展LDAR工作。 1.4 LDAR技术的管理和实施除应符合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LDAR泄露检测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LDAR泄露检测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 1项目由来 (3) 2编制依据 (3) 3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4) 3.1企业简介 (4) 3.2企业环保手续履行情况 (4) 3.3企业公辅工程基本情况 (6) 3.4生产工艺流程XXXXXXXXXXXXXXXXXXXX.................... X7 3.5原辅材料理化性质及毒性XXXXXXXXXXXXXXXXX....... . (14) 4LDAR项目技术方案XXXXXXXXXXXXXXXXXX................. X16 4.1图纸审核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16 4.2泄漏识别XXXXXXXXXXXXXXXXXXXXX...................... X16 4.3泄漏检测与修复点位预估XXXXXXXXXXXXXXXXX......... (17) 4.4设备编号XXXXXXXXXXXXXXXXXXXXXX... . (18) 4.5泄漏检测 XXXXXXXXXXXXXXXXXXXXX...................... X20 4.5.1检测仪器XXXXXXXXXXXXXXXXXXX... .................. X20 4.5.2检测所需试剂XXXXXXXXXXXXXXXXX................. X (25) 4.5.3检测频率XXXXXXXXXXXXXXXXXXX .................. X (25) 4.5.4检测步骤XXXXXXXXXXXXXXXXXX... .................. XX25 4.6泄漏修复XXXXXXXXXXXXXXXXXXXXX.................... XX27 4.7检测质量控制XXXXXXXXXXXXXXXXXXXXX (28) 5项目质量保证与控制XXXXXXXXXXXXXXXXXX............... X30

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和《关于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2〕130号)、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苏政发〔2010〕8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和《关于印发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大气办〔2012〕2号),进一步规范我省化工行业废气治理工作,防治化工行业废气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推动我省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我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规范为指导性文件,供我省化工园区(集中区)及化工企业在环评、设计、建设、生产、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参照采用。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我省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监督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我省化工行业所有废气产生和排放企业,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咨询、设计、施工、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0]第32号)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50051-2002 烟囱设计规范 GB 50234-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HG 20640-97(A)、HG 20640-97(B) 塑料设备 HJ 2000-201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HJ 2027—2013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26—2013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T 387-2007 工业废气吸收处理装置 HJ/T 397-200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第18号)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第3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 通过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设备,定期检测企业各类反应釜、原料输送管道、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点,并及时修复超过一定浓度的泄漏点,控制物料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过程。 3.2 清洁生产

江苏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 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对省内化工园(集中)区化工企业、石化企业等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的评估。二、评估依据 ?GB 3157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2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 733-2014 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 ?DB32-3151-2016 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关于印发<石化行业VOCs 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及<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的通知》(环 办〔2015〕104 号)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苏环办〔2015〕157号) ?《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指南》(苏环办〔2016〕95号)

三、 评估流程 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项目的评估应依照以下流程开展(图1)。 图1 LDAR 项目评估流程 四、 评估范围和内容 从以下三部分对LDAR 实施情况进行评估:① LDAR 评估方案制定 是否合规 评估资料收集 实施范围完整性评估 组件标识及描述规范性评估 检测数据准确性评估 检测数据有效性评估 维修与延迟维修合规性评估 仪器校准、示值漂移评估 是否合规 组件信息管理 和维护评估 LDAR 信息管理平台评估 是否合规 出具审核报告 整 改 完 善 LDAR 运行与管理评估 检测与维修情况评估 LDAR 项目建立评估 否 否 否 LDAR 项目评估准备

建档情况;②LDAR检测与维修情况;③LDAR运行与管理情况。 (一)LDAR项目建档评估 1、实施范围完整性 采用资料分析与装置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企业是否按照《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和《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的要求进行LDAR 项目的建立,包括并不限于如下内容: (1)在厂区平面布置图上标注进行LDAR工作的主体工程与公辅环保工程;并分别列表说明其基本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生产装置、主要生产单元、产品名称、生产连续性等)。 (2)列表给出进行LDAR工作的主体工程和公辅环保工程的主要设备,包括所属单元、设备名称、设备位号、工艺条件、内部物料、楼层位置等。 (3)评估是否按照技术指南要求,通过装置适合性分析和设备适合性分析明确纳入LDAR实施范围的建设内容、确定检测对象,包括申请豁免检测但需建档(记录申报)设备、不可达设备。 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抽取装置所有工艺流程图(PFD)和5%~10%的管道仪表图(P&ID)进行分析,评估装置LDAR实施范围是否存在LDAR实施范围的漏判、误判。结合装置现场勘察,评估LDAR项目实施范围内工艺设备、管

江苏省文件 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

ICS:13.040.40 Z60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3151—2016 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or chemical industry 2017-01-10发布2017-02-01实施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目次 前言.................................................................................................................................................................... I 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排放控制要求 (4) 5监测要求 (6) 6实施与监督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确定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 (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方法 (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企业建立VOCs排放和控制台账的基本要求 (12)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控制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促进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监测及监督实施要求。 本标准是化学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本标准未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或地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实施后,国家或本省另行发布的相关标准严于本标准时,应执行其相关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执行。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江苏省人民政府2016年12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解释。

江苏省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

江苏省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 改造实施计划 工业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领域。2013年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排放总量的96.72%、73.63%、88.99%。其中,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电池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工业的28.9%、24.3%、53.7%。实施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对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工信部节〔2014〕273号),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制定本计划。 一、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基本思路 以技术进步为主线,坚持源头减量、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全过程控制和减少排放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等大气污染物为目标,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广采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清

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为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在钢铁、水泥、玻璃、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采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到2017年底,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建成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二、改造重点 (一)钢铁行业 采用烧结烟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等技术,实施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改造,采用改良复合催化剂湿式氧化法脱硫脱氰(HPF 法)、苦味酸催化剂湿式氧化法脱硫脱氰等焦炉煤气高效脱硫净化技术,实施焦炉煤气脱硫改造。采用焦炉分段(多段)加热、烧结烟气循环等工艺技术实施改造。 采用转炉干法除尘、电袋复合除尘器、覆膜滤料袋式除尘、高温干法除尘回收、原料系统棚化、仓化等技术,实施高效除尘技术改造。 (二)水泥行业 采用水泥炉窑低氮燃烧、分级燃烧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技术,实施脱硝技术改造。

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落实《“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采取更加系统、精准、严格的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下同)治理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确保在实现“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更大幅度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源头控制、结构优化、综合治理、总量控制为原则,通过采用结构调整以及原料替代、过程管理、末端治理全过程污染控制措施,全面开展VOCs减排工作。重点削减工业源、移动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化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全面建成VOCs综合防控体系,大幅减少VOCs排放总量。 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VOCs综合治理,重点工业行业VOCs排放总量较2015年削减10%以上。到2020年,重点行业工艺装备、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污染治理设施稳定有效运行。全省VOCs排放总量削减20%以上,重点工业行业VOCs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通过与NOx的协同减排,O3污染加重态势得到遏制。 —1 —

各设区市“十三五”三五市减排目标 各地应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制定VOCs污染治理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项目安排和保障资金,确保治理目标和任务落实到位。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在化工、纺织、机械等传统行业退出一批低端低效产能,化解船舶产能330万载重吨。2018年底前,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化工企业,坚决予以淘汰。2019年底前,对不能完成VOCs治理任务或VOCs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关闭。(责任部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保厅)(二)强制重点行业清洁原料替代。 2017年底前,包装印刷、集装箱、交通工具、机械设备、人—2 —

江苏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指南

江苏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指 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附件 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 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指南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和法规,落实《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苏政发[2014]1号)、《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方案》(苏环办[2015]19号)等方案,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等相关标准,积极推进我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污染防治工作,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制订本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我省化学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其他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的工业企业可参照执行。 本指南适用于我省化学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工程,可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 GB/T 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8017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 GB 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31570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项目实施方案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 实施?案

?录 第?章项?背景 (3) 1.1空?污染现况分析 (3) 1.2VOCs定义与产?之危害 (3) 1.3LDAR项?开展必要性 (5) 1.3.1国家政策紧锣密?出台 (5) 1.3.2LDAR项?(管末控制技术)处理产?的效益 (6) 1.3.3LDAR?作重要性 (7) 第?章LDAR项?实施步骤 (8) 2.1架构说明 (8) 2.2实施过程要求(企业、检测公司、环保单位) (11) 2.2.1企业要求(?主检査,由企业?愿选择) (11) 2.2.2检测公司要求(定期检测) (11) 2.2.3接受环保单位监督要求(不定期稽核) (12) 2.3?作?标与预期成效 (12) 2.3.1软件管理电脑作业 (12) 2.3.1.1作业机能 (13) 2.3.1.2基本资料建档管理 (14) 2.3.1.3泄漏修复管理 (14) 2.3.1.4检查(测)记录管理 (15) 2.3.2元件图像建档 (15) 2.3.2.1编码原则 (15) 2.3.2.2图像建档原则与检测示意图 (17) 3.3.2.3图像建档特点 (21) 2.3.2.4建档步骤 (22) 2.3.3元件检测?作 (23) 2.3.3.1检测定义 (23) 2.3.3.2检测流程图(参考) (24) 2.3.3.3检测过程 (25) 2.3.4泄漏修复经验与技术交流 (27) 2.3.4.1泄漏原因探讨 (27) 2.3.4.2维修参考流程 (30) 2.3.4.3修复?式(企业??完成) (31) 2.3.4.4VOC设备元件排放量改善?作策略 (32) 2.3.5检测仪器使?服务及维修 (32) 2.3.5.1TVA特性说明 (32) 2.3.6整理及出具报告 (34) 第三章管理部?实施计划 (34) 3.1项?试点 (34) 3.2试点项?总结 (34) 3.3地?规范要求出台 (35)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规程

---------------------------------------------------------------最新资料推荐------------------------------------------------------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一、目的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深入推进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的全过程。 三、责任1. EHS 部:负责联系第三方检测单位统计本公司监测点位数量并进行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2. 各车间:负责配合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各车间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 四、术语 1.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在表征 VOCs 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 TVOC 表示)、非甲烷总烃(以 NMHC 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 2. 无组织排放 fugitive emission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 3. 泄漏检测与修复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泄漏检测与修 1/ 8

江苏省沿海化工园区企业复产环保要求(2018版)

江苏省沿海化工园区企业复产环保要求 化工园区企业复产环保要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所在园区须达到的环保要求。二是企业自身须达到的环保要求。 一、园区环保要求 第一条具有化工定位,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并通过审查,环境防护距离内环境敏感目标全部搬迁完毕。 第二条实现污水集中处理,采用“明管输送、一企一管”或分片区建设废水集中监控调节池的收集方式,严控区外非化工废水接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制定特征污染物接管标准,处理工艺中应具有相应难降解特征污染物强化处理设施,配备事故应急池,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浓度不得高于《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标准,特征污染物浓度不得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具体按地方环保部门监管要求执行。 第三条实现集中供热,供热能力满足企业用热需求,集中供热设施烟气做到稳定达标排放。 第四条配套建有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和填埋设施的,运行管理及污染控制须达到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五条应建成“一园一档”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测、LDAR泄漏检测、主要污染治理设施工况在线监控、环境质量监测等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及动态更新。 第六条应制定明确的监测监控实施方案,具备包括特征污染物在内的污染源及水、气、土、地下水等监测与溯源分析能力。 二、企业环保要求 (一)总体要求 第七条所有环评、排污许可、备案、登记等环保法定手续齐全,无未批先建、批建不符项目,对存在重大变更的履行重新报批手续并经批准。 第八条所有建设项目符合园区产业定位,无产业政策明令禁止及超出能耗限额的项目、工艺装备和产品,涉及的生产线或装置拆除到位。 (二)工艺装置 第九条提供所有生产线、原辅料及产品、主要设备、环保设施、排放口等详细信息清单,报园区及地方环保部门备案。 第十条提供生产工艺过程、反应原理、主要工况、污染物收排体系、管路走向等基础资料,按装置流程逐釜逐罐核实反应物料及产排污情况。 (三)废水治理 第十一条实行废水分质分类收集处理,有高浓度、高盐、高毒性、难降解废水预处理设施,无稀释处理和稀释排放。提供规范的废水分类分质收集处理方案、设计图纸。 第十二条厂区建成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系统,雨水做到明渠排放。生产废水明管压力输送,管路不得安置在雨水沟、电缆沟内。废水处理站事故池(罐)容积满足应急管理要求。提供初期雨水精准化管控方案。 第十三条完成废水特征污染物识别、衡算及筛选确认工作,提供特征污染物清单,接管废水(含特征污染物)满足园区接管标准限值要求。 (四)废气治理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 修复L D A R管理规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深入推进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的全过程。 三、责任 1.EHS部:负责联系第三方检测单位统计本公司监测点位数量并进行挥发性有机物泄漏 检测与修复(LDAR)。 2.各车间:负责配合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各车间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工作。 四、术语 1.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 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 VOCs 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 TVOC 表示)、非甲烷总烃(以 NMHC 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 2.无组织排放 fugitive emission :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 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3.泄漏检测与修复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泄漏检测与修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挥发 性有机物物料逸散、泄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检测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从而控制VOCs逸散、泄漏排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简称LDAR。 4.VOCs物料VOCs-containing materials:本标准是指VOCs质量占比大于等于10%的物 料,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 5.密封点:采用密封措施,阻止设备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或开口处向外泄漏的点位。 6.泄漏控制浓度:指在相关排放标准或法规中规定的,在泄漏排放源表面测得的VOCs 浓度值,表示有VOCs泄漏存在,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它是一个基于经校准气体校准的仪器的测定读数。 五、工作程序 1.LDAR项目建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