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生物尖子生辅导试题1 新人教版必修1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生物尖子生辅导试题1 新人教版必修1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生物尖子生辅导试题1 新人教版必修1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生物尖子生辅导试题1 新人教版必修1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中生物尖子生辅导试题1 新人教版必修1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 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

A. 个体水平

B. 种群水平

C. 群落水平

D. 生态系统水平

2.若在载玻片上有一个字母“b”, 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 )

A. b

B. d

C. p

D. q

3.下列关于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 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

C. 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 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4.(2012·广东佛山一中高一检测)对于人类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生长激素和性激素, 从其化学成分上分析( )

A. 都是蛋白质

B. 前者是蛋白质, 后者是固醇

C. 都是固醇

D. 前者是固醇, 后者是蛋白质

5.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57H110O6, 下列关于甲、乙两物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 甲很可能是糖类, 乙很可能是脂质

B. 乙与甲相比, 其元素组成的特点是H原子的比例较大

C. 动物体内, 乙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D. 甲、乙都可能作为能源物质, 而乙是主要能源物质

6.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由它合成的4条肽链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

A.99、1016、1046 B.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

7. 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表

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链。若该lgG由m个氨基酸构成,

则该lgG 有肽键数

A.m个 B.(m+1)个

C.(m—2)个 D.(m—4)个

8、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肽链的每摩尔蛋

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A.52、52

B.50、50

C.52、50

D.50、49

9. 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A、碘液、苏丹Ⅲ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

D、碘液、斐林试剂

10.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A.4、

8、4和4、8、4 B.4、5、4和4、5、4

C.4、5、4和4、8、4

D.4、8、4和4、5、4

11. 从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取两叶片,测定甲叶自由水含量达80%,乙叶自由水含量只有60%,比较二者的代谢活动,可知()

A.甲大于乙B.甲与乙大体相同C.乙大于甲 D.不能确定

12.下列多肽在人消化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13、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 C x H y N z O w S (x>12 ,w>13 )。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回答下列问题:

( 1 )一个该“十二肽”分子水解时需

要的水分子数_____________ 。

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来源于________。

( 2 )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

有_______ 个赖氨酸和_______ 个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1》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2. 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3.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 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4. 谷氨酸的R 基为GHQ, 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 CHO N 原子数 依次是 ( ) A. 5、9、4、1 B . 4、8、5、1 C . 5、8、4、1 D . 4、9、4、1 5.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②具有双层膜; 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 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6. 科 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B .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C 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 .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 结构 7、水溶性染色剂(Pl )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 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 PI 鉴别死活的基 A.N S 、O Mg B.H 、O K 、B C.P 、N 、C Mo D. Ca 、C O Mn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三生物尖子生辅导14

高三生物尖子生辅导(14) 1.关于细胞结构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拟核和质粒的主要成分都是DNA 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包括DNA和蛋白质C.各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和果胶D.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 2.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3.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 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 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内吞B.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 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 4.科学家培养的转基因绵羊乳腺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这是动物乳房作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重大进展。下列与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无.关的是() A.核糖体上遗传信息的翻译B.分裂间期细胞产生了两组中心粒 C.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联系D.绵羊基因与抗胰蛋白酶基因重组 5.下列事件在蛙受精卵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中心体的周围出现星射线B.细胞核内发生的复制和转录 C.细胞质中质体的基因表达D.线粒体内的物质转变与能量转化 6.在下列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染色体“联会”现象的是()A.胚囊中形成卵细胞的细胞分裂B.囊胚发育初期的细胞分裂 C.曲细精管内的细胞分裂D.卵泡发育初期的细胞分裂 7.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A.将诱变处理的番茄种子培育成植株B.将紫罗兰的叶肉细胞培育成植株 C.将番茄与马铃薯细胞融合并培育成植株D.将转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成植株 8.用有机溶剂提取,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不.能证实的是()A.叶绿体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B.在层析液中叶绿体色素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C.在光下叶绿体色素主要反射绿光和黄光D.叶绿体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9.在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和麦芽糖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麦芽糖变化的是a,检验该物质可用双缩脲试剂 B.表示麦芽糖变化的是a,检验该物质可用斐林试剂 C.表示淀粉变化的是a,检验该物质可用二苯胺试剂 D.表示淀粉变化的是a,检验该物质可用碘液 10.碱基互补配对不.发生在()A.细胞膜上B.线粒体内C.叶绿体内D.核糖体上 11.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时,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②若想通过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生产紫草素,须由愈伤组织分化为植物体 ③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探针可进行基因诊断 ④限制酶基因只存在于微生物体内,通常用鸟枪法来获得 ⑤质粒的复制既能在自身细胞中完成,也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12.将菜豆幼苗在含有32P的培养液中培养1小时后,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测定表明,刚移出时植株各部分都含有32P,6小时后32P在下部叶中明显减少,在上部未展开的叶中含量增多,以后数天嫩叶中32P始终维持较高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刚移出时下部叶生长迟缓,P在体内难以再利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一、单选题 1.组成细胞的元素中有4种元素的含量很高,其中不包括() A.C B.O C.N D.P 2.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B.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人体的骨中的重要成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3.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核孔是DNA等大分子进出的通道 D.染色质是细胞核内的重要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4.如图表示人体内某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5.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中含有微量元素Fe B.细胞鲜重中的O含量最高 C.细胞中的N只存在于蛋白质和核酸中 D.淀粉和脂肪都只含有C、O、H 6.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糖类在生物体内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 2010-10-25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在植物叶片中的含量不会按表中数据变化的是 叶片存在天数24815255080120200250280300 物质相对量 A.叶绿素含量B.铁元素含量C.自由水含量D.淀粉含量 2.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 x H y O p N q 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 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 3.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经高温煮沸冷却后的豆浆;乙试管: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蛋清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 则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丙.丁 B.乙.丙.丁C.甲.乙.丙 D.甲.丁 4.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能形成ATP的场所是①、②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完成③、④、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C H O N N、P 甲 乙 丙 ①(光合作用) ②(动力工厂) ③(蛋白质运输通道) ④(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⑤(植物渗透吸水) ⑥(酶仓库)

5.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B.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C.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不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6.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 DNA复制和染色体数加倍 B.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质的分裂 C.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的形成 D.着丝点的分裂和和染色单体消失 7.下列叙述中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显著特点是 A.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8.右图中①②③三个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以下各项中,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A.①酶;②蛋白质;③激素 B.①DNA;②染色体;③核糖核苷酸 C.①胆固醇;②固醇;③维生素D D.①同化作用;②新陈代谢;③异化作用 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酶在不断地更新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 D.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10.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生物高分子物质 B.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 C.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D.1摩尔ATP水解时,能释放出的能量,这些能量贮存在两个高能磷酸键中

高二生物尖子生辅导14

高二生物尖子生辅导(14) 1.某噬菌体的DNA为单链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0.28A、0.32G、0.24T、0.16C。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DNA分子(RF),则在RF中四种碱基A、G、C、T的比率依次是()A.0.24、0.16、0.32、0.28 B.0.26、0.24、0.24、0.26 C.0.28、0.32、0.16、0.24 D.0.24、0.26、0.26、0.24 2.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将T2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 ()A.用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B.用含32P标记的植物细胞培养 C.用含32P标记的动物细胞培养D.用含32P标记的固体培养基培养 3.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如下结果:(A+T)/(G+C)=l,(A+ G)/(T +C)=1,根据此结果,该样品()A.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B.可被确定为双链DNA C.无法被确定为单链DNA还是双链DNA 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 4.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将 来自不同种生物的两条DNA单链进行杂交,两种生物的DNA 分子碱基序列越相似,形成的杂合双链区的部位就越多。某人 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 所示,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均不含遗传信息 B.杂合双链区的存在表示两种生物携带的遗传密码相同 C.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 D.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5.女性子宫癌细胞中最长的DNA分子可达36mm,DNA复制速度约为4um/min,但复制过程的完成仅需40min左右,这是因为()①边解旋边复制②以半保留方式复制③多点复制④一个复制起点双向复制 A.①②B.②@C.③④D.①③ 6.让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其后代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到的植株()A.肯定是纯合子B.肯定是杂合子C.肯定是四倍体D.存在多种可能性 7.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三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A.7(a—m)B.8(a-m)C.7 ((1/2)a-m)D.8(2a一m) 8.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信使RNA进行基因的克隆(即形成许多完全相同的DNA),这种快速克隆基因的步骤依次是()①转录②DNA复制③逆转录④翻译 A.③②①B.③②C.②①④D.③①④ 9.对绿色植物根尖细胞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如下表所示,则该细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是()A.[CH2O]+O2→CO2+H2O+能量B.mRNA→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章测试题(一)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4、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5、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6、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D.具有细胞结构 7、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 A.酵母菌B.SARS病毒C.蓝藻D.大肠杆菌 9、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B.无核膜C.二分裂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 10、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 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1、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 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1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 A.细胞的结构B.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统一性D.细胞的多样性 1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谁的名言() A.施莱登B.施旺C.达尔文D.魏尔肖 14、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 A.蓝藻B.衣藻C.苔藓D.玉米 1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里,长出蓬松而分披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生物体具 有() A.应激性 B.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殖作用 D.遗传的特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试题(附答案)非常超值

生物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有关媒体报道,今后几年艾滋病在中国将会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几乎达到“谈艾色变”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因为HIV直接破坏人体某种结构,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HIV破坏了人体的哪种结构() A.神经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细胞 D.呼吸器官 2.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 3、-CH 2 OH 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的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 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3.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 ①ATP②DNA③染色体④细胞膜⑤脂肪⑥淀粉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⑥ 4.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B.唾液腺细胞中有较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进行水的吸收 D.肝脏细胞中,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 5.生物膜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醋酸纤维素膜可以过滤出细菌,所以它是一种生物膜D.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6.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 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ATP的全部来源 B.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 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CO 2 的产生 D.ATP是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8.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是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 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 量有关 9.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地球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具有细胞结构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0.如右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A.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B.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生物尖子生(精)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生物尖子生 21世纪是生物世纪,生物科学处于当代科学的前沿,它依托数、理、化等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在各个方面上迅猛发展。现代社会需要大量具备一定生物学素质的普通人才,更需要一批具备较高生物学素质的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基地就是教育,生物学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这几年高考不考生物的负面影响下,中学生物教学受到不应有的忽略。但学生中仍有许多生物学爱好者,面对学生的渴望,面对困境,许多生物教师坚持狠练教学基本功,积极探索生物学教改的新路子,迎难而上,开拓生物科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努力培养生物学科的尖子生。 尖子生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们必须在优化生物学教学,培养全体学生的生物学素质的同时,致力于生物尖子生的培养。近三年来,我校在省市级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 取得的成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7年省二等奖1人次;1998年省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人次;1999年省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3人次。以下浅谈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1. 全面播种 生物尖子生的培养需要宽广的基础,就是要从初一抓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按大纲要求开足生物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注意抓好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其中植物学部分学生实验18个,动物学部分学生实验7个,生理卫生部分学生实验12个,高中生物部分学生实验4个,均能高质量地完成,并设法创造条件,落实每个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加强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兴趣。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上努力以生动精彩的教学艺术向学生传授生物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且介绍近代生物学的新成就和国内外杰出的生物科学家的事迹。此外,还开设了内容丰富的生物活动课,大大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类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和生物竞赛,如标本制作、动植物养殖、野外实习、显微镜操作技能竞赛和生物知识竞赛等, 吸引许多学生加入到主动学习生物学的行列中来。我校初中部生物教师的辛勤劳动,在初中生的心中播下了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热爱的种子,他们初步具备了基础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为生物学科尖 子生的涌现,打下了宽广而扎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1》复习检测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N、S、O、Mg B.H、O、K、B C.P、N、C、Mo D.Ca、C、O、Mn 3.右图表示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细胞膜、Ⅱ蛋白质、Ⅲ脂肪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原核生物、Ⅱ绿藻、Ⅲ蓝藻 4.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5.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保持完整性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线粒体供能 6.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7.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9.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一、多选题 1.{下列有关图中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并非所有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④进出细胞核,④可参与信息交流 B.所有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①②③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 C.该结构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②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RNA 经过④需要穿过 0 层膜结构且需消耗能量 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4种碱基 C.玉米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但其遗传物质是DNA D.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 3.{将细胞膜破坏后的某植物细胞匀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下列三种有机物的有无(“+”表示有,“-”表示无),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蛋白质脂质核酸 细胞器X+++ 细胞器Y++- 细胞器Z+-+ A.细胞器X一定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细胞器Y一定与蛋白质加工和分泌有关 C.细胞器Z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DNA复制 D.硝化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 4.{生活中生物常识无处不在,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人体每天需求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富含糖类的粮食制品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5.{阿胶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阿胶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 .糖类 B .核酸 C .脂类 D .蛋白质 2.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 A .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B .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C .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 .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3.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不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 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头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 ) A .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 B .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细胞的表面 C. 醋酸能固定和杀死活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性 D .因腌的时间过久,两种物质均慢慢地进入活细胞 4.蛋白质、DNA 和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 .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C .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D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5.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 ) A .升高 B .下降 C .无变化 D .产生波动 6.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选择透过性 B .主动运输 C .保护性 D .流动性 7.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 这种物质出人细胞膜的方式是 (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胞吐 8.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条多肽链,共由574个氨基酸构成,则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 键和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 A .574、574、574 B .570、570、570 C .574、4、4 D .570、4、4 9. 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 A . B. H 2N —CH 2—CH 2—COOH C . D. 10.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 C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11.下列四种物质中,与其他三种物质的化学本质不同的是( ) A .核糖 B .纤维素 C .糖原 D .性激素 12.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 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 ) A .转入0.25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B .转入3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C .转入2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D .转入4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13.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 H 2N —CH —CH 3 H 2N —(CH 2)4—CH —COOH 2 H 2N —CH —COOH 2CH 2COOH

人教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5种核苷酸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水浴条件下它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它属于脂质 D.水和无机盐都是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肠腺细胞能够分泌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酶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D.脂肪酶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5.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6.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质量检测题 高三生物 说明:1.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把Ⅰ卷各题答案用2B铅笔按序涂在答题卡上,把Ⅱ卷各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 第I卷 (单项选择题,40分) 1.核糖、氨基酸共有的元素是s5u A.C、H、O、N B.C、H、O C.C、H、O、N、P D.C、H、P 2.下列各项中属于单糖的是 ①葡萄糖②乳糖③脱氧核糖④淀粉⑤麦芽糖 A.①②B.③④C.②⑤D.①③ 3.下图是表示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了分子中不同位置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键是 4.检测植物细胞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最好方法是 A.研磨组织细胞,检测研磨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B.分离出细胞研磨液中的各种膜成分,分别检测是否含有蛋白质 C.将活细胞制作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D.分离细胞结构获得液泡,检测液泡内容物是否存在蛋白质 5.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将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等量均匀混合,可用于检测 A.梨汁中的还原糖B.花生种子中的脂肪 C.豆浆中的蛋白质D.小麦种子中的淀粉 6.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它们细胞结构的统一性表现在 A.都有核膜B.都有染色质C.都有核糖体D.都有线粒体w 7.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脂质和糖类B.蛋白质和糖类C.核酸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脂质 8.两种海绵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混合在一起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同种的细胞相互聚集在一起,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胞膜上的 A.糖蛋白B.磷脂C.RNA D.DNA 9.据研究发现,胆固醇、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高二生物尖子生辅导(20)(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高二生物尖子生辅导(20) 1.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不是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 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化,则结 果应当是()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B.甲来自母方的一条与乙来自母方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C.甲来自父方的一条与乙来自父方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2.下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结构模式,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农作物和人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人和畜禽所处的营养级肯定是不同的 C.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的积累 3.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 析,不正确的是 A.b点时,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 B.d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 C.ce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D.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h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细胞周期(h) a b c d e 32P--UdR 15N--TdR

4.甲基绿使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可以发现 ( ) A .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B .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C .只有细胞核 被染成红色 D .红色主要位 于细胞核中,绿色主要位于细胞 质中 5.家兔体内是否产生黄脂或白 脂,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选择健康的黄脂家兔和白脂家兔从事研究。将两种兔子分成两组,分别喂饲不同饲料。一组饲料中含黄色素的食物;另一组的饲料中则不含黄色素的食物,同学们所做实验的家兔体内产生脂质的颜色如下图所示:试问实验结果可获得下列何种结论( ) A .家兔的脂质颜色是一种不完全显性遗传 B .黄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突变 C .白脂基因使家兔脂质颜色不受食物影响 D .白脂基因会因食物而产生突变 6.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A .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 .克隆多莉羊 C .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 .桦尺蠖体色基因频率由S (灰色)95%变为s (黑色)95% 7.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相符的是 ( ) A .若X 表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则②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B .若Ⅹ表示第一营养级拥有的能量总量,则①可能代表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增加 C .若X 表示ATP ,则①可能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 D .若X 表示新物种,则②可能代表地理隔离 8.某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是C 21H x O y N 4S 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原料 合成的。苯丙氨酸(C 9H ll NO 2)、天门冬氨酸(C 4H 7NO 4)、丙氨酸(C 3H 6NO 2)、半胱氨酸(C 3H 7NO 2S )、亮氨酸(C 6H l3NO 2)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2种必需氨基酸 B .该多肽中H 原子数和O 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饲料 带有产生黄脂基因的家兔 带有产生白脂基因的家兔 含黄色素的食物 黄脂 白脂 不含黄色素的食物 白脂 白脂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①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②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相同 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因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2.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由4调至6,酶B的活性逐渐增强 B.不同温度下实验,酶A的最适pH不同 C.酶B具有高效性,酶A不具有高效性 D.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3.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都产生[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4.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e和f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d和e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d、e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d、f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酸、过碱、高温会使酶失活,应在低温下保存酶制剂 B.酶催化反应后,会立即被分解成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C.酶为分子提供能量,从常态转变为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D.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6.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试题

必修1《分子与细胞》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关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中元素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生物界中有的元素,非生物界中一定有 B.非生物界中有的元素,生物界中一定含有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D.C、H、O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的含量远比生物体中的少 2、下列物质的组成元素中,有可能含有铁元素的是(C) A.氨基酸B.脂肪C.蛋白质D.糖类 3、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当缺Mn2+时,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B) A.它们在生物体内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无法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其进行研究D.是植物某些复杂化合物重要组成成分 4、糖元经过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成(C) A.麦芽糖B.果糖C.葡萄糖D.蔗糖 5、有人分析一种小而可溶于水的有机分子样品,发现它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则这一物质很可能是(D) A.脂肪B.氨基酸C.淀粉D.蔗糖 6、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D ) A.都是细胞内贮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都共同存在与动植物细胞中D.组成它们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葡萄糖 7、某广告宣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B.这个广告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 C.红豆和糯米等食物中有较多的淀粉,糖尿病人食用该八宝粥需慎重 D.不能盲目听信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8、鉴定脱脂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不需用的化学试剂是(D) A.本尼迪特试剂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D.派洛宁、甲基绿染色剂 9、蛋白质和肽链的主要差别在于蛋白质(D) A.包含的氨基酸数目B.能否分解成氨基酸 C.相对分子质量大D.有复杂的空间结构 1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B.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 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D.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11、科学家将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抽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C ) A.单层排列B.均匀稀疏排列C.双层排列D.均匀紧密排列 1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指(C) 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高考生物尖子生辅导 以诺贝尔奖为背景的生物试题

2008年高考生物尖子生辅导--以诺贝尔奖为背景的生物试题 班级姓名 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生物学中与获奖成果有关有内容:1.青霉素的发现、2.DNA的结构与功能、3.胚胎发育、4.蛋白质在细胞定位控制中的内部信号、5.调控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6.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及其作用、7.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8.新型生物的发现、9.程序性细胞死亡等。 1.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奥特曼和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并由此获得1989年的诺贝尔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 B.RNA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叫做酶 C.RNA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酶不一定具有专一性 D. 酶都是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2.199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由三位发育遗传学家共同获得。他们的研究揭开了胚胎如何由一个细胞发育成完美的特化器官,如脑和腿的遗传秘密,也建立了科学界对动物基因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模式。这项突破性的成就,将有助于解释人类先天性畸形,这些重要基因的突变很可能是造成人类自然流产以及约40%不明原因畸形的主因。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必有细胞分化的过程 B. 多细胞生物体有细胞分化,单细胞生物体没有细胞分化 C. 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受基因的控制,遗传物质变化可能导致畸形 D. 细胞分化产生的细胞间稳定性的变异是不可逆转的 3.1962年,Rachel Carson里程碑式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向全世界通报了DDT的危害。自20世纪30年代起它们便大范围应用于工业和家庭用品的生产。人们发现DDT不与其他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被认为是特别安全的,因其在化学反应上的惰性被称为“神奇的物质”。因为施用DDT 杀灭蚊、蝇以及多种农作物的效果十分显著,DDT的发明者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当用大型喷雾器喷洒DDT时,大约只有5%的DDT洒落到植物的枝叶上,其余的部分则散布到大气中和地表上;DDT没有对人预见到的特性之一,是对生物机体脂肪的亲和力,它们很容易在脂肪中溶解。人们后来发现,在北极的某些鱼体内,DDT的浓度比它所生活的水域高15.9万倍;北极熊体内积聚的含量是它周围环境的30亿倍;远离工业以传统方式生活的因纽特印地安人,会在身体组织中积聚极为可观的这类物质,而且还可以直接传给他们的后代。请问: (1)DDT是一类______杀虫剂。由上文提供的信息,DDT是通过____,最终汇入到海洋里的。 (2)DDT被称为“神奇的物质”,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______,这意味着它们在任何环境很长时期都不会发生变化。在远离工业化城市的南极,人们在终生未离开过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 的踪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由北极熊、鱼、虾、海豹、浮游生物、海鸟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写出一条简单的食物链,并简析北极熊体内积聚高浓度DDT的原因。 (4)DDT容易积累在生物体的________组织中,很难被分解和排出体外,DDT往往贮存于__________等器官中,对人体危害极大。 (5)人们发现,DDT能是雌鸟血液中的________离子的含量下降,从而使卵壳变软,软壳的鸟卵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孵化的几率降低。 (6)简析因纽特印地安人的婴儿遭受DDT危害的原因及过程。 4.2000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授予了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人类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早发现了在神经细胞间的某种信息传递,即所谓的“慢突触传递”。这些发现对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息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疾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正是通过这些发现,人们研制出治疗帕金森氏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 (1)涉及该项科研成果的基础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神经细胞产生的兴奋信号,主要通过中枢神经传导。 C.慢突触传递就是以较慢速度传导信息。 D.该项研究对研制大脑神经系统药物有着重要意义。 (2)当刺激神经纤维上某一点时,将会出现( )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递 B.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少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递 D.神经细胞内的阳离子比细胞外的阳离子多 (3)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 B.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 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 D.树突→突触→轴突→突触(4)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 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依靠一种化学物质——递质 C.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轴突向另一个神经元树突之间相互传递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 (5)格林加德发现慢突触传递涉及一种化学反应,即蛋白质磷酸化,从而使得蛋白质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下面不属于蛋白质的功能的是( ) A.催化作用B.调节新陈代谢C.储存遗传信息D.免疫作用 5.1999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授予原德国的布洛尔,他发现了蛋白质在细胞传送和定位控制中的内部信号,揭示了人类疾病的数种基因分子结构。有关该成果的基础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