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龄工作总结(范文10篇)

老龄工作总结(范文10篇)

老龄工作总结(范文10篇)

(篇一)

20**年以来,我市老龄工作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围绕“五个老有”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老龄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一、工作回顾

1、全面落实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确保高龄津贴按时、足额发放。1-**月,全市高龄津贴发放总人数**2.9万人次,发放金额5221.9万元。

2、“银龄安康行动”提前完成省要求参保率25%的目标。1-**月,全市投保人数23.2万人,参保率35.5%,投保金额814.3万元。

3、按时保质完成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我市高度重视,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等方面受到了全国、省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4、开展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和困难老人活动。在元旦、春节及“老年节”期间,我市各级普遍开展上门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市政府、市政协和民政局领导带领老龄办上门走访慰问市区百岁老人和困难老人,给他们送上慰问金及慰问品,并致以节日祝福和问候。为配合我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市老龄办与民政局志愿者一起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组织志愿者上门探访空巢老人,同他们聊天谈家常,嘘寒问暖,详细了解空巢老人的身体与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人心中。

5、开展涉老问题专题调研。一是完成了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检查评估工作。二是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老年文化教育建设方面的学术调研和研讨,汇集了23篇调研报告,出版《江门市老年学文选》(第十集)

6、深入开展《**省老年人优待办法》宣传工作。“敬老月”期间,我市各级老龄部门积极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等宣传活动,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介,播报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老年人的维权意识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7、以第二届“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为契机,推动为老服务的行业出台更多惠老政策和服务措施,让老年人得到更多实惠。

8、老年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敬老月期间,我市各级老龄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10月23日,市老龄办举办了第五届老年人柔力球赛;10月**日晚,举办了以“培育敬老家风,建设和睦家庭”为主题的文艺晚会。组织举办“珠、中、江”三地老年人体育交流联谊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方式,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恩平市坚持每年举办一次老年人运动会,现已连续举办了29届。蓬江、江海、新会、台山、开平、鹤山等市区也能根据本地实际,组织老年人开展各项文娱体育活动,充分体现了老龄工作“老有所乐”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年主要工作安排

1、认真落实好老年人的各项优待工作;加大“银龄安康行动”工作力度,力争投保人数和投保金额再上新台阶;全面落实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确保高龄津贴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推进老年人公用服务均等化工作,争取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2、加大老龄工作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宣传教育活动和慰问贫困老年人、“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组织志愿者上门探访贫困老人和空巢老人,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人心中。大力宣传和推广敬老爱老助老先进典型,呼吁全社会亲近老人、关心老人、尊重老人,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3、开展丰富多采的老年人文体活动,组织举办江门市老年人乒乓球赛、第七届老年人文艺汇演和敬老文艺晚会。继续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办好老年大学(学校),充分发挥各成员单

位和老年社团的积极作用,大力组织开展老年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4、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老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我市老龄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和开展基层老龄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老龄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继续抓好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建设,未建立老年人协会的要尽快建立,已建立的要严格按照“三化、七有、八必访”标准进一步完善。

(篇二)

**年,全区老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一级老龄部门的指导下,在区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方针,以贯彻落实《老年法》和浙江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为重点,以服务保障G20峰会为圆心,努力创新举措,积极履职作为,实现了老龄事业新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大老龄工作格局不断巩固

切实加强涉老部门对接与交流,巩固发展我区大老龄工作格局。一是成员单位办实事。联合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卫计局、区旅游局、区交通局、区委老干部局、区文广新局(体育局)、团区委、区妇联、萧山日报等老龄委成员单位,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服务体系、老年福利和优待、老年文体事业、老龄工作能力、医疗卫生服务、为老志愿服务等七方面出发,完成了30件为老服务实事项目。二是加强基层老龄干部队伍建设。**年初,经组织部批准,明确由党委副书记任老龄委主任,设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同时配备老龄工作专职干事一人负责具体工作,确保老龄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三是成立萧山区养老协会。4月29日,由78个会员单位及个人会员组成的萧山区养老协会正式成立。协会自成立以来,运作良好,切实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四是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举办重点村、社区老年协会会长培训,开展“爱暖空巢”、“银龄互助”、“乐龄工程”等活动,使开展“银龄互助”的老协会覆盖率达98%。五是科学编制《萧山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以全市老龄事业“十三五”目标和我区“十三五”纲要为依据,结合我区老龄事业发展状况和各涉老部门的目标要求,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做实项目,为老服务工作持续深入

以项目为基础,促进我区为老服务事业快速发展。一是做实第二轮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由财政出资**.7**万元为47862名特定对象老年人购买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全年共有**69**人次参保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含政府部分),保费共计8682**6元(含政府部分),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二是继续推进“智慧养老”项目。在完成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智慧养老手机的应用,加强对服务中介的监管,全年提供呼叫服务7.9万人次,实施紧急救助55人次。三是加强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以“银色人才”、“银龄工作室”为基础,在各镇街试点开展老年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启用志愿者“时间银行”系统,预存服务时间,实施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委老干部局成立了“银亮萧山·萧然晚晴”8支银色人才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助力G20,增添正能量”活动。瓜沥镇的敬老志愿服务总队在团区委的指导下,开展“夕阳我先行”、“敲敲门、聊聊天、一起走进敬老院”等品牌志愿活动,努力传播尊老敬老正能量。四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年,全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17748人,落实政府补助服务资金3200余万元;加强照料中心建设,全年新增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家(累计建成431家);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对全区660名助老员进行集中培训,233人获得初级证书,141人获专项能力证书,养老护理员上岗持证率达**%,初级率达35%。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素质,联合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民政局等部门和区养老协会开展养老护理员技术比武活动,优胜者被授予养老护理技术能手、养老护理高手、养老护理能手称号。五是加强医养融合。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全年完成公建民营床位1033张,新增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3家,新增床位7**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