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下8神奇的克隆滕州木石

五下8神奇的克隆滕州木石

五下8神奇的克隆滕州木石
五下8神奇的克隆滕州木石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8.神奇的克隆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字典、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高等生物、生殖细胞、压条、嫁接、单细胞微生物、低等生物、效率、濒危物种”等生僻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提出疑问,围绕问题合作探究,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克隆,了解克隆实验以及克隆造福于人类的作用。

3. 继续探究科普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知文章的记叙顺序,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学习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学习文章是如何利用生动的事例、故事、对比说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克隆”的神奇说明的清楚易懂。

4.通过拓展阅读,制作手抄报,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科普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知文章的记叙顺序,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学习文章是如何利用生动的事例、故事、对比说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克隆”的神奇说明清楚易懂的。

难点:学习科普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学习文章是如何利用生动的事例、故事、对比说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克隆”的神奇说明清楚易懂的。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检查预习环节,通过检查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读书、收集处理信息的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交流克隆含义、意义、前景,给课文划分段落,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批注、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出文章的内涵,体会克隆的神奇,感受说明文的魅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初步学习运用举例子、下定义等说明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见附件)

教师:1.查看学生的前置性作业,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

3.大量阅读有关“克隆”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走近克隆。

1.出示课文第一段,谁能正确、流利地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齐读。(注意相机纠正读错的地方,重点是“一模一样”的读法)

这段话中写的孙大圣拔出毫毛变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来,这件事你知道吗?哪些同学读过《西游记》?当你读到孙大圣的这个本领时,你羡慕吗?

“一模一样”是什么意思?和前面课文中说的“孪生兄弟”一样吗?

结合这段话,请你说说孙悟空能够“克隆”自己的意思是什么?

2.在我国古代,人们还不知道克隆这个词语,但是在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中孙大圣等神仙们早已就通晓这项本领了。你觉得是孙大圣值得我们佩服呢?还是吴承恩值得我们佩服呢?(引导体会古人的大胆想象,创新想像,现在已经成为现实了)

3.阅读科普类文章,可以了解很多新奇有趣的科学奥秘。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科普说明文《神奇的克隆》,(板书)。齐读课题,注意“隆”字的写法。下面我们就来通过读读这篇课文,细细地了解一下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吧。

(二)检查预习,推进初读感知

1.识读生字词语。

(1)读课文时,你觉得有哪些新鲜的词语值得积累,在小组内读读给同学们听。

(2)出示生字词语:例薯嫁菌饲率诱

谁能正确地读一读,并给每一个字组一个词语,也可以是课文中的词语。

重点强调“率”的读音及字形——拼读,谁能书空字的笔顺。请大家描红书写两遍。

重点强调“薯”的读音是翘舌音,读一读。和这个字下面相同部件的字还有哪些?(署、暑、曙)怎样区分呢?分别组词。

(3)文中出现了一些生僻的词语,你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出示:

高等动物雄性有性繁殖压条单细胞微生物生态平衡

低等动物雌性无性繁殖嫁接细菌濒危物种

指名读正确,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再读书时还可以结合上下文来推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2.检查读书,理解生僻词语,扫除阅读障碍,并推进读懂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地方,并相机组织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结合课前预习进行讨论交流,并交流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设引导:边听边想,把你认为可以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的主要词句画出来)

3.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这篇科普说明文,围绕“克隆”向人们介绍哪些科学知识的。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读懂的科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要的内容说条理,为的是进一步推进读懂文本内容)

(2)为了说明什么是克隆,作者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定义、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

课文中哪些段落在介绍克隆技术的作用?(7、8段)

请你按照“什么是克隆——克隆羊实验——克隆技术的应用”把课文分作三部分。默读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汇报,预设引导:

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引出克隆的概念)

第六自然段和下文的关系是什么?(总写与分写的关系)

最后一段的意思和哪一段相呼应?(和第六自然段)

(三)围绕“神奇”,默读课文,感知克隆的神奇之处。

1. 回顾课文内容,当你读这篇文章时,对于文章中介绍的克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又最想知道些什么?和大家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进一步引发阅读愿望)

2.课文的题目是“神奇的克隆”,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让你产生神奇的感受呢?请你默读课文,细细来读,边读边体会,把能引发你感到“神奇”的语句画出来,想想为什么让你感到神奇?从而有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呢?(学生默读后,可以安排小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疑问)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语,并进行点评指导。

2. 完成《新课堂》基础知识部分;五分钟课堂练习,同桌交流订正。

3.课下继续查阅资料,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了解克隆技术,并把自己的研究摘记或者剪贴,制作手抄小报,向大家宣传你的研究成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默写“紧急关头、卓有成效、效率、嫁接、诱人”,同位之间相互批改,集体订正。

2.说一说,课文为了给我们介绍清楚克隆技术,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二)读懂“克隆含义”,感知“克隆”的神奇,感受语言的形象生动,感知“举例子”“对比说明”等说明方法。

1.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就是把科学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地呈现给我们,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作者是怎样把克隆的定义介绍明白的?边读边想边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同时可以在旁边写出你的理解,不理解的地方做出记号。(学生自学,读懂什么是“克隆”。)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互助解决学习疑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再次理解什么是克隆。)

3.师生交流,指导预设:

(1)课文中有几句话是科学家经过研究,给克隆下的定义,也就是什么是克隆。是哪一句话?(学生读句子,出示)

不经过两性细胞

....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

..生殖,也称克隆。

你理解这句话吗?那就考考你。

这里的“两性细胞”是指什么细胞?“无性繁殖”你是怎样理解的?

(2)大家理解这个定义,提到了雄性细胞和雌性细胞,还提到了无性生殖就是没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看来大家都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读读课文关于有性生殖的介绍,齐读这几句话。

想一想,作者明明是在介绍克隆,为什么写有性生殖的话比介绍克隆的话还多呢?

引导明白对比的写法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读懂,引入和克隆相对比的一个定义来进一步说清楚。我们刚才理解克隆就是借助了作者对有性生殖的介绍。像我们人类一样的哺乳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所以这样的高等生物繁殖后代都是有性生殖。相对比来看:

不要通过和细胞结合,直接繁衍后代,就叫做,也称。它们的后代没有自己的。

(3)如果我们只读了第二段话,你真的明白什么事克隆了吗?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没有爸爸妈妈它们是怎样繁衍后代的;哪些生物具有克隆的本领?人能克隆吗?)

作者也考虑到了只写这一段话,我们还会不明白,所以有进一步具体来写。

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读到这一段话中的介绍得事有什么感觉?

指名读第三段,引导交流:

(4)预设:作者是如何把植物拥有的先天克隆的本领写清楚的?

用了三个分句,举例写了三种我们熟悉的植物是怎样繁衍后代的,谁来读一读。

例如,从一棵大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

①请同学们再来读读,文中的省略号你读懂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②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③作者为了说明克隆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你知道这是什么说明方法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思考交流。(举例子,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

④小柳树、马铃薯、仙人掌,这些我们熟知的植物,竟然都有先天克隆自己的本领,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进一步体会克隆的神奇。)应该如何读这一部分?练读。指名读。

(5)作者又是如何把低等动物拥有的克隆本领写清楚的?

齐读第四段,你觉得哪里让你觉得神奇?细菌的分裂是不是向复制一样的呀?

(6)读了第三、四段,你对克隆的了解是不是更清楚了?这两段中,作者为了尽可能的把克隆说明白,运用了怎样的方法?(举例说明,举出身边我们熟知的现象,这样我们就更容易读懂了,也觉得非常神奇)

(三)体会“多利”诞生的意义,感受克隆的神奇。

1.植物的克隆是那么神奇,那么高等动物的克隆就更神奇了。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单独介绍克隆羊?克隆羊的成功有什么意义?(了不起的成就。)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它的了不起的?(卓有成效,轰动。)

2.克隆羊的成功为什么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呢?你知道吗?(补充介绍:克隆羊多利是用一个成年羊的体细胞成功的克隆出的一只小羊,是无性繁殖,是世界上第一次克隆高等动物成功。意义:证明了,动物细胞同植物细胞一样,分化了的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利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技术是可行的,从而为大规模复制动物优良品种和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了有效方法;在理论上,利用同样方法,人可以复制“克隆人”,这意味着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拔根毫毛再变出自己的想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这么了不起的克隆,引起这样大的轰动,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品读轰动一时的克隆羊,再次深刻感受克隆的神奇)

(四)感受克隆技术的巨大意义,学习关联词语的运用。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当你读到这些文字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应该怎样向他人介绍?(出示6-8自然段)

文中有“可以……也可以……还可以”的句子,找到读一读,你向大家介绍时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小组讨论交流。

2.指名介绍克隆技术的应用,注意用上“可以……也可以……还可以”的句式。

3.再读读6至9段,这几段话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呢?

引导预设:先来看看这几段话所写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先总的概括写,再具体分写,最后在总结回应)

再来看看第7、8段,标出句子中使用的关联词语——“可以……也可以……还可以”“能够……能够……”作者利用这些关联词语就把要写的内容连贯在一起。

4.请你选择其中一组,写一写你了解的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应用。

交流: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内交流课前自己办的“克隆”手抄报,师生交流,展示手抄报,激发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兴趣与憧憬。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写句子。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六)回顾课文,拓展升华。

1.自由读文,回忆一下:围绕“克隆”作者是如何把克隆的神奇说得清楚明白的?都运用了哪些方法?

2.学了这篇文章,了解了神奇的克隆以及它诱人的前景后,你一定有不少感受吧?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写一段话。

3. 指名读,师生评价修改。

(七)作业超市

1.向你的父母介绍“神奇的克隆”。

2.同学们可以课下读读这些有趣的科普类书籍,如《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高士奇科学童话》、《海底两万里》、《科学的发现》、《小灵通漫游未来》、《走进自然》、《动物世界大百科》等等,都有趣极了。

七、板书设计:

8.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举例子对比

“多利”实验

造福人类

八、教学反思:

围绕本课的重难点,我的成功之处是:1.充分关注文本特点,学习说明文表达的方法。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结构鲜明的科普说明文,通过生动的事例、故事、对比说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克隆”的神奇说明清楚易懂的。这节课,我抓住了科普说明文的文本特点,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知文章的记叙顺序,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继续顺序,初步了解说明方法,在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理解说明方法,在总结回顾时,再次提醒学生小结写作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方写法。

2.激发情感,读说写结合,情感培养与写作运用结合。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美,通过交流讨论,再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对神奇的“克隆”兴趣盎然,从神话故事初步感受“神奇”,到对比说明、举生活事例说明深入感受“神奇”,再到克隆羊的更加“神奇”,层层推进感受克隆的“神奇”;还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都通过学生的品读、想象、办手抄报、讨论等深入理解课文,理解神奇的克隆;最后在学生情感升华后,学生对于科技

发展造福人类充满了激情与憧憬,对于未来克隆的设计跃跃欲试,此时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水到渠成又顺理成章,这里既有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表达方法的学习运用,又有对文本深入理解后的感受,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此外,安排的拓展性阅读、课下收集资料、推荐阅读科普读物就把课内所学延伸到了课外,学生能更加爱科学、爱思考,可谓“一石三鸟”。

不足之处:

小练笔的时间安排不够,与预设有距离,没能很好地生生评价,没有时间让学生修改。

教学建议:

1.对于科普说明文教材的处理还有待商讨,对于读写迁移还需进一步研究。

2.科普说明文应该在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法方面再下工夫。

3.不要一味地探究科学知识,要上出更浓的“语文味”。

附件:前置性学习单

8.神奇的克隆

一、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读一读。

2.写写课后生字及自己写不好的字,要达到能默写的程度。

3.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或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高等动物、生殖细胞、压条、嫁接、单细胞微生物、低等生物、效率、濒临物种”等生僻词语的意思。

二、读书思考。

1.读了课文,你认为什么是克隆?用自己的话和同学交流。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概括下来。

3.读完课文后,有什么问题吗?

我提出的问题是:

三、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办一份有关克隆知识的手抄报。

黄华:滕州市木石镇中心小学曾被评为“滕州市骨干教师”、“滕州市教学能手”、“滕州市课改标兵”、“滕州名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