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4级题型分析大全

大学英语4级题型分析大全

大学英语4级题型分析大全
大学英语4级题型分析大全

大学英语4级题型分析大全

第一部分:听力长对话

题型分析

听力长对话(Long Conversations)的长度一般在6-20句之间,字数在120-250字之间。针对每篇长对话的问题可能会有2-5个。与短对话相比,长对话涉及的内容更深入,人物态度,语气,情感变化更复杂,一般不能简单依赖某个关键词来判断整篇对话的含义。一人一句的短对话涉及的只是一个“点”,而长对话涉及的是一个“面”。短对话的答案一般是“显而易见”的,而长对话有时更依赖于推断和判断。尽管如此,长对话必然有一个中心议题,中心议题正是该“面”的凝聚点,对话双方都是围绕该中心而展开话题,对于长对话而言,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就是把握住对话的中心思想。

由于对话较多,长对话的场景就显得格外重要,准确判断对话的场景(situation),对把握对话的中心思想是非常有帮助的。这里所谈到的场景,是指人物,身份或职业,议论的问题,时间,地点等等的综合概念。清晰的场景会在考生头脑中形成氛围,容易把握对话的发展脉络,使对话情节的发展更加顺理成章。

对长对话的题型分析,不易于采取诸如:“关键词,因果关系,But转折,情感,态度”等分类方法。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依据场景的不同,对长对话进行分类,有助于考生对“面’的把握能力的提高。下面是对长对话经常涉及到的几种情况做了归类,主要分成三大类:学习相关类,生活相关类和工作相关类。顾名思义,学习相关类与学习有密切联系,比如:选课,考试,论文等;生活相关类主要涉及到家庭,校院生活,娱乐,运动等;生活相关类多是找工作,面试等题材。下面列举几个常用典型场景的题型。

学习相关类

学习相关类往往是长对话的重点。内容粗略可分为教务场景,选课场景,补课场景和论文场景等。

(1)教务场景

场景人物:由教师(导师)或学监等教务人员向学生说明一些学校课程的安排情况。

场景涉及内容:学期计划,调课信息,考试安排,课程介绍等。

解题思路:教务人员总是细致地描述各项事务的细节问题,时间,地点,计划推迟或变更的原因往往是考查的重点。

经常出现的问题和答案

Q: Who is the speaker?

A: teacher, professor, instructor, advisor

Q: When does the talk take place?

A: at the beginning(in the middle,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Q: Where does the talk take place?

A: classroom, lecture hall

Q: What is the topic?

A: changes in the schedule, the schedule of this semester, exam schedule, i nformation about on course

常用的词汇和词组:midterm, finals, count for 50% of your score, class discu ssion, seminar, workshop(讲习班), take attendance(点名), elementary, intermed iate, advanced等。

(2)选课场景

场景人物: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谈论选课的话题

场景涉及的内容:学生是否有资格选某一门课,对于老师的谈论,课程的难易程度,选某一门课的好处和坏处。

解题思路:学生觉得课程太难,负荷太重。

常用的词汇和词组:required, compulsory, elective, selective, optional, course, description, catalog, bulletin, prerequisite course(预修课程), preliminary course (预备课程), such a heavy load, excellent reputation, drop a course(退修课程)等。

(3)补课场景

场景人物:同学之间补课。

场景涉及的内容:通常是某学生因为某些原因迟到或旷课了,事后找另一个同学补课,所以必会牵扯到专业内容。

解题思路:迟到或旷课的学生大多是男生,帮他补课的一般是女生。男生在补课过程中常会问一些愚蠢问题,而女生将一一给与澄清。结尾处,男生会感叹不上这堂课很遗憾。

经常出现的问题和答案:

Q: Why was the man late for class? (Why did the man ask the woman abou t the lecture?)

A: He overslept(was sick, had some trouble with his car, had to go to see th e doctor, dentist, had an emergency)

Q: What confused the man?

A: 专业课的内容。

Q: What does the man promise to do at last?

A: He will not be late again(oversleep again)

常用的词汇和词组:fill sb. in (暂代某人), You’ve really lost me there(你真的让我糊涂了), make sense, miss a pretty important class, clarify the misundersta nding, check the notes等。

(4)论文场景

场景人物:教授与学生,或者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场景涉及的内容:讨论论文写作的相关事宜,比如:论文题目,查找资料等等。

解题思路:论文的题目难以确定,资料太难找(题目太偏,查不到资料;题目太大,要查的资料太多,太杂)。

常用的词汇和词组:explore the topic, published resources, bibliography/ reference, intellectual dishonesty, plagiarism(剽窃), get an early start, gather materials等。

第二部分:篇章词汇理解

题型分析

“篇章词汇理解”部分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1)阅读能力;(2)根据上下文确切地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3)语法和词汇运用能力;(4)遣词造句的能力。

考生应把复习重点放在训练综合概括能力和具体的书面表达能力上。要能读懂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分中心内容和支撑内容,重要细节和次要细节的关系,能够抓住重点,答出要点。书面表达能力力求正确,简洁,对于英语句子,要有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于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并熟悉基本词汇的拼写,搭配关系及其用法等。

应试技巧

此类题型给出实用性较强的英语文章,字数为250词左右,里面挖出十个空(空以实词为主),然后针对这十个空给出十五个备选词汇,供考生选择。

解答这样的试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要提高答题水平,首先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阅读训练和增强语感。另外,具有较好的阅读方法也会提高答题水平,下面说说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

在读文章之前,应该先把供选择的15个词汇看一下,熟悉词性和词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阅读文章,阅读过程可分为:

1.粗读

“篇章词汇理解”不是单句的填空,而是短文的填空,所以一定要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这一步骤可以称之为“粗读”。

1)在“粗读”时要注意对首句的理解。

命题规范的“篇章词汇理解”试题,短文的首句是不设空的,首句经常是对短文内容的一个总的提示,帮助我们把思路集中到某一件事情上,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如:

The idea of owning his own house is very close to an Englishman's heart.

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英国人渴望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么下面的内容就应当是关于如何拥有房子的事情。

再如:

A different times in man's life his food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his body.

这个句子告诉我们饮食对于一个人身体的作用,那么下面的内容就会与食物对身体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有关。

2)粗读的过程一定要体现一个“粗”字,也就是快速地浏览一遍全文,其意义在于先了解全文大意。

或许由于你的语感好,读的时候能够比较顺利地填上一部分空,但当遇到有个别的词或句子一时读不懂时,不要停下来,继续往下读,从后面的内容中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提示。

2.细读

接下来要逐字逐句地读短文,填单词,由于有了对全文大意的理解,就能更好地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哪个空应该选择填什么词。

3.选词填空

填空的时候,注意句子中所缺失的是什么内容,什么词性,据此,可以采取排除法,选取答案。此外,还可以根据句子结构,词组搭配等来进行选词填空。

例子:

urbanize separate dominant talk nation

feeling oddly sense physical result

reflect speak agriculture rural country

England is a highly_1_country, with 80% of its population living in cities, and only 2% of the population working in_2_. Its largest city is the capital, London, which is _3_ in the UK in all fields: government, finance, and culture. England is _4_ the largest of the four nations, and it has by far the largest population. This dominance in size is _5_ in a cultural and economic dominance too, which has the _6_ that people in foreign countries sometimes make the mistake of _7_ about England when they mean the UK. Significantly, people in England sometimes make that mistake too, but people in the other three _8_would not: they might call themselves British(as might the English), or they might call themselves (or like to be called) English. So _9_, of the four nations, the English feel most British, and therefore have the weakest _10_ of themselves as a separate "English" culture within Britain.

1. urbanized 这句话的意思是:英格兰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从后面的状语with 80% of its population living in cities可判断出,此处选择urbanize,由于处在定语位置,所以应该用它的过去分词形式。

2. agriculture 前面的句子主干指出“英格兰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第一个修饰成分指出“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那么第二个修饰成分应该与“城市”相对。

3. dominant 这句话的意思是:伦敦在英国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金融,文化——都处于统治地位。此处的选择可以根据后面出现的dominance in size,economic dominance等词推断得出。

4. physically 这句话的意思是:英格兰在地理上是联合王国四个行政区中最大的。由后句的this dominance in size可以判断出此空的意思为“地理面积大”,physical意为“物质的,自然的,物理上的”,此处空白处应修饰后面的形容词,因此用副词形式。

5. reflected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地域上的优势也反映在文化和经济上。由于是被动语态,所以用reflected。

6. result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地域,文化,经济上的优势导致的结果就是外国人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即他们口中的英格兰事实上是整个大英帝国。

7. talking 除了从意义上判断还可以从搭配关系上来判断,talk about为固定短语,“讨论,谈论”之意。

8. nations 上文中有一句England is physically the largest of the four nations.可以判断出大英帝国的四个组成部分被称做nations。

9. oddly 这句话的意思是:奇怪的是,在大英帝国的四个组成部分当中,英格兰人觉得自己是最正宗的英国人,几乎没有感觉到自己只是不列颠之内一个独立的英语文化。

10. sense the sense of 意为“...的感觉”,如the sense of humor幽默感

第三部分:快速阅读理解

快速阅读实际上是指快速默读,对速度的要求没有上限,但有下限,具体地说,四级考试要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快速阅读理解题型的引入则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因为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从海量信息中快速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正是为了检查和提高考生的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四级英语考试中增设了快速阅读理解这一题型。快速阅读理解与仔细阅读理解不一样,重点是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总体逻辑走向(logic structure)和信息要点(key points)

体裁与题材特征

(1)体裁

快速阅读通常都以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形式出现,也有新闻报道,但最多的还是各种应用文,例如书信,说服性广告,分类广告,通告,规章制度,说明书,电话号码簿,统计表,时刻表以及各种宣传册上的节录等。这些说明文的特征是与生活贴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题材

快速阅读理解所涉及到的题材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文题材包括:(1)广告,通告;(2)银行服务项目宣传册;(3)助学金申请;(4)信件(多为商业信函);(5)统计表;(6)产品说明书;(7)电话簿,航班表,火车时刻表等;(8)书的章节目录,词典的词条查阅等;(9)须知,指南;(10)日程安排表;(11)规章制度;(12)简历;(13)社会规劝等。这些题材几乎涉及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快速阅读以获取信息的各种类型的文章。

应试技巧与解题思路

根据所要获取信息的不同,快速阅读的形式也不同。正因为一般要获取的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文章的大意;另一种是关于文章中的某一细节,如数字,人物,地点,时间等。相应的,快速阅读也分为两种形式,即略读和寻读。

1.略读

定义与技巧简介

略读(Skimming)即粗略地读,不计较细节,只求对文章有个大体的判断。因此,略读题目的常见测试形式多为非细节题,如主旨题,态度题,行文结构等。

一些具有明显提示作用的因素可直接为略读服务,如标题,主体句,大的语义转折等。另外,实词和重要的关联词也是提供直接信息的因素。为得到实词信息,考生可以跳跃式前进,一次处理数行,目光可在页面上快速移动,粗略地判断,快速地决定取舍。遇到统领性的句子,应从中了解下文结构,如果下文是一些细节内容,如举例,解释,比较,人物与场景描写等,则应果断地跳过。总之,考生需要在阅读时快速地判断重点与非重点,细节与非细节,以迅速取舍。

略读题目的常见测试形式与应试技巧

①主旨题

主旨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以及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能力。抓主题句是概括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在快速阅读文章中,主题句一般位于首段或者尾段。演绎类文章中,主题句一般位于篇章的开头部分,开头就说明主题,然后展开讨论。而归纳类文章的主题句则多出现在篇末,作为由具体的事实或论证引出的结论。有些文章并没有在行文中直接给出主题句,这就要求考生注意行文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

②态度题

态度题要求考生能够领会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这样就要求考生能够区分出哪些是客观的事实或是他人观点,哪些是作者本人的观点。最容易区别的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词,如“I”或“me”。通常情况下文章中不会直接出现这样的词,这就要求考生能够迅速地捕捉作者本人的观点态度。一般的规律是:只要不是举例子,摆事实或引用别人的话,都可以认为是作者本人的观点态度,尤其是如果使用了“should”,“must”,这样的情态动词,更是强调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另外,阅读时辨清文章的体裁也很重要,议论文的中心句处一般暗示作者的态度;而说明文因起体裁的客观性,作者的态度往往中立。

③行文结构题

行文结构题考查的不是某短语,句子的理解,而是对句际关系的理解,是考查考生对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把握。考生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文章中的一些重要关联词,如表示转折的however, but, yet, in fact等,表强对比的unlike, until, not so much...as等,表目的,原因或结果的短语词组和特殊的标点符号等。

2.寻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