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1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1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1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1

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试卷

一、填空(20分)

1.3.27×0.18的积是()位小数,3.5÷0.25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2.m×7×n用简便写法写成(),5×a×a可写成()。

3.已知1.6×0.32=0.512,那么0.16×0.32=(),160×3.2=() 4.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最小数表示a,最大的自然数是();如果三个数中,中间的一个数是b,另外两个自然数是()和()。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扩大3倍,面积扩大()倍。 6.小兰家养了a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只数的3倍还多2只。养了()只白兔。

7.在()里填上>、<或=。

8.34÷0.43()8.34÷0.34 9.65×0.98()9.65×1.001

8.有一组数:40、37、28、22、22、38、23,这组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9.用a元买了单价为5元的甜橙4千克,应找回()元,若a=50元,应找回()元。

10. ( )是0.17的1000倍; 0.3缩小( )是0.003.

11. 一个高是4厘米的三角形与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相等,三角形的底是()厘米。

二、判断(10分)

1.x=2是方程2x-2=0的解。()

2.一个数除以0.98,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3.2×a可以简写成a2。()

4.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是相同的。()

5.3.55555555555555是循环小数。()

三、选择(10分)

1.x与y的和除以4列式为()

A.x+y÷4 B.(x+y)÷4 C.4÷(x+y) D.4÷x+y

2.0.47÷0.4,商1.1,余数是()

A. 3 B.0.3 C.0.03 D.0.003

3.0.8313131……的循环节是()

A.831 B.31 C.13 D.313

4.X的3倍比9多4,所列方程不正确的是()

A.3x-9=4 B.3x=9+3 C.3x+4=9 D.3x-4=9 5.计算28×0.25,最简便的方法是()

A.28×0.5×0.5 B.28×0.2+28×0.05 C.7×(4×0.25)

四、计算(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45×0.2= 0.88÷0.44= 2-1.2= 12.5×0.8= 1-0.2÷0.2= 0×6.3÷9= 4.2÷7×7 = 4.5×2÷4.5×2=

2、用竖式计算(7分)

3.7×2.06 = (保留两位小数)0.756÷0.36= (要验算)

3、解方程(8分)

4.2x-2.7×4=6 0.8x+x=

5.4

5.3+3x=

6.8 6.3-2x+4.5=

7.4

4、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4分)

6.71×0.52+4.8×0.671 3.8+2.49+

7.51+4.2

5、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单位:厘米)(2分)

18

9

6

五、观察物体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物体的形状,并写在( )里(6分) 1、 2、

六、解决问题(5+5+5+5+4+5=29分)

1、张兵买6支铅笔和10本笔记本,一共用了19.8元,每本笔记本的售价1.5元。每支铅笔多少元?

2、一架客机的速度是870千米,比汽车的速度的11倍还多45千米,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3、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边长1200米,高约为600米,在这块地里种小麦,平均每平方米可收小麦0.56千克,这块地共收割小麦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4、水果市场运来一批水果,运来的苹果比梨多910千克,苹果的重量是梨的1.7倍,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用方程解)

5、玩具厂用2.6米布可做布娃娃5个,改进工艺后,每个布娃娃可以节约0.02米布。

(1)现在每个布娃娃需要用布多少米?

(2)原来生产800个布娃娃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个布娃娃?

( ) ( ) ( ) ( ) ( )

( )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基础知识积累运用课内阅读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50分)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4分)

涨.红(zhàng zhǎng)混.沌(hùn hún)点缀.(zhuìzuì)藻.类(zǎo zhǎ

o)

椽.柱(chuán cuán)打.扮(dá dǎ)胳膊.(bēi bo)显露.(lòu lù)2、看拼音写词语。(12分)

jùn lǐng kuàng jǐng bó chuán guì guān zī yuán shuāi kuǎ( ) ( ) ( ) ( ) ( ) ( )

zī rùn dān wù dǎ rǎo huā jiào guō sháo gòu mǎi

( ) ( ) ( ) ( ) ( ) ( )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3分)

(1)朝.三暮四:①天;②早晨;③朝见;④面对着。

(2)相.濡以沫:①相貌;②外观;③互相;④坐、立姿态。

(3)买椟还.珠:①姓;②归还;③回报;④恢复原状态。

4.用“”线标出每个词语中的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8分)

孤苦怜仃()高深莫侧()目不睱接()引人入盛()

默不做声()厚颜勿耻()五彩缤份()净莹剔透()5.请你将划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4分)

(1)千山一碧,永远向春天那样,草木青翠,生机勃勃。恰似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

(2)环境非常清洁,一点灰尘也没有,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九

寨沟。()

(3)但是他们比原来更加严重地嘲笑他,挑逗他。()

(4)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得无法攀登。()

6.在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填上本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3分)

(1)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2)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

(3)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ⅹ”。(3分)

(1)九寨沟是因有九处苗族村寨而得名。()

(2)朝三暮四、相濡以沫、买椟还珠这三个成语都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

(3)“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中的“莲花落”是指一首有名的民歌。()

8、补充完整。(5分)

,淡妆浓抹总相宜。

粉身碎骨全不怕,。

日日待明日,。

默写《长歌行》后两句。

,。

9. 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用“但”或“却”造一个表示转折意思的句子。

2、红日东升,云蒸霞蔚,谁不说泰山美呢?

改成陈述句:

3、上海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修改病句:

4、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缩句:

二、积累运用(30分)

1、联系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25分)

(1)《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的。全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两种不同的人。这两种不同的人是:有的人,,有的人,。(2分)

(2)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湖”是指杭州西湖。因为诗中有这样两句诗:,。(2分)

(3)《跌倒》一诗中第一节都采用了“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树叶;……”这样的句式,仿照这样的句式也可以说:跌倒了,才有

(2分)

(4)《月光启蒙》中有这样一句“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句中的“却”表示的意思。(2分)

(5)读了《三峡之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三峡一日的景色特点:早晨的秋是;中午的秋是;夜里的秋是。(3分)

(6)《高尚的行为》一课,向我们展现了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个性品质:残疾科罗西的;弗朗蒂的;卡罗纳的;老师的。(4分)

(7)《四时的情趣》中的“四时”分别指、、、。(4分)

(8)“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个省略号表达的意思。省略了

内容。(3分)

(9)“儿子的被窝总是热烘烘的,父亲的心里总是热烘烘的,他们面前的日子也总是热烘烘的。”这句话中“热烘烘”的含义分别是

(3分)2.把相对应的诗句、作者、诗题,用线连起来。(2分)

黑云翻墨未遮山于谦《石灰吟》

要留清白在人间苏轼《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3.情景写话。(3分)

星期天,王老是在路上遇到了本班学习委员刘婷的妈妈,王老师岁刘婷的妈妈说:“下周一早上晨读时间,让刘婷布置预习《秋天的怀念》一课。”回家后,刘婷的妈妈对刘婷说:“

三、课内阅读(20分)

九寨沟(节选)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水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了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

1.联系上下文,根据你的理解填空。(4分)

这段主要写了九寨沟的()美。作者先写了水的静态美,抓住了()来写,还用()和()这两个词来概括。写水的动态美,抓住了湖面上的()来写,它那无穷无尽的变化,让人()。

2.用“”画出本段中的中心句。(1分)

3.本段引用“九寨归来不看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2分)

月光启蒙(节选)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地,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余韵。

1.用“_____”在文中画出文中的总起句。(2分)

2.“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是什么样?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3.读下面的句子,思考这样写好在哪里,把理解写在横线上。(4分

(1)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地,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2)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余韵。

4、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三个字)(2分)

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说谜语

5、文中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是。文中运用同样修辞方法的另一个句子是(3分)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长春版——一年语文上册练习题 一.照样子,会仿写词语,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弯弯的亮晶晶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的的弯弯的小小的———————————————————————— 青青的小虾雪白的贝壳轻轻的步子金黄金黄 青青的雪白的轻轻的 ———————————————————————会不会绿叶间漂亮的雪孩子又大又圆不上漂亮的又又———————————————— 很清很清的河水 很很的很很的 ———————————————————— 二.仿写句子。 1、小鱼在水里游。在 ——————————————。 2、天上有灿灿的太阳。是 ——————————————。 3、小鱼把荷叶当做小船。当做 ——————————————。 4、圆圆的月亮像块大月饼。像 ——————————————。 5、蓝天是小鸟的家。是 ——————————————。 6、小鸡吃虫子,青蛙也吃虫子。也 ——————————————。 7、小鱼把荷叶当做雨伞。把 ——————————————。 8、小红才去上学。才 ——————————————。 9、花猫和花狗一起走。和 ——————————————。 10、你们俩右千万别动啊!可 ——————————————! 11、我要和小鸟飞到自由的树林里。要 ——————————————。 12、学生越来越多。越越

—————————————————。 13、小鸡画竹叶。吃 ——————————————。 14、小亮为什么不来上学?为什么 ————————————。 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数()寒()()()八门()一无()柳暗()明 ()天雪()()涯海()自()自()()去春()春()大()()路顺()()面八()()颜六()七()八()()牛一()人()人海()光十()亡()补牢()争朝夕远()高()()井观()一枝()秀()()之情()()故乡明()肠()道家和()事兴()军()马()到成功多如()毛 一石二()如()得水说()不()以()当()()湖()海()头()臂()通()达 二、补充句子 1、墙()数枝梅,凌寒()()()。 2、锄()()当午,汗滴()()()。 3、鹅,鹅,鹅,()项()()歌。 4、牧童归()横()背,短笛无腔信()吹。 5、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 6、遥知()()雪,()()暗()()。 7、()()浮绿水,()掌拨清波。 8、()满池塘()满陂,()衔落()浸寒漪。 9、弯弯的月儿()()()船,小小的船儿两()尖,()()()()()船里 坐,()看()()()的星星蓝蓝的()。 10、又疑瑶台镜,()()()()端。 11、小时()识月,呼作()()盘。 12、一()二三(),烟村四()家。 13、()()()()(),人来鸟不惊。 14、亭()()七座,八()()枝()。 15、远看()()色,近听()无声。 16、众()高()尽,孤()()()闲。 17、()看两()厌,()()敬亭山。

最新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和答案

2017_2018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bīnfēn zīyuán huánghūn bóchuán gānhé diǎnzhuì shūguì ()()()()()()() jùjué kǒngbù bōdòng miǎozhēn bózi zāoyù guīju ()()()()()()() 二、比一比,再组词。 俊()拂()逐()糟()沫()宵()迫()峻()佛()啄()遭()味()消()柏()决()璃()妹()戒()鹏()摩()溅()诀()漓()袜()械()棚()磨()贱()三、词语填空。 果实()()目不()接引人()()晶莹()()相濡()()买()还()厚()无耻争()恐()交头()()()()开朗高深()()()()睽睽()()凛凛若无()()光彩()()()()粼粼从容()()局促()()喜出()()喜怒()()四、选词填空。 惦念纪念怀念 1.全国人民都很()邓小平爷爷。 2.爸爸出差好多天了,我很()他。 3.我们肃立在烈士()碑前,深深()他们。 坚持维持支持 4.王丽是个好学生,几年来,()为班级同学做好事。 5.大队辅导员对我们中队开展的活动非常()。 6.集会的时候,班干部负责()秩序。 继续陆续连续

7.清晨,同学们背着书包()来到学校。 8.黄刚()两年被评为优秀学生。 9.李大夫不顾疲劳,()为病人做手术。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改为反问句)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3.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改为“被”字句) 4.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六、判断修辞方法。 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2.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 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 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七、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到了春天,白杨树长出新的枝条,被春姑娘抽出细小嫩绿的叶子,像穿上绿色的新衣裳似的,美丽极了。 ( )到了冬天,黄叶落尽,白杨树赤裸裸的,我真担心它是否会被冻坏,来年春天是否还会长出绿叶。 ( )在我们学校小学部的教学楼前有一块操场,在操场的两边各有一排白杨树。 ( )到了夏天,白杨树的枝叶长得郁郁葱葱。在课间,我们常在树荫底下赛跑、唱歌、游戏,它像一把大阳伞似的,为我们遮挡强烈的太阳光。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相濡以沫》教案三篇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相濡以沫》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讲这个寓言故事,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这个成语。 教学重点: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准备:挂图、有条件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备课人:初鹏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自己读课文,读正确 2、教师范读,注意断句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3、学习生字:濡沫涸 4、练读课文,读熟练 二、学习课文 1、借助书下注释,试着自己讲讲课文的意思 2、指导理解文意 1)泉涸:涸:干涸,泉水干枯的意思 2)鱼相与处于陆:(许多)鱼一起(就)呆在陆地上。相与: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于:在

3)相呴以湿:(它们)互相哈气用来湿润(对方)。呴:张口呼气;嘘气。以湿:使湿润。 4)相濡以沫:互相用水沫(使对方)沾湿。 3、朗读背诵课文 4、总结:庄子是一个洒脱的人。庄子的意思其实是说,与其两人身处困境,相濡以沫,相扶前行,不如大家都开开心心,没有身入困境,也彼此从来不曾认识对方。 三、拓展阅读 【原文】“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译文】死生是天命,人世有夜昼的永恒是自然。人对此不能参与其中,这都是事物的常情。那人只把天当作父亲,还终身很爱戴它,何况那卓越的真人呢?人们只认为国君胜过自己,还终身很情愿为他去死,何况那真人呢? 水源干枯了,鱼儿一起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沾湿,还不如在江湖里互相忘掉。与其称颂尧而谴责桀,不如把两者忘掉来归化那道。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自己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自己死去看作是乐事了。 四、布置作业:语文书后给出了四个成语“杞人忧天”“塞翁失马”“画蛇添足”“铁杵磨针”,查找资料了解这几个寓言的内容,并了解寓意。 板书设计:相濡以沫

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工具:配乐录音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师: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哪些瑰丽的传说呢? 华灯初上,漫步街头,放眼满街的明灯,你想到了什么?皓月当头,仰望星空,你又想到些什么呢? (屏显夜晚星空的美丽图片)(出示课题)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尝试背诵这首诗; 2、理解运用联想和想像; 3、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情感。 (让学生齐读) 三、作者简介 师:郭沫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我们前面学习《聊斋志异》时的一副对联就出自他手谁能告诉我对联的内容? 生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师:这是郭沫若先生写在《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先生故居前的一副对联郭沫若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文化人,在他的前面我们可以加上许多的评价,例如文学家、学者、古文字学家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作为诗人的郭沫若,有怎样的特点。 (屏显郭沫若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师:同学们,请看图片,这位文质彬彬,非常儒雅的先生就是郭沫若,请大家齐读他的介绍。 (生齐读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他的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等。 师:画横线的地方就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星空》,请大家掌握。 四、自主学习: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2、边听边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 五、检查自主学习情况: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读出诗歌的轻重和停顿。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长春版一年语文上期末测试卷 一、照样子填空。(6分) q —() qūh —u —à() h —uī( ) ()—()nǔ t —()tam —() mái 二、给下面的音节加上声母。(6分) ēi?i?ǒuīnù 杯梅合走心玉三、连一连。(6分) yǎn hu?kuābǎkuài chí 活夸眼快池把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下面画“”。(6分)中秋节(zhōnɡzōnɡ)那么(me ma)弯曲(qǔqū)说话(suōshuō)我们(m?n men)只有(zhǐzhī)五、看拼音写词语。(10分) miào y?nɡzìjǐkěshìzu?xià fēi xínɡsh?n me qīnɡcǎo yuayá 六、填空。(6分) 1.“长”字共()笔,第一笔是(),组词()。 2.“弟”字共()笔,第五笔是(),组词()。 七、组词。(8分) 风()又()木()日()枫()叉()禾()目()八、照样子,加一加。(4分) 例:女+ 马( 妈) 禾+ 口( ) 木+ ()( ) ()+()( ) ()+()( ) 九、看图写字。(4分) ( ) ( ) ( ) ( ) 十、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6分)氵——————月——————

木——————女—————— 十一、写反义词。(4分) 大——()无——()来——()多——()关——()来——()十二、连一连。(8分) xīwànɡ香山弯弯的太阳 zhuōch?nɡ来往红红的月儿 xiānɡshān 希望青青的星星 lái wǎnɡ捉虫闪闪的小虾 十三、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1.月饼就像。 2.小羊在。 3. 是的家。 十四、把《梅花》这首古诗补充完整。(5分) 墙()数枝梅, 凌寒()()()。 遥知()()雪, ()()暗香()十五、看图写句子。(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六、词语接龙(共4分) 1冬天 (天上)()() 2.走来()()() 十七、写出带有数字的成语。(4分) 例:九牛一毛———————————————————————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学科单元测试题

(长春版)2008-2009学年度五年级语文上册学科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基础知识(40分)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4分) 涨.红(zhàng zhǎng)混.沌(hùn hún)点缀.(zhuì zuì)藻.类(zǎo zhǎo)椽.柱(chuán cuán)打.扮(dá dǎ)胳膊.(bēi bo)显露.(lòu lù)2.看拼音写词语。(12分) jùn lǐng kuàng jǐng bó chuán guì guān zī yuán shuāi kuǎ( ) ( ) ( ) ( ) ( ) ( ) zī rùn dān wù dǎ rǎo huā jiào guō sháo gòu mǎi ( ) ( ) ( ) ( ) ( ) ( )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3分) (1)朝.三暮四:①天;②早晨;③朝见;④面对着。 (2)相.濡以沫:①相貌;②外观;③互相;④坐、立姿态。 (3)买椟还.珠:①姓;②归还;③回报;④恢复原状态。 4.用“”线标出每个词语中的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8分) 孤苦怜仃()高深莫侧()目不睱接()引人入盛() 默不做声()厚颜勿耻()五彩缤份()净莹剔透() 5.下列句子出自所学的课文,请你将划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4分)(1)千山一碧,永远向春天那样,草木青翠,生机勃勃。恰似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 (2)这就是环境非常清洁,一点灰尘也没有,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九寨沟。()(3)但是他们比原来更加严重地嘲笑他,挑逗他。() (4)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得无法攀登。() 6.在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填上本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用其中一种方法写一个句子,填在横线上。(3+2分)

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诵汇总

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诵汇总 一、汉语家园 1、对子歌——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鸿:大雁;来鸿(来信;引申意)、鸿雁、鸿毛、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钧一发(一根头发持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彬其危急)。蓑: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蓑衣、蓑笠。 对子或称对联,雅称“楹联”,是一种对偶句。它言简意深,词语对仗,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草木松对柏,柳对花,紫萼对红葩。葡萄对橄榄,石竹对山茶。 翠麦摇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万川霞。 鸟兽麟对凤,鹭对莺,马走对牛鸣。猴玄对豹赤,象白对鸾青。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方隅南对北,上对中,后阁对前宫。南山对北海,北斗对东风。 星光灿灿皆朝北,水势滔滔尽向东。 2、郑板桥题联赠渔民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独具风格。有《板桥全集》等。 字:艘、袅、骤、菱、藕、斛、碑、题、艘、骤、蔬、蚌、碑 积累: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细浪如银狂风骤起鱼虾菱藕稻麦果蔬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清】郑板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 3、茶酒联趣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字:咐、顾、悬、赐 选自《最有趣的对联故事》,讲述了(一位商人为使生意红火出对联)的故事。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富商悬挂上联,使生意由(冷清)到(红火)第二部分讲学者巧对下联,与上联(相映成趣)富商兑现承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唐】韩愈《增广贤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二、古诗四首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字子安,号文中子。)唐代诗人。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宽广、豪迈的胸怀和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著有《王子安集》。城阙指长安,即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都是送别诗。从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地点是(京城长安),杜少府要去的地方是(蜀州),点明诗题中送的诗句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作者面对别离是什么态度(诗人以乐观豁达的情感面对别离。不管距离多远,表示了诗人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旷达胸襟)充满了对朋友感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充满了对朋友的劝慰和鼓励.)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少府:县尉。之:到,往。宦游人:离家出游以求官职的人。歧路:诗中指分手的岔路口。 2、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写的(山水)诗,描写(诗人春游滁州西涧时看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所作为的无奈与忧伤)心情。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长春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1 教学目标: 1.掌握7个一类生字,识记7个二类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及其蕴含的丰富情感。 3.感受自然美景,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体味作者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学习课文叙述的顺序。 2.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概括并体会大兴安岭景物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大兴安岭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3课时 基础知识: 1.生字: 峻高山峻岭、险峻、崇山峻岭 俏俏货、俏丽、俏皮、俊俏 桦桦树、白桦 蝴蝴蝶、黄蝶 矿矿石、矿物、矿产 恰恰好、恰如其分、恰巧、恰当、恰似 厦大厦、广厦 2.多音字: 厦shà(大厦) xià(厦门) 3.正音字: 摸[mō] 峻[jùn] 桦[huà] 4.词语: 奇峰怪石:奇形怪状的山峰和岩石。 高不可攀:攀,攀登。高得没法攀登。形容难以达到。 云横秦岭:云与秦岭平行,形容秦岭很高很险。 孤峰突起:孤,单独。突起,高耸。指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盛气凌人: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侮。傲慢的气势逼人。 目之所及:及,达到。指眼睛所能看到的。 千山一碧:许许多多的山岭都是一种碧绿的颜色。 万古长青:这里指永远苍翠。常用来比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不衰退。 椽柱: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椽子和柱子。 疾驶:(车辆等)急速行驶。疾驰?:(车马等)奔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识记生字,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你看过海吗?它什么样? 2. 那你见过林海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的脚步走入林海,看看置身其中的感觉吧! 3. 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梳理层次。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自然入文。 1.作者初到大兴安岭的感觉怎样?(亲切、舒服) 2.指导朗读,读出这种亲切、舒服的感觉。 3.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林海的? 二、精读重点,领悟林海之美。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岭有什么特点? (多、美、温柔) (2)作者是怎样抓住岭的特点写的? 按照“读句子—抓特点—谈理解”的步骤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长春版及参考答案

学科单元测试题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 基础知识(40分) 1.在加点子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 m) (4分) 涨红(zh eng zh dig ) 混沌(h U n h 点缀(zhu i zu 1)藻类(z d o zh d o ) 椽柱(chu cn cu cn ) 打扮(d c d d) 胳膊(b 百bo ) 显露(l d u l u) 2 .看拼音写词语。(12分) j m l mg ku eng j ing b o chu dn gu i g u 01 z 1 yu cn shu a ku d ()( )( )( )( )( ) z i r m d ai w u d d r d o hu a ji co gu o sh c g d u m d ()( )( )( )( )( )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3 分) (1) 朝三暮四:①天;②早晨;③朝见;④面对着。 (2) 相濡以沫:①相貌;②外观;③互相;④坐、立姿态。 (3) 买犊还珠:①姓;②归还;③回报;④恢复原状态。 4?用“ ”线标出每个词语中的别字, 并在括号里改正。 (8分) 孤苦怜仃( )咼深莫侧( ) 目不睱接( ) 引人入盛( ) 默不做声( )厚颜勿耻( ) 五彩缤份( 净莹剔透( ) 5.下列句子出自所学的课文,请你将划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4分) (1) 千山一碧,永远向春天那样, 草木青翠,生机勃勃。恰似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 ) (2) 这就是环境非常清洁 ,一点灰尘也没有,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九寨沟。 ( ) (3) 但是他们比原来更加严重地嘲笑他,挑逗他。 ( ) (4)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得无法攀登。 ( ) 6. 在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填上本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用其中一种方法写一个句子,填在横线上。 (3+2 分)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 1-1《对子歌》蓑衣蓑笠鸿毛鸿雁鸿鹄之志钧窑钧座钧安千钧一发 1-2《郑板桥题联赠渔民》题材题签题字命题一艘轮船一艘快艇骤然狂风骤起暴风骤雨脸色骤变蔬菜河蚌碑文石碑碑帖炊烟袅袅袅娜袅绕菱角菱形莲藕藕粉藕荷夕阳西下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细浪如银狂风骤起鱼虾菱藕稻麦果蔬 1-3《茶酒联趣》吩咐回顾照顾光顾顾客顾此失彼三顾茅庐左顾右盼悬挂悬殊悬崖勒马恩赐赐教赐予偏僻夸下海口装束恰巧赏赐绝无戏言一挥而就一气呵成文人墨客品茶对句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蜀汉蜀绣蜀锦蜀犬吠日辅导辅助辅料辅车相依天涯海角一望无涯生涯歧路歧途歧视歧路亡羊巾帼枕巾领巾围巾宫阙宦官宦游宦途 2-2《滁州西涧》滁州溪涧山涧黄鹂 2-3《泊船瓜洲》隔壁隔绝隔离隔夜隔断隔岸观火 2-4《游园不值》木屐扉画扉页柴扉心扉 3-1《腊八粥》枣树枣红沙枣红枣仁爱仁慈仁厚仁兄仁义花生仁沸腾沸点沸水沸沸扬扬唾沫唾液唾弃唾手可得肿痛肿块肿胀消肿热胀冷缩头昏脑胀膨胀挑拣捡拾拣选挑肥拣瘦稀粥肉粥米粥腊八粥汤匙茶匙灶火炉灶煤气灶焖饭焖肉搁浅搁置耽搁预备搅和资格解释腊月浓稠仁至义尽惊异粉碎有气无力 3-2《故乡的元宵》投掷掷铁饼掷铅球孤注一掷输出输送输血服输运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捏造捏紧捏住捏弄凭空捏造眼屎耳屎酒盏灯盏油盏茶盏一盏灯蜡笔蜡烛蜡炬蜡像白蜡蜡染笔筒竹筒筒裤电筒烟筒营业营地营长营

救营养军营营利苦心经营身在曹营心在汉高跷跷起乾坤扭转乾坤高僧僧侣僧人贫僧卸货卸载推卸装卸丢盔卸甲元宵麒麟掷骰子赌钱膝盖蓑衣吉祥乾隆轱辘围屏曲调激励玻璃 4-1《一只贝》水涡旋涡荣誉荣幸荣耀虚荣光荣荣获欣欣向荣卖国求荣腻虫细腻油腻简陋丑陋陋俗陋习孤陋寡闻体面围拢投影棱角荣誉潮水涨潮沙滩折磨瓦砾玩耍稀罕 4-2《藏羚羊跪拜》羚羊逮住巡逻巡视巡警巡视雨靴棉靴皮靴靴子驮运慈祥慈爱慈善仁慈慈悲心慈手软慈眉善目忐忑不安牦牛保佑懒惰偷懒懒散酥饼酥脆酥油酥软扳手扳开扳倒狩猎胸膛开膛炉膛不由自主浓缩惩罚举目可见凤毛麟角磨蹭救济心甘情愿帐篷饶命情理之中清晰跪拜神圣掩埋 4-3《和小鸟最相亲爱》小巧玲珑玲珑剔透八面玲珑娇小玲珑婉转委婉婉言哀婉玫瑰玫红产卵以卵击石卵生卵石发傻傻笑傻眼傻话装疯卖傻寻觅寻死觅活闪烁闪烁其词阙疑蓬松蹒跚茫然弱不禁风幕天席地啄木鸟屏息静立彻底领略雀巢探望偷卵捉雏稀疏憨涩觅食藕荷色雏鸟鹅卵石 4-4《鸟的天堂》狭窄窄小冤家路窄簇拥簇新花团锦簇榕树榕城纠察纠缠纠纷纠正纠缠不清概况概率概括概念气概一概而论空暇闲暇余暇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灿烂的红霞规律茂盛的榕树不可计数缝隙颤动静寂留恋陆续热闹展示5-1 《题西林壁》缘分缘故缘由不解之缘无缘无故 5-2《黄山松》描摹摹写临摹摹本婷婷山崖悬崖铸造铸铁浇铸铸成大错蒲扇蒲公英蒲团物阜民丰囫囵吞枣骨髓精髓偎依依偎真谛谛听妙谛砂锅砂糖砂布坚劲不可思议姿态殿堂臆测谛视摇曳耽搁 5-3《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枚枚举洞穴穴位龙潭虎穴窍门诀窍开窍一窍不通七窍生烟呕吐呕心沥血呕血朔方朔风朔日朔月拱桥拱门拱手众星拱月棉袍道袍龙袍旗袍朗诵背诵诵读传诵阁楼暖阁阁下长戟矛戟戟指怒目菩萨菩

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古诗汇总

整理者:东方红小学李国义 五年级上册古诗 7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0.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2.明日歌 【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83.从军行 【唐】王昌龄 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8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5.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年级下册古诗 8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7.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8.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0.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91.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92.浣溪沙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古诗词汇总 一年级上册古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5.悯农 [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7.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8.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古诗: 9.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0.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2.七绝[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夏日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晴蜓蛱蝶飞。 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究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5.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6.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8.听声[清]张潮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月下听箫。 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 二年级上册古诗: 19.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0.七绝[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1.遗爱寺[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22.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每课复习要点

1-1《林海》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 正音:椽(chuán)柱广厦(shà)厦(xià)门 易错字:厦桦椽 形近字区别:俏(俊俏)(俏丽)恰(恰好) 峭(峻峭)(峭立)洽(融洽) 词语掌握:千山一碧万古长青 二、课文内容 1、本文的作者是(老舍),他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2、作者初到大兴安岭的感受是(亲切)与(舒服)。 3、课文是从(岭)(林)(花)几个方面来写林海的。 4、岭的最大特点是(多、温柔),林的特点是(大和绿),花的特点是(美、多)。 5、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介绍了大兴安岭的景色和作者产生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6、《林海》的作者老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根据具体语句体会写得好在哪儿。(第4页思考与交流第3题) 答案:1.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兴安岭的温柔。 2.比喻(暗喻)的手法,写出了兴安岭林木之多。 3.拟人、反问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白桦的喜爱。 4.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兴安岭的美丽。 1-2《三峡之秋》复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 正音:光晕(yùn)晕船(yùn)晕倒(yūn)头晕眼花(yūn)

果实累累(l?i)显露(lù)驳船(b?)摇曳(ya) 易错字:耀驳 词语掌握:激荡跳跃沉沉欲睡凌空飞降 二、课文内容 1、《三峡之秋》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的早晨、中午、下午、夜,描写和赞美了三峡之秋一天的美丽景色。 2、《三峡之秋》的作者,文体以及写作顺序? ?方纪 ?写景的抒情散文 ?时间顺序 3、体会课文中具体语句的好处,第7页拓展与运用 ?答案 ? 1.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长江的热烈。 ? 2.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长江的平静。 ? 3.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长江的宁静。 4.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月光清冽,明亮的特点。 4、作者抓住秋的什么气息?写了不同时间三峡的怎样的特点?代表事物是什么? 成熟的气息(代表事物橘柚树) ●早晨——清新、明丽(代表事物露水橘柚树) ●中午——热烈(代表事物长江) ●下午——平静(代表事物雾长江) ●夜——宁静(静谧)(代表事物渔火灯标长江月亮) 1-3《九寨沟》复习要点

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新的一学期即将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根据教师自身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24名。他们已经逐渐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习作基础还处于朦胧状态,因此本学期要注重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和加强说普通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我们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承接三年级下册教材的基础上,继续沿袭板块组员的特点。学生到了中年级,虽然识字和写字教学不是重点,但是,识字和写字仍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要注重随文识字,力求自查工具书自学生字,学会结合上下文自选字义;要严格进行写字训练,要求写得规范、工整、美观。 全册共设计了11个板块,可以把每个板块看做具有人文意义的专题,进行语文学习的载体。其中,除“汉字家园”外,共有28篇课文,8次表达训练,2次综合学习活动,以期实现四年级上学期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要求 认识255个生字,会写258个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加强对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完成8次表达,培养写作兴趣,提高表达能力;继续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运用语言表达情感、与人交流的综合性训练;加强综合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实践应用,掌握规律,形成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说明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说明 一、指导思想 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寓德育于语文课程之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编写宗旨 1.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材内容既传承民族文化,又体现时代精神。 3.教材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4.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三、教材编排 在学习汉语拼音之前,首先编排了两个板块的内容。一个就是《入学教育》板块,另一个是《汉字家园(一)》板块。这样编排的目的主要是放缓学习汉语拼音的要求,给新生更多的适应学校学习的空间,在这两版块的学习过程中要认识5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56个常用字。接下来是《汉字家园(二)》、《有趣的夜空》版块,《家》版块,《童趣》版块,《幽默》版块,《小小的希望》版块和《在冬天里》版块。每个版块2——4课,没课认字8——12个。汉字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347个常用字,写其中159个笔画简单的字。每课之后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5次口语交际表达话题,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本册教材还安排了2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四、教材特点 1.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习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性的特征,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识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识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的“班、级、语、文”。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347个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形式有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59个字,严格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棵只写6—8个字。结合汉字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 3.时代性。教材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既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又有反映城市、农村生活以及科学常识的内容。有表现家庭生活的《用餐》,表现课余生活的《浪花》。教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如:《雪孩子》表现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小小的希望》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上述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趣味性。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玩中学、主动学的编排意图。如,课文《雪孩子》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春版教材解析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春版教材解析 《课标》对进入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比如在阅读方面,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在第三学段则上升为: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同时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等等,具体的学段要求,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大家只要参看课标即可明白。理解这些目标,既要着眼于前两个学段的学生达到的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不能人为提高要求,要把它们看成一个需要经过两年努力才能实现的学习任务。教学本册教材,我们仍然需要瞻前顾后,既要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上把握对比同类、异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和修辞特点,用文本去说话,而不应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描写的细节,品词析句、积累精华、灵活运用,做好中高年级的训练衔接。 一、教材特点 首先是选文上:既突出多元视角,又不失文化品位 翻开本册教材,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呈现在大家面前。细细浏览,我们会发现本册教材选文的品质高,视角多元,且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拓宽了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将文言文引人其中。本册安排的文言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适宜学生积累背诵。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代书面语。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一年级上册语文长春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长春版《朋友》相关故 事 篇一:比金钱更恒久的财富 有一个美国富翁,一生商海沉浮,苦苦打拼,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有一天,重病缠身的他把十个儿子叫到床前,向他们公布了他的遗产分配方案。他说:“我一生财产有1000万,你们每人可得100万,但有一个人必须独自拿出10万为我举办丧礼,还要拿出40万元捐给福利院。作为补偿,我可以介绍十个朋友给他。”他最小的儿子选择了独自为他操办丧礼的方案。于是,富翁把他最好的十个朋友一一介绍给了他最小的儿子。 富翁死后,儿子们拿着各自的财产独立生活。由于平时他们大手大脚惯了,没过几年,父亲留给他们的那些钱,就所剩无几了。最小的儿子在自己的账户上更是只剩下最后的1000美元,无奈之时,他想起了父亲给他介绍的十个朋友,于是决定把他们请来聚餐。 朋友们一起开开心心地美餐了一顿之后,说:“在你们十个兄弟当中,你是唯一一个还记得我们的,为感谢你的浓厚情谊,我们帮你一把吧!”于是,他们每个人给了他一头怀有牛犊的母牛和1000美元,还在生意上给了他很多指点。 依靠父亲的老友们的资助,富翁的小儿子开始步入商界。许多年以后,他成了一个比他父亲还要富有的大富豪。并且他一直与他父亲介绍的这十个朋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就是美国巨商费兰克·梅维尔。 成功后的梅维尔说:“我父亲告诉过我,朋友比世界上所有的金钱都珍贵,朋友比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恒久。这话一点也不错。” 在这个世界上,金钱能给人一时的快乐和满足,但无法让你一辈子都拥有。而友谊和朋友却能给你一生的支持和鼓励,让你终身拥有快乐、温馨和富足。

好朋友是人生一笔最大的财富,也是一笔最恒久的财富。 篇二:朋友的借条 是朋友,才敢放心把钱借给他。想不到,那钱,却迟迟不见还。借条有两张,一张五千,一张两千,已经在他这儿,存放了两三年。 他和朋友是在上中学的时候认识的,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理想,慢慢地亲近,终至形影不离。后来他们又考上同一所大学,读同一个专业,这份友谊就愈加深厚。毕业后他们一起来到这个陌生的小城打拼,两个人受尽了苦,却都生活得不太理想。朋友似乎比他要稍好一些——虽然朋友只是一个小职员,可那毕竟是一家大公司,薪水并不低。 可是那次朋友找到了他,向他借钱。他猜最多也就两三百块钱罢了。可当朋友说出五千这个数字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对朋友说,虽然这两年来我只攒下了五千块钱,但我仍然可以全部借给你。不过,你得告诉我你借这五千块钱做什么。朋友说,有急用。他问,有什么急用?朋友说,你别问行吗?最终,他还是把钱借给了朋友。他想既然朋友不想说,肯定有他的道理。不追问,是对朋友最好的尊重。朋友郑重地写下一张借条,借条上写着,一年后还钱。 可是一年过去,朋友却没能把这五千块钱还上。朋友常常去找他聊天,告诉他自己的钱有些紧,暂时不能够还钱,请他谅解。 可是突然有一天,朋友再次提出跟他借钱,仍然是五千块,仍然许诺一年以后还钱。于是他有些不高兴,他想难道朋友不知道“讲借讲还,再借不难”的道理?他再次问朋友借钱做什么,朋友仍然没有告诉他。朋友只是说,有急用。他说难道我们不是朋友吗?如果是朋友,你为什么不能告诉我?他说暂时还不能——现在我只能向你借钱。他当然听不懂朋友这句逻辑不通的话。他听不懂,却仍然借给了朋友两千块钱,然后收好朋友写下的借条。为什么还借?因为他相信那份珍贵的友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