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一)背景分析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以汹涌之势席卷全球,对人类的未来产生着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系统在全世界的迅速推广和使用使人们在管理、获取、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化发展也为教育行业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有待组建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信息平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网络的用户数量联网的计算机或服务器的数量是逐步增加的,网络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校园网建立在资金相对紧张的前提下,校园网的建设方面希望成本较底,因此尽量采用当前最新的网络技术,并且要分步实施,校园网络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选择具有良好可扩充性能的网络互联设备,这样才能充分保护现在的投资。

在校园网络中,视频、音频、数据集于一身,如果保证不了高带宽、又多种视频、音频、数据流混杂在一起进行传输,就没法对流做出最高优先级和次高优先级及底优先级的分类,这样就不能保证重要业务的畅通,造成网络延迟、服务不可用。所以要想真正改变网络的效率,更有效的保证应用服务的运营,需要通过端到端的QOS,智能到边缘的方式来保证。通过智能到边缘,端到端的应用方式,可以减少对网络核心设备的消耗,这样保证了网络的有效畅通。可以对园区网应用中的,多媒体视频点播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文献传递服务、E-mail服务、数据库服务器等服务。对不同服务流进行详细的分类,划分优先级,以及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拥塞。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充分利用现有的带宽。

(二)网络需求分析

在园区网络中,存在多样的网络设备及系统应用环境,并且要考虑在用户迅速增长的今天,考虑到网络设备的可扩展性。保证在多样网络设备,用户不断增加的环境中,仍能保证网络畅通。所以万兆骨干网络平台就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能与当前校园网络无缝衔接,同时预留空间符合当前和以后的信息建设需要和足够的升级空间。

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存在多用户,多服务的现状。带来了对网络系统要求具有高效率等,以保证大数据量访问下有效的处理能力。针对需求设备要能对数据做到分布式处理,这样的分布式

处理可以节省主交换引擎的消耗。使数据在独立的板卡上就能做出对数据的识别,这样比在中央处理器识别要快的多。并在大量的数据应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要保证所有硬件设备都可以进行快速的转发,要具备高背板带宽(交换容量),所有端口都能保证线速转发。这种分布式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体处理能力,保证了网络畅通,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对通讯量的需求。

现在的网络环境中稳定可靠是争相谈论的话题,因现在网络中运行了众多重要应用及服务,是要保证 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就要完全能保证网络设备全天后的可用性。即使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切换到备用设备的过程中,也要保证较小的延迟,以满足网络应用中的有效畅通的需要。在这样的需求中利用,冗余的管理交换引擎、冗余的电源等关键部件的冗余,支持(802.1D、802.1W)802.1S多Vlan生成树协议保证链路级的冗余和负载均衡,支持VRRP、OSPF等三层路由协议保证路由级的冗余,支持load balancing技术实现了应用级的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全方位的完全保证了设备、网络、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在校园网络中,对于校园网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校园网的信息点分布很广,与一般企业网比较,校园网用户的流动性大,信息点存在随意接入使用的问题。学生及外来不明身份的用户,在校园网中找到任何一个信息点,就可以进入到校园网,可以肆意干扰和破坏校园网网络平台及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校园网的网络安全,还需要考虑与外网及内网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安全访问控制。为了发生安全事件后,能够有效、快捷地处理事故,采用上网审计手段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当前类似“冲击波、震荡波病毒”的肆虐,一个健壮的网络应该提供必要的手段,禁止特定病毒的传播以及由于病毒造成的流量拥塞。

采用自顶向下、模块化的方法、参考3层模型来进行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路由技术:路由协议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因此它的作用主要是在通信子网间路由数据包。路由器具有在网络中传递数据时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除了可以完成主要的路由任务,利用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路由器还可以用来完成以路由器为中心的流量控制和过滤功能。在本设计中,内网用户不仅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内网用户之间也

通过3层交换机上的路由功

能进行数据包交换。

交换技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交换发生在OSI模型的第2层。现代交换技术还实现了第3层交换和多层交换。高层交换技术的引入不但提高了园区网数据交换的效率,更大大增强了园区网数据交换服务质量,满足了不同类型网络应用程序的需要。现代交换网络还引入了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VLAN)的概念。VLAN将广播域限制在单个VLAN内部,减小了各VLAN间主机的广播通信对其他VLAN的影响。在VLAN间需要通信的时候,可以利用VLAN间路由技术来实现。当网络管理人员需要管理的交换机数量众多时,可以使用VLAN中继协议(Vlan Trunking

Protocol,VTP)简化管理,它只需在单独一台交换机上定义所有VLAN。然后通过VTP协议将VLAN定义传播到本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上。这样,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强度。为了简化交换网络设计、提高交换网络的可扩展性,在园区网内部数据交换的部署是分层进行的。园区网数据交换设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访问层、分布层、核心层。访问层为所有的终端用户提供一个接入点;分布层除了负责将访问层交换机进行汇集外,还为整个交换网络提供VLAN间的路由选择功能;核心层将各分布层交换机互连起来进行穿越园区网骨干的高速数据交换。在本设计中,也将采用这三层进行分开设计、配置。

远程访问技术:远程访问也是园区网络必须提供的服务之一。远程访问有三种可选的服务类型:专线连接、电路交换和包交换。不同的广域网连接类型提供的服务质量不同,花费也不相同。企业用户可以根据所需带宽、本地服务可用性、花费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一种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广域网接入方案。)在本设计中,分别采用专线连接(到因特网)和电路交换(到校园网)两种方式实现远程访问需求。

第三章技术及设备规划

一.网络硬件设备选型规划

(一)设备选型及设备清单

1.设备选型

(1)校园网设备选型对校园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技术方案设计;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技术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选型等。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等。

这里重点说一下设备选择的重要意义。设备选择这一环节做的好的话首先可以为学校节约大笔的校园网建设费用,其次为校园网网络规模的扩大和校园网服务的扩展提供了较大空间,最后可以为综合布线节约大部分时间。

(2)校园网设备的分类

校园网的网络设备分为交换机,路由器,网络服务器,专业网管软件等。

(3)校园网设备选型的原则

校园网设备简单地把它总结为需要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硬件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络服务器等。软件设备包括专业网管软件. 对于中小规模的网络,设备选型时应遵循以下一

些基本原则:

?标准化原则

所选择的设备必须基于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因为只有基于标准的产品才有可能和其他厂商的产品互连互通(需要指出的是,并非只要基于标准的产品,彼此之间才能够互连互通)。

?技术简单性原则

对网络需求必须十分明确。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否则,今后的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都需要请专业人员,开销巨大,运行效果不见得好。

?环境适应性原则

不要轻信外国某些机构的评测报告,其中不乏商业因素。而且,即使是权威机构的评测报告,也只是在特定网络环境下取得的结果,不能作为产品选型的全部依据。

?可管理性原则

对于大型网络而言,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他不但关系到系统的性能指标,甚至关系到系统的可用性。主要考查网管系统对所选设备的监管、配置能力,连同设备能够提供的统计信息和故障检测手段,如骨干交换机必须具备端口映像能力。这对于故障诊断,连同今后的网络规划具备特别重要的价值。

?容错冗余性原则

除了在网络设计时要考虑冗余,骨干设备的容错冗余也是必须的。所谓容错,就是设备的某一模块出现故障时,是否会影响其他模块,乃至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是否支持热插拔;是否支持备份设备的自动转换等。所谓冗余,就是配置的设备,是否能够安装多个相同功能的模块,在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实施负载分担,当其中一个出现问题时自动转换。

?满足需求

满足需求不是指简单地满足用户现有的需求,而应该综合考虑用户在将来的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的扩展性。大多数时候,单位投资都是分期进行的,但规划必须尽可能一步到位;不能出现一期满足需要,到了二期就不能再扩的情况,设备选型必须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投资。?实用

设备选型也不能太超前,一定要经济实用。对于模块化的网络设备,要注意模块的有效利用,同时建议要用的时候再购买模块。

4、具体的设备选型

?服务器设备选型

本网络系统使用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软件系统平台,服务器要处理和存放大量的

数据,对运算速度的要求较高,应选性能较高的PC SERVER作为服务器,另外考虑到需要长小时不间断工作,服务器的可靠性、耐用性尤其重要,硬盘应为热插拔硬盘,关键应用考虑采用RIAD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当其中一个硬盘有问题也不用停机便可更换,读写速度也要求高,应选用SCSI硬盘接口,同时采用自适应10/100/1000M网卡。

综上所述,选用曙光天阔系列作为网络服务器,其性能优异,可满足网络工作组用户对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或WEB应用服务的要求,是高处理速度与合理价格的组合。

1)课件服务器和管理及媒体服务器的选择

作为课件服务器和管理及媒体服务器系统,我们不但要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要保证系统的不间断的运行。因此我们选择使用2台曙光天阔I650(R)机架式服务器分别作为课件服务器和管理及媒体服务器,并且建议学校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保证学校保贵的课件和媒体资源的安全性,在两台曙光天阔I650(R)机架服务器之间采用曙光S1100 SCSI盘阵技术作为双机热备。

2)WEB服务器的选择

作为WEB服务器系统,我们不但要保证整个系统得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要保证系统的不间断的运行,而且要保持高效率的运行,使服务器能提供不间断的高速的外部访问。

在此我们选用1台曙光天阔I650(R)机架式服务器作为WEB服务器。同样建议学校在以后的使用过程加持曙光S1100 SCSI盘阵技术作为WEB服务器的硬盘备份,来进一步提高WEB服务器的数据的安全性。

3)资源库服务器和监控服务器的选择

作为资源库服务器和监控服务器来说,主要是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多媒体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视频素材,以及校园公共区域的监控视频录像功能,因此,必须高速、大容量的硬盘来满足这些特定的需求。因此,在此次方案中我们选择2台曙光天阔I650(R)机架式服务器,来分别作为资源服务器和监控录像服务器。

注:服务器设备介绍曙光天阔I650(r)型服务器(可机架可塔式,两种配置相同)曙光天阔I650(r)型服务器是曙光精心打造的一款性能卓越,稳定可靠,配置灵活的新一代双路Xeon 服务器。主频可达3.6GHz以上,系统前端总线频率为800MHz,具有处理速度快、可用性强、易管理、可伸缩等特点,处理性能大幅度提高。能运行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Redhat8.0、Redhat9.0和SCO Unixware7.1.1等各种主流操作系统,是能适应多种重要任务环境的新一代IA架构服务器。

曙光天阔I650(R)服务器是企业前端接入、中间件处理和中小规模数据库应用及信息发布的理想平台。主要应用在电信、金融、税务、政府、军队和学校等行业,作为大型企业的文件/打

印服务器、典型的Internet 应用服务器或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小企业运行关键业务的中心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适合几百个客户端的中等计算机网络环境、大型网络的前端接入服务器和中间层服务器以及中小企业的中间层服务器或后端资源服务器。曙光天阔I650(R) 服务器以其优异的性能、高可靠性、出色的可管理能力服务于各类信息服务运营商及专业的高性能计算领域用户。它能出色地胜任企业Internet 应用及中等强度计算,可充当Web 、Mail 、中间件、文件服务器、OA 办公、VOD 点播、中小规模数据库、集群等应用的服务器,也可为Internet 服务供应商提供“模块”,如整机租赁、虚拟主机、ASP 、接入等应用。

?交换机设备选型

1)核心层:

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神码数码DCRS-7216核心路由交换机来担当该校校园网的核心交换机。设备介绍:DCRS7216采用业界先进的ASIC芯片,保证了高性能,并且DCRS7216具有可冗余的电源、引擎设计,完全按照电信级的可靠性设计,是理想的网络核心选择。DCRS7216具有384G 高速背板,143M三层包转发率,支持RIP、OSPF等路由协议,支持硬件NAT,支持PPPOE、802.1x、DHCP+WEB认证方式,支持DHCP 中继模式。DCRS-7216提供了18个插槽,其中16个业务接口模块插槽,2个管理模块插槽。

在核心交换机配备如下功能模块:

?神州数码DCRS-7216 ,1台(18插槽核心路由交换机机箱。包含1个MRS-7216-M交换管理模块和3个MRS-7200-AC交流电源模块;交换背板384G;包转发速率143Mpps,L2/L3全线速;

最大千兆端口数量192口;MAC表项64K;VLAN表项4K;IP路由表项100K)

?SW-7200-AR(DCRS-7200标准三层升级软件,包括OSPF,BGP4,PIM和DVMRP,)1套

?MRS-7200E-12GT,1块(DCRS-7200增强系列12口10/100/1000Base-T模块,用于连接各服务器,威驰易网管、数字媒体中心,实验楼接入层交换机等设备)

?MRS-7200E-12GB,1块(DCRS-7200增强系列12口1000Base-X(GBIC)千兆模块,用于连接教学楼、综合楼以及办公楼的汇聚层交换机)

?SFP-SX光纤模块4块(1000Base-SX SFP接口卡模块,LC接口)

2)汇聚层

采用神州数码DCRS-5512GC作来作为该校校园网部分区域的汇聚层交换机。

DCRS-5512GC是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汇聚层千兆路由交换机,提供了12个千兆端口,交换能力高达36Gbps,可全线速进行L2/L3数据转发,适合于作为校园网、企业网、IP城域网的汇聚层设备。支持802.1D/w 生成树协议,支持802.1Q,802.1p,802.3ad,802.3x,GVRP,DHCP,SNTP等标准。支持IGMP,DVMRP,PIM等完整的组播协议。支持RIPv1/2、OSPF、HSRP

等路由协议,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

具体配置如下功能模块:

?DCRS-5512GC整机1台(12口千兆路由交换机,4口SFP+8口Combo)

?SFP-SX 2块(1000Base-SX SFP接口卡模块,LC接口。通过两条千兆光纤,用链路汇聚的方式和核心交换机7216相连,从而实现2G的全双工带宽)

3)接入层

在接入层选用选用神州数码DCS3926二层可网管交换机,具体参数如下:

24口10/100Base-TX可堆叠交换机(v2.0),带2个扩展插槽;交换背板18G;包转发速率6.6Mpps,全线速;MAC表项8K;VLAN表项256。

在信息较多的地方,我们可将二台3926堆叠,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新一代的交换机,DCS-3926S具有强大的安全特性。强大的ACL可以完全过滤“冲击波”等病毒,保护核心设备。完全的硬件转发可以在病毒泛滥时使正常数据不受任何影响。

?路由器选型

路由器的分类标准

?从档次上分,路由器可分高、中和低档路由器,不过各厂家划分并不完全一致。

?从性能上分,路由器可分为线速路由器以及非线速路由器。

?从结构上分,路由器可分为模块化结构与非模块化结构。模块化结构可以灵活地配置路由器,以适应企业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非模块化的就只能提供固定的端口。

?从功能上划分,可将路由器分为核心层(骨干级)路由器,企业级路由器和访问层(接入级)路由器。

?从应用划分,路由器可分为通用路由器与专用路由器。一般所说的路由器皆为通用路由器。专用路由器通常为实现某种特定功能对路由器接口、硬件等作专门优化。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最终选用思科CISCO 2821路由器,它的各项参数性能符合本次的校园网建设。

?网络管理设备

在网络应用的过程中,网络管理一直最重要的部分。有了一个好的网络管理软件,相当于多了几个网络管理员来辅助管理。同时网络管理员需要网络管理软件提供易用、全面和有效等特性。

因此,我们使用神州数码公司的网管软件LinkManager-40-B-250N对网络进行管理。

?校园网防病毒解决方案及设备选择

根据该校的网络现状,充分考虑可行性的基础上,我们采用瑞星公司网络版防病毒产品的分级管理、多重防护体系作为兰化一中校园网络的防病毒管理架构。在整个网络内只要有可能感染和传播病毒的地方都采取相应的防病毒手段,同时为了有效、快捷地实施和管理整个网络的防病毒体系,充分使用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所拥有的“远程安装”、“智能升级”、“远程报警”、“集中管理”、“分布查杀”等多种功能,为兰化一中校园网络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防病毒体系。

?中心机房防雷系统解决方案及设备选择

在实验楼的配电柜进线端各安装一台DK-380AC100-4,作为网络中心机房电源第一级防护。在网络中心所在楼层的配电柜进线端安装一台DK-380AC40-4,作为网络中心机房的电源二级防雷保护。

在中心机房的每一个设备机柜电源开关前安装一台 DK-220AC20-3,作为中心机房电源的第三级防护。

接地:在该校网络中心采用40mm2铜线环绕机房一周,即做成汇集环。将每一个插座的地线用6mm2胶皮铜线与汇集环相连,避雷器的工作接地也与汇集环相连。然后将汇集环与机房内柱子主钢筋相连,最少有三个点相连。

接地系统最好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2欧姆。

?各种计算机的配备

本次进行网络改造的范围为2栋新的教学楼,1栋综合大楼和办公楼。1号教学楼和2号教学楼的布局是一样,所有的楼都是5层,但办公楼的楼面设计只针对某1层面为主要设计对象。其中,每个部门的IT设备如下:

?管理员:装WIN XP系统的个人电脑;

?财务部:装WIN XP系统的个人电脑,HP 2000C激光打印机;

?校长室:装WIN XP系统的个人电脑;

?教务处:装WIN XP系统的个人电脑,HP 2000C激光打印机;

?政教处:装WIN XP系统的个人电脑,HP 2000C激光打印机;

?教师办公室:五台拥有装WIN XP系统的个人电脑;

?教室:一台装WIN XP系统的教学用计算机;

?实验室:一台装WIN XP系统的计算机;

?机房:配置50台计算机。

综上所述,共需250台装WIN XP系统的教学用计算机,750台机房计算机,26台装WIN XP

系统的个人电脑,3台HP 2000C激光打印机。

2.设备清单

二综合布线规划

(一)布线系统设计

结构化布线应该满足以下目标:

1.满足学院各大楼主要需求,同时兼顾未来升级能更好的实施2.满足当前和长远的数据传输要求,兼顾质量。

3.布线系统遵循国际标准和国家建设部门和电信部门标准,根据逻辑设计中的拓扑星型结构采用国际标准施工。

4.布线设备的安装将支持语音、文本、视频等综合数据的高质量传输,重点强调各设备的兼容问题。

5.布线系统信息出口主要才用现在流行的通用RJ45接口插座,按统一规格进行线路铺设和连接接口,使之数据畅通。

(二)各设备间布线设计:

图示:

设备间子系统

根据ISO/IEC11801将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6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设备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建筑子系统

上面的示意图已明白而直观的展示了网络布线6个环节的实际含意。施工人员将严格按照这6个网络布线环节科学施工。

(三)建筑系统间的布线:

建筑系统间的布线主要的就是对学院的各主要建筑屋之间的连接,考虑的问题有多个方面:带宽的需求,外部自然地形的匹配,外部环境的音响等等!

我们通过上面的需求分析,同时结合下面的对其他因数的比较,得出建筑物之间最好用1000MB/S的光纤进行连接。

(四)光纤的选择:

下表列出了千兆以太网现在支持的距离标准。

我们可以选择62.5/125um的多模光纤。原因是62.5/125um的光纤。它的传输距离在250m 以内,这对于学院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们使用了波长为850um的多模光纤。这种光纤的传输距离在500以内对信号衰减不会很明显。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相比多价格便宜得多,当然根据差分模式延迟的原理分析,单模光纤的光源为激光源,是沿纤芯阶跃式传播,由于多模光纤中玻璃介质的缺陷,使得光束在来回折射的过程中造成能量的距大衰减。这个现象将影响以后网络的升级。不过,学院目前还用不上那么快的网速,即使到了非要不可的时候,我们也有对应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在多模光纤的接口上使用调节发射适配器。

经分析我们选用1000BASESX波长为850nm、MMF、纤芯/包层为62.5/125带宽为160~200MHZ的光纤。

(五)光纤布线

我们采用结构化布线,光纤从中心设备室直接走线到电信设备室。光纤走线用地下直埋方式,套在PVC管道中埋设入地下,同时光缆是用光来传输信息,由于光纤不受电子干扰,也不会干扰其它电信设备,可以适当的利用现有的电网和水网的地下管道,节约成本同时也减少对学院的环境的破坏。如果空中架线,不但有损校园美观,更重要的是如果学校现在正在扩建之中,空中架线可能会因为新建建筑物的原因要重新迁移,不但影响通信,还费时费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光纤容易折断,所以光纤走线不能过于弯折,同时光纤之间连接相对困难,检测成本很高,切记不能损伤光纤保护层,安全其间可以在外面多套一层物质进行保护。光纤的端接

由于光纤传输信息是单向的,必须一根光纤发一根光纤收,如果光纤需要连接,在端口上使用连接器进行连接时要考虑极性问题。如果我们选择使用了SC连接器。SC连接器通过使用不对称双连接器,并在每一个位置上的A或B实现,在光纤的两端,用A或B代表光信号

的收或发,但是两端必须反接,即:如果一端是AB连到接插面板那么另一端应为BA接到接插面板中。当然,对于本院的布线,由于光纤走线距离目地很远,在光纤连接器价格相对昂贵的今天,我们可以使用一根完整的光纤直接连线到目标位置,然后对数据分流。

示图如下:

(六)管理子系统的布线:

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是配线架以及配线架和网络设备之间形成交叉连接区。管理子系统用于把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连在一起,或把垂直干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连起来。通过它可以灵活的改变各子系统的连接关系,从而方便网络的管理。交接设备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如果线路一旦安装好后,比较固定,很少移动和重组,那么线路宜用夹接线方式

(2)如果对以后是否改装线路不可预料,或已预料到以后必然要进行线路重组,那么宜用插接线方式

(3)在交接场之间应留出空间,以便容纳未来交接硬件的扩充。

管理子系统通常设置在一幢大楼的中央设备机房或各个楼层的分配线间。般由配线架和相应的跳线组成。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在设备间内水平接插软线或交接线和设备软线最长距离不能超过5米。

(七)连接设备的选择:

当光纤连到设备间之后,与分支交换机相连。要在交换机上的各集线器与工作区之间实现物理连接,就必须使用冲压模块或者接插面板。下面是两者的比较分析:

用冲压模块实现公共设备如集线器与工作区设备连接时,这两种类型的电缆都连接到各自对应的连接模块。然后通过交接线把两个连接模块一一对应的连接起来,有多少个端口就要多少根交接线。这种连接的好处是:我们在实现网络通信的时候,一般只用到4对双绞线中的2对,还有两对空闲着,这浪费了资源,而冲压模块的使用,就使它剩余的2对线另作它用成为可能。但是一一对应的交接,在线路很多时极容易造成错误连接,给管理和布线带来了麻烦,而且交接过多会造成信号衰减。而采用接插面板的连接,工作区电缆直接连到模块化接插面板,再用一根接插软线与集线器连接即可,连接方便,便于管理,但是由于使用的端口是RJ-45模块化连接器,双绞线中余下的2对双绞线难以另作它用。

下面是两种连接器原连接示意图: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知道,在连接方面,接插面板连接方便可靠,费用不高。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方法作为连接。

(八)中心设备室的选择:

考虑到学院正在迅速发展之中,兼顾以后几年学院可能扩展规模,我们将中心设备室布置在校园边缘区,具体位置见校园网建筑群物理位置示意图。可以预料,在今后五年内,这里将成为学校的生活中心、科研中心、商务中心,必将成为学院网络用户最密集的地方。它将承担学院大部分的通信任务。这就是我们选择把中心设备室设置在此的理由。

学生公寓4的设备室选择

学生公寓4是目前学生人数最多的区域,这座公寓大约有300个信息点,可以共大约1200名学生同时使用网络。地域集中、用户数多是这座公寓的特点。根据以上特点,在网络设计时采用了集中分层管理,每层使用一个桌面交换机组,然后分别与其部门交换机直接相连。这座建筑的网络设备多而集中。因此我们选择了一间较大的房间作为设备间,由于居住人数多,有必要安装人为灾害的防护装置。为了使干线布线更为合理,我们把设备室定在公寓的第3层(共6层)。

(注:“*”表示信息点,信息点位置依“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所说明的方法为准)

(图A-1)

(九)教师公寓设备间选择

由于教师公寓的建筑物特点和学生公寓4的基本相同,不同的就是建筑物层数不同,用户数不同,但是前面已分析得出,其网络的设计方案一样,因此,其设备间的选择也和公寓4类似,我们把设备间放在公寓的第二层。

设备位置示意图如下:

(十)学生公寓1~3的设备间的选择

学生公寓1~3栋的物理位置邻近,在以前的网络设计中已经确定,三栋楼共用一个交换机,但又因为每一层楼是分开的,不能像公寓4那样,采用集中式布线,每一栋楼又有一个子设备间。在三栋楼之间有一个公共的设备间。各楼设备间与公共子设备间是通过双绞线电缆连接的。双绞线连接的有效距离为100米,为了减少衰减,合理布线,我们在第二栋楼选定公共设备间。这保证了公共设备到每一栋的距离都在50m以内,远远小于100米。对于每一栋楼的设备间的选择与公寓4的相似,我们把所有的设备间都放在第三层(共六层)。

以下是设备间的物理位置平面示意图:

* * * * * * * * *

(十一)教学楼设备间的选择

教学楼是目前网络运用最多的地方,共有100多个信息点,承担着700多个用户,同时必须有扩展空间。不过它与公寓4不同的是,教学楼的用户分布极不均匀,绝大多数集中在教学楼第四层。并且考虑到教学楼是一个公共场所,对贵重的网络设备要足够的防护意识。为便于管理和应对用户数集中的特点,我们把设备间集中定在教学楼第四层。

(十二)办公楼设备间的选择

上面的网络设计分析已确定,办公楼独用一个交换机用光缆连接中心电信设备室,由于用户

数相对较少,信息点也只有100多个,而且用户比较集中,为方便管理,就采用集中式管理。由于建筑物只有两层,从防潮通风的角度考虑,选择在第二层。

(十三)垂直子系统的布线:

垂直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连接各管理间、设备间的子系统,又称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所处的物理位置见“网络综合布线示意图”所示。主要是楼层子间的布线。它是综合布线的骨干,包括:

◆供干线电缆走线用的垂直或水平通道

◆设备间与网络接口间的连接电缆

◆设备间与建筑群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电缆

◆主设备间与网络中心之间的电缆

根据学院的情况,我们在各楼层之间的干线布线使用4对24AWG超5类双绞线。干线的路由通道选择封毕型的方式。这种通道的特点是楼层之间有一连串的接线间,电缆利用电缆孔或者电缆井穿过这些接线间的地板。电缆孔使用金属导管内嵌与地板中,外部只露出2~10公分即可。电缆要捆在钢绳上,并固定在接线间的干墙上。这很适合学院的网络布局。由于线用的是电缆,因此要注意防止电磁干扰

水平子系统的布线: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连接用户工作区与布线系统主干的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由每层配线间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和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组成。其所处的物理位置见“网络综合布线示意图”所示。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子系统起着支线的作用,它将所有用户端设备通过连接器连接到配线设备上。在设计水平子系统的时候,除了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颜色的双绞线外,还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环境,选择好布线的路由和布线方式。根据学院的情况,我们可选择了黄色的100欧姆阻抗的UTP双绞线作为

水平电缆。水平布线路由及方式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对于本院来说,要视不同情况而定,对于教学楼,由于资金问题现有很多部门和组织暂时建立在教学楼,如实验室、图书馆、和其它组织机构等。一旦条件成熟就会迁移,原来的网络布局不再实用,为便于重组和改建,在水平布线时,采用直接埋管布线方。而对于变动性不大的各公寓等,为求美观和线路的保护采用线槽管道布线法,把线路安装在天花板内。在选择线路路由的时候,只要有可能,就应使电缆隐藏在天花板或地板内,如果暴露在外的话,要保证电缆排列整齐,并尽可能将电缆布在墙角或者隐蔽处。水平线路还应尽量避免电磁干扰,和强电电缆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这我们将使用TIA/EIA-568-B 结构化布线,对于此我们必须仔细地规划电信设备室的安装,包括接插面板和HUB 位置,以此将总的交接线路和软线长度限制在TIA/EIA-568-B 的标准中。如图所示:

设备间是学院网络设备、电话设备和电力设备集中之处。那里各种线路众多,如果工作失误,造成跨类连接,轻者影响学院的正常通信,重者造成网络设备的烧毁,后果不甚设想。因此在设备间布线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安装位置,使得安装方便,节省网络材料成本和便于以后的网络扩充。

(2)设备间隔进线终端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3)设备间的选择要根据网络规模和建筑物的位置等综合因素确定。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学院实际,我们对各区域选定了合适的设备间。以下是各区域设备间位置选择的分析及示意图:

4

特性:

水平布线:4对双绞线;24AWG 实心导线;绝缘层;非屏蔽;特阻抗为100欧+_15%;3-5类各自具有的其他性能特性。:水平长度:<=90M 。接插软线:绞和导线和衰减20%外,其余和水平电缆相同。连接软线和跳线的长度:L1+L2+L3<=10M

以下是通信电缆与干扰源的间距要求:

工作区子系统的布线

在工作区子系统里,主要是信息点的安装,它包括信息插座、适配器、连接软线。这里水平

电缆已经铺设到户,从信息插座到工作站应使用软线连接。因此要注意一个问题,用户软线最长不能超过10m信息插座的插孔,我们使用8针对RJ-45,为求美观我们采用嵌入式安装。安装在插座盒上的电信插座面板我们使用1套规格的。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设备终端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一般按5~10平方米估算,每个工作区设置一个电话插座和一个计算机插座。根据用户需求,信息插座我们统一安装超5类的。

信息插座的安装要选择适当的位置。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要尽量靠近工作站;

(2)信息插座的安装要兼顾电源位置,在不造成相互干扰的情况下,一般要尽量靠近;(3)根据经验和有关电器安装规范,信息插座的安装离地面一般为30~50cm。

二软件及功能规划

软件需求分析的详细流程

第一阶段:总体把握,了解概况 接手一个项目,不要着急去了解需求,这一阶段是和具体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层人员的访谈式沟通,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情况、客观的信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方法:客户访谈 输出成果:业务流程报告/调查报告(对客户方的组织业务概况和企业现状的一些总结) 第二阶段:详细了解业务,梳理业务流程 通过第一阶段的调研,了解客户业务概况的前提下,经过充分的业务调研准备,开始进入正式的业务调研工作。这一阶段要对所有业务流程、业务单据、报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整理出业务架构,尽可能多的与相关基层人员进行诱导式的访谈,与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便易性、习惯性。对主要的业务流程要有原型DEMO让客户操作,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方法:访谈、业务分析、原型设计演示 输出成果:调研分析报告、原型反馈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三阶段:需求细化和确认 这一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方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目标。用户方可以通过审查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以及操作承建方提供的DEMO系统,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的报告、文档签字确认。 实现手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示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一归入需求分析报告中,提交用户方、监理方进行确认和存档)

超市收银系统需求分析

目录 1.序言 1.1编写目的 (3) 1.2项目背景 (1) 1.3定义 (1) 1.4参考资料 (1) 2.任务概述 2.1目标 (1) 2.2运行环境 (1) 2.3条件与限制 (1) 2.4用户特征 (1) 3.数据描述 3.1静态数据 (1) 3.2动态数据 (1) 3.3数据库介绍 (1) 3.4数据字典 (1) 3.5数据采集 (1) 4.功能需求 4.1功能划分 (1) 4.2功能描述 (1) 5.性能需求 5.1数据精确度 (1) 5.2时间特性 (1) 5.3适应性 (1) 6.运行需求 6.1用户界面 (1) 6.2硬件接口 (1) 6.3软件接口 (1) 6.4故障处理 (1) 7.其它需求 第二开发小组等

引言 1.1编写目的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对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一种普遍而实用的手段。一方面,这极大的减少了簿记和人力的开销,另一方面,现代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网络的普遍部署,大大简化了大量信息的处理和流动。同样,超市收银系统是超市日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涉及了商品信息,营业额度,以及很多相关信息的综合处理。为了方便配合超市日常经营管理,系统把收银、退货、会员添加、库存提醒等信息管理工作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各管理人员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及时了解超市日常营运情况。同时,也方便经营者对日常经营情况的了解。 本文档为超市收银系统的设计、实现、测试以及验收提供重要依据,也为评价系统功能和性能提供标准。本文档可供用户、项目管理人员、系统分析人员、程序设计人员以及系统测试人员阅读和参考。 1.2项目背景 项目委托单位:软件工程课程项目 项目开发单位:08信管软件工程第二开发小组 项目主管部门:08信管软件工程第二开发小组 项目规划: 阶段文档提交日期 需求阶段需求分析文档11月10日 分析设计软件设计文档11月15 日 测试软件测试文档12月20日 项目开发小组: 组长:王国敬 组员:张夏艳杨鹏坤胡杰朱相元王肖建 王世博赵笑天马中源康新伟 第二开发小组等

需求分析与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 1.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何时从分析阶段进入设计阶段需求分析关注系统“做什么”,系统设计关注“如何做”。 当分析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到设计阶段 2.需求处理要注意哪些非技术因素为什么 要注意的非技术因素:组织机构文化、社会背景、商业目标、利益协商等。因为利用建模与分析技术构建的解决方案一定要和具体的应用环境相关,不存在不依赖具体应用环境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利用建模分析技术进行要求处理是不能忽视具体应用环境的相关因素 3.需求分析与需求工程之间的关系 那就是需求工程含义更广,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 第二章 1.解释名词:问题域,解系统和共享现象,并结合他们的含义说明软件系统如何与现实世界形成互动的 问题域:现实的状况与人们期望的状况产生差异就产生问题。 解系统:软件系统通过影响问题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称为解系统通过共存现象仅仅是问题域和姐系统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他们的全部。 软件系统仅仅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所以问题除了共享现象之外。还有很多在进行模型抽象时忽略的其他现实因素。 2.解释下列名词,需求,规格说明,问题域特性和约束,并结合他们的含义说明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需求是用户对问题域中的实体状态或事件的期望描述

规格说明:规格说明是解系统为满足用户需求而提供的解决方案,规定了解系统的行为特征。 问题域的特性:在和解系统相互影响的同时,问题域是自治的,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且这些规律不会因解系统的引入而发生改变,这种自治的规律性称为问题域特性,当这些特性非常明确时称之为约束。 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1.需求工程必须说明软件系统将应用的环境及目标,说明用来达成这些目标的软件功能,还要说明在设计和实现这些功能时上下文环境对软件完成任务所用的方式、方法所施加的限制和约束。2需求工程必须将目标、功能和约束反映到软件系统中,映射为可行的软件行为,并对软件行为进行准确的规格说明。3需求工程还要妥善处理目标、功能和约束随着时间的演化情况。 4.需求有哪些常见的类别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有什么差异 严格意义上的软件需求的分类: 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和系统主要工作相关的需求,即在不考虑物理约束的情况下,用户希望系统所能够执行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任务。功能需求主要表现为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行为交互。 Performance Requirement):系统整体或系统组成部分应该 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 Quality Attribute):系统完成工作的质量,即系统需要在“好的程度”上实现功能需求,例如可靠性程度、可维护性程度等。 External Interface):系统和环境中其他系统之间需要建立的接口,包括硬件接口、软件接口、数据库接口等等。

BI实施工具-02需求分析库-数据采集需求说明书

版本号: 数据采集需求说明书项目名称:

变更记录 变更审阅

一、引言 1.编写目的 这部分说明文档编写目的,描述本系统特点及使用数据仓库技术实现的业务目标。 2.背景 这部分是项目背景描述。 3.参考资料 这部分列出本文档引用资料的名称,并说明文档上下级关系。 4.术语定义及说明 这部分列出本文档中使用的术语定义、缩写及其全名。 5.一般约束 这部分描述本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可预见的约束条件,例如工具性能约束、开发技术支持约束、软件范围约束等。 二、数据源分析 1.数据源概述 这部分将对本项目中涉及的数据源名称及其业务功能作出简单描述,如果多个数据源之间有关联,那么需要说明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 2.数据源物理环境描述 (1)硬件平台 这部分记录所有数据源程序运行环境需要的硬件平台,包括: ●数据源服务器所在的硬件平台环境 ●数据源程序运行监控硬件平台环境 这里的硬件环境包括机器的型号、硬盘的容量及其速度以及网络环境等。 (2)软件平台 这部分内容是记录所有与数据源程序相关的软件平台,包括: ●数据源服务器所在的软件平台环境 ●数据源程序运行监控软件平台环境

这里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的种类和版本、数据库的种类和版本等,对监控平台还要关注应用软件。 (3)网络平台 这部分记录与数据采集程序有关的所有网络环境的定义。 3.数据源数据更新特征 这部分对每一个数据源中本次项目中涉及的主表的数据更新状态进行分析,例如是日更新还是月更新以及更新的标志,以作为以后编写增量采集程序的基础。 4.数据源可以提供的文件格式 这部分对本项目中涉及的数据源可以提供的数据格式进行记录,供确认采集需求使用。 三、数据仓库环境分析 1.数据仓库数据量预估 这部分评估本次项目中所有与数据量有关的参数,包括数据源历史数据量、数据源日增量、数据仓库历史存储时间,并根据这些参数估算本次项目中需要向数据仓库增加的数据量。 2.数据仓库粒度定义 这部分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源数据分析确定本次项目中涉及的业务实体的粒度。这里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粒度的高低关系到数据采集的难度。 3.数据仓库运行环境描述 (1)硬件平台 这部分记录所有数据源程序运行环境需要的硬件平台,包括: ●数据仓库服务器的硬件平台环境 ●数据仓库运行监控硬件平台环境 这里的硬件环境包括机器的型号、硬盘的容量及其速度以及网络环境等。 (2)软件平台 这部分记录所有与数据源程序相关的软件平台,包括: ●数据仓库服务器的软件平台环境 ●数据仓库运行监控软件平台环境 这里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的种类和版本、数据库的种类和版本等,对监控平台还要

软件需求工程课后作业答案

软件需求工程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何时从分析阶段进入设计阶段?1. ,系统设计关注“如何做”需求分析关注系统“做什么”。当分析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到设计阶段

2.需求处理要注意哪些非技术因素?为什么?要注意的非技术因素:组织机构文化、社会背景、商业目标、利益协商等。因为利用建模与分析技术构建的解决方案一定要和具体的应用环境相关,不存在不依赖具体应用环境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利用建模分析技术进行要求处理是不能忽视具体应用环境的相关因素 3.需求分析与需求工程之间的关系那就是需求工程含义更广,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 第二章 问题域,解系统和共享现象,并结合他们的含义说明软件系统如何1.解释名词: 与现实世界形成互动的问题域:现实的状况与人们期望的状况产生差异就产生问题。软件系统通过影响问题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称为解系统解系统: 通过共存现象仅仅是问题域和姐系统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他们的全部。软件系统仅仅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所以问题除了共享现象之外。还有很多在进行模型抽象时忽略的其他现实因素。解释下列名词,需求,规格说明,问题域特性和约束,并结合他们的含义说2. 明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需求是用户对问题域中的实体状态或事件的期望描述规格说明是解系统为满足用户需求而提供的解决方案,规定了解系统规格说明: 的行为特征。问题域的特性:在和解系统相互影响的同时,问题域是自治的,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且这些规律不会因解系统的引入而发生改变,这种自治的规律性称为问题域特性,当这些特性非常明确时称之为约束。需求工程必须说明软件系统将应用的环境及目标,说1.需求工程的主要任务:

需求—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2010-09-05 需求—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转) 文章分类:软件开发管理 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步骤 任务:1. 通过对问题及其环境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建立分析模型。 2.在完全弄清用户对软件系统的确切需要的基础上,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把用户的需求表达出来。 分析模型包含问题及其环境所涉及的信息流,处理功能,用户界面,行为模型及设计约束等。 需求说明应该具备准确性,一致性,清楚性,没有二义性,直观,易读和易于修改。为此应尽量采用标准的图像,表格和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使不熟悉电脑的用户也能一目了然。 步骤:1.需求获取:从分析当前系统包含的数据开始,系统需求包括用户对软件功能的需求和界面的需求。 2.需求提炼:分析建模:图像化的分析模型包括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控制流图,状态转换图,用例图,类对象关系及其行为图等。除系统模型外,更有系统关联图,创建用户接口原型,确定需求优先级别等。 3.需求描述:编写SRS:统一格式的文档--模板 4.需求验证:改善需求中的二义性,不一致的问题。 常规的需求获取方法: 1.建立联合分析小组:由用户业务人员,系统分析员和领域专家组成。 2.客户访谈:进一步确定需求。这个过程需要系统分析员有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交流能力。 3.问题分析和确认:去掉错误的,无关的部分,整理有用的内容,以便给用户确认,并在次访谈,如此循环2-5次。 快速原型法:步骤: 1.利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方法,生成一个简化的需求规格说明。 2.对需求规格说明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修改后,确定原型的软件结构,用户界面和数据结构等。 3.在现有的工具和环境的帮助下快速生成可运行的软件原型并进行测试,改进。 4.将原型提交给用户评估并征求用户的修改意见。 5.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原型得到用户的认可。 3.3 分析建模 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通过对应问题及其环境的理解与分析,为问题涉及的信息、功能及系统行为建立模型,将用户需求精确化、完全化,最终形成需求规格说明。

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样例

以下是需求分析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样例 需要详细资料的去 https://www.doczj.com/doc/dd593266.html,/BBS/view.asp?ID={CA9329C0-93C5-4417-9170-452FF61E8C DB}&page=1下载 XX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文档介绍1 1.1 文档目的1 1.2 文档范围1 1.3 读者对象1 1.4 参考文献1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1 2. 系统概述2 3. 设计约束2 3.1需求约束2 3.2隐含约束2 4. 设计策略3 4.1扩展策略3

4.2复用策略3 4.3折衷策略3 5.系统总体结构3 5.1、系统总体结构3 5.2、子系统功能及接口4 6. 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6.1、TERMSERV 5 7. 功能需求追溯5 8. 环境的配置5 9.其它6 附录 6 A、与主机接口6 B、与终端接口6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编写该文档的目的在于从总体设计的角度明确xxxx系统的功能和处理模式,明确与银联的接口,使系

统开发人员和产品管理人员明确产品功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开发、测试、验收等各方面的工作。 1.2 文档范围 1.3 读者对象 该文档的读者为用户代表、软件分析人员、开发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 1.4 参考文献 《xxxx系统需求说明书》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无 2. 系统概述 XX系统是以触摸屏为主要交互工具,帮助用户以自助方式做业务查询。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话费 查询、新业务介绍、网点分布查询、自助终端分布查询、电信新闻、交易监控、设备维护和监控等。本系 统的设计目标是保证系统可以7*24小时安全、高效无故障运行;业务人员可以轻松完成设备和交易的监控 、管理工作;报表种类齐全,可以满足业务人员各种帐务需求。 3. 设计约束

关于数据采集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说明书 专业:集成电路 班级:2011级2班 姓名:杨丽娟 1108040215 和黄丽婷 1108040228 小组成员:杨丽娟黄丽婷

目录 1.引言 (8) 1.1编写目的 (8) 1.2项目背景 (8) 1.3定义 (9) 1.4参考资料 (9) 2.任务概述 (9) 2.1目标 (9) 2.2运行环境 (10) 2.3条件与限制 (10) 3.数据描述 (10) 3.1动态数据 (10) 3.2数据采集 (4) 4.功能需求 (10) 4.1功能划分 (10) 4.2功能描述 (10) 5.性能需求 (11) 5.1数据精确度 (11) 5.2时间特性 (11) 5.3适应性 (11) 6.运行需求 (12) 6.1用户界面 (12) 6.2硬件接口 (12) 6.3软件接口 (12) 6.4故障处理 (12) 7.其它需求 (12) 8. 经简化后的要求 (1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这次的编写目的是源于本次的课程设计,马老师布置任务为设计一个可以实时采集电压数据的嵌入式开发板上的程序,要求我们分组完成课程设计。于是为明确软件需求、安排项目规划与进度、组织软件开发与测试,撰写本文档。 该文档是需求分析文档。 1.2项目背景 1.0有一数据采集器(程序中用采集ad转换器数据代替),要求采集ad转换器的数据操作。现要求将操作采集的数据能够生成数据文件,并且将生成的文件上进行保存。 1.3参考资料 《用户设计要求说明书》 《项目开发计划》

《嵌入式系统原理》 《接口与应用》 《嵌入式原理》 2.任务概述 2.1目标 将嵌入式机器的采集数据生成数据文件本机保存,并允许远程控制该采集并保存的数据,方便用户的使用和远程数据监控。 总体功能要求如下: (1)本机配备彩色触摸屏; (2)允许本地生成文件; (3)允许文件保存; (4)仪器采集的数据可访问 (解释起来就是:在本机与嵌入式机上都能对数据文件的保存,随时的(嵌入式机器)上传或(计算机)下载文件的软件,且可通过网线或串口与嵌入式机联系起来,连着同步上传文件。) 2.2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 运行环境:嵌入式开发板、仪器控制界面软件,远程控制软件,终端,以及各种串口软件。 2.3条件与限制 1.远程监控数据必须安装交叉编译环境。 2.具体电压值在-2500mv到+2500mv之间。采集精度在20位。 3.数据采集周期:最快为1000ms采集一次。 3.数据描述 3.1数据采集 嵌入式控制面仪器板主要是通过串行通讯的串口实现对各个数据的采集,包括对ad转换器数据的采集和相关参数的控制。本地嵌入式系统通过以太网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的相互存储和处理。

需求分析方法主要步骤

1.1主要步骤 遵循科学的需求分析步骤可以使需求分析工作更高效。需求分析的一般步骤如图2-3所示。 需求涉及的方面有很多。 在功能方面,需求包括系统要做什么,相对于原系统目标系统需要进行哪些修改,目标用户有哪些,以及不同用户需要通过系统完成何种操作等。 在性能方面,需求包括用户对于系统执行速度、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度等指标的要求。 在运行环境方面,需求包括目标系统对于网络设置、硬件设备、温度和湿度等周围环境的要求,以及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浏览器等软件配置的要求。 在界面方面,需求涉及数据的输入/输出格式的限制及方式、数据的存储介质和显示器的分辨率要求等问题。 1.1.1获取需求,识别问题 开发人员从功能、性能、界面和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识别目标系统要解决哪些问题,要满足哪些限制条件,这个过程就是对需求的获取。开发人员通过调查研究,要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模型和用户对新系统的设想与要求。 此外,在需求的获取时,还要明确用户对系统的安全性、可移植性和容错能力等其他要求。比如,多长时间需要对系统做一次备份,系统对运行的操作系统平台有何要求,发生错误后重启系统允许的最长时间是多少等。

遗漏需求是最难修订的需求错误。 --RobertL.Glass 获取需求是需求分析的基础。为了能有效地获取需求,开发人员应该采取科学的需求获取方法。在实践中,获取需求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操作、建立原型和研究资料等。 问卷调查法是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需求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用户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开发人员便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采用这种方法时,调查问卷的设计很重要。一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要合理地控制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比例。 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不受限制,自由灵活,能够激发用户的思维,使他们能尽可能地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对开放式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的工作会比较复杂。 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是预先设定的,用户从若干答案中进行选择。封闭式问题便于对问卷信息进行归纳与整理,但是会限制用户的思维。 访谈通过开发人员与特定的用户代表进行座谈,进而了解到用户的意见,是最直接的需求获取方法。为了使访谈有效,在进行访谈之前,开发人员要首先确定访谈的目的,进而准备一个问题列表,预先准备好希望通过访谈解决的问题。在访谈的过程中,开发人员要注意态度诚恳,并保持虚心求教的姿态,同时还要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由于被访谈的用户身份可能多种多样,开发人员要根据用户的身份特点,进行提问,给予启发。当然,进行详细的记录也是访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访谈完成后,开发人员要对访谈的收获进行总结,澄清已解决的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注用户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言语。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重点

一名词解释 IS(information system):信息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 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ational统一过程 XP(extreme programming):敏捷开发/敏捷编程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 OCP:开放封闭原则 LSP:里氏代换原则 DIP:依赖倒转原则 SRP:单一职责原则 ISP:接口隔离原则 CRP:合成复用原则 LOD:迪米特法则 CASE(computer-assisted software endineering):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URM:统一资源监控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数据库或应用程序接口BPR(business progress re-engineering):业务过程重组 ISA(inform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 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 DSS:决策支持系统 MIS:信息管理系统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 DLL(dynamic link library):动态链接库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s):远程过程调用 RMI:远程方法调用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 JAD(join application development):联合应用开发 RAD(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快速应用开发 MVC:模型-视图-控制器 CRC:类-职责-写作者 ORM:对象-关系映射 DDP:向下依赖原则 UNP:向上通知原则 NCP:相邻通信原则 PCBMER的原则EAP:显示关联原则 CEP:循环去除原则 CNP:类命名原则 APP:相识包原则

系统需求分析报告-范例1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目录 1-------------------------------------------------------------------概述1.1----------------------------------------------------------------背景1.2-------------------------------------------------------------系统目标1.2.1------------------------------------------------------应完成的任务1.2.2------------------------------------------------------不完成的任务1.3------------------------------------------------------------业务模式1.4-------------------------------------------------------------业务状况2---------------------------------------------------------------用户需求2.1-------------------------------------------------------------业务需求2.1.1---------------------------------------------------------使用范围2.1.2----------------------------------------------------------功能要求2.1.3----------------------------------------------------------权限管理2.2-------------------------------------------------------------性能需求3---------------------------------------------------------------业务流程3.1-----------------------------------------------------与其他系统的关系3.2----------------------------------------------------------业务流程图4---------------------------------------------------------------业务逻辑4.1-------------------------------------------------------------业务分解4.2------------------------------------------------------------业务描述5---------------------------------------------------------------数据分析5.1------------------------------------------------------------数据单据5.2------------------------------------------------------------数据分析5.2.1---------------------------------------------------------数据分类5.2.2---------------------------------------------------------数据描述6-------------------------------------------------------------------附件

软件需求分析1-12章作业及部分答案

《软件需求分析》作业 第一章需求工程概述 1.将下列描述与其相符的术语匹配。 1)问题所存在的现实世界中的那个部分。 2)关注问题域与解系统之间交互的需求工程任务。 3)客户希望在问题域内产生的效果。 4)条理化技术在开发复杂的有用人工制品中的应用。 5)关注解系统内部运作实现的任务。 6)对问题域及需求作调查研究和描述,设计将满足那些需求的解系统的特性并用文档说明。7)关于解系统所要求的应用范围的知识。 8)在问题域内用以产生想要的效果的系统。 9)关注问题域和存在于其中的问题的需求工程任务。 10)用来处理有关问题域的信息查询的解系统。 ●()分析--------------------------------9) ●()设计--------------------------------5) ●()工程--------------------------------4) ●()需求--------------------------------3) ●()信息系统--------------------------10) ●()需求工程---------------------------2) ●()规格说明---------------------------6) ●()问题域知识------------------------7) ●()问题域(或应用领域)---------1) ●()解系统(或应用,机器)------8) 以下有许多描述,每一条陈述或者是对问题域的描述,或者指定了一条需求,请按照表1-1确定其类别。 1)当用户选择“修改赛艇详细资料”选项时,系统将提示它们输入赛艇的名字。(一般需求) 2)系统必须用三个主要模块来实现,即检测、记录和统计模块,每个模块各自实现一个主要功能。(设计约束) 3)当电梯在传感器额定位置的垂直方向(之上或之下)20cm范围内,传感器发出一个hi 信号,否则发出一个lo信号。(问题域描述) 4)对于每一艘赛艇,其实际用时定义为比赛开始时间与完成时间之差(以s为单位)。(问题域描述) 5)电梯不应在快速模式下停下来,而总是至少应当在停下来之前1s切换到慢速模式。(一

软件项目需求分析通用

1. 引言 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背景 指出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行业情况;本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参考资料 列出编写本报告时参考的文件(如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等)、资料、标准,以及他们的作者、标题、编号、发布日期和出版单位。 列出编写本报告时查阅的Intenet上杂志、专业着作、标准以及他们的网址。

术语 列出本报告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 2. 任务概述 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的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如果是产品开发,应列出本软件的特点,与老版本软件(如果有的话)的不同之处,与市场上同类软件(如果有的话)的比较。说明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 如果是针对合同开发,则应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专长,以及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

3. 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4. 需求规定 软件功能说明 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系统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产品的容量,包括系统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操作的用户数等指标。 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 本处仅列出对开发产品的所有功能(或一部分)的共同要求,如要求界面格式统一,统一的错误声音提示,要求有在线帮助等。 对性能的一般性规定 精度 说明对该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精度的要求,可能包括传输过程中的精度。时间特性要求 说明对于该系统的时间特性要求。 灵活性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

超市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第一章:绪论 1.1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超市产业飞速发展,其经营模式更为复杂,旧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超市的发展,这就迫切的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技术。 超市的数据和业务越来越庞大,而计算机就是一种高效的管理系统,这就需要我们把超市的管理与计算机结合起来,从而超市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依靠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来管理超市,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善了员工的并且能够快速反映出商品的进、销、存等状况和各种反馈信息分析,使管理人员快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加快超市经营管理效率。 1.2超市性质 该超市是一个独家经营的小型自选超市,没有连锁店,该超市设有以下几个部门:人事管理部门,销售管理部门,进货管理部门,库存管理部门。该超市经营各种类别的商品,顾客以个人为主,按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收市后统计分析人员还要根据商品购入流水帐和商品销售流水帐,按商品编号分别累计汇总各种商品当日累计购入入库量、累计销售量和库存结余量等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填入库存台帐,每种商品都有一个库存临界值,一旦库存量低于这个临界值则库存管理部门要产生报表交给进货管理部门进行进货。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 2.1系统的业务流程

系统流程顶级图

系统流程详细图 简析:在超市系统业务执行过程中,采购员负责寻找商品供应商,并进行各个供应商的汇总,然后又超市经理对比各个供应商的商品报价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做出审核确定供货商。然后由采购员进行实际采购并入库,当仓库中货物不足时有库管员产生需要进货的货品报表叫由采购员,库管员还负责将商品出库交予销售人员进行商品的销售。 2.1数据流图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欢迎阅读 软件需求分析(Software Reguirement Analysis)是研究用户需求得到的东西,完全理解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完整功能,确认用户软件功能需求,建立可确认的、可验证的一个基本依据。 1)对实现软件的功能做全面的描述,帮助用户判断实现功能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促 使用户在软件设计启动之前周密地、全面地思考软件需求; 2)了解和描述软件实现所需的全部信息,为软件设计、确认和验证提供一个基准;

3)为软件管理人员进行软件成本计价和编制软件开发计划书提供依据; 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软件的功能需求,软件与硬件或其他外部系统接口,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软件的反向需求,软件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阅读支持信息。 软件需求分析应尽量提供软件实现功能需求的全部信息,使得软件设计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不再需要需求方的接触。这就要求软件需求分析内容应正确、完整、一致和可验证。此外,为保证软件设计质量,便于软件功能的休整和验证,软件需求表达无岔意性,具有可追踪性和可修改性。2.1、????? 软件功能需求 1 不 (5)??? 尽可能不使用“待定”这样的词。所有含有待定内容的需求都不是完整的文件,如果出现待定的部分,必须进行待定部分内容说明,落实负责人员、落实实施日期。 2)功能描述的无岔意性和可追踪性 需求功能描述的无岔意性、可追踪性和规范化: (1)??? 功能描述必须清晰地描述出怎样输入到怎样输出,并且输入、输出描述应对应有数据流描述、控制流描述图,这些描述必须与其它地方描述一致;

(2)??? 可以用语言、方程式、决策表、矩阵或图等对功能的描述。如果选用语言描述必须使用结构化的语言,描述前必须说明该步骤(或子功能)的执行是顺序,选择, 重复,还是并发,然后说明步骤逻辑。整个描述必须单入单出。 (3)??? 描述时,每一个功能名称和参照编号必须唯一,且不要将多个功能混在一起进行描述,这样便于功能的追踪和修改。 (4)??? 功能描述应注意需求说明和程序设计的区别。需求设计仅仅是软件的功能设计,它给出软件运行的的外部功能描述,以及为了实现这一外部功能必须做哪些事情(采 2.2、 2.3、 (2)??? 处理容限、精度、采样参数的分辨率,误差处理等; (3)??? 可靠性的MTBF要求,可维护性、安全性要求等。(对可能的不正常的输入给以正常响应是可靠性的重要内容,这属于功能性需求。) 2.4、????? 软件反向需求 软件的反向需求描述软件在那些情况下不能做什么。这一条是随软件实际要求而定。有两类情形需要采用反向需求的形式。第一种情况:某些用户需求适宜采用反向形式说明,如数据安全性要求属于这类形式。第二种情况:对一些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软件,有些必须描述软件不能做些什么。如控制点火时序,我们必须交代清楚在那些情况下不能点火,否则会造成故障。

博客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一、博客系统需求分析 1 项目开发的背景 Blog博客网站致力于为广大博客提供优质博客页面服务的商业网站。每个博客都希望借助自己的博客页面宣传自己,而博客数量越多,网站的点击率越高就越能够吸引广大的企业客户选择该商业网站作为媒介,将自己的产品展现给客户。可以说,对这些博客网站而言:为博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就意味着为网站带来更多的商业客户。因此,在具体设计实现该博客网站时,主要考虑了主流博客网站的几个主要功能。 1. 博客的注册、登录验证功能 2. 普通用户浏览文章和发表评论的管理 3. 文章详细内容及相关评论显示 4. 博客个人文章管理维护功能 5. 博客个人文章分类管理维护功能 6. 博客个人友情链接维护功能 7. 博客个人基本信息管理维护功能 8. 个人上传图片和相册管理的功能 9. 管理员对博主的管理 10.管理员对个人信息的管理 11. 管理员对网站在线人数的统计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博客(Blog)作为Web 2.0的典型代表,已风靡网络世界。那么,博客究竟是什么?简单一点的Blog记载了日常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与他人分享、交流,同时又通过个人博客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使大家在网上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博客系统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工作交流、情感交流的平台,使人们的工作更加简单快捷,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本文档用于描述“博客管理系统”项目的系统需求,为该项目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测试用例的设计依据。该需求规格说明书供概要设计人员阅读。 角色:

3 、研究的内容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全过程,将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物理结构设计 (5)数据库实施 (6)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 4、目前博客的国内研究现状

软件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需求分析报告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1-------------------------------------------------------------------------------概述 1.1-----------------------------------------------------------------------------背景 1.2-----------------------------------------------------------------------------系统目标1.2.1------------------------------------------------------------------------完成的任务1.2.2------------------------------------------------------------------------不完成的任务1.3-----------------------------------------------------------------------------业务模式 1.4-----------------------------------------------------------------------------业务状况 2---------------------------------------------------------------------------------用户需求 2.1-----------------------------------------------------------------------------业务需求2.1.1------------------------------------------------------------------------使用范围2.1.2------------------------------------------------------------------------功能要求2.1.3------------------------------------------------------------------------权限管理 2.2-----------------------------------------------------------------------------性能需求 3---------------------------------------------------------------------------------业务流程 3.1----------------------------------------------------------------------------与其他系统的关系3.2----------------------------------------------------------------------------业务流程图 4---------------------------------------------------------------------------------业务逻辑 4.1-----------------------------------------------------------------------------业务分解 4.2-----------------------------------------------------------------------------业务描述

软件项目需求分析通用模板

1. 引言 1.1 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指出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行业情况;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 参考资料 列出编写本报告时参考的文件(如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等)、资料、技术标准,以及他们的作者、标题、编号、发布日期和出版单位。 列出编写本报告时查阅的Intenet上杂志、专业著作、技术标准以及他们的网址。 1.4 术语 列出本报告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

2.任务概述 2.1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其他应向读者说明的有关该软件开发的背景材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产品是一项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所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的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此可使用一张方框图来说明该系统的组成和本产品同其他各部分的联系和接口。 2.2系统(或用户)的特点 如果是产品开发,应列出本软件的特点,与老版本软件(如果有的话)的不同之处,与市场上同类软件(如果有的话)的比较。说明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 如果是针对合同开发,则应列出本软件的最终用户的特点,充分说明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以及本软件预期使用频度。这些是软件设计工作的重要约束。3.假定和约束 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 4.需求规定 4.1软件功能说明 逐项定量和定性地叙述对系统所提出的功能要求,说明输入什么量、经怎样的处理、得到什么输出,说明产品的容量,包括系统应支持的终端数和应支持的并行操作的用户数等指标。 4.2对功能的一般性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