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合动力车的三种常见动力系统

混合动力车的三种常见动力系统

混合动力车的三种常见动力系统
混合动力车的三种常见动力系统

混合动力车的三种常见动力系统(图)

浏览:1315来源:网摘发布:36汽车日期:2007-10-03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混合动力车所采用的系统,主要大致分为以下3种:

1.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电动机用发电机发出来的电能驱动车轮。串联式混合动力是一边通过发动机发电,一边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轮,发动机和电动机几乎发挥同等地作用。

2.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车轮,可以根据不同驾驶状态使用两种动力。动力的传输方向为并列,因此被称为并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为主动力,电动机为辅助动力,只在加速时使用,发动机的使用比例更大。

3. 混联式混合动力(PRIUS普锐斯使用的THS)

更有效地组合了串联式和并联式,使两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发动机的动力由动力分割机构分割,一部分直接驱动车轮,另一部分被用于发电,其使用比例可自由控制。由所产生的电能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的使用比例比并联式更大。THS优先考虑降低环境负荷,TOYOTA在THS成果的基础之上,以「Hybrid Synergy Drive」为理念,使电动机输出功率增长了1.5倍,同时实现了电源系统的高电压化 , 控制系统也得到大幅改进。由此发挥电动机和发动机工效的相辅相成之协同效果,开发出了降低环境负荷与动力性能两者兼备的新一代TOYOTA油电混合动力系统[THS II] 。

浅谈混合动力汽车发展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专业 2016 级161301 班 课题名称浅谈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优势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瑜职称实验师 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18年10月28日至2019 年5月31 日(共27 周)报告时间2018 年10 月28 日

1、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汽车在给人类带来无数便利的同时,也伴随带来了众多不利影响。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预计到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亿辆。2003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在汽车保有量高和使用集中的大城市,汽车噪声和尾气排放对城市环境己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许多国家政府和大型汽车公司加大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可以相信,在蓄电池技术没有根本性突破之前,使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解决能源与排放问题的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途径之一。我国也非常重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由于纯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由于其技术仍难取得革命性突破,难以成为汽车行业的近期发展目标。且当今社会形势,混合动力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燃油消耗问题和污染问题,所以会主要介绍混合动力的优势性和可行性。 本人对课题任务书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主要是论述混合动力汽车在日常的使用中,应如何进行保养与维护,同时对混合动力汽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去阐述,在混合动力汽车与产同动力汽车的比较上,突出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特点,从而可以顺成的引申出两者在维护保养上的区别和注意事项。混合动力汽车是现代汽车工业在能源紧缺的全球环境下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有分析指出,在未来10到50年内,混合动力汽车随着石油产品的消耗殆尽和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的,将逐渐取代传统燃料汽车,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与突破,这种混合动力的形式,将成为传统燃料汽车与纯电动动力汽车的一个长期过度。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 根据混合动力汽车的车型,解决主要技术,并对这些技术有那些优缺点进行一个阐述,提出我在对混合动力汽车维护与保养方面的一些见解以及设想。之后对传统石油燃料汽车的维护与保养与混合动力汽车的维护与保养进行一个全面的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与这些相对应的理论与技术。 2.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任务(如工具书、实验设备、实验条件、某类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方法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书籍,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实际案例,多角度、宽领域、系统性的透视分析具体问题。以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史入手,阐述从汽车工业开始,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的由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与对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要求,混合动力汽车是一个必然趋势。 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2018.10.1至2018.10.30 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完成开题报告; 2018.11.1 至2019.1.5 对研究对象和论述的内容进行统计计算,主要针对混合动力汽车混 动系统进行研究,写入论文,用数据来使论点鲜明; 2019.1.5至2019.2.5 对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电气系统进行研究,将系统结构与计算,结 果作为论据阐明论点,说明如何对混合动气汽车进行保养与维护; 2019.2.7 至2019.4.10 进行中期答辩,根据导师要求修改论文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完 善文中内容; 2019.4.15至2019.5.10 论文修改定稿,参加答辩。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姓名:学号:班级: 1.1混合动力汽车提出背景 1.1.1 21世纪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1] 内燃机汽车经过120多年的发展和壮大,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难以计算的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但是,随着内燃机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对人类环境带来的危害。传统燃油汽车排放所造成的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和石油资源的渐趋匮乏,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石油储量日见短缺的压力,迫使人们重新考虑未来汽车的动力问题。 目前,世界上各种汽车的保有量超过7亿辆,每年新生产的各种汽车约5000万辆,按平均每辆汽车的年消耗10~15桶石油制品计算,汽车的石油消耗量每年达到80~100亿桶,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石油资源的开采每年达到几十亿吨,经过长时期的现代化大规模地开采,石油资源日渐枯竭,按科学家预测,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如果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石油资源仅仅可以维持60~100年.21世纪以来,石油价格的上涨已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石油资源的危机和挑战。 内燃机汽车上产生动力的同时,会产生燃烧废气,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CO 2)、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 X )、碳氢化合物(HX)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 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内燃机汽车的噪声主要是燃烧噪声、进气和排气过程装配能够气体的空气动力性噪声,这些噪声随汽车的行驶,飘逸在其经过的环境中,在大城市中,汽车所产生的噪声会引起人们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紊乱。目前只是在每台汽车上装置降低噪声的处理系统,以降低噪声,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噪声降低的处理一般会因消耗一部分发动机的能量而降低内燃机的效率。

插电式混合动力与混合动力的区别

插电式混合动力与混合动力的区别 混合动力汽车是厂家采取混合动力技术,通过加入电动机的方法,降低发动机在起动、低速以及加速阶段的油耗和排放,让发动机一直在最高效区域工作。混合动力汽车就是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车辆,因此它免不了需要加油,它通常能够行驶在纯电动模式、纯油模式以及油电混合模式下。 其实还有一种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它的动力电池容量很小,如雷克萨斯CT200h的动力电池容量为6.5Ah,相当于一些强力探照灯的电瓶而已,它在纯电模式下最远行驶距离仅为3公里。因此,混动一般通过刹车时回收动能为动力电池充电,或者利用车辆在行驶时发动机的多余功率驱动发电机充电即可,完全不存在纯电动汽车到处找插座的困扰。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是新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汽油动力与电驱动结合的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原理、驱动单元与电动车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车上装备有一台发动机。 传统的混合动力车辆由于能量密度较低(动力电池容量一般低于1.5kwh),因而不需要外接充电,仅籍由刹车回收动能为动力储蓄电池充电或利用车辆在低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多余功率通过发电机(电动机反转)为动力电池充电。 混合动力车是一种节油装置,是以汽(柴)油机为主,电动为辅的动力装置。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以电动为主,在电池电力耗尽后不能及时充电才以汽(柴)油机为辅的动力装置。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与传统混合动力车有两个较大的差异: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可以直接由外接电源充电。而传统的HEV大多通过发动机为电池充电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回收制动能量等。 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电池容量较大,可以靠电力行驶较远的距离,电力驱动在PHEV中所占比例更高,其对发动机的依赖较传统HEV少。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综述

汽车新动力━━━HEV 综述 戴梦萍1 纪永秋2 (1.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55000;2.山东水利技术学院,255000) 摘要:介绍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的概念、HEV 动力总成的组成及型式,阐述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和驱动模式。 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串联;并联;混联;驱动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将会高速增加,环境污染会变得更加严重。开发新的替代能源、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和节约能源被认为是解决或缓解环境污染和保障能源供给的有效办法。汽车燃油发动机是消耗矿石能源和制造环境污染的大户,研发替代燃油发动机的新动力势所必然。替代燃油发动机汽车的方案也越来越多,例如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但目前最有实用性价值并巳有商业化运转的模式,只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根据国际机电委员会下属的电力机动车技术委员会的建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由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储能器、能源或转换器作驱动能源,其中至少有一种能源提供电能的车辆称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本文介绍的仅是既有内燃机又有电动机驱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已从原来发动机与电机离散结构向发动机、电机和变速器一体化结构发展,即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系统。 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组成及种类成 1.1 混合动力总成按照驱动系统能量流和功率流的配置结构关系,可分为串联式(Series hybrid system )(两种)、并联式(Parallel hybrid system )和混联式()等三种。(如图1 (a( (a ) 减(变)速器 车轮 车轮 发动机 发电机 蓄电池 电动机 车轮 车轮 发动机 发电机 蓄电池 电动机 减(变)速器 (a) (b)

混合动力原理

浅谈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和控制策略 王志杰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03) 摘要:依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现状,介绍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概况,探讨三种结构方式下的工作模式及其能量流动和几种典型控制策略。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HEV;控制策略; 0 前言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汽车工业都一直面对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两大挑战,为此,各国政府纷纷制定相应的对策,力图开发新一代的清洁节能型汽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各大汽公司首先把目光投放到电动汽车研究上,但由于车用蓄电池的能量密度低、质量较大,使得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短且成本较高,很难实现市场化,而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Electric Vehicel,缩写HEV)是将电动机与辅助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辆汽车上做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动机或动力发电机组。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传统和电动驱动系统的特点,即明显减少汽车排放和降低油耗,又有大的行程。 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它根据驾驶员意图和行驶工况,协调各部件间的能量流动合理进行动力分配,优化车载能源,提高整车经济性,适当降低排放,并在不牺牲整车性能的况下,实现两者之间的折中优化。 本文就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能量流动和控制策略作了初步的论述,使人们对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有一定了解。 1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1.1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由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三大主要部件总成组成。发动机仅仅用于发电,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供给电动机,电动机驱动汽车行驶。发电机发出的部分电能向电池充电,来延长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另外电池还可以单独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汽车,使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零污染状态下行驶。1.1.1工作模式及其能量流动 1.1.1.1纯蓄电池模式 当混合动力汽车负荷小(空载)时,由电池驱动电动机带动车轮转动,此时的能量流 动如图1所示。 1.1.1.2纯发动机模式 载荷比较大时,则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驱动电动机带动车轮转动。此时的能量流动如图2所示。 1.1.1.3混合驱动模式 当车处于启动、加速、爬坡的工况时,发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共同向电动机提供电能。能量流动图如图3所示。 1.1.1.4发动机—蓄电池模式 当车处低速、滑行、减速的工况时,则

低温运行状态下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低温运行状态下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汽车的动力系统电动化已经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在原有传统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纯电驱动结构,不仅保证了车辆的续驶里程,还最大限度的使用电驱动,从而发挥节能减排的作用。电驱动中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低温环境下表现为性能下降与寿命衰退,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高纬度的北方寒冷地区的发展和推广造成了很大阻碍。 针对PHEV运行过程中存在电量下降和电量维持两个阶段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两阶段嵌入电池加热热管理的能量管理策略,并进行仿真研究与可行性分析。本文对串联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分析其在动力电池和辅助动力单元之间相互协作产生的5种工作模式以及相应的功率流动。同时提出在传统串联结构上加入对流加热通道构成的带有对流加热功能的PHEV动力系统构型及其功率流动。 建立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关键部件模型,包括动力电池的Rint等效电路模型、Arrhenius衰减模型和产热模型,以及辅助动力单元的最优功率曲线模型、驱动电机效率map模型、整车动力学模型和行驶工况。提出寒冷环境中带有预热系统的PHEV能量管理策略。该策略在原有研究中提到的电量消耗-电量维持(CD-CS)策略基础上嵌入电池热管理。 将整体策略的实现过程分为三个部分:状态与状态切换部分、荷电状态与温度估计部分以及逻辑判断单元部分并且进行分别分析。进行仿真结果分析。讨论三种场景:无补电机会、一次补电机会和两次补电机会下的电池荷电状态(SOC)、电池温度以及衰减量。

同时分析在三种情景下,采用电网或者辅助动力单元进行预加热相比不加热所产生的经济性,给出经济性的定量分析,为充电站布置提供指导。

CKZ6116HNHEVA4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构造及使用知识介绍解读

CKZ6116HNHEV A4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 构造及使用知识 目录 一、CKZ6116HNHEV A4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概况3 二、技术参数3 1、整车技术参数3 2、混动技术参数4 三、基本结构5 四、主要部件介绍5 五、混合动力系统使用说明 1、HEV的功能(8大功能,几种驾驶模式) 2、HEV车辆的专用设施说明 3、HEV驾驶模式与操作 4、混合动力车节气驾驶要点 5、蓄电池电量SOC的调整原则和方法 6、驾驶员的诀窍——经济驾驶、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CKZ6116HNHEV A4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概况 CKZ6116HNHEV A4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快速充电式气电混合动力客车,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同轴并联结构,发动机与低速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同轴布置,采用离合器实现发动机与电机的耦合。通过自动离合器的切换,实现电机驱动、发动机驱动和电机、发动机共同驱动三种模式的自由切换。整车储能系统采用循环寿命长、能高倍率充放电的钛酸锂电池,实现快速充电。 二、技术参数 1、整车技术参数

2、混动技术参数

三、基本结构 本车混合动力系统属于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同轴并联结构,发动机与

低速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同轴布置,采用离合器实现发动机与电机的耦合。通过自动离合器的切换,实现电机驱动、发动机驱动和电机、发动机共同驱动三种模式的自由切换。见图1-1。 ` 图1-1 混合动力系统 四、主要零部件 编 元件 号 混合动力传动单元,包括:六速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60Kw、500Nm 1 永磁电动机 2 变速箱控制器(TCM) 3 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HCM) 4 自动离合器执行机构 5 逆变器(电机控制器) 6 按钮式换档操纵器(带RNDML档位) 7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线束 8 动力蓄电池、BMS、高压配电箱

三种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原理及优劣分析

三种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原理及优劣分析 来源:车云网发布时间:2013-11-27 作者:maomaobear 分享到: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豆瓣网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 随着特斯拉Model S带来的电动车热潮,各个厂商都开了窍,纷纷拿出一些很有意思的 产品。这些产品不局限于电动车,插电混合动力也热闹了一把。 保时捷918在纽博格林跑进7分钟,傲视各路超跑;宝马i3、i8发布价格,带来未来概念;比亚迪秦在北京密云布下战场,挑战各路英雄。相比前两年沃兰达的默默无闻,似乎插电混合动力的春天来了,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市面上的插电混合动力车 都一样吗?未来又将开向何方呢? 所谓插电式混合动力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Vehicle,简称PHV),简单说就是介于电动车与燃油车两者之间的一种车。他既有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油路、油箱, 也有电动车的电池、电机、控制电路。而且电池容量比较大,有充电接口。 与雷克萨斯RX450h这种非插电的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容量更大,可以支持行驶的里程更长。如果每次都是短途行驶,有较好的充电条件,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可以不用加油,当做纯电动车使用,具有电动车的优点。 与特斯拉Model S这种纯电动车相比,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容量要小很多,但是带有 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油路、油箱。在无法充电的时候,只要有加油站 就可以一直行驶下去,行驶里程不受充电条件的制约,又具有燃油车的优势。 但是,因为一辆车内要集成电动车、燃油车两套完整的动力系统,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成本较高,结构复杂。重量也比较大,相对于单纯的燃油车和电动车又有劣势。不过,在充 电站大面积普及,充电时间大幅提高之前,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燃油车与电动车之间的过 渡产品将长期存在下去。 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虽然都叫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但实际上根据结构不同,插电混合动力是可以分成几类, 各个厂商也都根据自己对插电混合动力的理解制造不同类型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简单分一下,可以分成下面几类: 一、增程型插电混合动力

浅谈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表时间:2018-10-17T10:32:50.16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作者:李昊陈清奎陈卫清朱展良王瑗 [导读] 摘要:能源汽车领域无疑是 21 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热点。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能源汽车领域无疑是 21 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热点。随着环境保护概念的深入人心和国际原油供应的持续紧张,多数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汽车厂商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投资,以替代传统以石油为燃料的汽车,形成了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中部分技术已经在商业化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功。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别及特点以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并对其以后的发展趋势做出大致的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国内外;发展趋势 一、引言 在能源环境巨大的压力下,世界汽车技术将进人新的时代,低能耗汽车时代已经来临。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方面寻求在传统汽车优化上相应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后者无疑是节能减排问题上的一个有效缓解途径。[1]新能源带来的技术变革将是汽车产业下一个发展的至高点。 二、新能源汽车类别及特点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的范围较广,大致可分为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燃气汽车(GV)、生物燃料汽车(BFV)等类型。 三、新能源汽车全球发展概况 (一)全球汽车发展概况 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全球汽车产业经过四次转移(德转美;美转欧;美欧转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之后,世界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进入21世纪,当前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特点,而且汽车产业仍有发展空间,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以“金砖四国”(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汽车市场发展迅猛,超过传统汽车生产国美、日、德、法。[2]随着发展中国家融入到世界汽车产业体系之中,汽车的转移已经基本完成,目前转移的重点是技术和研发的转移。 在世界汽车强国,均有围绕大型汽车集团形成的汽车城,集群效应明显、产业链完善、城市功能齐全。从世界主要汽车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汽车城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增长驱动力;汽车城发展需要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和实力,在不断调整中增长;综合发展、产城融合是汽车城演变的最终目标。[3] (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至2016年,我国汽车销量已突破2800万辆,达2811万辆,在该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突破3.10亿辆,其中,汽车达2.17亿辆。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56万台,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售45万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累计销售11万台。这个领域纯电动车辆与插电车辆相比,4.5:1.1辆。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共计销售15.2万台,同比增长279.39%。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各细分市场中,城市配送车共销售14.8万台。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4%。统计口径不同,报告的数据有差异。 在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数量方面,2017年企业数量为83家。动力电池全年达374亿瓦时,同比增33%。2017年我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应用市场。新能源整车规模代表产业链的综合水平,年产能82万辆,同比增长58.7%。又是世界第一是水平。动力电池全年达374亿瓦时,同比增33%,代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这一关键技术,完成可以支持中国纯电动汽车技术往前推进下去。 (三)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中。中央政府对其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迫在眉睫,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因此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支持和鼓励。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低于其它国家水平。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9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纯电动31.4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7.9万辆。分车型看,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超50万辆;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销售9.7万辆,同比增长3.9%。 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EV乘用车和PHEV乘用车发展较为缓慢,难以实现近期目标,预计在中远期,技术和成本有所突破、油价有所回升以后才能带动其快速发展。美国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和强大的电力网络,这是美国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基础。为了避免再次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极为重视的核心内容,不同程度的采用了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相结合的研发体系。但由子各国汽车工业基础的区别、产业优势的不同以及发展理念的差异,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技术侧重路线。日系企业以温合动力为主力车型,已经开发出了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油电温合动力技术;欧洲在温合动力技术,纯电动汽车技术和氢燃料汽车领域部有涉及,氢燃料汽车是欧洲研发的重点,其中既有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包括氢内燃机汽车,此外欧洲在生物柴油汽车产业化应用领域处子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在新能源技术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实践方面,主要集中在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四、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尽管当今世界对于新能源汽车已经掌握了很多实用性技术,但每一种新兴技术又有自身的缺陷,与产业化要求相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虽然电动汽车技术趋于成熟,但在续驶里程、制造成本等方面还无法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作为动力源的各类型蓄电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本高、功率小、体积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问题,是电动汽车发展和皆及应用的瓶颈。 现阶段汽车主要由分别消耗液体、气体和电力的汽柴油车、天然气和电动车为主,随着科技不断创新,未来汽车产品将由混合动力、氢燃料和纯电动分别取而代之。然而在未来的20年内,汽油和柴油仍将是汽车主要的能量来源,但传统汽油机汽车的市场份额将在此后明显下降,而柴油车仍将在重型车辆领域继续保持很高的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是沿着传统内燃机新技术和替代燃料汽车、混合动力

汽车混合动力新架构:双电机全功能混合动力系统全解析

汽车混合动力新架构:双电机全功能混合动力系统全解析 随着地球环境每况愈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蒸蒸日上,全球汽车企业纷纷推出各种新能源汽车,最近大众、通用、本田、宝马以及比亚迪、吉利等也纷纷推出混动车型,可以说混动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趋势。前提是选择性发展的基于这些新能源技术有着高效的能耗管理系统,尤其是代表中小型车新能源发展趋势的混连式技术。 混联式技术需要精细化的能耗管理,将发动机更长时间维持在高效率区间运转,以及高效、充分的回收减速和制动的能量。混联式装置包含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特点。混合动力的出现就是把发动机低负荷工况下的剩余能量储存在电池里,然后在车辆运行在高负荷工况时通过电机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发动机尽可能多的在高效工况下运行,达到降低油耗、节能减排的初衷。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来说,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部件不但重量不轻、让车辆的结构更为复杂,同时零部件越多存在故障率高的问题。在混动技术从丰田的混动是靠单排行星轮开始,雄霸混合动力汽车十多年,丰田只采用了一个行星齿轮组,现弱混合动力系统是将电机与曲轴直接连接,这种系统也意味着无法纯电动行驶,弊端是发动机和电动机无法保证同时在最佳工况时工作。本田的混动就是串联+发动机直驱加上离合器,这套机构的原理倒为简单,粗暴复杂化,仅仅是在传统发动机和传统变速箱之间埋一个电机的做法肯定是不够的。而通用的混动技术则是集合了两家之所长但又相对复杂。它是由两组电机、两组行星轮和三组离合器组成。主要有四种动力输出方式,纯电动模式(低负荷工况),混合驱动模式(常规行驶),混合驱动模式(中高速),制动发电模式(减速刹车)。一直都是用的两个行星系齿轮,并辅以三个离合器。听上去很复杂,其实也真的复杂。 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确认为新能源车汽车可通过电网获取电能充电具有高效节能、排放低、续航里程长等优点而成为各大汽车公司研发的热点,被视为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汽车,这个可从电网获取电能充电,虽然只是这么一点简单的改变,传统混合动力汽

CKZ6116HNHEVA4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构造及使用知识介绍

CKZ6116HNHEVA4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 构造及使用知识
目录
一、CKZ6116HNHEVA4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概况 2 二、技术参数 2
1、整车技术参数 2 2、混动技术参数 3 三、基本结构 4 四、主要部件介绍 5 五、混合动力系统使用说明 1、HEV 的功能(8 大功能,几种驾驶模式) 2、HEV 车辆的专用设施说明 3、HEV 驾驶模式与操作 4、混合动力车节气驾驶要点 5、蓄电池电量 SOC 的调整原则和方法 6、驾驶员的诀窍——经济驾驶、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1

一、CKZ6116HNHEVA4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概况
CKZ6116HNHEVA4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快速充电式气电混合动力客车, 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同轴并联结构,发动机与低速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同轴布置, 采用离合器实现发动机与电机的耦合。通过自动离合器的切换,实现电机驱动、 发动机驱动和电机、发动机共同驱动三种模式的自由切换。整车储能系统采用循 环寿命长、能高倍率充放电的钛酸锂电池,实现快速充电。
二、技术参数
1、整车技术参数
车型
项目
总 长 (mm)
总 宽 (mm)
总 高 (mm)
前 悬 (mm)
后 悬 (mm)
轮 距 (mm)

CKZ6116HNHEVA4
11370 2500 3500(电池罩) 2545 3225 2050
2


接 近 角(°)
离 去 角(°)
轴 距(mm)
乘客座位数(含驾驶座),座
最大载客人数,人
整车整备质量,kg
厂定最大总质量,kg
前 轴,kg
后 轴,kg
最高车速,km/h
最大爬坡度,%
制动距离(30km/h),m
底盘型号
2、混动技术参数
项目
1 最大输入扭矩(Nm)max

1档
速2
2档

3档
4档
3
1860 7 7
5600 61/19-42(空调)
84 12600(空调)
18000 6500 13000 80 ≥20
9 CKZ6119HNEV4
混合动力系统参数 1000 6.39 3.97 2.4 1.48

汽车新能源技术浅析毕业论文

汽车新能源技术浅析毕业 论文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汽车运用技术(专科)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新能源技术浅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正文 一、汽车的新能源技术以及要求 (1)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 (2) 三、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以及优缺点 (3) 四、其他方案 (6) 五、新能源研究领域的最新方向以及各能源的对比 (8) 六、目前新能源技术的主要瓶颈——电池和充电技术 (10) 七、总结 (11)

致谢词 (12) 参考文献 (12) 汽车新能源技术浅析 [摘要]汽车是支柱产业,也是基本的交通工具,目前各国政府都力求用保持汽车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福利的提高。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在保持汽车增长的状况下降低石油消耗、保护大气环境,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新能源汽车看成实现其能源环境政策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关键词]:交通新能源汽车 前言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之外所有其它汽车。包括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汽车和汽车等。其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 正文 一、汽车的新能源技术以及要求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英文名称:New energy vehicl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汽车对于系统的要求更加严苛。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机控制不仅关系着整车性能,还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高性能电机控制系统对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和安全特性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

混合动力装置

HEV(Hybrid-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装置 定义 HEV(Hybrid-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装置。混合动力就是指汽车使用汽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优点在于车辆启动和停止时,只靠发电机带动,不达到一定速度,发动机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最佳工况状态,动力性好,排放量很低,而且电能的来源都是发动机,只需加油即可。 分类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已从原来发动机与电机离散结构向发动机电机和变速箱一体化结构发展,即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混合动力总成以动力传输路线分类,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等三种。 串联式动力:串联式动力由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三部分动力总成组成,它们之间用串联方式组成SHEV动力单元系统,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电能通过控制器输送到电池或电动机,由电动机通过变速机构驱动汽车。小负荷时由电池驱动电动机驱动车轮,大负荷时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驱动电动机。当车辆处于启动、加速、爬坡工况况时,发动机、电动机组和电池组共同向电动机提供电能;当电动车处于低速、滑行、怠速的工况时,则由电池组驱动电动机,当电池组缺电时则由发动机-发电机组向电池组充电。串联式结构适用于城市内频繁起步和低速运行工况,可以将发动机调整在最佳工况点附近稳定运转,通过调整电池和电动机的输出来达到调整车速的目的。使发动机避免了怠速和低速运转的工况,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减少了废气排放。但是它的缺点是能量几经转换,机械效率较低。 并联式动力:并联式装置的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汽车,发动机与电动机分属两套系统,可以分别独立地向汽车传动系提供扭矩,在不同的路面上既可以共同驱动又可以单独驱动。当汽车加速爬坡时,电动机和发动机能够同时向传动机构提供动力,一旦汽车车速达到巡航速度,汽车将仅仅依靠发动机维持该速度。电动机既可以作电动机又可以作发电机使用,又称为电动-发电机组。由于没有单独的发电机,发动机可以直接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车轮,这种装置更接近传统的汽车驱动系统,机械效率损耗与普通汽车差不多,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混联式动力:混联式装置包含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特点。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根据助力装置不同,它又分为发动机为主和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是新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汽油动力与电驱动结合的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原理、驱动单元与电动车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车上装备有一台发动机。插电的意思就是要外插电源充电。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区别:普通混合动力车的电池容量很小,仅在起/停、加/减速的时候供应/回收能量,不能外部充电,不能用纯电模式较长距离行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相对比较大,可以外部充电,可以用纯电模式行驶,电池电量耗尽后再以混合动力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 增程式电动车并非纯电动车,而是属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 增程式:电机直接驱动车辆,发动机不参与驱动,无离合器、变速箱等机械装置。可以看做是一辆小容量的纯电动车,再额外驼了一台发动机+发电机。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用来发电,为电池充电,且工作在最佳转速区间,电池再为直接驱动车辆的电动机提供能量,是为增程模式。增程式电动车电池容量一般可供纯电行驶几十公里,电池除了可由发动机来充电外,也可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一样,接入外部电源充电。其节能原理在于:1)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提供一部分纯电里程;2)增程模式下,发动机一直工作在最佳转速区间,且无频繁启停,效率高,达到节能目的;3)刹车减速时的能量回收。

增程式:发动机的唯一作用是发电,为电池充电,来带动电动机做功,来驱动车辆前进。 新能源汽车:EV(电动车) 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 EV),指使用电动机或牵引电动机推动而在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存在三种主要类型的电动车辆:第一种是直接从外部电站供电;第二种是最初是从一个外部电源所存储的电力供电;第三种是采用了车载的发电机,如内燃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 纯电动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 是指以事前已充满电的蓄电池供电给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的车辆,而电池的电量由外部电源补充。由于不会在路面排放废气,因此不会污染路面的空气。 新能源汽车: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的是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充电电池可以使用外部电源充电,而电池容量比电动车小、但大多大于普通油电混合动力车。 HEV是HybridElectricVehicle的缩写,即混合动力汽车。HEV是传统汽车与完全电动汽车的折衷:它同时利用传统汽车的内燃机(可以设计的更小)与完全电动汽车(PurelyElectricVehicle)的电机(PMSM或者异步电机)进行混合驱动(包含蓄电池与逆变器环节),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提高了燃油经济性(fueleconomy),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和缓解温室效应的效果。丰田普锐斯和本田音赛特是HEV生产的两大巨头。

汽车新能源技术浅析毕业论文

汽车运用技术(专科)毕业论文题目:汽车新能源技术浅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正文 一、汽车的新能源技术以及要求 (1)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 (2) 三、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以及优缺点 (3) 四、其他方案 (6) 五、新能源研究领域的最新方向以及各能源的对比 (8) 六、目前新能源技术的主要瓶颈——电池和充电技术 (10) 七、总结 (11) 致谢词 (12) 参考文献 (12) 汽车新能源技术浅析

[摘要]汽车是支柱产业,也是基本的交通工具,目前各国政府都力求用保持汽车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福利的提高。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在保持汽车增长的状况下降低石油消耗、保护大气环境,各国政府普遍把发展新能源汽车看成实现其能源环境政策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关键词]:交通新能源汽车 前言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 正文 一、汽车的新能源技术以及要求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英文名称:New energy vehicl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汽车对于电机控制系统的要求更加严苛。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机控制不仅关系着整车性能,还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高性能电机控制系统对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和安全特性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概述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概述Ningbo Tuopu Vibro-acoustics Technology Co.,Ltd Ningbo T op Vibro aco stics Technolog Co Ltd 段小成 Mar 14, 2009

目录 2009-3-14 2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形式分类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关键部件—ISG与蓄电池 ?混合动力汽车常见运行工况 混合动力汽车先驱丰田P i ?混合动力汽车先驱—丰田Prius ?混合动力汽车激励与NVH挑战

3 ?混合动力汽车产生背景: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而混合动力汽车(HEV)由于油耗低、污染小,应用前景乐观。 ?根据电力驱动系统和内燃机动力总成的布置形式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分为三类: (Series Hybrid Electronic Vehicle--SHEV)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eries Hybrid Electronic Vehicle (Parallel Hybrid Electronic Vehicle--PHEV)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onic Vehicle 混合式混合动力汽车(Parallel/Series Hybrid Electronic Vehicle PSHEV) (Parallel/Series Hybrid Electronic Vehicle-- ?Vehicle ?根据电机的输出功率在整个系统输出功率中占的比重,也就是常说的混合度的不同,混合动力系统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微混合动力系统、轻混合动力系统、中混合动力系统、完全混合动力系统

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系统研究 王广斌

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系统研究王广斌 发表时间:2020-03-13T13:45:01.5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王广斌赵术奎 [导读] 摘要: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是配备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动力能源,其中一种所配备的动力主要是由电动机提供的。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300300 摘要: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是配备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动力能源,其中一种所配备的动力主要是由电动机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不但具有传统汽车的优点,同时也具有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储存能力比较有限,研发其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增加燃油利用的经济性,促使能量使用最小,在电池系统中储存更多的制动能量。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系统研究 在很多文献中都论述了模糊控制传统车辆制动防抱死控制,但是其控制系统主要是针对传统内燃机传动系统以及液压制动系统的汽车。对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动系统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基于此,对混合复合制动控制进行研究,其对于提升汽车的动能利用率,减少其动力损失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有利于改善车辆的制动效果。 1混合动力汽车复合控制实际情况 1.1制动动力系统 就当前而言,混合动力汽车的储存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其研究以及开发的重点领域就是促使燃油的利用效率提升,减少能量的消耗量,使得电池系统中具有更多的制动能量。当前很多传统车辆中都安装了制动防抱死装置,混合动力汽车具有比较特殊的动力传统系统结构,这为电子系统制动设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混合动力汽车在不断地向前行驶的过程中,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候,驱动电机能被当作发电机而使用,将其部分的能量比较好地转换到电池系统中。这些被转化的能量又能被当作驱动能量而使用。在实际制动过程中,如果回馈制动力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液压制动的方式对制动总力进行弥补。 1.2制动减速 在进行制动减速的过程中,在回馈制动力上附加电机的时候,车辆的动能会被转化为电能,并且这种电能会被有效地储存在电池中。就这样,混合动力汽车制动系统便有了两种不同的制动方式。第一,主要是由电机所提供的一种回馈制动力矩。第二种是由液体压力制动系统所提供的液体压力制动力矩。因为回馈制动力矩会将力量施加在前轴上,回馈制动力矩会影响汽车实际情况,和传统车辆相比较,就需要重新地分配混合动力汽车前后轴液压制动力,同时重新地设计抱死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 1.3模糊控制 借助隶属度函数,隶属度函数主要是将特定值属于模糊规则的程度表现出来。根据这样的特点,模糊控制的规则便具有了非限制性的边界。因为车辆制动过程中,其具有高非线性时变的特征。所以,在对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有相关研究者认为,在非线性控制领域应用模糊控制逻辑,其能有效地提高控制效果。模糊控制系统是不需要建立对象的,其数学模型比较明确,所以其控制效果比较好。与此同时,一些模糊控制系统会充分发挥自身自学习以及自适应的功能,促使汽车机电的控制效果得到有效地改善。因为具有这样的特性,近年来,模糊逻辑控制被广泛地应用到车辆控制的众多领域中。例如:充分地发挥车辆变速机机构控制以及制动防抱死制动功能,其控制效果能够得到良好地改善。 2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控制与管理存在问题 2.1与纯电动汽车对比分析:从国家战略角度,纯电动汽车是国家对于汽车产业技术升级的预期目标,串联(增程式)与并联(插电混动)等混合动力汽车都是对于汽车产业技术空白的过渡产品,基于纯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电池容量与充电效率,混合动力为了规避这些问题,采用了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核心为解决对目标的期望与被获取的车辆中性能的转换的控制。进而对能量进行控制与管理。 1)期望的目标性能指标:①燃油消耗。②有害气体排放。③舒适性。④延长电池组寿命。 2)串联式能量传递结构,优点为:发动机与驱动结构没有进行耦合,发动机可工作在万有特性曲线图上的任意一点。而缺点:能量进行二次传递,并不适合复杂的工况。 3)并联式能量传递结构,优点为:发动机与电动机可分别控制驱动系统,功率不被二次转化。而缺点:動力源需要复杂的耦合机械,对动力进行能量分配,实际工作点难以被限定在所需的理想范围内。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4)混联、复联式能量传递结构:效果好,但结构与控制系统复杂程度更甚。 2.2与传统燃油对比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对比的关键,是保证先进的控制技术其如前所述,是传统燃油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一种过渡性车型,控制技术涵盖多学科。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包含驱动电动机的控制技术、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整车的能量流动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系统、现代车辆自动控制技术等。 混合动力汽车依据不同的工况,具有相当灵活的驱动动力模式,大程度的提升各种期望目标,但其驱动系统切实涉及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启动与断路。驱动系统设计复杂的“连续变量的动态系统”“离散变量系统”等,因此具有典型的特征:混杂特性。 3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系统具体研究 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制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机回馈制动控制系统和液压制动控制系统。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工作方式的主要步骤是:对车辆行驶的实际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同时反映出车辆附加行驶特征方式。以车辆行驶的特征为基础,确定车辆应该采用哪种制动方式才更好。借助模糊逻辑对汽车行驶参数进行控制,同时响应车辆行驶特征参数,并综合考虑控制需求的基础上,复合制动控制信号产生,执行系统机构会采取相应的动作进行响应。 3.1车辆模型。以研究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将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起来,并确定动力学方程式。 3.2电机模型。在电机模型中,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馈制动系统会借助电机输出负力矩,将能量传送给驱动轮。与此同时,车辆动能会将其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微处理控制器、控制算法以及高级电力电子系统式等复杂性的系统是现代电力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方式。 3.3回馈与防抱死制动协同控制方式。当路面比较潮湿时,车辆进行制动,ABS控制系统会提供大量的制动力矩,促使汽车制动的距离缩小。为了保证ABS系统能够正常性地工作,混合动力汽车会对回馈制动的功能进行限制。在没有对混合动力汽车施加协调控制的过程中,对轮胎受力进行模拟,其非常有用。通常有两种建立轮胎模型的方式,一种是进行理论解析性的建模,一种是通过一定的经验进行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