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发展战略)宁波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年长期规划

2020年(发展战略)宁波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年长期规划

2020年(发展战略)宁波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年长期规划
2020年(发展战略)宁波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年长期规划

(发展战略)宁波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年长期规划

宁波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

前言

宁波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是壹项跨世纪的重要发展规划,也是实现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关键性计划、规划。它对宁波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决策,努力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俩个根本转变,促进科技经济壹体化,进壹步增强全市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壹、回顾和展望

(壹)回顾

宁波市经过17年来的积极探索和艰苦奋斗,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各个领域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地位显著提高,科技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产业结构的进壹步调整和优化,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尤其是农村工业化取得了长足进展。经济社会结构

呈现出工业化初中期特征,跨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和“投资环境四十优”的行列。改革开放使宁波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运行机制和封闭式半封闭式格局。“八五”期间,由于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方向,成为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638.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67.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57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8亿美元,财政收入达53亿元。宁波港的发展更令世人瞩目,17年港口吞吐量翻了5番,1995年货物吞吐量达6853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深水大港。

全市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成绩显著。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壹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和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的方针指引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企业吸纳新技术的迫切性,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增强了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动力、压力和活力,壹批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壹个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正于我市形成。“八五”期间,通过科研(攻关)、火炬、星火、新产品试制、成果推广等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取得了壹大批科技成果。5年内,共获得市级之上科技进步奖、星火奖、发明奖等443项,其中市级科技进步奖36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3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各1项,星火奖5项。这些成果多数已应用于生产,且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全市科技计划的新兴产业项目产值达62亿元,部、省级之上科技成果152项,创经济效益1.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值已达87.92亿元。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大了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力度,使科技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市拥有部属研究所分所2家、市属科研院所16家,行业属科研机构3家,民营科技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人。各科研机构均把自身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于壹起,主动向经济主战场转移。技术市场日趋活跃,“八五”期间,共签订技术合同6980份,合同成交额3亿多元,且初步形成以常设技术市场为中心的技术交易和技术商品信息传递网络。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5.6万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89人。有高级技术职称者3610人、中级29475人、初级102970人。1995年仍引进专业技术人员4275人,其中国外智力57人。

(二)展望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总的趋势,正朝着科学技术综合化、壹体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高速度发展和应用为标志,世界新科技革命进入了壹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仍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强国仍是弱国,为了于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站住脚跟,纷纷结合本国国情,调整科技政策,运筹科技战略,采取各种措施加速科技的发展。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这必将对我国于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特别是于世纪之交的15年内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未来,宁波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将遇到许多严峻的挑战。主要是宁波港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外港口的激烈竞争;人才资源和发展目标任务之间存于着巨大差距;大量传统产业的改造仍十分缺乏壹些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支柱产品的有力带动,科技支撑能力不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既紧迫又艰巨等等。为此,宁波市于今后15年内将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港口组合,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决策,以拓展集装箱货运业务为主攻方向,进壹步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深水良港,接轨上海浦东,服务长江流域,实施交通

运输“双优先”战略,努力实现港口国际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城市现代化、经济外向化、经济运行机制市场化、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化,把宁波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对外开放度高、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良好、城乡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从科技工作角度来见,宁波市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基础差,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科技运行机制尚不适应科技经济壹体化发展的要求;科研机构规模小、基础差;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等。针对上述问题,必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精神,编制出壹个跨世纪的科技发展战略性规划,对上能使政府各部门于选题、立项、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时能将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点吸纳进去;对下能给各部门、各单位于依靠科技进步上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从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为推进技术创新、优化现有生产力,发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作出新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

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技高峰”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壹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紧密围绕把宁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及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的远景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重点,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推动经济建设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

转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增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俩种手段,推进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建立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的科技运行机制和科技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发展目标和任务

(壹)努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采用先进技术,使科技进步因素于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有较大的提高。到2000年,科技进步因素于经济增长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5%提高到45-50%,其中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之上,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到2010年,重点行业中的科技进步因素贡献率达到60%,部分行业接近当时国际水平。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跻于全国先进行列。(二)高新技术产业化明显加快,为宁波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技术支撑,切实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进程。到200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于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2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15%之上;到2010年分别达到25%和20%。培育壹批年产值上亿元或上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20家,超5亿元的10家。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壹体化,实现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加快技术市场体系和科技网络建设,加大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新体制,且使企业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到2010年,使基本建立的新型科技体制更加巩固和完善。

(四)建立和健全各类科技机构,高度重视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到2000年,全市每万名人口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从目前的289人增加到500人左右,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员超过2万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占科技人员比例达到40%之上;到2010年,每万名人口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670人。(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教学、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市科技活动中心和科技信息网络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保护,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

四、“九五”期间发展重点

为加快科技、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地发展,形成科技经济壹体化为格局,“九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的重点是:

重点研究开发推广农业先进技术5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畜禽良种繁育优化饲养和重大疫情防治技术、果蔬高产和山区综合开发技术、农业应用计算机技术、海淡水增养殖和滩涂开发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推广工业先进技术5项: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微处理器应用技术、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电力电子节能技术、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重点发展关键技术10项:高压输变电设备设计和制造技术、电网监控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制造应用技术、新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主要机械基础件新产品开发技术、纺织品后整理技术、建筑施工新桩基技术、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家电产品模糊逻辑控制应用技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远程电子数据交换技术。重点开展应用基础研究7项:水稻基因工程研究、膜技术研究、新材料研究、特种粉末冶金研究、表面处理技术研究、海洛因成瘾戒断技术研究、基因诊断技术研究。

为确保上述发展规划的落实,实施八大科技工程:科技实力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信息港建设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工程、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兴海工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壹)农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于于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科技兴农,是实施科教兴市的首要任务。要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同时,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以发展“壹优俩高”现代化大农业和开放型农业为目标,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壹批关键性技术,且形成产业化。

1、种植技术

重点研究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组合)选育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建立农业技术三元结构体系,为粮食总产稳定于170万吨提供技术支撑。

(1)于“九五”期间筛选出能于全市大面积推广的稻麦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3个。粮、棉、油、菜等主要品种5年更换壹次,增产5-10%,品质有明显提高。

(2)引进和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新技术,建立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增产技术三元结构体系。(3)研究和推广和良种相配合的规模运营“俩高俩省”配套栽培技术,提供壹套优化种植制度及简化的农艺措施,以稳定复种指数,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收入。

(4)加强对以水稻、蔬菜为重点的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安全、低残留、低成本的新农药,加强生物农药技术研究,使病、虫、草害损失率控制于5%以内。(5)建立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开展对创新材料的评价监测、加工精选、贮藏技术研究。

2、畜牧饲养技术

重点研究畜禽良种及优化饲养技术、饲料开发和重大疫情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

(1)开展畜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布局的研究,提出符合我市实际的畜牧业结构和不同区域发展的重点和对策。

(2)选育引进畜禽良种,优先发展饲料转化率高的新品种,筛选最佳杂交组合,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到“九五”期末,猪、牛、羊、禽、兔、蜂基本实现良种化,商品猪瘦肉率达到55%。

(3)开发非粮食饲料资源和新型的饲料添加剂。研究动植物蛋白、复合氨基酸、单细胞蛋白饲料资源开发和工厂化生产技术,利用畜产品、食品、饮料等加工下脚料,通过生物技术处理或深加工,制成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转换率高的蛋白饲料。

(4)研究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控制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结核病、狂犬病等流行病;推广应用先进的疾病诊断技术、免疫技术和广谱、低毒、高效、经济的各类兽药。

3、水产养殖技术

重点突破浅海滩涂养殖和海洋生物资源深度开发俩方面的技术。

(1)加强渔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提出不同区域保护和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对策。发展浅海、港湾和内陆大面积水域资源增殖。

(2)提高海洋捕捞技术,调整作业结构,加强对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利用,引进国内外远洋捕捞新技术;扩大电子技术于海洋捕捞业中的应用。

(3)研究沿海和内陆水面养殖高产技术、多品种立体养殖高产技术,重点突破大黄鱼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和日本黑鲍及其杂交种的引进养殖技术,开发利用地方贝类苗种和浅海滩涂资源;引进适合我市渔业生态环境的国内外优良养殖品种,尽快攻克名特优新水产养殖苗种的繁育关;建设名贵水产品工厂化养殖基地;探索对虾放养密度和水质及微生物消长的关系。

(4)开展鱼、虾、贝、藻类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研制防病治病新药物。

(5)研究精养鱼塘和对虾塘饵料配方技术,发展颗粒饲料工业,提高饵料利用率。

4、林业技术

重点开展林业丰产综合技术研究,全面提高林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引进林木新品种,开展对不同地域林种优化结构的研究,实现沿海海岸基干林带合拢工程和平原林网化、城市和大工业区绿化。到“九五”期末,所有县(市、区)平原绿化达标,森林覆盖率从现有的43.8%增加到45%。

(2)研究杉木速生丰产技术,推广全垦、密植、施肥和间伐的栽培技术,达到“年平均树长高1米,胸径增大1厘米,每亩蓄积量1立方米”的速生丰产要求。

(3)研究竹笋俩用高产技术,优化四季笋组合,引进推广良种,到“九五”期末使每亩竹林年产笋量从现有的118公斤提高到300公斤。

(4)恢复和开发名优茶,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建立茶叶优良高产基地,到“九五期末使茶叶亩产提高到100公斤。

(5)建立区域性水果生产基地,扩大杨梅、桃子、柑桔三大果区;研究品种内部组合结构和不同区域各类水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水果保鲜、贮运、加工新技术。

(6)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加大监测、检疫、治理力度,建立森林资源监察系统,追踪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5、农业机械化

重点研究开发适应“壹优俩高”农业要求的新型农机具,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1)针对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田间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进行农机系列配套的技术研究,研制适应我市生产特点的新型农机具。

(2)水田作业机械化系列,重点研制插秧、植保、收割、谷物烘干等农机具;园地作业机械,重点研制大棚耕耘、栽培、施肥机械以及茶叶、果树、蔬菜等作物的耕作、收获、加工、贮运机械的组合配套。(3)林业作业机械,重点研究和引进小型挖穴机、中耕机、整枝机等新型机具。

(4)渔业机械,重点开发研制新型增氧机、饵料加工(投料)机、小型清淤机组、活鱼装载机械和加工设备;研制和引进捕蛏机、牡蛎抛石打桩机等。

(5)农村运输机械,重点推广农用汽车、拖拉机、内河航运挂桨和挂机、山区索道运输机械等。

6、水利技术

重点围绕防治洪涝旱灾,保障农业丰收,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利工程效益进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1)开展以防治洪涝旱灾为中心的防洪信息系统的研究,建立大型水库实时洪水流量和调度方案遥测系统;

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提高水情测报、洪水监测和信息快速处理设施及防汛调度技术水平。

(2)加强水资源开发及供水战略研究,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城市供水供需平衡的对策,以及水资源管理模式和优化调度技术的研究。

(3)推广应用防渗渠道、道管、喷灌和薄露灌溉等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农用水的利用率;加快机电排灌设施和灌区技术改造,提高泵灌排运行效率。

(4)引进先进的水利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开展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碾压混凝土坝和高坝泄洪消能技术等的研究;扩大新材料的应用,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

(5)研究病险堤、坝加固技术、施工工艺、水工程耐久性和防老化技术,以及金属结构材料的防锈、防腐蚀技术,提高水利建筑物安全监测水平。

(6)研究堵港蓄淡水库水体淡化技术,提出克服堵港蓄淡水库水质恶化和改善水体水质的工程措施及改进方案。

(7)开展不同海域标准海塘于波浪作用下的结构应力场分布和断面优化技术研究,提出合理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断面结构型式。

7、气象测报技术

重点加强气象测报技术的研究,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1)建立天气预报系统,加强短时、短期预报,开展中期预报、形势预报、概率预报方法的研究,提高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探索宁波港及宁波沿海的海浪、海雾、能见度及工程施工最佳时段等特殊项目的有效预报方法。

(2)建立气象信息技术服务系统,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通过专线或普通程控电话准确传送天气预报及警报、农情、气候简介、实时资料(包括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台风路径、降水和气温分布等各种图形、文字信息);建立电话自动答询系统,实现多路同时答询。

(3)建立市、县有线数据传输系统,根据传输节目单,自动定时发送除卫星云图外的高空、地面实时资料、数值预报格点资料、雷达回波、传真图、台风、指导预报等,让气象站接收后可通过程序资料变成图形图像,完成各种显示和打印。

(4)建立数字化雷达处理系统,把雷达观测到的回波经过处理后存入网络服务器共享目录中,供各工作站调用和传输给县(市、区)气象站和“三防”指挥部。

(5)建立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包括海洋气象导航、渔业捕捞养殖、海上石油开发、海洋和海岛资源利用以及各部门所需的各种专业气象预报,使气象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

(6)建立传真资料处理系统,根据需要接收传真图的节目单,接收无线传真信号,通过接口进入计算机再进行图形的显示和打印等处理。

(7)建立极轨卫星接收处理系统,通过极轨卫星接收的原始资料的分析处理,对农作物植被情况、生长发育情况、产量的估算、各类灾害性天气及其对作物所造成的危害、灾情、海洋鱼类活动等情况进行监测和预测。

(二)基础工业

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港口、交通、通信、电力、冶

金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围绕大工程建设项目,重点解决工业经济规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1、港口和交通运输技术

以提高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为目的,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把宁波港建设成为综合运输基本配套、内外辐射力强的深水中转枢纽港。

(1)开展围绕港口组合、建立之上海为龙头的国际航运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交通集疏运网络建设研究和提高港口综合通过能力的研究,包括提高集装箱装卸技术、货物堆存能力、集疏运能力及装卸工艺的研究。(2)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统筹规划港口,合理布局岸线。搞好大榭岛、穿山半岛、象山港、梅山岛等深水岸线的规划和开发的研究。

(3)引进推广港口勘察、设计、施工新技术,开展北仑港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和码头泊位建造前后流态对比和冲淤分析,验证已建或规划泊位及驳岸布局的合理性、经济性,提出存于问题和改进措施。

(4)加强江海联运关联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江海联运;研究沿海集装箱运输新技术,提高运输质量和运输效率。

(5)围绕杭州湾通道的开发建设,开展前期性的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研究;研究杭州湾通道和市区及各经济技术开发区连接通道的方法和途径;根据港口、道路、货物运输的发展需要,提出车船配套结构的方案。

(6)以国道干线建设为依托,研究山区高等级公路,包括隧道和大跨度桥梁修筑技术,且开展公路通行能力、检测评价技术的研究。

(7)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港口现代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管理水平,形成电子数据交换示范系统,加快和国际信息系统接轨。

2、电力工业技术

围绕电网安全、经济、优化运行的目标,开展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的研究。

(1)根据我市电网发展需要、用电行业分布、用户负荷特性和用电特点,开展城市负荷动态科学预测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

(2)发展超高压输电,强化主网结构,加强对500KV直至750KV之上电压等级的输变电设备的性能、设计要求、质量检验和运行技术的研究。

(3)开展配电系统自动化研究,提高配网管理水平;推广应用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和自动化电能计量装置,加强电力负荷管理;进行以光纤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电力通信和调度自动化技术研究。

(4)结合余慈变、甬东变的建设,开展高压输变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改进输变电设备于线故障诊断技术,提高电力供应的等级和保障率。

(5)开展供电安全管理全过程研究;加强安全工器具开发应用,以安全为目标,进行状态估计和安全分析决策系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3、邮电通信技术

根据高起点发展新技术、新业务、智能化通信网的原则,增强全网通信能力,提高网路的技术水平和全国通信能力。

(1)发展数字移动通信、图文信息、数据通信业务、宽带业务,于引进程控数字交换机基础上,使传统电话网向智能网转变、由综合数字网向综合业务数字网过渡;建设综合业务试验网,采用ATM交换技术,提供话音、图像、数据用户视频等多种信息,实现多媒体通信。

(2)发展以光缆为主,以数字微波、卫星为辅的多种通信手段构成的传输基础网;

采用同步传输技术,完成传输网由准同步向同步网过渡,建设卫星通信地球站,研究用户入

网技术,实现光纤“三到位”(到大楼、路边、用户),使通信网向宽带化、智能化、综

合化及个人化方向发展;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信息高速传输网络的建设。

(3)加强通信网络的技术改造,研究进网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网络的技术水平;

加快No.7信令网、数字同步网、网路管理网组成的支撑网等三大网络的建设。

(4)采用先进的邮政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信函、包裹自动化分拣机;建立快速高

效立体型的邮政运输网,实现邮政通信的信息处理网络化、内部作业自动化、搬运装卸机械

化、营业窗口电子化;建成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

(5)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网络管理、操作维护及监控中心,提高企业经

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4、冶金工业技术

积极配合北仑钢铁厂建设、轧钢项目上马和宁波钢铁总厂移地改造,应用新技术、

新工艺。到2000年冶金工业骨干企业的装备水平,生产技术和产品质

量达到国内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

(1)引进消化以煤代焦生产铁水熔融仍原等先进技术,为北仑钢铁厂提前开工生产

作好技术准备。

(2)依托北仑钢铁厂建成后的原料优势,研究冷轧宽带钢、镀锌带卷和高碳硬线的

深度加工技术,加快钢铁加工产品的结构调整。

(3)研究应用喷枪机械手吹氧、钢液吹氩搅拌、喷碳粉造泡沫渣埋弧冶炼、VD真空

处理、全程底吹氩等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钢铁炼铸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4)研究冶金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Zn-AI5-RE合金镀层渔用钢丝绳、电站网锅

炉膜式水冷壁精密扁钢(卷曲线式扁钢)、冷弯型钢、输送胶带钢丝绳、高铅稀土铜合金棒材和线材的质量。

(5)研究提高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的管线比、宽带比、合金比技术;大力开发银铜复

合带、电解铜箔、内肋空调管、铝PS板及PS涂复板,以及金、银、铝及

其合金精密铸件等有色金属新产品。

(6)以节能为中心,以降低工艺耗能为目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冶金炉,使

产品工艺能耗和综合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7)研究冶金生产自动化技术,实现冶炼、连铸、轧制、加工等环节的自动控制;

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企业管理,提高冶金企业现代化水平。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21世纪将是高科技的世纪。为取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全面实现现代化建

设的战略目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仅是国内外经济发展总的趋势,也是使我市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必然选择。

1、电子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技术基础,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手段。“九

五”期间,

重点发展微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建成国际性现代化信息港。

(1)微电子产品重点开展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研制,发展模块化技术,研制表面

安装元器

件和设备,推进电子元器件和整机产品的升级换代。

(2)利用我市显示装置的技术优势,开发高分辩率VGA、LCD等新型显示器;研制和

多媒体技

术配套的系列产品;努力开发磁光盘等新型存储设备,尽快建成磁光盘存储器和专

用微机生

产基地。

(3)现代通讯设备以系统和整机为龙头,开发各类为新业务配套的外围设备、接口

设备、基

础元器件和部件、用户终端、高速图文传真机、高速无线寻呼机、舰船内部综合通

信系统等

产品,为跟踪国际先进通信技术奠定基础。

(4)通信导航设备重点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卫星定位设备,从SKD起步,攻克解

决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关键技术,建成国产化GPS应用系统生产基地。

(5)广播电视产品重点研制为高清晰度电视和数字声音广播配套的发射设备、接收

设备

及关键零部件,积极开发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有线电视、电缆电视配套产品。

(6)加快实施“三金”工程。金桥工程完成进入国家金桥网的汇接点,建成包括数

字数据网

和公

共分组交换数字网于内且能覆盖全市的中速数字通讯网;金卡工程建成全市信用卡

清算、

授权中心,实现异卡通用;金关工程包括海关、外

经贸、港务、银行、财税、商检、外贸XX公司和有外贸自主权的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无

纸贸易。

(7)加快通信网络建设,建成数字数据网(DDN)和公共分组交换数字网,扩大建设覆

盖全市的

中速数字通信网,加快发展用户网,且为建成光缆和卫星、无线(微波)结合,空地

壹体,能

支持数据、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传输网络的建成做好技术储备。(8)初步构筑成以市级政务信息系统为中心,经济、财税、金融信息系统为骨干,

港务、科

技、公安、电业信息系统为支撑的城市信息系统框架,且和国家及省级信息中心联

网,和国

际联机接轨,为全市提供公共信息和专用信息。

(9)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以数据为依托,采用国内外通用标准处理、储存且提供

类信息;发展各种专业性的信息服务机构,促使全市信息服务业

朝电子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10)开发应用计算机软件和系统软件,引进推广国内外优秀、成熟的软件产品、软

件工程

、方法和工具,促进软件开发规范化、标准化、工程化。

(11)大力推广CAD/CAM技术,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缩短新产品开发的设计研制周期,到200

0年全

市CAD技术的普及率和覆盖率达到70%之上。机械行业重点推广应用于汽车、拖拉机、模具CA

D/

CAM系统;电子行业重点推广应用于IC-CAD、PCB-CAD系统;工程建筑重点推广建筑设计、结

设计CAD系统;纺织、服装行业重点推广织物结构、印花图案、测色配色CAD系统。

(12)抓好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MIS)建设,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建成产供销为核

心的

生产计划、质量、物资供应、设备管理的MIS系统,且加快向决策、管理、操作控

制三个层

次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2、机电壹体化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新壹代机电壹体化产品,紧紧抓住数控装置、工

业控制及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报告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实施评估(批前公示) 一、评估的目的意义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以下简称现版《总规》)2006年8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是指导宁波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自2004年编制完成后,《总规》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城市有序建设等方面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通过本次总规实施评估研究,系统、全面地分析城市规划实施的成效,分析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有利于全面客观的认识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找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需要调整的方向,为新形势下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 二、本次评估的主要内容 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要求,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评估 (1)城市发展方向评估 根据现版《总规》,三江片的发展重点是近期向东,中远期向北。从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实际的发展方向有所变化。由于南部地区(鄞州中心区)与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其用地增量大大高过东部新城建设,使整个三江片的近期发展方向显现为以向南、向西发展为重点。现版总规提出的“中远期重点发展北部”的要求也由于庄桥机场尚未搬迁的现实受到制约。而镇海片、北仑片沿海岸线发展的态势十分明显。 (2)空间布局评估 现版总规提出了“两带三片双心”组团式的结构。从《总规》实施情况来看,整体空间结构与《总规》的要求较为吻合。近年来,随着镇海新城南区及北仑西片区的发展建设,三江片、北仑片与镇海片在原来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呈现相向发展的态势。特别是沿甬江、宁镇公路、通途路一带,连片发展的趋势明显,这也使得组团间生态绿地的保持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双心结构随着东部新城门户区、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在逐步形成之中。 2、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 (1)近期规划目标实施情况评估

水资源调查评价修订稿

水资源调查评价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 一、水资源分区 1. 水资源分区目的 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地域单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 2.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 (1) 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供水系统的完整性。 (2) 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 (3)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 (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和主要水文站的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 (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和有关规定执行。 3. 水资源分区 根据上述目的、原则和温岭市的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即温黄平原区(Ⅰ)和玉环区(Ⅱ)。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 Ⅰ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的主要产粮区。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占60%)九个镇。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占耕地面积的%。该区是金清水系的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频繁,是防旱防涝的重点。

宁波轨道交通

宁波轨道交通 宁波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以主城区为核心,以跨三江(姚江、甬江、奉化江)、连三片(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沿三轴(商业轴、水轴、公建轴)为指导思想构成骨架,,辐射范围覆盖全宁波市区和余慈地区以及奉化组团,规划线网全长247.5km(主城区内全长177.4km,不包括市域线)。宁波市轨道交通由10条放射性线路组成并连线成网。其中市区线暂定为7条,市域线3条。市区线中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为轨道交通主干线,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宁波轨道交通7号线为辅助线。市域线为宁波——奉化(2015年下半年计划开工,与3号线一起建成通车)——宁海,宁波——余慈,宁波——象山。

规划

3建设线路

镇海澥浦直通鄞州姜山南澥浦陈婆渡20站35公里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 慈城直通东钱湖慈城东钱湖南站22站40.6公里 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 望春工业区直通镇海骆驼金房贵驷26站43.6公里 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 鄞州集士港直通北仑小港集士港小港24站38.2公里 4重点站台 如何坐地铁? 进站:轨道交通车站平均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处有编号,标有:宁波轨道交通标识、线路号、车站名、出入口编号。

购票:轨道交通票卡分为:甬城通、单程票。每个车站站厅层的客服中心可以为市民提供兑零、乘客事务处理、甬城通充值、单程票应急售票等服务,其中自动售票机(TVM)主要用于购买单程票。购买方式主要有两种:选择目的站购票:点击全线地图区域任意位置,进入以点击点为中心的放大地图区域,选择了目的站点后,购票信息窗口将显示所到目的站点的名称、票价、数量(默认为一张)、应付金额等信息。TVM目前可以接收5角、1元的硬币,5元、10元、20元的纸币。 选择票价购票(快捷购票):在待购票界面直接选择单程票票价后,转到购票信息界面。 检票进闸:将车票在刷卡区停留片刻,如票卡状态正常则闸机扇门打开,且顶灯绿色闪烁,蜂鸣器“滴”地一声鸣叫,进站界面出现单程票票价提示,由闸机通道进站。若闸机扇门没有开启,市民可拿着车票到客服中心分析不能进闸的原因,禁止攀爬、钻越栏杆、闸机。 候车:市民在站台安全黄线内候车,待列车完全停稳、车门完全开启后,遵循“先下后上,两边上中间下”的原则,有序上车。 乘车:列车发车前,车门上方的警示灯会闪亮,同时关门蜂鸣器也会有规律地鸣叫,此时尚未上车的乘客请退到安全线内。 下车:列车在行驶中,列车广播或车厢电子显示屏会告知乘客下一到站的站名,乘客应及早作好下车准备。 出闸:站立于闸机的通道外侧,若持单程票,将单程票插入投票口;若持甬城通,将车票在刷卡区内停留片刻;如票卡状态正常则闸机扇门打开,且顶灯绿色闪烁,蜂鸣器“滴”地一声鸣叫。若持单程票,出站界面出现票种提示;若持甬城通,出站界面出现票卡内余额提示及扣款金额。 出站:市民按照车站出入口导向指示选择出入口,通过楼梯、自动扶梯或车站通道出站。 办卡买票哪些人可得优惠 1、宁波轨道交通的票种有哪些?如何用?将来有没有其他票种,如月票? 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可使用在各车站自动售票机购买的单程票(含预赋值单程票)、纸票、纪念票以及其他有效车票,也可使用市民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甬城通IC卡。 单程票在发售当站、当日乘车有效,出站时由闸机回收。预赋值单程票在发售当日乘车有效,出站时由闸机回收。纸票适用于人工售检票运作模式,一般在大客流或AFC故障等情况下作应急备用。每张纸票乘客只能使用一次,发售时需车站人员盖上站名章和日期章,仅在日期章当日及售卖站进站。进站时由车站工作人员撕下一角,乘客从边门进站,出站时乘客从边门出站。纪念票按发行公告的具体规定购买和使用。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Ningbo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15年修订)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已获得了国务院批复,现将总规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编制目的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作为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随着区域发展背景的重大变化,宁波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为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817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市域空间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城镇发展等。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修改的重点地域。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市区行政区域,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三、规划期限 本次总规修改期限至2020年。 四、城市性质 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五、城市职能 国际贸易物流港、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 六、城市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95万,城市建设用地420平方公里。 七、市域空间布局 1.市域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2.市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市域空间格局。其中一核为宁波市区;两翼为由余姚市、慈溪市和杭州湾新区组成的北翼和由奉化市、宁海县和象山县组成的南翼;两带为东部滨海城镇产业带和西部山区生态人居带;

2015年我国铁路建设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5年我国铁路建设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铁路货运改革机会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长8.2%。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9万公里,西部地区营业里程4.8万公里、增长10.1%。路网密度126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9.5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复线里程6.4万公里、增长12.5%,复线率52.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电气化里程7.4万公里、增长12.9%,电化率60.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从铁路装备来看,截至2015年,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1万台,比上年减少69台,

其中内燃机车占43.2%,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电力机车占56.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6.5万辆,比上年增加0.4万辆;动车组1883组、17648辆,比上年增加479组、3952辆。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为72.3万辆。 从客运量来看,2015年,全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5.35亿人,旅客周转量11960.60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0.0%和6.4%。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4.96亿人,11905.30亿人公里,分别增长9.9%和6.4%。 从货运量来看,2015年,全国铁路完成货运总发送量33.58亿吨,货运总周转量23754.31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下降11.9%和13.7%。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7.14亿吨,21598.37亿吨公里,分别下降11.6%和14.0%。 从铁路建设情况来看,2015年全年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238亿元,投产新线953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306公里。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铁路建设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铁路作为交通行业的重要枢纽,在十三五期间必将起到推动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2016年铁路投资将达8000亿元以上。 “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据了解,铁路“十三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铁路不低于 2.3万公里,总投资不低于 2.8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中西部铁路、城际铁路是未来规划建设的重点,“十三五”期间,从中央到地方都会加大对铁路的支持力度。另外,如果将地方编制的一些投资项目纳入其中,“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将远超2.8万亿。 “十三五”期间,中央将进一步加大预算内资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重点投向中西部铁路、城际铁路,地方财政性资金也将向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倾斜。另外,

城市交通规划项目建议书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十分荣幸获邀参加“市城市交通规划”投标工作。为了尽可能多地吸纳国际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的经验,特邀请阿特金斯顾问公司予以协助,组成充分理解中国实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工作团队。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全权负责该项目的所有事宜。

目录 第一部分研究单位的业绩与经验 (5) 1经验与优势 (1) 1.1 资质优势 (1) 1.2 专业优势 (1) 1.3 丰富的合作经验 (2) 1.4 良好的信誉 (2) 2 主持单位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 (3) 2.1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概况 (3) 2.2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的业绩 (4) 2.3 市市政工程咨询中心的优势 (8) 2.3.1 经验优势 (8) 2.3.2 资源优势 (8) 2.3.3 技术优势 (9) 2.3.4 服务优势 (10) 3 协助单位市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11) 3.1 阿特金斯公司经验优势 (11) 3.2 阿特金斯公司的优势 (14)

第二部分任务理解与工作建议 (15) 1 概述 (18) 1.1 项目背景 (18) 1.2 规划围与规划年限 (19) 1.3 主要工作容 (19) 2 项目容分解 (20) 2.1 城市交通规划 (20) 2.1.1 研究目标与研究任务 (20) 2.1.2 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 (21) 2.1.3 研究容分解 (23) 2.2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33) 2.2.1 规划目标 (33) 2.2.2 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34) 2.2.3 工作任务 (37) 2.2.4 主要工作容 (38) 2.3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 (46) 2.3.1 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 (46) 2.3.2 规划层次 (49) 2.3.3 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49) 2.3.4 主要工作容及分解 (52) 2.3.5 对工作有决定性的外部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60) 2.3.6 分阶段工作大纲 (61)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总报告(DOC)

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总报告 (报批稿) 珠海市水务局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008年6月

项目名称:珠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委托单位:珠海市水务局 承担单位: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余荣霭(市政府) 副组长:梁社新(市水务局)、武林(市发展计划局) 成员:钟惠明(市水务局)、何洪广(市发展计划局) 郑卫东(市经贸局)、张瑞雄(市国土资源局) 熊豪品(市环保局)、黄东(农业局)、李叶新(市气象局)技术小组成员: 钟惠明、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张渊、程远 项目总负责: 陈晓宏教授(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中心)主任,博导) 专题负责: 刘青娥博士(专题一),吕幼治副教授、林文杰硕士(专题二),张灵博士(专题三),李艳博士(专题四),江涛博士、黎坤讲师、黄凡工程师(专题五),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六)、刘丙军讲师、刘德地博士(专题七),吕幼治、林文杰(专题八),刘祖发副教授(专题九)、陶贞副教授(专题十) 参与人员: 中山大学陈晓宏、江涛、刘祖发、涂新军、刘丙军 黎坤、陶贞、黄凡、吕幼治、陈俊合 于海霞、叶锦昭、石教智、刘德地、刘青娥 王兆礼、李艳、张灵、谢东瑜、林文杰 李晓华、张贞遴、孙夏平、刘霞、肖华斌 任秀文 珠海市水务局赵适剑、窦永强、侯卫东、郭家圣、张渊 程远、杨旻 总报告汇总:林凯荣 总报告审阅:陈晓宏

目录 前言 (1) 1 总纲 (1) 1.1珠海市自然社会基本认识 (1) 1.1.1 自然地理 (1) 1.1.2 河流水系 (2) 1.1.3 社会经济概况 (4) 1.2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 1.2.1 指导思想 (8) 1.2.2 规划原则 (9) 1.3规划单元与水平年 (9) 1.3.1 水资源5级分区 (9) 1.3.2 规划基准年和水平年 (10) 1.4目标与任务 (10) 1.4.1 总体目标 (10) 1.4.2 主要任务 (10) 1.5规划专题 (11) 1.6规划依据及参考材料 (11) 1.6.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1) 1.6.2 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规划成果 (12) 1.6.3 珠海市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12) 2 水资源调查评价 (14) 2.1水资源调查评价概述 (14) 2.2降水 (14) 2.2.1 降水空间特性 (15) 2.2.2 降水时间分布特性 (15) 2.3蒸发 (16) 2.4地表水资源量 (17) 2.5地下水资源量 (18) 2.6地表水水质 (18) 2.7水资源总量 (22) 2.8水资源可利用量 (22) 2.9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23) 2.9.1 水资源数量演变趋势 (23) 2.9.2 水资源质量演变趋势 (24) 2.10水资源评价 (25) 2.10.1 水资源量与全省、全国的比较 (25) 2.10.2 珠海市水资源特征 (25) 3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27) 3.1供水情势分析 (27) 3.1.1 供水基础设施 (27) 3.1.2 供水能力 (27) 3.1.3 供水量 (28) 3.1.4 供水量变化趋势 (29)

(交通运输)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交通运输)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 影响报告书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3年4月武汉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5、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调整环评的原因 宁波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城西的高桥镇,止于城东的东外环路站,线路全长约21km,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车站15座,设置停车场及车辆综合基地各1处,主变电所2处。 2008年,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07年10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于以环审[2008]65号文批复了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后续的工程设计、施工阶段,1号线一期工程结合地方城市道路规划,考虑实际的施工难度等因素,对停车场、车辆综合基地、供电方式、海宴路主变电站、局部线位、车站站位等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重点调整内容为: ●受电方式调整:由原环评采用第三轨受流方式调整为采用DC1500V 架 空接触网受电方式; ●石路头停车场位置调整:由于城西高桥地区道路规划及用地规划发生了 调整,使得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由原环评的位置向北移动了约700米; ●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布局调整:出入段线因1号线二期的引入进行了调 整,并将试车线调整到环境不敏感的南侧; ●地下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地下线线路除福庆北路~东环南路站区间 最大偏移量达56米外,其余地下线路仅局部微调,相应车站位置、风亭 等局部有调整; ●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由于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结合城市道路的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政治十校联考试卷.doc

2020 年宁波市十校联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居民家庭 2020 年总支出情况如下:食品 30000 元,衣服等家庭日用品 20000 元,教育、医疗 25000 元,水、电、煤 5000 元,通讯、交通、娱乐等 10000 元,购买股票、债券等30000 元。该居民家庭2020 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 A. 25%B.37.5%C.33.3%D.50% 2.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20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八个月回落。从2月份 CPI 同比涨 8.7%,到 12月回落到 1.2%, 去年的物价曲线犹如过山车。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回落的原因有 ①政府出台促进生产发展措施,保障市场供给②金融危机导致外需明显减弱 ③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对市场的传导作用④中央银行多次降低存贷 款利率,流通中货币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阅读“我国两类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照表” 企业类别人均产值(万元)能源消耗(每万元)人均利润(万元) 信息技术产业50 0.3 10 传统制造业 5 0.7 0.3 上表材料启示我们 ①信息技术产业经济效益较高②要以信息技术产业代替传统产业③应该优 先发展信息技术产业④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4.到2020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 WTO已经七年。七年来,中国平均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服务领域的开放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使自 己获益,而且也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七年来的实践证明 并且将进一步证明:中国加入WTO ①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②促进了国内产

(完整word版)广州智慧交通总体规划设计服务项目需求方案

广州市智慧交通总体规划设计服务 项目需求方案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2018年5月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广州市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广州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4年,由工信委牵头,广州市位列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前十名,荣获智慧城市应用创新奖。《广州市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基本建成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 面向新时代,为实现《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中提出的城市发展定位,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坚持创新和需求驱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搭建“创新引领、协调运作、绿色集约、开放合作、共享智慧”的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其中,创新引领是驱动引擎,协调运作是内部机制,绿色集约是生态模式,开放合作是产业体系、共享智慧是以人为本。 二、广州市智慧交通概况 1、智慧交通的定位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是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先决基础条件,关系着城市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人口迁徙,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教用等众多方面,直接引导着城市的构建

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全、高效、绿色的交通出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部分,智慧交通已成为“治愈”大城市病、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涵盖“中枢神经”智慧管理、“骨骼血管”智慧产业和“四肢感官”智慧民生三大领域,涉及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处于智慧民生领域的智慧交通,直接支撑引领智慧民生各项智慧服务提质增效,辐射带动智慧产业资源调配、区域布局,为智慧管理提供实时、全面的信息来源和成效反馈,形成智慧城市的“主动脉”。 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中的主要定位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体系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优先、重点建设发展,成为智慧城市的“领跑者”,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通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慧交通为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智慧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智慧交通推动交通运输效率、安全、绿色等方面的提升,为城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时间:2007-11-21 来源:作者: 温岭市人民政府令 第 89 号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更新时间:2005-10-17 返回目录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已经十三届市政府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王建平 二○○五年四月十九日 温岭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适用本办法。海水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第四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 第五条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水资

源的开发、利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市水利局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建设规划、财政、环境保护、农业林业、气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各镇、街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工作,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强化节约用水宣传和教育,全面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二章水资源规划 第八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环境灾害,应当统一制定规划。规划分为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综合规划,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 专业规划,是指防洪、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节约用水等规划。专业

最新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 文本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对宁波城市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经过近十年的实施,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为指导和适应新世纪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把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城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第二条规划依据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涉及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国家近期有关城市规划的政策、规定和宁波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经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20》及其他相关规划。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立足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合理安排城乡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坚持现代化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建设标准;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营造兼具江南水乡与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形成江、河、湖、港、桥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特色。 第四条规划重点

进行城市环境容量分析(土地、水、环境),清晰城市发展门槛限制条件,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规模;明确宁波在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地位,确定用地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研究城市综合交通设施,统筹安排路网场站;研究并确定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布局。 第五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中心城三个层次。市域即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365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城镇发展战略、城镇体系结构、都市区空间形态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发展城镇等。市区为宁波市市区行政区域,也是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中心城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地域,控制范围600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为2004年至20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4年至201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第七条成果组成 本规划由总体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以下黑体字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八条法律地位 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将作为宁波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技术性行政法规,凡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一切行为均应遵守本规划。 二、城市发展目标

《温岭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第三章 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三章水资源调查评价 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 一、水资源分区 1. 水资源分区目的 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地域单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 2. 水资源分区的原则 (1) 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供水系统的完整性。 (2) 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 (3) 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 (4) 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和主要水文站的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 (5) 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和有关规定执行。 3. 水资源分区 根据上述目的、原则和温岭市的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温岭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即温黄平原区(Ⅰ)和玉环区(Ⅱ)。详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 Ⅰ分区为温黄平原区:位于温岭市北、中、东部区域,该区地势西部高,主要为山丘;中东部低而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为温黄平原的主要产粮区。范围包括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五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石桥头、温峤(约占60%)九个镇。土地面积737.0Km2,耕地面积47.44万亩,其中水田40.19万亩,旱地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1%。该区是金清水系的主区域,无大型骨干蓄水工程,旱涝灾害较频繁,是防旱防涝的重点。 Ⅱ分区为玉环区: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该区地貌属沿海山区和小平原。

[精编]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宁波市轨道交通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 响报告书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环评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3年4月武汉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5、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

1建设项目概况 1.1调整环评的原因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城西的高桥镇,止于城东的东外环路站,线路全长约21km,设车站20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车站15座,设置停车场及车辆综合基地各1处,主变电所2处。 2008年,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2007年10月版)为依据,编制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于以环审[2008]65号文批复了一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后续的工程设计、施工阶段,1号线一期工程结合地方城市道路规划,考虑实际的施工难度等因素,对停车场、车辆综合基地、供电方式、海宴路主变电站、局部线位、车站站位等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重点调整内容为: ●受电方式调整:由原环评采用第三轨受流方式调整为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受电方式; ●石路头停车场位置调整:由于城西高桥地区道路规划及用地规划发生了调整,使得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由原环评的位置向北移动了约700米; ●天童庄车辆综合基地布局调整:出入段线因1号线二期的引入进行了调整,并将试车线调整到环境不敏感的南侧; ●地下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地下线线路除福庆北路~东环南路站区间最大偏移量达56米外,其余地下线路仅局部微调,相应车站位置、风亭等局部有调整; ●高架线线位及车站位置调整:由于石路头停车场位置,结合城市道路的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对宁波城市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经过近十年的实施,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为指导和适应新世纪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把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城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第二条规划依据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涉及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国家近期有关城市规划的政策、规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20》及其他相关规划。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立足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合理安排城乡空间;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坚持现代化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现代化设施建设标准;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营造兼具江南水乡与现代港城的城市个性,形成江、河、湖、港、桥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特色。

第四条规划重点 进行城市环境容量分析(土地、水、环境),清晰城市发展门槛限制条件,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规模;明确宁波在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地位,确定用地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研究城市综合交通设施,统筹安排路网场站;研究并确定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布局。 第五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中心城三个层次。市域即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365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城镇发展战略、城镇体系结构、都市区空间形态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发展城镇等。市区为宁波市市区行政区域,也是城市规划区范围,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中心城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地域,控制范围600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为2004年至20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4年至2010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第七条成果组成 本规划由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三部分组成。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以下黑体字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八条法律地位 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将作为宁波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技术性行政法规,凡在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一切行为均应遵守本规划。

十三五铁路建规划

“十三五”高铁大扩围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要建设北京至香港(台北)、呼和浩特至南宁、北京至昆明、包头银川至海口、青岛至银川、兰州(西宁)至广州、北京至广州、重庆至厦门等高速铁路通道。根据“十三”五规划,横向高铁干线有8条以上。主要有牡丹江到齐齐哈尔、北京到包头、青岛到银川、连云港到乌鲁木齐、上海到成都、上海到昆明、厦门到重庆、广州到昆明的高铁。 纵向的大干线有10条以上,分别是沿海高铁、京九、京广、北京到福州、呼和浩特到南宁、包头至海口、银川到昆明、北京到昆明、银川到厦门、西安到广州。 其中包海高铁走向是包头-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海口,这与此前包海高铁最初提出时经过恩施、吉首、怀化等地的情况不一样。根据国家“十三五”安排,未来五年中国还将修建和田-若羌铁路、东北沿边铁路和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推进与周边国家跨境通道和“一带一路”沿线通道建设等。 另外还要建设城市群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 1-2小时交通圈,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主骨架,实施市域(郊)铁路示范工程。 还将完善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300万以上人口城市轨道交通成网,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资深铁路规划专家张江宇认为,实际上“十三五”时期建设的铁路不止目前规划公布的内容,比如滇藏铁路已经在修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公布,途经商洛的西安至武汉、西安至重庆两个高铁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西安至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连接中西部的交通要道之一,线路由西安引出,经商洛市、十堰、襄阳至武汉。目前在湖北省境内,武汉至十堰高铁即将全面开工。西安至重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新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包头至海口纵向高铁大通道的一段,也是西安、重庆、成都环形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条高铁不仅对陕西省、湖北省和重庆市的发展效果明显,向东南延长线将贯穿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东渡台湾;向西、北连接呼和浩特、兰州、西宁乃至新疆和西藏,西进中亚各国,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大动脉。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中西部互动互补,统筹秦巴山片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三五”将建成以合肥为中心,联接所有设区市、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铁路网。 铁路部门已明确建设商丘—合肥—杭州、合肥—安庆、合肥—滁州—南京等客运专线,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城际铁路;建设庐

交通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原创).doc

交通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原创) 交通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原创) 更新:2018-12-11 09:56:15 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工程单位、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建设与施工、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欢迎阅读! 交通工程主要课程 交通工程、系统工程、交通工程经济与法规、交通规划、总图运输设计、交通港站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道路工程、轨道交通、交通项目评价、工程概预算等。 那么,该专业职业规划书怎么写呢?下面让高考升学网小编通过案例传授各位看官一点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技巧吧! 一、前言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和一个完整的人生规划,在这个竞争压机如此巨大的社会中我们注定将会是社会的淘汰品。 每一秒我们都在面对一个崭新的生活。机遇和挑战无处不在,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只有树立一个正确方向我们才能勇敢向前,向成功,向梦想靠近。为自己拟定一份职

业规划,帮助我发掘自我潜能,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二、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我主修专业。其次,我也深深地为能够进入这个专业而感到荣幸。同时,这也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新起的热门专业,它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的职业兴趣是做一名的地铁公司的工作人员。 2、职业能力 我相信,只要有信心、有热情、肯投入,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身为理科毕业的我,拥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我的学习能力较强,细心、坚韧、能和别人友好相处、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修取了具有专业知识的各总证书,我可以作为管理和专业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也为我实现自己的规划而打下一定的基础。 3、个人特质 我比较喜欢团队合作。因为我擅长篮球,篮球是一个团队意识比较强的运动,所以我认为在团队合作的过程当中我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了解别人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同时也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团队合作能够激发我的工作的热情、鞭策自己努力前进。同时,我能试图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顾全大局,喜欢有激情的工作。我相信的人组成的团队会更加。 4、职业价值观 我会考虑这份工作对实现我自身理想有多大帮助,对实现我的目标有多大的铺垫作用。我看重职业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有没有从中不断学习提高我个人能力的机会。当然,工资

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 领导小组 组长:曹羽 副组长: 庄德震(市府办) 林继平(市发展和改革局) 朱岳林(市环境保护局) 成员:赵永辉(市发展和改革局) 任发根(市环境保护局) 卢旦生(市财政局) 陈光辉(市建设规划局) 江胜(市工业经济局) 吴茂云(市科学技术局) 陈玉勤(市水利局) 王剑(市农业林业局) 梁金祥(市国土资源局) 陈文云(市海洋与渔业局) 郑卫斌(市风景旅游管理局) 《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 责任表 编制单位:温岭市环境保护局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项目负责人:王飞儿 参加人员:林琴徐向阳张秋玲 楼莉萍叶海波戴露莹 王利军何云峰周虹 钟晓航边金云 审核:任发根王飞儿 审定:朱岳林

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文本 登记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性质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根据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规律,将区域划分成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小区规划,明确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环境保护基本要求、污染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的过程。 第二条规划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区域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找出温岭市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其空间分布,确定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划定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明确各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区域产业发展环保准入门槛以及发展重点,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温岭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的定义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归为四类,即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 禁止准入区: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极敏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绝对保护区等。该区进行全面保护,禁止开发。 限制准入区: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或极重要、生态环境高度敏感或极敏感,对于维持区域乃至全省生态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的地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绝对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包括在内。该区进行优先保护,限制开发。 重点准入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为一般,生态服务功能中等或一般,产业结构与布局相对合理、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经济功能较强、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该区实行合理布局,重点开发。 优化准入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为轻度或中等,生态服务功能中等或一般,开发历史久、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深,产业结构与布局有待于优化、人口密集、环境容量小、人均自然资源拥有率低的地区。该区实行调整结构,优化开发。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 (3)《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 (4)《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2]8号 (5)《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2006年 (6)《浙江省县(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技术导则》(试行),2006年 (7)《台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年 (8)《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台州市实施规划》,2009年 (9)《温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 (10)《温岭市市域总体规划—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05-2030),2006年 (11)《温岭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年 (12)《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东海塘总体规划(2009-2020)》,2009年 (13)《温岭市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2006年 (14)《温岭市海洋功能区划》,2006年 (15)《温岭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04年 (16)《温岭市水土保持规划》,2006年 (17)其他相关资料 第五条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为温岭市全境,总面积15625.82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925.82平方公里,涉及5个街道11个镇。 规划基准年:2008年 规划近期:2008~2010年 规划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以《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和《温岭生态市建设规划》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