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习题1 总论

病毒习题1 总论

病毒习题1 总论
病毒习题1 总论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病毒(virus)

2.病毒体(virion)

3.壳粒(capsomer)

4.刺突(spike)

5.核衣壳

6.缺陷病毒

7.顿挫感染

8.干扰现象

9.灭活

10.亚病毒 11.病毒的基因重组

二、填空

1.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体积微小、建构简单、必须在敏感细胞内复制。

2.病毒的形态有球状、杆状或丝状,砖状、弹状和蝌蚪状。

3.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和衣壳构成。又称为核衣壳

4.亚病毒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5.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C-J病、疯牛病等。

6.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二十面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3种对称型。

7.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脂质和糖蛋白。

8.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生存,以复制方式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可抑制其增殖。

9.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10.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冷不耐热。加热56℃3

0分钟即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三、单选题

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

A.核心;

B.衣壳;

C.包膜;

D.核衣壳;

E.刺突;

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

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C.具有感染性;

D.包括核衣壳结构;

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 ,错误的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只含有一种核酸;

C.形态微小 ,可通过滤菌器;

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

A.保护作用;

B.吸附作用;

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免疫原性;

5.朊病毒(或称朊毒体)的化学本质是

A.核酸和蛋白质;

B.核酸、蛋白质和多糖;

C.核酸;

D.蛋白质;

E.糖蛋白;

6.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

A.溶解细胞病毒 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 C.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 D.有包膜病毒 E.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

7.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

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 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 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 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 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

8.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

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

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

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

9.下列病毒的基因组可直接作为mRNA的一组病毒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 B. 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HAV、埃可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HBV、轮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HAV。

10.控制病毒遗传变异的病毒成分是

A.染色体;

B.衣壳;

C.壳粒;

D.核酸;

E.包膜

11.不能用照射紫外线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原因是

A.此种灭活的疫苗抗原性弱;B.此种灭活的疫苗容易诱发被接种者癌瘤;

C.紫外线杀伤力弱不能灭活所有的病毒;

D.穿透力弱;

E. 此种灭活的疫苗经可见光照射可复活毒株。

12.测量病毒体大小最可靠的方法是

A.电镜测量法;

B. 光镜测量法;

C.X线衍射法;

D.超速离心法;

E.超滤过法。

13.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

A.核酸+包膜;

B.核心+衣壳+包膜;

C.核衣壳+包膜;

D.核心+衣壳;

E.核酸+蛋白质。

14.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

A.核衣壳;

B.核酸;

C.衣壳;

D.刺突;

E.包膜。

15.下列哪一项不是病毒体的特征

A.非细胞结构;

B.只含一种类型核酸

C.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

D.对抗生素不敏感;

E.对干扰素敏感。

16.关于病毒核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

C.RNA可携带遗传信息;

D.每个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

E.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

17.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双股DNA;

B.双股RNA;

C.单负股RNA;

D.单正股RNA;

E.单股DNA。

18.对病毒包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

B.表面凸起称为壳粒;

C.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

D.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

E.可保护病毒。

19.对病毒体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复制方式增殖;

B.测量单位是μm;

C.只含一种核酸;

D.是专性细胞内寄生

物; E.对抗生素不敏感;

20.对病毒体最正确的叙述是

A.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脱壳后仍有感染性的病毒核酸;

C.有刺突的包

膜病毒颗粒; D.可独立存在于细胞外的病毒颗粒; E.成熟的、完整的、具有

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21.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

A.保护病毒核酸;

B.介导病毒体吸附易感细胞受体;

C.构成病毒特异性抗

原;

D.本身具有传染性;

E.病毒分类、鉴定的依据;

22.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

A.磷酸;

B.蛋白质;

C.类脂;

D.肽聚糖;

E.核酸

23.对病毒衣壳的错误叙述是

A.由多肽构成的壳粒组成;

B.表面凸起称刺突;

C.可增加病毒的感染性;

D.呈对称形式排列;

E.可抵抗核酸酶和脂溶剂;

24.对病毒干扰现象错误的叙述是

A.只发生在活病毒之间;

B.可使感染自然终止;

C.与干扰素产生有关;

D.与病毒竞争细胞受体有关;

E.与缺陷性干扰颗粒有关.

四、问答题

1.简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最新】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单选);姓名得分: 注:每题5分,满分100分; 1.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两种论断,经判断___; (1)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在某些条件上激活;A)只有(1)正确B)只有 (2)正确;C)(1)和(2)都正确D)(1)和(2)都不正; 2.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病毒”是指______; A)细菌感染 B)生物病毒感染; C)被损坏的程序 D)特制的具 计算机病毒知识测试题(单选) 姓名得分: 注: 每题5分,满分100分

1.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两种论断,经判断______ (1)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在某些条件上激活,起干扰破坏作用,并能传染到其他程序中去;(2)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磁盘上的数据.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和(2)都正确 D)(1)和(2)都不正确 2.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病毒”是指______ A)细菌感染 B)生物病毒感染 C)被损坏的程序 D)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3.对于已感染了病毒的U盘,最彻底的清除病毒的方法是_____ A)用酒精将U盘消毒 B)放在高压锅里煮 C)将感染病毒的程序删除 D)对U盘进行格式化

4.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是_____ A)使磁盘发霉 B)破坏计算机系统 C)使计算机内存芯片损坏 D)使计算机系统突然掉电 5.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表现在______ A)能造成计算机器件永久性失效 B)影响程序的执行,破坏用户数据与程序 C)不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D)不影响计算机的运算结果,不必采取措施 6.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______ A)只会感染,不会致病 B)会感染致病 C)不会感染 D)会有厄运

病毒习题1总论

第23 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测试题 、名词解释 二、填空 6. 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 和复合对称型 3 种对称型。 9. 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 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三、单选题 1. 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 A. 核心; B.衣壳; C. 包膜; D. 核衣壳; E. 刺突; 2. 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 , 错误的是 10. 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 不耐热。加热 5 6 钟即可使病毒失去 感染性 称为 灭活 1. 病毒( virus ) 2. 病毒体( virion ) 3. 壳粒 capsomer ) 4. 刺突( spike ) 5. 核衣壳 6. 缺陷病毒 7. 顿挫感染 8. 干扰现象 9. 灭活 10. 亚病毒 11. 病毒的基因重组 1.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体积微小、 建构简单 必须在敏感细胞内复制 2. 病毒的形态有球状、杆状或丝状, 砖状 弹状 和蝌蚪状。 3. 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 核心 衣壳 构成。又称为 核衣壳 4. 亚病毒包括 拟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5. 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 疯牛病 等。 二十面体对称型、 螺旋对称型 7. 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 类脂质和糖蛋白 8. 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易感活细胞 内生存,以 复制 方式增殖。对 抗生素 不敏感, ,必须在 干扰素 可抑制其增殖。

A. 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 B. 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 C. 具有感染性 ; D.包括核衣壳结构; 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 , 错误的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 只含有一种核酸; 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 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 A.保护作用; B.吸附作用; 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免疫原性; 5.朊病毒(或称朊毒体)的化学本质是 A.核酸和蛋白质; B.核酸、蛋白质和多糖; C. 核酸; D. 蛋白质; E.糖蛋白; 6.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 A.溶解细胞病毒 B .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 C ?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 D .有包膜病毒 E .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 7.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 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 B 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 C.病毒在细胞外不 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 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 DNA以获得核苷酸 E.包膜病毒需 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 8.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 A.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 B. 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

呼吸道病毒题库1-2-10

呼吸道病毒题库1-2- 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麻疹最有效的预防途径是() A.大量注射抗生素 B.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C.注射患儿恢复期血清 D.注射干扰素 E.注射丙种球蛋白 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是麻疹最有效的预防途径。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可侵犯() A.睾丸 B.肾脏 C.骨骼 D.结肠 E.胃 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可侵犯睾丸。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可能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变种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C.麻疹病毒 D.冠状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本题考查呼吸道病毒所致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亦称非典型性肺炎。其病原体SARS病毒为一种新型变异冠状病毒。 (辽宁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de12936644.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人是唯一宿主,且患者主要为学龄儿童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风疹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麻疹病毒 本题主要考查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特点。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通过飞沫传播。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均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为() A.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 B.风疹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 C.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D.腺病毒、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 E.巨细胞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 本题考查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均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可致先天性畸形。

病毒学总论习题(带答案)

病毒学总论习题 一、单选题 1.病毒的形态哪种多见: A.球形 B.杆状 C.丝状 D.蝌蚪形 E.弹头形 2.病毒核衣壳中核酸外面包绕一层结构称() A.细胞膜 B.包膜 C.衣壳 D.外膜 E.微荚膜 3.某些病毒核衣壳外的一层结构称: A.细胞膜 B.包膜 C.衣壳 D.外膜 E.微荚膜 4.测量病毒的大小单位是: A.mm B.cm C.um D.nm E.dm 5.病毒严格胞内寄生是因为: A.在细胞外抵抗力弱 B.体积小,结构简单 C.只含单一核酸 D.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及细胞器,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 E.以上均不是 6.下述哪一种结构就是病毒颗粒: A.核酸 B.核衣壳 C.衣壳 D.包膜 E.微粒 7.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法 B.多分裂法 C.芽生 D.复制 E.以上均不是 8.病毒抵抗力特点是: A.耐冷又耐热 B.不耐冷、不耐热 C.耐热不耐冷 D.耐冷不耐热 E.以上均不是 9.病毒的垂直感染是指通过哪种途径感染: A.皮肤粘膜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接触 E.经过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感染 10.最简单的病毒结构是: A.核酸+衣壳 B.核酸+衣壳+包膜 C.核衣壳+包膜 D.核酸+包膜 E.以上都不是 11.下列能通过滤菌器的微生物是: A.病毒 B.螺旋体 C.放线菌 D.真菌 E.细菌 12.下列属于非细胞型生物的是: A.病毒 B.螺旋体 C.放线菌 D.真菌 E.细菌 13.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 E.蛋白质 14.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A.核心 B.衣壳 C.核心+衣壳 D.包膜 E.核心+衣壳+包膜 15.以下哪种微生物对抗生素不敏感: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病毒 D.立可次体 E.细菌 16.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 A.分裂 B.分泌 C.分化 D.释放 E.分解 17.病毒以何种方式增殖: A.二分裂法 B.复制方式 C.裂殖方式 D.芽生方式 E.分枝繁殖 18.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 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 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 C.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培养 D.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 E.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

病毒学试题

试题 1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 .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 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D.对干扰素敏感 E.耐冷不耐热 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微米(μm) C.微微米(pm) D.毫微微米(fm) E.微微微米(am) 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 C.衣壳由壳粒构成 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 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 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 B.核酸 C.衣壳 D.包膜 E.壳粒 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 B.风疹病毒 C.正粘病毒 D.弹状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 B.腺病毒 C.痘类病毒 D.疱疹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 B.衣壳 C.包膜 D.神经氨酸酶 E.血凝素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B.二分裂 C.分枝 D.减数分裂 E.芽生 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 A.吸附作用 B.保护核酸作用 C.病毒包膜的成分 E.免疫原性 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 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 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 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 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麻疹 D.腮腺炎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 A.ECHO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 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 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 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 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 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 A.突变 B.基因重组 C.加强作用 E.互补作用 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 A.交叉复活 B.多重复活 D.互补作用 E.表型混合 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 A.含有DNA和RNA C.含有核蛋白体 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E.对抗生素敏感 17.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 A.能通过细菌滤器 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 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 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 18.无包膜的病毒是: A.疱疹病毒 B.披膜病毒 C.流感病毒 E.狂犬病病毒 【B型题】 A 衣壳 B 核酸 C 包膜 D 核衣壳 E 壳粒 19.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B 20.保护病毒核酸的是:A 21.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D 22.电镜下可见的病毒形态学最小单位是:E 23.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C A 裸露20面体对称型 B 裸露螺旋对称型 C 有包膜20面体对称型 D 有包膜螺旋对称型 E 复合对称型 24.流感病毒是:D 25.肠道病毒是:A 26.噬菌体:E 27.单纯疱疹病毒:C A 有包膜RNA病毒 B 无包膜RNA病毒 C 有包膜DNA病毒 D 无包膜DNA病毒 E 缺陷病毒: 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A 29.丁型肝炎病毒:E 30.乙型肝炎病毒:C 31.腺病毒: 32 戊型肝炎病毒:B A 正粘病毒科 B 副粘病毒科 C 披膜病毒科 D 肝DNA病毒科

诺如病毒试题及答案

诺如病毒的防控知识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 1. 没有证据表明诺如病毒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2. 诺如病毒属杯状病毒,源于的一所学校引起的一次胃肠炎暴发。 3. 目前,诺如病毒有个种,其中个种能感染人类。在这几个种中已经确认有个型,而新亚型也在不断涌现,这使得疫苗开发变得困难。 二、单选 1.关于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B.症状是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 C.症状通常持续5-7天。 D.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但是暴露后12小 时也可能出现症状。 2.诺如病毒的感染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B.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C.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D.病毒很小,摄入1000个病毒才能使人发病。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诺如病毒很难灭活,它们存留在物体表面数天或数周后仍然可以感染人类。 B.可以在冷冻、加热条件下生存,甚至与一些消毒剂共存。 C.诺如病毒携带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数十亿病毒颗粒,少量病毒颗粒即可引起感染。 D.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缺乏持久的免疫力,并且产生的免疫力对诺如病毒其他变异株也有保护作用。 三、多选 1. 下列关于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说法正确的是() A.诺如病毒可引起急性胃肠炎,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恶心和腹痛 B.潜伏期多为48~96小时。 C.儿童患者表现为呕吐为主,成人患者腹泻较多。 D.大多数感染者在1~3天后好转,但小孩、老人和低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导致严重脱水。 2. 预防诺如病毒暴发,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厨工应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避免裸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B.厨工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应该避免进入厨房和制作食物。 C.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D.呕吐或腹泻后应清洗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和衣物。 四、判断 1.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潜伏期多在48~96h,最短24h,最长96h。( ) 2. 除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条件外,必须在粪便标本或呕吐物中检测出诺如病毒才能成为确诊病例。( )

病毒总论复习题.doc

病毒学总论复习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C.含有DNA和RNA 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 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微米(μm) B.毫微米(nm)C.微微米(pm) D.毫微微米(fm) E.微微微米(am) 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B.有包膜的病毒才有感染性 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 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 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 A.核衣壳B.核酸C.衣壳D.包膜E.壳粒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 A.腺病毒B.风疹病毒C.正粘病毒 D.弹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 A.流感病毒B.腺病毒C.痘类病毒 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 A.核酸B.衣壳C.包膜D.神经氨酸酶E.血凝素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复制B.二分裂C.分枝D.减数分裂E.芽生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 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 D.对脂溶剂敏感性E.免疫原性 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 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 C.构成病毒衣壳蛋白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 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 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B.麻疹C.脊髓灰质炎病毒 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 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 A.ECHO病毒B.麻疹病毒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 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 E.所有病毒对脂溶剂都敏感 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A.突变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D.表型混合E.互补作用 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 A.交叉复活B.多重复活C.温度敏感性变异

病毒练习题.doc

5 病毒 1. 噬菌体是病毒,它攻击的对象是() A.其他病毒B.细菌C.植物D.人类 2.如果想了解病毒的形态,需借助于() A. 放大镜B.解剖镜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 3. 近几年频频爆发的禽流感等疾病,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它们的病原体都 属于() A. 细菌B.真菌C.病毒D.单细胞生物 4.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外壳由蛋白质构成 B. 内部含有遗传物质 C. 不能独立生活 D. 属于单细胞生物 5. 病毒繁殖的场所是() A. 土壤中 B. 活细胞中 C. 空气中 D. 水中 6.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B.没有细胞结构 C.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D.个体较小,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 7. 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B. 病毒主要是对人和一些动物有害,对农作物等基本上没有害处 C. 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帮了大忙 D. 某些病毒可被利用来制取疫苗,预防疾病 8.请将下列病毒归类 ①大肠杆菌噬菌体②艾滋病病毒③烟草花叶病毒④腺病毒⑤禽流感病毒 A. 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 细菌病毒() 5 病毒 1. 噬菌体是病毒,它攻击的对象是() B.其他病毒B.细菌C.植物D.人类 2.如果想了解病毒的形态,需借助于() A. 放大镜B.解剖镜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 3. 近几年频频爆发的禽流感等疾病,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它们的病原体都 属于() A. 细菌B.真菌C.病毒D.单细胞生物 4.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外壳由蛋白质构成 B. 内部含有遗传物质 C. 不能独立生活 D. 属于单细胞生物 5. 病毒繁殖的场所是() A. 土壤中 B. 活细胞中 C. 空气中 D. 水中 6.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B. 没有细胞结构 C. 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D. 个体较小,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 7. 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B. 病毒主要是对人和一些动物有害,对农作物等基本上没有害处 C. 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病毒帮了大忙 D. 某些病毒可被利用来制取疫苗,预防疾病 8. 请将下列病毒归类 ①大肠杆菌噬菌体②艾滋病病毒③烟草花叶病毒④腺病毒⑤禽流感病毒 A.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 细菌病毒()

4病毒试题

单选: 1、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法 B.多分裂法 C.芽生 D.复制 2、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 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 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 C.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 D.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 3、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 A.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 B.直接杀伤细胞内的病毒 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抑制病毒复制 D.杀伤细胞外的病毒 4、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 A.病毒外毒素的致病作用 B.病毒内毒素的致病作用 C.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 D.病毒产生有毒性酶类 5、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A.细胞溶解 B.细胞融合 C.细胞转化 D.以上均可 6、早期基因编码的早期蛋白的主要功能有() A.调节病毒基因组表达 B.以上选项均正确 C.参与病毒核酸复制 D.改变或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的蛋白质 7、病毒囊膜上的刺次突的组成成分是:() A.脂类 B.多糖 C.糖蛋白 D.蛋白质 8、对病毒成熟和释放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DNA病毒在细胞核中装配 B.噬菌体一次释放几十至数百个子代病毒 C.DNA病毒潜伏的时间通常为5-10小时 D.RNA病毒在细胞核中装配 9、所有方法都可用于实验室中培养病毒,除了()之外 A.活的动物如鼠 B.受精鸡卵 C.组织培养 D.营养琼脂的斜面 10、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 ) A.蛋白质 B.核酸 C.多糖 D.脂类 11、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A.细菌 B.原生动物 C.霉菌 D.酵母菌 12、)噬菌体属于() A.微生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植物病毒 D.昆虫病毒 13、新病毒合成所需的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结构含在()中。 A.在宿主细胞中 B.在病毒的衣壳中 C.在病毒的基因组中 D.在病毒的包膜中 14、病毒物理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 A.致病性的病毒数量 B.有活力的病毒数量 C.有活力的病毒与无活力病毒数量的总和 D.无活力的病毒数量 15、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列文.虎克 16、昆虫病毒主要靠()感染。 A.接触 B.口器 C.伤口 D.a、b、c 17、病毒缺乏()。 A.增殖能力 B.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C.蛋白质 D.核酸 18、溶源菌遇到同一种噬菌体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噬菌体时表现为()。 A.抗性 B.免疫性 C.再次溶源性 D.裂解 19、病毒繁殖的场所是()。 A.土壤中 B.活细胞中 C.空气中 D.水中 20、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壳由蛋白质构成 B.内部含有遗传物质 C.不能独立生活 D.属于单细胞生物 21、某些病毒核衣壳外包被的一层结构称为()。 A.细胞膜 B.包膜 C.刺突 D.外膜

病毒习题1总论word精品

第23 章病毒的基本性状测试题一、名词解释 1. 病毒(virus ) 2. 病毒体(virion ) 3. 壳粒(capsomer) 4. 刺突(spike ) 5.核衣壳 6. 缺陷病毒 7. 顿挫感染 8. 干扰现象 9. 灭活 10. 亚病毒11. 病毒的基因重组二、填空 1.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体积微小、建构简单、必须在敏感细胞内复制。 2. 病毒的形态有球状、杆状或丝状,砖状、弹状和蝌蚪状。 3. 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和衣壳构成。又称为核衣壳 4. 亚病毒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5. 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C —J病、疯牛病等。 6. 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二十面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3 种对称型。 7. 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脂质和糖蛋白。 8. 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生存,以复制方式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可抑制其增殖。 9. 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10. 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冷不耐热。加热5 6C30分钟即可使病毒失去感染 性,称为灭活。 三、单选题 1 .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 A. 核心; B.衣壳; C. 包膜; D. 核衣壳; E. 刺突; 2. 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 错误的是 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C.具有感染性; D.包括核衣壳结构; 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3. 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 错误的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 只含有一种核酸; 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 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4. 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 A.保护作用; B.吸附作用; 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免疫原性; 5. 朊病毒(或称朊毒体)的化学本质是 A.核酸和蛋白质; B.核酸、蛋白质和多糖; C. 核酸; D. 蛋白质; E.糖蛋白; 6. 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 A.溶解细胞病毒B .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 C ?病毒基本结构 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 D .有包膜病毒 E .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 7. 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 A. 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B 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C. 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 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 E.包膜病毒需 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

病毒习题

【当堂检测】 1.病毒可以分成下列哪三类() A.真菌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B.原核病毒、真菌病毒和细菌病毒C.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D.生物病毒、微生物病毒和噬菌体病毒2.科学家把病毒分成了三类,是根据它们的什么特征() A.形态结构 B.生理功能C.生活习性D.寄主类型 3.观察病毒的形态,需要使用()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解剖镜 4.禽流感病毒常在春秋季节肆虐。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微小,结构简单B.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 C.能使人、禽得病D.能够利用春秋季节来防治禽流感 5.一般情况下,病毒的结构只有() A.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核心B.蛋白质 C.遗传物质D.就是一个细胞结构 6.病毒生活在() A.水中 B.土壤中C.寄主细胞内 D.生物体表面 7.病毒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里,表现出的主要生命现象是() A.繁殖B.发育 C.生长D.取食和消化 8.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比细胞小的多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中 C.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D.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动物病毒也叫噬菌体 9.病毒的生活特点()

A.能独立生活 B.必须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 C.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地方D.营腐生生活或寄生 10.下列对病毒繁殖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形成受精卵的方式进行繁殖 B.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C.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自己的蛋白质,制造新的病毒 D.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所寄生细胞中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11.在基因工程中,常常用做基因转载的载体工具的是() A.细菌B.病毒 C.真菌 D.动物 12.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由于绿脓杆菌感染对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感染不容易控制,患者常常患白血病。用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绿脓杆菌属于哪一类生物?() A.细菌B.真菌C.病毒D.霉菌 (2)用什么方法治疗化脓性感染效果好?为什么? 13.阅读以下资料,根据资料内容回答问题: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它的致病因素是结构上很相似的一组病毒,这组病毒被统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种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陷,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1)根据寄生的类型,艾滋病病毒应属于 ________ 病毒,其结构和其他类型的病毒一样,都只有________组成的外壳和由________组成的核心。 (2)有的同学说,艾滋病病毒的生命力很强,它甚至脱离寄主的活细胞后几年仍能独立地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试分析说明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病毒性皮肤病试题

病毒性皮肤病试题 试题 一、单选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 1. 以下不能传播传染性软疣的途径有( ) A、皮肤间直接接触 B、性接触 C、游泳池等公共设施 D、输血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皮损消退后神经痛持续( ) A、1周以上 B、2周以上 C、1个月以上 D、半年以上 3. 带状疱疹最易累及的部位是( ) A、颈神经支配区域 B、肋间神经支配区域 C、三叉神经支配区域 D、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4. 带状疱疹典型的皮损是( ) A、全身散在分布的浆液性小水疱 B、沿单侧神经分布的集簇性小水疱 C、皮肤-粘膜交界处的集簇性小水疱 D、散在分布的乳头瘤样增生 5. 以下病毒性皮肤病一般不再复发的是( ) A、带状疱疹 B、单纯疱疹 C、尖锐湿疣 D、传染性软疣 6.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潜伏于( ) A、真皮层皮肤附属器 B、基底膜带 C、脊髓后跟神经节 D、感觉神经轴索 7. 关于水痘和带状疱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病毒致病 B、抵抗力低下时导致水痘

C、愈后均遗留瘢痕 D、无获得性免疫力 8. 糖皮质激素使用于带状疱疹老年患者的目的是( ) A、止痛 B、抗感染 C、抑制炎症过程 D、促进神经修复 9. 寻常疣的典型皮损为( ) A、散发性红斑 B、群集性小水疱和浅表溃疡 C、乳头瘤状增生 D、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的半球形丘疹 10.带状疱疹患者局部水疱已破溃,红肿明显,宜用( ) A、炉甘石洗剂外用 B、硼酸溶液湿敷 C、万乃洛韦软膏外用 D、龙胆紫外用 11.以下疾病中可发生同形反应的是( ) A、尖锐湿疣 B、传染性软疣 C、寻常疣 D、扁平疣 12.以下疾病不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是( ) A、寻常疣 B、尖锐湿疣 C、传染性软疣 D、扁平疣 13.以下关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为RNA病毒 B、有20余种亚型 C、引起的皮损主要为赘生物 D、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14.顿挫型带状疱疹表现为( ) A、仅出现红斑、丘疹而无水疱 B、同时侵犯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皮损 C、不出现皮损而仅有神经痛 D、侵犯肺、脑等器官

病毒学题库

病毒学题库 一.判断改错题(少了大约 11题左右,10对10错,共15分) 1. 判断(描述)病毒的大小常用的单位是微米。 (X,微米7 nm 或?) 2. 病毒分类系统中“种”作为最小的分类单位。 (V ) 3. 病毒的突变只是指自发突变。 (X,病毒的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4.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流产感染,限制性感染和潜伏感染。 (V ) 核心为两条单链DNA 构成的双体结构,并含有反转录酶。 (X, DNA 7 RNA 6.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是一种由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V ) 7. 流感病毒的宿主限制性不是很严格,能跨越种属传播。 8.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且病毒极易变异, (V ) 9. 狂犬病只发生在犬和人身上,其他动物很少发生。 ★阳性,乙肝。() 三.名词解释1(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病毒基因重组:两种不同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遗传物质(核酸)的交换,称为(病 毒)基因重组, 其子代称为重组体。 ★ 2.病毒隐码:描述病毒性质的一系列符号。包括核酸的类型、 链数、分子量大小,病毒粒 子的形状,宿主传播介质等。 【有四对符号,包括核酸类型 /核酸链数,核酸分子量(X 106 ) /病毒粒子中含核酸的百分率,病毒粒子的外形 /病毒被壳的外形,寄主种类 /传播介体种类 (或传播方式)】 3. 缺损病毒:是指基因组上一个或多个病毒自我复制必需基因功能缺乏, 它的复制需依赖其 它病毒基因或基因组的辅助活性, 否则在活的允许细胞内也不能完成复制。 有些病毒因基因 一.填空题|( 10分) 1. 第一个提出病毒概念的是: 贝杰林克(Martinus Bejerink )。(病毒学之父) 2. 病毒的特点有: 没有细胞结构、仅有一种类型的核酸、特殊的繁殖方式、缺乏完 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也没有核糖体 、绝对的细胞内寄生 。 3. 病毒的对称性有: 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复杂对称 。 4. 病毒的复制过程有: 吸附、侵入、脱壳、病毒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装配和释放。 5. 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 型肝炎病毒。 6. 昆虫病毒杀虫剂的缺点有: ★ 7.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是: ★ 8.病毒的宿主有:微生物 ★ 9.病毒的核酸类型有: 单链 RNA ( ssRNA )。 ★ 10.病毒突变体的种类有: 适应新宿主突变体。 ★ 11.人畜共患的病毒有: ★ 12.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 ★ 13.昆虫病毒杀虫剂的优点有: 对人畜(人体、畜禽、鱼虾等)安全无害,不会造成环境 污染问题、病毒的宿主特异性高、昆虫病毒使用后效果明显 。 仅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杀虫速度缓慢 病毒特异性强,寄主范围窄 。 法国人 Adolf Mayer 。 植物、动物。 双链 DN (dsDNA 、单链 DNA( ssDNA )、双链 RNA( dsRNA 、 条件致死突变体 蚀斑突变体、抗原突变体、共变体、 流感病毒、狂犬病毒、朊病毒。 (V ) 往往造成世界性大流行,甚至爆发流行。 (X,狂犬病病毒感染所有温血动物)

病毒学总论习题

中国基础医学学习论坛?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病毒学总论习题 查看完整版本: 病毒学总论习题 msn 2007-1-30 14:50 病毒学总论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 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C.含有DNA和RNA 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 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微米(μm) B.毫微米(nm) C.微微米(pm) D.毫微微米(fm) E.微微微米(am) 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 B.有包膜的病毒才有感染性 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 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 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 A.核衣壳 B.核酸 C.衣壳 D.包膜 E.壳粒 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 A.腺病毒 B.风疹病毒 C.正粘病毒 D.弹状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 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腺病毒 C.痘类病毒 D.疱疹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 的是: A.核酸 B.衣壳 C.包膜 D.神经氨酸酶 E.血凝素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复制 B.二分裂 C.分枝 D.减数分裂 E.芽生 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 关的作用是: A.吸附作用 B.保护核酸作用 C.病毒包膜的成分 D.对脂溶剂敏感性 E.免疫原性 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 蛋白的功能是: 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 的合成 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 白 C.构成病毒衣壳蛋白 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 合成 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 的DNA多聚酶 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 向外释放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麻疹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12.以“出芽”方式从 细胞释放的病毒是: A.ECHO病毒 B.麻疹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 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毒60℃30 分钟可被灭活 B.大多数病毒在-70℃ 下可存活 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 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 但保留抗原性 E.所有病毒对脂溶剂都 敏感 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 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 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 异称之为: A.突变 B.基因重组 C.加强作用 D.表型混合 E.互补作用 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 基因突变: A.交叉复活 B.多重复活 C.温度敏感性变异 D.互补作用 E.表型混合 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 同的特点是: A.含有DNA和RNA

第三章病毒试题

第三章病毒试题一.选择题 30569.多数病毒粒子的大小为 A.10nm, B.100nm左右 C.300nm D.10-300nm 答:(B) 30570.病毒的大小以()为单位量度。 A. m B.nm C.mm 答:(B) 30571.E.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A.球形 B.蝌蚪形 C.杆状 D.丝状 答:(B) 30572.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的病毒。 A.蛋白质 B.RNA C.DNA D.DNA和RNA。 答:(B) 30573.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脂类 答:(B) 30574.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A.脂类 B.多糖 C.蛋白质 答:(A) 30575.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 答:(B) 30576.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答:(C) 30577.在-70℃时病毒的保存时间为: A.以小时计 B.以天计 C.以月计 D.以年计 答:(C) 30578.昆虫病毒主要靠()感染 A.接触 B.口器 C.伤口 答:(B) 30579.CPV是 A.颗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答:(B) 30580.NPV是 A.核多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颗粒体病毒 答:(A) 30581.GV是: A.无包涵体病毒 B.颗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答:(B) 30582.核多角体病毒是: A.dsDNA杆状病毒 B.ssDNA杆状病毒 C.dsRNA病毒 D.ssRNA病毒 答:(A) 30583.质多角体病毒是: A.dsDNA球形病毒 B.ssDNA球形病毒 C.dsRNA球形病毒 D.ssRNA杆状病毒 答:(C) 30584.颗粒体病毒是:

病毒习题1 总论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病毒(virus) 2.病毒体(virion) 3.壳粒(capsomer) 4.刺突(spike) 5.核衣壳 6.缺陷病毒 7.顿挫感染 8.干扰现象 9.灭活 10.亚病毒11.病毒的基因重组 二、填空 1.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有体积微小、建构简单、必须在敏感细胞内复制。 2.病毒的形态有球状、杆状或丝状,砖状、弹状和蝌蚪状。 3.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和衣壳构成。又称为核衣壳 4.亚病毒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5.阮病毒引起人类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C-J病、疯牛病等。 6.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二十面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3种对称型。 7.包膜病毒的包膜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脂质和糖蛋白。 8.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生存,以复制方式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可抑制其增殖。 9.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10.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冷不耐热。加热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三、单选题 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 A.核心; B.衣壳; C.包膜; D.核衣壳; E.刺突;

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 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C.具有感染性; D.包括核衣壳结构; 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只含有一种核酸; 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 A.保护作用; B.吸附作用; 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免疫原性; 5.朊病毒(或称朊毒体)的化学本质是 A.核酸和蛋白质; B.核酸、蛋白质和多糖; C.核酸; D.蛋白质; E.糖蛋白; 6.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 A.溶解细胞病毒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C.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D.有包膜病毒E.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 7.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 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 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 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 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 8.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 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 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最新病毒学试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A型题】 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 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D.对干扰素敏感 E.耐冷不耐热 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微米(μm) C.微微米(pm) D.毫微微米(fm) E.微微微米(am) 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 C.衣壳由壳粒构成 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 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 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 B.核酸 C.衣壳 D.包膜 E.壳粒 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 B.风疹病毒 C.正粘病毒 D.弹状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 B.腺病毒 C.痘类病毒 D.疱疹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 B.衣壳 C.包膜 D.神经氨酸酶 E.血凝素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B.二分裂 C.分枝 D.减数分裂 E.芽生 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 B.保护核酸作用 C.病毒包膜的成分 E.免疫原性 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 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 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 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 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麻疹 D.腮腺炎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 A.ECHO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 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 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 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 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 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 A.突变 B.基因重组 C.加强作用 E.互补作用 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 A.交叉复活 B.多重复活 D.互补作用 E.表型混合 16.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 A.含有DNA和RNA C.含有核蛋白体 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E.对抗生素敏感 17.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 A.能通过细菌滤器 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 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 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 18.无包膜的病毒是: A.疱疹病毒 B.披膜病毒 C.流感病毒 E.狂犬病病毒 【B型题】 A 衣壳 B 核酸 C 包膜 D 核衣壳 E 壳粒 19.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是:B 20.保护病毒核酸的是:A 21.无包膜病毒完整病毒体的是:D 22.电镜下可见的病毒形态学最小单位是:E 23.含有宿主细胞成分的是:C A 裸露20面体对称型 B 裸露螺旋对称型 C 有包膜20面体对称型 D 有包膜螺旋对称型 E 复合对称型 24.流感病毒是:D 25.肠道病毒是:A 26.噬菌体:E 27.单纯疱疹病毒:C A 有包膜RNA病毒 B 无包膜RNA病毒 C 有包膜DNA病毒 D 无包膜DNA病毒 E 缺陷病毒: 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A 29.丁型肝炎病毒:E 30.乙型肝炎病毒:C 31.腺病毒: 32 戊型肝炎病毒:B A 正粘病毒科 B 副粘病毒科 C 披膜病毒科 D 肝DNA病毒科 E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33.麻疹病毒属于:B 34.流感病毒属于: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