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1)总习题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1)总习题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1)总习题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1)总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练习题

一、填空:

1、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名著”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就成了民族与人类的“经典”。

2、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要注意作者“写什么”,更要着重体味作者“怎么写”。

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的“教学大纲”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提高每个学习者的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审美力。

4、包括文学阅读在内的文学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感受“艺术的魅力”,开发“想象力”,培育“炽热”的情感,“博大”的情怀,学会以_审美的眼光去读作品,看世界。

5、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闻名中国现代文坛。

6、《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一件“无聊的事”是为他三岁的弟弟迁坟。

7、《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做的第二件“无聊的事”是送剪绒花给阿顺。

8、《孤独者》《伤逝》是与《在酒楼上》同时期的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9、《铸剑》是鲁迅《故事新编》里的小说。

10、《铸剑》是一篇言必有据、随意点染的“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的充满现代精神的小说。前三节故事的高潮是“三头相博”,第四节的高潮是“_三头同葬”。

11、鲁迅小说《铸剑》中的两个复仇者是宴之敖和眉间尺。

12、《在酒楼上》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

13、鲁迅在小说《铸剑》中,这样写道:“眉间尺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14、《伤逝》的女主人公是子君。

15、周作人所说的“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指的是鲁迅创作的《在酒楼上》。

16、《补天》、《理水》、《非攻》都是《故事新编》中的小说。

17、废名原名冯文炳。

18、废名小说创作始于1922年,终于1948年,几乎与现代文学相起讫。

19、1929年,废名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竹林的故事》。

20、“诗化”、“田园_ ”是废名小说第一个时期的主要风格,“禅趣”、“涩味”是他第二个时期的主要风格。

21、《桥》和《菱荡》都是废名“纯正艺术风格”的代表,淳朴而恬淡,充满诗情画意。

22、史家奶奶是废名小说《桥》中的人物。

23、废名在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的开头,这样写道:“俩个小孩,在水磨中寻得了俩个乐处”,一是纯,一是慈。

24、《倾城之恋》写的是_白流苏和范柳源的婚恋故事。

25、《倾城之恋》是一个上海与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

26、《倾城之恋》中男女主人公相识的介绍人是徐太太。

27、《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是出身破落大族的闺秀白流苏。

28、《倾城之恋》中的男主人公是阔绰的华侨子弟范柳源。

29、《金锁记》的主人公是曹七巧_。

30、《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是出身破落大族的闺秀白流苏,男主人公是阔绰的华侨子弟范柳源。

31、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禁锢””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32、《倾城之恋》是一个上海与香港_ 之间的“双城故事”。

33、《子夜》《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

34、《子夜》中吴老太爷的“护身法宝”是_《太上感应篇。

35、小说《虹》道过主人公梅行素(梅女士)从“五四”到“五卅”的时代大波澜中的种种挣扎、反抗,写出了中国知识青年由“人的意识”转换为“群的意识”的心灵历程和历史进程。

36、茅盾自觉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创造,主要创造了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两个形象系列。

37、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部小说。

38、钱良材是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中主要人物之一。

39、《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

40、《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顺顺。

41、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创作可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萧萧》和《丈夫》可视为现实题材。

42、《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

43、沈从文以他特有的乡下人和都市知识者的眼光,用小说和散文构建起一个充满真善美、多彩而隐忧的理想的湘西文学世界。

44、《边城》中大佬与二佬的父亲是顺顺。

45、沈从文的大部分以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对下层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说的同情与温爱。

46、《边城》描写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一个少女,以致造成悲剧的故事。

47、《边城》结尾处写到:“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里,这个人是指傩送(二老)。

48、学者赵园在《《边城》——一个关于水故事》中对沈从文的《边城》进行了评析,收在《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

49、沈从文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

50.在《正红旗下》里,老舍作为满族正红旗_族的后裔,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51、老舍的小说_《正红旗下》_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52、“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中大姐的婆婆。

53、老舍的小说《正红旗下》_ 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54、“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中的大姐的婆婆。

55、老舍创造的“市民世界”主要有老派市民、__新派市民、正派市民和城市贫民形象系列。

56、在老舍的创作中,被看作是《骆驼祥子》的姊妹篇的作品是《我这一辈子》。

57、小说《骆驼祥子》中的男女主人公是祥子和(虎妞。

58、二哥福海是老舍作品《正红旗下》中的人物。

59、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小说。

60、萧红不仅创作了《呼兰河传》,还有代表作中篇《生死场》。

61、《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62、除了《呼兰河传》,萧红的另一部代表作是中篇小说_《生死场》_。

63、赵园的《北京:城与人》虽不是老舍的专论,但对于作为“京派”所依托的北京文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有非常独到的发现。

64、“我忽然觉得很舒适,呼吸也更通畅了。我若有意无意地替她撑着伞,徐徐觉得手臂太酸痛之外,没有什么感觉。”这是出自施蛰存的小说《梅雨之夕》。

65、《呼兰河传》是作家为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的,它写出卑琐哀苦的物质生活,愚昧落后的乡风民俗,种种人的生老病死,希望的幻想和挣扎的顽强。

66、“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的使人睁不开眼睛,亮的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这是作家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中第三章的段落。

67、《故里三陈》是汪曾褀回忆故乡的小说,“故里”是指江苏省的高邮。

68、陈四是汪曾褀小说《故里三陈》中回忆的故乡人,这篇小说大量的笔墨在写迎神赛会的情景,对人物的描写非常少。

69、《故里三陈》中写到了故乡的三个有特殊技能的人,被称为向大人的瓦匠是陈四。

70、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故里三陈》显示了一种丰富的文化底蕴,作者自己称“气氛即人物”。

71、《受戒》是汪曾褀回忆童年的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和英子姑娘朦胧的爱情故事。

72、王蒙《春之声》中所用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意识流。

73、《春之声》的题目源自火车上录音机里的德语歌曲和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个标题蕴含了80年代初人们对时代_的特定指认方式。

74、1943年5月,赵树理创作了成名作《小二黑结婚》,这是根据在乡下遇到迫害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的案件写的。

75、《李有才板话》中,老槐树底的人只有两辈,一个“老”字辈,一个“小”字辈。

76、赵树理对现代文学的最大贡献是提供了翻身农民__的真实形象。

77、赵树理对中国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与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78、赵树理笔下“老一代农民”形象,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三仙姑是背着沉重的封建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

79、《李有才板话》真实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生活的横断面”,描写了农村各阶层的心理变动,因此,被誉为“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

80、作为典型的乡土小说家,汪曾祺主要继承了沈从文的风格,以抒情的笔调,着意描写风俗民情,刻画下层百姓的人情人性。

81、汪曾祺的小说给人深刻印象的是风俗画的特点,这构成他作品的审美氛围,它既是作品最表层的物质外壳,更是内在的审美核心。

82、陈小手、陈泥鳅、陈四是汪曾祺小说《故里三陈》中的人物。

83、散文化的笔法,是汪曾祺小说风格的重要特点。

84、《孩子王》和《树王》是阿城的小说。

85、小说《棋王》没有描写王一生与现实环境的直接矛盾冲突或深刻的社会思考,而重点突出与强调了他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着重描写王一生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情。

86、阿城的《棋王》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王一生的故事。

87、“他的头发这几天象发了疯一样的长,已经有两寸长,头发根根竖起,像刺猬的硬毛”,这里描写的人物出自小说___《棋王》。

88、《棋王》中,教王一生下棋的捡破烂老头有自己的行为哲学,即为棋不为生。

89、被王一生仔细收藏着的是母亲送给他的一副无字棋,它是王一生下棋的内驱力。

90、阿城的作品《棋王》、孩子王_、树王,都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棋、字、树,都是中国文化中人格的象征,小说中的人物便在与传统文化的相融之中,实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

91、《透明的胡萝卜》中,小铁匠因为嫉恨小石匠与菊子姑娘的爱情,与小石匠展开了搏斗,其中受到黑孩帮助的人是小铁匠。

92、《透明的红萝卜》与一般以“故事”为主的小说不同,它着重传达的是一种“感觉”,具有超现实的诗化色彩。

93、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的副标题是上海的故事。

94、《纪实与虚构》属于自传体小说,与它同期发表相同类型小说的还有陈染、林白等人。

95、在《纪实与虚构》中,“写作”被称为在纸上造房子,同时又被称为“带有自传性的纪录”。

96、《纪实与虚构》的基本叙事方式是为“有限的个体经验性存在”寻求“无限的抽象关联”,即为“具体的景观”寻找抽象的虚构。

97、《纪实与虚构》是女作家王安忆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从个人经验入手来书写自身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关系。

98、《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莫言。

99、小石匠、菊儿、小铁匠、老铁匠是莫言的小说_《透明的红萝卜》_中的人物。

100、铁凝在《孕妇和牛》中着重传达一种对生命的温婉和谐的情绪。

101、铁凝《孕妇与牛》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写孕妇对字的摹写。

102、“她愿意用俊来形容这些慢慢出现在她笔下的字,这些字又叫她由不得感叹:只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呵”,这段文字出自小说《孕妇与牛》。

103、在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铁凝的成名作《_哦,香雪》通过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向往与憧憬,展示出山村少女纯真质朴的美好心灵。

104、余华的戏仿小说代表作是《古典爱情》、《一个地主的死》和《鲜血梅花》

105、90年代以后,余华在现实力量感召下创作出《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时,作家真切体会到,描写现实比形式探索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106、《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不仅和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相连,还和当代中国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

107、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是许三观与许玉兰_。

108、《许三观卖血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物的对话和语言做了最大限度的实验。

109、《许三观卖血记》有意强化对话并重复使用同样的语句,在小说结构和节奏上造成了一种复沓的效果。

二、指出下列人物所属的作品

1.福海(《正在红旗下》)

2.白流苏(《倾城之恋》)

3.吕韦甫(《在酒楼上》)

4.李有才(《李有才板话》)

5.翠翠(《边城》)

6.眉间尺(《铸剑》)

7.范柳原(《倾城之恋》)

8.林佩珊(《子夜》)

9.张素素(《子夜》)

10.祥子(《骆驼祥子》)

11.子君(《伤逝》)

12.潘月亭(《日出》)

13.傩送(《边城》)

14.眉间尺(《铸剑》)

15.范柳原(《倾城之恋》)

16.林佩瑶(《子夜》)

17.小福子(《骆驼祥子》)

18.李石清(《日出》)

19.莫须有先生(《莫须有先生传》)

20.杜竹斋(《子夜》)

21.曹七巧(《金锁记》)

22.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

23.吴老太爷(《子夜》)

24.黄省三(《日出》)

25.张素素(《子夜》)

26.柳原(《倾城之恋》)

27.愫芳(〈北京人〉)

28.阎恒元(〈李有才板话〉)

29.杜竹斋. (《子夜》)

30.陈聋子(〈菱荡〉)

31.顺顺(《边城》)

32.祥子(《骆驼祥子》)

33. 黑的人(宴之敖者)(《铸剑》)

34. 曾思懿(《北京人》)

35.魏连殳(《孤独者》)

36.陈小手(《故里三陈》)

37.张福贵()

38.陈四(《故里三陈》)

39.王一生(《棋王》)

40.黑孩(《透明的胡萝卜》)

41.许玉兰(《许三观卖血记》)

42.菊儿(《透明的胡萝卜》)

43.岳之峰(《春之声》)

44.一乐(《许三观卖血记》)三、指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1.《金锁记》(张爱玲)

2.《生死场》(萧红)

3.《正红旗下》(老舍)

4.《梅雨之夕》(施蛰存)

5.《铸剑》(鲁迅)

6.《红玫瑰白玫瑰》(张爱玲)

7.《霜叶红似二月花》(茅盾)

8.《断魂枪》(老舍)

9.《生死场》(萧红)

10、《长恨歌》(王安忆)

11、《现实一种》(余华)

12、《檀香刑》(莫言)

单项选择

1、《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以教书谋生的城市是(B)。

A.济南

B.太原

C.S城

D.北京

2、《伤逝》的主人公是(C)。

A.宴之敖者

B.魏连殳

C.涓生

D.“我”

3、《子夜》中的“诗人”是(D)。

A.李玉亭

B. 杜学诗

C.雷鸣

D. 范博文

4、《边城》中,大老向翠翠求婚走的是(C)。

A.马路

B.山路

C.车路

D.水路

5、施蛰存被某些研究者列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的重要成员。这个流派是( D )

A. 鸳鸯蝴蝶派

B.新月派

C.海派

D. 新感觉派

6、《正红旗下》中,“虽是武职,四品顶戴的佐领,却不大爱谈怎么带兵与打仗”的人物是(A)。

A.大姐的公公

B.大姐夫

C.“我”的二舅

D.“我”的大舅

7、下面的作品哪一部是废名抗战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 D)?

A.《菱荡》

B.《桥》

C.《竹林的故事》

D.《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8、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棋王》的是(D)。

A.“我”

B.脚卵

C.拾破烂的老头

D.小福

9、《透明的红萝卜》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它描写的生活发生在(A)

A.文革时期

B.改革开放初期

C.战争年代

D.九十年代

10、《透明的红萝卜》中屡次对黑孩进行体罚虐待的是( D )

A.菊子

B.小石匠

C.老铁匠

D.小铁匠

11 、《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__B__。

A. 《呐喊》

B.《彷徨》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12 、《孤独者》的主人公是 __B__。

A. 宴之敖

B.魏连殳

C.涓生

D.“我”

13 、废名被认为是 __A__的鼻祖。

A. 京派

B.京味

C.海派

D.新月派

14 、“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这句话是__A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 瞿秋白

B.鲁迅

C.郭沬若

D.胡适

15 、老舍被人称为 __A_小说的鼻祖。

A. 京味

B.京派

C.海派

D.北京市民诗人

16 、“老一辈正在一个又一个的走向河的那边。咚咚咚、噔噔噔、嘭嘭嘭,是在过桥了吗?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中国和外国,城市和乡村,此岸和彼岸的桥啊!”这一段话出自 __C__。

A. 《棋王》

B.《孕妇和牛》

C.《春之声》

D.《与往事干杯》

17 、《透明的红萝卜》中,小石匠与小铁匠的争斗中, __B_被打瞎了一只眼。

A. 黑孩

B.菊子

C.小石匠

D.小铁匠

18 、王安忆称为“虚构自己”的小说是 __A_。

A. 《纪实与虚构》

B.《小鲍庄》

C.《长恨歌》

D.《本次列车终点》

19 、下列作品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_A__。

A. 王蒙《春之声》、汪曾祺《岁寒三友》、王安忆《纪实与虚构》、阿城《树王》

B.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汪曾祺《小鲍庄》、阿城《棋王》、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C. 王蒙《春之声》、余华《活着》、王安忆《大浴女》、铁凝《孕妇和牛》

D.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王安忆《纪实与虚构》、铁凝《一个人的战争》、陈染《无处告别》

20 、下列小说,均属于余华创作的是 __C__。

A. 《许三观卖血记》、《小鲍庄》、《褐色鸟群》

B. 《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褐色鸟群》

C. 《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十八岁出门远行》

D. 《许三观卖血记》、《一个人的战争》、《褐色鸟群》

21 、七公公是下列作品 _ A __中的人物。

A. 《纪实与虚构》

B.《许三观卖血记》

C.《棋王》

D.《透明的红萝卜》

判断正误

1、《倾城之恋》成书于上个世纪20年代。(×)

2、《呼兰河传》整部小说一直都是使用儿童视角来观察世界。(√)

3、老舍小说语言最为人称道的一个方面是“现代北京方言”的使用。(√)

4、沈从文在30年代的创作以“城市与乡村对立”的模式进行关于人生的思考。(√)

5、赵树理自觉地采用农民喜爱的评书体写他的小说。(√)

6、《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一乐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

7、汪曾祺除写小说、散文外还编写了京剧剧本《智取威虎山》。(×)

8、岳之峰是赵树理小说《李有才板话》中的人物。(×)

9、《棋王》是阿城小说的处女作。(√)

10、《孕妇与牛》是王安亿的一部小说。(×)

思考题

一、试分析《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作品中的“我”与吕纬甫可以说是鲁迅精神历程的某种折射,是两个不同的鲁迅,也可以说是鲁迅人格中的不同侧面。关于吕纬甫外貌的那段描写——“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镜……”——就可以看作是鲁迅的自画像。而“我”在现实中的懒散、无聊与骨子里的坚韧无私的绝望与期望的矛盾心态,正是鲁迅曾经经历的心灵写照。不过“我”与吕纬甫又绝非鲁迅的全部。他们在酒楼上的相遇与交流,只是鲁迅精心安排的一个艺术的虚构。鲁迅是站在“我”与吕纬甫之外的那个痛苦的寻梦者与思想者。

二、《在酒楼上》关于“废园”里老梅的描写历来为人称道。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其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在酒楼上》描写老梅的文字当中包含着三个人格化的意象:老梅、山茶花和积雪。这些都是“我”的独立品格与独立意志的象征,也反衬出了随后出场的吕纬甫今日的软弱与妥协。这是艺术的曲笔,是全文的神韵。它也与后面的一段文字形成呼应:“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寄予了作者对现代知识分子以独立人格和独立意志与桎梏重重的生存境况相抗衡的期望。这样的描写有助于深化题旨,更有助于形象地再现人物的品格。“老梅”、“山茶花”是“废园”的魂魄,是小说中灰暗、颓败的“故乡”氛围里最浓墨重彩的亮色,是生机与活力的象征。

三、周作人曾把《在酒楼上》称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怎样理解周作人所说的鲁迅气氛?

所谓鲁迅气氛主要是指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中的投射。《在酒楼上》确实可以说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鲁迅小说“忧愤深广”的创作基调在这篇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这篇作品无论是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探讨的独特构思,还是对人物灵魂揭示的深刻,写景状物的精当与细腻,均极富鲁迅的才思与风骨。

四、《铸剑》这篇小说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体现了鲁迅什么样的语言风采?

鲁迅小说的语言风格不是单一的,简洁、凝练是其主流,复沓、恣肆也时有所见。知识分子题材的《在酒楼上》是含蓄而凝练、曲笔而精致的;历史传奇题材的《铸剑》的语言风格则是细致而洒脱、诡奇而绚丽的。

《铸剑》是鲁迅的探索和创新之作,也是鲁迅的得意之作。从整体上来说,显现了亦庄亦谐的特点,但比以往更加从容自如,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诗意。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和“三头相搏”的描写与鲁迅其他小说冷静、俭省、含蓄的语言相比,明显地有了变化。《在酒楼上》中的语言简洁、冷静、沉郁而节制,很少有幽默与讽刺,对人物与景物的描写也是简洁而清晰的白描多于浓墨重彩,充满了悲剧氛围。而《铸剑》的语言在严肃庄重中具有了诙谐幽默的情味,在细致、平实的描写中又显诡奇绚丽,在冷静客观的叙述里更显激情的涌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亦庄亦谐的风格。如果说《在酒楼上》是悲凉与悲壮两种氛围的交融,《铸剑》则是悲剧与喜剧两种艺术基调的汇合。

五、《铸剑》有两个高潮:“三头相搏”与“三头并葬”。请问这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作家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情感)出现了什么变化?

《铸剑》共四节。前三节故事的高潮是“三头相搏”;第四节的高潮是“三头并葬”。前三节的主调是高扬的悲剧乐章,副调则时隐时现,悄悄地渗透起伏。到了第四节,副调上升为主调,演绎了一场充满荒谬意味、喜剧色彩的大闹剧。显然主调是悲壮的、崇高的,副调是荒谬的、嘲讽的。两种调子代表着鲁迅对两种传统的不同态度。两种调子在小说中互相纠缠、互相消解,起伏激荡。由悲剧而喜剧,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意味深长。这是鲁迅的精心安排,是鲁迅的独具匠心,是鲁迅复仇哲学思想矛盾的体现,也是鲁迅比大多数作家更加深刻的原因所在。但两个高潮之间仍然具有内在的联系。小说中的四段歌谣是解读两种调子的“钥匙”。它们艺术地、诡奇地描述了眉间尺精神的成熟。最终眉间尺超越了个人仇恨的狭隘性,在精神上与宴之敖者融为一体,形成了以消除人间不平为目的的新的复仇人格。“三头并葬”,直至“大出丧”、大狂欢,表达了鲁迅一贯的对不觉悟的庸众的批判,也可以看作是对“三头相搏”的悲壮意义的消解。

六、《铸剑》中的“黑的人”(宴之敖者)属于鲁迅塑造的“黑色家族”成员。请问鲁迅在这一人物身上注入了什么样的主体精神?

所谓“黑色家族”指的是鲁迅在小说、散文诗中塑造的一系列具有相同特征人物。这类人一般都有远大的理想、深沉的爱憎,内热外冷,性格冷峻果敢,坚毅执着,同时跟流俗处在对立的处境中,内心孤独寂寞。《铸剑》中的“宴之敖者”也是黑色家族成员。他被作者称为“黑色的人”——“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眼睛也是“两粒磷火”似的发光,与旷野中受伤的孤狼相似,说话的声音如同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鸟的鸱枭。这样的人物无论在外貌特征上还是在精神特征上都与鲁迅本人有相似之处。鲁迅通过《铸剑》传达的是他的“复仇”观念,宴之敖者则反映了这一复仇命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全部具体内容,——他就是鲁迅的复仇之神。他所高唱的歌曲在小说中形成了一种怪异而森然的氛围,而且在歌声中他纯然以旁观者的视角介入这一惊天动地的复仇过程。他不同于常人,但又乐于帮助常人实现复仇意愿。他的身上带着浓烈的尼采式“强者”的特征:以强有力的爱为内涵的对社会的痛切的憎恨,为实现某种意志不屈地反抗、斗争,但其斗争又带有虚无的性质。鲁迅为他取名为“宴之敖者”(“敖”有玩的意思),让他生长在“汶汶乡”(“汶汶”有昏暗不明的意思),暗指他是黑

暗社会的愤世者和玩世者。当然他身上还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利他精神。他尖声高唱“我用一头颅兮而无万夫”,无私地帮助眉间尺复仇,充满了拜伦帮助希腊摆脱奴役的“摩罗”精神。

七、怎样认识《纺纸记·楔子》的艺术匠心?

表面看起来,这篇作品是在胡言乱语,白日说梦,信马由缰,实际上此文构思精妙,一切乱语与胡言皆成风行水上、起落无痕的匠心。只要耐心读下去,便会渐渐体察作者以隐蔽曲折的艺术手法透露出了对封建礼教的离经叛道以及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冲突。其荒诞、讽刺的手法,质朴、流畅的语言,奇僻、丰富的联想,正是废名熔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文学笔调于一炉后独特的审美格调。作品虽然没有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然而其内容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许多隐喻和象征的关系,是将现实生活归入个人心灵的统摄之下,通过记忆与“反刍”,从整体上表现社会现实。这不是对社会和时代内容的简单复制和再现,而是侧重于作家心灵主体感受的表现。

八、怎样认识废名的小说《菱荡》的语言特色?

《菱荡》的语言清新流利,运转自如,极为精炼纯净,具有唐诗绝句的简洁与洗练,表现出了明显受到中国古诗词影响的特点,是一曲诗意盎然的淳朴的牧童短笛,一首恬静和谐的唐人绝句。

九、怎样认识《菱荡》的“情境美”?

《菱荡》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在写“情境”,几乎看不到故事情节,一切依赖于“情境”来组织。大量的景物描写和随意的人物点染是其特点。人物似乎不仅是因“情境”而存在的,而且是“情境”的点缀和自然的组成部分。作者为人们描绘的是一幅山美水美人亦美的中国山水写意画。废名以一种宁静、和谐的诗意的态度,描画了陶家村的翠竹绿水、小桥孤塔,美化了现实的宗法制乡村的自然,也在一定意义上流露出他对故乡、乡间父老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古老淳朴的民间风习和文化的热爱。

十、怎样认识废名在小说《桥》中表现的情趣?

《桥》以表现“情趣”取胜。“情趣”的极致就是所谓“意境”,是“静中的动,与平凡的人格的美。”这部小说没有多少故事性,侧重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物的情绪体验。《桥》的结构也没有一般情节小说的格式规范,而是由四十三个独立成章的山水小品连缀而成。几乎每一章节都营造了某种“美化的境界”,表达了某些“诗意和意蕴”。有的描绘人情的醇郁朴讷,有的抒写对人生命运的感念与超脱,有的表达对世间万物的兴会与参悟。它们连贯一气,又共同营造了一种镜花水月般令人神往的、令人忧伤的如烟似梦的境界。《桥》就是一座引领读者远离都市喧嚣与浮躁、通向古朴恬淡的理想之桥。

十一、为什么说《莫须有先生传》含有“理趣”与“禅趣”?

废名的所谓“道”更多地停留在个人感悟的层面上,与当时的主流话语相去甚远,体现在具体描述中则带有庄禅趣味与玄学色彩。整部小说另辟“奇涩”蹊径,不仅诗意淡出,而且晦涩繁琐。莫须有先生“全无诗意”的所见所闻,恰是废名休学、隐居后思想变化和所处现实环境的艺术表现。这里已没有往昔的超尘脱俗般的诗化的单纯美,有的是作者逢人遇事的感慨与絮语,有的是平凡百姓庸常的现实,在“满纸荒唐言”的下面掩饰不住的是作者的一腔愤懑和对世事与人性的理性思考。

十二、怎样认识《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中《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一节所体现的废名一贯的对于日常生活的诗意观照和充满睿智的荒诞讽刺的特点?

这节文字写到的两个小孩“纯”与“慈”在拣柴时的乐处,反映的是纯然的孩子追求快乐的天性。而在成人世界,“拣柴”则具有双重性:追求快乐与满足贪欲,这也是人的天性的两面性。人无贪欲必是圣贤。两个小孩子充满情趣的“拣柴”加进成年人的功利意念,确乎使趣味更重了。废名在不经意间使小说与现实本身及人性弊端之间构成了某种隐喻鞭挞的关系。“其欢喜不及拣柴”的六次复沓描写是废名先生对日常生活诗意的“情趣”发现和富有哲理的“理趣”思考。

十三、《子夜》有关吴老太爷进城的一段描写有什么象征意义?作品第一章在全书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

吴老太爷乘车赴公馆途中的所见所闻,凸显了城乡的强烈反差,表现了吴老太爷对现代都市深深的隔膜、震惊、畏惧与厌恶。吴老太爷以及他随身不离的护身法宝《太上感应篇》正是中国封建道德传统的象征。而沿途的“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则是西方物质文化的象征。吴老太爷的猝死象征着封建地主阶级旧的一章业已结束,中国新兴资产的历史业已开始。

《子夜》第一章在全书的结构中起了序幕的作用,为小说主要人物的登场提供了事由和舞台。此后,作者从吴家的父子冲突、家族矛盾中淡出,转而集中笔墨去表现更为广阔而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并由此形成了“三大主线”交错发展。由小家而“大家”,由副线而主线,自然紧凑,水到渠成。

十四、《边城》对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遇及翠翠在月夜与爷爷交谈、梦见二老唱歌的描写表现了什么样的文字美?

第一段描写刻画了单纯娇憨、情窦初开的翠翠以及英俊淳朴、古道热肠的傩送两个少男少女的传神形象。语言的简练、对话的节俭、人与景物的辉映,爱情初现时的迷离,都令人难忘。

第二段描写细腻而缠绵,探索了人物的心灵世界,曲折地传达出翠翠内心对傩送真挚的爱情以及乡村少女美好的内心世界。

这两段描写人景交融,对话生动简洁,体现了作家无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着力描绘人物细腻的内心感情,独具特点的边城风情画以及人与人诚信淳朴的自然交往,耐人寻味。

十五、怎样认识《边城》这部小说与水的关系?

沈从文的小说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文笔常常如水一般自然流畅,明净清澈,迂回百转,平缓荡漾,悠远流长。《边城》中无论是湘西的景物环境、风土人情,还是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凄美的故事,都显示出“水”的特点。所有人物都生于水上,长在水上,半水而活,依水而生。清纯而柔美如水的翠翠,率真而善解水性的傩送,善良而醇厚如泉的祖父,重义轻利而豪爽如河的船总,无一不是水的精灵。“水”在作品中实际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水”给爱情以色调和意境,使通篇小说澄明、清澈,使读者可见水光,可闻水声,宛如置身于一个水一般的净化过的牧歌世界。整个故事浑朴天成,如山涧的溪水,顺着山势,或急或缓,自然流淌,毫无人为造作之感。

十六、沈从文在《边城》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悲剧意识?作品的结尾传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作者透过如诗如画的湘西世界,吐露了内心深处的隐痛和忧伤。《边城》所展现的是一个完美而自足的理想世界。小说凄婉的悲剧结局暗示了这样的理想没有在现实中实现的可能。故事当中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没有过失,但每一个人最终都走向悲剧的结局。这是作家对现实人生清醒痛苦的感悟,也折射出沈从文生活在边地、长期受压的的历史积淀的沉忧隐痛,以及对“神性”和无常命运左右渺小人类的无奈感叹。作品的结尾似乎并不代表故事的结束,表面平淡如水,仔细体味却意境苍凉,充满隐忧,绝望与希望并存,其悲凉底蕴绵绵无尽,不知归处,永难结束,令人感伤而无奈。

十六、《骆驼祥子》开头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全书中起了什么作用?

《骆驼祥子》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是整部小说中最具诗意的乐章。作者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既注入了自己的陶醉情感,也揭示了祥子自我崇拜的自恋倾向。读者也在不经意间被感染上如作者一般的陶醉之情,并期盼着能有与如此美好可爱的劳动者相对应、相匹配的故事发生。这种先扬后抑的手法,是为了加深人物命运的巨大反差,强化读者的失望,可以让读者看到一棵挺脱健壮的乡村之树是如何被都市的病虫吞噬、蛀空、连根烂掉,可以在小说

的结尾激起读者的战栗忧愤之情,进而深入思考“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到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题旨。

十七、《骆驼祥子》第三章对祥子牵骆驼走夜路的描写体现了老舍什么样的语言特色?

这段描写既反映了老舍在细节描写方面的深厚功底,又表现了他语言上一贯的“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的特点。老舍笔下擅长运用的是活的、自然的、本真的通俗话语,主张的是在简单、有力、可读的“顶俗浅的字”中追求语言之美。

十八、《骆驼祥子》第四章对祥子回到北京城后喝馄饨、吃老豆腐的描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这段描写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写出了祥子身心从极度困顿、疲惫、麻木状态中苏醒的过程,身体与意识全部“活过来”。热汤和老豆腐使祥子品尝了活的滋味。这一点平常粗陋的“滋味”是祥子孤寂生命中的一丝甘泉。没有文化的车夫祥子逃出兵营,劫后余生,找回自我,就是这么简单、具体而物质的,无需经过什么痛苦复杂的思索过程。“活过来”的祥子是兴奋的、舒畅的,对未来仍充满了梦想。老舍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觉得一切近在眼前。作家对粗人祥子心理的体察深刻而传神。

十九、《正红旗下》中“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一节表现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

《正红旗下》中“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一节展现了旗人独具风格的“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的生活方式,揭示了清朝末年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像大姐的婆婆、公公们,甚至把敢于赊账看做是一种特权授予的荣誉。大姐的公公、大姐夫这样的下层军官,在军事上一无所长,却把全部的“英雄气概”用于赊欠、花钱、玩耍。表面上看,作者的叙述从容不迫,理直气壮,轻松徐缓,实际上这些描写包含的是作者俏皮的讥讽和辛辣的幽默,其间更渗透着尖锐的批评和深刻的反思。作者的矛头指向的是旗人制度、给满族人民造成灾难性后果的上层人物以及纯粹以玩耍为生活意义的旗人寄生性生活方式。老舍力图通过这部小说阐释禀赋优异的旗人,玩物丧志,“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民族不断萎弱、没落,清朝晚期整个社会终至衰亡的历史的必然。老舍对满族无疑是爱恨交织。他把本民族的历史疮疤展示给人看,对民族的往昔深重的痛切自省之情正源于对自己民族的深沉之爱。爱之深,痛之切,正是老舍写作这部小说的复杂心态。一代代长久地在僵死压抑的八旗制度下生活的满族人民,注定了他们在封建制度即将完结的历史进程中的悲剧命运。老舍对此既悲悯又讥嘲,既爱怜又警戒,幽默而沉痛的复杂意味留给后人无尽的思索。

二十、《正红旗下》二哥福海这一形象包含了作家什么样的情感?对福海的描写体现了老舍什么样的语言特色?

福海在《正红旗下》当中是与众多旗人寄生族相对照的一个“受欢迎”的形象,是作家着意塑造的一个可敬可爱的新型劳动者,是一个既拥有前辈英武豪气,又能把握玩物而不丧志的平衡度、自食其力的、有远见的满人。他无疑是摸索满人新生之路的先行者。

作品描写福海的文字具有老舍语言特有的洗练纯净、自然本真、浓郁的北京话韵味及幽默。老舍在这些段落中选择使用北京市民口语中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口语,使读者真切感受到了北京话的俚俗情味,既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教养,又具有民族色彩;其纯熟精到的幽默诙谐则将一些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和习见的现实现象表现得趣味盎然。

二十一、试分析萧红《呼兰河传》出入于成年与童年不同视角的叙述特点。

《呼兰河传》是已是成人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作者使用第一人称的成人和童年互相融合的叙事视角,给小说带来特殊的审美效果。作者从一个未谙世事、单纯幼稚的女孩“我”所特有的的视角来观察一切,常常举重若轻,大事小情言不及义。由此小女孩所做出的情感评价,就与作品的客观倾向之间形成了某种距离,达成了作品内部的丰富的张力。

《呼兰河传》所描绘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美善的世界,生动诱人,既表现出萧红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对永远不能追还的梦幻世界的眷恋,也反衬出背负着几千年封建宗法制度和传统习惯而生活的呼兰河人的精神的愚昧、麻木、残忍和自私。这类描写的主调是洋溢

着童趣的欢乐和纯真之美,但在小说的潜在层面却涌动着、渗透着丝丝缕缕、起起伏伏的寂寞之情。“我”越是追念儿时的欢乐,越是显出现在的落寞。而且成年的“我”回忆童年的“我”时发现:其实寂寞的种子早已种下,寂寞于“我”是在劫难逃。读者从这类描写中既可以看到儿童视角的稚拙和朴实,又可以深切地领悟到作家永远“难以忘却”的对故园的深情。作家为我们诉说的是人世间生生死死的“单调重复”以及难以言状的人生悲凉。

二十二、张爱玲为什么在?倾城之恋?中说“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巿颠覆了”,并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称为“传奇”?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范柳原拥有社会的、物质的、地位的、个人的种种优势,而白流苏拥有的仅仅是个人的淑女的教养和残余的青春。两人之间的爱情游戏于白流苏是生存的需要,是绝望的冒险,于范柳原则是精神的调剂、情感的补偿。如果不是香港沦陷的偶然因素,逃脱家族排挤的白流苏可能仅仅会成为范柳原囚笼中的金丝雀。幸好有一场倾城的战争降临,在“文明整个儿地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的情形下,在人的生存降低到最后的底线时,在战争的炮火炸断了范柳原“多少故事的尾巴”时,白流苏似乎换来了与范柳原真正的平等。小说中所说:“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是站在作为女性的白流苏的立场而言的。白流苏苦心追求的婚姻是在偶然背景下事与愿同的侥幸成功。她在庆幸做了“名正言顺的妻”的同时还是“有点惆怅”。这里流露出身为女性的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悲悯,结局的安排既别致诙谐,又苦涩辛酸。

二十三、《倾城之恋》中多次出现的“墙”这一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张爱玲对于“墙”的描写,表达了她在古老历史文明的框架下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小说里有多处写到“墙”的意象,比较重要的有两处。一处是“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座桥梁,桥那边是山,桥这边是一堵灰砖砌成的墙壁,拦住了这边的山。柳原靠在墙上,流苏也就靠在墙上,一眼看上去,那堵墙极高极高,望不见边。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她的脸,托在墙上,反衬着,也变了样——红嘴唇,水眼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张脸。”这里的“墙”是中国古老历史的象征,是冷酷的没有生命的已经衰败的苍老文明的象征。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白流苏的脸,是活的现实的存在,是逃脱了坚固的传统文明桎梏和冷酷寡情的白公馆后追求自主和美好未来的生命写照。活的脸与死的墙互为反衬,构成了张爱玲笔下历史、文明与女人独特的小说视角。接着范柳原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范柳原口中的墙具有多重寓意,既是当下两人婚姻的现实阻隔,是时间与空间的停顿,又是暗示未来传奇姻缘的凝固载体。依傍着废墟文明的女人未来只有一条幸运的出路,何其悲哀与不幸。另一处描写是:香港被炸后,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颓垣”,而后是白流苏“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这里的墙是白流苏的梦想与现实侥幸吻合的历史见证。

二十四、怎样认识《倾城之恋》的苍凉基调?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的整体氛围是苍凉的。这苍凉不仅是指一种颜色,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基调,一种创作的风格。这种苍凉或荒凉感也是作者对时代特征的总体领悟,是一个孤独的女性对生存困惑和艰难岁月的深刻理解。《倾城之恋》的苍凉其实并不完全,但是唯其不完全,才更让人有一种完全沉醉的震动。小说的叙述风格是双重的,正如张爱玲对生命的解释:“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小说外在是“笑吟吟”的华美,是大段的男挑女逗的恋爱的描写,内里是女性苦涩的挣扎,是必然的“苍凉”。这种苍凉是“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之后的空落落的怆痛,是战栗在一片废墟上沉寂下去仍不乏新的希冀的苍凉;是一切喧嚣纷扰过后,冷酷坚硬如墙的荒凉;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人生磨难和琐碎永无止境的往复循环的苍凉。而这一切正像真实而安稳的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活在永恒的苍凉里。

二十五、《李有才板话》所体现的赵树理对农民的关怀有什么特点?

赵树理一生都在为农民写作,始终把农民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读者。他的小说代表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方向,对四十年代解放区乃至五十年代以来的新中国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二十年代乡土文学作家相比较,会发现赵树理小说的新素质和新发展。赵树理小说不同于以往的人道主义同情或阶级怜悯,真实地描写了特定历史时期农村新的生活、新的人物、新的道德风貌和新的矛盾,表现了与社会变革紧密配合的实效性,以及与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相交融的共鸣性。他不仅表现了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而且表现了农民精神“翻身”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十六、《李有才板话》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特点?

赵树理是一个写故事的能手。他的小说经常采用农民最喜爱的引人入胜的“评书”的方式。《李有才板话》评书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沿袭中国传统小说“讲故事”的结构特点,讲究情节的连贯和完整,每一章都可以自成一段完整的故事,各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人物的来龙去脉,故事的发生、发展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但同时又摈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和陈词套语;二、紧紧围绕小说的中心,把对李有才等农民形象的塑造放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放到矛盾冲突中进行,不作静止的心理描写和主观评价;三、追求故事叙述的通俗化和口语化,融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于客观的叙述中,既保留口头文体的特点,又表现出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的个性;小说中的快板全用白话,简洁明快、幽默风趣,既切合农民的口味,又使知识分子有别开生面之感。

语段分析题

一、茅盾《子夜》节选:

此时指挥交通的灯光换了绿色,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冲开了红红绿绿的耀着肉光的男人女人的海,向前进!机械的骚音,汽车的臭屁,和女人身上的香气,霓虹电管的赤光,——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吴老太爷朽弱的心灵上,直到他只有目眩,只有耳鸣,只有头晕……

吴老太爷脸色像纸一般白,嘴唇上满布着白沫,头颅歪垂着。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啪的一声落在地下。……

细读上面两个语段,简析它的象征意义。

提示:

①表明上海已是现代化都市,是外资侵入、洋化了的商业经济城市。

②吴老太爷忍受不了五光十色的景象、喧嚣嘈杂的场面的刺激,忍受不了现代都市文明的刺激,患脑溢血猝死,暗示封建阶级的衰朽和溃灭。(或:吴老太爷虽死,只能说明封建阶级衰朽,但还没有溃灭,亦可)

二、张爱玲《倾城之恋》节选:

“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座桥梁,桥那边是山,桥这边是一堵灰砖砌成的墙壁,拦住了这边的山。柳原靠在墙上,流苏也就靠在墙上,一眼看上去,那堵墙极高极高,望不见。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她的脸,托在墙上,反衬着,也变了样——红嘴唇,水眼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一张脸。柳原看着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分析本语段的含义,尤其谈谈你如何理解“墙”的象征意义。

提示:

①灰墙是中国历史的象征,是“千年如一日”的死寂的白公馆的突然间延伸;那也是文明的废墟。

②灰墙“托”着流苏的面孔,形成了历史、文明与女人的并置;而这一象征也构成了张爱玲叙事体中一道几乎难于辨别的纹饰般的裂隙灰墙之下,那张“红嘴唇”、“水眼睛”的面孔,是废墟上的生,是时间、历史、文明坍塌之后的幸存与逃脱。

③范柳原口中的墙具有多重寓意,既是当下两人婚姻的现实阻隔,是时间与空间的停顿,又是暗示未来传奇因缘的凝固载体。

三、王蒙《春之声》节选:

他看到了闷罐子车的破烂寒碜的外表:有的地方已经掉了漆,灯光下显得白一块、花一块的。但是,下车以后他才注意到,火车头是蛮好的,火车头是崭新的、清洁的、轻便的内燃机车。内燃机车绿而显蓝,瓦特时代毕竟没有内燃机车。内燃机车拖着一长列闷罐子车向前行驶。天上升起了月亮。车站四周是薄薄的一层白雪。天与雪都泛着连成一片的青光。可以看到远处墓地上黑黑的、永远长不大的松树。有一点风。他走在了坑坑洼洼的故乡的土地上。他转过头,想坐在多看一眼那一节装有小鸟、五月、烟草花和约翰·施特劳斯的神妙的春之声的临时代用的闷罐子车。他好像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动人的歌。他觉得如今每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现转机,都是有趣的,有希望的和永远不应该忘怀的。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码,这是非常珍贵的。

试析以上段落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索?

提示:

①这段文字是小说的结尾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认知。

②以象征的笔法对祖国的现状作了精心的描绘,显示了作者特有的思索。破烂的闷罐子车是落后生活的象征,火车头则代表着未来生活的希望。

③以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比喻祖国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与憧憬。

四、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节选:

三乐说:“我想吃肉。”

“三乐想吃肉,”许三观说,“我就给三乐做一个红烧肉。肉,有肥有瘦,红烧肉的话,最好是肥瘦各一半,而且还要带上肉皮,我先把肉切成一片一片,有手指那么粗,半个手掌那么大,我给三乐切三片……”

三乐说:“爹,给我切四片肉。”

“我给三乐切四片肉……”

三乐又说:“爹,给我切五片肉。”

许三观说:“你最多只能吃四片……

……

……

二乐说:“我也要吃红烧肉,我要吃五片。”

“好,我现在给二乐切上五片肉,肥瘦各一半,放到水里煮一煮,煮熟了拿出来晾干,再放到……”

二乐说:“爹,一乐和三乐在吞口水。”

“一乐,”许三观训斥道。“还没轮到你吞口水。”

……

……

“一乐想吃什么?”

一乐说:“红烧肉。”

许三观有点儿不高兴了,他说:

“三个小崽子都吃红烧肉,为什么不早说?早说的话,我就一起给你们做了……我给一乐切了五片肉……”

分析以上段落的叙事手法。

提示:

①采用人物对白的方式完成了小说的叙事。

②对话和语言在形式上采取了多种重复的方式,例如给三个孩子炒同一道菜,表现了情节的重复。

③强调对话,重复使用相同语句,呈现出一种有控制力的冷静、朴素的叙事风格。(2分)

④简单的重复叙事,显示了作者惊人的叙事能力和语言天赋,起到了令人震惊的艺术效果。

名著导读重点习题

名著导读重点习题 字,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家、家 和家。 _______的称号。《骆驼祥子》是作者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 的的辛酸故事。 3、《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集,共篇,是一部蕴含着和的作品。其中 的和 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4、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次买车又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______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5、《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 他,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 了 。 6、《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一步步走向毁灭 的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 7、《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的悲惨遭遇,揭露 了,表达 了深切同情,批判 了。 8、《骆驼祥子》以祥子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结构简单而缜密,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丝丝人扣。 9、祥子原本是个的人,他一心一意地,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往远处想就是,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这个愿望并不高,不过处在那样黑暗的社会中,一个卑微的车夫“买车”的希望也成了奢望。他一次又一次为希望而奋斗,一次又一次陷入失望,最终连生活的希望也破灭了。 10、中国现代文坛自五四以来就倡导平民的文学,但直到《骆驼祥子》出世,劳动人民才真正成为主人公,得到小说艺术的表现和描写,老舍因为《骆驼祥子》而确立了的地位。 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_______ 。 11、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国。他双目失

名著导读练习题

三源中学中考名著导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名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的情节出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从此历 经了生活的种种磨难。 C.《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D.《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 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2.下面人物与故事不搭配的一项是() A.刘备——白帝城托孤 B.林黛玉——荷锄葬花 C.林冲——误入白虎堂 D.李逵——七擒孟获 3.下列对名著的表述得当的一项是() A.唐僧分别在五指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流沙河收白龙马,鹰愁涧收沙悟净。 B.《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赵子龙,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C.“……队伍扑向那敌人锐势不可挡,和那白匪军血战了一场,一个青年战士突然受了重伤,共青团员 他跌倒在……”是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曲的一段歌词,该名著的作者是前苏联著名的作家 保尔·柯察金。 D.《水浒传》中有三位著名的女将是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她们的绰号分别是一丈青、母夜叉、母 大虫。 4.下面表述的名著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鲁宾孙喜欢冒险,热爱航海,曾在出海途中遭遇海盗掳掠,沦为奴隶,历经多次危险,鲁宾孙逃到了巴西,经过一番奋斗,拥有了一座甘蔗种植园,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B.在小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C.《红楼梦》又称《石头记》,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 D.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通过一个个亲切感人的小故事,倡导“爱的教育”,引 导人们发扬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同情弱小、尊师守纪、体贴父母等美德。 二、填空题。 5.《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_____集。全书共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三国演义》全书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地有足智多谋的_____________、义胆忠肝 的_____________、粗中有细的________________、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 _____________、忌贤妒能的周瑜。 7.《西游记》是一部中国____________小说,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精)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2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答案】B 【第一章·第一节】 2.鲁迅的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 A.《旧事重提》 B.《故事新编》C《野草》D《花边文学》 【答案】B 【第一章·第二节】 3.文学研究会基本创作宗旨是(

A.为人生 B.为艺术 C.为现实 D.为社会 【答案】A 【第一章·第三节】 4.贯穿《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 A.唯美主义 B.爱国主义 C.人道主义 D.个性解放 【答案】B 。 【第一章·第四节】 5.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散文《笑》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特征的作家是( A.朱自清 B.冰心 B.C.徐志摩 D.周作人 【答案】B

【第一章·第五节】 6.提倡“爱美剧”以摆脱商业化倾向,不受“座资底支配”团体是( A.春柳社 B.民众剧社 C.辛酉设 D.南国社 【答案】B 【第一章·第六节】 7.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的是( A.鲁迅 B.巴金 C.茅盾 D.老舍 【答案】A ════════════════════════════════════════════════════════════════════ 享受网络享受学习https://www.doczj.com/doc/de15557504.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1页- 【第二章·第一节】

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水浒传》重点知识及练习题 (1)

《水浒传》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一、主要人物介绍: 1、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系渭州经略府提辖。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 相关故事: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大闹野猪林……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有时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2、豹子头——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 相关故事: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无可忍才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3、青面兽——杨志: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后上梁山入伙。 相关故事:杨志卖刀、北京斗武、双夺宝珠寺……他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4、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也被称为“赛诸葛”。 相关故事: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5、呼保义——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面黑身矮。在家大孝,人唤孝义黑三郎,江湖上唤作山东及时雨。精通刀笔,纯熟吏道,曾任郓城县押司,后因杀死阎婆惜刺配江州,被晁盖等人救上梁山。 相关故事: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宋江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胸怀大志;身在公门,清明练达,深通谋略;又仗义疏财,广结江湖好汉,有组织和指挥能力。但他忠孝思想根深蒂固,一心想被招安。 6、行者——武松:清河县人,排行第二,江湖上人称武二郎。 相关故事: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他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7、黑旋风——李逵:因打死人流亡他乡,在江州做小牢子。他使的武器是两把板斧。大闹江州后救出宋江、戴宗上梁山入伙。 相关故事:沂岭杀四虎、元夜闹东京。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又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二、相应练习: 1、阅读感受: (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 (2)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3)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2、梁山泊中的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是:“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 3、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自《水浒传》,在这里指代假货。 4、《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5、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6、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 7、“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口方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 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宋江,主要性格:他能仗义疏财,济弱扶贫,精明练达,但有浓厚的正统观念与忠君思想。 8、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⑴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武松) ⑵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孙悟空) ⑶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

《童年》名著导读练习题

《童年》练习题 (一)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红萝。 “您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我想了又想,怎样才能给这个双下巴细眼睛的红发胖女人来一次更痛的打击,我观察邻人们的内讧,知道他们互相报复的方法是:切掉猫尾巴,把狗给毒死,打死公鸡和母鸡,或者半夜偷偷地进到仇人的地窑里,把煤油倒入腌白菜和王瓜的木桶里,把桶里的克瓦斯放出来,——但是这些办法都不合我的意;需要想一个更惊人更厉害的方法。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倌女主人下地窑的时候,合上地窑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地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我叫你知道厉害,”酒馆女主人攥紧胖胖的拳头威吓我说,但她那看不见眼睛的胖面孔露出和蔼的笑意。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 “你干吗要这样做?” “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一一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没有祈祷以前,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阿辽莎,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帝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做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一一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帝来判断,惩罚。这要他来管,不是我们!” 她沉默了一会儿,嗅了嗅鼻烟,眯缝起右眼,补充说: “是啊,谁犯了过错,大约连上帝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弄得清楚的。” “上帝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吗?”我吃惊地问道。她轻轻地、悲哀地回答道: “他要是什么都能知道,大约有很多事情人们就不会做了。他老人家从天上向人间、向我们大家看了又看,有时会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我的人们啊,我的人们啊!噢啊,我是怎样可怜你们啊!” 她自己也哭了,带着满脸的泪痕,到墙角祈祷去了。 从那时起,她的上帝对于我更亲近更可理解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真题

全国2009年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文学革命倡导者文学思想的基本倾向是() A.浪漫主义B.自然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2.五四时期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林纾写的《荆生》是一篇()A.黑幕小说B.言情小说C.影射小说D.讽刺小说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 A.弥洒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 4.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所属的文学社团、流派是)A.创造社B.新潮社C.新月社D.鸳鸯蝴蝶派 5.中国诗歌会是一个() A.以抗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休 B.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C.以平民化为目标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D.以诗美为目标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 6.1936年左翼文学界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指的是A.抗战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B.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C.国防文学和抗日战争的大众文学 D.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7.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 C.全国革命文艺家的组织 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 8.抗战初期,提出“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引发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的是() A.沈从文B.梁实秋C.朱光潜D.萧乾 9.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风格的杂文作家A.茅盾B.周作人C.鲁迅D.朱自清 10.贯穿《朝花夕拾》全书的人物形象是() A.范爱农B.藤野先生C.作者“我”D.长妈妈11.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 A.人物形象鲜明B.结构严谨C.现实主义D.主情主义1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是() A.台静农、废名、许地山、闻一多 B.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冰心 C.郭沫若、叶绍钧、沈雁冰、郑振铎 D.周作人、郁达夫、蒋光慈、徐志摩 13.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是)A.反对种族歧视B.反帝反封建 C.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D.平民主义 14.下列均属于周作人的散文集是() A.《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小河》 B.《自己的园地》、《热风》、《泽泻集》 C.《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谈龙集》 D.《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踪迹》15.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属于前期的两本诗集是() A.《志摩的诗》、《云游》B.《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C.《翡冷翠的一夜》、《云游》D.《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16.李金发实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诗集是() A.《尝试集》B.《红烛》C.《微雨》D.《昨日之歌》17.在《蚀》三部曲中,曾经怀有教育救国思想的人物是()A.静女士B.方罗兰C.张曼青D.王仲昭 18.符合虎妞性格的某一方面的正确表述是() A.愚昧无知B.粗俗刁泼、善玩心计 C.固执凶悍D.自信、自尊 19.《家》的情节主线是() A.觉慧与父辈(克字辈)的冲突 B.觉新对高老太爷的妥协 C.觉慧、觉新、觉民等年青人的命运与封建大家庭的矛盾D.觉慧与冯乐山的斗争 20.曾树生这个人物出自于() A.《雾》B.《第四病室》C.《寒夜》D.《憩园》21.曹禺剧作《日出》的时代背景是() A.“五四”前后B.30年代初期 C.抗战时期D.大革命时期 22.1936年,被称为“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的作品是() A.夏衍《包身工》B.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C.丘东平《第七连》D.范长江《塞上行》 23.1930年初,殷夫将他1929年以前的诗作65首编为诗集,题名为() A.《放脚时代的足印》B.《孩儿塔》 C.《血字》D.《我们的诗》 24.沙汀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淘金记》B.《故乡》C.《春明外史》D.《围城》25.鲁迅断言“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的小说是() A.萧军《八月的乡村》B.萧红《生死场》 C.叶紫《丰收》D.吴组缃《鸭嘴崂》 26.戴望舒将其1934—1945年间显示诗风变化的25首诗结集,题名为() A.《我的记忆》B.《望舒草》 C.《灾难的岁月》D.《旧锦囊》 27.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是() A.《丈夫》B.《长河》C.《边城》D.《湘西》28.小说集《传奇》的作者是() A.庐隐B.丁玲C.苏青D.张爱玲 29.《种谷记》的作者是() A.欧阳山B.柳青C.孔厥、袁静D.马烽、西戎30.《漳河水》中克服了好逸恶劳等缺点的妇女是()A.荷荷B.苓苓C.紫金英D.荷荷与苓苓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中学名著导读《水浒传》重点知识及练习题

1,《水浒传》是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 2.《水浒》中从最初占据梁山泊到梁山好汉聚齐108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首领先后共有3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3.《水浒》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李逵、武松,主张招安的将领是宋江、吴用。 4.“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拨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得是宋江。 5.梁山泊中最后排名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人物(绰号)相关故事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水浒传》 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2、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及时雨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水浒传》 3、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误走妖魔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魂聚蓼儿降至终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b A.1915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21年2.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最早发表于b A.《京报副刊》 B.《晨报副刊》 C.《学灯》 D.《新青年》 3.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的是下列哪一话剧团体?aA.春柳社B.民众戏剧社C.戏剧协社D.春阳社 4.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c A.1919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22年5.20年代中期出现了法对新文化运动的“甲寅派”,其主要代表是aA.章士钊B.胡适C.吴宓D.陈源 6.下列于1937年获天津《大公报》文艺奖金并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是aA.《画梦录》B.《包身工》C.《名优之死》D.《给战斗者》 7.张爱玲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bA.1942年B.1943年C.1946年D.1947年 8.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是下列哪一文学社的机关刊物a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语丝社D.新月社9.下列属于“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的是aA.舒群B.柔石C.叶紫D.丁玲10.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是c A.《超人》 B.《命命鸟》 C.《小雨点》 D.《小坡的生日》 11.1902年在日本横滨问世的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的创办者是aA.梁启超B.王国维C.林纾D.胡适 12.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于哪一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aA.1917年B.1918年C.1921年D.1923年 13.倾向于法国象征派的三个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属于c A.文学研究会 B.新月社 C.前期创造社 D.后期创造社14.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bA.冰心 B.冯至 C.徐志摩 D.闻一多15.中国现代文坛首开“乡土小说”之风的作家是dA.彭家煌B.王鲁彦C.许钦文D.鲁迅 16.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b A.1928年 B.1930年 C.1937年 D.1942年17.用话剧形式创作“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的作家是cA.田汉B.夏衍C.洪深D.李健吾18.艾青第一本诗集诗集《大堰河》出版于bA.1935年B.1936年C.1938年D.1940年19.代表郭沫若历史剧最高成就的剧作是c A.《高渐离》 B.《南冠草》 C.《屈原》 D.《孔雀胆》20.长篇小说《财主底女儿们》的作者是bA.张恨水B.路翎C.孙犁D.胡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21.下列哪些诗集问世于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A.《尝试集》 B.《扬鞭集》 C.《蕙的风》 D.《新梦》 E.《烙印》 22.被鲁迅称道的“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包括?abce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 C.《老残游记》 D.《新中国未来记》 E.《孽海花》 23.下列哪些是新文学第三个十年国统区文学的代表作家?A.孙犁B.周立波C.丁玲D.袁水拍E.陈白尘 24.下列属于“九叶”诗人的有?bcde A.鲁藜 B.辛笛 C.郑敏 D.袁可嘉 E.穆旦 25.以下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文学作品是?abc A.《围城》 B.《走在人生边上》 C.《人鬼兽》 D.《淘金记》 E.《南行记》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27.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五四”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 、 1918 年周作人发表_____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2 、 1921 年 10 月,郁达夫的_____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我小说的兴起。 3 、闻一多于 1928 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_____、_____、___ __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4 、_____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5 、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_____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6 、_____标志着矛盾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7 、《雷雨》、《日出》以后,曹禺于 1937 年写了_____,这是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 8 、冷清秋是_____里的重要角色,这是作者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让她走进金府,去见证这个大家庭的腐败与衰落。 二、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 1 、 ." 五四 " 时,一些戏剧家提出 " 爱美的 " 口号,其意思是 ( ) A. 浪漫的戏剧 B. 非职业戏剧 C. 唯美的戏剧 D.职业的戏剧 2 、指出下列属于论语派的刊物 ( ) A. 《文学季刊》 B. 《宇宙风》 C. 《水星》 D. 《文化评论》 3 、《女神》是 " 火山爆发式 " 的诗集,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创作了四本诗集。其中留有 " 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 " 的诗集是 ( ) A. 《星空》 B.《瓶》 C. 《前茅》 D. 《恢复》 4 、下面不属于巴金以家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的是 A. 《春》 B. 《寒夜》 C. 《灭亡》 D. 《憩园》 5 、在下列作品中,具有鲜明主观抒情性的作品是 ( ) A. 《华威先生》 B. 《骆驼祥子》 C. 《荷花淀》 D. 《潘先生在难中》 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5 分) 1 、“新月诗派” 2 、“问题小说” 3 、“七月诗派” 4 、“孤岛”文学 四、简答( 30 分,每题 10 分) 1 、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2 、结合作品,试论徐志摩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3 、结合作品,试分析孙犁小说的抒情品格 五、论述(三选二,每题 15 分) 1 、试论述 20 年代“乡土文学”作家群的创作特色 2 、试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审美特色 3 、分析《围城》讽刺文学的特征

初中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 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艾青诗歌的意象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简介、习题及答案

1.作者: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主要内容: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3.艺术特点: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原因有三:一是小说的构思巧妙,情节惊险;二是因为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三是因为作者本身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6.主要人物及特征: ①尼摩船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他自称是“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的神秘人物,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他富有同情心,沉着冷静、知识渊博、机智勇敢,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②阿龙纳斯教授: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一一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③康赛尔: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尼德兰:是个比较原始的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 7、精彩的故事情节 搁浅:在托雷斯海峡,诺第留斯号撞上一块暗礁而搁浅。 土人围攻:诺第留斯号曾受到巴布亚土著的袭击。 同鲨鱼搏斗: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 冰山封路:诺第留斯号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 章鱼袭击: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过血战,一名船员惨死。 捕捉儒艮: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儒艮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但是,凭着潜艇的精良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练习题及答案

《骆驼祥子》练习题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2、《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往远处想就是开车厂,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他一共买了两辆车,第一辆被宪兵抢走,第二辆因给虎妞办丧事而被卖掉。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受到政治迫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5、《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 6、中国现代文坛自五四以来就倡导平民的文学,但直到《骆驼祥子》出世,劳动人民才真正成为主人公,得到小说艺术的表现和描写,老舍因为《骆驼祥子》而确立了都市平民文学第一家的地位。

7、“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虎妞,后来成为祥子的妻子。 8、“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9、《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拉车。 10、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11、《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祥子:(起初)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虎妞:性格大胆泼辣,办事爽快利落,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但贪吃懒惰、好逸恶劳,市侩。 刘四:残忍霸道,奸猾,自私冷酷。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0 分,每空 1 分) 1 、1918 年周作人发表_____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2 、1921 年10 月,郁达夫的_____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我小说的兴起。 3 、闻一多于1928 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_____、_____、___ __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4 、_____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5 、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_____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6 、_____标志着矛盾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7 、《雷雨》、《日出》以后,曹禺于193 7 年写了_____,这是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 8 、冷清秋是_____里的重要角色,这是作者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让她走进金府,去见证这个大家庭的腐败与衰落。 二、选择题(10 分,每题 2 分) 1 、." 五四" 时,一些戏剧家提出" 爱美的" 口号,其意思是( ) A. 浪漫的戏剧 B. 非职业戏剧 C.唯美的戏剧 D. 职业的戏剧 2 、指出下列属于论语派的刊物( ) A. 《文学季刊》 B. 《宇宙风》 C.《水星》 D. 《文化评论》 3 、《女神》是" 火山爆发式" 的诗集,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创作了四本诗集。其中留有" 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 的诗集是( )

名著导读:《简爱》梗概、知识点和习题大集合

名著导读:《简爱》梗概、知识点和习题大集合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作品简介】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小小说诠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书中弱小的简爱不仅具有坚强刚毅的个性、自尊自爱的品格,而且还拥有足够的才智和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 当时已经驰名文坛的萨克雷评价说:”《简·爱》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 【故事概要】 一、苦难的童年(1--4 章) 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二、艰难中成长(5——10章) 洛伍德义塾,一个教规严厉、条件极为艰苦的地方。简.爱刚到这里的第一年便赶上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眼看着一个个同学在这里倒下,特别是好友海伦.彭斯的离去,使简爱幼小的心灵体会到了生命的残酷。在这里,简爱虽然历经磨难,却坚强地生存了下来。 度过第一年的难关后,学校改善了学生们的生活饮食条件。简爱在这里又做了六年学生、二年老师。期间的八年中,谭普尔小姐成为简爱敬仰和感激的至爱之师和人生挚友,因为“我获得的一些最宝贵的知识,都要归功于她的指导。”“她充当了我的母亲及家庭教师的角色,后来又成为我的伴侣”。“她的友谊及与她的交往始终是我的一种安慰”。因此,当谭普尔小姐要离开洛伍德义塾时,简.爱也在一番思索后决定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担当新职务,过一种新生活”。 三、体验爱情(11--27章)

“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练习题

1.《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象征物,是薛宝钗的和贾宝玉的。“木石前盟”,指的是开篇神话中(人名)和(人名)的“还泪之说”。 2.结海棠社的时候,众人都取了号,李纨自号,探春自号,黛玉叫,薛宝钗叫,宝玉叫、,迎春叫,惜春叫,史湘云叫。 3.《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巴黎日内维新街的一个叫的小旅店里。 4.巴尔扎克在长篇小说《高老头》中写了20余人,其中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四个:面条商、穷大学生、贵妇和江洋大盗。 5.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判词所写的人物名: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2)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3)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4)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5)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6)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7)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9)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10)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11)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12)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13)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14)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二、判断题(对的请打√,错的请打×,并作出订正) 1.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2.贾宝玉鄙弃功名富贵,追求率性自然,公然声称“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林黛玉与贾宝玉情趣相投,从不对宝玉说读书求功名的“混账话”,不像薛宝钗那样做封建社会标准的“名媛淑女”。()3.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4.《红楼梦》中史湘云要开社作东,薛宝钗怕她花费大引起家人抱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甚至是人见人厌的赵姨娘,她都能予以关照。() 5.《红楼梦》中,宝玉失玉疯癫,贾母预备让宝玉与宝钗成婚来“冲喜”,袭人担心宝玉不肯,想出了一个“掉包计”,得到了贾母、王夫人的赞成。() 6.宝钗过生日请戏班唱戏,十分热闹。其中一个小戏子长相似黛玉;众人明白,却只有心直口快的湘云说了出来。宝玉对湘云使了一个眼色,让黛玉和湘云两人都恼怒起来。() 7.《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曹雪芹把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深刻细腻地描写了当时贵族家庭内部和外部的种种矛盾冲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