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案

5、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6、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导入新知1.导语:马上就是阳春三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你们喜欢春天吗?在古代,无数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春天的两首古诗。

2.板书课题,指导写“诗”字。

(1)教师范写“诗”,边写边点拨: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寺”,“寺”的上半部分为“土”,第二横最长,覆盖下面的“寸”。

(2)学生描红,临写。

3.板书课题,指导写“村”字。

(1)教师范写“村”字,点拨: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右边“寸”字中的点和木字旁的点要相互避让。

(2)学生描红,临写。

4.理解诗题。

(1)给“村”和“居”找朋友,分别为“乡村”“居住”,进而理解“村居”的意思。

(2)齐读诗题。

5.小结:清代诗人高鼎晚年隐居乡村,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他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写进这首诗。大家想知道诗人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吗?

合作探究与交流1.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教师正音。

(3)读诗句“拂堤杨柳醉春烟”(注意这句含4个生字)。

①识记“拂”:a.用“拂”组词。b.指名学生做一做“拂面”的动作。

②识记“堤”:a.指名读,组词。b.引导:它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像?c.比较“堤、题、提”。

③识记“柳”:a.指名读。b.引导扩词:你见过什么和柳相关的事物?(杨柳、垂柳、柳絮)你能说几个含“柳”的表示颜色的词吗?(柳黄、柳绿花红)

④识记“醉”:a.出示古文字“”,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样猜的?b.引导发现:左边像个酒杯,右边像个站立不稳的人,酒喝多了人就醉了。c.用“醉”组词。

(4)教师范读。

2.再读古诗,读出韵味。

(1)读对节奏。

①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

②指名读,师生评议。

③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

着,唱着动听的歌谣。

生:草长莺飞二月天。

师: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起舞,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它仿佛在春天里醉了。

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孩子们放学后急忙跑回家,趁着春风放风筝。

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积累背诵,指导写字。

(1)以补白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

课件出示:

草____莺____二月天,____堤____柳醉春____。

______散学归来早,忙趁______放______。

草长莺飞______ ,拂堤杨柳____ __ 。

儿童散学____ __,忙趁东风___ ___ 。

(2)配乐背诵古诗。

(3)指导写“童”字。

①教师范写“童”字,点拨:第九笔为横,第十笔为竖,“里”中间的竖处于竖中线上。

②学生描红,临写。

作业布置1、复习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每课三分钟按规定主题,统一进行。

环节

学案

(主备人一稿)

备课记录

(二稿)

个性化简案

(三稿)

前置性作业一、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认读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二、练习书写生字:诗村童碧妆绿

丝剪(要求认读生字,其中“绿”是多音字,

掌握它的两个读音;书空生字,笔顺正确,字

写端正、匀称;并口头组两个词语,练习说话。

三、背诵两首古诗。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

天的美景。

四、课外收集关于春天的诗句或词语。

五、通过预习,我还有一些问题想和大家探究。

前置性作业

汇报1、复习《村居》,指名背诵。

2、出示问题:

(1)《咏柳》一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咏柳》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咏柳》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讨论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笔处偏上方开始起笔;右边为“录”字。

②“丝”:四个“”平衡地分布在横中线和竖中线周围;下方的“一”字从左下格中间起笔,写至右下格中间。

3.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指导写“剪”字。

(1)读词语:裁剪、剪裁。

(2)做裁、剪的动作。

(3)引导发现:裁字有“戈”,剪字有“刀”,都与刀具有关。

(4)指导书写:“剪”的上部分“月”“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方“刀字底”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业布置1、复习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朗读古诗。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中描写的景色。

3、背诵古诗。并收集关于春天的古诗和词语,分享给同学们。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