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4龙门吊安装方案及安全措施

004龙门吊安装方案及安全措施

004龙门吊安装方案及安全措施
004龙门吊安装方案及安全措施

龙门吊安装方案及安全措施

一、门式起重机检验、验收标准

1、GB/T14406-1993通用门式起重机

2、GB5905-86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3、GB10183-83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和轨道安装公差

4、GB/T5972-2006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6、GB1005.1~88起重吊钩

7、龙门吊实用维护说明书

二、施工内容

安装门式起重机台。名称:双梁桁架门式定点吊起重机;型号:;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号:;额定起重量:;工作级别:;起升高度:m;跨度:m,产品经检验,符合《起重设计规范》和《起重机械制造安全规程》标准,准予投入使用。

三、施工时间

年月日~ 年月日

四、施工组织机构

为了安全、按时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项目部组织了以具有国家A级安装资质的安装队伍为核心,并与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技术施工管理人员组成一支专业的施工队。本施工队具有丰富的大型设备施工经验,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确保全面履行对项目部的承诺。

1、安装队组成人员如下:

队长:副队长:技术员:

检验员:安拆工:指挥司索:

电焊工:电工:门机司机:

项目安全负责人:项目设备负责人:

2、施工组织人员的岗位职责

队长:履行对甲方的安装合同,贯彻执行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主持项目工作会议,实施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与施工过程管理。组织项目的均衡实施,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副队长:组织、协调各工序、工种之间的工作,保证施工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组织施工物质采购和供应工作,协调解决施工中发生的外联事项。

技术员:协助队长实施施工质量方针和工程目标,贯彻执行国家及各级部门颁发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负责施工的技术、质量工作,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安装队技术工人:负责组织设备安装实施,各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各工种工人必须认真负责做好自己范围的工作,不超范围进行作业施工。

质检员:按企业内部质量要求对施工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监控,监督并检查设备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过程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保证整个施工均在质量监控下完成。

五、施工装备

1、施工场地事先清理,必须坚实、开阔,不得有与施工机械相干涉的障碍物,吊车工作区域必须确保地基坚实可靠,必要时用专用枕木铺垫。

2、制作地锚。根据现场条件若有固定物的话优先考虑,或用混凝土浇筑地锚。

3、施工机具、仪器的准备。Φ19.5钢丝绳、5吨手拉葫芦、力矩扳手、电焊机、气割、汽车吊等;测量仪器:经纬仪、垂直线、5m 钢卷尺。

4、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现场,熟悉安装方案,技术人员做好重要施工工序的技术和安全交底。

5、对配合安装的吊车及其他配合机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所有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并消除机械缺陷。

6、作业使用的安全带、速查保护器、保险绳应检验合格,严防安全设施不安全。

7、在设备安装前,对本设备随机文件查阅清楚,并核查本设备发货零部件是否准确无误,检查结构件是否在运输过程中有缺损。若有缺损,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处理,待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安装。

六、安装顺序

拼装流程:本设备采用支腿分部分拼装、主梁、起重小车整体吊装方案,柔性支腿地面组装→刚性支腿地面组装→主梁地面拼装→小车地面组装→柔性支腿吊装→刚性支腿吊装→主梁吊装→小车部分

吊装

(一)、运行轨道的安装

根据设备设计的吨位、跨度、尺寸要求安装,铺设相应型号的钢轨,按照以下项目对大车行走轨道进行检测。

1、正面、侧面的不平度≤1/1500,全长≤2mm;

2、钢轨与地面垂直度<1mm,钢轨的坡度<3mm;

3、轨道实际中心线对轨道设计中心线的位置偏移应<3mm;

4、同一断面上两轨道的标高相对差≤10mm;

5、轨道接头左、右、上三面的错位≤1mm;

6、两平行轨道接头的位置应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门机前后车轮的车距;

7、接头间隙应为2~3mm;轨道高度差≤2mm;

8、轨道两端应安装终端限位装置(导轨限位器、缓冲块)和制动挡板,防止起重机脱轨事故的发生。

9、对轨下基础的要求按附图施工。

(二)、支腿组装

将主支腿、副支腿、稳定杆、均衡梁、司机楼平台、下行走轮箱、梁座等,主、副支腿组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为一体,保证其整体设计精度要求及牢靠性。

1、柔性支腿组装

1)先将柔性支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连接,法兰连接螺栓用力矩扳手拧紧。

2)其次组装均衡梁和支腿连接架,法兰连接螺栓不要拧紧。

3)把支腿斜撑杆和支腿连接端用销轴连接好,在组装与均衡梁连接端。销轴要涂抹黄油。组装完毕销轴要穿开口销。

4)最后组装梁座,并把所有柔性支腿连接螺栓用力矩扳手拧紧。

5)在梁座与主梁连接法兰上划定主梁安装中心线。

2、刚性支腿组装

1)刚性支腿的主支腿组装参照柔性支腿方法组装。

2)把副支腿各节组装好连接螺栓用力矩扳手拧紧

3)把主副支腿连接架与支腿连接端连接好连接螺栓用力矩扳手拧紧。

4)用25吨汽车吊把副支腿吊起下部用销轴和支腿连接好并穿好开口销。并把支腿连接架与副支腿连接端组装好。

5)另外一条副支腿安装参照以上方法,最后用汽车吊组装副支腿梁座。在与主梁连接法兰上划定主梁安装中心线。

6)组装司机室平台。

(三)、主梁组装

1、将各节主横梁按制作顺序在地面上装配连接,主梁上弦连接法兰用力矩扳手拧紧。主梁下弦与4条支腿用销轴连接好并装上开口销形成主梁整体,以防脱落,保证其整体设计精度要求及牢靠性。

2、将连接好的主横梁、支腿,用2台汽车吊将主横梁提到支腿能与走行梁法兰盘相连接位置时即可,并用螺栓与走行梁连接好,螺栓按设计值拧紧。

3、如设计带有电动葫芦装置,应参照电动葫芦说明书将电动葫芦在吊装主梁前安装在轨道中间,并暂时固定位置,以免整梁起吊时侧滑,发生意外事故。电动葫芦安装前应加注32号轻型机油。

4、将主梁连接架与一跨主梁安装好,并把连接架与主梁连接耳座和连接架装好并穿上开口销。

(四)、天车组装

1)将动力组和天车轮箱用螺栓连接,安减速机说明书规定加32号轻型机油,并将加油孔密封严禁渗油。

2)将定滑轮与天车横梁正确组装后把卷扬机安装在支架上。同时检查液压刹车部分液压油是否足量,卷扬机制动轮联轴器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五)、整机组装

1)首先在运行轨道上测量划定门机支腿在两平行轨道上的梁的架立位置,检测轴距中心线并调试与设计相符,保证两支腿架设时相对端面位置,使其两对角线相符后固定好(小于3mm)。

2)按运行轨道所测标出的位置,使用足够起重能力的吊装机械,将门架竖立在轨道上,至少用四根19.5钢丝绳将其拉紧;

3)调整风绳松紧度,校正支腿的安装垂直度,门架与水平地面垂直度小于H/2000,其支腿中心点对于轨道中心点偏移度应小于2mm;

4)将组装完成的主梁整体吊起放在已校好稳定的支腿上,保证天车轨距,轨距极限偏差±3mm,并找正连接,待主梁与梁座法兰用

螺栓紧固后,将主梁和连接法兰按设计要求焊接,连接法兰焊接加强板,安装主梁连接架,焊接完成后方可松开吊车。

(六)、支腿吊装

1、柔性支腿吊装

1)在吊装支腿前划定一条与大车轨道垂直的门机支腿中心线。

2)用两台25吨汽车吊将柔性支腿吊起,如果用钢丝绳捆绑吊时钢丝绳一定要装护角。

3)张拉风绳与地锚用5吨手拉葫芦连接。调整风绳松紧度,校正支腿的安装垂直度,用经纬仪测量保证支腿与水平地面垂直度误差小于15mm,其支腿中心点对于轨道中心点偏移误差应小于2mm,测量梁座上水平面的水平度其误差小于5mm。

4)测量完毕后大车行走轮箱两端用木楔塞紧,然后吊车可松去钢丝绳。

2、刚性支腿吊装

1)刚性支腿吊装参照柔性支腿吊装。

2)支腿吊装好后并测量四条腿的对角线误差小于5mm。

(七)、主梁安装

1、两台吊车吊点应选在整垮主梁的两端位置,把装有连接架的主梁吊起放在校好稳定的支腿上。其主梁下弦的中心线与划定的法兰中心线重合,误差小于3mm,焊接主梁和法兰。同时测量主梁和支腿纵向和横向的垂直度误差小于5mm。等法兰焊接完毕,筋角焊好后才可松掉吊车。

2)吊起另一根主梁放在支腿上,使主梁下弦的中心线与划定的法兰中心线重合,其误差小于3mm。测量天车轨距,每隔1m量取数值,轨距极限偏差±3mm;同时测量同一截面上天车轨道的高低差小于3.5mm。测量数据符合标准后安设计要求焊接主梁法兰、主梁连接架耳座,焊接完成后方可松开吊车。

(八)、天车吊装

将天车组件吊放在已架设完好的主梁轨道中心位置上,然后将卷扬机正确连接在天车架上,同时安装好卷扬机钢丝绳与滑轮组的连接,最后吊起天车雨篷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轮箱两端轮缘处加塞木头防止小车滑动。

(九)、其他部件安装和安装后检查

1、吊装驾驶楼,将驾驶楼稳妥的安装在走台上,要充分考虑司机上下进入驾驶楼的方便安全。

2、安装控制柜、各限位行程开关及全部操纵系统电缆线等。

3、检查各连接部位销轴的开口销,各部位连接焊缝。

4、最后撤出风绳,调整试车,各部位运行机构调试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注意:法兰连接用的高强度螺栓必须用扭矩扳手拧紧。

七、起重机试车

1、试车前的准备和检查

(1)切断全部电源,按图纸尺寸和技术要求检查全机,各紧固件是否牢固,各传动机构是否精确、灵活。金属结构有无变形,钢丝绳

绕绳是否正确,绳头捆扎是否牢固。

(2)检查起重机的组装是否符合要求。

(3)电气设备必须完成下列工作后方可试车。

a、用兆姆表检查全部电气系统和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b、切断电源,检查操纵线路是否正确和所有操作设备的运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必要时进行润滑。

c、用手转动起重机各部件,应无卡死现象。

2、无负荷试车

经过上述检查,全机均已正常后,便可进行无负荷试车。步骤如下:

(1)起重行车试车

空载电动葫芦沿轨道车来回运行三次,此时车轮不应有明显的打滑,车轮应制动平稳可靠。

(2)空钩升降

使空钩上升下降各三次,起升限位应准确。

(3)大车行走

将电动葫芦停于主横梁根部,使大车沿纵向轨道全长慢速行走两次,以验证轨道。然后以额定速度往返行走三次,检查运行机构之工作质量。启动和制动时,车轮不应打滑,运行平稳。

3、负载试车

无负荷试车情况正常后,才允许进行负荷试车,负荷试车分静载试车和动载试车两种。

(1)负载试车的技术要求:

a、起重机金属结构的焊接、螺栓连接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

b、机械设备、金属结构、吊具的强度和韧度应满足要求。

c、制动器动作灵活、减速器无噪音、工作可靠。

d、润滑部位润滑良好,轴承温升不超过规定。

e、各机械动作平稳,无激烈振动和冲击。如有缺陷,应修理好后再进行试验。

(2)静负载试车

电动葫芦起升额定负载,于主横梁上往返几次后,将电动葫芦运行到跨中,将重物升到一定高度(离地面约10cm),静置10min,此时,测量主梁下挠度。如此连续试验三次,且第三次卸掉负荷后,主梁不得有残余变形,每次试验时间不得小于10min。于上述试验后,可作超额定负荷的20%试车,方法和要求同上。

(3)动负载试车

静负载试车合格后,方可进行动负载试车。

电动葫芦提升额定负载作反复起升和下降制动刹车,然后开动满载电动葫芦沿轨道来回行走3~5次。最后将满载电动葫芦开到门架根部,让起重机以额定速度与大车轨道往返2~3次,并反复制动和启动。此时,机构的制动器、限位开关、电气操作应可靠、准确和灵活,车轮不打滑,机架振动正常,机构运行平稳,卸载后机构和机架无残余变形。

上述试车结果良好,可做超负荷10%的试验,试验项目和要求与

上述相同。

八、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施工目标

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重大交通肇事死亡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文明施工达标率100%。

2、安全保证体系及职责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小组组长,安全副经理、专职安全员,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一名,负责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2)项目部每半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传达上级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协调安全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安全生产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特殊情况下随时召开,会议要有会议记录。

3)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只要有人生产作业,就要有领导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

3、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各施工队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工作中做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三不违”(即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人伤害)。

2)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内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文化基本知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事故案例等。

4、安全检查

1)项目安质部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施工大检查,专职安全员做到岗位天天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向领导汇报,安全生产检查要有检查记录。

2)实行班前安全讲话和逐级安全交底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每天进场前进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施工负责人要在施工记录中记录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5、安全防护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精力集中,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上安全带。

2)悬挂或粘贴安全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夜间施工现场周围必须设警示标志。

6、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要安装平稳牢固。

2)机械设备传动系统要安装防护罩。

3)操作机械设备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4)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拆卸,电缆电线的架空、埋设等必须由专业电工按规范操作,操作前必须先切断电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2)现场临时用电,按照三相五线制,实行二级漏电保护,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合理用电。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3)放置配电箱处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有防晒、防雨措施,闸箱由专人管理,符合“一机、一箱、一闸、一漏”。

4)用电缆、电线的绝缘要完好,发现破损严重的及时更换。

5)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性能必须良好。在潮湿的地面使用电动工具要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6)各种机械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必须装有接地和接零的保护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但在同一个供电系统上不得同时接地又接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