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潜孔钻机毕业设计论文

液压潜孔钻机毕业设计论文

液压潜孔钻机毕业设计论文
液压潜孔钻机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绪论

1.1 引言

21世纪,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机械化、智能化将席卷全球。人类的大部分劳力活动将由机械代替,主要体现在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方面上,而钻孔机械顺势成为了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丰富,且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采矿、用矿成了人们所需。本设计主要就采矿工具、凿岩设备—潜孔钻机作此研究。由于矿床存在的地理位置有所不一,为了能更好的采矿,人们根据各种条件不断的更新采矿工艺和相应的凿岩设备。各种开采挖掘发展迅猛,因此用到潜孔钻机的地方非常多,成为采矿机械中的重要一员。潜孔钻机可用于井下跟露天开采,主要用于钻深孔,爆破孔。它比传统的凿岩机更优越,功的利用率更高,减轻了损坏,特别是在钻大孔上面更为突出。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污染少,利用率高,能大围使用等,适应现时代的发展需求,以人为本,经济实用,节能环保的理念,是现今运用最广的钻孔设备[6]。

1.2 潜孔钻机的发展与现状

1.2.1潜孔钻机在国外的发展

近年来,钻机产业发展迅猛,国外许多潜孔钻机制造公司研发制造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像Arias L830型潜孔钻机;古河的PCR一200一DH型履带式潜孔钻机;Sanvik 公司的推出的TITONl00型潜孔L830型钻机。特别是ROCCopco公司的ROC潜孔钻机,为其配备了能提供3MPa气压的压缩机装置,是潜孔钻机事业的又一发展。为其设计了新的输送装置,可钻直径达140mm的深孔。以实现自动化为主题进行设计制造,使其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智能化上面也做的很好,部分功能均已实现智能化,如臂架的自动定位。节省场地标记和定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经营者集中监测钻井过程。并且在安全和环保上提升了档次,操作人员与机器设备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国家最新排放标准和智能化法规的实施,多数钻机公司都给柴油机某些方面性能进行了优化,达到了很高的标准[15]。

1.2.2潜孔钻机在国的发展

国潜孔钻机起步比较晚,起源于上世纪中期的,在国家的大量扶持跟发展下,潜

孔钻机的各方面参数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制造技术创新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国外都有了很高的名声,为此许多国外知名大企业都来此投资。由于的钻机产品质量过硬,技术研究相当的好,将其整理后,一些大学作为教材来作为教学容来指导。经过40来年的发展,的钻机生产已经很规化了,形成了重要生产基地。钻机主要用于为各种挖掘爆破打孔,能提供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相当完善,在产品的开发和改进上,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雄厚资深的研究背景,因此,潜孔钻机在中国肯定能有大市场,能很好的发展。

1997年,我国潜孔钻机产业得到了飞跃,自行研发出的辅助行走、升降、回转、表面定位的潜孔钻机,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随着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的问世,引发了国钻机的发展高潮。其通用化设计理念成果,很好的突显了它的高性能跟经济实用性[8]。

虽然这几十年发展迅速,出了不斐的成绩,但还没达到与国际高水平接轨的程度。国外发展迅速,而且起步早,我国从起步到自行研发,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能有如此成果已然不易。随着设计方法的不断创新和生产技术发展,涌现了许多的新的技术,大大的推动工程机械的前进步伐。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的问世,标志着钻机技术更上一层楼,国由山河智能股份公司做得最好。它的自主研发团队与中南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强强联合,研发生产出的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是国现今最优良的钻机。运用的技术先进,配置高,能耗低,性价比高于国外很多,为人们所广泛使用[10]。

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工程领域飞跃也十分显著,在钻机设计上,运用各种新颖的思想理念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使产品达到想象中的完美程度。运用计算机优化,使其功与机器的匹配率和负载适应性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实现了动力-泵-负载有机了协调,使其具有高性能和可靠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在有些方面的投入会相对少些,由于此局限性,对液压潜孔钻机系统的研究还不深入,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差距。在大型工程设备的液压回转系统的动态特性对回转特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不足,才达到中等偏上水平。缓冲设计,密封装置是影响动力头平稳性的最大因素,这些成为了我国工程机械上的一些发展难点。

1.2.3国潜孔钻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安全方案设计和人机结合方面的设计上缺陷。总体来讲在安全和设计思路上考虑得更为周到。例如国外的产品,在接卸杆处装有传感器控制和急停装置,对及时且有效的处理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操作工人和机器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安全保护措施上的设计更为合理周到。

(2)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各部件间的消耗磨损等,精确度等方面达不到要求,就会暴露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匹配、油的温度、热平衡和可靠性等问题。密封出现问题,这时候就会出现漏油现象,这些细节在国外都是做的非常好的。

(3)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在高效方面也有所欠缺。产品质量和性能要人们所需要的。由于工期等多方面因素,施工单位对设备要求非常高,效率与质量必须得到保证,而且还经济,降低人力成本[14]。

1.3潜孔钻机的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地势复杂,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且大部分开采都属于困难型,因此钻机的应用十分广泛,而潜孔钻机作为钻机中的龙头,独占了其中50%~60%,潜孔钻机应用最广的是在露天铁矿、有色金属矿山和石灰石矿山。潜孔钻机普遍的应用于国外,发展潜力巨大,是工程机械中重要的一员。

1.4 潜孔钻机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潜孔钻机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一些漏洞,主要是钻的孔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偏斜。除了与现今的制造水平有关外,客观因素影响也巨大,主要体现在岩层构质不一跟钻头轴压力不稳定上。潜孔钻机在钻深孔上比别的钻机更具优势,所以在这上面应用很多,但是钻孔越深,杆的接头就越多,偏角就会增大,而且轴压力不断的变化,对于钻孔质量的准确性就会降低。钻头漂移,钻头的回转会使孔呈锥形。所以岩层结构和受力不均是使钻孔不精准的最大影响因素。孔的不精确,对于爆破等各方面的影响会更大,使采矿率下降,使钻孔深度收到局限,增加开采成本[8]。

1.5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容、研究思路及方案

1.5.1选题依据

在SWDB120型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回转机构液压系统的设计上,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工程领域飞跃也十分显著,在钻机设计上,运用各种新颖的思想理念和先进的制造技术,使产品达到想象中的完美程度。在设计中,运用Pro/E三维立体仿真,再通过优化设计分析,在保证各项指标规格的同时使其达到最优,使外形更加自然流畅。使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人机界面加漆和自然亲和的制定,实现了真正的自然人机一体化。本钻机采用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实用可靠的液压系统、优质的部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以下特点:

(1)钻机动力头,燃发动机,空压机三位有机的结合在一体,使其拥有了很好

的灵敏性,对地势环境要求更加简易,且能使线路布置更为简单合理,可行性更高。

(2)对操纵室的设计极为合理,室有冷暖空调,空气清新净化设备,钻机的各个操纵杆都在司机的最舒适的操作围,由液压先导操纵手柄对各项操作进行集中控制,能用最舒适的姿态完成最艰难的操作。各项指示灯的安装位置也很合理,司机能很好的掌握作业情况。

(3)设有灵敏度很高的自动防卡钻设备,能使钻机更好的运行。对于孔深也有装置进行测量和仪表进行显示。在室外也设有扩音器等设备,使操作更加安全。

(4)设有能自动拆卸钻杆的装置,能减轻操作者的劳动量,降低疲劳强度,很好的实现了自动化,进而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5)回转机构设有液压减震装置,能很好的减少冲击载荷,使岩层能很好的吸收冲击力,保证钻孔的顺利进行,达到保护钻机的功用,延长其寿命,提高钻孔效率。

1.5.2主要研究容

主要容:设计计算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动力头回转机构的液压系统,妥善解决传动部分与工作部分的联接,完成工作要求。

(1)对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进行结构分析。

(2)设计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的动力头回转机构。

(3)绘制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动力头回转机构的液压系统图。

1.5.3研究思路及方案

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的回转动力头采用全液压驱动的方式,其主要组成有五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原动力部分:采用双联变量式液压柱塞泵,能适应各种岩层环境;执行驱动部分:摆线液压马达;控制部分:液压系统中需要的各种阀块,有压力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辅助部分、传动介质部分。回转动力头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作为连接不分的法兰盘、提供动力的动力机、传递能量的连接件、调节速度的减速箱。回转力矩跟转速由动力机产生,然后经其他三部分传递给钻杆,它再带动冲击器和钻头对岩层进行作用以此满足我们所需。

第2章回转系统的总体设计

2.1一体化潜孔钻机动力头回转机构系统分析

2.1.1潜孔钻机结构总成及介绍

潜孔钻机的形成钻孔基本思路,破碎凿岩方法,冲击旋转使岩石破碎,进而达到需要效果。凿岩时,冲击器没入孔,由于有空气压缩装置,对孔底部不断施加气压,形成很大的冲击力,钻具与钻头主轴同时转动,因此,在每次完成冲击以后,钻头相对于原来都会转过一个角度,为下次冲击做好准备,冲击器是通过高压气来提供能量的,进而完成做功,钻孔会有很多岩石颗粒跟粉尘,若不弄掉它们,它们会与钻具再次研磨,浪费掉很多无用功,而且会降低钻具的寿命。所以必须将它们处理掉。而高速冲击的钻杆就能带走它们,使孔底干净。

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为冲击回转式凿岩钻孔,机械外观主视图2.1、外观主视俯图2-2如下所示,由推进系统、回转装置、钻杆库、钻架、补偿油缸、滑架、举升油缸、卸杆器、吸尘罩、除尘装置、行走架、机架、支腿、后支架、空压机及压气系统、柴油机泵组、油箱、液压系统及多路阀组、司机室、护栏、钻架支座、等部分组成[10]。

2.1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外观主视图

2.2一体化液压潜孔钻机外观俯视图

本钻机总体结构部分有:

(1)柴油机泵组

配装玉柴YC6L280-30柴油机,功率70KW。

(2)压气系统

本钻机的压气系统配制成螺杆空压机,由空压机给动力头机构提供气压,清除孔灰尘和杂质,使钻孔质量更高。

(3)液压系统

全液压钻机的各个动作、行程,一般用液压比例先导阀或者电磁阀对其进行操作控制,还能迅速变换机构的运行速度,不仅反应灵敏,而且效果明显,最大限度的提高钻孔精度。

(4)滑架

滑架是潜孔钻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来支撑和连接钻架,液压缸对滑架和钻架作用,从而实现它两结构总成的升降和改变钻孔的方向。

(5)钻杆

钻杆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称为主钻杆,它的上端与回转机构接头联接,下端与冲击器接头联接;第二根称为副钻杆,它主要是用来对主钻杆进行加长。主副钻杆各外螺纹接头为锥形。

(6)机架

机架是相当于汽车的底盘,很多的部件结构都安装在它上面。后支架主要用在运输过程中,滑架和钻架落下时对它们进行支撑保护。在到达钻孔地点后,将钻架和滑

架立起来,此刻将护栏安装机架上。在机架的四脚各装有一条支腿油缸,用于钻孔时钻机的调平和支撑。

(7)油箱

油箱是用来储存油液,且还有散发热量、沉淀污物及安装平台等作用,由过滤器和测量油温跟液位的计量器组成。

(8)回转机构

该回转机构是由液压马达、减速齿轮箱、管接头、运行滑板和供气机中转站构成。该机构的推进功能靠固定在滑板上的链条是由轴销和弹簧减震机构而进行紧固的。回转机构产生动力的机构是液压马达,可以输出的转速为0~50转/分并带有连续可调的功能。

(9)推进机构

推进机构由多方面组成的,它包括推进液压缸,链轮链条组及其带有缓冲作用的弹簧。其一端绕过主动链轮的链条在轴销的作用下紧固在滑板的上侧,而它的另一端则经过从动轮固定在缓冲弹簧上,连接在滑板下部的是缓冲弹簧的另一侧,推进和提升两个功能的实现是在液压马达正反转来完成的。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推进液压马达具备了缓冲的性能。

(10)卸杆器

卸杆器是由各个不同的构件所组成的,它由上卸杆器体、下卸杆器体、上卡爪、下卡爪、卡杆缸及卸杆缸等部分构成。在卸杆作用的时候,卡杆缸将下钻杆卡牢,同样在上钻杆处由也是由卡杆缸卡牢,在卸杆缸动作时其连接螺纹会开始松动,在回转机构的作用下卸下钻杆。

(11)冲击器

冲击器选用山特维克高风压冲击器。

(12)行走机构

行走机构的设计结构比较复杂,由液压马达、行走支架、多级齿轮减速器、紧装置与从动轮等组成。其驱动方式采用双作用液压马达在减速器作用下实现的。为了安装方便,减速机安装在履带宽度之,运用黄油进行调节润滑,速度控制采用不同的档位,并且采用了刹车制动器,在操作安全上得到了极大的保证,减速机的润滑采用N220装在减速机部实施不间断润滑效果。

(13)司机可在室对所有操作进行控制,而且操纵姿态舒适,通过控制手柄、电磁阀或脚踏阀来对钻机的各个动作进行控制和调节。

2.2 一体化潜孔钻机动力头回转机构系统分析

2.2.1动力头主要组成部分

液压缸的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液压缸的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毕 业 设 计 液压缸的设计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2013 年11 月28 日

摘要 将液压缸提供的液压能重新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称为执行元件。执行元件是直接做功者,从能量转换的观点看,它与液压泵的作用是相反的。根据能量转换的形式,执行元件可分为两类三种:液压马达、液压缸、和摆动液压马达,后者也可称摆动液压缸。液压马达是作连续旋转运动并输出转矩的液压执行元件;而液压缸是作往复直线运动并输出力的液压执行元件。此说明书是针对液压缸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来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和承载能力,来确定其缸筒内径、壁厚和活塞杆的直径。再根据液压缸的零部件的工作要求确定零件的工艺,根据零件的精度要求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法,并生成工艺卡片,完成零件的加工。 关键字:液压缸、机械能、转矩、执行元件 Abstract Hydraulic cylinder will be able to provide the device called actuators. Work is a direct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ergy conversion; it is the role of the in the form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nd the output of the of components

机械毕业设计-液压缸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名称:液压缸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10-?班 姓名: 学号:06 指导教师姓名:徐鹏 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7月8日——2013年7月12日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液压缸设计 二、数据: 推力大小:; 速比:; 行程:; 缸体型式:; 活塞杆外端连接型式:; 是否有导向:。 三、任务量: 液压缸总图:2号(手工绘制); 零件图:3号(手工绘制); 说明书:液压缸的设计及计算说明书(手写)。 指导教师:徐鹏2013年7月8 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单

液压缸设计指导书 机械工程学院 机设教研室

一、设计目的 油缸是液压传动系统中实现往复运动和小于360°回摆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以及使用维护方便、低速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部门。其主要应用有:工程机械中挖掘机和装载机的铲装机构和提升机构,起重机械中汽车起重机的伸缩臂和支腿机构,矿山机械中的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滚筒调高装置,建筑机械中的打桩机,冶金机械中的压力机,汽车工业中自卸式汽车和高空作业车,智能机械中的模拟驾驶舱、机器人、火箭的发射装置等。它们所用的都是直线往复运动油缸,即推力油缸。所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液压缸的设计制造,提高液压缸的工作寿命及其性能,对于更好的利用液压传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指定的课程设计任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参考书和工具书的方法,提高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设计计算和制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毕业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打好基础。 为此,编写了这本“液压缸设计指导书”,供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液压传动课程及课程设计时参考。 二、设计要求 1、每个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都必须独立按期完成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设计任务。 2、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要层次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简明扼要,论据充分。计算公式不必进行推导,但应注明公式中多符号的意义,代入数据得出结果即可。 3、说明书要有插图,且插图要清晰、工整,并选取适当此例。说明书的最后要附上草图。 4、绘制工作图应遵守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符合国家标准。 5、学生在完成说明书、图纸后,准备进行答辩,最后进行成绩评定。 三、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所收集资料情况确定。最后人均一题,避免重复。 四、设计依据和设计步骤 油缸是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它与主机及主机的工作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不同的机型和工作机构对油缸则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因此在设计油缸之前,首先应了解下列这些作为设计原始依据的主要内容。主机的用途和工作条件,工作机构的结构特点,负载值,速度,行程大小和动作要求,液压系统所选定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等。 油缸的设计内容和步骤大致如下: 1、液压缸类型和多部分结构的选择。 2、确定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工作负载、工作速度(当有速度要求时)、工作行程、导向长度、缸筒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等。 3、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其中包括缸筒壁厚、外径和缸底厚度的强度计算,活塞杆强度和稳定性验算,以及各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 4、导向、密封、防尘、排气和缓冲等装置的设计。 5、整理设计说明书。绘制工作图。 应该指出,不同类型和结构的油缸,其设计内容量是不同的,而且各参数之间需要综合考虑反复验算才能得出比较满意的结果。因此设计步骤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 五、结构型式的确定

液压缸结构设计

摘要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是将液压泵输出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执行元件,它主要是用来输出直线运动。 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均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主要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而液力传动则主要是利用液体的动能来传递能量。由于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工程建筑、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军事器械、矿山冶金、轻工、农机、渔业、林业等各方面。同时,也被应用到航天航空、海洋开发、核能工程和地震预测等各个工程技术领域。 本文对液压缸参数化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液压缸CAD原型软件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系统分析液压缸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归纳了液压缸的工作形式及主要安装形式。在分析液压缸主要部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装配的面向对象液压缸产品设计模型; 2.研究面向制造的产品特征建模技术,基于产品建模方法和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基于特征的液压缸产品模型。研究了适用于液压缸参数化设计的标准件库建模方法及数据库建模技术,并据此建立了液压缸参数化数据库模型及基于装配的液压缸参数化模型; 3.建立液压缸参数化CAD系统模型,基于商用CAD软件,开发了液压缸参数化CAD软件原型系统。 关键词:液压缸;液压泵;液压传动;液力传动

Hydraulic cylinders are one of the hydraulic action components, which are widely used to transfer hydraulic power produced by pump to mechanical power with the manner of straight movement. Hydrauli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nd are based on the liquid as energy transfer medium to the drive. Mainly the use of hydraulic fluid to transmit pressure to energy; and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s mainly used to transfer the kinetic energy of liquid energy. As a result of hydraulic many prominent advantages, therefore, it is widely used in machin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etrochemical, transportation, military equipment, mine metallurgy, light industry, agricultural, fisheries, forestry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be applied to aerospace, marine development,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various fields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parameters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of the system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the establishment of hydraulic cylinder CAD prototype software system,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hydraulic cylinder systems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summed up the work of the form of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major form of installation. Analysis of hydraulic cylinders i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assembly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model of product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 2. Research-oriented products feature modeling, product modeling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methods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product model. Studied for parametric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 of standard parts library and database modeling modeling techniques, and accordingly established a database of hydraulic cylinder model parameters an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assembly based on the model parameters; 3. To establish fluid pressure cylinder of CAD system mode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commercial CAD software, has developed a hydraulic cylinder Parametric CAD software prototype system. Key words: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pump; hydrauli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液压支架设计与应用毕业论文

液压支架毕业论文 1 绪论 回采面中,为了确保工作面机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要对顶板进行支撑和管理,以防止工作面空间的顶板冒落。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为动力,由金属构件和若干液压元件组成。它使顶板的支撑、切顶、移架和输送机等工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因而大大地改善了回采工作面的工作条件、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有效地增加了劳动安全性,使工作面的产量和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为工作面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但液压支架对煤层的地质条件要求较高。 液压支架动作原理可概括如下: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功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供给的高压乳化液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 (1) 升柱 当需要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乳化液进入立柱的活塞腔,另一回腔液,推动活塞上升,使与活塞杆相连接的顶梁紧紧接触到顶板。 (2) 降柱 当需要降柱时,高压液进入立柱的活塞杆腔,另一回腔液迫使活塞杆下

降,于是顶梁脱离顶板。 (3) 支架和输送机前移 支架和输送机的前移,都是由底座上的推移千斤顶来完成的。当需要支架前移时,先降柱卸载,然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杆腔,另一腔回液,以输送机为支点,缸体前移,把整个支架拉向煤壁;当需要推输送机时,支架支撑顶板后,高压液进入推移千斤顶的活塞腔,另一腔回液,以支架为支点,使活塞杆伸出,把输送机推向煤壁。支架的支撑力与时间的曲线,称为支架的工作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1—1 支架工作特性曲线 支架立柱工作时,其支撑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支架在升柱时,高压液进入立柱下腔,立柱升起使顶梁接触顶板,立柱下腔压力增加,当增加到泵站工作压力时,泵站自动卸载,支架的液控单向阀关闭,立

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和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2010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和专用夹具设计 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 姓名:万智慧 班级:机制1002班 学号:010******* 指导老师:张晓研 起止日期: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批量生产成为时代的需求,而组合机床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我们有必要来研究他。另外,支架是主要起支撑作用的构架,承受较大的力,也有定位作用,使零件之间保持正确的位置。因此支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的精度性能,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机械制造毕业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它是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综合,是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全部专业课,并进行了实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我们对所有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三年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次毕业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践中学到的技能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支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画零件图 1.1支架的作用及结构特点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1.2支架的工艺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1.3支架的零件图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并绘制毛坯简图 2.1 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2.2 确定毛坯的形状、大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三、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3.1 确定零件各孔、平面加工方案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3.2 定位基准的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 3.3 制订工艺路线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 3.4 选择各工序机床及工、夹具、刀具,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 与公差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0 3.5 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1 3.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2222222222222222222222213 四、机床夹具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 4.1确定夹具设计方案,绘制结构原理示意图22222222222215 4.2工件在夹具中加工的精度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18 4.3计算夹紧力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0 4.4画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五、参考文献及毕业设计总结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液压支架四连杆的设计和液压支架的使用维护毕业论文

液压支架四连杆的设计和液压支架的使用维 护毕业论文 绪论(概述) 液压支架是在摩擦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作面机械化支护设备。它与滚筒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机及胶带输送机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采、支、运等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从而使长壁采煤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液压支架能可靠而有效的支撑和控制工作面顶板,隔离采空区,防止矸石窜入工作面,保证作业空间,并且能够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机械化移动,不断的将采煤机和输送机推向煤壁,从而满足了工作面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要求。液压支架的总重量和初期投资费用占工作面整套综采设备的60%~~70%左右,因此液压支架成了现代采煤技术中的关键设备之一。 1)液压支架使用现状 液压支架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从1854年英国研制成功了支架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成熟。他已经形成了能适应各种不同煤矿地质条件的各类液压支架。 从液压支架的形式来看,有支撑式液压支架发展到掩护式液压支架和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从支架的质量来看,有轻型液压支架、中型液压支架和重型液压支架,从支撑高度来看,有薄煤层液压支架、中厚煤层支架和厚煤层液压支架,其中厚煤层液压支架又分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液压支架、厚煤层分层开采液压支架和放顶煤液压支架。从用途来看,有端头液压支架和中间液压支架。所以从支架的现状来看,液压支架已经发展到一个完整的液压支架体系。从液压支架的设计来看,由过去的手工设计发展到全部计算机程序设计。 2)液压支架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液压支架是综合机械化工作面的主体设备,它能可靠而有效地支撑和控制工作面顶板,隔离采空区,保持安全的地下作业空间,并实现回采工作面及其相关设备的机械化推移。液压支架与采煤机、可弯曲输送机和顺槽机配合,构成了回采工作面的综合机械化设备,从而为煤矿地下开采实现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因此,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是当代采煤技术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煤矿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_毕业设计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设计 前言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煤矿技术进步的标志,是煤矿增加产量、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研制和使用液压支架是十分关键的。我国液压支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果,至今已能成批制造两柱掩护式和四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这些系列化液压支架一般用于缓倾斜中厚煤层及厚煤层分层开采。 我国煤矿中使用的支架类型很多,按照支架采煤工作面安装位置来划分有端头液压支架和中间液压支架。端头液压支架简称端头支架,专门安装在每个采煤工作面的两端。中间液压支架是安装在处工作面断头以外的采煤工作面上所有的位置的液压支架。 目前使用的液压支架分为三类。即:支撑式液压支架、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从架型的结构特点来看,由于直接类别和老顶级别的不同,所以为了在使用中合理地选择架型,要对支架的支撑力承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使支架能适应顶板载荷的要求。 此次设计是对大学所学的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设计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构架,强化设计过程的规范性以及对计算机的使用的熟练性。通过此次设计,能够更好的梳理所学的知识,基本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工作方法,同时提高独立为完成工作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章液压支架的概述 1.1液压支架的组成和用途 1.1.1液压支架的组成 液压支架由顶梁、底座、掩护梁、立柱、推移装置、操作控制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 1.1.2液压支架的用途 在采煤工作面的煤炭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顶板冒落,维持一定的工作空间,保证工人安全和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必须对顶板进行支护,而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由液压元件与金属构件组成的至呼和控制顶板的设备,它能实现支撑、切顶、移架和推移输送机等一整套工序。实践表明液压支架具有支护性能好、强度高、移架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液压支架可与弯曲输送机和采煤机组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它的应用对增加采煤工作面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和保证安全生产是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因此液压支架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是实现采煤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主要设备。 1.2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 液压支架在工作过程,必须具备升、降、推、移四个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是利用泵站提供的高压乳化液通过工作性质不同的几个液压缸来完成的,如图1-1所示。 升柱:当需要液压支架上升支护顶板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下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上升,是与活塞杆相连的顶梁紧紧接触顶板。 降柱:当需要降柱时,高压乳化液进入立柱的上活塞腔,另一腔回液,推动活塞下降,顶梁脱离接触接触顶板。

液压升降机设计毕业论文

液压升降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叉车液压缸毕业设计

摘要 本课题是内燃叉车提升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的设计包括了系统工作压力的选定、液压缸内径和外径的确定、活塞杆直径和活塞直径的确定、液压缸壁厚的计算、缸盖厚度的确定、缸体长度的确定、缓冲装置的计算以及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本设计应用经验设计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完成,先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液压缸安装方案,设计了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尺寸参数,校核匹配的连接螺栓、销轴等。最后用绘图软件CAD完成液压缸装配图。 关键词:叉车、提升液压缸、液压缸设计摘要 本课题是内燃叉车提升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的设计包括了系统工作压力的选定、液压缸内径和外径的确定、活塞杆直径和活塞直径的确定、液压缸壁厚的计算、缸盖厚度的确定、缸体长度的确定、缓冲装置的计算以及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本设计应用经验设计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完成,先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液压缸安装方案,设计了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尺寸参数,校核匹配的连接螺栓、销轴等。最后用绘图软件CAD完成液压缸装配图。 关键词:叉车、提升液压缸、液压缸设计 I

ABSTRACT This is the subjec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forklift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including the working pressure of the system is selecte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ner diameter and outer diameter of the piston rod and the piston diameter, diameter determination, hydraulic cylinder wall thickness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the cylinder block, cylinder head, length, buffer device is calculated and the piston rod stability check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xperience design method and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formula,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stallation project,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 piston and piston rod size parameters, check matching bolt, pin. Finally with the drawing software CAD complete hydraulic cylinder assembly drawing. Key words: forklifts,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II

毕业设计任务书:轴用支架焊接结构设计及应用.doc

毕业设计任务书:轴用支架焊接结构设计 及应用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 李元员 一、课题概要 (一)课题来源 支架是用于支承轴的机构,支架以ф50的孔套在轴上,此支架既传递运动并保持其他零件工作方式和保持互相之间的正确位置。 (二)技术要点 支架上各个焊缝的焊接。 (三)能力训练目标: 1. 能合理设计支架结构; 2. 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支架各组成件下料; 3. 能规范制备焊接接头坡口,并依据设计工艺要求正确的调试焊机; 4. 能规范操作焊机对支架各焊缝施焊。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要求 1.参考壁厚:底座mm、圆筒8mm、肋板10mm、两侧板10mm; (二)设计任务 1.设计支架焊接结构,绘制支架零件图,明确焊接工艺要求;

2.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3.焊接接头设计,编制各焊缝焊接工艺卡; 4.焊接接头加工制备、焊接材料的选用及准备、焊接设备的检查及调试; 5.实施焊接。 三、附件及参考资料 支架的材料数量 圆筒形支撑座 1 底座 1 侧板 2 肋板 2 支架参考示意图 1 工艺卡 4 (一)附件: (二)参考资料 [1] 周红,项潋,陶燕华. 焊接结构设计及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XX. 5 [2] 方洪渊. 焊接结构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 [3] 贺文雄,张洪涛,周利. 焊接工艺及应用. 国防工业出版社,XX.11 附图一(参考结构与尺寸): 附表一

焊接工艺卡(1)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名称:轴用支架焊接结构设计及应用工艺卡编号:01部位(件)名称:底板与侧板的角接接头焊接设备型号:nbc-500执行标准:焊接方法:co2气体保护焊生产方式单件生产材料: q235 厚度级别:底座mm、两侧板10mm 填充焊缝金属厚度级别:3mm。接头型式:角接接头接头型式简图:角接接头角接接头焊接位置:垂直固定、水平固定 焊接顺序:1-2-3-4预热及中间热处理:无焊后热处理:无焊接材料及要求:焊丝:h08mnsi直径:1.2mm焊前准备:1材料的准备、2焊接接头坡口的设计、3进行打磨定位、4焊接方法。技术要求:1)坡口采用等离子切割机,坡口要对称不要有夹渣裂纹缺陷,要进行打磨边缘在 20mm之间不能有油脂,铁锈等污物。2)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进行三层焊接至少两层。注意事项:电流电压的调节是否匹配、是否留有反变形。焊接层数焊接方法填充金属电流电压(v)焊接速度(cm/min)焊接线能量焊接摆动参数 牌号直径极性大小(a)1co2气体保护焊h08mnsi1.2反接 180-20018-2015-35 做月牙摆动2co2气体保护焊h08mnsi1.2反接200-25020-2515-35 3co2气体保护焊 h08mnsi1.2反接210-28025-3015-35 焊缝检查:焊接完后对焊接外观进行检查、不得有裂纹、咬边、气孔、未焊透等缺陷。编制李元员审批 日期XX年10月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名称:轴用支

液压设计论文

目录 1 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任务分析与方案分析 (3) 1.1设计任务分析 (3) 1.2方案分析 (3) 2 分析系统工况,确定系统参数 (4) 2.1确定执行元件 (4) 2.2分析系统工况 (4) 2.2.1工作负载分析 (4) 2.2.2负载图与速度图的绘制 (5) 2.2.3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6) 3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8) 3.1液压回路的选择 (8) 3.1.1选择调速回路 (8) 3.1.2选择快速运动和换向回路 (8) 3.1.3选择速度换接回路 (8) 3.1.4考虑压力控制回路 (8) 3.2液压回路的综合 (8) 4 液压元件的选择 (10) 4.1液压泵及驱动电机规格选择 (10) 4.1.1大小流量泵最高工作压力计算 (10) 4.1.2总需供油量计算 (10) 4.1.3电动机的选择 (10) 4.2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选择 (10) 4.3油管的选择 (11) 4.4油箱的选择和计算 (12) 4.4.1油箱容积的计算 (12)

4.4.2散热量的计算 (12) 4.4.3油箱长、宽、高计算 (12) 4.4.4油箱结构设计 (13) 5 油压系统性能验算 (14) 5.1验算系统压力损失并确定压力阀的调整值 (14) 5.1.1快进 (14) 5.1.2工进 (14) 5.1.3快退 (15) 5.2油液油温验算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 1 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任务分析与方案分析 1.1设计任务分析 设计一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要求液压系统的工作循环是: 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机床主轴上有36个孔,加工φ13.7mm 的孔12个, φ6.5的孔24个;刀具材料硬度为230HBW ;工作部件重量1000N 快进、快退速 度为13v v ==7m/min,最大行程1l =360mm,工进行程2l =130mm,往复运动的加减速时间要求不大于0.2s ,动力滑台采用平面导轨,其静、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0.1。 1.2方案分析 方案一:系统采用开式容积调速回路,液压泵从油箱直接吸油,执行元件的 回油直接回油箱,油液在油箱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虽油箱体积较大,空气和脏物易进入油箱,但此回路效率比较高,发热少。同时系统采用无级调压,结构简单,压力切换平稳,而且便于实现机床远距离控制。由于液压缸要求油源交替地提供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的油液,故系统可采用大小液压泵双泵供油的油源方案。在卸荷回路中,回路可设置成M 型中位机能的电液换向阀卸荷,以系统保持在0.3MPa 左右的压力,供控制油路之用。因系统要求快进,快退两种运动的换接,故可采用蓄能器快速运动回路,以满足要求。不过系统在整个工作循环内必须有足够长的停歇时间,以使液压泵能对蓄能器充分进行充油。 方案二: 要求系统快进,快退速度相等,速度平稳性要求较高,且速度低, 故采用进口节流调速方案。系统采用大小流量泵双泵供油回路,功率损耗 小,系统效率高,应用比较广泛。同时采用外控顺序阀与单向阀组成卸荷 阀,在双泵供油系统中构成卸荷回路,可以减少在专门设置元件或油路, 使系统简单化,而且实用可靠。不管采用什么油源形式供油,都必须有单 独的油路直接通向液压缸两腔,以实现快速运动,因此采用单杆液压缸作 差动连接构成快进快退换向回路。在机床滑台由工进转为快退时,回路中 通过的流量可能很大,为了保证换向平稳可见,可采用电液换向阀式换接 回路。系统调压问题可在油源中解决,因此可不在专门考虑回路调压问题。 从设计要求、实际问题、成本问题以及油路的复杂程度等方面考虑,对比两种方案可知,方案二最优,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液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液压设计。因为液压是活塞式发动机和压缩机的主要零件之一,其大头孔与曲轴连接,小头孔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其作用是将活塞的气体压力传送给曲轴,又收曲轴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汽缸中的气体。连杆承受的是冲击动载荷,因此要求连杆质量小,强度高。所以在安排工艺过程时,按照“先基准后一般”的加工原则。连杆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大小头孔和两端面,较重要的加工表面为连杆体和盖的结合面及螺栓孔定位面。在夹具设计方面也要针对连杆结构特点比较小,设计应时应注意夹具体结构尺寸的大小等,最终就能达到零件的理想要求! 关键词:液压变形加工工艺夹具设计 Abstract The diesel connecting rod treating handicraf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has been discussed mainly and their grip design.Becaus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dyadic engine of piston and main compression engine part, whose larger end hole and crank shaft link up , the small head hole links up by the wrist pin and the piston , whose effect is that the piston gas pressure is transmitted to the crank shaft , collect crank shaft gas in driving but setting a piston in motion to compress a cylinder.Being that the pole bears pounds a live load , request connecting rod mass is minor therefore , the intensity is high. Therefore when arranging procedure for, according to "first the criterion queen-like " treating principle. The connecting rod main part processes a surface being that head hole and both ends big or small are weak, more important faying face and bolt hole locating surface being the connecting rod body and cover treating outside.Also should be comparatively small specifically for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in the field of grip design , design that the siz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ripping the concrete structure dimension of the season waits, the ideal being therefore likely to reach a part ultimately demands! Keyword: Connecting rod Deformin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sign of clamping device 第一章引言 (1) 1.1数控机床的特点 (1) 1.2设计采用的方法 (1) 第二章分度盘的加工与编程 (2) 2.1加工任务分析 (2)

液压缸设计

液压缸设计 指导书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一、设计目的 油缸是液压传动系统中实现往复运动和小于360°回摆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以及使用维护方便、低速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部门,如:工程机械中挖掘机和装载机的铲装机构和提升机构,起重机械中汽车起重机的伸缩臂和支腿机构,矿山机械中的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滚筒调高装置,建筑机械中的打桩机,冶金机械中的压力机,汽车工业中自卸式汽车和高空作业车,智能机械中的模拟驾驶舱、机器人,火箭的发射装置等。它们所用的都是直线往复运动油缸,即推力油缸。所以,研究和改进液压缸的设计制造,提高液压缸的工作寿命及其性能,对于更好的利用液压传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指定的液压缸设计任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参考书和工具书的方法,提高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设计计算和制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打好基础。 为此,编写了这本“液压缸设计指导书”,供热能专业学生学习液压传动课程及课程设计时参考。 二、设计要求 1、每个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都必须独立按期完成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设计任务。 2、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要层次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简明扼要,论据充分。计算公式 不必进行推导,但应注明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代入数据得出结果即可。 3、说明书要有插图,且插图要清晰、工整,并选取适当此例。说明书的最后要附上草图。 4、绘制工作图应遵守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符合国家标准。 5、学生在完成说明书、图纸后,准备进行答辩,最后进行成绩评定。 三、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所收集资料情况确定。 四、设计依据和设计步骤 油缸是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它与主机及主机的工作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不同的机型和工作机构对油缸则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因此在设计油缸之前,首先应了解下列这些作为设计原始依据的主要内容:主机的用途和工作条件,工作机构的结构特点,负载值,速度,行程大小和动作要求,液压系统所选定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等。 油缸的设计内容和步骤大致如下: 1、液压缸类型和多部分结构的选择。 2、确定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工作负载、工作速度(当有速度要求时)、工作行程、导向长度、缸筒 内径及活塞杆直径等。 3、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其中包括缸筒壁厚、外径和缸底厚度的强度计算,活塞杆强度和稳定性验

液压千斤顶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毕 业 设 计(论文) (说 明 书) 题 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彭飞飞 专业机电一体化 任务下达日期 2012 年 2 月 20 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 年 2 月 26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20 日设计(论文)题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A.编制设计 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高立廷 系(部)主任郭宗跃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电力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彭飞飞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专题(论文)题目:液压千斤顶的设计 指导老师:高立廷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员:,,,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第页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摘要 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崭新的传动形式,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液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流体为传动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的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它是依靠液体在密封容积变化中的压力能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千斤顶是一种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并采用了最优质的材料铸造,保证了千斤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次对液压千斤顶进行设计可以了解液压千斤顶的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观察掌握其运动,工作原理,用autCAD制图软件对液压千斤顶结构示意图尺寸要求和画法,以及各个零件图设计和计算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时的工作情况。并通过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解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直观观察液压千斤顶内部工作原理和用到实际情况。 通过对千斤顶各部件进行设计、绘制不但熟悉了千斤顶内液压传动原理还使得我对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同时也在以前书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液压传动加深了理解。 关键词:液压千斤顶,结构图,工作原理,优缺点,设计

叉车液压缸毕业设计

摘要 本课题是燃叉车提升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的设计包括了系统工作压力的选定、液压缸径和外径的确定、活塞杆直径和活塞直径的确定、液压缸壁厚的计算、缸盖厚度的确定、缸体长度的确定、缓冲装置的计算以及活塞杆稳定性的验算。本设计应用经验设计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完成,先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确定了液压缸安装方案,设计了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尺寸参数,校核匹配的连接螺栓、销轴等。最后用绘图软件CAD完成液压缸装配图。 关键词:叉车、提升液压缸、液压缸设计 - -优质专业-

ABSTRACT This is the subjec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forklift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including the working pressure of the system is selecte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ner diameter and outer diameter of the piston rod and the piston diameter, diameter determination, hydraulic cylinder wall thickness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the cylinder block, cylinder head, length, buffer device is calculated and the piston rod stability check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xperience design method and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formula,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stallation project, design of hydraulic cylinder piston and piston rod size parameters, check matching bolt, pin. Finally with the drawing software CAD complete hydraulic cylinder assembly drawing. Key words: forklifts,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design - -优质专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