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器学习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机器学习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机器学习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机器学习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1. 商务智能应用研究

商务智能,英文为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是目前在国外企业界和软件开发界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商务智能将结构复杂的信息通过数据仓库进行合理组织,利用OLAP(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按照商务需求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并利用一些界面友好的报表工具将结果显示出来。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公司面临数据激增,传统分析工具功能有限,传统的商务报告无论在内容还是时效性方面都难以满足要求等。商务智能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管理和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商务数据和信息,创造和累积商务知识和见解,改善商务决策水平,采取有效的商务行动,完善各种商务流程,提升各方面商务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智慧和能力。

商务智能的体系结构包括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联机分析处理(也可称为多维分析,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 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三个部分。其中:1)数据仓库用于抽取、整合、分布、存储有用的信息;2)多维分析可全方位了解现状;3)数据挖掘则可发现问题、找出规律、预测将来,达到真正的智能效果。

商务智能作为辅助决策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已在金融、电信、保健、政府、交通和制造业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目前,国外的Oracle、SAS、IBM、Microsoft、Business objects等公司都已在中国开展了业务。在国外BI厂商的推动下,国内越来越多的IT企业(包括华为、联想、金蝶等)也开始进入商务智能领域。

目前研究室在BI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1)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算法研究;

2)BI智能系统开发,主要针对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注:该方向主要与重庆慧都科技公司合作,进行相关软件开发);

研究室BI领域硕士研究生需求及基本要求:

1)研究生需求:4-6人/年;

2)基本要求: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在数学或算法方面有一定特长,有Oracle/ Informix/Sybase, C/C++/PL-SQL相关基础

硕士研究生未来就业方向:

1)软件开发相关企业

2)IT产品研发相关企业(如华为、中兴通讯)

3)金融、电信等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部门

2. 演化硬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启发,作为一种新的概念以发展自适应、自修复系统,演化硬件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和瑞士。传统的电子器件的结构和功能在制造完成后是无法改变的。与之相反,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演化算法的有机结合,演化硬件是一种能够动态地、自主地改变其功能和结构以适应其周边环境的电子器件。演化硬件的这种自适应能力,为未来开发新颖的、高性能电子器件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潜力。演化硬件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自90年代中期以来,演化硬件领域定期召开2个学术会议:Conference on Adaptive Hardware and Systems(AHS,由NASA/ESA 联合资助)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olvable Systems - From Biology to Hardware(ICES),每年都有大量的相关工作报道在IEEE Tra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IET Computers & Digital Techniques, Genetic Programming and Evolvable Machines等学术期刊上。目前,演化硬件已在电路设计自动化、自适应图像压缩、自适应天线、多媒体处理、演化机器人、错误容忍错误自修复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展示了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研究室在演化硬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1)基于FPGA的内部演化硬件结构及其实现;

2)演化硬件在电路设计自动化中的应用及其规模化问题;

3)演化硬件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癌症分子分型等领域的应用。

研究室演化硬件领域硕士研究生需求及基本要求:

1)研究生需求:2-4人/年;

2)基本要求:对人工智能有较强兴趣,良好的程序编写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硕士研究生未来就业方向:

1)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相关企业和研究所

2)可编程逻辑器件生产、研发相关企业(如Xilinx, Altera)

3)继续攻读国内外人工智能相关博士学位

4)其他计算机、电子相关企业

3. 微型无人车及相关智能算法研究

无人车,也被称为智能车、无人驾驶车辆,它采用视觉、激光雷达、超声传感器、微波雷达、GPS、里程计、磁罗盘等多种车载传感器来感知环境,并通过智能算法对所获得的大量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后,产生相应控制信号控制车辆转向和速度,从而自主、安全、可靠地在特定环境下行驶。无人驾驶车辆在国防和民用生产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前景。国防和军事需求以及智能交通系统、汽车电子的发展是推动无人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智能车技术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国防部启动的战略计算(Strategic Computing Initiative, SCI)计划,该计划涉及高性能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领域,支持了发展机器智能所需的一系列项目,包括芯片设计和生产、计算机体系结构到人工智能软件等。在该计划支持下,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开发的Navlab自主驾驶车辆、马里兰大学研制的自主陆地车辆(Autonomous Land Vehicle, ALV)等。上世纪九十年代,无人驾驶车辆技术进入发展阶段。美国CMU继续实施了Navlab自主驾驶车辆项目,研发了11个型号的实验样车;美国交通部启动了以实现汽车自动驾驶为目的的大型研究项目自动化高速公路系统(Automated Highway System, AHS)、智能车辆先导(Intelligent Vehicle Initiative, IVI)计划;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DARPA)主持了DEMO计划,先后研制了三个型号的自主车辆实验样车,可实现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导航。进入二十一世纪,无人驾驶车辆进入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广阶段。

目前研究室在微型无人车及相关智能算法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1)微型无人车平台研究(模块融合、系统框架建立、测试方法与技术等);

2)无人车视觉信息智能认知及无人车控制算法研究(粗糙集、Hypernetwork、演化算法、云模型等)

3)汽车安全驾驶辅助技术研究(汽车车道偏移报警、道路标志识别等)

研究室微型无人车及相关职能算法领域研究生需求及基本要求:

1)研究生需求:2-4人/年;

2)基本要求:动手能力强,熟悉单片机、可编程逻辑器件

研究生未来就业方向:

1)汽车生产、设计相关企业和研究所

2)继续攻读国内外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3)计算机、电子、通讯相关企业

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2013年10月15日来源:新东方在线 分享到: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人人网计算机专业一直是全国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发展迅猛。IT业一直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也是国内外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之一。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在我国,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随着IT业越来越火,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报名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而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率与供求比例明显走低。 计算机就业前景 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即软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和低端人才,如软件编码程序员等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人员都严重短缺,而中级(端)人才过剩。 客观来说,高等教育在计算机专业传统的教育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层次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课程设置陈旧,设施跟不上,使得现在大多数毕业生理论有余,岗位需要的专业应用技术相对不足。许多毕业生、甚至需要较长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有的甚至还不如参加过短期培训的人员。这种状况最终导致很多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本科毕业生,捧着大学毕业证找不到工作。从而直接导致计算机专业就业橄榄型结构的出现:软件高端管理职位与基础操作职位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严重短缺此类人才,而中级职位由于竞争激烈,工作难找。 据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具有如下特点: 1、供求双方发展相对平稳,供求矛盾并不突出。随着IT产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人数要多于其它专业的学生。尽管近几年IT行业陷入低迷、计算机专业人数在其它所有专业中的人数最多,但与其它专业相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也较大,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2、就业率发展平稳,但薪酬水平有所下降。衡量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标准,既要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率,又要考虑毕业生的薪酬水平。随着高校研究生和本科学生的扩招,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以及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如从前那样火爆,就业的整体质量存在明显下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余地增加,导致对应聘者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更多用人单位更注重高学历、有经验人才的引进。 总体来说,未来一段时间社会仍对计算机专业高端人才有很大需求,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也将会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 从业方向 计算机系统结构:适合于从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技术、高性能计算、网络信息安全与多媒体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工作。很多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如Microsoft、IBM、HP、AMD、Intel、Oracle、SAP、华为等公司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较大。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可选择的就业方向很多,只要是计算机有关的工作基本都可以很快上手。可谓软硬通吃。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本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拥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编程开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妨可以选择一下人才稀缺的行业,不仅可以避免激烈的就业竞争,薪酬也较为客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第36卷第6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6,No.6 2007年12月 Journal of Shanghai Nor 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7,Dec.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王丽慧,周 华 (上海师范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上海201418) 摘 要: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拓展,仿生机器人的研究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主要对仿生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仿生机器人;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P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137(2007)0620058205 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近几十年,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使人类的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随着机器人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复杂化,要求机器人具有更高的运动灵活性和在特殊未知环境的适应性,机器人简单的轮子和履带的移动机构已不能适应多变复杂的环境要求.在仿生技术、控制技术和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仿人及仿生物机器人相继被研制出来,仿生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1 仿生机器人的基本概念 仿生机器人就是模仿自然界中生物的外部形状、运动原理和行为方式的系统,能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的类型很多,主要为仿人、仿生物和生物机器人3大类.仿生机器人的主要特点:一是多为冗余自由度或超冗余自由度的机器人,机构复杂;二是其驱动方式有些不同于常规的关节型机器人,通常采用绳索、人造肌肉或形状记忆合金等驱动. 2 仿生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水下仿生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在机构设计上比陆地机器人难度大.在水下深度控制、深水压力、线路绝缘处理及防漏、驱动原理、周围模糊环境的识别等诸多方面的设计均需考虑.以往的水下机器人采用的都是鱼雷状的外形,用涡轮机驱动,具有坚硬的外壳以抵抗水压.由于传统的操纵与推进装置的体积大、重量大、效率低、噪音大和机动性差等问题一直限制了微小型无人水下探测器和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发展.鱼类在水下的行进速度很快,金枪鱼速度可达105k m/h,而人类最快的潜艇速度只有84km/h.所以鱼的综合能力是人类目前所使用的传统推进和控制装置所无法比拟的,鱼类的推进方式已成为人们研制新型高速、低噪音、机动灵活的柔体潜水器模仿的对象.仿鱼推进器效率可达到70%~ 收稿日期:2007209222 基金项目:上海师范大学理工科校级项目(SK200733). 作者简介:王丽慧(1972-),女,上海师范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常用机械制图手工绘图工具及使用技巧

常用机械制图手工绘图工具及使用 技巧 熟练掌握常用的绘图工具使用技巧,对于提高手工绘图的质量和速率有重要意义。 —、常用绘图工具 (1)(图板)画图时,需将图纸平铺在图纸上,所以,图板的表面必须平整、光洁、且富有弹性。图板 的左侧边称为导边,必须平直。常用的图板规格有0号、1号和二号三种。 (2)丁字尺丁字尺主要用于画水平线,它由尺头和尺身组成。尺头和尺身的连接处必须牢固,尺头的 内侧边与尺身的上边(称为工作边)必须垂直。使用时,用左手扶住尺头,将尺头的内侧边紧贴图板的 导边,上下移动丁字尺,自左向右可画出一系列不同位置的水平线,如图1–18a所示。 (3)三角板三角板有45°-90°角和30°-60°-90°角的各一块。将一块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使用,自下而上 可画出一系列不同位置的直线,如图1-18b所示;还可画与水平线成特殊角度如30°、45°、60°的倾斜线,如图1-18c所示将两快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使用,可画出与水平线成15°、75°的倾斜线,如图2所示。两块三角板互相配合使用,可任画已知直线的水平线或垂直线,如图3所示。 图1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画线 图2画15度75度斜线 图3画已知直线平行线和垂直线 二、分规、比例尺 (1)分规分规是用来量取尺寸、截取线段、等分线段的工具。分规的两腿端部有钢针,当两腿合龙时, 两针尖应重合于一点,如图4所示。图5所示为用分规在比例尺上量取尺寸(图5a),然后在线上连续截取等长线段(图5b)的方法若欲将图5c所示的AB线段四等分,可先任凭自测估计,将分规的两针 尖开到约为AB/4进行试分,如有剩余(或不足)时,再将针尖间的距离张大(或缩小)e/4,e为剩余或不足量,再进行试分,直到满意为止。用试分法也可等分圆或圆弧。 (2)比例尺比例尺的三个棱面上有六种不同比例的刻度,如1:100、1:200等,可用于量取不同比例的 尺寸。 图5分规画法 三、圆规圆规是用来画圆或圆弧的工具。圆规固定腿上的钢针具有两种不同形状的尖端:带台阶的尖端是画圆货圆弧时定心用的;带锥形的尖端可作分规使用。活动腿上有肘形关节,可随时装换铅芯插脚、 鸭嘴脚及作分规用的锥形钢针插脚,如图6所示。 图6圆规及附件 画圆或圆弧时,要注意调整钢针在固定腿上的位置,使两腿在合龙时针尖比铅芯稍长些,以便将针尖全部扎入内,如图7a所示;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圆规,并稍向前倾斜,此时,要保证针尖和笔尖均垂直纸 面,如图7b所示;画大圆时,可接上延长杆后使用,如图7c所示。 图7圆规用法 四、曲线板曲线板是绘制非圆曲线的常用工具。画线时,先徒手将各点轻轻地连成曲线,如图8a所示;然后在曲线板上选取曲率相当的部分,分几段逐次将各点连成曲线,但每段都不要全部描完,至少留出后两点间的一小段,使之与下段吻合,以保证曲线的光滑连接,如图8b所示。 图8非圆曲线的描绘 五、铅笔(1)铅笔的型号及应用绘图铅笔分软与硬两种型号,字母“B”表示软铅笔,字母“H”表示硬铅芯。“B” 之前的数值越大,表示铅芯越硬。 之前的数值越大,表示铅芯越软;“H” 字母“HB”表示软硬适中的铅芯。 图9修磨铅笔的方法

主要研究方向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导悟式”和谐互助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校在学习洋思中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市“导悟式”模块式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导悟式”和谐互助英语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色彩,都有自己的符号。“导悟式”和谐互助英语教学模式,是翠绿的,积极、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它的色彩,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交互对话活动是它的符号,其核心个性是让课堂教学走向对话与合作,以学论教,先学精教,执著坚守“三不教”(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自学能会的不教,学生间能教会的不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灵动原则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师本、生本、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对话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真正提高英语素养,塑造高雅完善人格。 “导悟式”和谐互助英语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尝试,它坚守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旨在营造民主、宽松、和谐、互助的气氛,凭借多边交互对话,让课堂流动生变,充满生命活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归属欲,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能改变每个学生的生存状态,唤醒每个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高效互动中激发起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2、《初中英语愉快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我申报的十二五课题,把研究愉快教学是我今后的研究方向。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教师爱学生所形成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所产生的良好效应,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基础。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初中学生天真活泼、爱唱好模仿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利用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快乐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让老师乐教、会教、善教。 二、今后发展方向 以研究为切入点,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构建教学和谐、师生和谐、师师和谐、生生和谐、自我和谐、天人和谐的和谐课堂、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绿色通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与学的和谐轻松氛围的形成,只有感到轻松,才能做到轻松。从而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愉快教学真谛。

计算机考研的研究方向

计算机考研的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一级学科,下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二级学科。 1、计算机系统结构 研究方向:分布式并行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软件与操作系统、真实感图形生成与虚拟现实技术、新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大型机技术、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网格计算、高性能计算与并行处理、容错计算、光计算机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存储、可信计算与容错计算等。 专业特点:计算机系统结构(原名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全面研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从单机到网络)的构成、硬件与软件的联系与功能匹配、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等。该专业的研究课题涉及高性能处理机系统结构、多机系统、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系统、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VLSL设计、容错计算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与通信系统、移动计算、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等。 科研状况:本专业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有多项科研获奖。其中G.T9112计算机解密系统获北京市公安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表面高度复杂实体的CAM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面向ASIC的真实感图形算法和系统结构的研究”、国家高科技863项目“用于建筑环境仿真设计的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现实系统”、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式多用户VR开发系统平台的研究”和一大批为企事业单位开发的横向科研项目。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应用数学、外语、高等计算机网络、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理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综合实验、计算机控制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研究热点问题、计算机系统仿真、量子计算、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面向对象方法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统一建模语言、图象/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软件体系结构。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计算机研究方向

计算机研究生研究方向 、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实时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情感计算、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知识工程、计算机视觉、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草图理解、网络性能分析与协议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视化、基于的高性能计算、复杂系统(应急、物流、海洋)领域工程、基于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语义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搜索引擎、空中交通信息系统与控制、民航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等。 专业特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提供与实施技术与解决方案,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学科。 培养这方面人才所涉及的知识面包括: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系统平台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人机交互、集成程序开发、系统架构与集成、与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施、职业操守等。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提供首席信息官及承担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的人才,并提供为企业提供系统分析人才。 科研状况:本专业是天津市第一个计算机类博士点,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中核心技术问题研究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发。近年来在计算机集成制造()、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电子商务等方向承担国家项目及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承担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为国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高等计算机网络、计算理论、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在各领域应用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方法,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计算理论、算法理论;软件工程、中间件、智能软件、计算环境;并行计算、网格计算、普及计算;密码学、信息安全、数据理论;图形图象算法、可视化方法;人工智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计算机科学围绕信息、知识、智能等主题发展迅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处理、文字与自然语言的理解、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知识科学;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遗传算法、逻辑学等领域研究中前沿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知识科学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在短短的60年里,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取得了巨人的成就。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时代。加速T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今天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 1 计算机科学前沿热点 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中前沿的问题主要围绕信息、知识、智能三大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本文中所指的信息是指客观事物的属性。而知识不同于信息,它是人们对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与处理后,形成的规律、规则、方法及认识。智能则是指大脑从历史信息、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对现有信息、知识的推理、演绎、判断的方法。 根据研究分析表明,在三大研究领域中,主要有以下前沿热点研究: (1)信息方面:信息处理、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生物信息学。 (2)知识方面:以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为主要研究的问题。 (3)智能方面:以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机器证明,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遗传算法,代数逻辑学形成了本研究领域的主要特色。 1.1 信息科学 1.1.1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是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重点,目前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可分为符号和数据,因而一切要由计算机处理的对象首先是符号化和数字化。信息科学正在形成和迅速发展,现在主要的研究课题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信息源理论和信息的获取。主要研究自然信息源和社会信息源,以及从信息源提取信息的方法和技术。 (2)信息的传输、存储、检索、转化和处理。 (3)信号的测量、分析、处理及显示。 (4)模式信息处理。研究对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处理、分类和识别,研制机器图像和语音识别系统。 (5)知识信息处理。研究知识的表示、获取和应用,建立具有推理和自动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信息处理系统,即专家系统。 (6)决策和控制。在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决策或控制,从而建立各种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1.1.2 数据挖掘技术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是单一的数据资源,即以数据库为中心,对事务处理、批处理到决策分析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工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库中数据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计算机能够更多的参与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制定等领域。数据库处理可以大致划分为两大类:操作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或信息型处理)。这种分离,划清了数据处理的分析型环境与操作型环境之间的界限,从而由原来的以单一数据库为中心的数据环境发展为一种体系化环境,因而产生了数据挖掘技术。在这方面目前主要解决的前沿问题有: (1)异构数据的接口机制;(2)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问题;(3)数据仓库的数据优化问题;(4)数据仓库中数据的获取与整理;(5)历史数据的提出和信息挖掘;(6)信息挖掘的方法学问题;

国内机器人技术分析研究现状

国内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王守龙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工农业生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向着智能化发展,机器人越来越普遍的被工农业应用,其在提高工农业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又介绍分析了移动机器人和小口径管内机器人及其在我国的技术研究现状。中国的机器人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机器人;技术研究;移动机器人;小口径管内机器人

前言 有人认为, 应用机器人只是为了节省劳动力, 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发展机器人不一定符合我国国情。这是一种误解。在我国,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机器人能够充分发挥其长处。它不仅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高度的生产力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将为我国的宇宙开发、海洋开发、核能利用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1 工农业机器人 1.1 工业机器人研究现状分析 机器人产业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我国政府早在“七·五”期间就开始组织了对工业机器人的攻关,到了1987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就把智能机器人作为七大重点领域之一进行集中研究。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在水下、空间、核领域等特殊机器人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一批机器人产品和机器人应用工程应运而生。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共完成了l00多项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建成了20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从事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单位200多家,专业从事机器人产业开发的50家左右,全国工业机器人用户近800家,拥有工业机器人约4000台。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前沿技术中,我国将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重点方向,提出加大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然而,由于主要依靠科技部门研究开发计划的支持,从资金到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在机器人关键技术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在关键部件、产品产业化以及基础研究方面的差距还在拉大。到1998年,863计划推动的几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产值仅仅1亿元。然而,国外各大机器人公司认识到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凭借其技术和资金的优势纷纷进入了中国市场。可以说,目前的中国机器人市场仍然是外国企业一统天下,我国机器人发展尚未进入规模开发利用和产业化的阶段。 我国经过几十年来的研究与引进, 在机器人运动学仿真、动力学仿真和某些典型工业机器人机构分析软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看来, 我国机器人机械技术的研究状况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既没有建立一种多功能的机器人系统, 也缺乏利用技术对机器人机械学的很多专门问题进行深人研究。我国目前研制的几种工业机器人机型结构主要是直接仿制日本90年代初的样机, 一些主要关键元器件依赖国外进口。虽然国家“七五”期间安排了一些单项研究课题, 但这些课题一时还难于直接用于国产工业机器人, 还远不能从理论及实际技术上建立起我国机器人的完整设计体系, 这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利用国产机器人开展应用工程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我国对移动机器人研究, 近年来在步行机基础理论方面的成果较多, 而步行机实物模型或样机较少,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城市政府管理 本研究方向综合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体系,以公共组织的整合力与回应力为目的,以公共利益为核心,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理论与实证结合,研究城市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和规律。具体包括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主的政府治理结构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领导战略、政府组织管理模式比较、行政机制改革等。 2、公共政策 本研究方向是政策科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系统分析及运筹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形成的领域。主要研究公共政策系统和运行过程的一般规律、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 3、组织行为与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着重对公共部门(政府)和其他非营利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公务员培训、绩效考核以及胜任力等人事行政管理的评估指标与对策,同时针对公共管理团队与组织建设展开实证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4、社会保障 本研究方向运用社会保障及相关理论,在中国二元结构背景下,紧密联系社会实践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经济发展、生产、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探索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方式和运作规律,研究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我国建立一元化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提出过渡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 5、非营利组织管理 本研究方向针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后被剥离出来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开展研究。主要运用公共科技、教育和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研究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现代大学发展与管理、教育与经济、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科技发展战略、科学学与科学计量、非政府组织与和谐文化建设、非政府组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女性非政府组织团体的发展等。

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向

附件2 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向 行业重点领域和方向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产业1.高纯多晶硅、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及适度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用大功率逆变器等关键技术设备。 2.大功率、双馈、直驱等海上风电及并网发电系统,低风速风电技术与设备,风电设备远程故障诊断和安全运行等技术及设备。 3.生物质燃料固化、液化和气化技术及设备。核电关键零部件、特种管材、辅助设备、大型铸锻件等高端装备制造技术。 新材料产业纳米材料及应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及应用、高效能源材料、高性能特钢材料、新型合成功能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稀土及稀有金属材料、重大工程配套高性能材料和超导、石墨烯、智能等前沿新材料。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1.生物技术领域:重大酶制剂基因改造和高表达研究,新型生物催化用酶与生物友好加工工艺开发,糖工程、有机酸、化工醇、生物基材料等化工产品生物合成途径构建与优化、生物-化学组合合成、高效分离工艺等关键技术研究。 2.生物医药领域:采用微生物大规模发酵及分离纯化技术研发的核酸药物、凝血因子Ⅷ和抗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采用新型疫苗、联合疫苗设计和制备技术的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和核酸疫苗、乙型脑炎和甲型肝炎纯化疫苗等;采用基因工程药物制备技术的人源化/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基因工程蛋白质及多肽药物、核酸药物及基因治疗药物等。 3.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领域:采用医疗器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的超声诊疗仪、数字化光学与微波医疗仪器、数字化高能射线治疗装置、体外诊断仪器及快速急救、外科手术设备等;采用功能成像技术的医学影像设备、高场核磁共振成像仪等。 节能环保产业1.节能环保产业化规模化。新一代高效节能电机、风机、水泵及变频调速,工业锅炉、炉窑高效燃烧控制技术装备,余热回收,半导体(LED)照明,能源管控一体化,除尘、脱硫脱硝,水污染治理与资源化、污染水体、土壤修复技术及装备,化工等重点行业放空气体回收及资源化技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排名

1、计算机系统结构排名学科代码:081201 排名校名等级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学科门 1 清华大学 A++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2 华中科技大学 A++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3 北京大学 A+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4 东北大学 A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5 西安交通大学 A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6 复旦大学 A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9 电子科技大学 B+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0 吉林大学 B+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2 南京大学 B+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3 东南大学 B+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4 重庆大学 B+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5 武汉大学 B+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排名学科代码:081202 排名校名等级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学科门 1 北京大学 A++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2 南京大学 A++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3 清华大学 A++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4 武汉大学 A+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5 复旦大学 A+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6 华中科技大学 A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7 中山大学 A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8 山东大学 A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1 西安交通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2 吉林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3 东北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14 西北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贵州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山东科技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电子科技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东南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四川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北京理工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重庆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大连理工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北京交通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北京邮电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同济大学 B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上海大学 C+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3、计算机应用技术排名学科代码:081203 排名校名等级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学科门 1 清华大学 A++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工学

机器人视觉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机器人视觉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机器人视觉系统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机器人视觉的功能一般是按规定流程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输出结果。这种系统一般由普通数字电路搭成,主要用于平板材料的缺陷检测。第二代机器人视觉系统一般由一台计算机,一个图像输入设备和结果输出硬件构成。视觉信息在机内以串行方式流动,有一定学习能力以适应各种新情况。第三代机器人视觉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发使用的系统。采用高速图像处理芯片,并行算法,具有高度的智能和普通的适应性,能模拟人的高度视觉功能。 机器人视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如何准确、高速(实时)地识别出目标。 2、如何有效地构造和组织出可靠的识别算法,并且顺利地实现。这期待着高速的阵列处理单元,以及算法(如神经网络法、小波变换等算法)的新突破,这样就可以用极少的计算量高度地并行实现功能。 3、实时性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图像采集速度较低以及图像处理需要较长时间给系统带来明显的时滞,此外视觉信息的引入也明显增大了系统的计算量,例如计算图像雅可比矩阵、估计深度信息等等。图像处理速度是影响视觉系统实时性的主要瓶颈之一。 4、稳定性是所有控制系统首先考虑的问题,对于视觉控制系统,无论是基于位置、基于图像或者混合的视觉伺服方法都面临着如下问题:当初始点远离目标点时,如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即增大稳定区域和保证全局收敛;为了避免伺服失败,如何保证特征点始终处在视场内。

机器人视觉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图像特征的选择问题。 视觉伺服的性能密切依赖于所用的图像特征,特征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识别的指标,还要考虑控制指标。从控制的观点看,用冗余特征可抑制噪声的影响,提高视觉伺服的性能,但又会给图像处理增加难度。因此如何选择性能最优的特征,如何处理特征以及如何评价特征,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针对任务有时可能需要从一套特征切换到另一套,可以考虑把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结合起来。 2、结合计算机视觉及图像处理的研究成果,建立机器人视觉系统的专用软件库。 3、加强系统的动态性能研究。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根据图像信息确定期望的机器人运动这一环节上,而对整个视觉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缺乏研究。 4、利用智能技术的成果。 5、利用主动视觉的成果。 主动视觉是当今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视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它强调的是视觉系统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力。与传统的通用视觉不同,主动视觉强调两点,一是认为视觉系统应具有主动感知的能力,二是认为视觉系统应基于一定的任务(TaskDirected)或目的,主动视觉认为在视觉信息获取过程中,应更主动地调整摄像机的参数,如方向、焦距、孔径等并能使摄像机迅速对准感兴趣的物体。 更一般地,它强调注视机制,强调对分布于不同空间范围和时间段上的信号采用不同的分辨率有选择性地感知,这种主动感知既可在硬件层上通过摄像机物理参数的调整

重点领域100个研究方向投入简表

附件 重点领域100个研究方向投入简表 领域 序号 研究方向 目 标 投资额 1 航空用铝和城市 轨道交通用铝等 新材料产品的研 发与产业化 开发新技术10项以上,实现产业 化,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申请 发明专利10项以上。 预算总投资 15000万元。 2 铟、锡、锑、钨、 铅、锌和稀土等资 源开发技术攻关 锌的冶炼回收率达到96%以上, 铟的冶炼回收率达到90%以上, 锑的冶炼综合回收率不低于 96%,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 果6项。 预算总投资 15000万元。 3 特色有色金属产 品深加工及高性 能新材料研制 开发新产品10项以上,实现产业 化,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申请 发明专利10项以上。 预算总投资 500万元。 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技术与新产品 4 有色金属资源综 合利用新技术研 发及应用 开发新技术20项以上,实现示范 应用,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或社 会效益,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 预算总投资 300万元。 5 制糖、卷烟、粮油、 优质饮料等精深 加工技术研发和 新产品开发 在相关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成果、专利50项;形成企业、 行业标准30项,新产品20项; 成果转化形成直接经济效益300 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000亿元; 建设研究开发创新技术平台2个; 培养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300人。 预算总投资 25530万元。 食品工业精深加工技术与新产品 6 朗姆酒(RUM)工 艺研发与产业化 建立朗姆酒的企业产品标准;生 产出农业型朗姆酒、工业型朗姆 酒共300吨;精品朗姆酒250公 斤;完成朗姆酒专用蒸馏釜的设 计;构建朗姆酒的企业产品标准; 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预算总投资 500万元。 — 5 —

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广义的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人工情感与人工意志三个方面。 一、研究方向 1.问题求解 人工智能的第一个大成就是发展了能够求解难题的下棋(如国际象棋)程序。在下棋程序中应用的某些技术,如向前看几步,并把困难的问题分成一些比较容易的子问题,发展成为搜索和问题归约这样的人工智能基本技术。今天的计算机程序能够下锦标赛水平的各种方盘棋、十五子棋和国际象棋。另一种问题求解程序把各种数学公式符号汇编在一起,其性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并正在为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应用。有些程序甚至还能够用经验来改善其性能。 2.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逻辑推理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最持久的子领域之一。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些方法,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大型数据库中的有关事实上,留意可信的证明,并在出现新信息时适时修正这些证明。对数学中臆测的定理寻找一个证明或反证,确实称得上是一项智能任务。为此不仅需要有根据假设进行演绎的能力,而且需要某些直觉技巧。 1976年7月,美国的阿佩尔(K.Appel)等人合作解决了长达124年之久的难题--四色定理。他们用三台大型计算机,花去1200小时CPU时间,并对中间结果进行人为反复修改500多处。四色定理的成功证明曾轰动计算机界。 3.自然语言理解 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也是人工智能的早期研究领域之一,已经编写出能够从内部数据库回答用英语提出的问题的程序,这些程序通过阅读文本材料和建立内部数据库,能够把句子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执行用英语给出的指令和获取知识等。有些程序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翻译从话筒输入的口头指令(而不是从键盘打入计算机的指令)。目前语言处理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在翻译句子时,以主题和对话情况为基础,注意大量的一般常识--世界知识和期望作用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在语言翻译与语音理解程序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就,发展为人类自然语言处理的新概念。 4.自动程序设计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剖析

学校代码: 10904 学年论文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 师: 院系(部所):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 业: 完成日 2015年9月2日期: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状况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 发展历程; 现状; 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自1954 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机器人的概念以来,机器人就得以不断地发展。概括起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为 3 代: 第 1 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但不具备反馈能力。如郭勇等人[1]研制的挖掘机手柄自动操作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动作示教再现。 第 2 代:有感觉的机器人,不仅具有内部传感器,而且具有外部传感器,能获得外部环境信息。如P.lLiljeb.ck 等人研制的蛇形机器人就装有内部测转速的传感器,以及外部测力的传感器,该机器人能够在不规则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第 3 代:智能机器人。定义为“可自动控制的装置,能理解指示命令,感知环境,识别对象,规划自身操作程序来完成任务”。如John Vannoy 等人采用实时可适应性的运动规划(RAMP)算法的PUMA560 机械臂,它能在复杂动态环境中自动识别来自不同方向的移动或静止的障碍物,主动规划路径,进而完成预定任务。

2. 国外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2.1 仿生机器人与新型机构 对人的研究,国外侧重于对人行走时的步态分析,通过对人脚形状的分析,得出具有圆形截面的脚趾和脚后跟以及具有扁平截面的连接脚趾和脚后跟的中间部分具有最佳的动力学性能。对人形机器人步态规划问题,Xia Zeyang 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样品的决定性的脚步规划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自身独特的运动能力和稳定性。对于在不同类型障碍的复杂环境中脚步规划,Yasar Ayaz 采用与人走近障碍物时绕过的方法,通过脚步实时的生成成功避开障碍物。此外,对于双足步行机器人的复杂地面运动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双足机构,能实现不平区域稳定地行走,该足由4 个分别带光学传感器的鞋钉组成,总重 1.5 kg。对动物的研究则表现为对诸如蛇、鱼的结构以及运动性能的研究。仿蛇机器人不仅可以作为管道检测装置,也可以作为地震或矿难探索装置,更可以当作极地探测器来进行科研活动。Shigeo 和HiroyaYamada 就将仿蛇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分为 5 种类型:活动的弯曲关节式;活动的弯曲和拉伸关节式;活动的弯曲关节和活动的车轮式;被动弯曲关节和活动车轮式;活动的弯曲关节和履带式。Aksel Andreas Transeth 等采用摩擦力模型方法建立了一蛇形机器人模型,该机器人能与包括地面的障碍物以外的物体接触,对地震或矿区救援很有帮助。Kristin Y.Pettersen 等人对蛇形机器人在存在障碍物环境中运动进行了复合建模,仿真结构证明该模型能实现不规则环境中的一般运动。但蛇形机器人目前要真正达到在复杂环境中畅通无阻地运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海洋的开发,相对于其它的水下自动化装置,仿生鱼具有更好的推进力和流体适应性。其研究主要体现在结构和运动特性上。JunGao 和K.H.Low 等人对胸鳍驱动和尾鳍驱动鱼形机器人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鱼结构和运动各参数的关系。Yu Zhong 等人对由阀体与尾鳍构成的机器人鱼的运动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能预测运动的机器鱼模型。Giuseppe Tortora 等人设计了类水母微型机器人,它由磁体驱动自身的运动,具有较好的运动性能。但机器鱼在结构仿生度、性能如直线游泳与拐弯半径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Kazuya Kobayashi 等人对用于抓掐、旋转细小物体的手指尖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并进行了抓取USB 插头的实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但其抓取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Jian S.Dai 等人第一次提出了可变构手掌,并设计了多指可变构手Metahand,该手可折叠也可展开,具有相当高的灵活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