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二十五)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二十五)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二十五)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二十五)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卷(二十五)

(依据湖南师大出版社仲崇高教材编写,题后为出题页码)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0.5分,共15分)

1.组织即指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群的集合。()是管理的基础,任何管理活动都基于一定的组织之上。 P3

A.计划

B.领导

C.组织

D.控制

2.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和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管理的目的是() P11 A.获取信息 B.协调各方关系

C.寻求市场机会

D.实现组织目标

3.在管理实践中,管理的四种职能一般是顺序履行的,即(),四个职能相互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P12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C.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D.组织,计划,领导,控制

4.费德勒所确定的影响领导行为的三要素,正确的是() P250

A.职位权力领导者性格上下级关系

B.下属素质领导者性格上下级关系

C.领导素质下属素质任务结构

D.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

5.在环境较为不确定时,内部组织比较松散,决策权力分散并且权力层级不明确,组织结构设计可采取() P159 A.机械式组织 B.有机式组织

C.虚拟式组织

D.分权式组织

6.有一种领导理论,将领导方式分为:指导型领导者,支持型领导者,参与型领导者,成就导向型领导者,这种领导理论是() P253 A.生命周期理论 B.权变理论

C.管理方格理论

D.路径-目标理论

7.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单向沟通的是() P274

A.上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容易感情用事

B.时间比较充裕,但问题比较棘手

C.下属能对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D.下属不易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案

8.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向专家征询意见的方法是() P121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名义群体法

D.决策树法

9.非正式沟通指在正式沟通网络之外进行的信息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正式沟通不可缺少的补充。以下关于非正式沟通的选项错误的是() P272 A.信息交流速度快 B.信息容易失真

C.信息较为准确

D.沟通效率较高

10.大多数人都有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这一观点出自() P211 P224

A.期望理论

B.X理论

C.Y理论

D.超Y理论

11.下面选项不是影响管理幅度设计因素的是() P164

A.工作能力

B.工作内容

C.工作条件

D.工作报酬

1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共存是组织的天然属性,从这两种组织的本质出发,使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有机配合,就是使组织成员的() P5

A.心理和信息顺利沟通

B.性格,习惯和兴趣配合到同一部门

C.心理构建正确的组织文化

D.情感心理感性与组织的目标任务理性结合

13.战略选择中,中小型企业的首选发展战略是() P140

A.一体化发展战略

B.集中化发展战略

C.多角化发展战略

D.聚焦发展战略

14.下列技术类型中,集权程度比较高的是() P160

A.大批量生产

B.单件小批量生产

C.连续生产

D.间断生产

15.下列各类组织中最适宜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类型的是() P169

A.超级市场

B.医院

C.电视剧制作中心

D.学校

16.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方法的是() P307

A.预算

B.盈亏平衡分析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17.下列哪个要点不属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是() P34

A.工作定额

B.合理报酬

C.标准化

D.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18.“一长制”领导原则最适宜在企业组织的哪一个系统中贯彻() P157

A.决策系统

B.指挥系统

C.参谋系统

D.监督系统

19.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按照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中年骨干职工,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 P251

A.命令型

B.授权型

C.说服型

D.参与型

20.某企业是我国一家著名的白酒制造企业,该企业长期致力于高档白酒的生产经营。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该企业打算向中低端市场扩张,则该企业将面临的重大决策属于() P126 A.程序化决策 B.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非确定型决策

21.决策在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属于不能立刻就做出的决定与一个组织而言,决策

的质量是成败的关键,对于决策者个人而言,决策的质量是水平的标志。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决策,都是管理的灵魂。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P108 A.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B.决策要有两个以上备选方案

C.选择后的行动方案必须付诸实施

D.决策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

22.下列关于行为决策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110

A.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1950年

B.人为决策理论是阿莱斯悖论和爱德华'兹悖论提出的

C.决策受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因此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绝对的

D.决策者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

23.关于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P115

A.群体决策有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可以相互补充

B.群体决策长处是决策者能够讯速、灵活、机动地做出决策

C.群体决策的长处在于集思广益,高决策优化的概率,不出或少出纰漏

D.个体决策在贯彻执行中,便于集中统一指挥,提高工作效率

24.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把按职能划分部门的方法同按产品和服务划分部门的方法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矩阵式组织结构违背了以下原则中的() P169

A.统一领导

B.统一指挥

C.责权一致

D.分工原则

25.关于社会人基本假设,正确的是() P210

A.不能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

B.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经济需求而引起工作动机

C.职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

D.职工的工作效率与上司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无关

26.对未来持悲观态度、比较谨慎的决策者在进行不确定型决策时,一般采用() P126

A.小中取大法

B.小中取小法

C.大中取小法

D.大中取大法

2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在进行人员配备时() P177

A.不能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过于苛刻,宽松的环境更能使员工有超常的发挥

B.应该允许员工犯错误,特别是高层职员

C.学历高的人适合所有岗位

D.就具体工作职位来说,应安排最擅长该工作的人

28.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到合理的解释() P217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安全需求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9.绩效考核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它与员工挑选,培训等相辅相成。以下关于绩效评估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P187

A.绩效评估可以及时对下级行为纠偏

B.绩效评估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不需要下级参与

C.绩效评估使员工有机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D.绩效评估结果可以为员工薪酬提供依据

30.某研究所中存在许多不同的非正式群体,并因为需求不同而发生冲突,以致影响组织的发展。作为该研究所所长,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P6 A.尽力满足各非正式群体的不同需求 B.协调各非正式群体的分歧

C.禁止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D.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

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31.控制的类型按控制源划分,可分为() P297

A.正式组织控制

B.非正式组织控制

C.群体控制

D.自我控制

32.沟通按沟通中信息流动的方向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P272

A.上行沟通(没有胆量)

B.平行沟通(没有肺腑)

C.下行沟通(没有肺腑)

D.下行沟通(没有心情)

33.组织设计的程序中部门化包括() P162

A.职能部门化

B.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C.地域部门化

D.顾客部门化

34.按计划的明确性可以把计划分为() P88

A.可行性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

D.不具体性计划

35.()是企业获得人力资源的两条途径 P182

A.内部招聘

B.学校招聘

C.社会招聘

D.外部招聘

36.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十种角色,可进一步分为三大类,其中属于人际角色的是() P20 A.谈判者角色 B.代表人角色

C.领导者角色

D.联络者角色

37.管理环境中具体环境包括() P50

A.顾客

B.竞争者

C.压力集团

D.技术环境

38.计划工作的方法有() P90

A.目标管理法

B.滚动计划法

C.运筹学方法

D.计量经济学方法

39.定性决策的方法有() P120

A.确定型决策法

B.电子会议法

C.专家调查法

D.风险型决策法

40.战略实施模式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手段。一般分为() P147

A.指挥型

B.变革型

C.合作型

D.文化型

41.定量决策方法包括风险型决策法。在比较和选择活动方案时,如果未来情况不止一种,

管理者不知道到底哪种情况发生,但知道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则需采用风险型决策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的是() P123 A.期望值决策法 B.盈亏平衡点法

C.乐观系数法

D.决策树法

42.总体战略是指公司层面的战略,也称为公司战略。它是指针对企业整体的,由最高管理层制定的,用于指导企业一切行为的纲领。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战略选择的是()P140 A.聚焦战略 B.集中化战略

C.一体化发展战略

D.多角化发展战略

43.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结构的特征的有() P155 A.指挥性 B.复杂性

C.集权性

D.变革性

44.美国管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专门研究了人的后天需要问题。他认为,人的需要并非都是与生俱来的,有些需要是在后天的个人生活经历中获取的。主要有哪三种() P220 A.成就需求 B.权力需求

C.社交需求

D.亲和需求

45.善任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也是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善任的重要意义在于: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减少用人失误带来的损失,增强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善任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P258 A.扬长避短 B.人尽其才

C.用人也疑

D.方圆兼顾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46.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中,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人际关系方面中联络者的特征活动是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 P21

47.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包括实行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度() P34

48.原材料短缺,污染的恶化,政府的干预属于管理环境中的一般环境() P48

49.领导职能是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 P81

50.按计划范围的广度分类,可分为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和作业计划,其中作业计划是战术计划的具体化,属于短期计划,适合基层人员() P87

51.在现代管理学中,决策一词可以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P108

52.决策树法属于定量决策方法中的确定型决策方法() P124

53.“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句话反映的现象可以归纳为“马太效应”() P133 54.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基层员工;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配置问题;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P137

55.组织结构可以用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性三种特征来描述() P155

56.组织管理工作功能层次结构示意图:组织工作→分配任务→确定责权关系→构建分工协作体系→组织能力能耐培养→支撑企业发展成长() P155 57.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的互动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一种是扁平式的组织

结构形态,另一种是锥形式的组织结构形态() P165 58.经典的组织结构中,事业部结构的优点是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并且有利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性() P168 59.“经济人”的人性假设提出的管理思想概括为X理论,“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提出的管理思想概括为Y理论,“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提出的管理理论是超Y理论() P213 60.内容型激励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P217 61.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着重研究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 P224 62.一般人们认为管理者就是领导者,其实两者不尽一致。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利,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管理者往往运用非正式权力影响他人,其影响力是非强制性的() P242 63.美国管理学家齐赛利研究得出了:八种个性特征(才智,首创精神,督察能力,自信心,决断力,适应性,性别,成熟程度)五种激励特征(对工作稳定的需求,对金钱奖励的需求,对指挥别人权力的需求,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事业成就的需求)() P245 64.利克特理论探索了三种领导维度,一是独裁型作风,二是民主型作风,三是放任型作风() P246

65.处理组织外的冲突,一般可选择三种主要方法:结构法,对抗法,促进法() P260

四.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66.根据组织自身的目的,可以把组织分为三大类: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公共组

P5 67.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有三个基本要素:①协作意愿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P6 68.①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②管理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③管理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 P11

69.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是:①计划职能是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

②_______________是为实现组织目标,对每个组织成员规定在工作中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③领导职能是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④_______________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活动。 P12

70. _______________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物。 P39

71.组织文化的四个层次:①表层的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在物质层次上的体现,群众价值观的物质载体。

②_______________的行为文化。是组织成员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③_______________的制度文化。制度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

④深层精神文化。它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指组织在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P55 72.计划的含义:①从_______________上说,计划就是对未来所要从事的事业的谋划,规划和打算。

②从_______________上说,计划仅指未来可望达到或实现的具体目标。 P81

73.计划工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主要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遍性,效率性,创新性。 P83

74.目标管理的实施原则有:①_______________ ②衡量性,③可接受性④_______________

⑤时限性 P94

75.专家调查法,名义小组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技术法,电子会议法属于决策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 P120 76.企业战略实施包含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①战略发动阶段②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④战略的控制与评估阶段。 P145

77.经典的组织结构包括:①直线结构②_______________③事业部结构④_______________

⑤网络型组织结构 P168

78.领导至少有三个要素:①揭示了领导的本质,即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领导的过程性,是一种有引导性的过程

③这个定义也指出了领导的目的,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唯一目标就是_______________ P241

79.领导方式的“路径-目标理论”由多伦多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豪斯最先提出,并总结了四种类型的领导方式:①_______________②支持型领导者③_______________④成就导向型领导者 P253 80.沟通的定义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含义:①沟通包含着有意义的传递,②信息不仅需要

_______________,还要_______________。③有效的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反馈和理解的过程 P269

五.简答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

81.管理者要求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P22

82.科学管理有哪些主要内容? P33

83.组织文化塑造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P57

84.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P82

85.概括来说,决策具有哪三个主要特征? P108

86.概括决策理论的演进过程 P110

六.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2分,共8分)

案例分析(一)

青岛啤酒公司企业战略

青岛啤酒公司(600600)20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由于加快市场扩张步伐和推出高端新品,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5亿元,同比增长了12.94%;基本每股收益1.1287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每股收益0.5143元。

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快市场扩张步伐,一方面利用啤酒销售旺季,大力开括市场,推动了旗下品牌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加快产能扩充,在珠海、厦门、福州、石家庄等地启动了搬迁扩建、新建项目、在太原收购了嘉禾啤酒有限公司下属工厂。

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公司发挥青岛啤酒的品牌和质量优势,不断推出新品。继醇厚型高端产品“奥古特”啤酒成功上市之后,公司又推出纯生啤酒系列高端产品——“逸品纯生”。2010年1-9月,啤酒销售277万千升,同比增长17%,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74万千升,同比增长24%,带动了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受益于产能扩张和新品推出,2010年1-9月,青岛公司共完成啤酒销售528万千升,同比增长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61.4亿元,同比增长10.8%。

请分析:

87.企业战略类型有哪些? P142

88.你从上述案例中看出青岛公司采取了哪些类型战略,并进行一定说明 P140

案例分析(二)

李强的困惑

李强已经在智宏软件开发公司工作了6年。在这期间,他工作勤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多次受到公司的表扬,领导很赏识他,并赋予他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几年中他从普通的程序员晋升到了资深的系统分析员。虽然他的工资不是很高,住房也不宽敞,但他对自己所在的公司还是比较满意的,并经常被工作中的创造性要求所激励。公司经理经常在外来的客人面前赞扬他:“李强是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去年7月份,公司有申报职称指标,李强属于有条件申报之列,但名额却给了一个学历比他低、工作业绩平平的老同志。他想问一下领导,谁知领导却先来找他:“李强,你年轻,机会有的是。”

最近李强在和同事们的聊天中了解到他所在的部门新聘用了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程序分析员,但工资仅比他少50元。尽管李强平时是个不太计较的人,但对此还是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很生气,他觉得这里可能有什么问题。

在这之后的一天下午,李强找到了人力资源部宫主任,问他此事是不是真的?宫主任说:“李强,我们现在非常需要增加一名程序分析员,而程序分析员在人才市场上很紧俏,为使公司能吸引合格人才,我们不得不提供较高的起薪。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请你理解。”李强问能否相应提高他的工资。宫主任回答:“你的工作表现很好,领导很赏识你,我相信到时会给你提薪的。”李强向宫主任说了声“知道了!”便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开始为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忧虑。

问题:

89.用双因素理论解释李强的忧虑、困惑。 P222

90.谈一谈企业应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有效地激励员工。 P231

一.单选题答案

1-5:CDCDB 6-10:DABCC 11-15:DDBAC

16-20:ADDCB 21-25:CCBDC 26-30:ADCBD

二.多选题答案

31.ACD 32.ABD 33.ABCD 34.BC 35.AD

36.BCD 37.ABC 38.ABCD 39.BC 40.ABCD

41.AD 42.BCD 43.BC 44.ABD 45.ABCD

三.判断题答案

46-50:×√√×√ 51-55:××√×√

56-60: √√××√ 61-65: √×√××

四.填空题答案

66.①盈利性组织②非盈利性组织

67.②共同目标③信息沟通

68.②协调③组织

69.②组织职能④控制职能

70.梅奥

71.②浅层③中层

72.①广义②狭义

73.①目的性②首位性

74.①明确性④实际性

75.定性决策法

76.②战略计划阶段③战略运作阶段

77.②直线职能结构④距阵型组织结构

78.①影响力③达到组织的目标

79.①指示型领导者③参与型领导者

80.②被传递,被理解

五.简答题答案

81.美国学者罗伯特L.卡茨认为,无论是什么组织的管理者,也不论是哪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82.①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实行工作定额原理和标准化原理。

②为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选配“第一流的工人”。

③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④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⑤实行职能工长制。⑥提出了管理的例外原则。

83.①以人为中心。②重在领导。③凸显特色。④努力创新。⑤赢在执行。

84.①计划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②计划是组织协调的前提。

③计划是指挥实施的准则。④计划是控制活动的依据。

85.①决策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目标如果已经实现,那么也就无需决策。②决策的目的在于要付诸实施,不准备实施的决策是多余的。

③决策具有选择性,只有一个方案,就无从优化,而不追求优化的决策是无价值的。

86.①古典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又称规范决策理论。

②行为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1950年,行为决策理论始于阿莱斯悖论和爱德华兹悖论的提出。

③当代决策理论。当代决策理论弥补了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上的不足。

六.案例分析题答案

87、企业战略类型包括:

(1)基本战略:成本领先特色优势目标聚集;

(2)成长战略(企业内扩张):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加强化战略

(3)成长战略(企业外扩张):战略联盟虚拟运作出售核心产品

(4)防御型战略:收缩战略剥离战略清算战略

88、青岛公司采用的战略有:

(1)差异化战略指企业生产经营得到社会公众认可、在较长时期内乐于消费的某类商品,从而使企业扩大销售,提高经济效益。体现在公司发挥青岛啤酒的品牌和质量优势,不断推出新产品。继醇厚性高端产品“奥古特”啤酒成功上市之后,公司又推出纯生啤酒系列高端产品——“逸品纯生”。

(2)一体化战略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资产的最佳价值,而进行资产购买、出售、转让、兼并、重组。体现在在珠海、厦门、福州、石家庄等地启动了搬迁扩建、新建项目,在太原收购了嘉禾啤酒有限公司下属工厂。

(3)加强化战略指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额,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努力扩大商品销售的范围和规模,以利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体现在利用啤酒销售旺季,大力开拓市场,推动了旗下品牌快速增长。

89、导致李强忧虑、困惑的原因是企业激励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①激励理论中的双因素理论将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②保健因素是指人们对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

薪金、地位、职业安定及个人生活所需等,如果得到满足的话,则可以消除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情绪,如果得不到满足的话,则员工就会产生对企业的不满情绪。尽管保健因素不能起到激励作用,但却是人们有效工作的必要条件,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该公司对李强忽略了保健因素而导致了李强的忧虑。

③激励因素,包括赏识(认可)、艰巨的工作、晋升和工作中成长、责任感等因素,如果得到则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意;它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积极效果。但企业必须提供某些条件以满足保健因素的需要,才可以保持人们一定的工作积极性。该公司只注重了激励因素,而忽略了保健因素。

90、要取得有效的激励效果,该公司主管人员必须做到:

①坚持物质利益原则;

②坚持按劳分配;

③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

④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制部门:管理工程系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学制三年制、五年制学时64/80 执笔人王淑渊拟定单位管理工程系 系(部)意见:学院审核意见: 2014年3月日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管理学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与酒店管理等管理类各 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职能 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 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 (二)课程设计理念 管理学基础作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 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管理学基础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 (三)课程设计思路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作为一门带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设 计既要重视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的传播,更要关注学生管理思维的培养、管理艺术的熏陶、管理技能的训练和管理素质的养成。

基于以上这个前提,我们应采用“理论 +实践”二元混合的灵活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教学。在教学方法设计中,通过教学讲义、多媒体课件、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管理游戏、视频、音频资料等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的教学方法体系。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管理在人类各项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理解 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理论联系实 际,培养他们观察管理活动现象、利用管理学思想分析管理活动本质、解决管理实践问 题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 2.理解管理活动的性质、职能和流程。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对管理活动现象与本质的观察力与分析力。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管理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和权变思维的能力。 4.培养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5.培养变革与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具有正确科学价值观的人,即使知识、技能稍欠缺些,也会激励他奋斗,钻研知识,学习技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 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 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 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经济学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财经管理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知识目标(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职业技能目标(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好与运用财经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具有理论性强、实用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快等特点。 四、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C )。 A 促进科技进步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2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一点体现了计划的( B )特征。 A 效率性 B 灵活性 C 主导性 D 目的性 3 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采用( A )。 A 参与制目标设定法B专家目标设定法C员工目标设定法D过程性目标设定法 4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 C )特征。 A 竞争性 B 纲领性 C 全局性 D 客观性 5 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合理组织业务活动、提高效率而作出的决策就是日常管理决策又称为( B )。 A 战略性决策 B 业务性决策 C 策略性决策 D 战术性决策 6 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 A )获取信息。 A 上级部门 B 关系部门C下属部门D 协作部门 7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B )。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B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C将工作布置下去D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8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 B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 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 激励因素 B 保健因素 C 成就因素 D 效价因素 9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 D )过程。 A.披露B 下传C 上报D 反馈 10.在管理学中 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指( C )。 A.人事关系B 组织目标C 组织结构D 责权利关系 二、多项选择 11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 ABD )。 A 传统的权力 B 理性一合法的权力 C 纯粹的权力 D 超凡的权力12. -个高效率的领导班子其组成人员必须搭配合理。这些构成要素包括( BCD )。 A.兴趣结构B 能力结构C 知识结构D 年龄结构 13.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会产生挫折感 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BC )。 A.紧张不安的措施B 积极进取的措施C 消极防范的措施D 寻求激励的措施 14 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BC )。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 c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D战略计划的任务是提供实现目标的方法 15.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来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 ABD )。 A 德尔菲法 B 头脑风暴法 C 盈亏平衡点法 D 哥顿法 三、判断正误 16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 17.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 18.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 ×) 19.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 20企业组织实施稳定型战略就是保持企业的原有状态。( ×) 四、简答题 每小题10分 共40分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 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 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以它为基础派生的课程为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诸如市场营销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 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 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过程中,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管理学基础试卷C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卷C及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1.单选题 2.王力是一民营企业的职员,他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相互冲突的命令。以下哪种说法指出了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本质原因(D) A.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智能结构;B.该公司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级指挥问题。 C.该公司的组织层次设计过多。D.该公司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3.企业面临的境况正日益变得更为复杂多变,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难以靠个人的智力与经验来应付了,因此现代决策应该更多地依靠:(B) A.多目标协调B.集体智慧C.动态规划D.下级意见 4.有位教师一直认为研究生时不需要课堂闭卷考试的,但学校规定研究生考试必须采取闭卷形式。结果,这位教师在考场上对学生翻阅参考资料采取了默许的做法。作为一位管理者,你将如何对待这种情况(C) A.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加强考场巡视,以彻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B.找到这位老师谈话,对他的这种做法进行批评,让其不能再放任自流。 C.设法消除这位教师的心理抵触情绪,以取得该教师对学校做法的理解。 D.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化,这位老师不主张闭卷考试,就不必强求。 5.不少人分不清管理和领导者两种概念的差别。其实,领导是指:(C) A.对下属进行授权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B.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实现。 C.通过沟通,影响组织成员,使他们追随其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D.通过行政性职权的运用,指挥组织成员按既定行动方案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6.在何种情况下,金钱可以成为“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B) A.那些未达到最低生活标准,基于要养家糊口的人的计件工资; B.组织在个人取得额外成就而很快给予的奖金; C.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使金钱成为“激励因素”;D.无论什么情况下金钱都只是“保健因素” 7.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 8.D)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时代的需要;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 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书上)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 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 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 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 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 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 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 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 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 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 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奖励是基于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发展。目标管理方法不仅仅将目标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同时把它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 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的生产率。但是此方法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失去作用。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摘要:管理是管理者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地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总结。管理学是为管理活动提供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学科,为日常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因此,本文从课程的主要内容入手,归纳、总结了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含义、作用、特征等)和结合本职工作的原理应用。最后是本课程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一、课程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是一个管理者有效达到组织目标的知道工具书籍。通过两年的学习,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主要讲述了十四章的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讲述了管理的概念及性质和管理的职能及作用,还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做出了描述。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管理作为协调各成员以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行为,虽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发展,同时虽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讲述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出现了大批的管理科学学者和工作者,他们做出了巨大贡献。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韦伯—管理之父;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第三章,计划,主要叙述了计划的含义,特征,种类以及编制方法,编制方法有很多,如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计数法,线性规划法。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对每一个计划方法都有所了解,并不一定非常精通。计划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组织中的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要按计划执行,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组织目标也难以实现。计划工作具有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的特征。第四章,目标管理,讲述了目标的确立和目标管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目标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出点,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企业目标是由各层次目标组成的体系。他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的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第五章,预测,主要讲述了预测的含义和类型以及程序和方法。计划使企业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企业行动的指南。预测就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是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决策,主要讲述了决策的含义方法和特征,决策具有以下特征:超前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和科学性方法有战略,战术和业务决策。决策是计划的核心。第七章,组织概述,主要讲述了组织的概述,组织的作用和原则。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无论是作为静态的组织者,还是作为动态的组织职能,组织在管理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八章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设计中,要充分意识到制约其设计的因素,应合理的进行职能分解与设计,制定合理的组织框架,保障组织运行。要注意反馈与及时修正,合理授权与分权。第九章,人员配备,其任务是物色人选,严格考核,科学论证,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人员的配备的原则体现在:经济效益原则,任人唯贤原则,量才适用原则,程序化、规范化原则。合理制定管理人员需要量,做好选聘工作,做好培训,并多方面、多渠道的选择开发人才。第十章,领导,领导的实质是影响,主要有法定权利和自身影响两方面。法定权是组织上赋予领导的岗位权利,有明显的强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组织本身,领导者表现在许多类型,但一个好的领导都是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能听取意见并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1047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经管类各专业授课单位:经济管理系 学分:4 学时: 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 《管理学基础》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本专业后续的相关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旨在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通过该课程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全面地了解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基层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项目化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基层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以企业典型管理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和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管理”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如何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学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等对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量,按新时期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项目,为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适用于培养经营管理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标准力求追踪行业技术动态,及时涵盖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掌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实践型、启发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形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企业管理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营运管理与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计划制定、机构设置、角色扮演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在企业的营运管理与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管理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企业专业课程的基础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奠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任务目标。 1、知识目标 (1)陈述管理的四大职能; (2)阐述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3)能够解释古今中外着名的管理案例中蕴含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 (4)能够陈述决策的基本过程、影响因素,灵活运用决策技术; (5)理解计划的内容、作用与制定方法,明晰实现目标管理的步骤; (6)复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方法和常见组织结构形式; (7)把握领导威信、领导理论和领导艺术的运用,准确识别领导和管理区别; (8)认识沟通过程,区分各种沟通方式,学会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9)学会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10)解释控制的作用,区分控制类型和控制方法,陈述控制过程。 2、技能目标 (1)能学会组织中管理的一般流程; (2)能熟悉影响管理职能发挥的因素; (3)能学会编制计划的程序、方法; (4)能理解决策的过程和决策技术;

《管理学基础》试题1及答案

试卷代号:?座位号□□安徽电大芜湖分校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学基础》试题 2004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资源和一一一。 A分配资源 B组织劳动 C组织活玫 2、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一一一。 A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3、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该学派实质上是传招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一一一。 A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4、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卖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一一一。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5、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A管理系统 B指标体系 C指标管理系统 6、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常采用一一一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7、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利要求分散,适于采用一一一组织形式。A集权式 B职能式 C分权式 8、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一一一。

A 70—80% B 80—90% C 90%以上 9、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偏差探究原因,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使之改进工作的控制活动,就是一一一。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现场控制 10、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组织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管理幅度既定时,一一一。 A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多 B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少 C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管理层次的设置没有影响” 二、判断正误(请指出正误并改正。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西“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2、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努力促使整个管理过程不发生偏差的控制方法。 4、两个企业力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发生的冲突,属于竞争。 5、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2、计划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 物业管理专门人才的重要技能基础,对学生进行基础物业管理管理能力培养和 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基础作用。本课程是根据三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面向医 药生产、经营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物业管理人才的专业目标定位,在职业任 务分析的基础上,依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由企业一线 人员、专任教师、课程专家开发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课程主要介绍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结合西方管 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联系中国管理思想和实践,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 展的新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的各项职能、管理的任务、 程序和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科学的管理程序和 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 管理技能与素质。 二、课程标准构建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理论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管理学”的问题,而实践教学主 要解决“如何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培养从业能力为中心,开发能力本位的课程;课程设计整体思路是:以医药行业基层管理岗位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1.充分体现岗位需求。课程内容选取把医药基层管理职业岗位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根据国家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用商品营业员、医用商品采购员 等高级工种要求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选取,其目的在于强化学 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 任物业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与必备知识。 2.充分结合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强化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学结合的本质就是将“工作”和“学习”融合,形成有机整体。以工学结合为理念,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

(完整版)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一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一 1、“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 选择一项: A. 泰罗 B. 法约尔 C. 西蒙 D. 韦伯 2、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 ) 选择一项: A. 计划 B. 控制 C. 协调 D. 指挥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 选择一项: A. 科学技术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 4、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 B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选择一项: A. 生产管理 B. 生产流程 C. 作业管理 D. 操作规程 5、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 选择一项: A. 层次性

C. 变动性 D. 重合性 6、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A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选择一项: A. 管理系统 B. 评估工具 C. 指标体系 D. 激励手段 7、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 A )特征。 选择一项: A. 全局性 B. 纲领性 C. 长远性 D. 客观性 8、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B )。 选择一项: A. 日常管理决策 B. 程序化决策 C. 确定型决策 D. 风险型决策 9、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 C )。 选择一项: A. 人事关系 B. 组织目标 C. 组织结构 D. 责权利关系 10、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B )原则。 选择一项: A. 因人设职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王丹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作者:王丹 学校:宁河电大 专业:10春—行政(专)学号:1012001405589 指导教师:王连彬 2012年03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正文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 4 -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 4 - 二、实际应用......................................... - 7 - 三、心得体会........................................ - 10 - 参考文献............................................ - 11 -

内容摘要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训练学生管理基础能力的核心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现代社会对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视,管理学课程正逐步走进各个专业并彰显其重要性。 通过两年的学习,我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本课程的重点是如何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上,强调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结合。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是相关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的学习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及从事实际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管理知识基础和通用管理能力基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它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改变目前管理不景气的状况,我们必须加强对管理学基础的学习和了解,并对传统管理理论及实践进行反思,图变求新。求变的基础是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此,本文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管理理论做了介绍和说明。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泰勒)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德鲁克)

高职高专《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702008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教学模式:项目驱动 计划学时:72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 1、《管理学基础》是教育部制定的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是我院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开设在第二学期。 2、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突出职业特色、坚持面向社会办学的办学方针,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学生主要来自河南各地的第三批大专录取的学生,少数学生为高中的中专、职高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科技和人文素质。 我系开设的管理类专业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在校生规模为1000 多人。专业培养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本门课程定位是培养具有完整的人格道德、综合的管理技能和优秀职业素质的基层管理人员。管理学 基础是上述两专业的一门训练学生管理基础能力的关键性显性课程。本课程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目标是培养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课程服务面向:高职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相关专业的管理基础课 3、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工具和方法进行管理实践,形成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4、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经济数学、大学语文,后设课程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创新教学为基本理念,具体思路和构架为: 1、在教学目标上,管理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实际管理技能为根本,培养基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2、在课程内容体系上,管理学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项目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项目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3、在教学方法上,管理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构建参与式、互动式和模拟教学的方法体系。 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以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主教材,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建、教师与企业家合讲、讲授与多媒体结合的立体化系统。 5、在教学特色上,《管理学》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管理学基础》试卷(A)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A) 一、单选题 1.对大多数企业主管来说,最令他们困扰的不是如何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而是如何找到、训练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对高技术企业尤其如此。请你为这些主管在下几项中找出最佳的一种方法。(C) A.提供诱人的薪水和福利 B.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C.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D.提供自由工作的便利 2.实施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C): A.有临时观念,且双重领导 B.最高领导者一旦退休,后继无人 C.可能发生内耗,难以协调 D.多头领导,削弱统一指挥 3.某企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出现了以下四种分歧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比较正确(D): A.劳动定额主要是为了考核用的,所以应选择最先进的标准。 B.为使绝大多数员工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应该选择最低的定额标准。 C.考虑到员工操作水平的差异性,定额标准宜取最先进与最低标准的平均值。 D.定额标准的确定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并考虑有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4.决策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但人们对起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较为完整?(C) A.出主意 B.拿主意 C.即出主意又拿主意 D.评价各种主意 5.不少人分不清管理和领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其实,领导是[C] A.对下属进行授权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B.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C.通过沟通,影响组织成员,使他们追随其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D.通过行政性职权的运用,指挥组织成员按既定行动方案去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6.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D)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作者:丹 学校:宁河电大 专业:10春—行政(专)学号:89 指导教师:连彬 2012年03月

目录 容摘要 (1) 正文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 - 4 - 一、课程主要容和基本原理 ....................................................... - 4 - 二、实际应用............................................................................. - 7 - 三、心得体会............................................................................ - 10 - 参考文献................................................................................... - 11 -

容摘要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训练学生管理基础能力的核心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现代社会对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视,管理学课程正逐步走进各个专业并彰显其重要性。 通过两年的学习,我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本课程的重点是如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上,强调工作容与工作法的结合。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制订依据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管理学基础》是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学习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利用管理的原理、方法形成管理技能,而且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后续的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证等课程奠定基础。此外我们还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双主体教学模式为指引下按照基础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对本课程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 《管理学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为《员工工作分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经济学基础》等课程。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认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性质和作用;认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理解和掌握管理的职能、手段、方法和工具。在“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以培养管理能力为根本”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遵循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课程设计原则,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基层管理岗位能力的培养。同时以基层管理岗位的管理技能为主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旨在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

素质,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结合管理课程的特点,适应高职教学标准的要求,以任务驱动为设计主体,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并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实现下述教学目标: 1.总体思路 培养学生就能“管人”又能“管事”的基层工作的管理能力。 2.知识教学 (1)掌握管理及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 (2)掌握管理四大关键能力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3.能力教学 (1)初步具备计划与决策的能力; (2)初步具备组织与人事的能力; (3)初步具备领导与沟通的能力; (4)初步具备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4.素质教学 (1)具备现代管理意识和管理素养; (2)具备勇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