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概论完整版

艺术概论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想象:想象是艺术家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激活了大脑皮层的旧的暂时联系,将大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分解、综合、移位、重组,构成新的联系,创造出新形象的创造性心理活动。

艺术想象: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现,进行分解,从组,链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理想化的艺术,想想的创造能力。

2创作流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和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派别。

3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人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活动。

4美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它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利用平面或空间,创造出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形象,进而能给人以美感的客观对象,故它又被称为造型艺术。

5艺术评论:即艺术批评,是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对艺术的探讨和分析,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说,艺术批评包括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造过程、艺术理论、艺术思潮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狭义的艺术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艺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做出一定判断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6共鸣:在直观感受和深入体验过程中,欣赏着的情感被深深地感染,甚至与作品中的情感水乳交融、产生忘我入迷、欢快异常的高峰体验。

7艺术的功用:艺术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讲艺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8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艺术家以奔放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征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9艺术直觉:所谓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式不知不觉的导向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10创作风格:艺术家在其一系列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也就是艺术家在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艺术家的整体特色。

11艺术形象:凡是能够把艺术创造者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内在的审美信息与精神意向,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传达出来,从而使人通过直觉即能领悟的感性存在形态。

12艺术的教育功用:指审美主体通过对艺术审美活动获得某种有益的教育和启迪,从而使思想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

二、填空

1、现在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内向性、张扬非理性、善用隐喻性、走向抽象性

2、模仿说即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再现,这种观点最早流行与古希腊

3、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的营业性放映,宣布了电影的正式诞生。

4、艺术鉴赏包括三个层面,直觉感受层面、深入体验层面、领悟升华层面。

5、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强调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注重艺术形象的典型概括、主张思想感情的隐性流露。

6、艺术评论较常见的三个形式论著体、小品体、笺注体

7、艺术鉴赏的心理包含五个要素审美注意、感觉直觉、联想想象、情感共鸣、领悟理解

8、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9、想象的主要特点聚合时空、集纳美质、补充缺失、灌注生命、转换角色

10、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内在的要素,主要包括题材、情节、主题、意蕴。

11、舞蹈从风格上区分主要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

12、演唱性音乐从创作角度分类可分为民间歌曲、创作歌曲。

13、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组织性流派、自发性流派、区域性流派。

14、网络艺术特征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艺术形态兼容性、创作与欣赏的交互性。

15、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四分法,把文学作诗歌、散文、小说、表演文学。

16、戏剧的特征综合性、舞台性、冲突性、程式性、虚拟性。

17、代表元杂剧最高成就的品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18、贯穿整个艺术发展过程的两个方法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三、简答

1、浪漫主义的特征:

a、强调理想世界的主观表现

b、注重神奇形象的超常创造

c、追求情思意绪的个性张扬

2、艺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a.地理环境对艺术题材、内容、对象的影响 b、地理环境对艺术类型、表现、风格的影响 c、地理多样性的影响

3、创作风格形成受那些因素制约:

1创作风格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2、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和艺术素养对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3、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阶级状况、民族传统和地域风俗等

4、戏剧的艺术特征:

①构设尖锐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特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是公认的戏剧基本法则

②演示直观的舞台动作,戏剧的矛盾冲突不像诗歌、散文、小说等,可以凭借作者的叙述来实现,它必

须依靠演员的动作在面向观众的舞台上演示

③运用独特的人物语言

5、艺术评论的功用:

a、反映社会的审美要求,形成对艺术创作的信息反馈,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

b、艺术评论可以促进欣赏水平的提高

c、有助于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6、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a、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作为一对哲学范畴,他们是互相依存互相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没有形式,内容便无从表现,没有内容形式也没有存在的意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是一种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关系,一般来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

b、所谓内容决定形式,指在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中,内容起着主导的作用,他首先表现在一定的内容要求有相应的形式为表现该内容服务

c、内容决定形式还表现在内容的变化,反过来说形式的变化由内容的变化引起的

7、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a、强调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b、注重艺术形象的典型概括c主张思想感情的隐性流露

8、艺术形象有何特点:

a、艺术形象是具体可感而富有个性的

b、艺术形象是高度浓缩而富有概括性的

c、艺术形象是饱含感情而具有精神感染力的

9、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a、艺术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应b、艺术对生活的反应是能动而不是被动的,艺术高于生活c艺术对生活具有反作用

10、艺术鉴赏的基本条件:

a、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和当下的实际环境构成艺术欣赏的客观条件

b、鉴赏者的艺术素养,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构成了艺术欣赏的主观条件

c、需建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

11、形象思维的特点:a、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生动具体的形象b、形象思维始终结合着丰富活跃的想象c、

形象思维始终渗透着强烈的情感

12、艺术作品的社会传播方式:

a、内向方式传播

b、人际方式传播

c、团体方式传播

d、大众媒介方式传播

13、艺术与宗教的差异和联系:a、艺术与宗教都是人的本职力量的反应b、艺术与宗教都是与人的想象密切相关c、艺术与宗教对人的心灵都能产生某种净化的作用,因此,他们可以作为提高人的修养的途径14、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a、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b、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c、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15、艺术的功用的特点:

a、以审美功用为基础

b、寓教于乐

c、艺术的功用在潜移默化中产生

论述:

1.艺术欣赏活动的心理过程:

艺术鉴赏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不断深入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及其复杂的审美心理因素,其中包含审美注意、感觉直觉、联想想象、情感共鸣、领悟理解等基本要素。这些心理要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相互作用保持一种微妙复杂的影响关系,从而共同构成了艺术鉴赏的特殊审美心理。

①审美注意:使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集中到对美的客体,或客体之中美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审美注意的情况下,事物的非审美属性被排除在注意之外,处在注意前景的是事物的审美主观属性。

②联想想象:是由当下所感知的表象进而回忆起与之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想象是在主体的头脑中将记忆的表象进行补充引申丰富,并创造出新的形象。联想和想象的心理活动在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活动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③感觉直觉:真正艺术鉴赏活动是以对艺术品的感知为起点的,感知也是贯穿整个艺术鉴赏活动的活跃心理状况,在艺术鉴赏活动中、感觉和直觉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

④情感共鸣;情感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非文学艺术的根本特征,鉴赏需要动情,如果不动情便不会有真正的艺术鉴赏,鉴赏者在感知想象理解艺术品的时候与作者的情感世界产生联系,这时便会产生情感共鸣,从美的享受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

⑤领悟理解:理解是人对事物的联系关系甚至本质规律的认识,在艺术鉴赏中在充分感知的基础的上还需要对对象深刻的理解。鉴赏主体,在感受体验艺术形象和意境同时,也在不自觉的运用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从而取得对作品本身的深刻把握。

2、联系实际文艺作品,阐述艺术作品是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的统一的

a、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一方面艺术作品是以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客观现

实,另一方面在再客观现实的同时,有表现了艺术家主观现实的表情,因此,从整体而言艺术作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由于不同的艺术样式具有不同的形式特点,所以他们在再现与表现问题上往往有比较明显的侧重

b、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的区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如果把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逾越的区别,那只会造

成创作上的僵化,事实上,再现艺术有时也可以成为表现性十分强烈的艺术,同样的道理,表现艺术有时也可以成为再现性很强的艺术

c、在艺术活动中应当有机的辩证的处理好再现与表现,主观与矛盾的问题,且不可片面的强调一方否定

另一方,从而把问题推向极端

3、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艺术的特征?

(1)艺术的想象性特征;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失掉形象性这一特征的作品也不能称作文艺作品,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艺术的情感性特征;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艺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就是情感,它反映着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艺术活动的情感色彩首先表现在有成就的艺术家必然是感情极为丰富的人,在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更需要充满感情的展开想象;从艺术作品的角度看,它正是艺术家思想情感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特征;所谓审美就是对美的欣赏,艺术美作为客观存在现实美的反映形态是艺术家劳动美的产物,审美问题是贯穿在艺术领域中的核心问题。艺术的认识是审美的认识,

艺术的创造是审美的创造,艺术的欣赏是审美的欣赏,可以说,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

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4)艺术的创造性特征;任何门类的艺术生产都必须富于创造性,创造的意义在于创新对于艺术家来说意味着他必须不断地超越,艺术家只有不断进行创造才能保持艺术的生命力。

4、结合具体实例,论述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步骤

过程:直观感受层面深入体验层面领悟升华层面

步骤:1 艺术积累,获取创作素材;艺术积累是艺术创作得以发生的前提,艺术家要展示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表现真挚深情的感情,必须掌握丰富的生活矿藏,没有生活材料就没法进行艺术创作,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逻辑起点,艺术家要进行艺术创作,第一步就是要深入生活,广泛积累生活素材

2 艺术构思,生成创作意象;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步骤,是艺术家在观察和体验生活、获取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在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的推动指引下,在头脑中对生活素材进行分析、概括、构想出完整的艺术意象心理过程,在艺术构思中最重要的是取材和主题

3 艺术表现,化成艺术形象;艺术表现是艺术构思定形和艺术创作的完成,艺术表现必须遵循形式

服从内容和形式美的双重原则,脱离内容的形式是没有艺术价值的,仅有内容而缺乏完美

的形式也不成其艺术,艺术表现不仅是艺术构思的实现过程,也是艺术构思的深化充实和

提高的连续过程。

5、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1》艺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艺术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在具体物质材料上的体现,每一时代的艺术都以其特殊的材料方式记录下该时代的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不同时代的艺术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差异是不同时代精神的艺术体现。不同时代人们各有不同的生活境遇,面临不同的社会矛盾,具有不同的政治、哲学、伦理、宗教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他们都通过艺术作品而获得体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

2》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艺术发展的另一个规律,它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3》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对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艺术发展除了与时代和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因素有关外,还有其自身继承与创新、吸收与借鉴等内部原因

论述题

6 、艺术欣赏的方法:

①涵咏玩味:艺术鉴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潜入深的过程,面对任何意一件艺术品,都需要下一帆功夫,从而达到顿悟的目的。方法,要求鉴赏主题排除一切外在和内在的干扰超越理智的范畴,而十自己的精神活动完全专注于艺术品本身。深入到作品内在无限宽广生动的艺术情境当中,达到对艺术形象和意境的充分理解,并获得愉快的艺术体验。

②入后之出;真正的欣赏活动,是既能深入其中又善于跳出其外,这便需要在强调情感投入的同时,更要强调主体与作品之间应该建立适当的心里距离,以获得艺术的审美体验。

③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说鉴赏评论应该真得作者本人的用心,知人论世就是正确的把握作者创作的本意,需要先了解艺术家的真人,了解他生活得时代,任何作品都和他本人的创作意图和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了解作者和所处的时代氛围就会对作品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把握。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2020—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招生简章、分数线、参考书目、真题

2020—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招生简章、分数线、参考书目、真题 一、招生简章 二、初试参考书目 艺术基础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3、新祥旭中国传媒大学mfa应试宝典 艺术综合 1、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 2、新祥旭中国传媒大学mfa应试宝典 三、复试分数线

四、复试参考书目 五、复试参考书 六、复试加试 七、考研真题 2018年中传336《艺术基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5题) 1、美感与快感 2、艺术思维 3、形式美

4、现实主义 5、《美的历程》李泽厚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题) 1、如何理解艺术的人民性。 2、如何理解现代艺术中的集体创作现象。 3、广告常被人称为“艺术”,你认为它真正属于艺术么? 原因有哪些? 三、论述(每题30分,共2题) 1、请从定义、创作者、生产过程、功能等方面对民间艺术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2、“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请结合艺术发展史对此进行解释与评析。2018年中传《艺术综合》826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5题) 1、歌剧《白毛女》 2、曹禺与《北京人》 3、小津安二郎与《东京物语》 4、吴晓邦与中国现代舞 5、北宋“翰林图画院”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题) 1、简述戏剧体裁的多样性。

2 简述电影的再现功能。 3、2017 年,《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喝彩中华》等一批文化类综艺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请分析其原因? 三、论述(每题30分,共2题) 1、有观点认为,近两年国内的综艺节目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你是否认同这种观点?理由为何? 2、近几年国内的艺术创作屡屡出现题材“撞车”、“跟风”现象,请结合实例分析其中原因,并给出建设性意见。

《管理学基础》课后参考答案

一、理论分析题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管理的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基本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管理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验证和丰富。因此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管理的艺术是强调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管理艺术。也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靠背诵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地将管理知识和具体管理轰动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动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二、综合实践题 走访学校(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进行简单的介绍) 1.他属于哪一层次的管理者? 答:属于中层管理者. 2.他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 答:担任副校长一职. 3.他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 答:教师30人,学生800左右. 4.他认为胜任其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答:胜任其工作要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教学能力. 5.观察他如何安排一天的工作,并记录下来 答:上课,组织学校会议. 建议根据自己目前所在单位为走访对象,很容易写。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数:34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艺术概论》是艺术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 1)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基本原理的认识。 2)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3)培养对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课程: 该课程涉及到《大学语文》、《中外美术简史》、《设计史》等相关课程。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坚持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2、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发展的眼光,力除教学中的僵化思想。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

2、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VCD和经典艺术作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法建议 1、教学重点、难点: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方法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2、教学法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艺术作品赏析。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讲授艺术理论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艺术实践内容。 七、学时数:34课时 学分:2学分 教材:《艺术概论》孙美兰主编 参考书:《美术概论》王洪建 《美的历程》李泽厚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美术教育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期末采用闭卷形式考核。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教学内容及主要章节安排: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3课时)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第二章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5课时) 艺术的形象特征 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第三章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课时) 1、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艺术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5课时) 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艺术的种类(3课时) 艺术的分类 几种主要艺术门类 各种艺术的联系 第六章艺术的创作过程(3课时) 创作过程的实质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1 2 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 1 2 1 2 3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二、内容要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 其中也要。从根本上讲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 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 第二节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 1 2 3 4 1 2 1 2 艺术参 成为 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1 2.指导学生认清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

管理学与领导艺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课程总结:管理学与领导艺术这门课程主要围绕“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的中心议题对管理与管理者、管理思想的演变、决策及其基本问题与如何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等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地论述,培养投资创业者所需要的远见,开发优秀企业家应有的才干,塑造卓越领导人应具备的魅力,提升组织领袖不可缺少的情商。 怀着收获的心情结束了这个学期“管理学与领导艺术”的学习,一路学下来,自己在思想与处事能力上都有非常深刻的提高,在个人素质,修养,知识储备方面更就是有很多收获。这不仅就是一次学生生涯难得的系统知识,更就是一次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管理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管理的定义就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与控制来协调她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活动既追求效果,又追求效率。有效地管理就就是要“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管理的职能就就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或发挥的作用。而在其中,可以瞧出,管理者则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简单而言,管理者就是组织中那些指挥别人活动的人。换句话说,管理者就是组织中有下级的那些人,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 着组织的兴衰成败。不论出于何种职位,拥有何种头衔,她们都就是通过协调她人的努力来使组织活动更加有效并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就是一种艺术,它需要管理者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其具体操作方法又不局限与拘束,需要有很好的创造力。学习管理学,我想不光就是要学习管理学本身的学科内容,也要从其她方面全面的提高自己,更要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管理学也就是一门很需要自己思考与研究、发现问题的学科,并且所有的知识都必须要经得住真正实践的考验。 管理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就是由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特征所决定的。人们的共同劳动与大生产不仅产生了对管理的需要,而且推动了管理的发展,今天,管理业已成为现代生产力构成中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可以说,没有现代管理,就没有现代的生产力:没有管理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社会经济的现代化。 那么如何做好管理呢,管理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管理学来源于实践。管理学中的大师都就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法约尔就是法国一个煤矿企业的总经理,出身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 前言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 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 2、画中的舞蹈形象 二、原始舞蹈的种类 1、图腾祭祀 2、劳动生产 3、战争生活 三、原始舞蹈的性质 1、强烈的功利目的 2、高度的生命情调

艺术概论课程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442002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r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6课时 学分:2 适用对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美术概论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艺术概论”课程是为美术学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为其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的知识理论学习,使学生对艺术的本质、发生和发展、艺术的功能、艺术的创作、艺术的接受和批评、艺术门类等理论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和把握;形成对该学科的一定学习方法,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形成和艺术史、艺术批评等学科的交叉学习,介绍相关的学术论著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指导学生养成艺术创作、艺术评论、艺术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学科意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为第三章、第五章。(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参观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相结合的手段实施教学。 (五)实践环节 1、名称:艺术概论 2、主要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主题,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学。 3、学时分配:6课时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艺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概论》李胜利编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 (九)说明 授课教师可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适当调整授课的重点,在课程设计和外国美术种类欣赏方面拓展层面引导与启发学生,从而更好的发挥出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更全面的突出和展示教师自身的特长优势。 三、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以讲授“艺术”的含义导入课程,讲授课程新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概论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要点: 1、学习艺术概论的重要性 2、“艺术”和“艺术学”的含义 第二节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要点: 1、△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2、△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美术教育的发展 一、教学基本要求

管理学概论测试

试题 第1题 与20世纪相比、21世纪管理者强调的是 A.计划、执行、人事、控制 B.计划、执行、控制、行动 C.执行、控制、行动、激励 D.授权、激励、培训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2题 范忡俺的名句”庞辱皆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一级光明思维 A.一级光明 B.二级光明 C.三级光明 D.四级光明 答案:C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3题 企业的目标是什么? A.改善员工待遇 B.为社会做贡献 C.所有相关者都赢利 D.替老板赚钱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4题 下列属于管理者对下属的角色定位正确的是 A.内部服务者

B.公司代言人 C.协助者 D.受训者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5题 一级光明思维的意思是 A.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 B.反面可能向好的方面转变 C.无论好坏都能激励我的前进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6题 现代管理理论称之为领导艺术,其工作重点之一是 A.计划 B.执行 C.控制 D.激励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7题 下列属于中层经理对下属的角色定位的是 A.内部客户 B.公司代言人 C.协助者 D.激励者 答案: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8题 发生问题和责任时,应该首先寻找哪一方的原因和责任? A.别人的 B.客观原因 C.自己的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9题 下列不属于概括技能的是 A.思考 B.分析 C.判断 D.激励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0题 工作管理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我们又把它称为 A.影响力 B.执行力 C.领导力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答案:B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11题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面向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开设在第2学期~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掌握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最终达到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总体把握和整体鉴赏能力。 2.知识目标: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范畴、学科的方法论、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等进行掌握~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与课题实践相结合~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进行收集作品并且进行课堂阐述。四、测试与评估 序号项目分值评分标准 迟到一次扣0.5分;缺勤一次扣1分;课堂纪律不佳每次扣1分,1 出勤和课堂表现 10分扣完为止 作业,2次, 10分学生自己收集作品图片并进行作品分析,以课堂演讲的形式进 2 大作业,1次, 20分行考核,根据收集作品的质量以及阐述作品分析情况给予0-5 分,共进行3次 3 期末考查 60分按期末考试评分标准进行,折算成分值 总分 100 五、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 1 周教学重点与难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课外思考题或作业次点 简要讲述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重点是数字媒绪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进行数字媒概述性、大众性媒体性和科技性。数体艺术的表现体艺术调研。 1-数字媒体艺术的起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数字媒特征作业:市场调查报告 2 源与发展体艺术和设计的广义分类,艺术难点是媒体性要求: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理和设计的双重属性。和科技性论。 1.数字媒体艺术设 计的分类重点是数字媒1.先锋艺术有何特点, 学习先锋艺术与服务的双重性~2.数字媒体艺术和体艺术作品 3 2.先锋艺术有哪几种类型, 数字媒体艺术优秀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美术基础》教学大纲 龙岩学院陈璇一、教材 《美术基础——造型与鉴赏》,陈小珩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教学目的与目标 《美术基础》课程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美术基础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素描、色彩、以及手工艺制作基础知识的训练,掌握初步的素描、色彩和手工艺制作技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三、教学要求 《美术基础》课程基本的教学任务,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素描写生练习,掌握素描写生的基本技能,打下一定的绘画基础,并在写生练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素描基础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图形设计和色彩构成练习,初步掌握图案的基础技法以及色彩的运用。 《美术基础》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美术基础知识和中外美术作品鉴赏,其中美术基础知识包括介绍美术的概念、美术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质、美术的功能、美术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等4个单元内容;中外美术作品鉴赏包括中国画、油画、雕塑、壁画、工艺美术、建筑、中国书法、西方现代艺术等8个单元内容。重点介绍美术常识和基础理论知识,结合鉴赏中外美术作品,重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第二板块为素描和色彩,其中素描包括美术造型的基本要素、线与造型、明暗素描的造型要素和简笔画等4个单元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基本造型能力的实践练习为主,结合素描造型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 四、大纲依据 本教学大纲编制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依据于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本科生专业设置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依据于本课程的教材。 3.依据于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本科新生学科知识的特点和能力特点。

艺术管理学概论答案

一、艺术管理的当代使命 1、创造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推进艺术创作的繁荣。 (1)建立有益于艺术活动的社会机制,艺术活动需要良好的机制。无论是艺术企业,群体,个人,需建立在良好的,畅通的运行机制之上,方能保证艺术创作活动的高效率运行。 (2)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艺术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是艺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艺术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主要包括:艺术生产者与管理者,艺术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 (3)保护艺术家的利益,艺术生产者是艺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在艺术生产力发展中,尊重人才,艺术家,建立和健全人才培养,极大地调动艺术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作动力,是驱动文化艺术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关键。 2、发展艺术产业,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增长 (1)建立有序的,高效的艺术生产结构与生产机制,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始终居于核心的部分。 (2)优化和培育艺术市场,实现艺术市场运行秩序的科学调控。其中包括对产品流通机制及其管道的调控,价格的调控,不同地域市场态势的调控,最突出的是对艺术产品的生产和传播的调控。 3、发展公益性与公共性艺术,保障人民大众的文化权利。 (1)大力发展一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与公共性的文化活动。公共艺术是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人民大众的文化权利,提升社会文化层次的体现,现代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人民提供文化信息,提供完善的公共空间与公共服务。 (2)强化艺术事业部门的文化服务职能。国家与政府的艺术事业部门是实施社会性艺术服务的重要机构。如各地群众艺术馆,艺术研究院,美术馆,图书馆等,是公益性与公共性的文化活动的典型。 4、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保护和科学利用艺术资源与艺术遗产。 (1)保护和科学利用艺术资源,艺术资源是一个国家个地区拥有的可以用来服务和支持艺术活动与艺术创作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称。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为艺术管理的重要课题。 (2)保护,研究,开发艺术遗产。艺术遗产是艺术资源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在各民族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贡献和地位。艺术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首先要加以保护。 二、艺术项目运营管理的流程 艺术项目运营管理涉及项目的整个运营过程,具体说含有项目创意与策划、项目决策与计划、项目运营实施与控制、项目运营评估与回馈等四部分内容。 ⑴艺术项目创意与策划:艺术项目创意是以艺术内容和创意智慧为核心价值,以创作、创新和创造为根本手段,以为公众提供艺术消费产品或文化体验而进行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艺术项目创意必须考虑投资人或艺术企业的投资回报问题,以市场为其主要导向之一,把消费者的需求和项目的可操作性等因素充分考虑在内。艺术项目创意与策划的核心是人才。一般来说,在创意方案完成之后,就应该考虑如何实施,这就进入了一个项目的策划阶段。 ⑵艺术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项目计划将艺术项目策划的各项内容具体转化为实施目标,并对项目目标进行进一步分解。从而形成项目任务的活动。在艺术项目计划环节,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包括各阶段每个环节需要达到的绩效、成本、进度等方面的目标。在艺术项目策划中,项目管理者经常需要用到一些计划方法和工具,最常用的主要有:里程碑计划、实施计划、项目进展计划等。 ⑶艺术项目实施与控制:艺术项目实施是指根据计划对项目进行实际施行的过程。项目的实施需要在一定组织机构控制下进行。项目团队的搭建是艺术项目实施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关乎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团队建立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团队管理成效,甚至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组织的构成与管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跟踪、质量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 ⑷项目评估与回馈:项目评估与回馈是项目管理者在项目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和任务。项目评估是管理人员或第三方人员在项目收尾阶段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这里所指的评估主要是指项目

管理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终审稿)

管理学既是科学也是艺 术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一、为什么说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门艺术? 管理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发展。人们将这些作以分析,整理并形成系统,成为理论,因此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何况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开设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课程,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此话亦真,我们谈管理,不只是单纯的形式上的管理,理论上的管理,而是多姿多彩的全面的管理。管理对管理人才的要求很高,要他同时具备多种素质。有一篇文章曾将管理人才的素质分为几类:“一个管理人员应该同时是一个军师,一个元帅,一个花匠,一个战士等。”因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统帅全局,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作谋划,必须身先士卒和有缜密的思维。因此说管理是一门艺术也不足为过。何况当今的高级管理人才毕竟少的可怜。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自然,管理是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项职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有管理学、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等形态;从艺术角度来看,则有具体的管理艺术,特别是在度的把握以及在具体应用时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像一台运转的机器,它遵循着它的运作模式,但是在机器陈旧的时候就需要改进和维护,从而为企业进行更好的服务,这时就产生了艺术,而管理步伐中的细小环节,模式所不能解决的它就必须有新的方式,新的手段,新的做法去解决,根据环境和问题的不同,作出不同的结论,这本身也是艺术,所以管理是科学,但是它同时也是一门最好的艺术!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学分和学时 2学分。40学时(学期课)。 二、二、授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 三、三、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教学目的主要如下: (1)(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影106年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提高电影文化水平, 能在中学胜任电影鉴赏类课教学,并能指导中学生开展影评活动。 (2)(2)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 糟粕。 四、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1、1、课堂教学:32学时 2、2、课堂讨论:1次(2学时) 3、3、课外作业:2次 4、4、课后看片:不少于10部 5、5、课后辅导:每2周一次 6、6、复习测试:6学时 五、五、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1、课堂教学要精讲多问,运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学相长。 2、课外看经典影片、争议影片时,教师要随堂指导;看前有提示;看中有评点。 3、坚持质疑、答疑,每学期至少质疑每个学生一次;要求并检查学生写的看片笔记。 4、尽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做出全课程的课件。 5、鼓励学生写小品、演小品、拍小品,鼓励每个班成立影评小组,多给报刊投稿。 六、六、考核方式 7、7、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40%。具体有课堂提问,作业,质疑,检查看片笔记,能在报刊发影评文章的,加分。具体形式由任课教师安排,每个学生应 有3次以上平时成绩。 2、期末测试:成绩占总成绩70——60%,考卷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从题库中调一部 分,任课教师现出一部分。测试形式:闭卷、开卷均可。 七、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设置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了解电影艺术理论在艺术理论中的地位,和文学理论的关系。 一、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 二、二、电影理论应当进入高等师范大学课堂 三、三、学习《电影艺术概论》的目的 了解电影诞生及发展的历史 掌握电影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提高鉴赏、评论、创作电影作品的能力 培养电影教育、创作及理论人才 四、四、怎样学好《电影艺术概论》课 (1)了解电影是大众传播艺术,是舶来艺术 (2)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化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党的电影方针和政策。

艺术学概论复习

《艺术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上海电视大学文学艺术系 一.期末复习的主旨: 期末复习是学习《艺术学概论》中的重要一环,旨在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把平时学习的内容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归纳、整理,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期末复习的依据: 1、《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2、主教材:《艺术概论新编》,由彭吉象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版 3、辅助教材:《艺术学概论学习指导书》,由张瑞麟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版。 三.期末复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艺术总论 1.了解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2.把握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3.了解艺术教育。 4.把握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5.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6.把握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艺术创作 1.识记艺术创作、艺术传达、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2.理解艺术创作过程。 第三章:艺术作品 1.识记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2.理解典型和意境。 3.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第四章:艺术鉴赏 1.识记艺术鉴赏、审美直觉、 2.了解什么是接受美学?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 3.把握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第五章:实用艺术 1.识记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2.理解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征。 3.把握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 4.把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第六章:造型艺术 1.识记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摄影艺术、超现实主义摄影、书法艺术。 2.理解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中国画的特点。中西方雕塑艺术的高峰期。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书法艺术的特点。 3.把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95385

艺术概论框架知识结构 绪论 1、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 艺术理论是研究艺术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艺术史具体的描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历史上的各种思潮流派;艺术批评具体的研究和评价某个艺术家、某件艺术作品或某个艺术派别。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哲学、宗教和经济基础较远,政治、法律、道德和经济基础较近。 1、原始社会是有着几百万年历史的漫长时期,人类最早的工艺品是打造的石器。在原始社 会的各种艺术现象中,直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原始艺术大都表现的是动物或渔猎场面,而从不表现植物。 2、艺术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 3、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或本质区别: 首先,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来看,这两种生产是不同的。人出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出对于外界事物的各种要求。人的各种需要是由不同方式的生产创造出来并加以实现的,而不同方式的生产则分别满足人的不同的需要。物质生产的产品直接用于人们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实用需要,本身并不存在或发生“意义”的问题。满足人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产品虽然也包含审美因素,但主要价值却在于物质的公用性和实用价值。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艺术生产的产品即艺术作品,包含并发生着社会意义,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审美反映的产物。它与人的意识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与物质现实的关系是间接的。艺术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另外,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一般生产劳动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是一种商品。而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是审美属性。艺术品在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中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但商品属性绝不是艺术品的主要属性和本质属性。 最后,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具有特殊性。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中,包括一个主体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物化过程,即创作主体在现实中确立自己产品物质形式,实现劳动对象化过程。但是艺术的这种物质生产性质并不是本质的,只是表现在全程中的艺术传达层面上,是一种技巧性的艺术外层的生产。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感受的行为,它所物化或对象化的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独特的审美掌握,包括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和对生活的体验。因此,艺术生产所物化或对象化的内容是与物质生产完全不同的,有其自身独具的特殊规律。艺术创作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而物质生产不包含个人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 4、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 首先,艺术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创造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遍性,如自由、自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但是,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把人类一般生产活动的这些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鲜明,它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改造自然无形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意识到的认识目的和审美目的。它所表现的,是主体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以及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所以,艺术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另外,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物化或对象化到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到客观世界。 艺术的认识本质 1、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 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是在个别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中表现普遍。艺术也掌握真理,但它掌握的是具体形象的真理,即艺术的美。所以,艺术的认识内容,要求真实性,要求通过艺术形象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这就是艺术的认识本质。 2、艺术作品都必须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欣赏着的面前,即以具体的可感的现象形态作用于观众的感官。 从创作过程看,它有感觉的、直觉的认识基础,任何艺术家都是从个别的、具体的生活感受开始进入创作的,并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或图解概念。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作品的形象首先投之于观众的感官,诉之余观众的直觉。离开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可感性,形象便不存在,作品本身也不存在。 3、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 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这是它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来源。 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与评价,在它上面表现着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 4、再现: 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现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do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0000000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 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 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 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 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32 课程总学分: 2 序号课程内容三、课时分配学时分配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 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6 6 0 2 二、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8 8 0 3 三、走向数字艺术的动画艺术8 8 0 4 四、媒体包装中的数字化变革 4 4 0 5 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6 6 0 合计32320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一)知识目标 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 关联;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二)能力目标 在制作各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之时(例如二、三维动画、网络游戏、虚拟现 实作品等),掌握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创作,为创作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勤于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绪论: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第二节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 第三节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与综合艺术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第一节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创作主体----艺术家 第二节艺术创作活动 第三节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层次与相关属性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第二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教育 (二)基本要求: 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较系统,较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 26 学时,实验 6 学时。

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4:1 ;平均周学时: 2学时。 1、教学方法: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 2、本课程自学内容及学时:本课程需要自学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西方美术史、 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建筑、雕塑等知识。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学习〈艺术概论〉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把理论学习看作 是学习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熟练的艺术技巧,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这样将来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或艺术表演。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学生应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 4、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开卷,笔试。 (2)试卷分数:(按卷面100分30%)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 )试题结构:基础知识题30%,思维发挥题50%,辨析题20%。 (5)题型:填空,单项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 (6)成绩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5、试题样例: 一、填空题:1、艺术是由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独有的()。 二、选择题:1、关于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有许多种,其中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有()。 A泰勒弗雷泽 B普列汉诺夫 C席勒斯宾赛 D三者都有 三、简答题:1、简述原始艺术的发生过程。 四、论述题:1、你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制定人:审定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