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此次阅读的是商务印书馆2005年中译版,本书最早本出版于1982年,是国际上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入门教材。

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从事城市问题、建筑与规划研究——保罗·诺克斯,另一位则着重于地理学研究——史蒂文·平齐。他们致力于在这部导论式的著作中,无偏颇地介绍影响城市地理学研究并最终组成完整的城市地理学架构的各派各项理论,并强调,无论哪一种观点(“知识”),都应该被批判地看待。这一点,在书中“话语权”的部分得到详述。它与本书的含金量同样重要,它是我们考察本书乃至其他任何理论时应持有的基本态度,也即批判式的提问:这些理论观点代表了谁,为谁获取了利益,隐含了什么深层次的含义。这同样有助于如此版中文序言者所说,对本书“西方”背景的把握,以及,如何吸纳并使其有助于“东方”,这也是本书中译版出现的契机和作用。

在谋篇布局的组织方式上,全书共13章,第一章是一个总概性的章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地理之于城市的关系,也就是地理学家为什么、如何研究城市结构并得出了怎么样的结论,并表述了探究这些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在其后的章节中,作者首先铺陈了城市地理学研究之经济和文化演变的两大背景,在此背景下,接着对城市的物质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详述。造成这一城市地理景观的背后机制多种多样,在随后的篇幅中,作者进行了分章讲述。这13个章节相互间始终紧密相连,互为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了一个系统世界的景象。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每一章节开篇以问题方式引入,小结部分陈列出关键概念、术语和推荐读物,实在是体现了作者细致的人文关怀。

西方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的城市社会经济转型背景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共同作用下,西方城市已经开始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工业生产体制逐渐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尽管后工业化的西方城市仍旧保留了大量制造业,但其主要的就业岗位已经开始由服务业代替,城市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变。因此,全球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体系、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和城市社会出现新的变化。保罗诺克斯和史蒂文平奇编著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等译)(所关注的正是这些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欧洲和北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些城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空间组织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服务业开始取代了制造业的主导经济地位,而生产性服务业、公共部门服务业和非盈利性服务业对就业增加的贡献逐步增大,这些城市出现了逆工业化现象。同时,由于制造业扩散和高等级生产服务业重新集中,一小部分特大城市变成了世界城市,它们在专业化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处理与贸易中日益专业化。城市经济结构的本质性改变开始倾向于加速城市社会地理的变化,它影响着从阶级结构和社区组织到城市服务分配和城市政治结构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使城市劳动力市场在构成上出现了重要变化,而这些变化没有一个不是倾向于经济极化。这时,传统城市地理研究已经无法解决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使城市地理研究领域出现了社会理论倾向,城市社会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科中的地位开始日渐重要。文化转向和社会空间辩证法在科学主义或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现代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一切社会问题通过理性的科学分析,都能够得到完善的解决,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看似广阔。但是,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城市随着福特主义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一些社会问题却日益凸现,如人口爆炸、生态破坏、资源枯竭、就业恶化、种族性别歧视、政治镇压、社会隔离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对理性科学主义的怀疑,他们不再认为科学主义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在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与制度等)尤其是文化因素在经济活动的动力机制及空间特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于是开始希冀通过发挥文化的作用来抵消种种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用理性、逻辑及依靠所谓的客观事实及证据来说话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出质疑,怀疑仅以科学的思维来论断事物,是否能让社会从历史传统及宗教的捆绑中解脱出来而取得较多的自由,从而使社会变得较令人满意。社会空间辩证法源于后现代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它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进一步思考的结果。在理性科学主义指引下,人们往往只关注于城市的物质空间或经济空间,而对其社会空间或文化空间视而不见,忽视了城市空间的社会性。社会空间辩证法认为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辨证的逻辑、一种双向过程,一方面人们创造并不断改造城市空间,与此同时又被自身生活工作的空间环境所影响塑造,空间不能被简单地看做是一个用于表述社会、经济和政治过程的媒介,它对于城市发展的模式以及城市内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实质也十分重要。因此,社会空间辨证法是理解城市社会地理的主导线索,它在解释城市社会地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那么,城市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什么呢?

作为非专业者的审视,故事从“为什么意大利人聚居在高速路的北端”开始,人们及其群居其生活方式始终贯穿着整个叙事,如对欧洲生活图景的描述、对人口变化的统计、对阶级演变的说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可以说,社会地理学侧重于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解释社会空间,并始终从“社会群体”入手进行研究。社会地理家关注的重点集中在社会生活和人群空间,他们将人加以群分,然后将其生活空间在地图上标识出来,并加以解释说明。

进入研究,则有多种方法。主张绝对“科学”的数量方法,一度是地理学家乐于采用且方便采用的方法;基于现象学的行为方法,强调感知;结构主义方法,怀疑日常表象,探求其下的机制,寻找一种根本性、一般性的文化结构。它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的新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方法,认为世界存在大量变数和各种形式的“不平等”,一个重要关键词是“话语”。话语改变和创造了世界。

社会地理学研究的范畴使我们意识到这些方法都有其弊端。首先,绝对的“中立”是不存在的,没有一种最佳的理解城市的方式。“局外人”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否定了“人”的个性和选择,当使用片段式的生活画面研究时,缺乏对个体聚类作用的考虑;当关注主要阶级冲突时,贬低了人类的能动性和认知,忽视了其他各种冲突,并忽视了重要的非正规群体和弱势者。因此,批判的态度始终是必要。

现在,我们知道作者们关于城市社会地理有很多的故事要讲了,而且每一个都惊心动魄。可以试着从关键词的角度稍微组织一下,当然他们始终相互交织,只能说哪些章节侧重在哪一方面。

关于城市物质结构的模式、发展、演变等在第四章“社会空间分异模式”中得到叙述;物质结构与人的双向作用在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中进行描述。其关键词分别是:制度框架、城市中观结构、城市超微结构、行为意象、文化表征、迁居模型和不平等;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研究重点在第八章、第九章中说明,其关键词分别是身份认同和新社会关系网络;而第二章“变化中的经济背景”和第三章“城市的文化”从整个社会地理学研究背景来讲,都是一个大的演变和转向,其后大多数章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根植于这两部分的。

看,这么多熟悉且颇具吸引力的关键词,不可能做到一一转述,接下来,试着从个人理解的角度抛出几个问题,作为读书笔记的一个结构线索。

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啊,不,城市发展没有单一决定因素。“对城市历史发展的正确评价至关重要”,各种决定论,技术、文化、经济,都孤立地强调了单个因素的重要作用。就本书的立场来说,各领域应是相互影响,“互为要素”的,他们共同作用于城市。

研究城市社会地理发展,经济和文化背景是是一个广泛且有用的起点。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前工业化城市、工业城市、和现代城市。

前工业化城市的早期人群模型是少数精英和多数无产阶级。一方面,城市以“步行”为主,工作以家庭集团为主,与生活无分离,另一方面政治、宗教等城市职能凌驾于世俗追求的商业之上,商人富豪不能成为精英阶层(身份认同)。无产阶级中的一部分是通过行会等社会组织获得集体凝聚力的手工艺者,另一部分是缺乏组织的穷人和弱势群体。这种经济结构和人群聚类对城市地理结构产生的影响是城市结构只有一个中心,四周围绕中等的住区,贫困人群在城市边缘,居住空间分化,财富与地位从中心递减。

进入工业城市时代,资本主义与其新体系工厂出现,生产与交换方式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移民,阶级分离。这一变化使得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地租出现,并形成了新的身份认同——财富决定权利和地位。从社会空间结构上来讲,权力者用中心区位交换了穷人的边缘区位,居住发生新的分异。同时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开始向外向上扩展,郊区地带形成。对于资本主义,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指出了不可调和的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本书认为马克思主义难以实践,值得争议,但是有些概念依然启发了一些现代城市观点。

现代城市其实包括了好几个时段,它的转变更为复杂,伴随着技术发展,消费主义思想等诸多要素。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是福特主义时期,其核心是管理制度和积累制度,其原则是简化和效率。它反映了经济上生产方式、结构和社会组织的变化,整合了生产与消费。由此带来了城市社会结构几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城市不规则低密度的郊区蔓延,其次是新的具有“商品恋物癖”的相对稳定的郊区人群,然后是新的各种政府主义思想。一方面,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干预资本主义经济,并在萧条时予以市场刺激;另一方面,在欧洲,福利国家试图改变与市场机制相关联的不平等,其包含的内容除了公共部门对商品和服务业的直接提供,还有最低社会报酬等工人保障体制。尽管福特主义在这一时期展现了貌似如此完美的效能,但批评者认为它太过刚性,不再适应生产力关系的发展,城市进入后福特主义时期,逆工业化出现。尽管制造业依然存在,但已衰败,服务业已然兴起,新产业空间形成。后工业化社会理论认为服务业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些重要后果。一是社会极化,工人构成发生转变,一些原工业社会的弱势者,如女性,获得高收入工作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城市间竞争的增加,资本流动性加强,全球化来临。在城市地理上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导致全球城市的出现。为了吸引和留住流动资本,地方和全球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并且伴随着技术,尤其是信息数字技术的发展,这些城市在专业化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处理与贸易中越见专业化。本书认为尽管“赛博空间”搭建了更为复杂的信息交换方式,但它并未削弱城市在这一方面的中心地位。

伴随着这种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的演进,近来出现了一个广泛的研究趋势——“文化转向”。当然,文化与城市一直都有着深刻的相互影响,这种研究的转向从某个方面来说,是基于社会发展中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当研究者觉得科学主义不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时,文化因素在城市机制与空间特性方面的作用开始引起注意。相较于经济背景,文化不再是一根历史线索的贯穿,它混杂了社会地理的许多观点和许多方面,

这里的文化不止于绘画、音乐等“高雅艺术”,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是“生活方式”的组成,它包含着具有高度内部相关性的三个要素——价值观、规范和物质实体,且包含了任何一种有意义的表述。因此,“话语”、“符号学”、“身份”成为这一理解的关键词。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尽管社会中存在占据统治地位的价值观,但是不会只存在一种文化,诸多的文化冲突实例证明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本书认为,社会人群“身份”的形成被固定在城市物质结构和物质资源的配置上的同时,基于“比较”以使我们产生自我认同的方式,形成了社会排他性和居住分异性。这一方面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后殖民地理论”。殖民者通过创造强势性的话语权显示他们文化的优

越性,但有观点提出了“文化杂合”的概念,认为文化不存在相比性,所有的文化都是混合物。文化始终在发生着进化和交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文化的挪用。此外,与身份形成此相关的一个显著现象是文化的社会建构,当国家使用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塑造自身身份的时候,可以发现国家身份中社会结构本质包含了很多独立的“真实”元素之外的想象要素,因为我们真正能接触的仅是国家中最小的居住地。

本书提出,空间同样是一种社会建构,基于此,文化和空间始终相互联系并影响,同时他们也与社会权力和权威联系在一起。权力应该不仅仅是使人民做不愿为之之事的外部力量,它同样应该帮助建构一般日常行为。以话语中“公共空间”一次为例,它表达的是一个不受限的自由区域,但是实际上,很多弱势群体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如古希腊时期的民主广场排斥女性、奴隶和外国人。即使在现代,无家可归者、明显精神病患者等依然被拒于“公共”空间之外。这说明空间内部的行为模式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观,空间强化了文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权力通过空间垄断和排他性得到了体现甚至于它就主流看起来不可见。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不断改写的脚本”。

谁塑造了城市的物质结构?

——想象地理学塑造了城市物质结构,同时社会人的生活方式又为物质结构所改变。

普遍观点认为,城市物质结构显示出复杂的模式,是一个外部扩展和内部重组的双向过程。对于重组来说,始终是合生的状态,趋向大量的更复杂的混合和形态变化;向外扩展则是环状的衍生,间或被技术性的交通路径扭曲,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了一块一块地填充和再开发的状态。

从社会地理学的角度来说,研究城市物质结构的第一步就是区域的划分,也就是将以群类分的人类的生活空间标识出来。群分的关键词是“均质”,这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差异始终存在于最小的城市单元。这其中涉及到一个环节,就是建成环境的评价。这显然不是一件易事。从前述文化中可以知道,对于“区域”身份的识别的关键词同样也是比较、差异和不平等。

对于城市社会地理来说,个人的差异是研究的入手点,同时也是造成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因素。个人收入是衡量这一差异最有意义的指标,他代表了社会经济对城市物质结构的影响。个人收入的背后是家庭经济状况,同等状况的人倾向于居住在一起,并与其他人群分开。需要提出的是,这一因素随着城市从传统城市向工业城市、现代城市的发展产生的诸如亲属关系、家庭地位等变化而复杂化,虽然它始终是一个独立的重要因素,但是,其他影响机制也加入进来,如中观层面的城市住房分配,住房市场化,同时,地方和国家的政府作为独立权益的主体,进入了住房构成的协调之中。

另一个强有力的因素是移民,伴随着它的有“种族差异”、“种族隔离”,不同人种被分隔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当然进入现代城市,各种差异更为细分,城市分化现象变得也更为复杂。

同时,个人的差异和不平等形成了人多种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形成了“公众”这一重要的功能要素,公共与私人开始相互建构,由此慢慢展开了诸如法律、政府等政治制度框架。这一框架受城市社会空间影响,并反作用于城市结构。制度框架的一系列表象,如市民身份的确认、家长式统治、集体消费、市民社会等,他们都扎根于社会公正。城市空间由于政治和行政目的而划分为不同的法律意义上的区域,人被群分为不同的社区群体,进一步将城市地理空间细化。并且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转型的新趋势之下。城市政府制度的企业化,社会资源重新分配,形成了新的社会地理景观。

为什么我是我,我们是我们?

这两个断句本质上是一个问题,个人与群体的身份形成始终是各种复杂因素互动的结果,并且其也与城市“物质结构”之间相互影响。应该说,虽然对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同时也

有赖于诸如身体形貌等天生的物质性符号表达,但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是形成“人”自我意识的后期——一些社会化符号的各因素间的“互动”,这种基于形成自我意识的互动有2个层面——社会关系的互动、城市环境与生活的互动。

对于前者,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就是个人或者社会群体如何认同“自己”与“其他人”身份。前已述及,其关键词是“比较”,换而言之,也就是我们通过其他人认识“自己”。并且这是一个弹性的过程,认识永远在与周围环境进行沟通协调。个人身份的获得往往取决于生活经历的各方面,如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及阶级意识等,他们构成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在这一网络不同的节点处具有各自不同的社会优势,比如城市区位、距离等。正如达尔文主义所描述的竞争支配关系,个人为了理想区位进行非个人性竞争(如市场机制、地租因素的加入),对区位不同的支配力在不同人群中造成了隔离。同时,根据社会学的普遍观点,距离对人们的群聚产生影响,社会距离越近,人们越可能产生互动,达到相对的一致性,形成组织或团体。因此,一方面,人们不但出现了随城市扩张而展开的有规律的渐变的群体分布状况,而且出现了少数群体的空间隔离,诸如侨民区、特殊人群聚居区。他们代表了不同社会群体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当然,这其中还伴随衍生出社会排他性、大众敌意、精神自卫和文化保护等与群体“自我意识”形成互为因果的要素;另一方面,站在一个更微观的角度来看,最直接基于社会/物理距离的邻里关系是产生个人认同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表达了形成社区群体的一个基本的凝聚力。尽管有研究认为这种邻里关系已经在技术性发展,比如更发达的交通、大众媒介和网络等的作用下衰退了,但是还是应该认识到,邻里关系依然在为大多数人提供建立社会联系的资源,并且促进形成个人意象、领域感和归属感。

后者的所有研究理论中,从传统观点中的城市环境恶感、到以“社会等级与道德秩序”为研究核心的古典社会学,再到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沃斯理论,展示了随着社会城市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的演变,以人口数量密度异化为基础变量,传统社会群体由于新的劳动经济关系而重组,甚至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对家庭关系进一步弱化,社会规范减弱,而转向由易使人心生不满的法律机关与福利制度等进行管理。由此,社会冲突出现,异常行为甚至犯罪行为产生。但是,一个整合性的观点认为,人的自我认识对于城市环境的回应,并不全然向坏,而是在城市生活中割裂出“公共”与“私人”两个层面。现代文化有意将主观体验和现实体验分割,并且形成适应这种分离的城市空间设计。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由于身份辨识恐慌而在公众表面上显出冷漠而不具侵犯性,另一方面,在各自群体的私人社交的领域却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道德。

那么,人/人们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两种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了建构。并且,应该注意的是,不光仅有主流的或者说大多数的群体意识,弱势的少数的群体,如残疾人、同性恋依然是城市社会地理学关注的重点,他们是城市主导性话语权之下的声音,同样影响着城市社会人群及其空间结构。

Let's come to an end ?

仅从所述这些问题来做小结是显然不足够的,但是依然可以做一点只言片语的总结。《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无疑信息量巨大,它用海量的信息征服你,使得你无意识地跟着它走,同时也时时抛出各种派别观点的相互争端使你意识到始终存在于全书的一种客观而批判的态度,同时,它在叙事说理结构中引入的大量各种观点的细节描述,比如城市生活的图景,当然我们可以想象这是地理学研究方式比如行为方式的一种潜在体现,但无疑它使得行文生动而更有说服力。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相关参考资料:

本书是对城市社会地理学进行系统解说、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会地

理学教材。它不偏重于多种多样地理学方法中的某个范式,而是对城市研究的所有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述。本书不仅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重要著作与教材,而且是城市经济学、城市人类学、城市住房研究、城市社区研究、心理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多学科的重要参考书目。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保罗·诺克斯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城市问题与规划系的著名教授及建筑与城市研究学院的院长,史蒂文·平奇则在南安普敦大学地理系任职。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引导我们从地理学角度理解城市社会。

——北京大学教授周一星

只有理解了日益复杂的城市世界,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城市社会。对此,本书是开阔我们眼界的广角镜。

——中山大学教授许学强

本书融入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学与研究参考读物。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宁越敏

这是一部全方位多角度解说城市社会的优秀教材,同时也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和公共管理学等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书。

——南京大学教授顾朝林

目录

第一章社会地理和社会空间辩证法

1.1 地理学中的不同方法

1.1.1 数量方法

1.1.2 行为方法

1.1.3 结构主义方法

1.1.4 后结构主义方法

1.1.5 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含义

1.2 社会空间辩证法

1.3 城市空间:一些基本的特征

1.4 宏观地理背景

1.4.1 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发展背景

1.4.2 经济变化和城市重构

1.4.3 人口变化的烙印

1.4.4 城市与文化变迁

1.4.5 政治变化和社会空间辩证法

第二章变化中的城市经济背景

2.1 前资本主义、前工业化城市

2.2 工业城市的增长

2.2.1 工业化城市空间结构的早期模型

2.2.2 马克思主义和工业化城市

2.3 现代城市

2.3.1福特主义和工业化城市

2.3.2 走向后福特主义城市

2.4 后工业化城市

2.4.1 全球化

2.4.2 知识经济和信息城市

2.5 结论

第三章城市的文化

3.1 什么是文化?

3.2 后殖民地理论和城市

3.3 空间、权力和文化

3.4 后现代主义和城市

3.4.1 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学派”

3.5 结论

第四章社会空间分异模式

4.1 城市形态学和城市的物质结构

4.1.1 房屋类型、建筑用地和街道布局

4.1.2 形态形成

4.1.3 环境质量

4.1.4 城镇景观和建成环境的地方风格

4.1.5 城市区域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实地观察法

4.2 差异与不平等: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模式

4.2.1 因子生态研究

4.2.2 社会福利模式

第五章空间和制度框架:

公民、国家与市民社会

5.1 公共制度与私人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

5.1.1 市民身份、父权制与种族主义

5.1.2 法律与市民社会

5.1.3 城市治理的变化特性

5.2 法律意义的城市空间

5.2.1 大都市区分化及其空间上的后果

5.2.2 财政失衡与社会空间不公平

5.2.3 财政重商主义

5.2.4 市政月服务分配和社会空间不平等

5.3 民主政治及其空间架构

5.3.1 城市治理中关键人物的空间性:选举产生的官员和城市官僚

5.4 社区权力结构与地方政府的作用

5.4.1 当代城市的政治经济

5.4.2 地方政府和社会空间辩证法

5.5 城市中的社会公正问题

第六章住房供给的构成

与城市环境的社会生产

6.1 住房子市场

6.1.1 私有住房的增长

6.1.2 私人租房的衰退

6.1.3 公共住宅的发展

6.1.4 自愿部门:住房供应的“第三只手”

6.2 建成环境的社会生产中的主要行为者

6.2.1 土地所有者与城市形态形成

6.2.2 建筑商、发展商与利益追求

6.2.3 设计带来的歧视:建筑师与规划师

6.2.4 抵押金融商:基于商业利益的社会与空间偏向

6.2.5 房地产代理商:操纵和强化邻里单元模式

6.2.6 公共住房管理者:分类与评分

第七章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社会性

7.1 西方文化中的城市生活

7.2 城市生活方式与社会理论

7.2.1 城市生活中的公共世界与私人世界

7.2.2 自我意识:公共世界与私人世界中的认同与经历

7.3 城市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网络

7.3.1 关于社会互动的城市生态学理论:作用和结果

7.3.2 城市环境中的社会互动

第八章隔离与集聚

8.1 社会封闭、种族主义和歧视

8.2 少数群体的空间隔离

8.2.1 定义和测度问题

8.2.2 外部因素:歧视和结构作用

8.2.3 集聚: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8.2.4 侨民区、少数群体飞地和特殊人群聚居区第九章邻里、社区以及地方的社会结构

9.1 邻里和社区

9.1.1 团结性的脆弱

9.1.2 郊区邻里:社区变迁

9.1.3 社区与邻里:定义及分类

9.2 城市地方的社会建构

9.2.1 城市生活世界:时空惯常化和相互主观性

9.2.2 结构化和地方的“成形”

9.2.3 通过空间实践的地方建构

9.2.4 地方、消费和文化政治

9.3 建成环境的社会意义

9.3.1 空间和地方的利用:符号主义和编码的意义

9.3.2 建筑、审美及社会空间辩证法

第十章城市中的环境与行为

10.1 越轨行为的有关理论

10.1.1 决定论

10.1.2 拥挤理论

10.1.3 异化

10.1.4 合成理论

10.1.5 亚文化理论

10.1.6 结构主义理论

10.1.7 多因素解释:违法犯罪的例子

10.2 认知和感知

10.2.1 城市意象的指示性方面

10.2.2 城市意象的评价性方面

第十一章身体、性取向和城市

11.1 性别、异性恋父权制和城市的具化表现

11.2 性取向与城市

11.2.1 卖淫与城市

11.2.2 同性恋与城市

11.3 残疾人与城市

第十二章居住迁移与社区变化

12.1 家庭迁移模式

12.1.1 迁入模式

12.1.2 城市内部迁居

12.1.3 居住迁移的决定因素

12.1.4 迁居决策

12.1.5 寻找新住房

12.2 居住迁移与邻里变化

12.2.1 高社会地位的迁移、过滤和空房链

第十三章城市变化与冲突

13.1 服务业和便利设施的可达性

13.1.1 医疗服务的可达性

13.1.2 可达性的聚集模式:以俄克拉何马市为例13.1.3 集聚模式的集聚效应

13.2 城市重构:不平等和冲突

13.2.1 服务业和便利设施的分散化和可达性13.2.2 再开发与更新

13.2.3 服务部门重构

13.2.4 社会极化

13.2.5 非正式城市经济

13.2.6 城市社会的可持续性

专业术语汇编

参考文献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匠人精神读后感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匠人精神读后感 第一篇:城市的精神读后感 城市的精神读后感 因为膝盖受伤和后期恢复的需要,不得不搁置了今年所有的旅行计划。但开阔眼界、调养身心、涤荡精神、学习他人之智慧也并不是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某种意义上讲,读书其实是一种更便捷、更有效的方式。尤其当作者是一位在某个专业领域有建树的领军人时,通过他的视野来解读这个世界,又何乐而不为呢? 《城市的精神》是两位外籍政治哲学家贝淡宁和艾维纳合着的一本深度解读城市精神内核的书。两位作者都是外籍身份的中国大学教授,都有着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作者对书中提及的城市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特征都有着准确的描述和细致的考察,向读者展现了世界众多大城市及其居民表达出的自身的独特习性和价值观。整卷翻完,受益良多。 书中,作者选取了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共九个城市进行深入解读,这几个城市无一例外的在某一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鲜明的特点,如柏林——宽容、巴黎——浪漫、北京——政治、纽约——抱负。作者对城市的建筑和物质外观着墨很少(点到为止),也没有宏大叙事的行政精神,而是着力体现自治的、自由与自我的自下而上

的市民精神,一种真正的城市精神。笔者在感慨作者视野思维宽广深刻的同时,也不禁对以往自己对一些城市的肤浅认知而深感惭愧。 比如巴黎。相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与其他任何城市相比,巴黎更是一个充满浪漫梦想的城市。只是,我们解读“浪漫”,巴黎人又解读“浪漫”,两者是否一致?我们对巴黎浪漫的印象或许来自于好莱坞电影中巴黎街头接吻的青年男女、或许来自于巴黎街角的悠闲舒适的咖啡馆、亦或许来自于法国总统的花边新闻。但实际上,受访的巴黎本地人对巴黎的浪漫(好莱坞版本的浪漫)假设充满怀疑甚至敌视。巴黎人的浪漫精神体现在:他们看待日常生活的途径是贬低物质享受,赞美英雄的个人主义,尊重传统而非消费主义,尊重道德而不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思考,将反正统思想的态度理想化,不怎么关心表面的社会地位。在巴黎,讨论金钱或社会地位等话题是令人反感的;卢梭对摆脱社会规范束缚的个人自我的理想化和对现代文明的压迫和不平等的攻击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关键主题;一位在巴黎出生并成长的中国古典政治学者远离巴黎后最想念的是巴黎的思想生活、对话和娱乐;在巴黎,观点变成了理想,任务变成了让现实适应理想,而不是让理想适应现实。 比如柏林。如今的柏林,作为德国的艺术、文化和自由中心的声誉日隆,除了成为文化中心外,柏林一直在进行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迷人工程。这些工程包括建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反犹运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学习版.doc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闪烁着教育改革思想的光芒,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教育名著。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通过“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三大经典命题来阐述知与行的关系,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为涵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所设计的重要方面的“从做中学”原则,故此,人们普遍将杜威与“从做中学”相链接。可以说,“从做中学”理论成为了杜威标志性的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一、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理解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 1.“从做中学”的涵义。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1]因此,杜威的“从做中学”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 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依据。 (1)“从做中学”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开始学习间接的知识,但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第三阶段为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间,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儿童不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从“从做中学”开始的。 (2)“从做中学”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杜威认为生长中的儿童的主要兴趣是活动,对于儿童来说最初的知识就是做事或工作的能力。因此,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可以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从做中学”能促使儿童用一切的力量和情感去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所真正需要的思维方式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如何去寻求。所以在学校中必须让儿童既要保持愉快又要保持忙碌,所以需要让儿童从课桌边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事可“做”。 (3)“从做中学”表现儿童的天然冲动。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天生就要做事、就要工作。这种冲动来自于儿童的本能,是无法压制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举了一个儿童搭积木的例子:儿童从事搭积木的活动,尽管他希望积木不要倒塌并且叠的越高越好,但是积木突然倒塌了,他还是会愿意重新开始再搭建。这就表现了儿童无法压制的强烈的做事冲动。杜威认为如果抓住儿童的这个冲动加以引导和发展,满足儿童的天然冲动并让儿童从事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这将是儿童一生受益的转折点。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看完了《艺术的故事》,再回过头看书名和内容简介,不由觉得“故事”真的是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了。它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但是相比于说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讲述的一个故事,书中有一半都是图片,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故事用大众的语言娓娓道来。所以从书中,我们不只看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作者给了这些艺术家们新鲜的血肉,而非人物介绍中如“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973年),立体画派创始人”这样冰冷的文字。艺术家是鲜活的,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普通人类思考着关于自己与世界的事,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成果酿造成艺术作品,所以这些艺术作品也是鲜活的,是艺术家们的一部分。 对于艺术的含义,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在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定义不同,而“艺术”这一概念则是武断地用一个思维框架来套所有艺术家的所有出品。贡布里希认为,仅仅由于一幅画让他想起了童年而喜欢它,没有任何问题。没有错误的“喜欢”,只有错误的“不喜欢”。错误的不喜欢指的是任由偏见蒙蔽自己,丧失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在序中贡布里希说道,“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而在书中他又说道,“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的辛劳和痛苦。我们相信永远都会有艺术家诞生。” 那么艺术家又是什么?书中提到,“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这两个例子冰山一角,并不能全面的概括一个艺术家的真正定义。但这样的说法,也说明贡布里希对艺术并不持有崇敬而疏远的态度,他认为艺术家是亲近的,艺术也是可以亲近的。他对艺术家们的创作是这么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13小语何梓莹2013724154 读书真是一件麻烦之事,一开始想要找的书籍是以故事事实类为主引入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的书籍,可能是因为自己对心理学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连有什么好看的书籍也是不清楚的。上网百度了一下,没啥结果,去图书馆搜了几下“教育心理学”,还真有结果了。于是在万千书籍中觅得了这本《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咋一看,还真的是挺好的。 这本书是基于智力三元论框架,书中有一些“创造性思考”、“分析性思考”、“专家型教师访谈”等等,可能是一个比较喜欢实践的人,所以一旦看到书本那么多对实践进行经验分享,就特别开心。 书中的第一章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哪个老师不想成为专家型教师呢?这和“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得意啊。就像我们都想当老板,可是有的员工就是不甘于多干点,想着自己做了工作一定得去邀一下功;就是耐不住性子,焦急呗,就想不到深谋远略了。现实上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不然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员工而只有1%的老板呢?这和我们当教师都是一样的,谁都想当个好教师,相当各“专家型教师”,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就会坐不住了,学生们没有进步,我们就会着急;学生们上课吵闹,我们就会发火......可能这就是普通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专家型教师”总能根据各种情况应对各种问题。所以,趁现在我还是激情满怀的,就要奔着我的“专家型教师”前行吧! 书中讲到,成为“专家型教师”与年龄无关,但与思考有关,所谓思考就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化解实践中的问题,注意,一定是要“巧妙”的运用。 谈谈认知发展,书中说,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牢记,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很重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说,一个人的生理特质会影响他寻求怎样的社会环境,而这些社会环境也会带来生理上的变化。大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塑性。并且能对不同的环境影响做出反应。其根本在于,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总是相互作用的。我们通常会认为儿童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其实,儿童也能影响他们所处的环境,记住这一点很重要的,尤其在涉及家庭和朋友的

《城市建设艺术》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一)生平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奥地利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于1889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当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几乎为零,壮观的纪念性建筑往往屹立在缺乏构思的、尴尬别扭的环境之中,该书批评了当时在城市设计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认真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努力探索城镇建设的内在规律。他非常强调城市空间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二)影响 他的这些理论都是从大量分析中世纪欧洲城镇的实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了“城市的艺术”(Civic Art)这一专门领域。对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生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近现代城市设计著作如《城市艺术》(Civic Arts)、《城镇设计》(Town Design)、《城市空间》(Urban Space)等都引用他的论述。英国建筑师吉伯德设计哈罗新城时,不能不说是受到西特的城市艺术学说的影响。” (三)地位 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在西方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常常将西特和他的这本书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开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西特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将此书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是不为过誉的。” 二、历史背景 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出这些街道和广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了大量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人们乐于在户外交流、活动。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发展,城市不再以人为基准点而是汽车,快速路为设计原则。而当时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天活动的欲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活动。他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中世纪的城市原则,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形态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空间形态与形体的设计。 西特认为: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的街道中得到解脱,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这些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气。 三、文章核心内容 本书作者在研究中世纪广场和城市平面的基础上找寻它们美的因素,然后总结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人理解后,就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一)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在中世纪,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集中于一个地方并有喷泉、纪念物和雕塑的装饰。这一形象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广场都有适当的比例,装饰广场的雕塑等与广场的比例是在一个体系内的,两者相辅相成,整合出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宜人空间,吸引的大量市民的参与。而当时西特所生活的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各个重要的建筑松散地布置着,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缺乏联系,公共广场也游离于这一整体之外,充其量只是一些停靠机动车的地方,不再有人的参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广场已经‘死去’。”此外、广场的比例也

教育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其中闪烁着教育改革思想的光芒,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教育名著。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通过“教育及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三大经典命题来阐述知与行的关系,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为涵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所设计的重要方面的“从做中学”原则,故此,人们普遍将杜威与“从做中学”相链接。可以说,“从做中学”理论成为了杜威标志性的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一、对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理解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理解。 1.“从做中学”的涵义。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各种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的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只要它们包括为了达到目的的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努力……它们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1]因此,杜威的“从做中学”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层基本涵义。 2.“从做中学”的合理性依据。 (1)“从做中学”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育》中,把儿童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现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由4至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在这第二阶段中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开始学习间接的知识,但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第三阶段为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间,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儿童不断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是从“从做中学”开始的。 (2)“从做中学”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杜威认为生长中的儿童的主要兴趣是活动,对于儿童来说最初的知识就是做事或工作的能力。因此,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可以促使儿童发展真正的兴趣,“从做中学”能促使儿童用一切的力量和情感去从事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所真正需要的思维方式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如何去寻求。所以在学校中必须让儿童既要保持愉快又要保持忙碌,所以需要让儿童从课桌边解放出来,让他们有事可“做”。 (3)“从做中学”表现儿童的天然冲动。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天生就要做事、就要工作。这种冲动来自于儿童的本能,是无法压制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举了一个儿童搭积木的例子:儿童从事搭积木的活动,尽管他希望积木不要倒塌并且叠的越高越好,但是积木突然倒塌了,他还是会愿意重新开始再搭建。这就表现了儿童无法压制的强烈的做事冲动。杜威认为如果抓住儿童的这个冲动加以引导和发展,满足儿童的天然冲动并让儿童从事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这将是儿童一生受益的转折点。 3.“从做中学”的实现途径。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从做中学”的前提。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传统的教育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城市建筑学》这本书1966年发表,到1982年第三版再版,随后译成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年译成英语,1987年艾森曼主持再版。《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是建筑,其实是城市。这里的建筑不仅包括城市中不同的建筑和城市的视觉形象,还包括城市的建造过程。这本书包括3版的序言、绪论与四个章节。阅读过程中感觉此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不太好理解,读完整本书以后再看序言比较有帮助。 作者简介:阿尔多罗西,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至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威尼斯水上剧院,圣卡罗公墓等。 《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只是建筑,其实说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发展本身,城市中的建筑的自主性问题,城市中的建筑学自身的发展。 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

一、城市建筑体的结构主要内容摘录: 因为,城市建筑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能使人们会到下面的重要议题上来:个性、场所、设计和记忆。——《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1节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自身的建筑构成,所有那些真正转变了自然的作品构成。——《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3节 第一部分中强调形式感染我们,同时又赋予城市以结构,想象力和几何几亿是城市建筑物的典型特征,强调类型对于城市的意义,但试想如果城市的每一栋建筑物都具有各自的类型都具有一种纪念性,那城市真的还有意思吗?这时的城市是否又回归平庸呢?罗西指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主要问题: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否真的去评价城市的时候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虽然在时间的向度里,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在这一部分罗西阐述了类型学的观点。多数关于城市的描述集中在其形式方面,城市建筑体虽然只能是城市的某一方面,但却是讨论问题最为具体的实际出发点。每个城市建筑体都有其独特性,其特性取决于什么?更多取决于形式而不是材料,更取决于其在时空中发展出来的复杂属性。新建的建筑就因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专著读书心得 ----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有感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

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书中讲述的教师最需关注的教育细节之四----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可见身心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从小就跟着酷爱体育运动的父亲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他从父亲那得到一支猎枪,之后开始独立活动,开始了钓鱼、打猎和探险的生活,而年幼时的这些经历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素材。 强身是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更要强调“强心”。我是一名体育教师,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是体育教学的目标,然而,作为体育教师更要在教学思想上和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教育,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在一次篮球运球的接力比赛中,女同学小林体型较胖,运球速度较慢,但和她一组的同学并没有嫌弃她。比赛还没有开始,队友们就给她出主意:小林,要运稳不掉球就行了!你别急,心一慌球就不听你话了……比赛开始了,小林小心地运着球一步一步向前走,在弯道处也很平稳,而此时,我也开始带领同学们为小林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小林只掉过一次球,而且还很快捡回来了,一圈下来,小林只落后对手五、六米。在后面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小林所在的组最终取得了胜利。小林获得了成功的快感,也正是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不善运动的小林在体育课上总是积极训练,从不感到自卑,运动能力和体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_艺术的故事读书心得五篇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_艺术的故事读书心得五篇 《艺术的故事》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艺术的故事的读书笔记,仅供大家参考。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1 《艺术的故事》是贡布里希爵士编的,书中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20世纪前半叶的实验艺术发展历程。里面的内容很多,绘画、雕塑、建筑均有所涉及。倘若是其它艺术史类的著作,六七百页厚的书籍细看下来多少是需要些勇气的。还好本书通俗易懂,简明晓畅的语言就能表达严肃的题目。与一般美术史不同,这本书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贡布里希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在导论中,他就骇人听闻地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当然,当我们大致读过他所讲述的历史,再看到他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时,就会真正明白他的意思。

一般公众已经安于一种观念,认为艺术家就应该创作艺术,跟鞋匠制作靴子没有多大差别。这种观念等于说,一个艺术家应该创作他曾看见过被标名为艺术的那种绘画或雕塑。人们能够理解这个含糊的要求,但是遗憾,那正是艺术家唯一做不到的事情。以前已经做过的东西不再出现任何问题,也就没有任何任务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干劲。但是批评家和“博学之士”有时也有类似的误解之过。 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 贡布里希的讲述完美而亲切,平易近人的作品,艺术理论被以通俗的方式叙述出来,作为例子的艺术品的选用真的很合适。读者和作者也可以取得较好的互动。他所要阐释的是人们不是为了响应某种潜在的“精神”的呼召去改变传统,而是情境的改变使其不得不然。例如说到具有强烈世俗倾向的荷兰绘画,他认为是由于经过了宗教改革,从而使新教统治区内的艺术家已经没有什么自由再画祭坛画了。无论哪种社会,贡布里希所关心的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不是一个统摄一切的“时代精神”,而是许许多多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吸引着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皮亚杰认为,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续起来的纽带,那就是心理学。1955年,他建立了“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在讲述思维发展时,把思维、认识、智慧作为同义词使用。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互相作用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理经验。互相作用论的出现,打破了几千年来心理是由遗传决定,还是由环境决定的绝对化的、无休止的争论,为研究认识的发生开拓了新的航道。 皮亚杰对认识本质的回答,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知识不是简单的摹写,它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和运算才能获得。皮亚杰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消极的反应者。 三、思维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纺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皮亚杰说,思维的结构就是认知过程中性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组织的内容就是动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认知结构组织最基本的单元皮亚杰称其为“格式”,皮亚杰将它看成是动作的组织或结构。格式有点类似图式,但两者的内涵并不相同。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而“格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的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婴儿早期就有一种吸吮格式,经过练习和概括,这种格式便能运用到其他客体上去,如吸吮手指、吸吮奶瓶橡皮奶头、吸吮玩具等。 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运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运算是一种可逆的观念上的操作,它允许儿童在心理上回到思维连续的开始。运算还具有守恒性和系统。(这里的“运算”指内化的、可逆的、并协调成有规律可循的动作系统,不是指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皮亚杰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或者智慧的成长的,他认为,思维的本质乃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生物的适应与组织机能有紧密联系,两者皆为发展的不变性法则,又是智慧的重要特征。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低级的智慧适应是把动作加以组织,同时又修改原有的动作组织;高级的智慧则是把经验内容加以组织,同时修改原有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世界。(婴儿,抓握、注视两种独立格式,不协调,练习,协调,有了这种能力,儿童就能认识环境中遇到的经验,并加以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的倾向包含在生物学的遗传中,它是适应机能的一部分。)适应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 2、同化和顺应。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同化,是外部元素纳入结构内;顺应就是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两者相互相成,有同化必须有顺应。当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牌平衡状态时,认识就提高了一步。同化占优,以自我为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 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 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 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 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 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 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 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 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 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 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 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 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 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 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

教育类读书笔记

爱的奉献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礼。我被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师的敬业精神、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所打动,深深地被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大师的教育实践所吸引。大师书中字里行间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 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爱孩子。爱孩子,就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这一点,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尤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以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身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

都能在音乐所独有的情感艺术中得到熏陶。由此可见我们爱学生、赏识学生,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们、爱集体、爱社会,从而的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想得到更多孩子们的爱戴,就应该学会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给他们信心,这应该是对所有孩子而言的。对一个腼腆的孩子、对一个木讷的孩子、对一个经常是表现平平的孩子,教师往往一句不经意的称赞的话语,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小动作,就会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给他们信心,同时也亮丽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读书活动,感谢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让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传承和践行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爱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并让这种爱在我所教的学生身上得到延续。我想,这就是爱的价值;这就使爱的奉献! 徐家集中心小学 王运玲

读后感艺术字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作者:唐思恺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对于现代得人似乎非常难,生活让我们很累。人们不停地奔波,因为我们不断的追求。 《生活的艺术》是1937年林语堂在美国专门从事创作后发表的第一本著作。其后成为美国当时的畅销书,并为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其中当然包括中文。林语堂在这本书中表达了他个人对生活方方面面的看法与见解。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版本(因为林语堂在书中的某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发生一些冲突,编者在整理出版过程中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的删改)分为十四章,每章都会有一个特定的话题。 ‘我这样地做一个人,文中讲到了快乐问题,有一处文字引起了我的思考——“惠特曼说: 已经满意了。’所以我也以为我现在活着,并且也许还可以再活几十年,人类的生命存在着,那就已经够了。这样看法,这个问题便变为极简单,而不容有两个答语,就是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是的,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活着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呢?开心地活着更有价值。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一天一天地重复着生活,日起日落,其实生活就这么简单。但是如何从简单中得到乐趣呢?那就要 用心去挖掘,去享受每一个美的片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也不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能真正做到的有几个呢?在这个物质诱惑的时代,很多人都茫然地追求着金钱、地位。是的,追求自己要的东西固然没错,但是有多少人,等到他真正成为富翁时,才知道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你要明确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生活其实没必要太多的强求,开心就好。 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学会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积极的过好每一天。第一遍读《生活的艺术》或许我涉世未深,感悟谈不上,感触有一点。或许30 年后,40 年后还可以再读读它,那时候,是否会有更深的体会……篇二:《艺术发展史》读后感 翻译者是范景中教授,1951年生,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新美术》和《美术译丛》的主编,曾有《艺术与错觉》(与林夕、李本正合译浙摄影出版社)和《贡布里希论文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译、编著作发表。 贡布里希在编写这书时,无法印刷在插图里的作品就不选用。这对作者有多挑战我是不知道,但对读者而言,所有拗口的名字,神秘的术语,瞬间几乎都变得平易近人起来。 于是当书中出现类似”雷诺兹的肖像画和委拉斯凯兹的直接布局相比就不那么自然,精心设计的味道要浓的多“这种话时,我们这类初学艺术的人就再不用向以往一样翻白眼了,而是只要按照指示翻两张书页,对比下两张插图,然后就可以心满意足的咂咂嘴,表示,恩,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英雄所见略同。 而就实用方面,我觉得在评判艺术作品时,一方面固然要直面我们的内心,询问这件作品是否真实的打动了自己,(而不是某种附庸风雅的潜意识)。另一方面,对历史上的大师们曾经做到过的,想要做到的,没有做到的,也得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因为毕竟有一个很讽刺的现象就是,当年越是伟大的创举就越是容易被后世无限的模仿,也就越是容易被我们习惯和以至于认为平淡无奇以至于熟视无睹。这真是对大师们最大的侮辱了。 经史论课的老师推荐,下到了《艺术发展史》的电子版。刚停下,看完了这本书。是一本能静下来欣赏的艺术。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假期里,我阅读了皮连生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具体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含义、意义和特点,简要介绍了教学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梳理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概括介绍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它将心理学中的学习论和教学心理学的内容渗透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是从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其最大特点是提供了比较详尽的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和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的理论范式。读完之后觉得很有收获。下面是我对书中内容的一点认识。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读完这本书收获良多,对我也深有启发。其中颇为深刻的是: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要培养学习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让知识活起来。同时也是在培养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机器,所以,老师不仅要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姓名:学号:13131008 班级:城规A班 在学习《建筑初步》这门课程之后,对建筑的了解也慢慢的加多,也有较大的兴趣想要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筑的内容。因为是城规专业的缘故,所以在对建筑的认识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会跟城市联系起来。最后,我选择了《城市建筑学》这本书来读,想要对城市建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之前,我是看过了书的简介,和作者的简历,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与我们学习的专业联系也很紧密。 《城市建筑学》这本书是作者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发表。这本书在当代建筑理论界引起过巨大反响。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城市建筑学》是建筑和城市理论相结合的一部重要著作,深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在书的前言中得知作者的成就如此多,于是,我也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本书将为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提供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发等专业很实用和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所以我更加确定了,我选读的这本书将会让我受益良多,更加适合我的专业需要。 《城市建筑学》这本书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由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

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在正文中,罗西有很多句子是在说城市是具有很多建筑才有的特征的,比如城市和建筑一样,都是“人的构筑物”、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整体”、是“由几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的”、是“一个建造的过程”、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积累人的痕迹和记忆的”,等等。罗西在很多地方都给人感觉是想好好阐述一下这些城市具有的“建筑性”的。所以,我想建筑的集合就是城市吧,即使现在有在上城市原理这门课程,但是对城市的概念还是很模糊,到底怎样建筑集合拆能称作建筑?不过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好像觉得城市的定义有那么的了解了一些。城市必须被理解为建筑,不仅是所有建筑物的总合,而且是一个历时的建造。我们在研究中描述城市的形式,其形式由一切实存的社会事实和经验所规定,建筑又是形式的具体显现。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西降到城市的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去评价城市的时候怎么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功能,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但是罗西却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建筑学本身,去更深层次的分析城市建筑特征及其复杂的美学意图和需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以建筑美学对一个城市的底蕴起着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在罗西的哲理中,建筑类型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种生

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理论着作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理论着作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教育教学理论着作读书笔记1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人的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得工作,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是当成谋生的手段,就很难享受工作中的快乐。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事业中追求幸福感?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直到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郑杰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第一句话,就从一种别样的角度吸引着我。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 郑杰校长一百条建议的四个部分正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一、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教育不是让学生将书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概念简单的复制到学生的大脑中。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每一节的教学活动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既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难懂的知识,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我们所教

的学科。 二、作一名理性的教育者 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性,必须“从四十五分钟里榨出油来”,提高教学效率,那是在为学生节约生命……教师应该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 三、继续学习,多带点东西进课堂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的理由很多,教师要继续学习,不但是为了使自己的个人素养进一步发展,更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而言,从为了学生发展的角度我认为继续学习可以达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学会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并应用到教学中去。 只有教师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在课堂上的教学才不会照本宣科、索然无味。对于知识的理解和驾驭,才能游刃有余、融会贯通。所有这些皆来源于教师平日里的学习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闪耀出魅人的光彩来。 四、学会赞扬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有天才的一面。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反之,你只会看到无数的缺点。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