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物理学题库1

大气物理学题库1

大气物理学题库1
大气物理学题库1

大气物理学题库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属于大气常定成分的是( )。

A 、水汽(H2O )

B 、氧气(O2)

C 、氯氟烃(CFCs)

D 、臭氧(O3)

2. 用绝对温标表示的人体平均温度大约为( )。

A 、-236 K

B 、0 K

C 、100 K

D 、310 K

#由右图回答3-6题

3. 图上字母标在对流层的是( );

4. 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顶的是( );

5. 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的是( );

6. 图上字母标在热层的是( )。

7. 有A 、B 两气柱,A 气柱的平均温度比B 气柱的高,假设地面气压都一样,则在同一高

度z 处,必有( )。

A 、

B A p p > B 、B A p p =

C 、B A p p <

8. 通常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的分界线为( )。

A 、0.1μm

B 、1μm

C 、4μm

D 、10μm

9.如果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则地面温度会比现在()。

A、暖一些

B、冷一些

C、一样

10.一日的最低温度通常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子夜

C、下午

D、傍晚

11.晴朗的天空为蓝色的原因是()。

A、波长较短的辐射能比波长较长的更容易被散射

B、波长较长的辐射能比波长较短的更容易被散射

C、不同波长的辐射能散射是一样的

D、除了蓝色以外,其它颜色的光被大气吸收了

12.起始温度相同的一饱和气块和一干气块,均被抬升1公里后温度较高的是()。

A、饱和气块

B、干气块

C、温度仍相同

13.地球大气平流层(Stratosphere)里,含量最大的气体成分是()。

A、臭氧(O3)

B、氧气(O2)

C、氮气(N2)

D、二氧化碳(CO2)

14.在大气中垂直向上,哪一个气象要素是一直减小的?()

A、温度

B、水汽

C、气压

D、风

15.造成南极平流层臭氧洞的物质是:()

A、二氧化硫

B、甲烷

C、一氧化碳

D、氟氯碳化物

16.某气块等压降温时,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

A. 露点温度

B. 相对湿度

C. 混合比

17.有关气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上升时,因膨胀而增温

B. 上升时,因压缩而降温

C. 下降时,因膨胀而降温

D. 下降时,因压缩而增温

18.气压随高度递减率最大是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层D、热层

19.下列哪一项出现时,通常表示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A.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大

B.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小

C. 空气中的混合比大

D. 空气中的水汽压大

20.饱和气块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 位温保守

B. 水汽压保守

C. 假相当位温保守

D. 温度保守

由下列三图所示的干、湿绝热线和层结曲线回答8~9题:

A B C

21.干气块抬升后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是图。

22.表示绝对不稳定的是图。

23.洁净大气中对红外辐射吸收能力从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A. 水汽、二氧化碳、臭氧

B. 二氧化碳、臭氧、水汽

C. 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D. 水汽、臭氧、二氧化碳

E. 二氧化碳、水汽、臭氧

24.在过程中,所有的凝结物全部从气块中降落。

A. 干绝热

B. 假绝热

C. 可逆的湿绝热

D. 可逆

25.未饱和湿空气干绝热上升达到凝结高度以后,如果此饱和气块继续上升,则

气块的温度递减率将干绝热递减率 d。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判断

26.逆温层指的是温度随高度的某层大气。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27.路边孤立着一盏路灯,随着你离开越来越远,灯光渐暗,这可用解释。

A. 维恩位移定律

B. 辐射平衡原理

C. 平方反比关系

D.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28.具有初始温度为27℃的干空气微团,绝热地从1000百帕上升到500百帕,它的终止温

度为多少摄氏度:()

A、-25.9℃

B、-26.9℃

C、-27.9℃

D、-28.9℃

29.大气分层中,温度随高度递减且水汽含量最大的是下列哪个:。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层D、热层

30.等压绝热蒸发过程中所可能有过的最高温度: A 。

A. 相当温度

B. 湿球温度

C. 假相当位温

D. 位温

31.当水汽饱和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空气温度和露点温度相同

B. 空气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同

C. 相对湿度是100%

D. 温度升高将会引起凝结现象

32.大气之窗主要位于下列哪一个波 C 。

A. 0~4 μm

B. 4~8 μm

C. 8~12 μm

D. 12~16 μm

3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 C )。

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

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

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4.大气中的杂质虽然使空气不够洁净,但如果没有它们,则( B )。

A、天空就成为漆黑一片

B、自然界中就不会有飞云雨雪

C、地球上就会如月球上那样白昼酷热、夜间寒冷

D、会使我们看不见地球上的物体

35.地球发射的电磁辐射主要是( A )。

A、红外辐射;

B、可见光;

C、紫外线;

D、微波辐射;

E、短波辐射

36.热力学图解中常用的T-lnP 图上的干绝热线是根据( B )画出的。

A、湿绝热方程

B、泊松方程

C、假绝热方程

37.平均而言,对流层中随高度递减的要素有(E )。

A、只有温度;

B、只有温度和气压;

C、只有温度和密度;

D、只有气压和密度;

E、温度、气压和密度

38.下图为两条普朗克(Planck)曲线,均表示黑体放射的辐射光谱,其中温度较低的黑体

是( B )。

39.太阳发射的电磁辐射主要是( E )。

A、红外辐射;

B、可见光;

C、紫外线;

D、微波辐射;

E、短波辐射

40.一不稳定的干空气块被抬升2公里后,其温度( A )。

A、比抬升前降低约20?C;

B、比抬升前升高约20?C;

C、没有变化;

D、必须知道层结曲线才能确定

41.热力学图解中常用的T-lnP 图上的湿绝热线是根据( C )画出的。

A、湿绝热方程

B、泊松方程

C、假绝热方程

42.下列夜间条件中,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是( D )。

A、阴天-大风;

B、阴天-微风;

C、晴天-大风;

D、晴天-微风

43.使未饱和气块达到饱和的方法为( A )。

A、气块做上升运动

B、气块做下降运动

C、气块做旋转运动

D、气块向外辐散

44.在标准大气中,下面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气压随高度增高而递增

B、温度随高度增高而递增

C、温度随高度增高而递减

D、密度随高度增高而递增

45.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下列何者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最大?( D )

A、平流层大气

B、对流层大气

C、云层

D、地面

46.冰核嵌入过冷水滴使其转换成一个冰粒子,此模式称为( C )

A、吸附模式

B、凝华模式

C、冻结模式

D、凝冻模式

47.造成地球季节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D )

A、大气垂直运动

B、地球自转

C、日地距离改变

D、地球自转轴与垂直于黄道面的主轴成23.5度的倾斜

48.习惯上将线性尺度( C )作为冰晶和雪晶的分界线。

A、50微米

B、100微米

C、300微米

D、1000微米

49.下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云滴半径增长中的重力碰并增长?( B )

50.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为:( B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51.典型雨滴的半径大小为:( D )

A、50微米

B、100微米

C、300微米

D、1000微米

52.下面哪一个不是云形成的条件?( C )

A、足够的凝结

B、充足的水汽

C、足够的水平风速

D、上升运动

53.单位体积云体所含液态水、固态水和水汽的质量称为云含水量,该说法是( B )。

A、正确的

B、错误的

54.地气系统能量平衡过程中,按能量值从大到小排列,以下几种“热”的顺序是A 。

A、辐射能、潜热、感热

B、辐射能、感热、潜热

C、潜热、辐射能、感热

D、感热、潜热、辐射能

E、感热、辐射能、潜热

55.下图 B 的情况下,地面将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能。

56.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比没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高,原因是大气层 D 。

A、吸收太阳辐射

B、反射太阳辐射

C、减缓地表热能向空中的传导

D、吸收并放出红外辐射

57.如果某行星和地球接收同样多的太阳辐射能,但该行星的行星反照率大于地球,那么该

行星的平衡温度将 B 地球的平衡温度。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58.形成辐射逆温最理想的大气状况是 A 。

A、晴天、静风、低湿、冬夜

B、晴天、静风、高湿、夏夜

C、多云、静风、高湿、冬夜

D、多云、多风、高湿、夏夜

E、晴天、多风、低湿、夏夜

59.以下过程,不属于冰晶繁生过程的是 B 。

A、脆弱冰晶破碎

B、变形破碎

C、大滴冻结破碎

D、结淞繁生(H-M)机制

60.冰雪晶的形状主要由 A 和决定。

A、温度、过饱和度

B、温度、气压

C、气压、过饱和度

D、温度、云垂直上升速度

61.通过对大量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发现,雨滴的数浓度尺度谱分布整体上符合 D 。

A、荣格(Junge)分布

B、修正伽玛(Γ)函数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马歇尔-帕尔默(Marshall-Palmer)分布

62.随着气块温度下降,其实际水汽压将 C 、饱和水汽压将。

A、降低;降低

B、降低;增高

C、不变;降低

D、增高;增高

E、增高;降低

63.实际降水过程中,典型雨滴的直径约为 E 。

A、0.1μm

B、1μm

C、10μm

D、100μm

E、1000μm

F、10000μm

64.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水汽经同质核化形成云滴所需要的相对湿度是D 。

A、70%

B、85%

C、100%

D、太高以至于实际大气中不可能达到

65.以下雷暴中存在“自毁机制”限制其发展增强的是D 。

A、超级单体

B、右移多单体

C、飑线

D、气团雷暴

66.由液态云滴组成的云中(无冰相粒子)产生降水必须要有碰并增长过程,其原因是

A 。

A、单纯的凝结增长对降水形成过程来讲太慢

B、云滴本身有相互吸引的特性

C、因为没有冰晶存在

D、这类云与地面太近,降水必须要在足够短的时间形成

下图表示云中过冷水滴与冰晶共存,由此回答39-40题:

67.在此情况下,将发生的现象是 D 。

A、没有变化

B、冰晶熔化变成水滴

C、水滴冻结变成冰粒

D、冰晶变大,水滴消失

E、水滴变大,冰晶消失

68.由上图所示形成降水的过程被称为C 。

A、碰并过程

B、暖云过程

C、伯杰龙过程

D、淞附过程

69.有关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风向指风的来向

B、风向总是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C、空间尺度越大的天气系统的垂直速度越大

D、风向是指风的去向

70.若欲测得本站气压,通常我们必须做 B 订正。

A、温度与时间

B、温度与重力

C、温度与高度

D、观测员误差与温度

71.同一气块的位温θ和假相当位温θse的关系是。

A、θse > θ

B、θse = θ

C、θse < θ

72.一个空气微团的比湿保持不变,如果该空气微团的气压发生变化,那么该微团的露点是

否改变?。

A、改变

B、不改变

73.午后雷阵雨发生时:

A、低层干燥,高空潮湿

B、低层辐散运动,高空辐合运动

C、低层加热多,大气不稳定

D、高层加热多,大气稳定

74.对流性不稳定的气层必须同时满足。

A、

z

θ?

>

?、

se

z

θ?

>

?B、

z

θ?

>

?、

se

z

θ?

<

?C、

z

θ?

<

?、

se

z

θ?

>

?

75.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A、H2、He和CO

B、CO2、CH4、NH3和H2O

C、N2和O2

76.大气静力学方程也近似适用于。

A、静止大气

B、一般运动大气

C、强对流运动大气

77.一天中气压的最高值常出现于。

A、凌晨

B、午后

C、上午9-10时

D、晚上9-10时

78.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P = RT,初始时气压为500hPa,在保持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将

温度降低为原来的1/2,此过程后气压为()。

A、125hPa

B、250hPa

C、500hPa

D、1000hPa

79.物体的温度越,其放射的辐射波长越,由此可以解释太阳辐射主要位于

波段。

A、高、长、红外

B、高、短、可见光

C、低、长、红外

D、低、短、可见光

80.下图中,一条曲线为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另一条代表地球放射辐射能的

纬度分布,其中表示地球表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81.冬至时北回归线处中午的太阳天顶角约为。

A、23.5°

B、43.0°

C、47.0 °

D、66.5°

82.如果一个黑体吸收的辐射能小于其放射的辐射能,那么该黑体的温度将。

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

83.如果地球上面的云量减少,那么地气系统的反照率将。

A、增加

B、减小

C、保持不变

84.下列各温度层结中,最有可能降雪的是。

A、B、C、

下图表示云小水滴共存,由此回答33-34题:

85.图水滴将比小水滴下落的。

A、快

B、慢

C、下落速度一样

86.图中所示情形下,将发生。

A、小滴蒸发,大滴长大

B、大滴与小滴碰并后增大

C、大滴蒸发,小滴长大

D、没有变化

87.冰雹切片上所见到交替出现的透明与不透明层分别通过增长和增长过程形成。

A、碰并、凝结

B、凝结、碰并

C、干、湿

D、湿、干

88.大陆性积云的云滴尺度谱分布海洋性积云,大陆性积云的云滴平均半径海洋性

积云。

A、窄于、小于

B、窄于、大于

C、宽于、小于

D、宽于、大于

89.冰晶效应(贝吉龙过程)中,。

A、温度必须大于0°C

B、过冷却水滴蒸发、冰晶增长

C、云只有冰晶

D、云必须是积状的

E、冰核上核化形成冰晶

90.在云中,在温度大约°C时冰晶通过凝华过程增长很快,原因是在该温度附近

水、冰表面饱和水汽压差达到。

A、混态、-14、最大

B、混态、-4、最小

B、冰晶、-14、最大D、冰晶、-4、最小

91.下图表示硫酸铵溶液滴半径和湿度条件的平衡曲线,对于图中寇拉曲线6所示的滴,当

它大小为0.1 m时该滴与环境空气处于状态,被称为。

A、不稳定、霾滴

B、不稳定、活化滴

C、稳定、霾滴

D、稳定、活化滴

92.干绝热减温率和湿绝热减温率的主要差异为:。

A、饱和空气总是不稳定

B、未饱和气块膨胀比饱和气块快

C、湿空气的重量比干空气轻

D、饱和空气上升时会有潜热释放

某站07时探空资料如下,用T-lnp图回答7-8题。

P(hPa): 1000 870 750

t(℃): 14 6.3 4

t d(℃): 8.3 2 1

93. 1000hPa-870hPa 的稳定度类型是 。

A 、绝对稳定

B 、绝对不稳定

C 、条件性不稳定

94. 1000hPa-750hPa 的稳定度类型是 。

A 、绝对稳定

B 、绝对不稳定

C 、潜在性不稳定

95. 地面与大气系统能量平衡过程中,地面支出的热量里,按能量值从大到小排列,以下几

种“热”的顺序是 。

A 、辐射能、潜热、感热

B 、辐射能、感热、潜热

C 、潜热、辐射能、感热

D 、感热、潜热、辐射能

E 、感热、辐射能、潜热

96. 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主要决定于 。

A 、太阳高度角

B 、日长

C 、大气中CO 2的含量

D 、A 和B 97. 对流凝结高度是指 。

A 、 气块的状态曲线与过气块露点作的等q s 线的交点对应的高度。

B 、 气层的温度层结曲线与过地面露点作的等q s 线的交点对应的高度。

C 、 气层的温度层结曲线与气快的状态曲线交点对应的高度。

98. 垂直减温率 3.41/100C m γ>的气层一定是 。

A 、0z ρ?=?

B 、0z ρ?

C 、0z

ρ?>? (式中ρ为空气密度) 99. 压强温度都相同时,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v d ρρρ>>

B 、v d ρρρ>>

C 、d v ρρρ<<

D 、d v ρρρ>>

(式中,,d v ρρρ分别为干空气,湿空气,水汽的质量密度)

100. O 3的含量主要集中在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热成层

D 、中间层

101. 在常温常压下,大气中唯一能产生相变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水汽

D 、二氧化碳

102. 湿空气块干绝热抬升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湿度参量是 。

A 、相对湿度

B 、比湿

C 、露点

D 、水汽压

103. 含液水的湿气块从山顶下降,它的温度 。

A 、先按s γ再按d γ变化

B 、先按d γ再按s γ变化

C 、一直按d γ变化

D 、一直按s γ变化

104. 平流层气温度随高度递增是由于 的作用。

A 、CO 2

B 、水汽

C 、O 3

105. 设P 为气块压强,P e 为外界压强。准静力平衡条件是指 。

A 、P =P e

B 、P >P e

C 、P <P e

106. 水物质相变所对应的“热”是 。

A 、潜热

B 、对流热

C 、感热

D 、辐射能

107. 夏季控制我国南方的副热带高压是暖高压,属于();冬季控制我国北方的蒙古高压是

冷高压,属于()。

A 、浅薄系统,浅薄系统

B 、深厚系统,浅薄系统

C 、深厚系统,深厚系统

D 、浅薄系统,深厚系统

108. 判断整层气层静力学稳定度时,上干下湿的气层属于(),下干上湿的气层属于()。

A 、对流性不稳定,对流性稳定

B 、对流性稳定,对流性不稳定

C 、对流性不稳定,对流性不稳定

D 、不能判断

109. 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是 ,其次是

和 。

A 、 水汽、氧气、氮气

B 、 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C 、 氧气、水汽、臭氧

D 、 水汽、二氧化碳、臭氧

110. 在T-lnP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称为 曲线,周围大气温度随高度

的变化曲线称为()曲线()。

A、层结状态

B、状态层结

C、层结层结

111.条件性不稳定是指大气层结对是不稳定的,而对是稳定的。

A、饱和气块未饱和气块

B、未饱和气块饱和气块

C、饱和气块饱和气块

D、未饱和气块未饱和气块

112.用能量法判定气层稳定度时,当上升气块的路径曲线始终在层结曲线的右边时,该气层为;而当上升气块的路径曲线始终在层结曲线的左边时,该气层为。

A、绝对不稳定型绝对稳定型

B、绝对稳定型绝对不稳定型

C、潜在不稳定型绝对稳定型

D、潜在不稳定型绝对不稳定型

113.各向同性时,辐射通亮密度E和辐射率L之间的关系为。

A、E= πL

B、无法确定

C、L= πE

114.水汽主要集中在大气中的。

A、平流层

B、热层

C、中层

D、对流层

11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递增是由于的作用。

A、CO2

B、H2O

C、O3

116.含液态水的湿空气块从山顶下降,它的温度。

A、先按γd变化,再按γs变化

B、先按γs变化,再按γd变化

C、一直按γd变化

D、一直按γs变化

根据下列湿度参量,回答170-120题

A、相对湿度

B、混合比

C、露点

E、水汽压

F、绝对湿度

117.单位体积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称为。

118.空气中水汽分子的分压强称为。

119.等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空气所具有的温度称为。

120.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水汽和饱和水汽摩尔分数值比称为。

121.湿空气在的情况下,至相对于纯水平面达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A、水汽含量变化等压降温

B、水汽含量不变降温

C、水汽含量不变变压降温

D、水汽含量不变等压降温

122.天气报告中的风向270°为。

A、东风

B、南风

C、西风

D、北风

123.位温是气块经过过程气压变为时,气块所具有的温度。

A、湿绝热海平面气压

B、湿绝热1000hPa

C、干绝热海平面气压

D、干绝热1000hPa

124.大气的吸收很弱,地表的温度约300K,与这个温度相对应的黑体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10μm这一围,通过窗区,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可顺利地被发送到宇宙空间。

A、5-6μm

B、8-12μm

C、0.1-4μm

D、4-12μm

125.光学厚度是指沿辐射的传输路径,单位截面上所有物质产生的总削弱。

A、吸收

B、散射

C、吸收和散射

126.考虑地球表面和云的平均反照率、大气的后向散射等作用,全球的行星反照率数值可取为。

A、0.1

B、0.3

C、0.7

D、0.8

127.在大气演变过程中,氧气出现在()阶段

A、原始大气

B、次生大气

C、现代大气

128.气溶胶是指大气中悬浮的()。

A、雨雪

B、烟尘颗粒

C、固体、液体粒子

129.垂直方向上,大气压强随高度升高而()。

A 、升高B、降低C、不变

130.()是指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闭合系统,当处于该系统控制时常代表天气晴好。

A 、高气压B、低气压C、低压槽D、鞍形气压区

131.研究粒子散射时,如果粒子尺寸与波长近似相等,可用()进行研究。

A 、瑞利散射B、米散射C、几何散射

132.将气象台站观测到的不同高度的温度和压强点汇在T-lnP 图上,用折线连接,则该曲线是()

A 、层结曲线B、状态曲线C、温度曲线

133.假如你有个瓶子里装有100个空气分子,那么其约有()个会是氧气分子。

A、100

B、78

C、21

D、9

E、1

134.O3主要集中在大气中的()中,吸收()辐射。

A、平流层,紫外

B、平流层,红外

C、对流层,紫外

D、对流层,红外

135.未饱和湿空气块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温守恒

B、比湿守恒

C、假相当位温守恒

D、水汽压守恒

136.绝热上升的气块总是()。

A 压缩,变暖

B 膨胀,变暖

C 压缩,冷却

D 膨胀,冷却

137.在旋转地球表面上的大气动力学方程中,下列各项中属于虚拟力的是()

A、离心力

B、地心引力

C、气压梯度力

138.关于科氏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停止转动时该力仍存在

B、气块相对于旋转地球的地表运动时该力才出现

C、地转平衡就是惯性力与该力相平衡

139.关于热成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两等压面间的平均风

B、是由于温度存在着水平梯度而形成

C、是两等压面之间地转风的矢量差

D、其含义是“热生风”

140.()属于大气二氧化碳的源。

A、陆地植物的光合作用

B、地表岩石的风化过程

C、海洋

141.下列空气污染物中,()一般被认为是一次污染物。

A、臭氧

B、光化学烟雾

C、二氧化硫

142.如果我们向一个密闭坚硬盒子里增加水汽分子,但没有使其达饱和,而温度保持不变,那么下列哪些物理量会增加。

A、相对湿度

B、水汽压

C、露点

D、以上所有物理量

E、以上物理量中没有增加的。

143.向周围环境释放热能的两种热力过程为()和()。

A 凝华,升华

B 凝华,凝结

C 融化,升华

D 融化,凝结

144.若环境大气减温率为20 o C/km ,则大气为()

A、绝对不稳定

B、中性

C、条件性不稳定

D、绝对稳定

145.如果你把你的手掌面对太阳,它们会感觉暖和,其原因是热量通过()方式传递。

A、辐射

B、对流

C、热传导

146.物体的温度越(),所发射辐射通量密度越(),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太阳所发射辐射通量密度比地球的()。

A、低,小,小

B、低,大,大

C、高,小,小

D、高,大,大

147.若一个黑体的吸收辐射量比发射的少,则它的温度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148.下图表示过冷水滴和冰晶共存,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A、不会发生什么现象

B、冰晶会融化成水滴

C、水滴会立即冻结成冰粒

D、冰晶将长大,水滴将消失

E、水滴将长大,冰晶将消失

149.自然云滴是靠()核化方式形成。

A、异质凝结

B、均质凝结

C、蒸凝

D、均质

150.大约100km以下的大气是()。

A 均匀混合,被称为非均质层

B 均匀混合,被称为均质层

C 没有均匀混合,被称为非均质层

D 没有均匀混合,被称为均质层

151.()高度处气压是最高的。

A、中层

B、地面

C、热层顶部

D、平流层顶部

E、臭氧层

152.距离地球表面最远的大气层次为(),那里的分子和原子可以逃逸到宇宙空间。

A、平流层

B、中层

C、热层

D、外顶

153.一块未饱和湿空气在等压降温过程中下列哪种湿度参量的数值会升高?

A、露点

B、相对湿度

C、混合比

154.Stefan-Boltzmann 定律表明:对于一个黑体,()。

A 所发射的最大辐射波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所发射的最大辐射波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其辐射出射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其辐射出射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E 辐射通量密度随着你和辐射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米()

155.未饱和气块上升时,引起它的温度变(),温度改变为每升高1000米()

A 冷,10℃

B 冷,6℃

C 暖,10℃

D 暖,6℃

156.下面哪一个不是云形成的条件?()

A、足够的凝结

B、充足的水汽

C、足够的水平风速

D、上升运动

157.在等温大气中,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为()。

A、线性递减

B、指数递减

C、幂函数递减

D、以上都不对

158.一个未饱和湿空气块在被绝热抬升到饱和的过程中,比湿、位温、假相当位温这三个参量的守恒性为()。

A、只有比湿守恒

B、只有位温守恒

C、只有假相当位温守恒

D、比湿、位温、假相当位温都守恒

159.如果一个黑体吸收的辐射能大于其放射的辐射能,则该黑体的温度将。

A、下降

B、上升

C、没有变化

160.大气压强一定时,未饱和气块随着温度升高,其实际水汽压将( )、饱和水汽压将( )。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

2. 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 0

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Word版

习题 1、由太阳常数λ,0S =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 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 ()() 2200200 2 211 2 2 8 72 441.496101367 6.96106.31610s s s s s r F d S d S F r m Wm m Wm ππ--Φ===??= ?≈? ② ()22 8722644 3.1415926 6.9610 6.316103.8410s s s r F m Wm W π-Φ==?????=? ③ ()2 6 2 2 2610 3.1415926 6.371013673.844510 4.5310e s m Wm r S W π--???= Φ?=? 答案:①6.3107 W/m 2 ;②3.7 1026 W ;③4.510 10 , 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 1=1.47108km )为S 1,在远日点 时(d 2=1.52108 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 1 2 1S S S -是多大。 答案:6.5% 同1(1):

221122122 11 2 1222 2 4414141.471 1.5210.93530.0647 d S d S S S S S S d d ππππ=-=-=- =- ≈-= 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 ,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 处。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 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174W/m 2 云体:余弦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 202/4 cos cos sin 2 T F L d L d d L π π πθθθθ?π=Ω == ??? 又由绝对黑体有4T F T L σπ== 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 ()4 482 2 1 5.66961072732 174T E Wm σ--= =???+= 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 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 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离 d 0=1.50×108 km 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10m 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答案:0.286 Wm 2 m 1 ,31.2 Wm

大气物理学作业题

大气物理学 一、单选题 1 行星大气就是包裹着行星体的()和电离气体的总称 A、A、惰性气体 B、B、中性气体 C、C、电解气体 D、D、悬浮物 答案:B 2、通常把除()以外的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A、A、水汽 B、B、惰性气体 C、C、行星大气 D、D、气溶胶颗粒 答案:A 3、由于地球自转以及不同高度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的差异,使得大气在水平方向 _______,而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明显的______。 A、A、带状分布,层状分布 B、B、比较均匀,带状分布 C、C、比较均匀,层状分布 D、D、带状分布,比较均匀 答案:C 4、大气中温度最高的气层是___。 A、A、对流层 B、B、平流层 C、C、中间层 D、D、热层 答案:D 5、反映黑体的积分辐出度和温度的关系的辐射定律是___。 A、A、基尔霍夫定律 B、B、普朗克定律 C、C、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D、D、维恩定律 答案:C 6、大雨滴对可见光的散射属于___。 A、A、瑞利散射 B、B、米散射 C、C、几何光学散射 D、D、大粒子散射 答案:C 7、当环境的减温率小于气块的减温率,则大气层结是___。 A、A、绝对不稳定 B、B、中性

C、C、绝对稳定 D、D、静止不稳定 答案:C 8、埃玛图中,层结曲线和状态曲线的相互配置,可分为三种类型,当状态曲线总在层结曲线的右边,可判断为___。 A、A、潜在不稳定型 B、B、绝对稳定型 C、C、绝对不稳定型 D、D、中性型 答案:C 9、()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A、A、海陆风 B、B、热成风 C、C、焚风 D、D、地转风 答案:C 10、指单位时间内相位的变率是___。 A、A、波数 B、B、角频率 C、C、相速度 D、D、群速度 答案:B 11、龙卷风属于___系统。 A、A、大尺度 B、B、中尺度 C、C、小尺度 D、D、微尺度 答案:D 12、大气长波属于___系统。 A、A、大尺度 B、B、中尺度 C、C、小尺度 D、D、微尺度 答案:A 13、湍流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 A、A、随机性 B、B、均一性 C、C、耗散性 D、D、非线性 答案:B 1、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气压系统被称为___。 A、A、高气压 B、B、低气压 C、C、低压槽

大气物理学复习 ()

大气物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章大气概述 1、干洁大气:通常把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称为干结大气,也称干空气。 2、气溶胶: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粒子。 3、气团: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巨大空气块。 4、气团变性:当气团移到新的下垫面时,它的性质会逐渐发生变化,在新的物理过程中 获得新的性质。 5、锋:冷暖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对运动时,在其交界面处出现一个气象要素(温度、 湿度、风向、风速等)发生剧烈改变的过渡带称为锋。 6、冷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7、暖锋: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8、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动,有时冷气团占主导地位,有时暖气团 占主导地位,使锋面处于来回摆动状态。 9、锢囚锋:当三种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如暖气团、较冷气团、更冷气团)相遇时,可 以产生两个锋面,前面是暖锋,后面是冷锋,如果冷锋移动速度快,追上前方的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并逐渐合并起来,使地面完全被冷气团所占据,原来的暖气团被迫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这种由两条锋相遇合并所形成的锋称为锢囚锋。10、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垂直方向上每变化100米,气温的变化值,并以温度随高度 的升高而降低为正值。 11、气温T: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12、混合比r: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之比。r=m v/m d 13、比湿q:一定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质量与湿空气质量之比。q=m v/(m v+m d) 14、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的分压强称为水气压。 15、饱和水汽压e s:某一温度下,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所具有的水汽压。 16、水汽密度(即绝对湿度)ρv:单位体积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

大气物理学主要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绝热过程与位温 ?饱和水汽压、冰面饱和水汽压 ?饱和绝热与假绝热 ?抬升凝结高度、自由对流高度、浮力能量、对流凝结高度 ?均质核化、异质核化 ?曲率效应、溶质效应 ?临界过饱和度/临界半径 ?Kohler曲线、霾的形成 ?云滴碰并增长、末速度 ?冰云核化、贝吉隆Bergeron过程 ?气溶胶、凝结核、云凝结核 ?气溶胶分类、源、汇、寿命、分布 ?气溶胶吸湿参数 ?气溶胶对云和降水的影响 ?气溶胶直接效应、间接效应 ?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 ?大气吸收谱与大气窗区 ?云对地球辐射的影响 ?Chapman机制、催化损耗循环、南极臭氧损耗机制、北极何时出现臭氧洞 ?边界层、地表能量平衡、地表水平衡 ?静力稳定度、动力不稳定 ?边界层日变化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Rayleigh散射、米散射 ?对流层顶定义、对流层顶分布特征 ?热带对流层顶层 第二讲 大气科学研究手段 ?探测设备研制——研制少、技术落后、水平低 ?野外观测——试验少、国外仪器、手段单调(促进国外改进设备) ?遥感反演(卫星、飞机、地基、移动)——国外观测、反演理论与方法少、验证工作多?资料同化(同化方案、资料库)——国外模式、理论研究多、无国产品 ?诊断分析——国外资料、国外卫星资料、国外模式资料、工作众多(促进国外完善资料)?数值模拟(模式研制、运行者)——国外模式、研制改进少、运行者众多(促进国外完善模式) 关于探测的一些注意事项 1.视事未必是事实 2.精确测量未必就是测量精确 大气物理学范畴 ?大气物理学寻求从物理原理来解释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时间与空间尺度的现象。大气物理学可以广泛地认为包括所有大气现象。流体力学、热力学、电磁学 ?大气科学领域传统上把大气物理学与大尺度动力学(中尺度、天气尺度、行星尺度)

大气试题库_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D)。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A )。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C)是对吸

大气物理课题目

第一单元(1-4章) 课堂练习1(大气学) 1、已知空气温度为26.4℃,露点为9.3℃,际水汽压(e ),饱和水汽压(E ),相对湿度(f )。如果露点不变,空气温度变高了,则答案将怎样变化?如果气温不变,露点变高了,则答案又将怎样变化? 解:将露点温度τ=9.3℃代入马格努斯公式,即求得水汽压e 7.459.3 2359.36.111011.7()e ?+=?=百帕 将空气温度代入马格努斯公式,即得饱和水汽压E 7.4526.4 23526.46.111034.4E ?+=?=(百帕) 相对湿度 100%34%e f E =?= 如果τ不变,空气温度变高了,则饱和水汽压E 要变大,相对湿度f 要变小。反之,如果气温不变,露点τ变高了,则与露点相对应的水汽压就要增高,所以相对湿度f 要变大。 2、在热带沙漠常常温度高达45℃或更高,而相对湿度却低达2%,而在极地,温度降低到零下40℃或更低,相对湿度近100%,试问哪个地区绝对湿度大,大多少倍? 解:分别求出温度45℃与-40℃时的饱和水汽压E 与她们的实际水汽压e

7.4545 235457.45235406.111096.246.11100.1896.240.02 1.925()0.1810.18() E E ?+?-=?==?==?==?=热(-40) 极热极(百帕) (百帕) e 百帕e 百帕 则 331.93217217 1.31(/) 273450.18 2172170.17(/)27340e a T e a T ===+= ==-热极克米克米 热带沙漠地区约大7.7倍。 3、已知气温为23.7℃,绝对湿度为14.13/克米,求e 、 E 、f 、τ、饱和差。 解:水汽压e 7.4523.7 23523.7(27323.7)14.1 19.3() 2172176.111029.3()100%66% T a e E e f E ?++?====?==?=百帕百帕 由e 值从马格奴斯公式可求得τ值 7.452356.1110e τ τ?+=?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84题)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 (84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气物理学(32+19+33=84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__________。(C)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结 C:地面辐射差额 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__________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层顶。 (A) A.1-2 B.10 C.0.2-0.3 D.5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__________,就可以用压高公式求算海平面气压。(C) A.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__________。 (C) A.γ=γd B.γ<γd C.γ>γd D、γ=γd=0 5、常在T-lnP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其下面的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这种情况叫__________。(A) A.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膨胀降温,这两种说法__________。(C)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B)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PH值小于__________的降水都称为酸雨。(B) A、4.0 B、5.6 C、6.5 D、7.0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B)

大气物理学题目与标准答案.docx

大气物理学 (32+19+33=84 题 )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__________。(C)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结 C:地面辐射差额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 __________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层顶。( A ) .10C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__________,就可以用压高公式求算 海平面气压。 ( C ) A. 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__________。 ( C ) A. γ =γ d B.γ <γ d C.γ>γd D、γ =γd=0 5、常在 T-lnP 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其下面的 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 , 这种情况叫 __________。( A ) A. 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膨胀降温,这两 种说法 __________。( C ) A. 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PH值小于 __________的降水都称为酸雨。( B ) A、B、 C 、 D 、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 B ) A、干湿表法 B、称重法 C、疑结法 D、吸收法 10、一定体积内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的比值定义为__________。( B ) A、绝对湿度 B、混合比 C 、比湿D、相对湿度

(完整版)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习题(附有答案)

大气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著名的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合________帕,约________帕. 2.(05沈阳市(课改区))把钢笔水吸入笔囊中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水银柱的高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已知实验室所在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在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 中,管内水银上方为真空,则管内A点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柱,槽内B点 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柱. 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管内进入了一点空气,测得的结果是730 毫米汞柱,而当时实际大气压的值是756毫米汞柱,那么管中水银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是 ________毫米汞柱. 6.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灌入的液体是_______.若管内灌入的是水,当玻璃管倒置在水里,要求管顶出现真空,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米;若管内灌入的是煤油,则玻璃管至少要约 _____米.(ρ油=0.8×103kg/m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7.(04湖南郴州)在标准大气压(1.0l×l05Pa)下,面积为20m2的房顶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 8.(05安徽省)在玻璃瓶内装一些水,用一个插有两端开口细管的塞子将瓶口塞 紧,如图所示,从细管的上端向瓶内用力吹气,当停止吹气后,你将看到的现 象是,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9.(04重庆北碚)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读出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74cm,当地大气压 强的大小为____________Pa(g=10N/kg,水银的密度为13.6×103㎏/m3),由此 可知,当地位置比海平面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0.(04福州)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 ______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 _______ 些。11.(05贵阳)高压锅是人们喜欢的节能、节时的炊具。再使用时,由于锅内气体的压强比外界大气压高,所以水的_________提高,食物可以很快煮熟。 12.(04芜湖)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13.酒精的沸点是78.5℃,如果测出酒精的沸点是78℃,则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于76cmHg. 14.(05天津市)若高压锅盖的面积约为450cm2,当锅内蒸气的压强达到1.6个标准大气压时,锅盖与锅体间的拉力为________N(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可近似取105Pa)。 15.(04福建宁德)注射器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在温度一定时,注射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将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6.(04湖北黄冈)保温瓶中热水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 拔出。此现象表明:体积一定时,气体的温度______,气体的压强____ __。假定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瓶口截面积为10cm2,拔出瓶塞至少需 要的力量是20N,则瓶内气体压强是_____. 17.如图所示,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试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大气物理学课程试卷(A卷) 本试卷共 3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任课教师杨素英;安俊琳出卷时间2013年4月院专业年级班 学号姓名得分 注意:1、所有答案以写在答题纸上为准。 2、本页与答题页均需要填写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40分) 1、夏季控制我国南方的副热带高压是暖高压,属于();冬季控制我国北方的蒙古高压是冷高压,属于()。 A、浅薄系统,浅薄系统 B、深厚系统,浅薄系统 C、深厚系统,深厚系统 D、浅薄系统,深厚系统 2、判断整层气层静力学稳定度时,上干下湿的气层属于(),下干上湿的气层属于()。 A、对流性不稳定,对流性稳定 B、对流性稳定,对流性不稳定 C、对流性不稳定,对流性不稳定 D、不能判断 3、通常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的分界线为。 A、0.1μm B、2μm C、10μm D、4μm 4、如果一个黑体吸收的辐射能大于其放射的辐射能,则该黑体的温度将。 A、下降 B、上升 C、没有变化 5、大气静力学方程也近似适用于。 A、静止大气 B、一般运动的大气 C、强对流运动大气 6、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是,其次是和。 A、水汽、氧气、氮气 B、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C、氧气、水汽、臭氧 D、水汽、二氧化碳、臭氧 第 1 页共3 页第2 页共3 页

7、在T-lnP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称为曲线,周围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称为()曲线()。 A、层结状态 B、状态层结 C、层结层结 8、晴朗的天空蔚蓝色的原因是。 A、波长较长的辐射能比波长较短的更容易被散射 B、波长较短的辐射能比波长较长的更容易被散射 C、不同波长的辐射能散射能力相同 D、除蓝色以外,其他颜色的光被大气吸收 9、如果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则地面温度与现在地面温度相比会。 A、冷一些 B、暖一些 C、没有变化 10、起始温度相同的一饱和气块和一干空气块,均被抬升1公里后温度较高的是。 A、干空气块 B、饱和气块 11、条件性不稳定是指大气层结对是不稳定的,而对是稳定的。 A、饱和气块未饱和气块 B、未饱和气块饱和气块 C、饱和气块饱和气块 D、未饱和气块未饱和气块 12、用能量法判定气层稳定度时,当上升气块的路径曲线始终在层结曲线的右边时,该气层为;而当上升气块的路径曲线始终在层结曲线的左边时,该气层为。 A、绝对不稳定型绝对稳定型 B、绝对稳定型绝对不稳定型 C、潜在不稳定型绝对稳定型 D、潜在不稳定型绝对不稳定型 13、各向同性时,辐射通亮密度E和辐射率L之间的关系为。 A、E= πL B、无法确定 C、L= πE 14、水汽主要集中在大气中的。 A、平流层 B、热层 C、中层 D、对流层 1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递增是由于的作用。 A、CO 2 B、H 2 O C、O 3 16、内含液态水的湿空气块从山顶下降,它的温度。 A、先按γ d 变化,再按γ s 变化 B、先按γ s 变化,再按γ d 变化 C、一直按γ d 变化D、一直按γ s 变化 根据下列湿度参量,回答17-20题A、相对湿度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修订稿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答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一、选择题

二、 填空题 1. 氮气、氧气、氩气(或N 2、O 2、Ar ) 2. 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 3. 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 5. 水云、冰云、混合云; 6. 色; 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 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 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 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 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 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 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 23. 0>??z θ、 0

大气物理学题目及答案(84题)

大气物理学(32+19+33=84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下垫面的热量差额主要是指。( C ) A: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B:下垫面上的蒸发与凝 结 C:地面辐射差额 D:土壤的性质 2、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处,有一个厚约公里的过渡层,叫对流 层顶。 ( A ) A.1-2 B.10 C.0.2-0.3 D.5 3、如果已知本站气压、海拔高度和气柱的,就可以用压高公式 求算海平面气压。( C ) A.相对湿度 B.气压垂直递减率 C.平均温度 D.垂直高度 4、大气的稳定度决定于该气团的层结,层结不稳定是。 ( C ) A.γ=γd B.γ<γd C.γ>γd D、 γ=γ0 5、常在图上见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正不稳定能量面积大于 其下面的负的不稳定能量面积,这种情况叫。( A ) A.真潜不稳定型 B.假不稳定型 C.绝对不稳定型 D.绝对稳定型 6、在叙述云块上升过程中的降温时,有时讲绝热降温,有时讲 膨胀降温,这两种说法。( C ) A.完全一样 B.完全不一样 C.基本一样 D.基 本不一样

7、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8、目前一般把值小于的降水都称为酸雨。( B ) A、4.0 B、5.6 C、6.5 D、7.0 9、测量空气湿度的最基本方法是。( B ) A、干湿表法 B、称重法 C、疑结法 D、吸收法 10、一定体积内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和干空气质量的比值定义为。( B ) A、绝对湿度 B、混合比 C、比湿 D、相对湿度 11、水汽与湿空气的质量比定义为。( C ) A、绝对湿度 B、混合比 C、比湿 D、相对湿度 12、大气的相对湿度一般不超过。( B ) A、100% B、101% C、102% D、105% 13、气溶胶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其中爱根核半径小于( B ) A、<0.01μm B、<0.1μm C、介于 0.01μm~0.1μm D、介于0.1μm ~1.0μm E、>1.01.0μm 14、观测表明,随着海拨高度的增加,气压值按指数减少,海拔

大气污染复习题与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20分) 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2、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大气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燃料燃烧、 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 3、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执行 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4、煤的元素分析常用的基准主要有水分、灰分、挥发分 和固定碳四种。 5、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它由氮气、氧气的组成决定。 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空气过剩量,过剩空气系数是指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6、燃料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有适量的空气、足够的温度、 、必要的燃烧时间、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合。通常把温度、时间 和湍流度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 7、空燃比定义为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8 9、燃烧烟气分为干烟气、湿烟气;燃烧烟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三方面:燃料中

氢燃烧后的水蒸气、燃料中水、理论空气量带入。 10、实际烟气体积等于理论烟气体积、过剩烟气体积之和。 1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投影径、几何当量径、物理当量径三种粒径。 13、粉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粉尘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量、湿润性、荷电性和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等几种(任意说出四种)。 14 三项。 15、驰豫时间为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流体 阻力 使颗粒的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1/e的时所需的时间。 16、目前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机械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等四大类。惯性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除借助惯性力的作用外,还利用了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17、机械式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 与气流分 离的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 18、在旋风除尘器内,气流的运动非常复杂,为研究方便,通常将气体在除尘器 内的运动分解为 三个速度分量,即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切向速度是决定气流速度大 小的主要速度分量。外涡旋的切向速度反比于旋转半径,内涡旋的切向速度正比

大气物理学题库

大气物理学题库(没答案) 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属于大气常定成分的是( A )。 A、水汽(H20)B 氧气(02)C、氯氟烃(CFCs) D、臭氧(03) 2. 用绝对温标表示的人体平均温度大约为( D )o A、-236 K B 0 K C 100 K D、310 K #由右图回答3-6题 3.图上字母标在对流层的是( E ); 4.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顶的是( C ); 5.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的是( D ); 6.图上字母标在热层的是( A )o 7.有A、B两气柱,A气柱的平均温度比B气柱的高,假设地面气压都一样,则在同 度z处,必有(A)o A、p A p B B、p A p B 8. 通常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的分界线为(B)o A、0.1m B、1m C、4 卩m 9. 如果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则地面温度会比现在( A、暖一些 B、冷一些 10. 一日的最低温度通常出现在(A)o A、日出前后 B、子夜 C、下午 11. 晴朗的天空为蓝色的原因是(A)o A、波长较短的辐射能比波长较长的更容易被散射 B、波长较长的辐射能比波长较短的更容易被散射 C、不同波长的辐射能散射是一样的 D、除了蓝色以外,其它颜色的光被大气吸收了 12. 起始温度相同的一饱和气块和一干气块,均被抬升 C P A P B D、10 m B )o C 一样 D、傍晚 1公里后温度较高的是(A)o

A、饱和气块 B、干气块 C、温度仍相同

13. 地球大气平流层(Stratosphere)里,含量最大的气体成分是(C)。 A、臭氧(03) B、氧气(02) C、氮气(N2) D、二氧化碳(CQ) 14.在大气中垂直向上,哪一个气象要素是一直减小的?(B) A、温度 B、水汽 C、气压 D、风 15.造成南极平流层臭氧洞的物质是:(D) A、二氧化硫 B、甲烷 C、一氧化碳 D、氟氯碳化物 16.某气块等压降温时, 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B o A.露点温度 B.相对湿度 C.混合比 17. 有关气块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上升时,因膨胀而增温 B.上升时,因压缩而降温 C. 下降时,因膨胀而降温 D.下降时,因压缩而增温 18. 气压随高度递减率最大是在A。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层D、热层 19. 下列哪一项出现时,通常表示空气的相对湿度大(A) A.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大 B.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小 C.空气中的混合比大 D.空气中的水汽压大 20. 饱和气块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 A.位温保守 B.水汽压保守 C.假相当位温保守 D.温度保守 由下列三图所示的干、湿绝热线和层结曲线回答8~9题: 21. 干气块抬升后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是图________ 。 22. 表示绝对不稳定的是图________ 。 23. 洁净大气中对红外辐射吸收能力从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A A.水汽、二氧化碳、臭氧 B.二氧化碳、臭氧、水汽 C.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D.水汽、臭氧、二氧化碳 E. 二氧化碳、水汽、臭氧 24. 在B过程中,所有的凝结物全部从气块中降落。 A.干绝热 B.假绝热 C.可逆的湿绝热 D.可逆 25. 未饱和湿空气干绝热上升达到凝结高度以后,如果此饱和气块继续上升,则 气块的温度递减率将C干绝热递减率d。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26. 逆温层指的是温度随高度A的某层大气。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视具体情况而定 27. 路边孤立着一盏路灯,随着你离开越来越远,灯光渐暗,这可用A解释。 A.维恩位移定律 B.辐射平衡原理 C. 平方反比关系 D.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律 28. 具有初始温度为27C的干空气微团,绝热地从1000百帕上升到500百帕,它的终止温

大气物理试题样本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考试试卷 2010 ——2011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大气物理学使用班级:大气本科(2009级) 试卷形式:开卷闭卷√. 试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最初太阳系各行星大气形成时都应以轻元素为主,但经过几十亿年 演化后,各内行星上的原始大气因表面高温和太阳风作用很快消散,形 成行星内部火山喷发和化学过程产生的第二代大气—以为主, 而外行星由于温度低,离太阳远,仍以H、、Ne、等原 始大气成分为主。 2、已知某湿空气气温为t℃,比湿为qg/kg,其虚温表达式为T v= 。 3、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 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 和 等。 4、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和的作用并达到平衡时,称为 大气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 5、气压为P hPa,温度等于T K时,垂直气压梯度表达式为: ,计算气压等于1000百帕,温度等于0℃条件下,在地表附近高度每上 升100米,气压降低百帕? 6、通常痕量气体的浓度以ppm或μg/Nm3表示,已知SO2分子量为64,则 在标准条件下,1ppm 的SO2的浓度为 μg/Nm3,反之,1 μg/Nm3 的SO2浓度为 ppm。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相对湿度: 2、气象能见距: 3、气团变性: 4、锋: 5、多元大气: 三、单项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1、按大气热力结构,可将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等,以下各项中哪个不是平流层的特点:() A、大气很稳定,垂直运动很微弱; B、很少有云出现,仅有时早晚可观测到贝母云; C、水汽、尘埃少,透明度较高,加之气流稳定,很适于飞机飞行; D、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垂直温度廓线也存在着明显的纬度和季节的变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期末复习题库

1. 大气气溶胶:含有分散、悬浮的固态和液态粒子的大气称为大气气溶胶。2.大气窗:大气中主要吸收气体对长波辐射的吸收有明显的选择性,在某些波段有强 的或较强的吸收带,二者这些吸收带之间有些很弱的准透明区,称为“大气窗”, 为8-12微米波段。地面发生的长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向太空。 3.位温:位于任意温压状态(P ,T )下的空气,干绝热移动到P=1000hpa 处具有的 温度称为位温。 4.梯度风:在水平面上沿曲线运动的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和离心力 的平衡下的风称为梯度风。 5.以表示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d0时,与日光垂直平面上的太阳分光辐照度,此时的太阳积分辐照度 称为太阳常数。6.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为W.m -2。 7.由于云和气溶胶(特别是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强散射作用,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 辐射能减少,称为阳伞效应或反射效应。 8.焚风效应:潮湿的气流经过山脉时被强迫抬升,达到凝结高度后水汽就凝结而形成 云。气流继续上升后其温度将按假绝热减温率变化,凝结出的水分部分或甚至全部 降落。气流越过山顶以后,由于水分已全部降落或部分降落,将干绝热下沉或先湿 绝热下沉待剩余水分蒸发完后再干绝热下沉。因此,在山前山后的同一高度上,气 流的温度、湿度都不同,背风面出现了温度高、湿度小的干热风。 9.假相当位温:空气由原来的状态沿干绝热过程上升,到达抬升凝结高度LCL 后再沿 假绝热过程上升到水汽全部凝结脱离,再按干绝热过程下降到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10.大气透明窗:在地气辐射中的8~12um 波段,大气的吸收作用很弱,地面长波辐射 可以透过此窗口发送到宇宙空间。 11.光学厚度:沿辐射传输路径,单位截面上所有吸收和散射物质产生的总削弱。是无 因次量。'00l l ex ex k dl k dl δρ==??12.抬升凝结高度:未饱和湿空气块被外力强迫抬升时,因为上升速度快,可以认为是 绝热的。此时气块内的水汽压随着环境气压的减小而减小,与此对应,露点也降低。气块上升时的干绝热减温率远大于它的露点递减率,气块的温度和露点将逐渐接近,在某一高度达到饱和并发生凝结。这个湿空气块因绝热抬升而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抬升凝结高度。 13.维恩位移定律:1893年维恩从热力学理论推导出黑体辐射光谱极大值对应的波长 λmax 和温度的乘积为一常数。由此可知,若黑体温度越高,则λmax 愈小,故称维恩位移定律。 14.相对大气质量的准确定义,是指日光自θ角倾斜入射时与自天顶入射时的光学厚度 之比。 15.若要把漫射辐射当作平行辐射处理,应当将其光学厚度加大1.66倍。其原理是清 楚的,因为(δ0-δ)是这一层大气的垂直光学厚度,垂直方向辐射的光学路径最短,而其它方向的路径都要加长,其吸收当然也增加了。作为对各个方向的积分,其最 终效果是加大 1.66倍,因此也有人把β称为漫射因子。 16.散射效率因子是粒子的散射截面与粒子几何截面之比。 17.湿空气定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Td 。 18.假绝热过程:如果在饱和气块上升过程中,凝结物一旦形成便全部从气块中降落, 在气块下沉时必然会沿着干绝热过程变化,无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是一个开放 λ,0S 0S

大气物理学汇总题库

大气物理学题库 一、 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属于大气常定成分的是( )。 A 、水汽(H2O ) B 、氧气(O2) C 、氯氟烃(CFCs) D 、臭氧(O3) 2. 用绝对温标表示的人体平均温度大约为( )。 A 、-236 K B 、0 K C 、100 K D 、310 K #由右图回答3-6题 3. 图上字母标在对流层的是( ); 4. 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顶的是( ); 5. 图上字母标在平流层的是( ); 6. 图上字母标在热层的是( )。 7. 有A 、B 两气柱,A 气柱的平均温度比B 气柱的高,假设地面气压都一样,则在同一高 度z 处,必有( )。 A 、 B A p p > B 、B A p p = C 、B A p p < 8. 通常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的分界线为( )。 A 、0.1μm B 、1μm C 、4μm D 、10μm 9. 如果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则地面温度会比现在( )。 A 、暖一些 B 、冷一些 C 、一样 10. 一日的最低温度通常出现在( )。 A 、日出前后 B 、子夜 C 、下午 D 、傍晚 11. 晴朗的天空为蓝色的原因是( )。 A 、波长较短的辐射能比波长较长的更容易被散射 B 、波长较长的辐射能比波长较短的更容易被散射 C 、不同波长的辐射能散射是一样的 D 、除了蓝色以外,其它颜色的光被大气吸收了 12. 起始温度相同的一饱和气块和一干气块,均被抬升1公里后温度较高的是( )。 A 、饱和气块 B 、干气块 C 、温度仍相同

13.地球大气平流层(Stratosphere)里,含量最大的气体成分是()。 A、臭氧(O3) B、氧气(O2) C、氮气(N2) D、二氧化碳(CO2) 14.在大气中垂直向上,哪一个气象要素是一直减小的?() A、温度 B、水汽 C、气压 D、风 15.造成南极平流层臭氧洞的物质是:() A、二氧化硫 B、甲烷 C、一氧化碳 D、氟氯碳化物 16.某气块等压降温时,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 A. 露点温度 B. 相对湿度 C. 混合比 17.有关气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上升时,因膨胀而增温 B. 上升时,因压缩而降温 C. 下降时,因膨胀而降温 D. 下降时,因压缩而增温 18.气压随高度递减率最大是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层D、热层 19.下列哪一项出现时,通常表示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A.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大 B.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很小 C. 空气中的混合比大 D. 空气中的水汽压大 20.饱和气块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 位温保守 B. 水汽压保守 C. 假相当位温保守 D. 温度保守 由下列三图所示的干、湿绝热线和层结曲线回答8~9题: A B C 21.干气块抬升后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是图。 22.表示绝对不稳定的是图。 23.洁净大气中对红外辐射吸收能力从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A. 水汽、二氧化碳、臭氧 B. 二氧化碳、臭氧、水汽 C. 臭氧、水汽、二氧化碳 D. 水汽、臭氧、二氧化碳 E. 二氧化碳、水汽、臭氧 24.在过程中,所有的凝结物全部从气块中降落。 A. 干绝热 B. 假绝热 C. 可逆的湿绝热 D. 可逆 25.未饱和湿空气干绝热上升达到凝结高度以后,如果此饱和气块继续上升,则 气块的温度递减率将干绝热递减率 d。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判断 26.逆温层指的是温度随高度的某层大气。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27.路边孤立着一盏路灯,随着你离开越来越远,灯光渐暗,这可用解释。 A. 维恩位移定律 B. 辐射平衡原理 C. 平方反比关系 D. 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28.具有初始温度为27℃的干空气微团,绝热地从1000百帕上升到500百帕,它的终止温 度为多少摄氏度:() A、-25.9℃ B、-26.9℃ C、-27.9℃ D、-2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