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三年级第8课《蒲公英》-教案三

语文三年级第8课《蒲公英》-教案三

语文三年级第8课《蒲公英》-教案三
语文三年级第8课《蒲公英》-教案三

语文三年级第8课《蒲公英》-教案三

语文三年级第8课《蒲公英》教案三

一、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⒊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二、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⒈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⒉教学生字:蒲绒降伞

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⒈出示自读要求。

⑴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⑵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⒊范读课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⒈指名读课文。

⒉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⒊指导朗读。

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四、作业。

⒈描红。

⒉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⒈抽读词语卡片。

⒉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

⒈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词语。

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

⑷指导朗读。

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⒉细读第3自然段。

⑴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

⑵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⑶理解重点句。

①出示投影片。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

理解“百万富翁”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

读2、3两句话。

②出示投影片。

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指名读句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

指名说说另外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指导用得意的语气读这句话。

③指名有感情读两颗种子的对话。

⒊细读第4自然段。

⑴她们的结果怎么样?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

⑵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说说几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理解"竞相开放""装点"

⑶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⑷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⒈齐读全文。

⒉复述课文。

⒊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词。

⒈教学生字字形

⒉指导书写

⒊练习描红

五、作业。

⒈读下面几个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词

语。

一阵阵黑黝黝金灿灿

⒉用“可爱”“亲切”造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讲解 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 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复述的知识。 第一个小朋友概括了复述的概念。 第二个小朋友总结了复述的几种常用方法:1.借助表格复述。2.借助画示意图复述。3.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来复述。 我还知道几种复述课文的方法: 1.可以先概括段意,再根据段意来复述。 2.也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复述,还可以先绘制简笔画,然后给每幅图配上文字,这也是一种复述方法。 3.篇幅短小的课文也可以先背诵后复述。 二、识字加油站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 谚语谣言告诫辩论 我发现这些字的部首都是口字旁,它们的意思都和口部动作有关。我发现这些字的部首都是言字旁,它们的意思都和说话有关。 3、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哎!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a.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有时第一人称改为说话者。 b.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c.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但有的时候,适当的改写或删减词语也是有必要的。 答案: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四、日积月累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

三年上8蒲公英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是认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能学会生字。 三、教学难点:能掌握写钢笔字的要求、写好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 1、出示蒲公英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蒲公英的样子以和有关知识。 (相机出示词语:蒲公英花托绒球降落伞) (蒲公英是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幼稚时形成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随风飞散。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达的。)2、教学生字。 蒲:指名读这个字。 托:读准三拼音节,理解字义。 绒:指名拼读,注意右边的笔顺。 降:提醒学生右边的笔顺,不要写错。 伞:老师提醒读准平舌音,注意平舌音。 师:春天,蒲公英花盛开了,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通的小花。但它们在金灿灿的阳光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非常美丽。到了秋天,蒲公英的花瓣落了,会怎么样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两到三遍。 (2)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 (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嘱咐迷惑湖泊泥土两颗黑黝黝 宝贝富翁干死茁壮波光粼粼 嘱、茁:读翘舌音。粼:读前鼻音。 翁:读后鼻音。 多音字:数(shǔ)泊(pō)干(gān) (2)指导读长句,注意停顿。 出示投影片: 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生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区分字形,注意写法,提醒学生怎么样写。 2、着重讲“惑”和“降”的写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路旁的橡树》同步训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路旁的橡树》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题 1.读拼音,写词语。 yán shēn tǐng bá shào bīng xiē z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ì qīng gāo shàng xiàng shù píng t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拼一拼,选一选。 A、延 B、橡 C、楔 D、灌 E、蹄 xiàng________ xiē________ yán________ tí________ guàn________ 3.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长zhǎng cháng ①长________大长________久长________跑 曲qū qǔ ②弯曲________ 歌曲________ 曲线________ 4.比一比,组词语。 埋________ 廷________ 拔________ 理________ 延________ 拨________ 5.想一想,填一填。 一________城市一________公路一________树林 两________工程师一________楔子一________心 6.找同音字填空。 xiàng ①________树 ________机大________ ________目 shēn ②________份 ________浅人________ ________请 7.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直立而高耸。________ ②不说话,不出声。_l10.选词填空。 指示批示 ①工程师________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②按照领导的________,他们很快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宽阔辽阔 ③几年过去了,一条________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 ④在________的大草原上,一群羊儿欢快地奔跑着。 11.照样子,用划线词造句。 公路像箭一样笔直,但只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1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公路 ________的橡树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三年级下册的习作是写想象内容,围绕“假如我会变”,展示学生的童心、童趣和梦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X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8。蒲公英

8.蒲公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太阳公公的嘱咐以及两颗小种子错误的想法和做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投影。 2.课文录音。 3.蒲公英实物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 2、学生生字词,指导生字书写。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揭示课题 1出示实物:蒲公英,这是什么?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并向大家介绍蒲公英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相机出示词语:蒲公英.花托.绒球.降落伞)

(1)认读生字 (2)用“托”“降”扩词.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词 tuo rong jiangluo zhufu huo bei 花托绒球降落伞嘱咐迷惑宝贝 fu weng can pu po you 富翁灿烂蒲公英湖泊黑黝黝 lin gan zhuo 波光粼粼干死茁壮 (2)指名读长句子,进行指导.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3)指名逐段读课文. 3听读录音磁带. 4再练读课文.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干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3.指导朗读. 指图(投影).小朋友看,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也许要到天涯海角.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 我们读第1自然段要什么语气读? 作业设计 1练习描写 托绒降伞绒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按要求填空. 托:( )结构, 偏旁是( ),共有( )画. 绒:( )结构, 偏旁是( ),共有( )画. 降:( )结构, 偏旁是( ),共有( )画. 二.细读课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 课文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短文,也是一首诗歌,一则寓言。文章通过河流和池子的对话告诉我们:人要勤劳,不能懒惰,天才不利用是要被磨灭的,它会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当它被懒惰所支配时,它的事业就无法恢复起来了。 作者介绍: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音字: 应yìng(答应)yīng(应该)

难nán (困难)nàn (苦难) 近义词: 疲劳—疲惫安闲—安逸清闲—悠闲 衰退—衰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反义词: 疲劳一轻松蜿蜒一笔直安闲一忙碌 清闲一繁忙遵循一违背衰退一旺盛 无忧无虑一优心忡( chōng)忡 理解词语: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本课指河流每天劳作的生活。贯穿:过;连通。 遵循:遵从,依照。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课指河流贯穿全国样子。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词语积累: ABAC式的词语 无忧无虑无影无踪自言自语 若隐若现不知不觉任劳任怨 患得患失自暴自弃大摇大摆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津津有味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井井有条默默无闻 问题归纳: 1、“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这样的生活? 因为池子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时时都要背着沉重的货船、木筏、小船、小艇、大船,不能享受平静安逸的生活。池子以为自己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让河流放弃那种看起来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认为的“哲理”是什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教学 要求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积累古诗。 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口字旁和言字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功能。 3.认识拟声词在句中的作用;学习和了解带有反义词的题目,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大林寺桃花》,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多媒体。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训练了复述课文,复述需要注意些什么?复述的方法有哪些? 1. 多媒体出示。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 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 出来。 (1) (2)小组派代表汇报发言。 (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复述课文不能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2. 多媒体出示。 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 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 会遗漏。 (1)从这句话中你学会了哪些复述的方法?

(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 (2)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课文,有什么好处? (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教师小结:复述课文要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说出来,最好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这样就很有条理,复述不会遗漏重要内容。(板书:复述用自己的话借助表格、示意图复述) 三识字加油站 1. 2.指名拼读生字, 注意读准平舌音“嗽”,前鼻音“谚、辩”。其中,多音字“吐”,在这里读tù,它还有一个读音tǔ,可以组词为“吞吐”。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2)分析本题的形声字。 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如“咳、嗽、呕、吐、唠、叨、嘀”偏旁都是“口”,表示与嘴巴或嘴巴的动作有关。“谚、谣、诫、辩”偏旁都是“讠”,表示与语言有关。(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口字旁言字旁)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 1.学习运用拟声词。 (1) (2)读一读,指名读 (3)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说说加点的短语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加点的短语含有拟声词。(板书:拟声词组的修饰作用) (4)小组代表发言。 “噌的一下子”“扑通一声”都是修饰后边相应的动词的。“噌的一下子”表现出顾客内心的着急;“扑通一声”说明椰子落水声很响,椰子很重。 (5)类似的句子,你会写吗? 学生1:听到老师的批评,小红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 学生2:他嗖的一下跑到了最前面。 2.带有反义词的题目。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第1~10课)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第1~10课) 【导语】生字词是阅读文章的基础,生字词不过关怎能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感受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同时生字词在考试中也占一定比例。小学阶段生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第1~10课)》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第1~5课)第1课燕(燕子)(燕雀)(海燕)(劳燕分飞) 聚(聚集)(聚会)(聚精会神)(物以类聚) 增(增添)(增高)(增强)(与日俱增) 掠(掠过)(掠影)(掠夺)(掠取) 稻(水稻)(稻草)(稻草)(稻谷飘香) 尖(笔尖)(针尖)(刀尖)(尖嘴猴腮) 偶(偶尔)(偶数)(木偶)(玩偶) 沾(沾满)(沾水)(沾湿)(沾沾自喜) 圈(眼圈)(圈地)(铁圈)(可圈可点) 漾(漾起)(荡漾)(漾出) 倦(疲倦)(厌倦)(诲人不倦)(孜孜不倦) 符(音符)(符号)(符合(护身符) 演(演奏)(演戏)(演变(演练) 赞(赞成)(赞助)(赞同(赞不绝口) 第2课 咏(歌咏)(吟咏)(咏雪)(咏梅)

碧(碧草)(碧绿)(金碧辉煌)(碧波荡漾) 妆(梳妆)(化妆)(红妆)(粉妆玉砌) 裁(裁缝)(裁判)(裁决)(别出心裁) 剪(剪纸)(剪裁)(剪除)(剪刀) 滨(海滨)(湖滨)(滨海)(滨江) 紫(紫菜)(紫红)(青紫)(万紫千红) 第3课 荷(荷花)(荷包)(荷塘)(荷兰豆) 挨(挨近)(挨边)(挨次)(挨个儿) 莲(莲子)(采莲)(雪莲)(莲蓬) 蓬(莲蓬)(蓬松)(蓬头垢面)(朝气蓬勃) 胀(肿胀)(膨胀)(肚子发胀)(热胀冷缩) 仿(仿佛)(相仿)(模仿)(仿生学) 佛(fú)(仿佛) 佛(fó)(佛像)(大佛) 裳(衣裳) 翩(翩翩)(翩然)(风度翩翩)(翩翩起舞) 蹈(舞蹈)(赴汤蹈火)(手舞足蹈)(重蹈覆辙)蜻(蜻蜓)(绿蜻蜓) 蜓(蜻蜓)(蜻蜓点水) 第5课 翠(翠绿)(珠翠)(青翠欲滴)(苍松翠柏)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 2.归类识字,并体会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 3.学会写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4.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重点: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 直接导入:同学们,第八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与故事中人物嬉笑开怀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讲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2.学生交流: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2)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3)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学生在交流收获时不止于这三条,只要是他们的点滴收获,老师就要鼓励学生,并让学生说一说在课文那部分得到这样的收获。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两组词语,请学生自由读这两组词语,读准字音。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 谚语谣言告诫辩论 2.请学生读一遍,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咳嗽、唠叨、嘀咕这三个词语中的第二个字应读轻声。 3.再读这两组词语,读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交流发现 预设点: (1)第一行的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的字除了“言”其他都是讠字旁。 (2)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嘴有关,第二行的词语都和语言有关。 5.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同一个形旁和不同的声旁会构成的意义相关的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根据形旁判断形声字的意思,学会一种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日积月累 1.导入:四月,当平地上花儿都凋谢,很多人都为春的逝去而感到惋惜时,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盛开。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白居

(三年级语文教案)8《蒲公英》

8《蒲公英》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二、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2教学生字:蒲绒降伞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出示自读要求。 ⑴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⑵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范读课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3.指导朗读。

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四、作业。 1.描红。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 2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词语。 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黝黝

⑷指导朗读。 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⑴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 ⑵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⑶理解重点句。 ①出示投影片。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 理解百万富翁”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 一语末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器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紫鹃听了,赶令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风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了。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单元第8课《池子与河流》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池子与河流》同步练 习 一、积累运用(共8题;共46分) 1.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生涯________(yāyá)贵妇________(fūfù) 忙碌________(lùlǜ)尊________(zūn zhūn)敬 遵循________(xún xūn)应验________(yān yàn) 2.形近字组词 尊________ 脸________ 盾________ 涛________ 遵________ 验________ 循________ 滔________ 3.查字典 “举”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举”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向上抬;②举动、行动;③提出;④推选;⑤全。“举世闻名”的“举” 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4.选序号,填空组词。 (1)①尊②遵________敬________守________循 (2)①滔②蹈舞________ ________滔________天 (3)①验②脸检________ 洗________ 应________ 5.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①没有任何忧愁。形容心情安然舒畅。________ ②形容事务繁杂、辛辛苦苦的样子。________ ③形容接连不断。________ ④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运动着的事物永不停息。________ 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姐姐________的货船________的河流 ________的生活________的池子________的木筏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蒲公英

8、蒲公英 备课时间:2007年9月20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语汇。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进程: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蒲公英 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2、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刘雪芹 课时编号:025 三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刘雪芹 课时编号:025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读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不通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能随意放过。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二类词语,抽读,再齐读。 2、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 3、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说说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4、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来读,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范读课文。 布置作业: 1、描红。 2、练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 及知识点 一语末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器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紫鹃听了,赶令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风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

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了。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一时,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玩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器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大作家和小老师》 一、选字填空 1、毫毛自豪豪杰 2、联系连续联合 二、连话并加标点 1、一个人不论取得多么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2、春雨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2、英莫斯科 四、阅读,完成练习 1、(省略) 2、骄傲谦虚骄傲 3、娜塔沙萧伯纳 4、画第一句 1、画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和全文最后一句。 变化原因是为儿子没有说谎而高兴。 2、因为屠格涅夫说的是真话,是个诚实的孩子。 3、是个诚实的孩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赶海》 一、选择正确读音或汉字 暑假(读音)似的好像战利品选第2个其余选第一 二、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1、支只个员 2、哦哎嘿咦 三、照样子,把话写具体 1、辽阔的奇妙 2、西边的快要 四、完成练习 1、好因为这样写首尾呼应 2、捞鱼捉海星抓大虾捡贝壳 3、每当唱起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赶海的过程。 2、副倒数第2句。 一只大虾一员武将生动形象有趣 3、抓来的敌人大虾 4、逗船头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三年级语文下12、《荷花》 一、换字,组词 济南 饱胀张开 裂开例子 舞蹈水稻 莲蓬缝隙 翩翩起舞偏旁 二、填词造句。 1、一就 2、如果,那 3、不是,是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就高兴得跳了起来。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⑵⑶ 2,⑵⑶⑴ 四、阅读,完成练习 1、全选第一个。 2、荷花生命力茂盛。 3、第2句。 荷叶大圆盘。颜色,形状,碧绿大圆盘。 4、 3 才开两三片的,花瓣全展开的,花骨朵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回答问题。 1、填空省略 大自然大自然 2、填空省略 三年级语文下13、《古诗两首》 一、介绍带点字。 1、包含 2、河流 3、好像 二、填表 读音全选第2个。 字义全选第一个。 三、背诵填空。 1、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夸张。 2、杜甫,黄翠白青,春天。湛蓝的,碧绿的,在柳树上鸣叫。飞上青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池子与河流》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这则寓言故事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的。在故事中,池子嫌河流太累,问河流什么时候才能抛开那样的生活。还夸自己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可河流却说,自然法则中,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池子不流动就不会保持新鲜,迟早会被人遗忘的。最后,河流的说法果然应验了。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在一生中不可以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增光添彩。 教学时,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尤其指导学生通过默读,了解故事内容。其次,抓住“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这一关键句,引导学生在上下文中体味人物形象。最后,借助角色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感悟河流的积极进取的美好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清澈的池子、流淌的河流图片:同学们,大家认识它们吗?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2.出示干涸的池子,奔流的河流图片:同样是水,为什么它们的结局却不同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看到池子与河流的变化,引发思考,激起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滚滚滔滔、木筏、抛开、生涯、蜿蜒、贯穿、行吟、安闲、鸭绒垫、胸膛、无忧无虑、任凭、忙忙碌碌、哲理、遵循、安逸、利益、尊敬、光荣、遗忘、淤塞、青苔、芦苇、衰退、逐步、懒惰 学生开火车当小老师领读。 有困难的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

2.去拼音,男女生赛读课文生字词。 滚滚滔滔生涯贵妇忙忙碌碌遵循尊敬应验 3.检查生字词理解、识记情况。(结合学生活动卡) (1)学生交流不懂的词语,小老师解答。 (2)学生交流难认的字词。 4.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小节,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读通每一个字。 (3)自己轻声地读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识记字词的基础上,初读课文,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合作,重点感悟 1.四人小组,相互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说出大意即可) 2.过渡:老师从你们的交流中听懂了这个故事,你对池子和河流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呢?为什么是这样的评价? 四人小组讨论,组织交流: (1)感受池子的懒惰。 相机出示:你难道不会疲劳? 追问:河流做了什么,在池子眼中是很累的? 组织学生读出第2小节池子嫌弃、抱怨的语气。 出示:懒惰 小结:在池子的眼中,河流是劳累的,不停歇的。 (2)感受池子的满足。 过渡:看到河流的劳作,池子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状况。谁能说说池子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指生读第5、6节。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0课 纸的发明(含答案)

第10课 纸的发明 一、读拼音,写词语。 w ěi dà b ǎo cún j īng yàn jì lù shè huì dà yu ē sh ǒu shù ōu zh ōu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存.(cén cún) 在 薄. (báo bó)皮 劳累.(lèi lěi) 积累. (l ěi lèi) 鲜.(xi ān xi ǎn)艳 朝鲜. (xi ān xi ǎn) 传承.(ch én ch éng) 促. 进(c ù ch ù) 三、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科学家________了许多奇怪的现象。 2.诺贝尔________了炸药。 改进 改正 改善 改变 改造 3.近几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________。 4.蔡伦________了造纸术。 5.这些危房经过________后,已是面目一新了。 6.在老师的教导下,小明________了错误,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7.自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以后,他家的生活________了。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划线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 (2)蔡伦是怎样造出纸来的?把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填一填。 剪或切→浸→________→________→晒 (3)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中“大约”的意思是________,可以去掉这个词语吗?为什么?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眼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呵!而在书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复述时用自己的话讲述,能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2.多种形式朗读,读准确、读流利。 3.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形声字里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 4.了解并运用拟声词,巧用一对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方法。 5.积累古诗文,在反复朗诵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运用拟声词;学习转述,注意改变人称,去掉语气词。 ?教学策略 1.识字 利用偏旁识字:“咳嗽、呕吐、唠叨、嘀咕”这几个词语都带有口字旁,表示与嘴巴有关。“谚、谣、诫、辩”这几个字都带有言字旁,表明与语言有关。其中“吐”字是多音字。“辩、辨、辫”形相似,用选字填词的方式辨析。 2.词句段运用 运用仿写的方法,模仿范例使用拟声词,体会拟声词的作用。仔细观察所给故事题目的特点,仿写几个类似的题目。创设情境学习转述别人的话,关注内容、人称和语气,将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 3.积累古诗 回忆以前学过的白居易的诗词,介绍大林寺的地理位置,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借助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记忆背诵,积累白居易的诗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读词串识字,认识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 3.认识拟声词,学习运用拟声词,增强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收获,学习总结 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1)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 (2)你对哪一篇课文印象最深?说说你的理由。 (3)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复述,进行了复述故事比赛。谁讲得好?说说理由。 (4)关于复述,你学到了什么?小组之间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复述的要求、复述的方法、复述的步骤等方面引导学生总结。 (5)播放课本“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学生说的话的音频。 2.教师小结并出示复述要求、方法、步骤的思维导图。 课件出示: 3.推荐讲故事的网址或音频。 【设计意图】复述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知识与方法需要不断地总结,也需要不断地借鉴、模仿,更需要不断地练习。本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说、画结合,静态文字与动态音频结合,打开学生的思路,学习总结的方法。 板块二 词串识字,集中学习 1.识记带有口字旁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咳ké嗽sòu 呕ǒu 吐tù 唠láo 叨dāo 嘀dí 咕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课本知识点知识讲解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故事内容 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冬棉袄做上就能穿 第二天秋夹袄没说的 第三天夏短袖没问题 又过了一天春长袖没裁料 2.急性子顾客的缺点:急躁,做事不考虑实际 慢性子裁缝的缺点:做事拖沓,没有合理的计划 3.故事最后顾客恼怒的原因是:裁缝还没开始裁料呢。 4.重点多音字 卷:(juàn)开卷有益试卷(juǎn )卷土重来花卷 缝:(féng)缝补裁缝(fèng)门缝裂缝 5.有关“急性子”的成语:暴跳如雷心浮气躁 有关“慢性子”的成语:慢条斯理不疾不徐 6.双重否定句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的有道理。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能使语气更强烈) 7.直述句和转述句 直述句特征:冒号引号,第一人称“我” 转述句特征:没有冒号引号,第三人称“它”“他”或“她” 例句:(直述句)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布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

裁缝啊。” (转述句)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8.ABAB式词语:彼此彼此收拾收拾打扫打扫商量商量 26.《方帽子店》 1.本文讲了什么故事? 一家方帽子店从来只做方帽子,一直拒绝改变。后来,有了卖各式各样帽子的新帽子店,人们有了更好的选择,方帽子慢慢就变成了古董。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什么道理? 陈旧、落后的东西总会被新型、使用的东西替代,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 3.多音字 嚷:(rāng)嚷嚷(rǎng)叫嚷 27.《漏》 1.本文有什么特点? 口语化民间故事 2.连续动词造句 例: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小狗从窝里探出头来,伸出爪子按住骨头,赶紧用嘴叼住,趁着没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