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大电路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放大电路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 一、填空题 1.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而接近于1, 输入电阻高 、 输出电阻低 。 2.三极管的偏置情况为 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3.射极输出器可以用作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是因为射极输出器的 输入电阻高 。

4.射极输出器可以用作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级,是因为射极输出器的 输出电阻低 。 5.常用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电路为 分压式偏置放大 电路。

6.为使电压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能正常工作,必须选择合适的 静态工作点 。

<

7.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分析就是要计算静态工作点,即计算 I B 、 I C 、 U CE 三个值。

8.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的 集电极 极是输入、输出回路公共端。

9.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是因为信号从 发射极 极输出而得名。()

10.射极输出器又称为电压跟随器,是因为其电压放大倍数 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 。

11.画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时,电路中的电容应 断开 。

12.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电路中的电容应 短路 。

13.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容易产生 饱和 失真。

14.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低,容易产生 截止 失真。

15.放大电路有交流信号时的状态称为 动态 。

16.当 输入信号为零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

17.当 输入信号不为零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动态。

18.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方法有 估算法 、 图解法 。

19.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有 微变等效电路法 、 图解法 。

20.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能量来自 直流电源 。

二、选择题

1、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C C =12V ,晶体管的=100,'b R =100k Ω。当i U =0V 时,测得U B E =,若要基极电流I B =20μA ,则R W 为 k Ω。A

A. 465

B. 565

2.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C C =12V ,晶体管的=100,若测得I B =20μA ,U C E =6V ,则R c = k Ω。A

3、在图示电路中, 已知U C C =12V ,晶体管的=100,'

B R =100k Ω。当i U =0V 时,测得U B E =,基极电流I B =20μA ,当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输出电压有效值'

o U =, 则电压放大倍数u A = 。A

A. -120 D. 120

,

4、在共射放大电路中,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当未带上负载时输出电压有效值'

o U =,负载电阻R L 值与R C 相等 ,则带上负载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 V 。A

A. C. 已知图示电路中U C C =12V ,R C =3k Ω,静态管压降U C E =6V ;并在输出端加负载电阻R L ,其阻值为3k Ω。若发现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则为消除失真,可将 。A

A. R W 增大 减小 减小 D. R W 减小

6.已知图示电路中U C C =12V ,R C =3k Ω,静态管压降U C E =6V ;并在输出端加负载

电阻R L,其阻值为3kΩ。若发现电路出现截止失真,则为消除失真,可将。A 减小减小减小 D. R W增大

7.在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若偏置电阻R B的阻值增大了,则静态工作点Q将。A

A、下移;

B、上移;

C、不动;

D、上下来回移动

8.在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若偏置电阻R B的值减小了,则静态工作点Q将。A

A、上移;

B、下移;

C、不动;

D、上下来回移动

9.在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如果负载电阻增大,则电压放大倍数______。A

A. 减小B. 增大C. 无法确定

10.分析如图所示电路可知,该电路______。A

A. 不能起放大作用

B.能起放大作用但效果不好

C. 能起放大作用但效果很好

11.测得晶体三极管IB=30μA时,IC=;IB=40μA时,IC=3mA;则该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________。 A

A. 60 B. 80 C.75 D.100

12.在图示放大电路中,=30,晶体三极管工作在状态。A

A.放大

B.饱和

C.截止

13.在图示放大电路中,=30,晶体三极管工作在状态。A

A. 饱和

B. 放大

C.截止

14.在图示放大电路中,=30,晶体三极管工作在 状态。A

A. 截止

B.饱和

C. 放大 14.在图示放大电路中,=30,晶体三极管工作在 状态。A

A. 截止

B.饱和

C. 放大

15.在图示放大电路中,7.0=BE U V ,3.0=CE U V ,晶体三极管工作在 状态。A

A. 饱和

B. 放大

C.截止

16.静态时测得某硅NPN 管的三个电极的电位是:U B =3V ,U E =,U C =,则可判断该管工作在 状态。A

A.放大

B.饱和

C.截止

17.由NPN 管构成的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入是正弦信号,若从示波器显示的输出信号波形发现底部(负半周)削波失真,则该放大电路产生了 失真。A

A. 饱和

B. 放大

C.截止

18.由NPN 管构成的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入是正弦信号,若从示波器显示的输出信号波形发现顶部(正半周)削波失真,则该放大电路产生了 失真。A

A. 截止

B.饱和

C. 放大

19.由NPN 管构成的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入是正弦信号,若从示波器显示的输出信号波形发现底部削波失真,这是由于静态工作点电流I C 造成。A

A.过大

B.过小

C.不能确定

20.由NPN 管构成的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入是正弦信号,若从示波器显示的输出信号波形发现底部削波失真,这是由于静态工作点电流I C 造成。A

A. 过小

B. 过大

C. 不能确定

21.为了提高交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选用 电路作为输入级。A

A. 射极输出器

B.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C. 功率放大器

22.为了提高交流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应选用 电路作为输出级。A

A. 射极输出器

B.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C. 功率放大器

"

23.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接入3KΩ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3V。这说明该放大器的输出电阻为。A

A. 1KΩ

B. 2KΩ

C. 3KΩ

D. Ω

24.图示放大电路,耦合电容C1的极性为。A

A. 左-,右+

B. 左+,右-

C. 不法确定

25.图示放大电路,耦合电容C2的极性为。A

A. 左+,右-

B. 左-,右+

C. 不法确定

)

26.图示放大电路,耦合电容C2的极性为。A

A. 左-,右+

B. 左+,右-

C. 不法确定

27.图示放大电路,耦合电容C1的极性为。A

A. 左+,右-

B. 左-,右+

C. 不法确定

28.在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中,除去旁路电容C 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输出电阻不变

B.静态工作点改变

C. 电压放大倍数增大

D. 输入电阻减小

~

29.射极输出器。A

A.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

B. 有电流放大,也有电压放大

C. 没有电流放大,也没有电压放大

30.在基本放大电路中,交流参数r i较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实际加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较大,从而增大输出电压

B. 从信号源取用较大电流,增加了信号源的负担

C.会降低前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1.引起晶体管放大电路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是。A

A. 静态工作点不合适或输入信号幅值过大

B.β值过小

C. 直流电源U CC值过高

32.在基本放大电路中,提高直流电源UCC的值,其它电路参数不变,则直流负载线的低斜率。A

A.不变

B.增大

C. 减小

33.对基本放大电路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输入与输出信号反相

B.输入与输出信号同相

C. 输入电阻较大

34.采用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

B.带负载能力增强

C. 提高了电压放大倍数

35.对射极输出器而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 电压放大倍数大于1

B.带负载能力强

C.输入与输出信号同相

D. 输出电阻高

36.在基本放大电路中,影响直流负载线斜率大小的是。A

A. R C的值的值 C. R B的值 D.β值

37.图示分压偏置放大电路中,若减小R B2,则集电极电流I C。A

A. 增大

B. 减小

C.不变

38.图示分压偏置放大电路中,若增大R B2,则集电极电流I C。A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39.在单级共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入电压信号和输出电压信号的相位是。A

A.反相

B. 同相

C.相差90o

40.在单级射极输出器放大电路中,输入电压信号和输出电压信号的相位是。A

A.同相

B.反相

C.相差90o

三、计算题

1、共射放大电路中,U CC =12V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40,r be =1K Ω,R B =300K Ω,R C =4K Ω,R L =4K Ω。求(1)接入负载电阻R L 前、后的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 o

\

解:(1)接入负载电阻R L 前:

A u = -βR C /r be = -40×4/1= -160

接入负载电阻R L 后:

A u = -β

(R C 04.010300123

=?=≈-=B CC B BE CC B R U R U U I mA 5.104.05.37=?==B C I I βmA 65.1412=?-=-=C C CC CE I R U U 2//=='L C L

R R R 75125.37-=-='-=be L u r R A β2001

5.280//-=?-=-=be L C u r R R A βΩ=≈=k 1//i be be B r r R R Ω=≈k 5o C R R 图示电路中,已知U C C =12V ,晶体管的

=100,100=B R k Ω。求

(1)当i U =0V 时,测得U B E =,若要基极电流I B =20μA , 则B

R '和R W 之和R B 等于多少而若测得U C E =6V ,则R c 等于多少

(2)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则电压放大倍数u

A

等于多少若负载电阻R L 值与R C 相等,则带上负载后输出电压有效值o U 等于多少)

!

解:(1)565/)(=-=B BE CC B I U U R (Ωk )

3/=-=B CE CC C I U U R β(Ωk )

(2)120005.

06

.0-==-=i o

u U U A

0.3V U '

o L

C L O =?=U R R R +

5、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中,已知 U CC = 12V ,R C = 4 k ,R L = 4 k ,R B = 300 k ,

r b e =1k Ω,β=,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值、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 04.01030012

3=?=≈-=B

CC B BE CC B R U R U U

I (mA )

5.104.05.37=?==B C I I β(mA )

65.1412=?-=-=C C CC CE I R U U (V )

$

2//=='L C L R R R (k )

751)

4//4(5.37)

//(-=?-=-=?be L C U r R R A β

r i =R B i U o U Ω=-=-====-=

k 57002

.06.012A 02.0),(2mA,2B BE CC B C B c CE CC C I U U R m I I R U U I β分 1001100i o -=-=-=U U A u Ω=∴?=-=k 1 1

R -100 'L L ,be 'L R r R A u β 而Ω=∴=+=+k 5.1 1

1 R 1 31 111 L L L c R R R R L 即,7.0=BE U u A V 2CC b2

b1b1B =?+≈V R R R U A 3.117.02e BE BQ E =-=-=≈R U U I I C 40502===βC B I I 2.4)15(3.112)(=+?-=+-=E C C CC CE R R I U U 5.2//=='L C L

R R R 1251

5.250)(be L c -=?-=-=r R R A u ∥β 7.0=BE U V R R R U U B B B CC B 58.5221=+=mA R U U I I E BE B E C 2.35.17.058.5=-=-=≈mA I I C B 048.0662.3===βV I R R U U C E C CC CE

64.82.3)5.13.3(24)(=?+-=+-=

7.0=BE U u A V R R R U U B B B CC B 3.422

1=+=mA R U U I I E BE B E C 8.127.03.4=-=-=≈mA I I C B 036.0508.1===βV I R R U U C E C CC

CE 68.1)23(15)(=?+-=+-=10016//350'-=?-=-=be L u r R A β7.0=BE U u A 0u A 21.53.31.53.3//≈+?=='L C L R R R 120'-=-=be L u r R A β1980-=-=be

C u r R A βΩ=≈Ω≈==K R r K R R r r C B B be i 3.3110//33//1////021,7.0=BE U u A 5.13

333//=+?=='L C L R R R 901

3//360'-=?-=-=be L u r R A βΩ=≈Ω≈==K R r K R R r r C B B be i 3110//20//1////021,7.0=BE U

u A ,031.01613007.012)1(mA R R U U I e b BE CC B =?+-=++-=β,mA I I B C 88.1031.060=?==β,

)()(V R I I R I U U E

B C C C CC CE 36.41

031.088.1388.112=?+-?-=+--=901

3//360'-=?-=-=be L u r R A β,,Ω=≈Ω===K R r K R r r C b be i 31300//1//07.0=BE U u A s U i U o U ,9013//360'-=?-=-=?

be L u r R A β,,Ω=≈Ω≈==K R r K R r r C b be i 31300//1//0mV U r R r U s i s i i 326.3109967

.029967.0=?+=+=)3.0300326.390V mV U A U i u o ==?==?

∞=L R 5.0=be U u

A 2121002020211=?+=?+=CC

B B B B U R R R U 1505.15.450-=?-='-=be L u r R A β ?u A ∞=L R ΩΩ

=be U B B C B B B C E CC R I R I R I R I U ++=+=)1(β37)1(=++=B C CC B R R U I β1.11037303=??==-B C I I β8.3=-=C E CC CE R I U U u A 40300/.012(/)(=-=-=B BE CC B R U U I 24050=?==B C I I β4

4212=?-=-=C C CC CE R I U U 1001/)4//4(50/)//(/-=-=-==be L C i o u r R R u u A β∞=L R ΩΩΩΩ0=be U V 。

试计算此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u A ,并画出它的微变等效电路。

解:⑴11090

1010211=?+=?+=CC B B B B U R R R U (V) 故 UE =UB -Ube ==(V), IC ≈IE =UE /RE =1(mA)

IB =IC /β≈33(μA), UCE =UCC -IC (RC +RE )=5(V) 《

⑵电压放大倍数1505.15.450-=?-='-=be L u r R A β

(3)

18、△ 图示放大电路中,若测得UB =,UC =3V ,而电源电压为12V ,己知RC =3K Ω,T为硅管,0=BE U .7V ,试求IC =RE =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

解:R C 两端的电压为:U CC -U C =12-3=9V

所以33

312=-=-=C C CC C R U U I (mA ) 5.27.02.3=-=-=BE B E U U U (V )

83.03

5.2===E E E I U R (KΩ) 由于U B >U C ,所以三极管集电结处于正向偏置,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工作点不合适。

19、△电路如图所示,UCC=12V,RC=3KΩ, 100==ββ,rbe =KΩ,电容C 1、C 2足够大。

(1)要使静态时UCE=6V ,RB的阻值大约是多少

(2)计算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u A ;

(3)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解:(1)IC =2mA,IB =20μA,RB =565Ω(或RB ≈600K Ω)

(2)5.1876

.13100-=?-='-=be L u r R A β (3)微变等效电路如下:

20.射极输出器的直流通路如图所示,已知,U CC =6V ,β=49,RC =2k Ω,RB =100k Ω,取0=be U V 。试计算:(1)各静态值B I 、C I 、CE U ;(2)画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解:(1)03.02)491(10006)1(=?++-=++-=E B BE CC B R R U U I β(mA ) 47.103.049=?==B C I I β(mA )

32)03.047.1(6=?+-=-=E E CC CE R I U U (V)

(2)

(3)

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集及答案

第二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题某集成运放的一个偏置电路如图题所示,设T1、T2管的参数完全相同。问: (1) T1、T2和R组成什么电路 (2) I C2与I REF有什么关系写出I C2的表达式。 图题解:(1) T1、T2和R2组成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2) REF BE CC REF C R V V I I - = = 2 题在图题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80,r be=2 k。 (1) 求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vd A 。

图题解:(1) R i =2(r be +R e )=2×(2+= k Ω R o =2R c =10 k Ω (2) 6605 .08125 80)1(-=?+?-=β++β- =e be c vd R r R A 题 在图题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 1 = 2 =100,V BE =,且r bb ′=200,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 大倍数2 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 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问v C2相对于静态值变化了多少

e 点电位v E 变化了多少 解:(1) 求静态工作点: mA 56.010 2101/107 122)1/(1=?+-=+β+-= e b BE EE CQ R R V V I V 7.07.010100 56 .01-≈-?- =--=BE b BQ E V R I V V 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 若将R c1短路,则 mA 56.021==Q C Q C I I (不变) V 7.127.0121=+=-=E CC Q CE V V V V 1.77.01056.0122=+?-=--=E c CQ CC Q CE V R I V V (不变)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Ω=?+=β++=k 9.456 .026 101200) 1('EQ T bb be I V r r Ω=+?=+=k 8.29)9.410(2)(2be b id r R R 5.338 .2910100)(22 =?=+β=be b c d r R R A (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 5.0201019.41010 1002)1(2 -=?++?-=β++β-=e be b c c R r R R A 675.05.332 2===c d CMR A A K (即)

实验三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三功率放大电路实验 报告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及输出功率、效率的测量方法; 2.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外围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箱 2. 示波器 3. 万用表 4. 电流表 有关试验方法的说明: (1)测量最大不失真功率:max O P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频率信号;Vi置最小 (Vi<20mV);在放大器的输出端街上示波器和毫伏表,逐渐增大Vi, 使示波器显示出最大不失真波形,用毫伏表测出电压有效值mox O V,则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 (2)测量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 在保持Vo为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的情况下,由电流表测量直流电源Vcc的输出电流E I,此时电源Vcc提供的直流输出功率为: 注:此处Vcc应为正负电源之差。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为: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实验电路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1、连接电路: 接入正负电源(+V CC、-V EE) 接入负载电阻R L 串入电流表 2、打开电源开关,记录电流表的读数,即为静态电流I E

3、将电流表换至较高档位,接入输入信号v i,按后面要求进行测量。 负载电阻R L=时, 按表分别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峰值为2V和4V时的电流I E,计算输出功率P O、电源供给功率P E和效率η; 逐渐增大输入电压,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记录最大不失真时的输出电压的峰值v omax和电流I E,并计算此时的输出功率P O,电源供给功率P E 和效率η,填表。 实验需要测量的数值有I E和V omax ,P O,P E ,η由实验数据计算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实验注意事项: 功率放大器输出大电压大电流,工作在极限状态,产热较多,需要谨慎操作防止烧毁功放; I时刻监视电流表防止电流超过电流表在测量最大不失真电压时的E 量程; V时,一定使输入电压Vi置最小,然后逐渐测量最大不失真电压max O 慢慢增大输入Vi 。

最新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答案

2-2 电路如图2-35所示,已知V CC =12 V ,R C =2 k Ω,晶体管的β=60,U BE =0.3 V , I CEO =0.1 mA ,要求: (1) 如果欲将I C 调到1.5 mA,试计算R B 应取多大值?(2) 如果欲将U CE 调到3 V ,试问R B 应取多大 值? 图2-35 题2-2图 解:1)C B 1.5I βI mA == B 0(12)0.3 1.5/600.025B I mA R ---=== 所以B 468R k =Ω 2)C 3 123 4.5210 I mA -= =?,B 0(12)0.34.5/600.075B I mA R ---===所以B 156R k =Ω 2-3 电路图2-36所示,已知晶体管的β=60,r be k =1Ω,BE U =0.7 V ,试求:(1)静态工作点 I B ,I C ,U CE ;(2) 电压放大倍数;(3) 若输入电压 mV sin 210i t u ω=,则输出电压U o 的有效值为多少? V 图2-36 题2-3图 解:1)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B 120.7 0.04270 I mA -= = C B 0.0460 2.4I I mA β==?= CE 12 2.43 4.8U V =-?= 2)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 o L u i be 6031801 U βR A U r '-?= =-==- 3)0180101800u i U A U =?=?=V 所以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1800V 1.放大器中的信号是交、直流共存的。交流信号是被放大的量;直流信号的作用是使放大器工作在放大状态,且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不失真地放大交流信号。 2.若要使放大器正常地放大交流信号,必须设置好工作状态及工作点,这首先需要作直流量的计算;

检测和转换技术试题,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检测与转换技术》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以下哪一种情况可能产生随机误差 A 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 B 检测装置的指示刻度不准 C 许多因素微小变化的总和 D 传感器的不稳定 2、2、下列四个选项中,关于相对误差特征正确的是 A 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 B 量纲与被测量有关 C 不能反映误差的大小和方向 D 能反映测量工作的精细程度 3、3、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 A 1Kg B 10% C D 10Kg 4、下列传感器的应用中哪个适合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A 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B金属工件表面光洁度的测定 C 金属材料厚度测量 D 金属材料内部杂质的检测 5、下列温度传感器中,测量温度范围较大的是 A 热电偶 B 铜热电阻 C 半导体热敏电阻 D 铂热电阻 6、下列哪一种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 A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B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C 变介质式电容传感器D螺管式自感传感器 7.下列温度测量中哪一种热惯性小,适合温度的快速测量 A 用热电偶测量温度 B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C 用铜热电阻测量温度 D 用铂热电阻测量温度 8、用下哪一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 A 采用差动电桥 B 采用电流源供电 C 采用有源电路 D 采用双差电桥 9、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 A 代替方法 B 交换方法 C 采用温度补偿方法 D 采用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10、影响检测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 A 使用寿命 B 标定测值的变化 C 反应时间 D 分辨率 二、创新思考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设计一种肺活量测量装置,并简述原理。(试考虑2种以上的传感器) 2. 检测液位一般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试考虑2种以上方法) 三、某全对称电桥接有阻值为100Ω、灵敏度为2的电阻应变片,若电桥工作电压为6伏,应变片承受2000×10-6的微应变力,试求:(15分) 1、单臂电桥的开路输出电压U0的大小 2、单臂电桥的非线性误差δf的大小 3、要进一步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什么措施 四、对容器中一溶液的浓度共测量15次,结果为: ,,,,,,,, ,,,,,,% 试判断并剔除异常值。(15分) 五、试用所学的传感器知识设计一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画出示意图并说明工作原理)(20分)

低频典型例题--部分参考答案

复习题 一、填空: 1.为使BJT发射区发射电子,集电区收集电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发射极正偏,集电极 反偏)。 2.N型半导体是在纯硅或锗中加入(磷(+5))元素物质后形成的杂质半导体。 3.差分放大电路对(差模)信号有放大作用,对(共模)信号起到抑制作用。 4.在电容滤波和电感滤波中,(电感)滤波适用于大电流负载,(电容)滤波的直流输出电压高。 5.集成运放主要包括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和 ( 偏置)电路。其中输入级一般采用( 差分放大)电路。 6.为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为稳定放大器 的输出电压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7.甲类功放电路相比,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优点是(效率高,管耗小),其最高效率可达到( 78.5% ),但容易产生(交越)失真。 8.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多级放大电路,它的输入级常采用差分电路形式,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克服(零漂、温漂)。 9.若放大器输入信号电压为1mV,输出电压为1V,加入负反馈后,为达到同样输出需要的输入信号为10mV,该电路的反馈深度为( 10 )。 10.产生1Hz~1MHz范围内的低频信号一般采用( RC )振荡器,而产生1MHz以上的高频信号一般采用( LC )振荡器。 11.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作用,稳压二极管用作稳压元件时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 12.晶体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控制型器件,当工作在饱和区时应使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而场效应管是一种( 电压控制电流 ) 控制型器件。 13.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电压增益、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的(直接)耦合方式的多级放大电路。 14.差分放大电路有四种输入-输出方式,其差模电压增益大小与输(出)有关而与输(入)方式无关。 15.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音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多级放大器级联的特点与性能; 2)学会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分析并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掌握设计的基本过程与分析方法; 3)学会使用Multisim、Pspice等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学会Altium Designer使用进行PCB制版,最后焊接做成实物,学会对实际功放的测试调试方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4)培养设计开发过程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1)设计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形式不限),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Ω。要求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多级电压、功率放大,所设计的电路满足以下基本指标: (1)频带宽度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 (2)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 (3)输入阻抗:≥10kΩ; (4)放大倍数:≥40dB; (5)具有音调控制功能:低音100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高音10kHz 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 (6)所设计的电路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7)具有合适频响宽度、保真度要好、动态特性好。 发挥部分: (1)增加电路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2)尽量提高放大器效率; (3)尽量降低放大器电源电压; (4)采用交流220V,50Hz电源供电。 2)实物要求 正确理解有关要求,完成系统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画出电路原理图; (2)确定元器件及元件参数; (3)进行电路模拟仿真; (4)SCH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5)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6)PCB版图制作与焊接; (7)电路调试及参数测量。 三、实验内容与原理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电子音响设备,它主要应用于对弱音频信号的放大以及音频信号的传输增强和处理。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如图1所示。 v 图1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组成框图 1)前置放大级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出驱动扬声器。声音源的种类有多种,如传声器(话筒)、电唱机、录音机(放音磁头)、CD 唱机及线路传输等,这些声音源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一般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话,对于输入过低的信号,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假如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这样将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所以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另外在各种声音源中,除了信号的幅度差别外,它们的频率特性有的也不同,如电唱机输出信号和磁带放音的输出信号频率特性曲线呈上翘形,即低音被衰减,高音被提升。对于这样的输入信号,在进行功率放大器之前,需要进行频率补偿,使其频率特性曲线恢复到接近平坦的状态,即加入频率均衡网络放大器。 对于话筒和线路输入信号,一般只需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和衰减,不需要进行频率均衡。前置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一是使话筒的输出阻抗与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相匹配;二是使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由于话筒输出信号非常微弱,一般只有100μV~几毫伏,所以前置放大器输入级的噪声对整个放大器的信噪比影响很大。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级首先采用低噪声电路,对于由晶体管组成的分立元件组成的前置放大器,首先要选择低噪声的晶体管,另外还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由于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一般比晶体管小,而且它几乎与静态工作点无关,在要求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的情况下,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解答

第2章自测题、习题解答 自测题2 一、在括号内用“”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4)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5)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6)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 (7)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解:(1)×(2)√(3)×(4)×(5)√(6)×(7)× 二、试分析图所示各电路是否能够放大正弦交流信号,简述理由。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2-2 解: (a)不能。因为输入信号被直流电源U B B短路。 (b)可能。 (c)不能。因为输入信号作用于基极与地之间,不能驮载(叠加)在静态电压之上,必然失真。 (d)不能。晶体管将因发射结电压过大而损坏。 (e)不能。因为输入信号被C2短路。 (f)不能。因为输出信号被U C C短路,恒为零。 (g)可能。 (h)可能。

(i )不能。因为T 截止。 三、在图T2-3所示电路中, 已知U CC =12V ,晶体管的=100,' b R =100k Ω。填空:要求先填文字表达式后填得数。 (1)当i U =0V 时,测得U BEQ =,若要基极电流I BQ =20μA , 则' b R 和R W 之和R b = ≈ k Ω;而若测得U CEQ =6V ,则R c = ≈ k Ω。 (2)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i U =5mV 时,输出电压 有效值o U =, 则电压放大倍数u A = ≈ 。 (3) 若负载电阻R L 值与R C 相等 ,则带上负载后输出电压有效值 o U = = V 。 解:(1)3 )( 565 )(BQ CEQ CC BQ BEQ CC ,;, I U U I U U 。 ( 2 ) ' L o i o C L 120 (3) 0.3R U U U R R -;+ 图T2-3 四、已知图T2-3所示电路中U CC =12V ,R C =3k Ω,静态管压降U CEQ =6V ;并在输出端加负载电阻R L ,其阻值为3k Ω。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1)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U om ≈ ; (2)当i U =1mV 时,若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减小R W ,则输出电压的幅值将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3)在i U =1mV 时,将R w 调到输出电压最大且刚好不失真,若此时增大输入电压,则输出电压波形将 ; A.顶部失真 B.底部失真 C.为正弦波 (4)若发现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则为消除失真,可将 。 减小 减小 减小 解:(1)A (2)C (3)B (4)B

传感器试题和答案解析

1、已知一等强度梁测力系统, R x 为电阻应变片,应变片灵敏系数 K=2,未 受应变时,R < = 100 ?。当试件受力 F 时,应变片承受平均应变 £ = 1000卩m/m , 求: (1) 应变片电阻变化量 ? R <和电阻相对变化量? R x /R x 。 (2) 将电阻应变片 R <置于单臂测量电桥,电桥电源电压为直流 3V, 求电桥输出电压及电桥非线性误差。 (3) 若要使电桥电压灵敏度分别为单臂工作时的两倍和四倍,应采取 解: (1) RX K R X R X K R X 2 1000 100 0.2() 化时,电桥输出电压为 U O (3)要使电桥电压灵敏度为单臂工作时的 2倍,则应该在等强度梁的正反面对应贴上两 个相同的应变片,一个受拉应变,一个受压应变,接入电桥相邻桥臂,形成半桥差动电桥, 且取其他桥臂电阻也为 Rx 。 1 R X 此时,U o — E - 0.003(V),r L 0 2 R X 要使电桥电压灵敏度为单臂工作时的 4倍,则应该在等强度梁的正反面对应贴上四个相 同的应变片,2个受拉应变,2个受压应变,形成全桥差动电桥。 2、有一个以空气为介质的变面积型平板电容传感器(见下图) 。其中 a=16mm,b=24mm,两极板间距为4mm 。一块极板分别沿长度和宽度方向在原始位置 上平移了 5mm ,求: R X R X 0.2 100 0.2% (2)将电阻应变片 Rx 置于单臂测量电桥,取其他桥臂电阻也为 Rx 。当Rx 有? Rx 的变 R X R X U O (云r i )E 3 (100 0.2 丄) 200 0.2 2 0.0015(V) 非线性误差: r L R X /2R X 1 R X /2R X 100% 0.1% 此时,U o R X R X 0.006(V),r L 0

差分放大器AD813x常见问题解答

差分放大器AD813x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如何计算差分放大器电路的增益,如何分析差分放大器电路? 答案:如图所示,差分放大电路分析的基本原则与普通运算放大器中虚断虚短原则相同,同 时还具有其特有的分析原则: 差分放大器电路分析图 1.同向反向输入端的电流为零,即虚断原则。 2.同向反相输入端的电压相同,即虚短原则。 3.输出的差分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差180度,以Vocm共模电压为中心对称。 4.依照上述三个原则,差分信号的增益为Gain=R F/R G。 问题:为什么电路的输出不正确? 答案:对于差分放大器的应用来讲,要得到正确的输出,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输出信号的摆幅必须在数据手册指定的范围内。以AD8137为例,在单电源5V的情况下,V out-与V out+都必须在450mV~4.55V之内(见下表) 2.输入端信号的范围必须在数据手册指定的范围之内。以AD8137为例,在单电源5V的情况下,+IN与-IN的电压必须在1~4V之内。(见下表) 数据手册单电源5V供电的芯片指标

在你的电路中,一定要先进行分析计算,检查输出端电压和输入端共模信号的范围是否在数据手册指定范围之内(请注意电源电压的条件)。对于单电源供电的情况,更容易出现问题。 下面我们以AD8137举例说明怎样判断电路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AD8137双电源供电放大电路 如图,这是AD8137在+/-5V电源供电情况下的一个放大电路。输入是一个8Vpp的信号。按照虚短、虚断的原则,根据2.1的分析,差分信号增益是1,即,差分输出每一端的摆幅都是+/-2V,但相位相差180度。由于Vocm加入了2.5V的共模电压,因此得到Voutp和Voutn的电压为2.5V+/-2.0 V和2.5V-/+2.0V,即0.5V~4.5V的范围内。这个信号范围符合数据手册+/-5V电源供电情况下的指标(-4.55V~+4.55V)。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分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实验类型: 研究探索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学习手工焊接和电路布局组装方法。 3、提高电子电路的综合调试能力。 4、通过myDAQ 来分析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也即音响系统放大器,用于对音频信号的处理和放大。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 作为音响系统中的放大设备,它接受的信号源有多种形式,通常有话筒输出、唱机输出、录音输出和调谐器输出。它们的输出信号差异很大,因此,音频功放电路中设置前置放大级以适应不同信号源的输入。 为了满足听众对频响的要求和弥补设置了音调控制放大器,希望能对高音、低音部分的频率特性进行调节扬声器系统的频率响应不足,。 为了充分地推动扬声器,通常音响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能输出数十瓦以上功率,而高级音响系统的功放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几百瓦以上。 扩音机的整机电路如下图所示,按其构成,可分为前置放大级,音调控制级和功率放大级三部分。 装 订 线

前置放大电路: 前置放大级输入阻抗较高,输出阻抗较低。前置放大级的性能对整个音频功放电路的影响很大,为了减小噪声,前置级通常要选用低噪声的运放。 由A1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是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同相输入比例放大器。 理想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23 1R R A vf + = 输入电阻:1R R if = 输出电阻:0of =R 功率放大级: 对于功率放大级,除了输出功率应满足技术指标外,还要求电路的效率高、非线性失真小、输出与音箱负载相匹配,否则将会影响放音效果。 集成功率放大器通常有OTL 和OCL 两种电路结构形式。OTL 功放的优点是只需单电源供电,缺点是输出要通过大电容与负载耦合,因此低频响应较差;OCL 功放的优点是输出与负载可直接耦合,频响特性较好,但需要用双电源供电。(实验室提供本功能模块) 本实验电路的功率放大级由集成功率器件TDA2030A 连成OCL 电路输出形式。 TDA2030A 功率集成电路具有转换速率高,失真小,输出功率大,外围电路简单等特点,采用5脚塑料封装结构。其中1脚为同相输入端;2脚为反相输入端;3脚为负电源;4脚为输出端; 5脚为正电源。 功放级电路中,电容C15、C16用作电源滤波。D1和D2为防止输出端的瞬时过电压损坏芯片的保护二极管。R11、C10为输出端校正网络以补偿感性负载,其作用是把扬声器的电感性负载补偿接近纯电阻性,避免自激和过电压。 图中通过R10、R9、C9引入了深度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由于接入C9,直流反馈系数F ′=1。对于交流信号而言,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答案

习 题 2.1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三种组态的BJT 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熟练估算其直流工作点、交流指标。 2.熟悉三种组态的BJT 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差异。 3.熟练掌握BJT 放大电路的模型分析法:会根据BJT 的直流模型作静态分析;根据交流小信号模型作动态分析。 4.熟悉图解法。 5.了解射极偏置电路稳定工作点的原理、作电流源的原理以及电流源的应用 2-1 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适当增大R C ,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将有何变化。 A .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变大; B .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不变 C .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大; D .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小 解:共射放大电路C be //(L u R R A r β =-,o C r R = 所以选择a 2-2 电路如图2-35所示,已知V CC =12 V ,R C =2 k Ω,晶体管的β=60,U BE =0.3 V , I CEO =0.1 mA ,要求: (1) 如果欲将I C 调到1.5 mA,试计算R B 应取多大值?(2) 如果欲将U CE 调到3 V ,试问R B 应取多大 值? 图2-35 题2-2图 解:1)C B 1.5I βI mA == B 0(12)0.3 1.5/600.025B I mA R ---=== 所以B 468R k =Ω 2)C 3 123 4.5210I mA -= =?,B 0(12)0.34.5/600.075B I mA R ---===所以B 156R k =Ω 2-3 电路图2-36所示,已知晶体管的β=60,r be k =1Ω,BE U =0.7 V ,试求:(1)静态工作点 I B ,I C ,U CE ;(2) 电压放大倍数;(3) 若输入电压 mV sin 210i t u ω=,则输出电压U o 的有效值为多少?

传感器题库与参考答案-2012043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复习题库 第一章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P1-16) 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P1—2(P16习题1) 答: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测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其他辅助部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与被检出被测对象的待测信息(非电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所感受(或响应)出的信息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信号调节电路是能把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辅助电路通常包括电源,即交、直流供电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感器都必须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如果敏感元件直接输出的是电量,它就同时兼为转换元件。 加附图1-1。 2、什么叫做传感的静态特性?(笔记) 答:传感的静态特性是传感器在静态信号的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线性度。就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 (2)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增量与输入增量的比值。 (3)重复性。表示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多次测试时,所得其输出特性曲线不一致性的程度。 (4)迟滞现象。表明传感器在正向行程和反向行程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5)分辨率。是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6)稳定性。 (7)漂移。是指在外界的干扰下,输出量发生与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3、什么叫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笔记) 传感器在动态信号的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性能指标?它们各自公式是什么?(P10-12、P16习题3) 答:线性度:%100max ??±=ES Y E 灵敏度:x y S n ??= 重复性:%100max ??±=Es x Y E 迟滞现象:%100max ??=FS m Y E 分辨率:传感器的分辨率是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min x ?,有时也用该值相对满量程输入值的百分数??? ? ????%100min FS X x 表示。 以及稳定性和漂移。 5、传感器数学模型的一般描述方法有哪些?(P16习题5) 答:传感器数学模型可分为静态和动态数学模型。其中,传感器静态数学模型一般多用多项式来描述,而动态数学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等来描述。

放大电路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而接近于1, 输入电阻高 、 输出电阻低 。 2.三极管的偏置情况为 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3.射极输出器可以用作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是因为射极输出器的 输入电阻高 。 4.射极输出器可以用作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级,是因为射极输出器的 输出电阻低 。 5.常用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的电路为 分压式偏置放大 电路。 6.为使电压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能正常工作,必须选择合适的 静态工作点 。 7.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分析就是要计算静态工作点,即计算 I B 、 I C 、 U CE 三个值。 8.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的 集电极 极是输入、输出回路公共端。 9.共集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是因为信号从 发射极 极输出而得名。() 10.射极输出器又称为电压跟随器,是因为其电压放大倍数 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 。 11.画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时,电路中的电容应 断开 。 12.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电路中的电容应 短路 。 13.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容易产生 饱和 失真。 14.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低,容易产生 截止 失真。 15.放大电路有交流信号时的状态称为 动态 。 16.当 输入信号为零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静态。 17.当 输入信号不为零 时,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称为动态。 18.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方法有 估算法 、 图解法 。 19.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有 微变等效电路法 、 图解法 。 20.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能量来自 直流电源 。 二、选择题 1、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C C =12V ,晶体管的β=100,' b R =100k Ω。当i U =0V 时, 测得U B E =0.7V ,若要基极电流I B =20μA ,则R W 为 k Ω。A A. 465 B. 565 C.400 D.300 2.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C C =12V ,晶体管的β=100,若测得I B =20μA ,U C E =6V ,则R c = k Ω。A A.3 B.4 C.6 D.300

基本放大电路参考答案

练习七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 号 1.图示电路中,稳压管用来为三极管提供稳定的基极偏置电压。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I ZM =50mA ,R B =220k Ω,R E =2k Ω, R C =1k Ω,U CC =12V ,三极管为硅管(U BE =),试求三极管的集电 极电流和所消耗的功率。若欲使给定的工作电流I C =1mA ,则 R E 应选择多大 解:227 .07.4=-=-= ≈k R U U I I E BE Z C E mA ; 6)21(212)(=+?-=+-=E C C CC CE R R I U U V 1262=?==CE C C U I P mW 41 7 .07.4=-≈ E R k Ω 2.分压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B1=30k Ω,R B2=10k Ω, U CC =12V ,β=80,R E1=Ω,R E2=2k Ω,R L = k Ω,R C = k Ω,R S = k Ω, 设U BE =。 ⑴确定静态工作点。 ⑵计算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⑶若U o =400mV ,求信号源电压为多大 o

⑷当R E1=0时,信号源电压保持不变,求此时的输出电压。 解:⑴31210 3010 212=?+=+= CC B B B B U R R R V V ; 1.12 1.07 .0321=+-=+-= ≈E E BE B E C R R U V I I mA ;75.1380/1.1/===βC B I I μA ; 08.4)21.01.5(1.112)(=++?-=+-=E C C CC CE R R I U U V ⑵微变等效电路如图。 1.220901 .1268020026200≈Ω=?+=+=C be I r β k Ω 34.4]1.0811.2//[10//30])1(//[//121=?+=++=E be B B i R r R R r βk Ω; 1.5==C o R r k Ω ⑶因为: 6.171 .0811.21 .5//1.58034.46.034.4)1(//1 =?+?-?+= ++-+== E be C L S i i s o US R r R R R R R e u A ββ 所以:7.226 .17400 == s e mV ⑷当R E1=0时,7.22=s e mV ,求此时的输出电压 此时,15.127.032=-=-=≈E BE B E C R U V I I mA 0.2200815 .126 8020026200≈Ω=?+=+=C be I r βk Ω 2////21=≈=be be B B i r r R R r k Ω; 17817.222 1.5//1.58034.46.034.4//=??-?+=-+= =s be C L S i i s US o e r R R R R R e A u βmV =

版题库监测监控技能答案

第三部分安全技术理论知识 单选题一、 1.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A)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寄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A)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A.1,7,7B.2,7,10C.1,10,7D.1,7,10 2.必须每天检查矿井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员;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先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须在(D)内对2种设备调校完毕。 A.14hB.48hC.2hD.8h 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相对误差必须小于(C)。制备所用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C)的高纯度甲烷气体。A.10%,99.9%B.10%,90% C.5%,99.9%D.5%,90% 4.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A)。A.≥1.0%CH,≥1.5%CH,<1.0%CH 444B.≥1.5%CH,≥1.5%CH,<1.0%CH 444C.≥0.5%CH,≥1.0%CH,<0.5%CH 444D.≥1.5%CH,≥2.0%CH,<1.5%CH 4445.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

电浓度分别是(B)。 A.≥1.0%CH,≥1.5%CH,<1.0%CH 444B.≥1.0%CH,≥1.0%CH,<1.0%CH 444C.≥1.0%CH,≥1.5%CH,<1.5%CH 444D.≥1.5%CH,≥2.0%CH,<1.5%CH 4446.专用排瓦斯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C)。 A.≥1.0%CH,≥1.5%CH,<1.0%CH 444B.≥1.5%CH,≥1.5%CH,<1.5%CH 444C.≥2.5%CH,≥2.5%CH,<2.5%CH 444D.≥1.5%CH,≥2.0%CH,<1.5%CH 4447.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D复电浓度分别是(. A.≥2.0%CH,≥2.5%CH,<2.0%CH 444B.≥1.5%CH,≥1.5%CH,<1.5%CH 444C.≥1.0%CH,≥1.5%CH,<1.0%CH 444D.≥0.5%CH,≥0.5%CH,<0.5%CH 4448.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A)。 A.≥0.5%CH,≥0.5%CH,<0.5%CH 444B.≥1.5%CH,≥1.5%CH,<1.5%CH 444C.≥1.0%CH,≥1.5%CH,<1.0%CH 444D.≥1.5%CH,≥2.0%CH,<1.5%CH 4449.采煤机的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A)。A.≥1.0%CH,≥1.5%CH,<1.0%CH 444B.≥1.5%CH,≥1.5%CH,<1.5%CH 444C.≥0.5%CH,≥1.0%CH,<0.5%CH 444D.≥1.5%CH,≥2.0%CH,<1.5%CH 44410.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A)。 A.≥1.0%CH,≥1.5%CH,<1.0%CH 444B.≥1.5%CH,≥1.5%CH,<1.5%CH 444C.≥0.5%CH,≥1.0%CH,<0.5%CH 444D.≥1.5%CH,≥2.0%CH,<

集成运算放大器习题集及答案

第二章 题3.2.1 某集成运放的一个偏置电路如图题3.2.1所示,设T 1、T 2管的参数完全相同。问: (1) T 1、T 2和R 组成什么电路? (2) I C2与I REF 有什么关系?写出I C2的表达式。 图题3.2.1 解:(1) T 1、T 2和R 2组成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2) REF BE CC REF C R V V I I -==2 题3.2.2 在图题3.2.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 =80,r be =2 k Ω。 (1) 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 A 。 图题3.2.2 解:(1) R i =2(r be +R e )=2×(2+0.05)=4.1 k Ω R o =2R c =10 k Ω (2) 6605 .0812580)1(-=?+?-=β++β-=e be c vd R r R A 题3.2.3 在图题3.2.3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

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 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 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问v C2相对于静态值变化了多少?e 点电位v E 变化了多少? 解:(1) 求静态工作点: mA 56.010 2101/107122)1/(1=?+-=+β+-=e b BE EE CQ R R V V I V 7.07.010100 56.01-≈-?-=--=BE b BQ E V R I V V 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 若将R c1短路,则 mA 56.021==Q C Q C I I (不变) V 7.127.0121=+=-=E CC Q CE V V V V 1.77.01056.0122=+?-=--=E c CQ CC Q CE V R I V V (不变)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Ω=?+=β++=k 9.456 .026101200)1('EQ T bb be I V r r Ω=+?=+=k 8.29)9.410(2)(2be b id r R R 5.338 .2910100)(22=?=+β=be b c d r R R A (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 5.020 1019.410101002)1(2-=?++?-=β++β-=e be b c c R r R R A 675.05.332 2===c d CMR A A K (即36.5dB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 mV 109510521=-=-=I I Id v v v mV 1002 95105221=+=+=I I Ic v v v mV 285100)5.0(105.33222=?-+?=?+?=?Ic c I d d O v A v A v 所以,V O2相对于静态值增加了285 mV 。 由于E 点在差模等效电路中交流接地,在共模等效电路中V E 随共模输入电压的变化

实验三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及输出功率、效率的测量方法; 2.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外围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和集成功 率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箱 2. 示波器 3. 万用表 4. 电流表 有关试验方法的说明: (1) 测量最大不失真功率:max O P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入频率为1kHz 的正弦频率信号;Vi 置最小(Vi<20mV );在放大器的输出端街上示波器和毫伏表,逐渐增大Vi ,使示波器显示出最大不失真波形,用毫伏表测出电压有效值 mox O V ,则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 2max max O O L V P R = (2)测量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η: 在保持Vo 为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的情况下,由电流表测量直流电源Vcc 的输出电流E I ,此时电源Vcc 提供的直流输出功率为: ×E E CC P I V = 注:此处Vcc 应为正负电源之差。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为: max = O E P P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实验电路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1、连接电路: 接入正负电源(+V CC 、-V EE ) 接入负载电阻R L 串入电流表 2、打开电源开关,记录电流表的读数,即为静态电流I E 3、将电流表换至较高档位,接入输入信号v i ,按后面要求进行测量。 负载电阻R L = 时, 按表分别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峰值为2V 和4V 时的电流I E ,计算输出功率P O 、电源供给功率P E 和效率η; 逐渐增大输入电压,用示波器监视输出波形,记录最大不失真时的输出电压的峰值v omax 和电流I E ,并计算此时的输出功率P O ,电源供给功率P E 和效率η,填表。 峰值 I E P O P E 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