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中考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中考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中考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100套)

一、选择题

1.(2011浙江杭州,第5题)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答案】D

2.(2011年浙江衢州第11题)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 .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 .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

【答案】C

3.(2011浙江义乌,第11题)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

的是

A .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 .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 .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D

4.(2011浙江宁波,第14题)如图所示是北京交警2011年5月5日查酒驾时首用的阻

车器,其表面密布118根侧面有凹槽的铁钉。若汽车闯卡并驶上阻车器,铁钉将扎破轮胎,使它在30s 内彻底没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第11题

A .铁钉尖头向上,能增大对车胎的压强,利于扎破轮胎

B .铁钉的侧面有凹槽,能在铁钉扎破轮胎时迅速放气

C .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减小对地面压强

D .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因为车速减小,所以惯性也随之减小

【答案】D

5.(2011浙江宁波,第16题)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F 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 2的大小关系是( ▲ )

A .F 1小于F 2

B .F 1等于F 2

C .F 1大于F 2

D .无法比较

【答案】A

6.(2011浙江宁波,第20题)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

的作用,且

(第14题

图) (第16题

图)

运动过程中力F 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 )

【答案】D 7.(2011浙江温州,第5题)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 .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 .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 .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 .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答案】D

8.(2011浙江省台州市,第15题)如图所示是小明玩手指顶杆游戏时的情景,杆没有倾倒是由于( )

A .手指对杆没有做功

B .杆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指尖受杆挤压发生形变

A B C D

D.杆与手指间力的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

9.(2011浙江金华,第20题)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F甲所做的功一定小于F乙所做的功

C.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D

10.(2011浙江绍兴,第11题)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答案】A

11.(2011山东临沂,第I卷第5题)如图所示,一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12.(2011山东滨州,第10题).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推力为60N,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对乙的推力与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乙向后退,且始终受到60N 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13.(2011山东聊城,第Ⅰ卷第6题)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答案】C

14.(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题)如图是运动员一脚把足球踢向空中时的情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被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脚一直对它做功

C.由于惯性,足球离开脚后继续运动

D.足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答案】ACD

15.(2011江苏南京,第8题)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B.手指压笔尖,手指觉得痛

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

D.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落下

【答案】B

16.(2011江苏扬州,第10题)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受力

D.足球踢出去后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答案】D

17.(2011年福建省福州 第7题)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 .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答案】D

18.(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 第9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C .锤柄往下撞击板凳,锤头就能套紧在锤柄上,

D .贴在墙面上的吸盘受到拉力也不易脱落,是由于大B .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

墙是否竖直是应用了重力

A .鞋底、轮胎上有

凹凸不平的花纹是

19.(2011四川内江,第Ⅰ卷11题)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2mg

mg

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23

3

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3mg

【答案】A

20.(2011甘肃兰州,第5题)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是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 D

21.1、(2011四川成都,A卷第1题)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答案】C

22.(2011四川铜仁,第6题)电动机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动力设备,广泛地应用研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到电动机的是( C )

A.电热水器 B.电饭锅 C.洗衣机 D.电热毯

【答案】C

23.(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第9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我国速滑选手王濛打破世界记录,一人获得三枚金牌。有关王濛运动、领奖瞬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与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冲过终点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滑行

D.用力向后蹬冰面,会向前滑行,原因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

24.(2011年江苏省淮安市第10题)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5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A.3:5

B.2:5

C.5:3

D.1:1

【答案】D

25.(2011湖北黄石,第23题)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

D.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答案】C

26.(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第14题)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A.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中考)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专项模拟练习(含答案) (560).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学校: 一、选择题 1.(2分)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 ................................................. ()A.只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重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 C.只受到推力作用 D.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2.(2分)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最近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对人造成的伤害................................. ()A.车速太快B.车速太慢C.紧急刹车D.突然起动 3.(2分)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 ..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 C.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D.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 4.(2分)火车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一人在车厢地板上的P点竖直向上跳起0.5秒后落回到地板上。这个人的落地点是............................................................................. ()A.在P 点前方1米处B.在P点后方1米处 C.仍在P点处D.无法判断 5.(2分)下列现象中,物体是利用惯性而运动的是 ......................................................... ()A.汽车刹车的运动过程 B.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过程 C.从飞机上投下的救灾物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过程 D.钟摆从最高处向最低处摆动的过程 6.(2分)某旅客坐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里,竖直上抛一块橡皮球,下落时.............. ()

(完整word版)【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总结、典型例题及变式练习

牛顿第一定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3、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4、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要点梳理 要点1、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的实验与结论 伽利略的结论:当斜面水平时,小球由于无法到达这个的高度,而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尔的观点 笛卡尔的观点:小球的运动既不向左,也不向右,沿着直线一直以这个速度运行下去。(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的实验与结论 实验的结论:小车如果收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改变越慢,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 推论:若运动物体不受阻力,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概括(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说明:(1)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 (2)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原来运动着的足球,所受到的一切力都消失,足球将会怎样? (2)天花板上吊着的吊灯,所受到的一切力都消失,吊灯将会怎样?

要点2、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几点说明: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只有质量有关,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3、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可以说有惯性、具有惯性、由于惯性的原因,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或者惯 () 答案:B、D 解析:以杯内的水为研究对象,如果列车匀速运动,则杯内的水随列车一起匀速运动,整杯水运动情况一致,水面就是平的。列车向左运动突然刹车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左运动,会造成水面左端高,右端低。列车向右运动突然刹车时,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右运动,会造成水面右端高,左端低。水面右端高,左端低,还可能是列车突然向左开动,或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总复习: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基础)知识讲解

总复习: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基础) 责编:雒文丽 【考纲要求】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4、知道物体的惯性;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高清课堂力和运动专题《第三讲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和受力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诠释: 对定律的理解: 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考点二、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要点诠释: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

2019中考物理二力平衡

2019中考物理二力平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二力平衡知识点 1、二力平衡的概念: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合力为0,运动状态不变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合力不为0,运动状态改变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画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 ①大小相等 ②方向相反 ③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 ①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受力物体相同;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正好相反。 ②平衡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并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二力平衡典型例题 题目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

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答案 D 思路引导: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第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第二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题目 两只鸡蛋相碰时,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下列有关碰撞时相互间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 B.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C.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D.两只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

中考物理学考练重要规律 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试题

专题07 牛顿第一定律 专题学啥 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需要把握的问题 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 二、牛顿第一定律考查点 1.维持运动是否需要力 (1)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3.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专题考法 【例题1】(2019湖北宜昌)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 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B.小明的身上 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 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动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餐巾纸掉落,由于惯性餐巾纸仍然保持与 动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向前运动,由于餐巾纸处于小明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所 以会刚好落在小明的身上。 【例题2】(2018四川攀枝花)如图所示,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 (1)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了平面______。 (3)推理,若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_______(填“会”或 “不会”)改变,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而永远运动下去。 【答案】(1)保证每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粗糙程度 (3)不会;匀速直线

牛顿第一定律经典例题

《牛顿第一定律》典型例题 命题人:日期: 3、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任何外力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据有惯性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5、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绑到时有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到外力后惯性被克服掉了,运动状态才发生变化 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因为速度越大的物体越不容易停下来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6、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是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指向运动,可见() A.力是使物体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起跳,则() A.向北跳最远 B. 向南跳最远 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 D.无论向哪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8、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 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向汽车右侧方向跌倒 D.向汽车左侧方向跌倒 9、如图1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 1,m 2的两个小球,(m 1>m 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10、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11、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 .火车进站时 B .汽车转弯时 C .匀速上升的电梯 D .将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在空中飞 行时 12、如图2,桌面上有一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 小球的位置可能在桌面上的( ) A.A 点 B.B 点 C.O 点 D.无法确定 13、下列物体所受合外力是0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B .沿斜面匀速上行的物体 C .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D .停在斜坡上的汽车 14、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按相等的时间间隔,依次放出abc 三个小球, 不考虑空气m 1 图 1 O A B 图2

(完整版)初二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一、选择题 1.(2016镇江)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答案】B 2.(2016扬州)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A.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B.车辆具有惯性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D.人具有惯性 【答案】D 3.(2016扬州)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二力平衡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答案】D 4.(2016玉林)为防止因惯性可能造成的伤害,许多汽车上都配置安全带,但火车上却没有配置。主要原因是()A.人在火车上惯性消失了B.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C.火车极少急刹和突然加速D.人在火车上所受重力比在汽车上所受重力大 【答案】C 5. (2016雅安)如图所示, 木块竖立在小车上, 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考虑空气阻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 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 B. 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 那么木块将向左倾倒 C. 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6.(2016邵阳)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答案】C 7. (2016厦门)动车从启动到离站的过程中,其惯性() A.先不变后变大 B.保持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逐渐变大 【答案】B 8. (2016厦门)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着陆器向下喷气获得反推力,以较小速度向月面匀速降落。着陆器匀速降落时,重力与反推力() A.施力物体相同 B.是相互作用力 C.是一对平衡力 D.其合力向下 【答案】C 9.(多选)(2016河南)如图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 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AC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课后作业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课后作业 1 ?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 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 F> G+f B. F v G—f C. F=G+f D. F=G— f 2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下列答案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阻力 B. 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C. 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 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3 .如图,一物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B.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拉力F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 F沿竖直方向的分力 D.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的是() 4 .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如图,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 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相同砝码,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小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小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细绳拉小车的力与细绳拉托盘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6 ?足球进校园,深受同学们喜爱,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过程中,以下两个力是一对 平衡力的是( ) A.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草地对球的阻力 B.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 C. 球向前的惯性与草地对球的阻力 D. 球所受的重力与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7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另1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 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并通过调整 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_ (选填“能”或“不能”) 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 作是:___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 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卡片容易扭转. (]1 乙

《牛顿第一定律》典型例题及综合模拟

牛顿第一定律 典型例题及综合模拟 【典型例题】 例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 C. 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解析:对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定律反映的就是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故A选项正确. 对B,惯性与惯性定律二者的物理意义截然不同.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物体的惯性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惯性定律则是说: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所遵守的规律.惯性与惯性定律这二者极易混淆,只有从概念的物理意义上分析、对比,从而作出正确判断.故B选项错误。 对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就是由于物体不受外力和具有惯性.故C选项正确. 对D,由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可知,力就是迫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故D选项正确. 答案:A、C、D 点评:要辨析选择这一类的题目,必须明确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必须明确、区分、对比此题中的“力”、“惯性”、“惯性定律”、“运动状态”等概念的异同,以避免出现概念混淆,难辨是非的低级错误. 惯性与质量关系的定性分析 例2. 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粒中也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可用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

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 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九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4.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5.下面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 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 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 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 6.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 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的各表面光滑,上表面水平,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M 的水平上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后释放M,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 D.抛物线 二、填空题 8.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

中考物理试题—牛顿第一定律_惯性(最新整理)

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0(08大连)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C) 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 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4(08上海)如图3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其重力势能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他与滑梯接触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选填“滚动”可“滑动”)。当他滑至水平面进,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减小;滑动;惯性 5(08广东)如图1(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l(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B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D.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 11(08吉林)断开电风扇的开关后.电风扇的叶片不能立即停止转动是因为叶片具有_______,过一会儿叶片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叶片受到_______作用。 1I答案:惯性阻力(或摩擦力;或摩擦阻力;或空气阻力)19(08辽宁)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是:AD A.跳远时要助跑B.小型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C.苹果从树上落下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4(08南宁)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最下面的一个时,上面的棋子不会随下面的棋子飞出。这是因为上面的棋子B A.不受到力的作用B.具有惯性 C.没有惯性D.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5(08鸡西)在运动场上常见到这样一些场景,其中表现出的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D)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答案

xxxXXXXX 学校XXXX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 年级xx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1、如右图所示,根据汽车中乘客出现的情况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 .静止 B .突然刹车 C .突然开动 D .匀速行驶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3 、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 .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5、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A 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B 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 C 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 D 用力拉弓使弓弯曲 6、对生括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7、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A.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 B.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 C.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D.汽车具有惯性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 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 B.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程; 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D.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 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不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 C、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8.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和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从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_____. 4.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______,他会向跟车行______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倾倒. 5.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______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 6.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______汽车的牵引力. 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 8.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 9.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______;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______. 二、选择题 10.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讲义)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讲义) 一、知识点睛 1.斜面实验: (1)三次实验都要求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得出的结论: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阻力 越小,滑行的距离_______。 (3)伽利略的推论是: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 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4)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理论。 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想实验法), 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总保持_____状态 或_____________状态。 (2)理解: 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后,将保持_____________,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做什么运动,不受力后,物体都将保持撤去力之前那一刻的速度做______________。 ②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③力是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理解: ①惯性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都有惯性。 ②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与其它因素(运动状 态等)皆无关。 ③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4.二力平衡 (1)概念: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____ 或____________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初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牛顿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从变为运动或从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或 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或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 4.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他会向跟车行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倾倒. 5.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 6.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汽车的牵引力. 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 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N. 8.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和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和,这两个力的关系是. 9.重104N 的车厢,在103N 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 二、选择题 10.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12.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 A.在起跳点之后 B.在起跳点之前 C.仍在起跳点 D.无法确定 1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1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 16.我国公安部规定,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那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A.车速太快 B. 车速太慢 C.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 17.牛顿第一定律是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

牛顿第一定律易错题练习(1)

牛顿第一定律易错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2.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特技演员驾车冲向空中,在空中减速上升时,演员和车的惯性小于重力 B. 图中: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逐渐增大 C. 图中:足球在空中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足球受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D. 图中:人躺在“死海”水面上看报,海水给人的浮力大于重力 3.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 A.一直加速B.一直匀速C.先加速后匀速D.先加速后减速 4.“六一”假期,小明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汽车为研究对象,坐在汽车里的小明是运动的 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明身体将向前倾 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关闭发动机后,汽车不受力的作用,最终将停下来 5.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设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为v,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为F,则() A.F不断变小,v不断变小 B.F先变小后变大,v不断变小 C.F不断变小,v先变大后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v先变大后变小 6.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石块,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将是()(不计空气阻力)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教案

安庆蓝天实验学校中学物理汇报课教案 汇报人:操瑞祥 总课题:第八章运动和力总课时:6课时第1课时 课题: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2.能力目标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2.难点:物体的惯性●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教材16页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讲授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按照教材第17页的实验进行探究不同表面,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 通过flash演示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注: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 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注:说明“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异同。 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