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平面设计史

世界平面设计史

世界平面设计史
世界平面设计史

古典主义:18世纪60年代开始直至19世纪前半叶。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在1880-1890年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兴起于20世纪初,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六七十年代走向衰

落的一场国际性设计运动。

第一章设计与艺术设计

设计是伴随着“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人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生存方式,是设想、构思、规划、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18世纪60年代首先爆发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从生产方式到社会关系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变,它标志了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的开端。伴随着机器大生产替代传统手工业、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程,艺术设计的主流也发生了从手工艺设计向现代工业设计的转移。

手工艺设计是在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手工制作为主、以简单工具为辅的艺术设计类型,通常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的特性以及单件只做、设计与制作不相分离等特点;而现代工业设计则建立于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上,以机器大生产为主体,由近现代科学技术所武装。一方面,现代工业设计与传统手工艺设计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它是传统手工艺设计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与传统手工艺设计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它建立于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基础之上,采用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设计者与制作者间出现了明确的专业分工,设计更多关注科技性、标准化、社会性与商业性。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60年代开始直至19世纪前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在艺术风格上,新古典主义以简洁、单纯、庄重、典雅、理智、务实的特点一扫罗可可那种矫揉造作、纤巧浮丽的脂粉气。显示了人们对理性风格的向往。

早期功能主义的探索形式

首先,在传统工艺领域中,一种新颖的、实用的、较多体现工业社会特色与需求的设计风格有所发展。

其次,在工业产品的生产领域,一批默默无闻的发明家、工程师、设计师也在探索着功能主义的设计。

最后,早期功能主义设计除了在手工艺设计领域、工业产品设计领域悄然而生外,还开始影响到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艺术家与学者。

艺术设计的危机

1820-1850年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相继在欧洲各主要国家初步完成,工业革命对传统手工艺设计的巨大冲击以及在这种冲击下所形成的艺术设计的严重危机,终于暴露了出来。

首先,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下,部分手工艺设计被纳入了工业体系中,手工艺人成为熟练工人;部分手工艺设计日益萎缩,大量作坊关闭,工匠失业,技艺失传,工艺门类濒临灭绝;部分手工艺设计为了与工业产品设计拉开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使用性质,大力发展其非凡的技艺性和高度的艺术观赏性,由生活必需品向生活点缀品转化。

其次,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使设计与制作活动相分离,导致了设计专业化的出现。传统手工艺中的设计与制作活动是一体的,心中所想,应手而为之。而机器大生产割裂了设计与制作的内在统一关系,工人长期重复单调划一的机械性操作必然导致创造性的衰退。不仅如此,艺术与技艺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艺术家沉迷于自己的象牙塔,不屑于从事日用品的设计工作,而工厂体系中的设计者、制作者又缺乏必要的文化素养与艺术技能。

最后,工业革命动摇了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悠游自在的贵族阶层的经济基础,使得他们很难继续充当手工匠人和设计者艺术趣味引导人的角色。同时,工业大生产也造就了一批新兴资产阶级,许多出身微贱、粗浅无知的暴发户为了改换门庭,虽然也想附庸风雅,但终难摆脱其市侩、伧俗的作风。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使得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准普遍下降。

第三章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又称为“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针对工业革命后艺术设计领域所出现的危机,力图通过复兴传统手工艺以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来探索新的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发展道路的一场设计运动。它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在1880-1890年间达到顶峰,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激起强烈反响。

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博览会,在集中展现工业革命的巨大威力的同时,也全面暴露了产品设计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一是盲目复古、风格芜杂;二是堆砌装饰、华而不实。

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奠基人,现代技术美学理论的先驱。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威廉·莫里斯被后人尊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的艺术设计理论

在设计理论方面,莫里斯综合、继承、光大、发展了几位先驱的主张。首先,他主张造型艺术与产品设计紧密结合,通过艺术家与工艺匠人的合作以及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来达到改良日用品设计的目的。其次,他重视传统手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发扬光大。他相信一切艺术的根在于手工艺、力图通过手工艺的复兴来消除工业生产所造成的设计与制作相分离的弊端。他对工业社会的不满,又导致了对中世纪的迷恋,但他所迷恋的并非真实的中世纪,而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对机器与工业社会的排斥以及对中世纪行会制度的不适当地推崇,成为了莫里斯有关艺术设计理论的两大弱点。

莫里斯的理论虽然从出发点上看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其中包含着很多真知灼见,但其内在的矛盾也是较为显著的。作为一个设计家,他希望艺术与设计能为社会大众服务,但由于过分重视设计的手工性和艺术性,莫里斯公司推出的产品价格高昂,与大众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希望能使工匠在劳作中保持其独特的创造性和愉悦性,但这种美好的愿望根本不能在当时的社会中实现;作为一名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家,他希望以生活的美去营造美的生活,用美去融化社会上的种种黑暗与不平,去点燃共产主义社会的光明未来,但这种将美与艺术的社会功用的无线扩大的想法无疑是一种空想,时代的局限性造成了莫里斯理论的深刻矛盾性。

第四章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

新艺术运动热衷于表现华美、精致的装饰,不喜欢过分的简洁,主张保留某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装饰性因素。极力主张采用自然主题的装饰,开创了从自然形势、流畅的线型花纹和植物形态中进行提炼的过程。

在技术上,新艺术运动的设计者们不反对工业化,其理想是尽可能为广泛的公众提供一种充满现代感的设计。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代表性的人物是建筑师霍塔,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被称为“比利时线条”。

最早设计商业广告的朱尔斯·谢列特,早在1866年把英国的色彩石板技法运用到广告印刷上,风靡一时,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

安东尼·高迪是西班牙伟大的建筑设计师,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新艺术运动重要的代表人物。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大师凡·德·威尔德

凡·德·威尔德的设计思想具有两面性:一种是热烈的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家个性化的设计;另一方面是简洁、清晰和功能主义的,体现在他的设计的基本结构上和他的著作中。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具有功能主义和理性设计思想,又有奔放的新艺术运动思想两种鲜明的体现。

第五章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设计的风格:

A、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特别重视在设计中运用红色、蓝色、黄色等原色和金属色彩。

B、采用简单的几何外型,直线和对称的抽象构成形式。

C、舞台艺术特点。俄国芭蕾舞团的舞台和服装,法国服饰,美国爵士乐的前卫和时尚。

D、汽车设计的体现。汽车作为20世纪文明的象征,在设计形式和思想上都对装饰艺术运动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E 、原始装饰的灵感来源。来自非洲和南美的原始部落的原始艺术的影响。

F 、埃及等古代装饰风的实践性。

第六章欧洲早期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是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德国等欧洲国家,最早产生于建筑

领域,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一场国际性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艺术的思想、设计理念,体现出鲜明的革新性、民主性、大众性、主观性和形式主义、功能主义、

理性主义等特征;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功能主义设计,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思想。

德国工业同盟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

1896年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形式追随功能”,成为现代主义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1914年科隆年会,穆德修斯与凡德·威尔德之间爆发了一场关于“标准化”的重大争论,“工业同盟”很快分成两派:一派以穆德修斯为首,认为设计核心是为大工业服务,因此必须形式服从功能,必须以标准化为核心,艺术家的个人设计应服从于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努力降低成本等要求,生产至上,成本降低才能服务于大众。另一派以威尔德为首,认为艺术家二人的创造应该是至上的,不能屈服于任何标准化和批量化的目的。

彼得·贝伦斯曾受聘于德国最大的电器公司——“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艺术顾问,为该公司设计了统一的形式语言,因而又被称为制定“公司风格”的第一人。

“风格派”的特征: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产品设计和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离,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用这些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性的深入研究与运用。

4、非常特别的反复运用纵横的几何结构、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1920年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用最简单的纵横直线构图,采用单纯的三原色,是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作。

俄国构成主义:

又称“结构主义”,在艺术也称“至上主义”。构成主义赞美工业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对机械的结构方式感兴趣,主张将“结构”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用功能性和结构合理性取代艺术的再现性。这一观点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

德国包豪斯学院成立于1919年,关闭于1933年。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成立的学院。

格洛佩斯从1919年创建学院并担任第一任校长。

包豪斯学院的影响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成立的学院,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同时它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艺术设计的新探索与实验成果,并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

包豪斯在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两方面都产生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巨大影响。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开创性地设立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基础课程”。

样式主义:

美国设计历来奉行“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为了刺激消费,美国产业界提出了新的设计策略,即一方面保持产品的基本结构、功能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将设计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不断推出外观造型新颖的产品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这样的的做法同时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节约了开发费用,这就是样式主义设计。

流线型

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描述表现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在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被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是十分典型的美国式现代主义表现形式。

雷蒙德·罗维代表了第一代美国工业设计师那种无所不为的特点。

1936年沃尔特·提格为柯达公司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便携式照相机——“柯达班腾”照相机。

工业设计师诺曼·盖茨规定的从事设计时应遵守的秩序和原则:

一、确定产品的功能;二、了解生产厂家的设备和生产手段;三、将设计计划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四、在材料使用方面与专家协商;五、了解、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六、对同类产品作周密的市场调查。

在这些设计程序中体现出许多现代工业设计的原则。

欧洲各国及日本的现代艺术设计

乌尔姆设计学院存在于1953年-1967年,由包豪斯毕业生、瑞士画家、建筑师马克斯·比尔创立并任第一任院长。

米兰是意大利家具设计的中心,其中卡西纳公司是家具生产的核心企业。

爱丁堡奖是有女王给最优秀的设计品的设计者与厂商的英国工业设计的最高荣誉。

意大利设计界的最高荣誉是“金圆规”奖。

意大利的设计师和民众比较趋向于把设计看作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现象。意大利在设计上常有前卫运动的组织出现,并且,设计常常被用来解决或者企图解决社会的、政治的、艺术的、环境的等方面的问题。

意大利的设计长期以来都保持大众化与高贵化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基本泾渭分明。评论家把设计分成大众文化层次的设计、高级文化层次的设计、看得见的设计、看不见的设计等各种内容。

丹麦的保罗·汉宁森设计的一系列照明灯具,既符合照明的科学原理,又具极高的艺术水平,堪称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典型代表。

日本设计家龟仓雄策的平面设计是现代化和民族化结合的典范,他非常重视日本的设计应该具有国际认同的基本视觉要素和民族象征性。

设计家福田繁雄完全是基于国际化的视觉传达需求,主要利用图底关系进行视错觉的图形设计,正负阴阳的视觉转化饶有趣味。

保罗·汉宁森的灯具设计原则:

所有的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后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

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

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

减弱灯罩边缘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

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绿色设计:

即注重环保与生态问题的设计主题。60年代嬉皮士理想主义与反工业化的态度曾被视为另

类,而80年代这一主题已成为主流。它包括节约自然资源与能源、材料的再生性、抑制污染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后现代主义设计团体众多,其中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集团是最为突出的。

新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在设计理念上,新现代主义破除了现代主义的戒律,向多元化发展,在设计形式与语言上,它从现代主义中变体而出,是对现代主义的补充与丰富。新现代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强调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设计,有偏好体现高技术、新技术的高技派设计,有反构成的解构风格设计。

“微电子”风格: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到微电子时代,涌现了大量采用新一代微型集成电路芯片的电子产品,从而产生的新的设计流向。其设计重点在于如何将产品的微型化、人体工程学、现实技术、产品功能、材料科学与制作工艺相统一,利用理性主义的设计方法,使产品的功能和形式得到有机结合。

中国美术史考研重点笔记高度概括

世界平面设计史世界设计现代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美术史笔记 第一章原始美术 (一)原始陶器艺术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 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 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 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 1、色泽多样化, 2、xx制作成熟, 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xx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 xx陶器: 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 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二)原始绘画 1、原始xx艺术 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82年,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 内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连云港将军崖等 (三)原始雕塑 1、xx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陶塑。陶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xx: 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宗教意味。

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考研笔记-复习资料完整版

《世界平面设计史》笔记 前言,绪论 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2.简述现代平面设计史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 (1)对于平面设计诸因素的论述,包括字体发展、版面编排发展、插图风格发展等等; (2)印刷技术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 (3)分门别类的讨论组成内容,比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等的发展过程。 3.平面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 (1)具有创造性的程序不仅是靠技术娴熟的手工完成,所有的创作设计都必须依靠脑、心和手的同心协力合作达到; (2)先掌握可靠的技巧,然后启迪自己的灵感; (3)人类是高等精神或是“他所被赋予能力去完成和表现的”生命源泉的一个最高体现。 4.印刷术的四种基本方法:凸版、凹版、平版、孔版(镂空版) 5.中国的书写字体和印刷字体种类: 书写:行、草、隶、篆; 印刷:楷书、宋体、仿宋、黑体。 6.人类最早文字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共同点: 基本类型: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共同点:都具有一个单字本身构造的特点,每个字自成体系,本身有完整的架构,类似图画,或者象征图案。 7.罗马字体设计的特点:出现装饰线,方形的大写字母。 8.洛可可风格艺术的特点:强调浪漫情调,从自然形态、东方装饰、中世纪和古典时代的装饰之中吸取动机,大量采用C形和S形的曲线作为装饰手段,色彩上比较柔和,广泛采用淡雅的色彩计划,比如粉红、粉蓝、粉绿等,也大量采用金色和象牙白色,设计上往往采用非对称的排列方法,与比较讲究对称、彩强烈的色彩计划的巴罗克风格形成对比。 9.18世纪法国罗可可时期平面设计与印刷的风格趋向:采用非对称布局,大量采用曲线装饰,版面华丽,字体也时常采用花哨的书法体例,花体字成为书籍封面和扉页上最常用的字体。 10.利用羊皮纸作手抄本,是中世纪的书籍最显著的特点。 11.真正把活字技术发展完善,使之成为现代印刷的主要方法的是德国人﹑来自曼兹地区的约翰?古腾堡。 12.阿伯里奇·杜勒的平面设计风格:1498年,杜勒为《启示录》一书作了15张精彩的木刻插图,描绘生动,线条丰富,黑白处理得当,构图紧凑,成为这个时期德国艺术登峰造极的代表作。杜勒是文艺复兴晚期的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平面设计家之一。他对于美术理论,特别是美术技法理论也有相当深的造诣。杜勒关于美术基本技法﹑艺术人体

世界平面设计史

绪论 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2.英文中“平面设计”这个词是美国人威廉·阿迪逊·德威金斯,在1922 年开始使用,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调动所有平面的因素,达到视觉传达准确的目的。 3.平面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具有创造性的程序不仅是靠技术娴熟的手工完成,所有的创作设计都必须依靠脑、心和手的同心协力合作达到;先掌握可靠的技巧,然后启迪自己的灵感;人类是高等精神或是“他所被赋予能力去完成和表现的”生命源泉的一个最高体现。 4.印刷的四种基本方法: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或称为“镂空版”。) 5.人类最早的文字包括了三种基本类型,即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甲骨文。 6.中世纪时期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发展有如下几个方面:25--28(答小标题就可以) 古典风格的存在和有限发展凯尔特人的书籍设计卡罗琳时代平面设计的复兴西班牙的图画表现主义的发展中世纪晚期的宗教读物装饰手抄本。 第一章 1. 18 世纪到19 世纪,英国字体设计最重要的奠基人是威廉·卡斯隆。 2.最早从事无装饰线字体设计的是威廉·卡斯隆。 3.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特别是英国在字体的设计上具有几个方面的突破:①是以"卡斯隆旧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字体的创造,出现了简明而典雅的新字体系列,对于20世纪的字体在平面设计上的运用带来促进和推动。②是从古典的字体中进行提炼和改造,其中以所谓的"埃及体",或者"古典体"的发展为最典型的代表。③是广泛地采用和改革无装饰线字体,使无装饰线体成为当地印刷和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字体之一。 4.木刻活字衰退的主要原因: 5.有两个方面, ①是彩色石版印刷的发展。彩色石板无论从质量还是从生产的的方便来说,都超过了旧式的活字排版印刷方式,自然取代了木刻活字印刷。 ②与此同时,如同马戏团之类走江湖的娱乐业在这个时候开始急遽衰落,一旦娱乐业的海报需求急遽减少,设计和印刷这类海报的行业也随即衰落,这种情况,也是造成了木版活字印刷海报衰退的另外一个原因。 第三章 1.维多利亚时期在设计风格上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对于中世纪歌特风格中世纪歌特风格中世纪歌特风格的推崇和流行。 2. 美国的彩色石版印刷起源波士顿。 3. 德国对于美国的石印技术影响最大的是德国石版印刷家路易斯·普朗。1873 年他首先在英国发行了第一张供邮寄的圣诞卡,1874 年,他设计和出版了美国的第一张供邮寄的圣诞卡,他本人也成为美国圣诞卡的最早奠基人,被视为“圣诞卡之父”。 4.托马斯·纳斯特,被称为“美国漫画之父”。他是美国最早利用杂志上的漫画对美国政治的腐败一面进行正面的抨击和批判的艺术家。(他设计了圣诞老人、象征英国的“约翰牛”、象征美国民主党的“毛驴”、象征美国共和党的“大象”,象征美国的“山姆大叔”、象征自由的“哥伦比亚女神”。 5.石版印刷衰退的原因:一个是大众对于印刷口味的改变,另外一个原因是摄影在印刷上的运用逐步取代了石板印刷的地位。 6.豪威德·派尔是美国现代插图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时代被称为“美国插图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从 1890 年代开始,直到20世纪40年代为止,这个时期美国的平面设计基本被插图画家垄断。派尔是世界上第一个从事网点黑白插图设计的插图家。1893 年,派尔又在彩色网点插图领域成为世界第一人。 7."劝说销售技术":美国和英国广告中的大部分所谓"劝说销售技术"是在19世纪最后20年内形成的。所谓“劝说销售”,是利用广告告诉读者有关广告所推销的产品或者服务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它们所能带来的好处等等,经过精心的劝说和解释,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当时大部分这类广告都包括有表现广告推广的产品或是服务所造成的浪漫、实惠和奇特的收益,其中也包括大量不实之词。 8.维多利亚时期的版面设计风格

世界平面设计史考前复习笔记资料

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上的重大发展 (1)以“卡斯隆旧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字体在创造,出现了简明而典雅的新字体系列; (2)从古典的字体中进行提炼和改造,其中以所谓的“埃及体”,或者是“古典体”的发展为典型代表。 (3)广泛地采用和改革无装饰线字体,使无装饰线体成为当地印刷和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字体之一。 卡斯隆旧体: 1725年左右,卡斯隆根据17世纪末期荷兰常用字体进行改革,创造出新的字体。称为“卡斯隆旧体”。 艺术特点:字体简单明快,具有典雅的风格,从而达到准确的视觉传达目的。 十二线皮卡体:(托马斯.科特列尔) “皮卡”是欧洲版面设计的传统度量单位,1皮卡的尺寸是12点,具体大小是4.21毫米或3/16英寸,“线”是当时英国和美国对于字体尺寸的度量标准,相当于现在采用的“号”或者英文的“点”。 艺术特点:字体坚实、粗壮、基本是长宽相等的方形字体,具有非常强烈的商业推广特点。肥胖体(罗伯特.桑涅): 艺术特点:字体的基础是罗马体,以增加宽度和以粗壮的纵线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纵线笔画的宽度与字体的高度比例关系往往为1:25,有的甚至成了1:2。 “古董体”(埃及体)(菲金斯) 艺术特点:字体构造粗短,结实,具有浓厚的机械味道,富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图斯坎:古希腊文明最早阶段 艺术特点:字体花哨,利用饰线造成图案效果非常具有装饰性。 无饰线体:字体没有装饰线结构 艺术特点:威廉.卡斯隆首创该字体由“埃及体”发展出来,字体朴实、简单、明了,传达功能强。 ▲木刻板海报的发展和应用 源于字体设计发展的需要,木刻的活版字比金属活版字价格低很多,手工制作不会出现金属铸造的变形情况,能准确的表现字体的细节。 木刻字体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印刷的发展,刺激的广告和海报的普通流行。 ▲印刷的革命(填空或名词) 蒸汽动力印刷机的发明和造纸机的改进极大的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印刷品有了大众化的趋势,促进了各种平面设计的发展。 ▲排版技术的机械化 解决了手工排版速度慢、周期长,因此,价格也相当昂贵的印刷工艺的瓶颈问题,普及了资讯和文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摄影的发展 感光材料和感光技术的发展 摄影机械的发展 摄影的发明√(填空或名词) 约瑟夫.尼伯斯(法) “阳光腐蚀法”——在白蜡投影版上,让光线透过透镜照射在沥青感光层上,利用光线的强弱不同而导致感光程度的不同,通过冲洗等程序,利用酸液进行腐蚀,制成感光腐蚀版。

世界平面设计史大纲

高纲102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7887平面设计 江南大学编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平面设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基本概况和理论,以求有助于了解“平面设计”这个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阐析现代印刷的介入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开始,从本质上说明古典平面设计与当代平面设计的区别;平面设计涉及的范围广泛、历史悠久,工业革命给平面设计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印刷技术与制版技术的发展;与专论繁多的建筑设计不同,平面设计的理论著作,特别是涉及到发展历史的专著数量很少;平面设计与印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而凸版是最早出现的印刷方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海报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印刷的发展,文化的普及,社会对于平面设计的总需求量在20世纪剧增,作为战后最强大的经济大国——美国,在平面设计上有很大的影响力,战后欧洲的平面设计也逐步摆脱美国的影响,形成自己的不同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日益成为平面设计的主要媒介,平面设计在中国大陆兴起,到90年代掀起高潮。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世界优秀设计师的有益经验,推动国内平面设计业的良性发展。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十七章: 第一章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第二章摄影——新传达工具;第三章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第四章“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第五章“新艺术”运动;第六章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第七章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第八章“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第九章新的形式语汇;第十章包豪斯与新的国际片面设计风格;第十一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十二章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第十三章纽约平面设计派;第十四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第十五章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十六章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第十七章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掌握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与理论基础,具体了解平面设计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与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分析具体图文实例加深对平面设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世界平面设计史》考试大纲

《世界平面设计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考试科目性质和特点 《世界平面设计史》是高等教育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升本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基本概况和理论,以求有助于了解“平面设计”这个国际设计界通用的术语。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世界优秀设计师的有益经验,推动国内平面设计业的良性发展。 本科目在内容上分为十七章:第一章工业时代的版面设计;第二章摄影——新传达工具;第三章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众化平面设计;第四章“工艺美术”运动的平面设计;第五章“新艺术”运动;第六章二十世纪平面设计的源起;第七章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发展的影响;第八章“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第九章新的形式语汇;第十章包豪斯与新的国际片面设计风格;第十一章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十二章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第十三章纽约平面设计派;第十四章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系统;第十五章观念形象和非西方国家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十六章国际语言和国际对话;第十七章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与理论基础,具体了解平面设计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与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分析具体图文实例加深对平面设计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考试科目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科目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世界平面设计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理解各个阶段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下,典型的平面设计运动、平面设计现象和平面设计流派的形式与风格; 3.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平面设计大师和作品,并能对相关作品进行平面设计语言的分析; 4.在编年研究的范畴内,突破国别界限,对一些具有特色的国家和设计大师作品进行相似分析研究。 二、考试科目内容与考试目标

新版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专业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36艺术理论(设计史论) 829世界设计现代史806设计基础 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东方出版中心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中央美院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学原理》杨辛、甘霖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清华、同济、东南、天津四所大学合编 《设计艺术学》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装饰之道》李砚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世界动画史》上、下册祝普文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年版 《数码艺术学》黄鸣奋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跟大家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吧。 学英语免不了背单词这个难关,词汇量上不去,影响的不仅是考试成绩,更

世界平面设计史讲解

《世界平面设计史》笔记 前言 1.平面设计是什么?(简答) 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2.(填空/选择)(区分现代和传统的平面设计,基本在于机械化大批量印刷生产的这个手段上,)在欧洲是公元15世纪由德国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带动的,这也就是西方现代平面设计最早的萌芽。 3.(填空/选择)最具有权威性的应属菲利普·梅格斯的《平面设计史》 4.(填空/选择)现在存在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唐代的《金刚经》

5.(简答)简述现代平面设计史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 (1)对于平面设计诸因素的论述,包括字体发展、版面编排发展、插图风格发展等等; (2)印刷技术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 (3)分门别类地讨论组成内容,比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等的发展过程。 6 .印刷上的四种基本方法: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或者称为“镂空版”基本上都是在15世纪以后逐步在欧洲被广泛运用到印刷术上。 7.凸版是最早出现的印刷方法。顾名思义,凸版就是从一个凸起的平面上进行印刷。因为是直接印刷,所以木刻版上的图形应该是“反”的,也就是说必须以负形刻制,从事木刻插画的画家包括在德国的丢勒。丢勒杰出的代表作品之一。比如他于1498年创作的《启示录》。 (这种新的木刻技术称为“木版镂刻”,)它代表了木刻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在印刷中的更加广泛运用。这个技术的最高水平代表是托马斯·比维克。他被称为“木版镂刻技术之父”,他为1797年英国出版的《英国鸟类》一书所作的精美插图,是这种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代表作。 凸版印刷是比较普遍的印刷方法,目前的凸版印刷,包括有活字版、铅版、锌版感光性树脂版等。 8.凹版的英文“intaglio”,是在印刷版面表面上刻下去的制版方法。凹版印刷在欧洲发展的利用腐蚀的方法制造金属印刷版的新技术,称为“腐蚀版”。比较突出的是荷兰艺术大师布兰特,他采用腐蚀版所创作的大量杰出人物、风景作品,都是艺术史上脍炙人口的杰作。西班牙画家哥雅也广泛采用腐蚀版创作,成就惊人。

世界平面设计史 王受之考研笔记 复习资料完整版

《世界平面设计史》笔记 前言,绪论 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就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就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与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就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就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2、简述现代平面设计史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 (1)对于平面设计诸因素的论述,包括字体发展、版面编排发展、插图风格发展等等; (2)印刷技术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 (3)分门别类的讨论组成内容,比如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等等的发展过程。 3、平面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 (1)具有创造性的程序不仅就是靠技术娴熟的手工完成,所有的创作设计都必须依靠脑、心与手的同心协力合作达到; (2)先掌握可靠的技巧,然后启迪自己的灵感; (3)人类就是高等精神或就是“她所被赋予能力去完成与表现的”生命源泉的一个最高体现。 4、印刷术的四种基本方法:凸版、凹版、平版、孔版(镂空版) 5、中国的书写字体与印刷字体种类: 书写:行、草、隶、篆; 印刷:楷书、宋体、仿宋、黑体。 6、人类最早文字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共同点: 基本类型: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与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共同点:都具有一个单字本身构造的特点,每个字自成体系,本身有完整的架构,类似图画,或者象征图案。 7、罗马字体设计的特点:出现装饰线,方形的大写字母。 8、洛可可风格艺术的特点:强调浪漫情调,从自然形态、东方装饰、中世纪与古典时代的装饰之中吸取动机,大量采用C形与S形的曲线作为装饰手段,色彩上比较柔与,广泛采用淡雅的色彩计划,比如粉红、粉蓝、粉绿等,也大量采用金色与象牙白色,设计上往往采用非对称的排列方法,与比较讲究对称、彩强烈的色彩计划的巴罗克风格形成对比。 9、18世纪法国罗可可时期平面设计与印刷的风格趋向:采用非对称布局,大量采用曲线装饰,版面华丽,字体也时常采用花哨的书法体例,花体字成为书籍封面与扉页上最常用的字体。 10、利用羊皮纸作手抄本,就是中世纪的书籍最显著的特点。 11、真正把活字技术发展完善,使之成为现代印刷的主要方法的就是德国人﹑来自曼兹地区的约翰?古腾堡。 12、阿伯里奇·杜勒的平面设计风格:1498年,杜勒为《启示录》一书作了15张精彩的木刻插图,描绘生动,线条丰富,黑白处理得当,构图紧凑,成为这个时期德国艺术登峰造极的代表作。杜勒就是文艺复兴晚期的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平面设计家之一。她对于美术理论,特别就是美术技法理论也有相当深的造诣。杜勒关于美术基本技法﹑艺术人体

世界平面设计史 课堂笔记

80年代正是引进三大构成 图形是什么? (1)通过绘、写、刻、印等手段产生的符号(2)具有说明性的符号; (3)可大量复制生产 (4)通过视觉来传达信息; 什么是设计? 是具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成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视觉传达设计:是研究借助视觉记号传达信息的设计设计横向主要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二次元设计:标记与象征设计、文字图形设计、文字选择设计、编排设计、商业广告设计、画报设计、照片设计、插图设计;

三次元设计:包装设计(立体设计平面展开制作)、POP设计(销售现场设计)、陈列设计、展览会设计;四次元设计:影视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动画设计、舞台设计; 产品设计中的二次元设计:纺织品设计、壁纸设计、挂毯设计、室内织物设计; 三次元设计:妇女服饰品设计、服装设计、时装设计、工艺品设计、家具设计、工程技术设计、玩具设计;环境设计只有三次元设计:商店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风景设计、全球环境设计; 什么是传达? 传达是两个以上的个体,以符号位媒体为共同所有,个体与个体之间以符号传达意识的过程。

传达的种类:1、个体内的传达;2、个体与个体的传达;3、大众规模的传达(戏剧、电影、杂技… …广告、选举) 传达的过程:信息的输送者像信息的接收者输送信息的过程; 符号(Sign):分两大类 1、信号→自然标记信号、人为标记信号; 2、象征符号→词句象征符号{语音词句、文字词句};图样象征符号{具象象征符号(具象插画、摄影、电影),抽象象征符号(图表、坐标、地图、商标、图案、设计图),手势象征符号、行动象征符号、音响醒象征符号、融模型象征符号) 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分为六大领域 1、印刷设计→招贴画(商业招贴、政治招贴、公益招贴) 编辑设计(封面编辑、样本编辑、画报编辑)

世界平面设计史

古典主义:18世纪60年代开始直至19世纪前半叶。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在1880-1890年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兴起于20世纪初,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六七十年代走向衰 落的一场国际性设计运动。 第一章设计与艺术设计 设计是伴随着“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人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生存方式,是设想、构思、规划、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18世纪60年代首先爆发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从生产方式到社会关系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变,它标志了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的开端。伴随着机器大生产替代传统手工业、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程,艺术设计的主流也发生了从手工艺设计向现代工业设计的转移。 手工艺设计是在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手工制作为主、以简单工具为辅的艺术设计类型,通常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的特性以及单件只做、设计与制作不相分离等特点;而现代工业设计则建立于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上,以机器大生产为主体,由近现代科学技术所武装。一方面,现代工业设计与传统手工艺设计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它是传统手工艺设计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与传统手工艺设计存在很大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它建立于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基础之上,采用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设计者与制作者间出现了明确的专业分工,设计更多关注科技性、标准化、社会性与商业性。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60年代开始直至19世纪前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在艺术风格上,新古典主义以简洁、单纯、庄重、典雅、理智、务实的特点一扫罗可可那种矫揉造作、纤巧浮丽的脂粉气。显示了人们对理性风格的向往。 早期功能主义的探索形式 首先,在传统工艺领域中,一种新颖的、实用的、较多体现工业社会特色与需求的设计风格有所发展。 其次,在工业产品的生产领域,一批默默无闻的发明家、工程师、设计师也在探索着功能主义的设计。 最后,早期功能主义设计除了在手工艺设计领域、工业产品设计领域悄然而生外,还开始影响到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艺术家与学者。

世界平面设计史

19世纪上半叶字体设计上的重大发展 ⑴以“卡斯隆旧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字体的创造,出现简明而典雅的新字体系列。 ⑵从古典的字体中进行提炼和改造,即所谓的“古董体”或者成为“埃及体”的发明和发展应用。 ⑶无饰线体的发明和应用。 “卡斯隆旧体” 1725年左右,卡斯隆根据17世纪末期荷兰常用字体进行改革,创造出新的字体,称为“卡斯隆旧体”。 艺术特点:字体简洁明快,具有典雅的风格,从而达到准确的视觉传达目的。 托马斯·科特利尔 “十二线皮卡体” 艺术特点:字体坚实、粗壮,基本上是长宽相等的方形字体,具有非常强烈的推广特点。 罗伯特·桑涅 “肥胖体” 艺术特点:字体的基础是罗马体,以增加宽度和以粗壮的线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纵线笔画的宽度与字体的高度比例关系往往为1:2.5,有的甚至是1:2。 菲金斯 “古董体”(埃及体) 艺术特点:字体构造粗短、结实,具有浓厚的机械味道,富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图斯坎” 是古希腊文明的最早阶段。 艺术特点:字体花哨,利用饰线造成图案效果,非常具有装饰性。 “无饰线体” 字体没有装饰结构。 艺术特点:威廉·卡斯隆首创,该字体由“埃及体”发展出来,字体朴实、简单、明了,传达功能强。 印刷与摄影 印刷的革命 蒸汽动力印刷机的发明和造纸机的改进极大降低了印刷成本,是印刷品有了大众化趋势,促进了各种平面设计的发展。

排版技术的机械化 排版技术的机械化解决了手工排版速度慢、周期长,因此价格也相当的昂贵的印刷工艺上的瓶颈问题。普及了资讯和文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摄影发展 ①感光材料和感光技术的发展 ②摄影机械的发展 摄影的发明 约瑟夫·尼泊斯(法) “阳光腐蚀法”——在白蜡投影版上,让光线透过透镜照射在沥青感光层上,利用光线的强弱不同而导致感光程度的不同,通过冲洗等程序,利用酸液进行腐蚀,制成感光腐蚀版。代表作:《安·布鲁斯红衣主教肖像》 ——世界上第一个没有通过人手从新描绘的辉煌摄影复制品,开创了摄影技术的先河。 路易斯·达贵尔(法) “达贵尔版”——技术核心是把白蜡改成感光度比较敏感的银版,把感光沥青改成碘化合物,通过蒸汽和银的化学反应形成碘化银层,再利用其进行曝光。把感光版用水银蒸汽与其他部分化合,形成银汞化合层,然后用盐水把没有感光的碘化银重新洗掉,显现出来的就是银汞化合物部分,使图像非常精细和准确。 亨利·塔波特(英) “摄影绘画”——用硝酸银做感光材料,把纸张放在硝酸银溶液中浸透,干燥后又浸有感光度更强氯化银溶液中,变成感光纸,把其直接压在玻璃上,在阳光下曝光,感光部分产生黑的化学反应,最后用盐水或碘化钾溶液冲洗,把没有染色的部分固定下来,完全不采用暗箱和摄影机。 创造了“正片”和“负片”这两个术语 《自然之笔》(1844)采用一页照片,一页说明方式,第一次采用手工贴上去的24张照片作为插图,来解释摄影技术上的应用,是摄影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乔治·伊士曼(美) 188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小型照相机,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采用了干板底片,因此立即普遍起来。 伊士曼柯达公司——胶卷普及,很快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 摄影技术在印刷上的应用 约翰·莫斯(美)、费明·吉洛特(法)以摄影为蓝本而制作木刻的例子。 《里什蒙运河边的自由人》 现存最早利用摄影为蓝本而制作木刻的例子。 纳达(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