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及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及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及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及能力知识点总结

第一模块

第一章教育(单选)

第一节教育的含义

广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

“教育”起源:孟子《尽心上》

第二节教育的构成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第三节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只要有人类,就存在教育)、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相对独立性(辨析)相对政治经济制度——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在同样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

特色的教育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性,有可能落后或超前

3、教育受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教育观点、教育内容等

第四节教育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非社会性)

生物起源说: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的本能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桑代克

教育史上第一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非社会性)心理起源说:观点是教育起源于人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孟禄(非社会性)劳动起源说: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劳动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理论基础:恩格斯《从猿到人…》(社会性)

第五节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教育无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古代社会教育:教育有阶级性、等级性,教育组织形式为个别教学制,学习方式是死记硬背,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1奴隶社会:

中国夏:出现学校教育形态

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古希腊斯巴达:培养武士

雅典: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古印度宗教教育

古埃及文士教育

2封建社会:

中国宋代教育思想合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西方教会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

近现代社会教育: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德国最早),教育世俗化,教育立法,以法制教,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全民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章教育学(单选)

第一节教育学的含义

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未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中国

1孔子:启发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

因材施教原则(朱熹总结,原文: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学思结合原则;谦虚笃实原则。

2 《学记》: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启发教学(道而弗牵);预(预防)时(及时)孙(循序渐进)

摩(集体教学);课内外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教育作用:教育与政治相关

西方

1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术;西方第一个提出启发教学原则

关于“美德是否可教”问题探索

2柏拉图:《理想国》第一个建立高等学府Academy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教育目的:和谐发展,最高目的追求美德;教育遵循自然;教育的年龄

分期理论;体、智、德三育。

4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

西方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

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著作。

二、独立学科阶段

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近代第一部教育著作;

称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育适应自然;

泛智教育——不分等级、不分男女;

第一个提出班级授课制(1632)和学年制。

2洛克:

英国《教育漫画》白板说;绅士教育

3卢梭:

法国《爱弥儿》教育遵循自然;儿童的发展及教育分阶段

4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

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性教学原则;

四段教学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建立伦理学和心理学。

5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五段教学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教育目的:无目的论

课程教育:活动教学、从做中学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其他:裴斯泰洛奇—小学学科创始人;康德—将教育搬到大学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诞生阶段

苏联

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世界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探讨教育问题

2凯洛夫:《教育学》

3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

流浪儿、违法者的改造;集体主义教育

中国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探讨教育问题

四、近现代教育阶段

1赞可夫:《教育与发展》阐述发展阶段

2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建议》“活的教育学” 核心:人的全面发展

3布鲁纳:《教育与过程》发现教学

4布鲁姆:《教育目的及分类学》掌握学习

5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范例

第三章教育研究方法(单选)

1观察法:关键字观察

2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

3实验法:关键字控制自变量

4历史法:关键字过程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5行动研究法:针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改进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单选或辨析)

第一节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教育制约人口:

1、人口的数量;

2、人口的质量;

3、人口的结构

人口制约教育:

1、人口的数量;

2、人口的质量;

3、人口的结构

4、人口的流动;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制约教育:

1、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2、教育结构的变化;

3、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制约生产力:

1、通过科学知识再生产;

2、通过劳动力再生产

第三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

1、决定教育的目的;

2、教育的领导权;

3、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制约政治经济制度(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1、培养人才;

2、促进政治民主;

3、传播思想,形成舆论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承、选择、融合(传播)、创新

学校文化缩影: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核心)第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每年必考)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理论(单选)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孟子《性善论》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格赛尔“双子说” 成熟机制

威尔逊“基因复制”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顿“遗传的天才”

董仲舒“性三品论”

2、外铄论: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荀子《性恶论》

洛克“白板说”

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斯金纳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重点)

1、遗传(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物质基础)

2、环境

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辨析)

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如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并非被动接受。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加速个体发展)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因而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因材施教)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单选或辨析)

1、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

2、阶段性——年龄阶段

3、不平衡性——教育要抓关键期;身高发展,幼儿期与青春期发展快于其他时期

4、互补性——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

第六章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制度的含义(单选)

广义:国民的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第二节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历程(单选)

1、按正规与否划分

非正式教育制度

正式非正规教育制度

正规教育制度—也称“制度化教育”,19世纪下半叶形成,主要标志:以学校系

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中国制度

化教育兴起时间: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

2、按制度化教育划分

前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代表人物:库姆斯,伊里奇,教育不应限于学校

第三节影响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建立教育制度的依据)不常考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问题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第四节西方教育制度的发展(单选)

1、双轨学制——代表:英国、法国、德国;具有等级性;19世纪

2、单轨学制——代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分支型学制——代表:苏联、中国;20世纪中叶

第五节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单选)

1、壬寅学制——1902第一次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学制

2、癸卯学制——1904首次实施,男女不能同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4、壬戌学制——1922美国为蓝本,也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

5、义务教育制度——我国当前学制;国民基础教育;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

最初起源:1619年德意志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85首次提出)—义务教育法(86颁布)—

我国现用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及高中教育等。

第七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

地位: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节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课程目标

4、教学目标

关于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辨析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性质与方向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是国家的总要求;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第三节教育目的作用(了解)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第四节教育目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代表:孔子、柏拉图(培养最高统治者)、涂尔干、凯兴斯泰纳

(造就公民)、赫钦斯、孔德

3、个人本位论——代表:卢梭、裴斯泰洛奇、马斯洛、罗杰斯、福禄贝尔、帕克

4、无目的理论——代表:杜威

5、辩证统一论——马克思主义

第五节建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生产力水平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制定者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要求

第六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单选)

第七节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辨析)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唯一途径。

第二模块课程

第一章课程概述

第一节课程的概念

提出者: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已考

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广义: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第二节课程的分类(必考单选)

学科课程——教师中心

按课程内容属性

活动课程——学生中心

分科课程——同学科课程

按课程组织形式

综合课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构成的课程

国家课程

按课程开发主体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具有适应性、参与性,通常以选修或特色课出现)

必修课程(综合实践课)

按课程实施要求

选修课程

显性课程——有一定计划,可预期的

按课程呈现方式

隐性课程——非预期性的,潜移默化(校园文化)

基础课程——三基:读、写、算;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按课程中的任务拓展性课程——实践能力

研究性课程——研究能力

第三节制约课程的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社会需求

学科知识水平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课程理论

第四节课程理论(简答题)

1、学科中心(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观点(已考,了解)

第一,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第三,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第四,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第五,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单选):

夸美纽斯——泛智主义;斯宾塞——实用主义;

布鲁纳——结构主义;巴格莱德——要素主义

2、活动中心(儿童、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简答)

观点: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单选)

观点:

1、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到当前社会的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方

面,提升学生反思和批判社会的能力,进而达到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

2、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

以及社会改造上,应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到社会中去,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

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改造社会)。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第二章课程设计

第一节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概念:对各个课程要素进行组织、设计。(了解)

第二节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简答题)

1、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

4、科学文化知识

第三节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纵向组织——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形象的先后顺序进行。

横向组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以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传统教育学派的主张,

赫尔巴特。

心理顺序——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组织,现代教育学派的主张,杜威。

直线型——课程前后内容不重复出现。

螺旋型——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第四节课程设计(开发)模式

1、泰勒目标模式——观点:确定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

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段论

2、过程模式——代表:斯腾豪斯;对泰勒目标模式的批判基础上提出;关注整个

课程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使之与宽泛的目标保持一致。

3、情景模式——代表:劳顿“文化分析理论”;既包括目标模式,又包括过程模式;

情境分析,目标表述,制定教学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和改进

五个步骤。

第五节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已考简答题

1、课程计划——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单选)

构成(已考简单题):

1、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及说明(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单选

4、课时安排

5、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

6、考试考察制度与实施要求

2、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概念:1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单选)

2是编写教科书、教材、教学、评估的直接依据;

3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

及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构成:简答题

1、说明部分——阐述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

想,提出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和依据,以及教学内的重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

特别是对教学中困难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2、文本部分——它系统的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

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工

作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3

第一节课程资源概念

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用到的一切人力、物理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第二节课程资源分类

按空间分布: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存在方式: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与下面分类对应)

按存在形态: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简答题,可能考)

1、开展社会调查、跟踪社会发展动向,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有效参与社会生活。

2、观察学生日常活动,反思个人工作历程,寻找有限课程资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了解其所需知识和技能,确定制定课程。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管理库。

第四章课程实施(考点少)

第一节课程实施的概念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

第二节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辛德提出(单选)

分类: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创生取向(缔造)

第三节课程实施的结构(简答题,可能考)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课程表安排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正迁移);生理适宜原则(劳逸结合)

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对应的教学模式

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次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第四节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了解)

1、改革本身的因素

地方、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认识的清晰程度;改革本身的

复杂性;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2、学校内部的因素

校长、教师的课改理念

3、学校外部的因素

社区与家长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影响;社会团体的影响

课程评价模式(单选)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教育评价之父);以目标为中心;

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中。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评价关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3、CIPP——斯塔弗尔比姆;背景conten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成果product;

课程应该为改革服务。

4、CSE——center study of evaluation;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

评价。

第六章新课程改革

第一节基本概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改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总体培养目标

理论指导:邓小平“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三个代表”第三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化为引导学生学习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死记硬背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四节课程结构的改革(常考)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和综合相结合;高中阶段——

分科课程为主。

2、对科目比重的调整

传统优势科目比重下调:语文——24%降至20-22%;数学——16%降至13-15%;

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校本课程上调:综合——6-8%;地方与校本——10-12%。

3、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简答已考)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第五节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1、均衡性

2、综合性

3、选择性

第六节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1、发展性

2、激励性

第三模块中学教学(14%)单选、辨析、材料分析题

第一章教学概述

第一节教学概念(不考)

广义:教的人指导学的人的活动

狭义: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第二节教学的意义(单选)

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不是唯一途径;

2、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第三节教学的基本任务(单选或简答)双基四育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最基本的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第四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测与评定

1、备课(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已考简答)

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材料分析背诵)

①目标明确

②重点突出

③内容正确

④方法得当

⑤表达清晰

⑥组织严密

⑦气氛热烈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具有代表性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测和评定

四个概念——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理解)

效度: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信度(测验的可靠度):一次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难度:难度系数——平均分/总分,难度系数越小、难度越大。

区分度: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第五节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教学与智育是教育途径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第二章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学过程概念(了解)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本质

认识说(凯洛夫)—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特殊性主要表现的以下方面:(单选)

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简捷性;领导性

第四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简答

①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

互联系,辩证统一

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形式教育论:只注重智力发展

实质教育论: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的教育性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第五节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简答

1、心理准备(引起学习动机)导入

2、领会知识(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这阶段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学校工作中心环节——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中心环节——上课;

上课(教学过程)中心环节——领会知识。

7、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贯彻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背诵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

②参观法——组织学生到校外场所进行学习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

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类: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

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类: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②实验法——关键字:控制

③实习法——组织学生到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

简答考点: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第四章教学组织方式(单选为主辨析)

第一节个别教学制

1、产生:古代社会

2、优点: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3、不足:难以完成系统化、程序化传授知识的任务,一名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

很有限的,因而教学效率不高。

第二节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最初提出)

1、概念: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班级、时间表

2、产生:最初形成——十七世纪初,乌克兰兄弟会学校

中国最早——1862年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

全国推广——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后)

3、评价:

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①不利于因材施教

②不利于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③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第三节分组教学制

1、概念:按学生的能力或成绩分成不同组进行教学

2、分类:

外部分组:打破按年龄编班,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或成绩编班进行教学

内部分组: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体制内,按学生能力或成绩编班进行教学

3、优点:有利于因材施教

第四节设计教学法

1、创办者:杜威首创、美国克伯屈(杜威学生)推广

2、理念:目的是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呆板教学,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第五节道尔顿制

1、创办者:帕克赫斯特1902年在美国道尔顿中心创设

2、理念:主张教师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

第六节特朗普制

1、创办者:特朗普

2、教学形式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

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贫困地区

第四模块中学生学习心理(18%)

不同感觉: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特殊表现: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蓝色—忧郁,红色—温度)

5、感觉后像(余音缭绕)

正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像,看到白光后眼睛里扔有白光

负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像,看到灯灭了,眼睛里有黑色灯泡的形象

6、感觉的相互补偿

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来弥补

盲人失去视觉后,听觉更加灵敏

第二节知觉

1、概念: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2、种类:

按客观对象不同:

空间知觉:形状、大小、距离、方位、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一是现在是什么季节、几号、几点;二是知觉现在时刻跟过去某一时

刻的长短,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运动知觉:真动知觉:物体发生实际的空间位移

似动知觉:物体实际不动

①动景运动: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如

电影和霓虹灯,其实质在于视觉后像;

②诱发运动:相对运动,如:假设月亮静止,则浮云相对运动;

③自主运动:紧盯一个燃烧的烟头,过段时间,感觉它不停的游走

社会知觉:(重点把握)社会知觉偏差

①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②晕轮效应: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的印象后,掩盖了其

他品质、特征的知觉;亦“光环效应”

③刻板效应: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或是对人概括的看法。

④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看法。

3、错觉:不正确的知觉。如穿衣搭配

幻觉:没有外界刺激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4、知觉的特性

①整体性:以自己的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②理解性: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言把它揭示

出来的特性。(如:完形填空)

③选择性: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3、对象的活动性;

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1、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

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个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定势。

④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我们的知觉仍然不变。

感知规律的应用:

差异律: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

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

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就很容

易被感知。

活动律: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感知。魔术师用一只手做明显的动作吸引观众

的注意力,而另一只手却在耍手法以达到他的目的。所以,在观

察中要善于利用活动规律,达到观察目的。

强度律:对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一般人对雷鸣电

闪是容易感知的,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高,而对于昆虫的活动,

如对蚂蚁行走的声音就难以觉察。因此,在实践中,要适当地提

高感知对象的强度,并要注意那些强度很弱的对象。

组合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

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

中学生观察力的特点:

1、目的更为明确;

2、注意事物的持久性更高;

3、精确性更高;

4、概括性水平更高

第三节注意

1、概念: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特点:(简答或辨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3、功能

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调节功能

4、分类(重要)

按有无目的,意志努力分类

①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与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

②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发挥意志努力与干扰和困难做斗争;

3、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4、保持稳定的情绪;

5、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

6、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相结合。

③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织毛衣)

5、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重要)

①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

第一、注意对象的特点—对象的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第二、活动的任务—任务越复杂,越需要关注细节,注意的范围越小;

第三、个体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整体知觉能力越强,注意的范围越大。

②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影响因素:

第一、注意对象的特点—内容丰富对象>单调对象,活动对象>静止对象;

第二、主体的意志力水平——注意的稳定性实际上就是保持良好的有意注意,主体需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就可以克服困难等;

第三、个人的主观状态—身体状况、情绪、精力等。

注意动摇(起伏)——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周期性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稳定性相反,也叫分心;注意离开心理活动对象,而被无

关对象吸引的现象。

③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活动;

影响因素:

(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教育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总结

1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5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6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11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教育的含义 1.1.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孙子. 尽心上》 1.1. 2.概念: 广: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教育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主导) b)受教育者(主体) c)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1.3.教育的属性 1.3.1.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3. 2.社会属性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历史继承性 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4.教育功能 1.4.1.作用对象 a)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b)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1.4. 2.性质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1.4.3.呈现形式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1.5.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5.1.起源 a)神话说--教育是神创造的(最古老的) b)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 息) c)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梦露) d)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 一--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1.5. 2.发展 1.5. 2.1.原始社会 a)无阶级性、公平性 b)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 2.2.古代社会 1.5. 2.2.1.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西周:庠、序、校( 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春秋:私学兴起--自由 ●外国 古埃及: 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军事体育 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合集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问答法)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

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 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大题总结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先天遗传素质,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格塞尔等。 (2)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7.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8.有关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 (2)社会本位论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大总结【打印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和*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和中介。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2)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制约,但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方面: (1)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易网教育有着渊源关系。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教育落后于**,教育对其有阻碍作用;教育超前于**,教育对其有催生作用。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教师职业道德 1、如何理解道德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 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判断) 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判断)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 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判断)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18、教师如何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9、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判断) 20、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1、教师的欢乐来自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美好的情谊;学生长大成才。 22、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正从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3、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4、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必考14个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必考14 个知识点 学习是一种习惯,更应成为一种积累。提前备考,下半年教资笔 试才能得高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 NO.1 教育教学观 ( 一) 素质教育观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二) 新课改的教学观 (1)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N0.2教师观 ( 一) 教师角色的转变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

发展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 二) 教师行为转变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NO.3 学生观 ( 一) 学生是发展的人 (1)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 二) 学生是独特的人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 三)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面教学活动具有 A.引导性 B.简捷性 D.实践性 C.直接性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 社会意识形态 7.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万法是 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 A.指导性教学 B.情境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三、教学 1. 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2)教学的内涵: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A.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B.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C.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 教学的任务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 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 A. 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 B. 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C. 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D. 教育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在任何时代、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一个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第二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简答五点)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岀的观点。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5.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 环节。(单选) 2. 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 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简答题:(3X10)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6.简述全面发展的内容 7.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0.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并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如何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2.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观的改变 13.简述新课改结构的主要内容 14.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7.建构主义学习观 1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9.说服教育法的含义和要求 20.简述美育的任务 2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2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3.小学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4.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6.简述教学课程的基本规律 27.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8.教学实施的环节 29.简述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30.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历年来考察过的简答题: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2.简述学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文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肓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育报告的-般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2X20) (一)材料分析题答题结构 1..总起: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了(违背了)体现了、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使、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阐释。 2..分析:结合材料分点解析(知识点+材料解析,如材料体现几个知识点则分点作答) 3.(总结)对于整个分析进行一两句话的总结。(不做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1.新课改内容 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整理精品word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 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 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 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 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 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归纳

实用标准文档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归纳.txt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本文由夢落幽渘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教师职业道德 1 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2 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 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职业道德:2 职业道德:是指在执业围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该遵循的特定规。职业道德的特征:3 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教师职业道德的涵: 4 教师职业道德的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等道德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从总体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的等因素构成的。 5 教师职业道德特征: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性、严格的标准性。教师职业道德特征: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 6 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 7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教育劳动始终,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各种理论)

教育学和心理学各种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教育起源 ?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托;美国-桑代克;英国-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 ?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奥地利-佛洛伊德(人的性本能),美国-威尔逊(基因复制) ?外铄论:荀子(性恶论),英国-洛克(白板说),美国-华生(行为主义-环境与教育决定论), 斯金纳(强化改变论) 教育目的的理论 ?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 ?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 ?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方式课程论),苏联-赞科夫(发展主义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法国-卢梭,美国-杜威 ?社会中心课程论:早期任务--康茨,拉格,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法:美国-克伯屈(自主目的和内容) ?道尔顿制:美国-柏克赫斯(自主学习-指定参考书) 学习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 ?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洛斯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功概率50%最有可能选择) ?成败归因理论:美国-韦纳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主观判断成功-期待) 学习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德国-沃尔夫(经过形式训练)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有相同要素) ?概括化理论:美国-贾德(水下击靶实验) ?关系转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小鸡啄米实验)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提出该理论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基本观点—尝试—错误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作用理论:摇铃喂狗实验(条件在行为生成前)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高中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4个特点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具有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 4. 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上最早一篇专门着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 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 昆体良西方最早教育理论着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培养),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培根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称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遵循人的自然发展,“泛智教育”,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卢梭《爱弥儿》倡导儿童本位和自然教育。康德教育学作为课程在大学教授。 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化”自然主义教育,情感教育,爱的教育,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 洛克“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之父”《普通教育学》出版标志规范教育学建立。提出“四阶段教学”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他的学生齐勒五段教学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 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知情意统一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新三中心论“儿童(学生)、活动、经验”,主张在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成长,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提出五步教学法。 陶行知人民教育家,师从杜威,主张生活教育理论。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着作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从事流浪儿和违法者,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着作。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和五条教学原则 布鲁纳《教学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智力 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全面和谐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人口功能)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性别结构,文化,职业,城乡结构和人口迁移) 2.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考试大纲》P4)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古代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P7)- 答: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3、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 -- 5、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P10) 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6、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P15) 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7、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P22) 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P24) 答:(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P26)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0、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P31) 答:(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11、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P32) 答:(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P33) 答:(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3、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答:(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4、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P40) 答: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

教师资格证 综合素质知识点

综合素质 模块一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观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教育观的核心)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观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素质教育是终生的。 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4.素质教育观产生 20C 80-90年代末提出。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5.素质教育观发展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2006.6.29,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标志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6.中学素质教育 (1)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2)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中学教育包含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中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初中:人的自我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夕形、体內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 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5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6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7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8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1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2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课堂气氛热烈 13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