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复习重点

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复习重点

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复习重点
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复习重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学

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即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最初就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为了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成长的手段。

三、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四、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看,教育形态可以划分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类型。

五、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①普遍建立义务教育制度,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②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及整个社会发生联系,且联系越来越紧密;

③教育内容较为丰富,且具有变革性;

④教育形式多样化;

⑤重视教育立法,教育走向法治化;

⑥教育逐步终身化;

⑦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教育逐步实现全球化。

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孟学派撰写的《学记》,比国外最早的教育著作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早三百多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第一个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法国卢梭《爱弥儿》;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步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实验教育学最早由德国的教育学家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学理论,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观点;

凯洛夫主编《教育学》;1930年杨贤江以李浩吾化名出版《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大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假设:①任何学科都能够按照某种在教育上是正确的方式,交给任何年龄段的任何儿童:②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理论;③提倡发现学习,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七、教育学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三论法。

调查法:从调查对象看,教育调查可以分为四种,①全面调查、②重点调查、③抽样调查、④个案调查;从调查的形式看,一是参观访问,二是问卷调查。

实验法三种形式: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八、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①提升教育论著;②解释教育现象;③指导教育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教育实践);④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斯坦莱·霍尔的内发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华生认为教育是万能的;斯金纳继承华生环

境决定论观点。

二、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学说,事物的发展是有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及规律

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③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④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五、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种含义:一是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二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一方面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六、艾利康宁的发展阶段说

七、人的发展的差异性通常采取的主要教学措施:

①注意早期教育;②强调全面发展;③提倡因材施教;

八、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遗传。环境。教育、活动、个体主观能动性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九、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包括3个层面:

①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从人的心理素质角度概括的全面和谐发展;

②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把我的全面和谐发展;

③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这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是在教育实践中贯穿合作教育的基本思想,二是从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

其次,建立能力核心的培养模式。①能力培养必须建立在人性提升的基础上;②能力培养的归宿是素质的合成;③能力培养更重要的着眼点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第三,创设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1、教育独立论: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教育独立论》

2、教育万能论:洛克、爱尔维修、欧文(“认识环境的产物”学说)

3、人力资本论:舒尔茨是人力资本论奠基者

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①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③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具有经济功能、教育具有政治功能、教育具有文化功能

四、教育优先发展的含义

①社会用于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

②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即教育的三性——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

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

“两基”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

质量。“两免一补”免除义务驾驭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五、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开放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六、教育的改革与应对策略:

①追求教育民主化,发展全民教育;

②实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③倡导学会关心,加强人文教育;

④追求教育的终身化,构建学习化环境;

⑤谋求教育的国际化,注重教育的本土化。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

一、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即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的总的规定,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立的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等构成。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之间件的关系是: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三、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文化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教育发展论、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社会因素: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要依据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人的因素: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认得身心发展规律;要依据认得身心发展需要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我国家与目的的精神实质:

①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②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素质结构;

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形影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智育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以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活动。

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被称为“四大支柱”)

第五章现代学制

一、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原有教育制度以及国外教育制度

二、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现代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施教机构系统的总体结构,它规定着各个施教机构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规定着各个施教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学制(西欧国家)、单轨学制(美国)、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四、双轨学制特点:重视幼儿教育,并将其纳入学制系统;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五、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壬寅学制”(没有实施)、“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

“癸卯学制”把学校分为三段七级,它标志着封建传统学校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壬子癸丑学制”分为三段四级,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年限,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角色:家长的代理人、知识分子、教育研究者、学生的朋友

教师的作用:教师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教师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师职业的特点:艰巨性、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

教师的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按时获取工资报酬;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至此那个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

《教育学考试大纲》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规定: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专业能力具体体现:

①了解学生及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②语言表达能力;

③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

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⑤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

专业精神主要表现:

第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和奉献;第二,对专业里相当永无止境的持续追求;第三,对专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自觉遵守。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①专业发展的自主性;②专业发展的方向性;③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④专业发展的差异性;⑤专业发展的情境性。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教师研究、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五、学生的权利:安全保障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

六、师生关系的内涵与作用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关系,包括师生所处的地位、相互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同时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影响。师生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

六、新时期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七、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热爱、关心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③注重专业发展,健全人格

第七章课程与现代课程改革

一、1981年,美国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专著;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75年,斯滕豪斯建立了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二、课程的概念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朝时期;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只是最有价值》。

广义的课程就是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国家要求,学校安排和教育者指导下十学习者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

三、课程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P191);经验主义课程论(P192);社会改造主义课

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

四、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认为学科课程是课程组织的最有效方式。这一流派代表理论主要有要素主义和

永恒主义。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提出的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事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只是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

五、经验主义课程论:由杜威发展而成,这种课程的基本特征①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不是社会问题,

而是学习者的发展;②课程内容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变化而变化。

六、课程的类型

①从课程的呈现形态看,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②从课程的呈现方式看,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③从课程的开发过程看,课程可以分为理想的课程、官方的课程、教育者头脑中的课程、教育者实践的

课程、学习者体验到的课程;

④从课程的管理看,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⑤从课程的设置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隐性课程又称“潜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堂指南或学校教学计划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与结果,以内隐和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七、课程设计的原则:囊括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八、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①需求导向策略;②增强特性策略;③因地制宜策略

九、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学习者因素

十、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①课程行政主体多元化发展;

②课程设置现代化发展;

③学习过程的个别化;

④学科综合化发展;

⑤课程理念的整合化发展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面临的挑战:

①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压力;②课程改革保障的挑战;③课程资源挑战

第八章教学

一、教学过程的涵义: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特点:双边性、间接性、发展性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师生个体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人是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课堂教学交往过程的统一。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接受式教学的基本阶段、发现式教学的基本阶段。

发现式教学过程的步骤:①设置问题情境;②发现问题;③提出假说;④验证假说;⑤运用结论解决新问题。

三、常用的教学规则:

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④直观性与抽象性统一的原则;(直观手段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⑤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原则;

⑥系统性和渐进性相结合原则;

⑦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⑧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②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③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④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四、教学组织的涵义: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一定目标从事教与学活动,整我课程教材的形式和结

构。

五、教学组织的基本类型:班级授课组织、分组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组织。

六、教学实施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学生作业布置与指导、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测评。

七、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①明确目标,任务达成;②内容正确,重点突出;③方法适合,善于引导;

④表达清晰,感染力强;⑤组织严密,教学机智;⑥气氛热烈,配合默契。

八、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①入格——博彩众长的模拟阶段;②立格——形成特色的提高阶段;③破格—

—确立风格的稳定阶段;④无格——形成风格的成熟阶段。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德育

一、班级组织的的形成,三个阶段: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班主任、教师、学生干部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期;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组织的群体结构、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班级组织的特点:首先,班级组织的特点体现在班级组织的目标上;其次班级组织的特点体现在班级组织中师生的交往上。

班级组织的功能: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班级组织建设包括:班级组织的设计;班级建设的指导;班集体的组织与培养

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二、现代班主任的角色作用:①班主任是学校惯例意志的实施者;②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③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者;④班主任是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①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协调和统筹教育力量。

三、德育:一般来说,德育就是教人按照社会意识及其体现的社会规范行动,亦教人学做人。培养人的品德,是德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德育与一般的社会意识、社会道德相区别的本质特征。

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度施加影响,并通过教育者能动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手段

德育过程的规律: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②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德育影响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养成道德主体的过程;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的原则:①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②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并举;③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并行;④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⑤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

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确定:①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②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③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德育的方法:语言说理法;形象感染法;实际训练法;拼的评价法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施:①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以人为中心进行教育,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②构建多元化的德育理念,实现多元德育综合创新,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第十章教育评价

一、教育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用数值来描述教育领域内事务的属性,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客观性是其首要指标。

教育评价:是教育测量的深化,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通过价值判断性价值增值的方向拓展。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促进教育发展的功能;完善教育管理的功能

三、当前考试评价改革的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四、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

按评价涉及的范围分类:宏观教育评价、中观教育评价、微观教育评价

按评价的参照标准或评价反馈策略的分类: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作用分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相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的集合总体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标准,然后将其余评价对象与该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每个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

五、有效测验的基本标准: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2021辽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辽宁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

说起考研很多人在自习室强迫自己从早坐到晚,其实不见得学进去了多少,其实学习的关键还是抓住技巧,要多交流,我刚开始复习的时候high研APP上的师哥师姐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第一门依然是政治,只能说今年政治我的大题拯救了我,也是比较幸运,背的大题基本都用到了。但是选择题就呵呵哒了,也没有对答案,但是感觉很差。所以政治真的要想拿高分,选择题还是要多刷几遍。而我因为复习的有点晚,在大纲出来后才开始看政治,看得比较慢,看一章做一章的练习,政治新时器最后只有刷一遍的时间,只做一遍题目的话肯定基本就没啥印象,所以基础就没打好。后来导致肖秀荣8套4套卷做的很差,一般选择只有20几分。所以政治有时间还是要多看几遍。当然选择题只刷肖秀荣8套4套是不够的,因为就考试来看肖秀荣老师压中的选择题基本很少,很多都是只压中了题目,我当时还做了考虫的押题4套卷包括大题很多都是背的考虫的押题,可以说压中的还是比较多的。总结政治用到的资料:政治大纲、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8套4套卷。 政治当时我是从红宝书面试后才开始看的,以前从未看过一点。所以政治开始过早只会拖垮其他方面的复习。等红宝书,向今年红宝书快10月份才出,不过依然不晚,前面无需买什么任一、精讲精练之类的书,纯属浪费钱。对于肖的精讲精练我并不推荐,因为在我经过我无数次的对比我发现没人任何书可以取代大纲解析也就是红宝书,任一我扫过一眼,条例确实清晰,但很多内容都没能涉及,看红宝书是让你能全面了解知识,不一定要记住,我是前后看了快4遍,但是什么也没记住,不过会让你不会对每一道题感到陌生。 红宝书出版后要尽快用1个月时间看完一遍,认真看,不过也不必太纠结其中,该理解的理解了就可以。期间用肖1000题来巩固,这时候看完一遍就到11月份了,每天都看政治但不必过多1到1.5个小时就够了,一个小时看40页红宝书,半个小时做第二遍肖1000,期间配合真题,虽然考试内容有很大调整,但是真题的价值远远高于任何资料,这是我的感受,哲学,是靠做真题理解了几乎课本上全部的知识点,毛邓三考真题也记住了大体重点内容。 这个时候看完时间会在11月20号左右。不用急一本巨好无比的资料出现了,不过你无须购买,到论坛里就可以下到《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不过大家切记,考研政治的风中劲草习题并不推荐,《风中劲草核心考点》200多页,当时我的

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规划

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规划 (2006—2010) 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为新办专业,为稳步扎实地推进专业建设,兹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和本专业的自身条件及其发展趋势,特制定对外汉语专业建设规划。 一、对外汉语专业介绍 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本科招生始于2003年9月,2006年9月成立对外汉语教学系,孙琳老师任系主任。目前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2人,助教2人,八位教师具有对外汉语教学经历。 对外汉语专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走向世界和让世界了解中国而建立起来的新兴复合型专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正逐渐兴起,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力度的加强,国际社会对汉语人才需求量增加,国家迫切需要既能适应于对外交流又能投身于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人才,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宏伟事业,而这一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在于通晓“双语”、“双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对外汉语专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西南大学积极向外开拓,已与泰国孔儆大学、韩国韩东大学等就开展一些具体的学术交流项目达成了协议及意向,文学院在泰国开办了孔子学院,逐步将占领泰国西北部市场。建设好对外汉语专业,既是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的紧要任务,也是进一步完善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工作。 二、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目标规划 (一)、总体目标:对外汉语新办专业要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新专业的基本建设。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并且根据社会需要稳步调整专业方向;推进课程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基本文件的建设,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大力推进专业建设的整体力度,构筑学科建设的布局,逐步办出特色、影响和层次。同时,要依托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其它校内相近专业,加强国内国际间的联系,加强与地方和社会的联系,树立开放办学的意识,拓展专业发展的空间。通过持续的努力,使本专业在某一方面处于全国同类专业的前列,从而为在不久的将来争取进入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和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未来五年具体发展目标: 1、强化并扩展师资队伍:以选派进修的方式提高原有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以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未来两年中计划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专业人才3-4名。 2 、巩固和扩大泰国的汉语教学实习基地:目前本专业在泰国的实习基地三个。未来五年内,将在与我校有交流关系的学校中增设基地3-4个。为满足外派任教的需要,我系还将通知向全院招聘的方式,选拔理论、教学能力较强的老师出国教授中文和中国文化 3、完善课程结构,增加专业选修课:合理利用师资力量开设课程,根据需要增设相关课程。 4、酌情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适当增加本专业硕士生招生名额: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争取在两年内使对外汉语专业独立招收硕士生。 5、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增添供留学生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增添系办公室专用房间:为与泰国西北大学“2+2”项目等专设的多媒体教室正在筹划中,但仍需学校的支持,在学校为此划拨专用教室后,建设工作方能启动。系办公房亦如此。 6、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如加大力度聘请外籍教师,提高学生外语教学水平。 三、对外汉语专业建设措施 (一)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在开放的视野中确立专业发展方向的基本框架。根据对外汉语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逐步探索和尽快明确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基本框架是: 1、尽快使本专业的发展融合到全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之中,加强与国家“汉办”以及北京、上海等重点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增强开放办学的意识和力度;

辽宁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824法学综合课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4 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 满分:150分 法理学部分 第一编法学导论 第一章法学 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法学的历史 第三节法学与相邻学科 第四节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 第二章法理学概述 第一节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第二节中国法理学 第三节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第二编法的本体 第四章法的概念 第一节“法”概念的语义分析 第二节法的本质 第三节法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法的作用 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第一节法的渊源 第二节法的分类 第三节法的效力 第六章法的要素 第一节法的要素释义 第二节法律概念 第三节法律规则 第四节法律原则 第七章法律体系 第一节法律体系释义 第二节法律部门及其划分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第八章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第二节权利和义务概念 第三节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第四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九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法律行为释义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结构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十章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四节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第一节法律责任释义 第二节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承担 第十二章法律程序 第一节法律程序概述 第二节正当法律程序 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十三章法的历史 第一节法的起源 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 第十四章法律演进 第一节法律演进概论 第二节法律继承 第三节法律移植 第四节法制改革 第十五章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第一节全球化概论 第二节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趋势 第四编法的运行 第十六章法的制定 第一节立法的概念 第二节立法体制 第三节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第四节立法的原则 第十七章法的实施 第一节守法 第二节执法 第三节司法 第十八章法律职业

辽宁大学传播学专业历年试题

2002年新闻业务(复试) 一名词解释20% 1、报道思想 2、独家新闻/深度报道 3、重点编排 4、隐性采访/异地采访 二、简答题30% 1、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有何区别?并请列举新闻采写实例以说明。10分 2、假设你是上海某一新闻传播记者,有人来电声称:“沪松高速公路12.5公里路段刚才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这时你正在上班途中,时间是上午8:50,你将如何应对采访?20分 三、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500字新闻稿,并拟复式标题。30分(材料略) 四、为下列文字材料写一篇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20分(材料略) 2001年新闻业务(复试) 一名词解释20分 1、新闻价值 2、新闻背景 3、新闻线索 4、短评 二、简答题30分 1、新闻编辑的基本业务和基本功 2、解释性报道的基本特征 3、举例说明新闻导语改革 三、实践题50分 1、将下面一篇专稿改写成一篇600-800字的综述新闻,并制作标题(含引题、正题、副题)20分 《时代催新再现活力————从“六艺节”看传统艺术的市场走向》 2、根据下列通讯,写一篇约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30分 《就监督你一个————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定向视察”活动纪实》 2001年广告学 一、简答题40分 1、市场创造型的行销 2、广告代理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3、商品力 4、广告诉求 二分析题20分 1、广告创作传略中的一般战略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应用。 2、情报性广告讯息的应用范例。 三、论述题40分 1、广告的时代角色 2、IMC的技术评论与理论评价 2001年传播学理论

一填空题 0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和()。 0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0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0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0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0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0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0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0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 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等(),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而发挥作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 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 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过程。 25、传播信息实际上是在传播信息所蕴涵的“意义”,而不是在传播符号。 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视广播。 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28、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关于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新领域。 29、坎特利尔主持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其中也涉及两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 4. 4. 秦训刚,蒋红森著.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 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盛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0. 庄文中主编.外国母语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1. 李维鼎著.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2. 翟启明主编.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3. 唐晓杰著.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14. 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5. 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编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6. 颜赵娟.活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的应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17. 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 18. 薛晓嫘.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学业成就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9. J.M.索里.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9.6. 20. 魏新康.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63. 21. 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2.6

辽大历年考研真题

辽宁大学20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考试科目:刑法学、民法学 试卷种类:B卷 考试时间:1月19 上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连续犯 2 单位犯罪 3 法定刑 4 妨害作证罪 5 滥用职权罪 6 相对权 7 无限责任 8 遗赠 9 附随义务 10 提存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2 非法拘禁致人死亡转化为杀人罪的条件 3 法人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4 债权与物权的区别 5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6 代理与行纪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 共同犯罪的认定 2 如何理解我国的刑法目的 3 从抵押权的物权特性分析其经济作用 辽宁大学20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试科目:法理学、中国法制史 试卷种类:A卷 考试时间:1月19 下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义务

2 法律部门 3 诉讼结构 4 法律解释 5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6 城旦舂 7 十恶 8 加役流 9 《中国土地法大纲》 10 马锡五审判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 简述法律推理的特征 2 简述法对利益的作用 3 简述汉代法制的指导思想 4 唐律是怎样划分公罪和私罪的 5 简述清朝的秋审制度 6 简述《开皇律》的内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论法律程序的基本特征 2 论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3 试述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辽宁大学2004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法学各专业 考试科目:刑法学、民法学 试卷种类:A卷 考试时间:1月11上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首要分子 2 犯罪预备 3 集资诈骗罪 4 侵占罪 5 玩忽职守罪 6 间接代理 7 财团法人 8 先契约义务

山东大学2012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目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年硕士生招生书目 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 山东大学2012年起不再提供参考书目,请参照2011年。 661考古综合:《考古学通论》,蔡凤书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栾丰实、方辉编,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历史学基础:不指定参考书目 348文博综合:以该专业学位教指委拟定的考试大纲(参见我校招生网页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为准。 840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管理学》(第一版),徐向艺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39文书学:《现代文书学》,韩英主编,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874档案管理学:《档案管理学》(修订本),邓绍兴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档案学概论》,冯惠玲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年硕士招生参考书目 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可能是最全的考研教材电子书屋 621实践英语:《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王治奎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17专业英语:《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新版),戴炜栋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英国文学选读》(1-2册),杨岂深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美国文学名著精选》,钱青主编,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622实践俄语:《大学俄语》(高级部分),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实用俄汉汉俄翻译》,张永全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教程》(词法、句法),钱晓蕙、袁妮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俄语语法》,周祖礼、陈洁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18俄语语言与文化:《俄罗斯文学史》(任一版本);《20世纪俄罗斯文学》,[俄] 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俄罗斯语言国情》(任一版本教材)。 623实践日语与语言学基础:《日语概况》,皮细庚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日本语概说》,加藤彰彦、佐治圭三、森田良行编,英枫社1990年版。 819综合考试(外):《注解日本文学史》,远藤嘉基、池垣武郎著,中央图书,昭和35年版;《日本文学思潮史》,叶渭渠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日本文化史》,家永三郎著,岩波新书1976年版;《日本文化论教程》,五十岚昌行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43综合韩国语:《新标准韩国语》(初级1-2、中级1-2、高级1-2),[韩]金重燮等著,苗春梅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006年版;《韩国语概论》,[韩]李翊燮等著,张光军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韩国语概论》,林从纲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3韩国文学与文化:《韩国文学通史》(2、3、4),[韩国]赵东一著,韩国知识产业社2007年版;《朝鲜文学史》,韦旭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文学史》(4卷本),袁行霈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韩国近现代文学史》(韩文),

辽宁大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辽宁大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作者:————————————————————————————————日期:

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001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125200公共管理 ①初试参考书目 全国联合考试,依据联考大纲 ②复试:笔试与面试结合 笔试:政治理论 面试: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听力 002经济学院() 025100金融 ①初试参考书目: 《金融学(第二版)精编版》又称《货币银行学(第四版)》,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②复试:面试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②西方经济学 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柳欣、林木西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025200应用统计 ①初试参考书目: 《统计学(第三版)》,袁卫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②复试:面试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同金融;参考书目:同金融 025300税务 ①初试参考书目: 《税收理论与实务》,王韬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②复试:面试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同金融;参考书目:同金融 025400国际商务 ①初试参考书目: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版)》,崔日明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②复试:面试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加试科目:同金融;参考书目:同金融 025500保险. ①初试参考书目: 《保险学(第三版)》,王绪瑾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历年试题

辽大国际政治学概论真题(2007~2012) 2007 一、名词解释(8*5) 1国际政治学2跨国组织 3国际法4国际行为主体 5地缘政治学 二、简答题(10*5) 1世界体系的基本特征 2理想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3二战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 4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5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简答题(20*3) 1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2国际政治格局与国际经济格局的关系 3国家主权理论及其发展 2008 一、名词解释(8*5) 1汉斯.摩根索2国家实力 3博弈论4跨国行为 5国际干预 二、解答题(10*5) 1理想主义与其现实主义学派的主要分歧。 2非国家行为主体与国家行为主体的关系。 3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4国际冲突的内涵。 5科技因素对国家实力的制约作用。 三、论述题(20*3) 1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三次论战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2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点。 3结合国际政治现实阐述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 2009 一、名词解释(8*5) 1罗伯特.基欧汉2集体安全 3国际组织4不结盟运动 5国际政治格局 二、简答题(10*5) 1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论研究方法。 2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3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4国际冲突与国际竞争的关系。 5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及对当代的影响。 三、论述题(20*3) 1试述国家实力的构成及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2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论述朝核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 3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阐述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2010 一、名词解释(8*5) 1肯尼斯.华尔兹2权力 3国际机制4跨国政治 5国际合作 二、简答题(10*5) 1评析系统论研究方法 2简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主张 3国际行为的基本方式 4国际组织的特征 5军事因素在国家对外政策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20*3) 1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二次论战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2结合冷战后国际政治现实论述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3结合2009联合国气象变化(哥本哈根)大会论述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1 一、名词解释(8*5) 1亚历山大.温特2国际体系 3国际社会4《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 5多边主义 二、简答题(10*5) 1跨国公司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2国际法准则的基本内容。 3简述列宁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四个基本问题。 4宗教影响国际政治的基本途径。 5简述国际合作的基础。 三、论述题(20*3) 1结构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分歧。 2从G8到G20的转变分析未来国际政治发展前景。 3自然环境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2012(考场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8*5) 1约翰.米尔斯海默2国际实力 3安全困境4战略性合作 5民主和评论

参考文献汇总

【参考文献汇总(文学、翻译、语言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文学类】 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法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荒诞派戏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王宁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塞尔顿编文学批评理论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新小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斯皮勒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王长荣译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霍顿美国文学思想背景房炜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历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语言学】 奥马利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陈保亚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言仁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黄国文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英语语言学基本读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语言学入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秦秀白文体学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孙志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索绪尔普通语言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018 年西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2018年西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50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 1.吴敬梓 2.孟子 【解析】这是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 3.一带一路 4.千金散尽还复来 5元宵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 1.价值观不是实际的行为,而是关于实际行为的规则;价值观是一套关于什么是真善美的标准系统;这些规则和标准是用来判断和指导人们的行为的;价值观不是个人的喜好或倾向,而是一种集体的文化意识。 2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自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目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蒙学教育的基本的目标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另外蒙学也指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3西方各国来华的传教士,为了传教,也努力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受到中国文化的熏染,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开始向西方提供更多中国的信息,介绍中国文化。中国成为了欧洲启蒙运动者吸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当欧洲传教士把西方学术与文化带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学术与文化也同时传到了欧洲。 4.是指好的版本的古籍,一要“足本”,内容没有缺漏或删节;二要“精本”,经过仔细的校对和注释;三要“旧本”,时间比较老的本子。符合任意一条就是

教育学_辽宁大学出版社_复习重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学 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即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最初就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为了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成长的手段。 三、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四、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看,教育形态可以划分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类型。 五、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①普遍建立义务教育制度,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②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及整个社会发生联系,且联系越来越紧密; ③教育内容较为丰富,且具有变革性; ④教育形式多样化; ⑤重视教育立法,教育走向法治化; ⑥教育逐步终身化; ⑦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教育逐步实现全球化。 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孟学派撰写的《学记》,比国外最早的教育著作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早三百多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第一个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法国卢梭《爱弥儿》;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步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实验教育学最早由德国的教育学家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学理论,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观点; 凯洛夫主编《教育学》;1930年杨贤江以李浩吾化名出版《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大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假设:①任何学科都能够按照某种在教育上是正确的方式,交给任何年龄段的任何儿童:②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理论;③提倡发现学习,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七、教育学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三论法。 调查法:从调查对象看,教育调查可以分为四种,①全面调查、②重点调查、③抽样调查、④个案调查;从调查的形式看,一是参观访问,二是问卷调查。 实验法三种形式: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八、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①提升教育论著;②解释教育现象;③指导教育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教育实践); ④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辽宁大学综合教务管理.doc】辽宁大学综合教务管理

【辽宁大学综合教务管理.doc】辽宁大学综 合教务管理 辽宁大学综合教务管理辽宁大学综合教务管理欢迎您!请您点击以下入口进入管理首页! 点击进入>>>辽宁大学综合教务管理点击以下图片也可进入>>> 【相关阅读】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医、艺等学科门类的辽宁省惟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教学区占地面积2153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辽宁大学初创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设有27个学院,即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广播影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亚澳商学院、新华国际商学院、艺术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轻型产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文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67人,其中教授283人、副教授504人,博士生导师1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1人。 现有本科专业7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设有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FA(艺术硕士)等2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和统计学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一级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4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平台、4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截至20XX年6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万余人,其中本科生万人,研究生6600余人,外国留学生600余人。 学校现有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室)28个,实习基地12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075万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图书馆

辽宁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真题

2013 一名词解释 1 目的语 2 语音教学分辨法 3 心理学中的自变量 4 陈述性知识 二简答 1 简述词汇练习的主要方法 2 美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3 口语课教学的教学任务和内容 4 教师威信的来源 1中国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 2 陕西,简称“陕”或() 3 殷墟甲骨文是在今河南()被发现 4 “春秋五霸”中()只是有称霸的渴望,并无称霸的实绩 5 中国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址最有代表性的是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的() 6 中国的瓷都是() 7 大篆以金文和()为代表 8 修身、齐家、()、平天下 9 在诸子百家中,将“法”、“术”、“势”合为一体的是() 10 管仲的“四维”思想指() 1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宋代哲学家( )的治学目的 1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出自( ) 1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自( ) 14 中华民族的祥瑞i动物有( ),称为i"四灵" 15 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中国饮茶发源于( ) 16酒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用于( )和饮酒为乐两项。 17 “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中的“颜”是指孔子的学生() 18 佛教的创始人是() 19 ()与女娲结为夫妇,开始生儿育女,形成人类 20 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 21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2 古书四分法指()、史、子、集 23 《四库全书总目》是由清代著名学者()执笔写成的 24()是我国药草学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5 《清明上河图》是由宋代画家()创作的 26 宋代被并称为“三苏”的大文学家是苏洵、苏轼、() 外国文化 27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28 《一千零一夜》是()国家的世界性名著 29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共同奉为圣地的城市 30 希伯来人是当今()人的祖先 31()在日本称为“书道”,与“茶道”、“花道”并称为日本“三道”

西南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信息

西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信息 西大2017年报名110左右,分数线为国家线310,英、政国家线,专业90,进复试61人,实到59,包括调剂的10余人,录取33 2018年报名160左右,分数线332,英、政国家线,专业90,进复试42,录了33 2018调剂要求是总分380+,英语63+,毕业院校为双一流,六级需要过 备考汉硕交流:企鹅:一二九八,三六七零四五 参考书目 黄廖的《现代汉语》 程裕祯的《中外文化要略》 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孟昭毅的《外国文化史》 吕必松的《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 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首先,真的非常感谢这一路走来勤思对我的陪伴和指导,下面就我的心路历程和接下来要考研的学弟学妹们简单的分享一下啦! 我是一枚标准的“三跨考生”和普通三本院校的妹子,因为本科院校不是很好,而且自己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平台,所以我选择了考研。我的本科专业是英语,但是通过大学几年我觉得我还是很喜欢语文,所以我就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这样既照顾到了我自己的兴趣,又没有完全摒弃我大学的专业(在我自己看来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专业)。选好了专业,我便买好参考书目开始准备复习,具体算来我是七月份才开始准备的,一开始,我看了一下《现代汉语》,大概看过一遍,我发现我看不懂,虽然都是写的汉字,我知道我遇到了跨专业的悲哀,当时真的很着急,时间不等人,而且我又不知道该怎样复习了。所以,我找到了勤思,丹丹老师在了解我的情况后,向我提供了一些很实用的建议,并且帮助我确定了我的院校(当时我还在两所学校中纠结),这让我觉得勤思真的很不错,于是我就报了勤思的V-VIP班,并开始了我的考研准备之路。 讲真,对于一个跨专业的考生来讲,专业课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毕竟和别人本专业的比起来,别人4年学的东西,你要半年学完,然后和他们本专业的去竞争,而且专业课的比重又很大,我就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了。这个时候,我就不得不得提到勤思给我安排的辅导老师,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她,从我报班开

辽宁大学简介及历史沿革

辽宁大学简介及历史沿革 辽宁大学简单介绍 辽宁大学(Liaoning University)(蒲河校区)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辽宁大学(崇山校区)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辽宁大学始建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辽宁省惟一的具有文、史、哲、经、法、理、工、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辽宁大学历史沿革 辽宁大学发端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2004年5月,学校正式启用占地1403亩的蒲河校区,解决了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2005年9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评价。 辽宁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 辽宁大学现设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亚澳

商学院、新华国际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广播影视学院、本山艺术学院、化学院、信息学院、数学院、物理学院、生命科学院、环境学院、药学院、轻型产业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文科技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等教学单位。 辽宁大学历任校(院)长: 辽宁大学现任校长黄泰岩:(2011年4月---现今);程伟校长:(1999年3月---2011年6月);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1983年7月---1995年9月) ;辽宁大学校长刘祁涛:(1995年9月---1999年3月) 本文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liaoning/yangb/lndx.html 由: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 https://www.doczj.com/doc/e012175964.html,整理上传

2010-2013年辽宁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

2014年汉语国际教育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 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 北大、人大、北外、北师、首师大老师领衔辅导! 2013年包揽北大、民大、安徽师大、川师、北外、广外汉教考研状元! 贰、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共30分) 四、填空题 1.当地教学观变革的趋势之一是,从重视教法向重视________转变。 2.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______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 3.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_____记忆,逻辑记忆,情感记忆和运动记忆四种类别。 4.短期汉语教学大多通过________手段实现教学的高效率,这也是短期汉语教学的特点之一。 5.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外汉语法教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语法项目的选择,语法点得编排,语法点得______和联系等。 6.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两种基本方式是音速教学和_____教学。 7.教材评估一般可分为______评估和系统性评估,其中前一种评估是一种直觉的经验性的评估,只具参考性。 8.从课程设置角度划分,《汉语口语》属于______类教材。

9.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门用来测试______者的汉语水平的标准化语言测试。 10._______测试主要是用来检测学习者在学业上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特点的教什么测什么,学什么测什么。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画O,错的画X) 1.教学实践总是有限的,为追求教学效率,应在有限法人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识记材料数量越大,遗忘的也就越多。 3.应该像重视智力发展那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两者都看成教育的目标。 4.学习者在习得母语所学的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可称作第二语言,它不完全等同于外语。 5.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虽必不可少,但从根本上说是从属于语言教学的,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 6.在对外汉语初阶阶段的词汇教学中,核心词汇的教学和训练是关键。 7.语言技能训练中的阅读训练,就是指对阅读技巧的专门训练。 8.对外汉语口头表达训练中,口头表达的语言内容不包括以口头形式表达的书面语。 9.学习者将所学习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就可视为他已经获得了第二语言交际能力。 10.汉语计算机辅导教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泛使用的是其狭义,指的是“教学与学习”即只针对语言训练。 六、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理想的师生关系所具有法人基本特征不包括______。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师道尊严 2.学习迁移性质角度,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_________作用。 A.促进 B.陪衬 C.阻碍 D.对比 3.强调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目标所依据的语言观是______。 A.语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语言是一套知识系统 C.语言是音义综合的符号体现 D.语言是文化的反应和载体 4.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间,对外汉语教学更应强调_______。 A.以老师的教学为中心 B.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C.二者共为中心 D.二者都不是中心 5.我国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创立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