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 三 政 治 试 卷 讲 评 课 教 案.

高 三 政 治 试 卷 讲 评 课 教 案.

高 三 政 治 试 卷 讲 评 课 教 案.
高 三 政 治 试 卷 讲 评 课 教 案.

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教案

洞口一中邓了艳

课题: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

课程标准:查找存在的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教会学生答题

教学目标:

1.分析试题考查的目的,所覆盖的知识点及答题的基本情况。

2.从命题思路、解题思路、答案三个层次训练学生答题能力。尤其是培养

学生对政治信息的提取和认定能力,总结好解题思路和方法。

3.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错误,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使学生能够触类

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考过、讲过、评过,而学生一无所获或收效甚微的状况。

教学重点难点:

1.选择题:13、15、21、22、23题。

2.主观题:38(2)、39(1)、39(2)题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

教具:ppt课件《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自制)

教学过程:

【试题评价】

测试内容:必修一至必修四的基本知识(四个模块)的掌握情况,及对综合程度较高试题的把握程度。

考查要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基本原理

基本题型、典型设问、基本能力

考查目的:落实基础知识,强化必考考点

掌握基本题型,重视时政衔接体会复习方法,重视教材使用

试题特点:试题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尽量提高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本次考试,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错题人数统计题

主观题答题分析:

38(1)结合材料一,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产业互联网怎样推动了我国塑料行业供给侧的改革。

此题材料简易,因而学生基本能答到点上.

38(2)、39(1)、39(2)得分普遍不高,平均6分左右,主要表现如下:

①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再现课文基本观点;

②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薄弱,抓不住材料的中心;

③解题与答题思路不清晰、不科学,不够条理。

④审题不清,未按要求答题,答非所问,答题不够规范,不分层分点现象仍然存在;

⑤细读素材,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⑥建立正确联系,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

讲评:

13.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读下图思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社会总需求曲线从AD向AD’移动,政府必须

①完善社会保障,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保证每个劳动者实现就业

③增加财政支出,大力兴建公共文化设施

④调整税收政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图像表达的意思是价格不变需求量增加。符合题意的是D

【解题技巧】

曲线试题关键在确定数量关系,借助辅助线分析判断。

第一,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即正相关还是反相关。

第二,确定不同数量关系对应的图象,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要读懂曲线,仔细观察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一般正相关图象曲线走向向上,反相关图象曲线走向向下。

第三,数形对照,看其是否一致。把题干中的数量关系与曲线对照,直接排除不一致的误项,再对剩余选项进行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变式训练题:

15. 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C919共规划102项关键技术攻关,这一成果的取得意味着我国正式跻身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大型客机研制能力国家的先进行列,C919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表明 ①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带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②我国已经跻身世界飞机制造强国行列,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④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重要成就,是我国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①选项中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表述有误,②选项中我国已经跻身世界飞机制造强国行列,不符合现在实际情况,排除①、②,答案为D

21. .我国古语古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古训与其体现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规律是客观的

②自高必危,自满必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整体处于主导地位

④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体现重视实践作用,③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体现重视量变积累,答案为C

22.2015年9月,美国航天局科学家展示了他们所谓的迄今为止有关火星上存在水的最确凿证据:随季节变化的条纹状含盐流水痕迹。科学家还能够探测到浸满水的高氯酸盐分子的存在。这一发现使火星上存在生物的可能性变得更大了。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 ) ①事物总是在运动变化发展中不断自己暴露和展现其本质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①选项中事物不会自己暴露和展现其本质,④选项中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表述有误,排除,答案为B

23. 2015年12月,四川卫视推出《诗歌之王》,创新性的将经典的诗歌文化与原创音乐重下表是 2015年3月27日某市油价调整表:

汽油价格变动会引起燃油汽车需求的变化,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下图中(P 表示汽油价格,Q 表示燃油汽车需求量)表示正确的是( )

新结合,以精炼的诗为歌词,与音乐碰撞出火花,一方面让经典诗歌得以流传,另一方面,也拉近大众与诗歌之间的距离,真切的体会到诗歌之美。这从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用外物的否定实现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正确处理和把握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主干侧重将诗歌文化与音乐二者结合,③④符合题意。①选项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表述有误,②选项中用外物的否定实现事物的发展,表述有误,答案为D

归纳:【选择题的方法技巧】

首先,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

第二,养成好的做题习惯、学习习惯,

①熟读题干,浓缩成一句话。谁在干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②根据选择方向,思考答案。

③直接选正确的,排除错误的。

主观题:

38材料二2015年12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起“汇众智,编规划”活动,由国务院牵头,就“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征求民意,2016年新年伊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微信公众号开通运行,方便群众直接举报有关党风政风的问题。如今,“互联网+政务”已经成为政府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监管型电子服务,解决监管“死角”问题;通过发展服务型电子服务,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发展约束型电子服务,构建对公权力的监督约束系统。

38(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14分)

(2)①推动了党风政风建设。(4分)

②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4分)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促进政府依法行政。(4分)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分)

39“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极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目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否定重要历史人物及淡忘英雄。历史虚无主义者借“人性复杂”“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细节考证”来矮化、抹杀林则徐、邱少云、雷锋等在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和富强进程中涌现出的英雄及其精神。历史虚无主义者还以主观化的态度曲解历史。如抛开历史背景,大肆宣扬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平稳过渡”的发展进程;聚焦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大革命”“大跃进”中的失误和教训,大搞“翻案”和“重评”,却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采取了“选择性失明”。

39(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英雄、矮化英雄思潮的危害性。(13分)

39.(1)①抹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动摇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5分)

②颠覆人们的价值观,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的地位,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4分)

③削弱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消融民族精神,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4分)

39历史虚无主义者还以主观化的态度曲解历史。如抛开历史背景,大肆宣扬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平稳过渡”的发展进程;聚焦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大革命”“大跃进”中的失误和教训,大搞“翻案”和“重评”,却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采取了“选择性失明”。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材料中历史虚无主义者曲解历史的观点的表现。(12分)

(2)①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没有完全的独立和主权,不可能像今天这样通过改革开放向现代国家“平稳过渡”。(5分)

②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有其特殊性。

对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绩与不足,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把握本质与主流。(5分)

③材料中历史虚无主义者没有对相关历史事件矛盾的特殊性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妄下结论,属于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2分)

归纳:主观题解题方法

1.审设问,明确回答方向:看问什么?有什么要求?用什么知识?

2.回忆相关知识。从教材目录顺序入手,回忆可能用到的知识,简单列举在设问旁边。

3.阅读背景材料,筛选相关知识,找出重点知识和其他知识。

4.规范书写答案。基础知识简明扼要地写段首,着重分析设问中的问题。

历史高效课堂评课稿-《夏商周政治制度》评课稿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评课稿 ----评孙丽雯老师全校公开课必修一《夏商周政治制度》 高台一中高二文综组赵伟吉 今天有幸听了孙老师执教《夏商周政治制度》一堂课,值得回味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探究空间,激发探究兴趣 历史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认知过程,正因为如此,教学中对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孙老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15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了思考力,发展了历史思维,这也是目前开卷考试形式下,一种好的历史教学方法,我们借鉴。 二、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 新课改突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着。孙老师充分发挥了作为研究者、组织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主要表现在把空间留给了学生,把机会留给了学生,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把思考留给了学生,学习中有一个环节都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由学生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再点拨、提升,值得借鉴。 三、将历史现象置于一个历史长河之中,该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历史大背景作了一个具体介绍,使历史知识有了一个通感。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主题式,打破了王朝体系,所以有必要对历史的大背景做一介绍,孙老师此点体现的很好。 此课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有以下几点: 1.探究新方法,讲活历史课。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有些知识从时间和空间都会很陌生,因而在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上要避免单一、重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凸现历史课的魅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2.4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第4课时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例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想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评课材料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评课材料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望远小学祁凌燕老师所讲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使用的是北师大出版社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第一节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 祁凌燕老师的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没有语病,表情丰富,与学生有情感交融。用小猴子吃桃子贯穿全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具体来说,祁老师的这节计算课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的地方。 1.在笔算教学之前,让学生复习一些与笔算教学有关的口算和竖式计算实属必要,尤其是除法竖式学生还是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的,有的学生可能都忘记了,适当复习有利于新课的教学的顺利进行。 2.对于新课48÷2的笔算教学,教师采用“讲解法”是可以的,这是因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与表内有余数除法的竖式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有竖式有两层,这是学生没有见过的,并且40个位上的“0”不必写,学生也不知道。 在教学中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一要看教学内容,二要看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于教学内容,与原有相关教学内容差别比较大,学生探索有困难较大时,可以采用讲解法。这一点,在课标修改稿中有明确的说明。 在讲48÷3的竖式除法时,祁老师采用指导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有的学生选用摆小棒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的学生选用竖式笔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很好。 48÷3与48÷2两个竖式笔算的方法差别不大,学生可以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的。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48÷3是正确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创新意味着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去解决自己没有解决过的问题,完成没有完成过的任务。 3.在这两个例题讲完后,祁老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例题竖式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比较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笔算方法。更主要的是学习“比较”这一种通用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不仅能找到表面上的相同与不同,而且能分辨主次,找到最主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练习巩固之后,祁老师出了一道比较简单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448÷4,让学生尝试试算也是很好的,跨度不大,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没有解决过的问题。 5.讲计算是比较枯燥的,如何把计算教学上的生动活泼,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研究的问题。祁老师不仅以“分桃子”贯穿全课,并且赋予练习题一定的情节。如98÷5,祁老师说:有一串五种颜色的珠子,它们每种珠子的数目都相同,你说对不对?当一个学生回答后,老师说你们都试一试好吗。这种把枯燥的计算趣味化的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6.最后在总结全课时,祁老师提了一个不常见的问题:“你认为你表现的怎么样呢?你认为那些同学学的好?”这样的问题提得很好,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也学会评价别的同学。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初中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篇一:七年级历史评课稿 《秦朝的速亡和西汉王朝的建立》评课稿 授课人: 授课班级:七(1)班 听课教师:政史地组全体教师 评课人:政史地组全体教师 主评人: 评课地点:政教处 评课内容: 本课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重点是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导学案设计符合洋思教学模式,课堂上从大的方向上讲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下边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优点: 1、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 2、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正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 1 力水平 。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答案搬下来让学生答,而是精心设计了几个有深度的问题。 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

4、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让学生讨论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并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且能大胆质疑。 5、时间控制合理。 6、能对知识及时进行梳理,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特别是最后对本节课的小结,既梳理了本课知识,又为前后知识的联系做了铺垫。 建议: 1、当堂训练的两个问答题题可改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和教训有哪些,?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如何,有何意义,这样既照应了学习目标,突出了重点,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2、文景之治不是课标要求,它只是为下了一节《汉朝的大一统》做铺垫,只需让学生了解一下,可不做要求。 3、适当引导学生看看文中的地图和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这堂探究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整堂课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 2 论进行的,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望见谅。 篇二:2011年秋季历史听课记录2 澄迈县白莲中学教师听课评课记录表 评课 1、本课通过情景导入,生动形象,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摘要 2、授课内容详实,语言丰富。 (优缺3、学生积极活跃,课堂氛围活跃。 点)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活动记录《莫高窟》评课稿

小学语文公开课听课活动记录《莫高窟》评 课稿 《莫高窟》评课稿 司亚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用豪爽来形容,具有大家风范,因而整个课堂显得大气而不张扬,充满激情,课堂教学艺术更是值得品味。 课堂整体设计独具匠心。课文从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三个自然段并列存在,结构非常清晰,司老师抓住彩塑、壁画作重点解读,避免了平均用力的弊端。首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从导入到总结贯穿其中,每讲完一个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此句多遍,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莫高窟的喜爱、向往之情,大大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对莫高窟由不了解到熟悉、由衷地喜欢,原来,莫高窟如此美丽。 课堂细节精彩纷呈。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富有激励作用,如学习彩塑一段时,“你们的读给了我听觉上的享受,让我们从视觉上享受一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对彩塑形象充满视觉期待。“把你笔下的飞天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此时飞天已布满我们的教室”激发了学生交流的欲望,也让学生感觉自己笔下的飞天真的很美,这比老师直接说“写得真好”更有激励作用。在学习2、3自然段时,先文本后媒体,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再去欣赏彩塑与壁画,让学生由文本到图片进行了双重感悟,更加深了学生对莫高窟艺术宝库的印象。为了让学生感受卧佛的大、长,突出了“16米”这个数字;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壁画的宏伟瑰丽,突出了“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这一个震撼人心的数字。抓住描写彩塑神态的词让学生想象其他彩塑会是什么样的神态,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实了彩塑形象,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描写人物神态的词,寓积累与想象于一体,一举两得。朗读的形式多样,有个别读、齐读、默读、自由读。“曾”字的解读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莫高窟艺术宝库的珍贵。过渡句的讲解、排比句的学习练写,让学生在学习享受中掌握知识技能。当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后,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写一写其他飞天的形象进行小练笔;在认识了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凝结成了莫高窟这一伟大结晶时,让学生把自己想对莫高窟、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的话写下来,在这样的环节中,很好地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堂伊始,老师以“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点”这一问题直接带领学生回忆文本,进入文本,并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词,让学生很清晰地认识到本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所在,学习目标也明朗起来。 学文中渗透思想教育。在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了不起后齐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首小诗,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经历了一次思想教育的机会。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评课稿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 数的口算除法的评课稿 方秀湘河镇中心小学 《口算除法》是由湘河镇中心王敏老师执教,教学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第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从王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以及课堂的实施,谈谈我个人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一:注重新旧知识点联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导入新课的习题,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王老师设计了两个大的习题。一个是对表内除法进行复习的计算题。另外一个是五道用除法计算的解决问题。其中有三道是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例如:1.王老师有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几个苹果2.王老师有10个苹果,给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这些复习题既让学生回顾了之前的表内除法的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还用了班内学生举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联系生活,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去表述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开动脑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王老师联系学生的生活,

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情境,把计算(口算)教学的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具体问题融为一体,使计算(口算)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这个环节中王老师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前面复习题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思考。得出60÷3=20的不同口算方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体现,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交流口算方法,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紧接着王老师立刻趁热打铁提出600÷3=有了之前的练习学生立刻有了答案。做到了知识的迁移。教学例2,依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分彩色手工纸的情境中,积极的探索,在小组内讨论最终找到了答案。 ( 三、课堂练习由浅入深,结合实际生活设计问题,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热情。 王老师在本节课设计的练习活动时,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层次不同,先是基本的口算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对知识进行了巩固练习,不仅仅要会口算还要明白算理。尽可能多的提问了不同的学生,关注到了全体学生。紧接着以班级学生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用口算除法解决的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提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四、小结。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结中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尽量多的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大家分享。 我觉得本节课的优点有:

初中地理历史听课记录

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9月19日星期一八三班地理(上午第三节)主讲人: 主讲内容:世界的气温 一、教学要求: 1、气温的概念。 2、影响气候的四种要素。 3、了解气温分布的不同规律。 4、影响气温四种因素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 1、认真掌握理解气温的概念。 2、识记影响气候的四种因素的概念。 3、理解气温由高向低的的形成规律。 4、四种影响气温因素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及年平均气温图了,了解世界气温的。分不情况。 (2)根据地图了解影响气温四种要素的分布情况。 (3)根据示意图理解高伟度,低伟度的概念。

(4)通过实物实验、进一步陆地和海洋爱热和放热的不同情况。 (5)根据示意图进一步理解寒暖流的概念。 (6)理解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低下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气温状况是说明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基本要素。虽然世界各地的气温和将水状况相差悬殊,但是它们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五、课堂练习 1、掌握气温的概念。 2、识记影响气温四种因素的概念。 3、课后实验、认真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加深了时气温的概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虽然世界各地的气温状况相差悬殊,但是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了解了陆地和海洋爱热示放热情况的不同的原因、课堂效果良好。且承担一切后果。也许,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刚刚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欢呼雀跃,下一刻大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9月29日星期四上午第四节七年级历史 主讲内容;商鞭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一、教学目标 1、商鞭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鞭变法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商鞭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学习方式。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 袁宝华 一、教学内容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是冀教版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14-1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在具体情境中充分认识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通过探究合作,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比较,加强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尝试,能主动地发现创造,以及自主、自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用整百数、整十数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个位上是5的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新课铺垫 1.找邻居。 (1)找出下列各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十数之间。 274 381 612 446 学生若有困难,可给学生先举例如下:比274小的整十数是270,比274大的整十数是280,274在270和280之间。 追问:274更接近哪个?(学生能答出270)为什么?(和270相差4,和280相差6,更接近270) 找同学依次说出其余三个,重点关注生学习情况。 (2)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 327 213 482 194 有了上一小题的追问,学生难度不大。 (3)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 327 213 482 194 二、情境引入、感受估算 1.情境引入。 出示了学生收集矿泉水瓶的图片。 希望小学开展“争当环保小能手”活动,三年级同学收集饮料瓶369个,四年级同学收集442个。介绍,这一活动是环保的,同时也是废物利用。 2.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学生会提(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收集多少个?(369+442);(2)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收集多少个?(442-369) 3.老师带来一个问题:估算一下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学生茫然)4.引出课题。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计算的结果,这时候就用得到估算。我们

公开课圆明园的毁灭听课评课记录

公开课圆明园的毁灭听 课评课记录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公开课《圆明园的毁灭》听课评课记录 付红兵:《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目标我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深入地理解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曹金玲:导学设计细致到位。《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富,尤其是重点段昔日的辉煌,涉及内容非常多。因此,细致、指导性较强的自学导航,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学生自学起来也得心应手。本节课,学生们诵读感悟,材料补充,想象体验尽情展示。尽管孩子们有些放不开,稍显生涩,但是可见老师平时的训练是到位的,只要孩子们是在不断的成长,进步,超越,这就是生本最大的宗旨所在。 闫红云: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由于自学导航设计的细致清楚,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学生第一环节的自学讨论交流还是比较充分的。学后的展示效果也很好,有有感情地朗读,有对某些内容进行补充,有根据文中的景物进行合理的想象……精彩的语言屡屡闪现。但是展示的还是不够充分,但相信老师长期的坚持,大家都是有机会得到锻炼的。 柳健美:老师的感情朗读指导稍显逊色。也许是课文的内容太多,也许是学生合作展示的形式不利于情感的激发。老师在感情朗读指导方面就略显单薄,尤其是重点段落处理的有些草率。其实,无论是学生的自

学,还是讨论交流都是片面的,这里老师就把学生的这些散落的珠子穿起来,这就是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那么在今后我们的生本教学中,我们高段的语文教学还是要在自学、讨论、展示等方面加强训练,让学生会学习会展示。另外老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敢于将与目标无关的,与重点无关的勇于舍弃,减少无效活动。

高中历史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一 授课内容: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一) ☆导入新课 利用文学作品李白的《古风》和杜牧的《阿房宫赋》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2、秦朝统一 (1)过程(加入荆轲刺秦的故事) (2)条件①②③④(发散思维)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重点) 1、皇帝称号的由来(阅读材料,分析史料) 2、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帝独尊(结合【历史纵横】)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中央官制 (1)设置及职能 “三公”“九卿” (2)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3)评价(作用)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目的 2、内容:郡、县、乡里 3、作用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一分为二) 1、积极 2、消极 五、巩固统一的措施 参见教材P10“历史纵横”,指导学生阅读后再归纳 听课感想:XXX老师合理利用与本课相关的一些史料和图片,培养了学生史料解读和图片分析的能力,并且在讲述本课重难点时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这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听课记录二 授课内容: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一) (一)导入【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二)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结合相关史料讲述) 三司、胡惟庸案 2、确立内阁制度 奠基——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确立——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参与机务) 发展——明宣宗内阁地位日益提高(票拟权)

全盛——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2、措施 3、特点 (四)小结 1、秦汉以来,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2、君主制度的演变 听课感想:本课的重难点不好突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教师高屋建瓴,从整体上对秦至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把握并加以梳理。 听课记录三 授课内容: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必修一) (一)告知教学目标 1、导入新课〈2分钟〉 2、呈现本课学习目标 (二)呈现新知识 探究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地理条件〈10分钟〉 【结合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和两段材料,说明古代希腊自然地理条件有何特点?请学生回答问题】 探究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15分钟〉 【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从视觉方面直接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填写表格】 探究三: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什么样的影响?〈15分钟〉 【讲解解决这类类似评价的问题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的方法】 【通过几组图片,呈现雅典在哲学、建筑、神话、雕塑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当今世界民主政治的图片,引导学生得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三)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新知识的内容及其教学活动的策略 巩固练习〈3分钟〉 【提供练习的情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行为。】 听课感想:本课教学以活动探究法为主,兼以史料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最后进行本课知识点巩固练习,效果较好。 听课记录四 授课题目: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必修一) 以图片罗马圆形剧场导入,提出问题,引出罗马法(图片导入法)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学会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加、减法估算,掌握估算的方法。3.通过学习估算的方法,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单位,掌握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游戏——“找邻居” 师: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找邻居”。 (1)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327、213、482、194 (2)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327、213、482、194 师:今天同学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要运用到刚才小游戏中的一些知识。 二、情境引入、导入新课 1、谈话:在蜜蜂王国,采花的蜜蜂叫工蜂,是工作最辛苦的蜜蜂。在有鲜花盛开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一只工蜂一天一般往返10次,每次行程约1公里左右,它的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30公里。)(出示情境图)这天早晨,蜂王一声令下,勤劳的小蜜蜂从皇宫出发,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出采蜜去了。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其中的数学信息。 3、请同学们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选择一个问题一起解决,板书:“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学生列式,286+103= 快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是最爱动脑筋、最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个个都挺棒!下面老师把问题改一下,看你们会不会解决? 板书:“向南飞和向东飞一共约有多少只?”仔细读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请学生思考“约”字的含义。 师讲“约”的意思。“约”就是“大约、大概、不十分确定”的意思。 学生思考:在这个题中需要我们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教师点拨:当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结果时,可以只算一个近似的结果,这就是“估算”。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计算的结果,这时候就会用到估算。我们这一节课就一起研究三位数加减法估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评课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评课 实验小学城东校区张文杰 听了姚榕老师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研课,让我耳目一新。下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几点认识: 1.教学理念新,体现新课标思想:突出以生为本、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夯实“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生活经验、数学思想)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定位准,注重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非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及非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笔算过程,培养学生概括、推理、计算能力。 3.教学重点突出,方法科学合理:以口算、估算为基础,重点是笔算竖式的算理教学,教师引导合理到位,学生动口、动脑积极性高涨,是“三算”(口算、估算、笔算)教学的典型案例。 4.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达标率高:先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素材。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再组织师生交流,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最后练习形式多样,反馈及时,“双基”训练扎实,层次感强,总结完美。 5. 动画片西游记导入简洁有效,让学生扮演孙悟空,帮助唐曾解决问题。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的心理,期待探究新内容,简短的几句话,

让学生感受到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以前所学知识的延伸。 6. 估算教学得到很好的落实,在教学竖式计算前,先安排几道估算的习题,为接下来估计竖式的结果做好铺垫。教学竖式计算时,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对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非常有益,对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很有着深远的影响。 建议:在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要充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出示一些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为下面学习笔算作铺垫。 7.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手段科学合理,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建议:鼓励性的语言还需要再多一些,评价要更到位一点,效果会更好。

历史评课记录

历史评课记录 地点:前楼小会议室时间:20xx-12-12下午 参加人员:王国文吕志军王顺保许明明高俊杰高秀华赵彦新霍维熙苏爱军 记录: 任课教师说课: 苏爱军:讲述了备课的构想、如何突破重难点;教学形式的创新“火眼金睛”; 对本课的反思:1、教材深入准确的把握,历史抓住事件的本质、要点把问题讲透。2、要充分相信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相信学生一定可以在合作中提高自己。3、利用好导学案,课前做好准备,为课上打好基础。 听课教师点评: 高军杰: 1、形式创新,对学生有吸引力 2、学生活动中,给学生更多独立表达观点的机会,对学生更有意义。王顺保: 1、某种课型的公式化。以教材为基础,设置题型,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专业性知识,符合高考要求。这正是学生欠缺的,学生欠缺的也是考试要求的。

2、引入高考题 锻炼学生的思维规律、语言概况、信息提取能力。 吕志军(教研员): 1、对本课的点评 导入简洁明快,学生合作学习,现场反馈学生信息,教学形式有创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材的结合、观点与问题、材料、答案的结合、多媒体与板书、导学案的结合。对教材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有深度。教学方法有特点:知识点问题化;讲练结合,初步形成知识点-材料-问题-答案-讲评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存在一些问题 板书不完整,不规范 知识、能力、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有待提高 导学案的统领作用要明确 3、建议: (1)抓好历史基本事件、人物、性质、线索、概念、规律的学习 课堂教学目标三部分(知识、能力、运用)要落实。构建知识体系,在选择合适的点进行讲解。 规范完善学案 加强板书 (2)对文科老师的建议

高中语文公开课评课记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高中语文公开课评课记录 高中语文公开课评课记录 在规范月公开课活动中,语文组孙淑芳、秦燕敏、王志媛、王彩君被推选上公开课。几位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语文组全体老师积极听课,评课,分析研究,效果很好。以下是评课记录。 一.孙淑芳老师的复习课《项脊轩志》

(一)孙老师的设计思想和课后反思 复习《项脊轩志》一文,主要想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识记、理解、运用文言字词;二是分析和借鉴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叙述事情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所有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推进的比较良好,感觉还是很好的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其中有两个环节我感觉较为满意:第一个是课内重点文言字词的迁移运用,第二个是鉴赏细节描写手法之前选取《老屋》歌词所做的铺垫。 第一个环节中,我选取的是20XX年江苏卷高考题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中的一段文字,语段几乎包含了本节课所强调的所有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课堂上及时地拿

来让学生翻译,既突出了检测的针对性,又较好地强化了知识迁移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直接体会到了文言文复习和高考之间的必然联系,让他们意识到了平时复习中积累文言知识的重要性,而课堂上学生头脑中这种意识的产生比老师平日里凭空的说教要强百倍千倍。 《项脊轩志》是作者归有光在经历了无数的人生变故、世事沧桑之后写作的文章,文章虽然感情真挚细腻,细节描写的手法运用的不露痕迹,但是因为语言朴素,叙述平淡,以学生现在的年龄和人生体验,很难提起深入阅读的精神和兴趣,更不要说体会作者情感的十分之一二,进行手法的分析和挖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截取了水木清华《老屋》中的一段歌词作为之前的铺垫。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歌曲,作者在表达对老屋及屋中人思念的时候,选取了很多寻常生活中看似平淡而又十分美好的镜头和画面,这种方法和《项脊轩志》中采用的叙事抒情的方法极为相似,因而,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们对这样的歌曲也非常喜欢,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分析起来更是兴趣盎然,极好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致和课堂的气氛。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评课稿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评课稿 五年级组 3月13日,我有幸聆听了王国栋老师执教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课前,王国栋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我们数学组的其他老师积极发挥团队精神,对王老师的教案设计认真研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理解,提出一些非常好的设想。王老师在听取了路老师及数学组的其他老师的建议后,针对试教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思考,认真反思,对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重新定位,对教学设计几度易稿,多媒体课件制作了好几遍。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态度由衷地让人敬佩。整堂课,王老师思路清晰,教学节奏把握准确,不仅出色的完成了知识目标,而且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非常注意对学生情感的渗透、实践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落实,不失为一节好课。下面我谈一下,我对这堂课的感受。 1、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王老师把生活中孩子们感兴趣的闯关游戏搬入除法口算的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精彩的课堂。 2、从已有经验入手,知识迁移到新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

历史课评课稿

历史课评课稿 这是一堂既遵循传统教学又符合课改要求(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有价值的公开课。 第一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苏老师这堂课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第一是知识能力目标:了解基本史实;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教材资源、归纳表格、辨析史料达到论从史出、合作探究的目标;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历史情境的再现、分析,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政策制度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教学落实较好。 第二.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答案搬下来让学生答,而是精心设计了9则历史材料,与学生深度解析材料,得出答案。而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教师层层点评,学生层层过关,思路清晰,内容简明扼要,学生通过讨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教师能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研读史料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改变了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运用史料,贯穿课堂,是本课的重要亮点。这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衔接,也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部分。本课很好的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中的史料实证精神,教师搜集可信的材料,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判断史料的价值;掌握研习史料的方法,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形成历史的实证意识,在论述历史时能够将有价值的史料作为依据。这一做法改变了学生关注结论,忽视结论的获取过程的错误观念。是值得所有历史课堂借鉴的地方。本课除了凸显史料实证、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也渗透着时空观念、历史理解等学科素养,相信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大大的提高。由于初一新生第一次接触历史科目,对于材料的甄选,应注意材料的难易度、材料适量原则,过多的材料,学生略显得吃力。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优质评课记录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怀念母亲》评课稿 《怀念母亲》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听了厚川小学宁静老师执教这一课,不禁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在教学中,她以散文的情感线“怀念”为主线贯穿始终,以读为主,通过读中想象、品味、感悟、积淀情感,达到了读中悟,悟中读,产生了情感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纵观这节课,宁静老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近季老,体悟“怀念”之情。 一、引入互文,走进人物故事,在资料拓展中激发了情感。 现在的孩子们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受着父母们的百般宠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季老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艰辛、痛苦与无助,也很难体会到作者对已逝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为此,她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适时引入资料冲击学生的听觉和心灵,充实学生对作者理解的空白与间隙,搭起桥梁以方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教学中,她在情感激发的关键处三次引入互文资料,都是来源于他的文章《赋得永久的悔》,目的就是带领学生走进季羡林的真实故事,了解季老心中珍藏已久的对母亲的点滴回忆和真切的情感。面对房东太太的举止,季羡林一定会触景生情,引入两次互文,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印于学生心间:为了儿子的前途,她忍痛割爱,独自支撑着贫困潦倒的家,整日倍受着思念和等待的煎熬的母亲。适时的互文阅读,使得文章的背景更厚实,拉近了学生与那个时代艰苦的生活、母亲的思念、季老的处境的距离,能够激发学生理解和感悟季老对母爱的渴望,而这份爱越是渴望,他

心中的悔恨就越加强烈,随之再有感情朗读《赋得永久的悔》的开头结尾。从孩子们的深情朗读中,她知道季老的“思母情”已经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同时也为后文体会“爱国情”做好了铺垫。 二、想象画面,再现生活情景,在生活体验中挖掘了情感。 学习散文,就要寻找画面感,在难忘的画面中感知体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境,真正走近作者心灵深处,产生情感共鸣。她创设了三次画面意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发挥想象、进行迁移,逐步走进季老的生活。画面一:房东太太为迎接儿子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从熟悉的母亲对自己的细腻的爱中体会房东太太对儿子的爱,进而感悟:季老触景生情,尽管与母亲相聚的时间短暂,但感受到的浓浓爱意是他这一生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画面二:母亲在与儿子分别的日子里,母亲是怎样苦苦等待儿子的回来呢?让学生在无尽的画面中一次次的失望,感受母亲的那份漫长的等待,度日如年。这时候,缠绕季老终生的悔,深深的停留在孩子的心里,更反衬出作者这一生对母爱的渴望。画面三:作者是怎样思念故国的?这是学习的难点,为此,她创设情景,带着学生闭目想象,将学生融入到季老的角色中,在体验季老一人身居异地的凄凉后,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回忆丰富的生活画面,寻找其间的快乐和甜蜜,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体会了季老内心“凄凉”与“甜蜜”相交织的复杂情感,感悟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这一环节,孩子们真的走进了季老的心,当她深情地讲述季老的孤寂生活时,孩子们的表情凝重,若有所思,有的甚至流泪了……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课标》所说:真正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做到“简约的内容、深入的对话”。

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公开课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中最高位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今天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第一关:我要填 第二关:我会算 第三关:我想改 二、动手操作,互动新授 第四关:我能行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谈话: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把46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要求每班分得多少个)你怎样看出图里有46个羽毛球的? 要求每班分得多少个,应该怎样计算?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的 回答板书:46÷2=,这是一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1、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46÷2你想怎样计算,你能先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同桌互相合作) 边分边思考:要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班分得多少个。(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述)(2)可以这样想 要拿出4捆6根小棒,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2捆,就是把4筒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分得2筒是20个,可以用算式表示:40÷2=20,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根,就是把6个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分得3个,也可以用算式表示:6÷2=3,最后合起来是23,20+3=23。 想法预设:把4筒和6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 每班先分得2筒,是20个,再分得3个,合起来是23个。 40÷2=20 6÷2=3 20+3=23 (3)可以用竖式计算 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我们已经知道除法竖式可以这样列。 按照刚才大家发现的算法,竖式上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先算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对齐被除数十位在商的位置写2。 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2表示4个十除以2得2个十)下面用商2乘除数2得4,你知道这4写在哪里吗?(写在十位上4下面)这一步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2个十乘2得4个十,表示已经分掉4个十)4减4得0正好分完。因为还要算个位上的6除以2,这里不写0,为了看得更清楚,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继续除,再往下会算了吗?(6个一除以2得3个一,3写在商的个

初中历史听评课记录

重温历史风云,激发爱国热情 ——评历史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今天韩娜老师的一堂历史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我深受感染,受益颇多,综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一、第一印象 一堂课听下来,被韩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所折服,且不说他流利的普通话,工整的板书,从容的教态,单就他极强的语言总结能力和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就已证明他是一位久经考验、业务水平很高的老师。例如:“这个流光溢彩、景色如画、既有浓厚文化底蕴,又有鲜活时代气息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就是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可又有谁会想到1937年12月,日军曾经将这里变成一座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的人间地狱??”“这些中国的脊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他们选择抗争到底??” 这些精炼准确、极具感染力的性语言无不唤醒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他的引导下,他的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表达。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整堂课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血染卢沟桥和南京大屠杀两个事件展开教学,思路清晰,板块分明,利于学生把握。同时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学、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大胆地展示学习成果,使这堂历史课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首先利用大都市南京的视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将眼前这个景色如画的国际化大都市和曾经那个被日本人变成尸体堆积如山的人间地狱——南京相联系,从而引出课题《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样导入,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将学生牢牢的吸引在课堂之内。 2、注重探究,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 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比如: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回顾和对1936年日军《基本国策纲要》的了解,让学生明确日军的贼子野心;通过地图分析,让学生思考日军攻打卢沟桥的真实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这样,不仅让学生识记了卢沟桥事变的全过程,还让学生清楚该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3、体现“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观,体现新育人理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退而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思考探索的开阔的地带。例如:在教学中,韩老师让学生自行介绍英雄人物佟麟阁、赵登禹,在其后只进行简单的补充。又如,韩老师让学生直接走上讲台,为同学们展示课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