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市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市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市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年度调查报告范文

范文一

XX市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做好人才工作,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依照市委的要求,我们调研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召开座谈会、个案分析等方法进行调研,形成了综合调研报告。

一、我市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把促进进展作为全然动身点,把人才工作作为科教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人才工作环境得到优化,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活力有所增强(具体工作做法和成效略)。按照《决定》中关于人才的定义,人才数量是难以用单一标准进行统计的,但

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仍侧重以职务、职称、技术等级、身份等因素对我市五支人才队伍情况进行分析。

(一)党政人才队伍情况。截止2004年10月,全市共有处级干部934人,平均年龄48.2岁(35岁以下9人,占1%、36-40岁108人,占11.6%、41-45岁215人,占23%、46-50岁261人,占27.9%、50岁以上341人,占36.5%),其中研究生15人,占1.6%;大学351人,占37.6%;大专406人,占43.5%;高中、中专及以下162人,占17.2%。科级干部9487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研究生25人,占0.2%;大学2065人,占21.7%;大专4092人,占43.1%;高中、中专及以下3305人,占34.7%。市管后备干部965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大学514人,占53.2%。

(二)企业经营治理人才队伍情况。据2004年8月的统计,全市工贸系统62家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共有中、高级经营治理人员255人,其中本科56人,占总数的22%、大专112人,占44%、中专43人,占16.8%、高中及以下44人,占17.2%;高级职称13人,占5%、中级职称6

9人,占27%。全市城镇(二轻)61家集体企业(含集体控股的“三资”企业)共有经营治理人员274人,其中本科5人,占1.8%、大专58人,占21.2%、中专33人,占12%、高中及以下178人,占65%;中级职称26人,占9%、初级职称87人,占31.7%、高级工7人,占2.5%。全市210家重点私营企业共有经营治理人员(助理总经理以上)908人,其中大专以上377人,占41.5%、中专(高中)492人,占54.2%、初中以下64人,占7%;具有高级职称28人,占0.55%、中级职称427人,占47%、初级职称288人,占31.7%;210个业主中大专以上80人,占38%、中专(高中)105人,占50.3%、初中以下25人,占有11.7%。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情况。到2003年末,全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63万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3259人、中级20453人;享受国务院专门津贴专家55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市管拔尖人才74人。分布情况为:教学人员32253人,占33.49%;工程技术人员10612人,占11.02%;卫生技术人员5768人,占5.99%;农业技术人员1998人,占2.07%;

科研人员185人,占0.19%。位于铁路沿线的##市区、永安市、沙县共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96万人,占51.51%。据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和部分规模以下637家工业企业

共科技活动情况调查表明,2003年,这些企业投入科技活动人员4175人,在全省九个设区市中列第五位。

(四)高技能人才队伍情况。2003年末我市城镇企业全部在岗职工人数21.08万人,已有6.17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29.26%,其中初级工28170人,占45.65%;中级工29591人,占47.96%;高级工3064人,占4.97%;技师878人,占1.42%;高级技师8人,占0.13‰(全省城镇企业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31.52%,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为50:45:4:1;全国技术工人占46%,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为60:35:5;世界上公认的标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15:50:35)。

(五)农村有用人才队伍情况。据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共有确认为农民技术职称人数为1176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1%,其中确认农民技术员职称9389人,农民助理技师1014人,农民技师及农民高级技师1357人。

按照每人培训达300学时并开设3—5门有用培训课程的部

颁标准,全市获得“绿色证书”及“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证书”的农民人数分不为17254人和15500人,合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5%。

二、我市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缘故分析

一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从我市五支人才队伍的总体情况看,尽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达到360人/万人,超过省338人/万人的水平,但对经济进展最重要的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却相对短缺。从每支队伍的情况看,全市党群机关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14762人中30周岁以下人员1608人,仅占10.8%,而且在职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偏低(仅占17.5%),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各类电业大、党校、函授等自学的学历,而且专业分布以农林、师范类为主,紧缺专业的人才比较少。全市工贸系统国有(国有控股)企业高、中级经营治理人员中,41岁以上的占73.8%(其中临近退休的约占8%),明白经营、善治理、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少,了解国际惯例、善于驾驭市场、敢于开发科工贸一体化路子的人才尤为稀缺。全市9.63万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教育和卫生系统占39.48%,农业占2.07%,科研人员仅占0.19%(185人)。

2021年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 地级××市组建以来,市委、市 ___将人才引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如下:1998年8月、2000年1月相继 ___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的补充意见》,市人事局还于2000年11月颁发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有关问题 ___》,对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优厚待遇作了具体规定。 吸引人才易,留住人才难,人才流失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并不少见,地级××市创立伊始,也遇到了这种现象。市卫生局组建后,碰到一位从事肿瘤研究的硕士研究生要求调出,原因是北京某肿瘤研究所以优厚的待遇、家属和子女户口 ___为条件,要挖走这位研究生。经过了解得知,该研究生颇有报效家乡之心,但是所在医院缺乏应有的科研条件、工作环境,使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卫生局 ___及有关几个科室的负责同志先后数十次找这位研究生促膝谈心,真诚地希望他留下来,为××地区的肿瘤防治工作发挥作用,并承诺为他创造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必需的科研条件,努力解决其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求贤若渴的精神感化了这位研究生。该同志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肿瘤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较为

突出的成绩,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优秀科技工 ___,去年又被选送到芬兰国进修学习一年。 各单位下决心以诚留才,让高层次人才人尽其用,全市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了高层次人才本文:引进工作的良性循环。不少外来人才不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出佳绩,而且成为人才引进的好帮手。在我市建设局工作的耿 ___, ___点将台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现场宣传,一下子就为我市有关用人单位吸引了1名 ___、4名硕士,令许多自认为条件优越的地方和单位刮目相看。一些武汉大学的研究生通过他们已经在泰工作的师兄师姐介绍纷纷来泰应聘。正如他们自己所说,该所高校已经形成了××的人才同向效应。 “××是个新兴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引进人才的政策优厚,引进人才的心也特诚。”刚刚 ___的南京秋季高级人才洽谈会上,一位姓范的高工站在××人才招聘团摊位前,自发地向在场的应聘人才宣传。 据了解,这位范工是南京人,1999年曾参加首届××高科技人才洽谈会,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用人单位求才若渴的举动一直让他感动。这次他在报纸上看到我市参会的信息,就主动到场帮助我市宣传人才引进政策,并表示现在已经可以到××工作了。

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县人才工作调研报 告 1 2020年4月19日

XX县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引进急需、注重培养、留住人才、创新机制”的人才开发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科教兴县”战略,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着力开发人才资源,提升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当前我县人才资源的现状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一)人才队伍资源现状 截止底,全县有各类人才5274人,其中: 1、党政人才:1165人,女315人,少数民族896人,研究生5人,大学本科223人,大学专科及以下938人,35岁及以下382人,36岁及以上783人; 2、经营管理人才:134人,女47人,少数民族87人,大学本科13人,大学专科及以下121人,35岁及以下31人,36岁及以上103人;

3、专业技术人才:2494人,女973人,少数民族165人,大学本科289人,大学专科及以下2205人,35岁及以下1729人,36岁及以上765人; 4、技能型人才:827人,女38人,少数民族526人,大学本科386人,大学专科及以下441人,35岁及以下186人,36岁及以上641人; 5、农村实用型人才:654人,女27人,少数民族487人,中专2人,高中208人,初中及以下444人。 (二)人才队伍结构特点 人才总量不足。全县各类人才5274人,仅占全县同期人口总数的2.2%,远低于全省、全州水平,人才增长幅度较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量不协调,同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造成的人才闲置与基层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依然突出。 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内部结构不均衡,在五支人才队伍中,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仅占人才总量的 2.5%,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少数民族人才占人才总量的64.9%与我县人口比例不相适应;大专及以上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党政人才中;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中专及以上学历,仅占全县人才总量的8%; 人才分布不均衡。行业分布不均匀,且学历低,人才主要 3 2020年4月19日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人才引进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篇1 地级xx市组建以来,市委、市政府将人才引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如下:1998年8月、2年1月相继出台了《xx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xx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的补充意见》,市人事局还于2年11月颁发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优厚待遇作了具体规定。 吸引人才易,留住人才难,人才流失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并不少见,地级xx市创立伊始,也遇到了这种现象。市卫生局组建后,碰到一位从事肿瘤研究的硕士研究生要求调出,原因是北京某肿瘤研究所以优厚的待遇、家属和子女户口进京为条件,要挖走这位研究生。经过了解得知,该研究生颇有报效家乡之心,但是所在医院缺乏应有的科研条件、工作环境,使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卫生局领导及有关几个科室的负责同志先后数十次找这位研究生促膝谈心,真诚地希望他留下来,为xx地区的肿瘤防治工作发挥作用,并承诺为他创造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必需的科研条件,努力解决其工作、学习、

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求贤若渴的精神感化了这位研究生。该同志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肿瘤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去年又被选送到芬兰国进修学习一年。 各单位下决心以诚留才,让高层次人才人尽其用,全市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良性循环。不少外来人才不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出佳绩,而且成为人才引进的好帮手。在我市建设局工作的耿博士,在武汉点将台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现场宣传,一下子就为我市有关用人单位吸引了1名博士、4名硕士,令许多自认为条件优越的地方和单位刮目相看。一些武汉大学的研究生通过他们已经在泰工作的师兄师姐介绍纷纷来泰应聘。正如他们自己所说,该所高校已经形成了xx的人才同向效应。 “xx是个新兴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引进人才的政策优厚,引进人才的心也特诚。”刚刚举行的南京秋季高级人才洽谈会上,一位姓范的高工站在xx人才招聘团摊位前,自发地向在场的应聘人才宣传。 据了解,这位范工是南京人,1999年曾参加首届xx高科技人才洽谈会,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用人单位求才若渴的举动一直让他感动。这次他在报纸上看到我市参会的信息,就主动到场帮助我市宣传人才引进政策,并表示现在已经可以到xx工作了。在他的现场宣传下,徘徊在双登集团摊位前的3名硕士研究生最终将目光锁定

苏州市相城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调研报告

个人收集整理-ZQ 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地调研报告 区域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地竞争.随着科学技术地日新月益和经济形势地迅猛发展,加大高层次人才地引进力度已成为新形势下“党管人才”工作地重中之重.为针对我区人才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地政策、制度,进一步加大我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区委统一部署,最近,区委组织部会同区人事局和科技局走访了全区各镇、街道、开发区十多家民营、台资、外资企业,结合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现状,对当前我区高层次人才地引进问题作了认真分析,并对今后如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一、我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地现状 在区委、区政府地重视和支持下,建区5年来,我区地人才工作力量得到不断加强.一是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地“党管人才”新格局.二是逐步建立人才工作政策机制,加大人才投入,设立万人才开发资金,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地意见》、《苏州市相城区引进紧缺高层人才资助办(试行)》、《关于人才开发资金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等人才工作文件,初步构建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投入等人才队伍建设地政策框架体系.三是人才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先后挂牌成立了潘阳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相城科技创业园、脱颖科技创业园、高科技创业园等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地重要基地.人才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发展变化.四是建立了一支由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级人才培养对象、名市级优秀专技拔尖人才、2名新世纪优秀青年专技人才和名区级专技拔尖人才为龙头地人才队伍,开展人学习、交流活动,强化人才服务,以点带面促进各项人才工作.五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初步建立.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名区招商机构招商工作人员,最后录取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地名、留学回国人员名.同时推出个岗位,作出了向社会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和区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地全新地尝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根据苏州市“十一五”人才统计口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地社会从业人员.高层次人才统计口径: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具有高级以上职称地社会从业人员地统计标准,我区地高层次人才已由建区之初地名上升到目前地名,应该说,随着我区我经济社会地不断发展和区委、区政府对人才工作地越来越重视,我区地高层次人才地数量呈不断增长地态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地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区地高层次人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地需要逐年有所增长,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地新形势下,我区现有地高层次人才总量在日益激烈地区域经济竞争中显然是不具有竞争优势地.根据调查表明,我区部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确实存在着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地问题.造成我区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和引进难地因素,从本次调研情况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高层次人才引进地观念不新.认识是行动地先导,在当前人才市场化地配置形式下,部分领导干部认为高层次人才地引留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地经济发达程度,对人才工作认同地是“筑巢引凤”地思路,认为只要经济工作上去了,人才自然会来,而对“引凤筑巢”缺乏信心.过去,在党政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地错误观念: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从事地是行政工作,非科技工作,无需太高学历或太多知识地人员来从事.在今年全区招商机构招考招商人员以前,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没有进行过任何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地工作,这是导致我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缺乏地主要原因.调查表明,部分企业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着轻学历,重经验地思想观念,认为,学历高地人才不如具有实际相关工作经验地一般人员发挥作用快,所以在引进人才上主要关注地是否有工作经验,能否马上为企业服务,而不是注重人才地学历.部分企业虽然认识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XXX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XXX公司重组而成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员工都是从原国有企业职工转变身份而来,现有员工xxx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xx人,专业技术人员xx 人,技术工人xx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司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竞争。我公司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制度,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开辟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公司从完善《XXX公司劳资人事制度》、制定《XXX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办法》、《XXX公司技工管理办法》和《XXX公司学习培训制度》着手,健全培训教育设施,加大员工培训投入,提高管理人、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激励员工学知识、学技术,组织员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安排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学习管理和专业知识,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管理队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适应公司生产需要,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度,也为了积极稳妥地使我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工作转入正常化,全面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工作,建立健全了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档案,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细则。通过对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对本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个人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进行综合评估,客观、全面、有效的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全年工作业绩,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状态,并根据聘用结果给予相应的待遇,激励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来,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骨干作用,进行技术创新,全面推进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工作,由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和平时考核结果择优提出推荐,报公司专业技术考核聘用小组考评,考评合格者报总经理聘用。各单位考核要坚持实事、公正合理的原则,单位领导和员工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照不同专业系列、岗位的职责,确定各类人员的考核容和细则。考核结果要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作为聘用、续聘、缓聘、低聘和解聘的主要依据,要充分体现奖优罚劣、鼓励竞争、优上劣下和按劳分配原则。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人才工作中,XX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才工作政策,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工作的原则,紧紧把握“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指导思想,为XX公司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人员情况分析 (一)公司人员情况分布 目前,XX公司在册人数16人,xx公司在册人数24人,xx 公司在册人数36人,xx公司在册人数23人,xx 在册人数32人,xx公司在册人数17人。(包含试用期员工)

(二)各公司人员情况分布及男女比例 (三)公司员工年龄分布情况 (四)公司员工学历情况 xx公司及控股公司现有博士生学历0人,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

学历69,大专学历53人,中专及以下学历20人。 (五)政治面貌情况分布 xx公司及控股公司现有党员26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发展对象2人,积极分子11人。 二、人才政策和待遇落实情况 xx公司把落实人才政策待遇列入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引进人才各项政策待遇,营造重才、爱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一是认真落实引进人才工资待遇。将引进人才提前转正,及时定级定岗,核定工资发放标准,并健全档案资料。二是对引进人才破格提拔。将引进人才列入后备干部管理序列,因工作需要,对表现突出者,实行破格提拔。三是关心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通过举办座谈交流、联谊等活动,加强与引进人才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和协调解决引进人才工作、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三、人才管理方式 xx公司人才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引进,xx公司积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根本理念,积极配合推动xx公司进行人才引进工作,人才引进多渠道、多样化,采用市场化模式,引进企业所需人才。 人才培育,xx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员工培训教育的机会,结合企业内训与外训的模式,加大对人才专业技能、员工执行力、企业归属感、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培育学习,激励人才各方面的提升,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力。

地级市引进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地级市引进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地级××市组建以来,市委、市政府将人才引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人才引进工作调研报告如下:1998年8月、XX年1月相继出台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的补充意见》,市人事局还于XX年11月颁发了《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优厚待遇作了具体规定。 吸引人才易,留住人才难,人才流失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并不少见,地级××市创立伊始,也遇到了这种现象。市卫生局组建后,碰到一位从事肿瘤研究的硕士研究生要求调出,原因是北京某肿瘤研究所以优厚的待遇、家属和子女户口进京为条件,要挖走这位研究生。经过了解得知,该研究生颇有报效家乡之心,但是所在医院缺乏应有的科研条件、工作环境,使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卫生局领导及有关几个科室的负责同志先后数十次找这位研究生促膝谈心,真诚地希望他留下来,为××地区的肿瘤防治工作发挥作用,并承诺为他创造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必需的科研条件,努力解决其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求贤若渴的精神感化了这位研究生。该同志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肿瘤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去年又被选送到芬兰国进修学习一年。 各单位下决心以诚留才,让高层次人才人尽其用,全市

上下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了高层次人才本文来源:http://引进工作的良性循环。不少外来人才不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出佳绩,而且成为人才引进的好帮手。在我市建设局工作的耿博士,在武汉点将台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现场宣传,一下子就为我市有关用人单位吸引了1名博士、4名硕士,令许多自认为条件优越的地方和单位刮目相看。一些武汉大学的研究生通过他们已经在泰工作的师兄师姐介绍纷纷来泰应聘。正如他们自己所说,该所高校已经形成了××的人才同向效应。 “××是个新兴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引进人才的政策优厚,引进人才的心也特诚。”刚刚举行的南京秋季高级人才洽谈会上,一位姓范的高工站在××人才招聘团摊位前,自发地向在场的应聘人才宣传。 据了解,这位范工是南京人,1999年曾参加首届××高科技人才洽谈会,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用人单位求才若渴的举动一直让他感动。这次他在报纸上看到我市参会的信息,就主动到场帮助我市宣传人才引进政策,并表示现在已经可以到××工作了。在他的现场宣传下,徘徊在双登集团摊位前的3名硕士研究生最终将目光锁定了该公司,双方顺利达成试用协议。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252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 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按照县委安排,20xx年3月下旬,县委组织部组织县委政研室、政府办、人力资源局、编委办一行7人赴安徽省cf县、四川省jt县,考察学习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一)cf县 cf县隶属于合肥市,1965年由寿县、定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总面积1922平方公里,人口78.99

人才引进工作情况汇报

人才引进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安华公司在县经贸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不断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与开发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人才队伍现状 随着我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管理、财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进行补充和提升。目前我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7人,大中专毕业生11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0%,管理队伍128人,占职工总数的 8.7%,技术骨干、专业技术人员45人,占职工总数的1.5%。 二、在引进、培养、使用大学生人才方面采取有关措施。 一是提高人才福利待遇,增强企业吸引力。我们对本科以上毕业生或高级技术人员,在工作及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提供舒适的环境,公司给予提供住房,缴纳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意尽量安排其家属到公司工作,在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帮助,以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二是建立全新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对一个企业而言,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对企业起着决定作用。公司实行“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冲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内部民主选举、竞争上岗和直接聘任(委任)的方式,多渠道选拔高素质人才。开展一些如评选“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企业优秀青年后备人才”等活动,激活人才奋发向上的活力。 三是加强学习培养,提高现有人才素质。我公司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投入,组织开展建设学习型企业,争做学

习型人才的活动。通过公司培养,许多大学毕业生现己成为公司的生产部长、设计部长、造型主任和车间主管,组成了公司的骨干力量。我们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与国内权威的培训机构深入合作,聘请讲师或通过视频等方式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管理理念、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执行力,使中层干部这支中坚力量充分发挥。 公司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等院校和陶瓷行业权威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加强联合培训,近两年先后两批派遣80余名技术人员赴景德镇参观学习,同时,与平原一中六名学生签字委培协议,进行陶瓷专业定向培养,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后备技术力量。 三、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目标和任务 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我公司将积极开展企业培训工程,不断提升公司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综合能力,不断优化技术工人的知识和文化结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买进来”的策略,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升整体人才队伍素质水平。为了快速提高,计划聘请六位陶瓷工艺大师、教授、专家进行技术咨询、现场交流指导。目前己联系了三位,主要包括:特种釉料的研制、低成本节能坯料配方的研制、陶瓷装饰工艺、造型设计、成型工艺等,全面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引领行业潮流。 四、对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建议:一是设立企业人才信息库,储备高级人才资源。建立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评选奖励制度,以政府投入、企业赞助、社会捐助等多途径、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每年对有突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文档2篇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文档2篇 Investigation report document on the work of studying and inspecting talents abroad 编订:JinTai College

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文档 2、篇章2: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文档 篇章1:赴外学习考察人才工作的调查报告文档 按照县委安排,20xx年3月下旬,县委组织部组织县委政研室、政府办、人力资源局、编委办一行7人赴安徽省cf 县、四川省jt县,考察学习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cf县隶属于合肥市,1965年由寿县、定东、肥东、肥西 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总面积1922平方公里,人口 78.99万人,辖15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近年来,该县按照“三年倍增,跻身十强,全面达小康”的总体战略部署,致力于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从人口大县向人才大县转变、从贫困县向十强县转变,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预计到 20xx年,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6万余人,年均增长15%左右,人才密度达到7.46%。cf县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cf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 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把人才资源当作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来培育和运用,把人才工作作为实现“跻身安徽十强县”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来抓。认为对人才的投入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最具远见和回报最高的投入。县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县四大班子积极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调研、座谈、慰问、培训等活动。数十位享受政府津贴人才、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均有领导结对联系。县里时常召开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邀请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参加,征求意见、建议。

贯彻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贯彻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正式版

贯彻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报告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关于贯彻落实全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 情况报告 州委组织部: 根据全州人才工作会议的安排和部署,县委组织部结合云龙的实际,及时对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全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活动,并制定完善了相应的工作措施,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人

才工作的领导 县委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全县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涉及人才工作的组织、人事、劳动保障、教育、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学习全国、全省、全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树立人才兴县的理念,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成立了由分管党务的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人事、劳动保障、发展计划、经贸、农业、财政、教育、科技、卫生、民族宗教、宣传和统战等部门组成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

人才引进申请报告

关于引进专业人才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集团公司领导: 为适应未来质量检测工作不断步入市场化的趋势,公司试验中心需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提高检测能力,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根据本中心目前检测业务开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引进能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的试验人员充实进入施工工地,以满足现场检测需求。本中心经多方考察,现推荐1人,以供公司领导研究。推荐人选: 王玙珠,女,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大专生,将于2014年6月工程造价专业毕业,2013年11月初来我试验中心实习。经考察,该生在实习期间,积极要求上进,刻苦钻研检测专业知识,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工作适应能力与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鉴于该生上述表现,并考虑其所学专业对我中心打算日后取得交通工程检测资质,拓宽业务领地能派上用场,故拟引进王玙珠同志进入本试验中心,经进一步实习锻炼后,正式安排其从事试验工作。妥否,恳请集团公司领导予以批示! 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试验中心2014年3月19日篇二:引进人才申请报告 院人事处:关于引进汽车专业人才的申请报告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汽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日趋旺盛,我院的汽车专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2005年汽车专业设置以来,招生规模逐年大幅递增,截止目前,我院现有汽车类专业两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在校生700多名,16个教学班,需开设专业课程近20门次,而我院现有汽车类专任教师仅3人(且其中1人为08年新进大学生),专业师资极度匮乏,师生比也严重失衡,这给我们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已经成为制约我院汽车专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我系特向学院提出引进汽车专业人才,加强汽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这对于推动我院专业建设的整体健康发展与汽车专业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必要而深远的意义。 经我系多方考察、挖潜和论证,现向学院推荐2人,供领导研究: 一、推荐人选 1. 方应明,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带头人,副教授,教学科研能力均较强,且具有15年企业兼职经历,实践经验丰富,是当地多家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总监,汽车维修培训师; 2. 白红(女),本科学历,现在郑州某汽车学校兼课,汽车维修技师,从业10余年,曾在多家汽车修理厂、品牌汽车4s店历任车间 技术主管、车间主任、技术总监、培训师等,并多次获奖。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与实践技能,是典型的“双师素质”教师,属于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08年此人曾来参加我院招聘,但因故未果)。(以上2人详细资料,请见附后的个人简历) 二、推荐理由 1. 符合我院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方案中关于引进汽车专业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的承诺以及我院2009年人才引进规划,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完成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 与引进应届大学生相比,可快速改善我院汽车专业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快速充实师资力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 由于以上2人都具有多年的企业专(兼)职经历,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因此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院汽车专业实践指导教师匮乏的不足,改善实践教学环节,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人才引进调研报告 篇一:苏州市相城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调研报告 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调研报告 区域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益和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已成为新形势下“党管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针对我区人才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制度,进一步加大我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区委统一部署,最近,区委组织部会同区人事局和科技局走访了全区各镇、街道、开发区十多家民营、台资、外资企业,结合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现状,对当前我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问题作了认真分析,并对今后如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一、我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现状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建区5年来,我区的人才工作力量得到不断加强。一是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党管人才”新格局。二是逐步建立人才工作政策机制,加大人才投入,设立100万人才开发资金,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苏州市相城区引进紧缺高层人才资助办(试行)》、《关于人才开发资金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等人才工作文件,初步构建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投入等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框架体系。三是人

才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先后挂牌成立了潘阳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相城科技创业园、脱颖科技创业园、高科技创业园等吸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才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变化。四是建立了一支由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333”省级人才培养对象、2名市级优秀专技拔尖人才、2名新世纪优秀青年专技人才和32名区级 专技拔尖人才为龙头的人才队伍,开展人学习、交流活动,强化人才服务,以点带面促进各项人才工作。五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初步建立。2019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2名区招商机构招商工作人员,最后录取54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8名、留学回国人员7名。同时推出7个岗位,作出了向社会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和区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全新的尝试。 根据苏州市“十一五”人才统计口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社会从业人员。高层次人才统计口径: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社会从业人员的统计标准,我区的高层次人才已由建区之初的182名上升到目前的1449名,应该说,随着我区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区委、区政府对人才工作的越来越重视,我区的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二、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区的高层次人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年有所增长,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区现有的高层次人才总量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显然是不具有竞争优势

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小编给大家介绍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1) 由于城乡收入差别巨大,社会资源分配和公共产品提供不公平,以及市民优越于农民的传统观念,造成农村人才工作陷入困境,很多地方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力的人才匮乏状况。 一、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基层各行业特别是政府、教育卫生、农业技术等部门广人才严重缺乏。 2.人才断层与流失现象严重。当地青年人才留不住,大部分流向了沿海等发达地区务工外,国家培养出来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很少有人自愿到农村工作。 3.人才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差距较大,出现县内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入。 4.现有人才素质不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比例严重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农村人才及其匮乏。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也非常单一,缺乏信息技术、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建议 1 / 24

1.切实改善农村人才待遇,帮助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农村人才的待遇给予适当的提高和改善,以地区差、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待遇,促使人才向农村流动。 2.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乡村级干部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准。着力培养农村专业人才,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授课,辅导与农业农村推广相结合,帮助他们成为各地带头创业致富的农村优秀干部和人才。 3.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人才相互流动。要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间合理的交流与流动,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要建立城乡对口帮扶制度,实行对口人才培养。 4.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通过增加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落后的现状,以增强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省财政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将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2018人才工作调研报告(2) 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近几年来,市委认真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管理

人才引进情况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人才引进情况报告 篇一:人才引进工作情况汇报 人才引进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安华公司在县经贸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不断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与开发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人才队伍现状 随着我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管理、财务、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进行补充和提升。目前我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7人,大中专毕业生11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0%,管理队伍128人,占职工总数的 8.7%,技术骨干、专业技术人员45人,占职工总数的 1.5%。 二、在引进、培养、使用大学生人才方面采取有关措施。一是提高人才福利待遇,增强企业吸引力。我们对本科以上毕业生或高级技术人员,在工作及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提供

舒适的环境,公司给予提供住房,缴纳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意尽量安排其家属到公司工作,在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帮助,以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二是建立全新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对一个企业而言,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对企业起着决定作用。公司实行“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冲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内部民主选举、竞争上岗和直接聘任(委任)的方式,多渠道选拔高素质人才。开展一些如评选“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企业优秀青年后备人才”等活动,激活人才奋发向上的活力。 三是加强学习培养,提高现有人才素质。我公司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投入,组织开展建设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人才的活动。通过公司培养,许多大学毕业生现己成为公司的生产部长、设计部长、造型主任和车间主管,组成了公司的骨干力量。我们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与国内权威的培训机构深入合作,聘请讲师或通过视频等方式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管理理念、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执行力,使中层干部这支中坚力量充分发挥。 公司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等院校和陶瓷行业权威机 构建立了良好的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加强联合培训,近两年先后两批派遣80余名技术人员赴景德

市“十四五”人才工作重难点问题调研报告

市“十四五”人才工作重难点问题调研报 告 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近几年来,市委认真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一、前段时期人才工作情况 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人才总量有了较快增长。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培育人才市场,重点抓了三支队伍建设,全市人才总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截止底,全市人才总量为28,6123人,其中农村人才总量23,5291人; 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才5,083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才1,8022人,高级职称的997人(正高41人),中级职称的8629人,初级职称的8406人。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强化培训,在对在职干部普遍轮训的基础上,突出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 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授课;

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省委党校、武汉高校联办学历班,有力地改善了我市各级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理论水平; 在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35岁以下的占28%,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目前,我市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13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进入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的6人。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健全。我们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相继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对全市人才工作机制、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坚持对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制度,先后选拔培养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45名,取消6名市管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起到了较好的鞭策激励作用。 四是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根据人才的各自专业特点,着眼于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对不同专业的干部进行了合理调配,大力推行开选拔、开聘用、竞争上岗等方式,使一大批熟悉农业、畜牧、林业、水产、水利水电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优秀青年人才被选拔到相应岗位,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五是招才引智取得较大突破。针对全市主导产业高级人才紧缺的实际,一方面,积极开展了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先后组织人事、教育、卫生、农业、交通等机关事业单位专门赴武汉等地招聘人才,

最新市“十四五”人才工作重难点问题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工作。近几年来,市委认真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 一、前段时期人才工作情况 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人才总量有了较快增长。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培育人才市场,重点抓了三支队伍建设,全市人才总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截止底,全市人才总量为28,6123人,其中农村人才总量23,5291人; 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才5,083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才1,8022人,高级职称的997人(正高41人),中级职称的8629人,初级职称的8406人。 二是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强化培训,在对在职干部普遍轮训的基础上,突出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 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授课; 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省委党校、武汉高校联办学历班,有力地改善了我市各级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理论水平; 在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以上,35岁以下的占28%,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目前,我市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的专业技术人才1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13人,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进入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的6人。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健全。我们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同时,相继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人才工作的文件,对全市人才工作机制、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坚持对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制度,先后选拔培养各级各类专家拔尖人才45名,取消6名市管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起到了较好的鞭策激励作用。 四是人才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根据人才的各自专业特点,着眼于全市产业总体布局,对不同专业的干部进行了合理调配,大力推行开选拔、开聘用、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