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限元课程设计报告1

有限元课程设计报告1

有限元课程设计报告1
有限元课程设计报告1

有限元课程设计报告

一、问题描述:

(1)设有一块厚度为1 mm的矩形薄钢板,长为400mm,宽为100mm,沿长度方向拉伸5mm。

(2)假设矩形薄钢板形心处有一直径为3mm的小孔,其它参数同上。

(弹性模量为2.07x10(11)Pa,泊松比为0.3)

二、ANSYS求解操作过程

(1)问题的ANSYS求解过程

①选择单元类型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单元类型对话框,单击【Add】按钮,弹出单元类型对话框,选择Structural Solid>Quad 8node 82单元,单击【OK】按钮。

在单元类型对话框中,单击【Options】按钮,弹出对话框,在K3下拉列表框中选择Plane strs w/thk,在K5下拉列表框中选择Nodal stress,在K6下拉列表框中选择No extra output,表示单元是应用于平面应力问题,且单元是有厚度的。

②定义实常数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对话框,单击【Add】按钮,弹出对话框,单击【OK】按钮,弹出对话框,在THK文本框中输入板厚度为0.001m。设置完毕单击【OK】按钮。

③设置材料属性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命令,弹出对话框,双击Structural>Lineal>Elastic>Isotropic,弹出对话框,在EX文本框中输入2.07e11,在PRXY文本框中输入0.3。

设置完毕单击【OK】按钮。

④建立模型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Rectangle>By 2 Corners命令,弹出对话框,设置参数,在WP X文本框中输入0,WP Y文本框中输入0,Width文本框中输入0.4,Height文本框中输入0.1,单击【OK】按钮。得到如下图形。

⑤划分网格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ManualSize>Areas>All Areas,弹出对话框,在SIZE文本框中输入0.005,单击【OK】按钮;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 Tool,弹出对话框,在Shape选项区域中,选择Tri和Free选项,单击【Mesh】按钮,拾取长方形板,划分网格,网格划分如图所示。

⑥施加约束

运行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e>Displacement>On Lines命令,选择长方形底边,单击【OK】命令。得到如下图

⑦施加载荷

运行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e>Pressure>On Lines命令,弹出对话框。拾取长方形右

边,单击【OK】按钮,弹出对话框。在V ALUE文本框中输入0.005.设置完毕单击【OK】按钮完成设置

运行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命令,单击【OK】按钮,开始计算,计算结束后会弹出计算完毕

对话框,单击【Close】按钮关闭对话框,计算完毕。

⑨后处理

运行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unter Plot>Nodal Solu命令,弹出对话框,单击DOF Solution>Displacement vector sum>Stress>von>Mises stress,分别显示长方形的位移云图和应力云图。

沿长度方向的位移云图如下

沿宽度方向的位移云图

沿长度方向的应力云图

沿宽度方向的应力云图

(2)问题的ANSYS求解过程

①选择单元类型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单元类型对话框,单击【Add】按

钮,弹出单元类型对话框,选择Structural Solid>Quad 8node 82单元,单击【OK 】按钮。

在单元类型对话框中,单击【Options 】按钮,弹出对话框,在K3下拉列表框中选择Plane strs w/thk ,在K5下拉列表框中选择Nodal stress ,在K6下拉列表框中选择No extra output ,表示单元是应用于平面应力问题,且单元是有厚度的。 ② 定义实常数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 命令,弹出对话框,单击【Add 】按钮,弹出对话框,单击【OK 】按钮,弹出对话框,在THK 文本框中输入板厚度为0.001m 。设置完毕单击【OK 】按钮。 ③ 设置材料属性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 命令,弹出对话框,双击Structural>Lineal>Elastic>Isotropic ,弹出对话框,在EX 文本框中输入2.07e11,在PRXY 文本框中输入0.3。设置完毕单击【OK 】按钮。 ④ 建立模型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Rectangle>By 2 Corners 命令,弹出对话框,设置参数,在WP X 文本框中输入0,WP Y 文本框中输入0,Width 文本框中输入0.4,Height 文本框中输入0.1,单击【OK 】按钮。继续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Circle>Solid Circle 命令,弹出对话框,在WP X 文本框中输入0.2,WP Y 文本框中输,0.005,在Radius 文本框中输入0,0015,设置完毕单击【OK 】按钮。进行布尔运算,运行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Operate>Booleans>Subtract>Areas 命令,先选矩形面单击【OK 】按钮,再单击圆面,单击【OK 】按钮,得到如下图所示图形

X

Y Z

⑤ 划分网格

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Size Cntrls>ManualSize>Areas>All Areas ,弹出对话框,在SIZE 文本框中输入0.005,单击【OK 】按钮;运行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 Tool ,弹出对话框,在Shape 选项区域中,选择Tri 和Free 选项,单击【Mesh 】按钮,拾取长方形板,划分网格,网格划分如图所示。

⑥施加约束

运行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e>Displacement>On Lines命令,选择长方形底边,单击【OK】命令。得到如下图

⑦施加载荷

运行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e>Pressure>On Lines命令,弹出对话框。拾取长方形右

边,单击【OK】按钮,弹出对话框。在V ALUE文本框中输入0.005.设置完毕单击【OK】按钮完成设置

⑧求解

运行Main Menu>Solution>Solve>Current LS命令,单击【OK】按钮,开始计算,计算结束后会弹出计算完毕对话框,单击【Close】按钮关闭对话框,计算完毕。

⑨后处理

运行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unter Plot>Nodal Solu命令,弹出对话框,单击DOF Solution>Displacement vector sum>Stress>von>Mises stress,分别显示长方形的位移云图和应力云图。

沿长度方向的位移云图如下

沿宽度方向的位移云图

沿长度方向的应力云图

沿宽度方向的应力云图

三总结

比较带孔的和不带孔的位移云图和应力云图可知,二者的位移云图相同,沿长度方向的位移变化比宽度方向大,且最大

位移发生在板的右侧,长度方向的最大位移位0.005m,宽度方向的最大位移为0.190×10-3

从应力云图可知,带孔的长方形面板所受得应力比不带孔的长方形面板所受的应力大,带圆孔的沿长度方向的应力大约是不带圆孔的长度方向应力的3倍,且最大应力发生在板的右侧,,长度方向的最大应力为0.761×1010,,宽度方向的最大应力为0.139×1010。

平面三角形单元有限元程序设计

. 一、题目 如图1所示,一个厚度均匀的三角形薄板,在顶点作用沿板厚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载荷。已知:P=150N/m ,E=200GPa ,=0.25,t=0.1m ,忽略自重。试计算薄板的位移及应力分布。 要求: 1. 编写有限元计算机程序,计算节点位移及单元应力。(划分三角形 单元,单元数不得少于30个); 2. 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该问题(有限元软件网格与程序设计网格必 须一致),详细给出有限元软件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并将结果与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任选取三个点,对比位移值); 3. 提交程序编写过程的详细报告及计算机程序; 4. 所有同学参加答辩,并演示有限元计算程序。 有限元法中三节点三角形分析结构的步骤如下: 1)整理原始数据,如材料性质、荷载条件、约束条件等,离散结构并进行单元编码、结点编码、结点位移编码、选取坐标系。 2)单元分析,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3)整体分析,建立总刚矩阵。 4)建立整体结构的等效节点荷载和总荷载矩阵 5)边界条件处理。 6)解方程,求出节点位移。 7)求出各单元的单元应力。 8)计算结果整理。 一、程序设计 网格划分 如图,将薄板如图划分为6行,并建立坐标系,则

刚度矩阵的集成 建立与总刚度矩阵等维数的空矩阵,已变单元刚度矩阵的集成。 由单元分析已知节点、单元的排布规律,继而通过循环计算求得每个单元对应的节点序号。 通过循环逐个计算:(1)每个单元对应2种单元刚度矩阵中的哪一种; (2)该单元对应总刚度矩阵的那几行哪几列 (3)将该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加入总刚度矩阵的对应行列 循环又分为3层循环:(1)最外层:逐行计算 (2)中间层:该行逐个计算 (3)最里层:区分为第 奇/偶 数个计算 单元刚度的集成:[ ][][][][][]' '''''215656665656266256561661e Z e e e Z e Z e e e e k k k K k k k k k k +?++=? =?==?==?=?????? 边界约束的处理:划0置1法 X Y P X Y P

有限元课程设计

一.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的平面矩形结构,设E=1,NU=0.25,h=1,考虑以下约束和外载: 位移边界条件BC(u):U A=0,V A=0,U D=0, 力边界条件BC(p):在CD边上有均布载荷q=1, 建模情形:使用四个四节点矩形单元, 试在该建模情形下,求各节点的位移以及各个单元的应力分布。

二.Matlab程序 (1).函数定义: function k= Quad2D4Node_Stiffness(E,NU,h,xi,yi,xj,yj,xm,ym,xp,yp,ID) syms s t; a = (yi*(s-1)+yj*(-1-s)+ym*(1+s)+yp*(1-s))/4; b = (yi*(t-1)+yj*(1-t)+ym*(1+t)+yp*(-1-t))/4; c = (xi*(t-1)+xj*(1-t)+xm*(1+t)+xp*(-1-t))/4; d = (xi*(s-1)+xj*(-1-s)+xm*(1+s)+xp*(1-s))/4; B1 = [a*(t-1)/4-b*(s-1)/4 0 ; 0 c*(s-1)/4-d*(t-1)/4 ; c*(s-1)/4-d*(t-1)/4 a*(t-1)/4-b*(s-1)/4]; B2 = [a*(1-t)/4-b*(-1-s)/4 0 ; 0 c*(-1-s)/4-d*(1-t)/4 ; c*(-1-s)/4-d*(1-t)/4 a*(1-t)/4-b*(-1-s)/4]; B3 = [a*(t+1)/4-b*(s+1)/4 0 ; 0 c*(s+1)/4-d*(t+1)/4 ; c*(s+1)/4-d*(t+1)/4 a*(t+1)/4-b*(s+1)/4]; B4 = [a*(-1-t)/4-b*(1-s)/4 0 ; 0 c*(1-s)/4-d*(-1-t)/4 ; c*(1-s)/4-d*(-1-t)/4 a*(-1-t)/4-b*(1-s)/4]; Bfirst = [B1 B2 B3 B4]; Jfirst = [0 1-t t-s s-1 ; t-1 0 s+1 -s-t ; s-t -s-1 0 t+1 ; 1-s s+t -t-1 0]; J = [xi xjxmxp]*Jfirst*[yi ;yj ; ym ; yp]/8; B = Bfirst/J; if ID == 1 D = (E/(1-NU*NU))*[1 NU 0 ; NU 1 0 ; 0 0 (1-NU)/2]; elseif ID == 2 D = (E/(1+NU)/(1-2*NU))*[1-NU NU 0 ; NU 1-NU 0 ; 0 0 (1-2*NU)/2]; end BD = J*transpose(B)*D*B; r = int(int(BD, t, -1, 1), s, -1, 1); z = h*r; k = double(z); end function z = Quad2D4Node_Assembly(KK,k,i,j,m,p) DOF(1)=2*i-1; DOF(2)=2*i; DOF(3)=2*j-1; DOF(4)=2*j; DOF(5)=2*m-1; DOF(6)=2*m; DOF(7)=2*p-1; DOF(8)=2*p; for n1=1:8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作者: ————————————————————————————————日期: ?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电商专业09级(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1年6月 20 日起至2011年 6月 24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5#301)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整机 概念。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最终目标是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前必须根据课程设计题目认真查阅资料; (2)实验前准备好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 (3)实验独立认真完成; (4)对实验结果认真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实验步骤、调试过程与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和讨论等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出勤情况和课设态度; (2)设计思路; (3)代码实现; (4)动手调试能力; (5)论文的层次性、条理性、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爱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习题详解与实验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实验与调试 3 实验室 撰写论文 1 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模型机,该模型机包含若干条简单的计算机指令,其中至少包括输入、输出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寄存器访问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学生须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出这些机器指令对应的微指令代码,并将其存放于控制存储器,并利用机器指令设计一段简单机器指令程序。将实验设备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通过联机软件将机器指令程序和编写的微指令程序存入主存中,并运行此段程序,通过联机软件显示和观察该段程序的运行,验证编写的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情况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并对程序运行结果的正、误分析其原因。 学生签名: 亲笔签名 2011年6月20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设计思路:优( )、良()、中( )、一般()、差( ); (2)代码实现:优()、良()、中()、一般()、差();

有限元分析程序设计

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设计 绪论 §0.1 开设“有限元程序设计”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0.2 课程特点 §0.3 课程安排 §0.4 课程要求 §0.5 基本方法复习 $0.1 意义和目的 1.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本身要求工程设计研究人员掌握 1). 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的完善标志着现代计算力学的真正成熟和实用化,已在各种 力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已杨为工程结构分析中最得以收敛的技术手段,现代功用大致有: a). 现代结构论证。对结构设计从内力,位移等方面进行优劣评定,从而进 行结构优化设计。 b)可取代部份实验,局部实验+有限元分析,是现代工程设计研究方法的一大 特点。 c)结构的各种功能分析(疲劳断裂,可靠性分析等)都以有限元分析工具作为 核心的计算工具。 2). 有限元数值分析本身包括着理论+技术实现(本身功用所绝定的) 有限元数值分析本身包括着泛函理论+分片插值函数+程序设计 2. 有限元分析的技术实现(近十佘年的事)更依赖于计算机程序设计 有限元分析的技术取得的巨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得益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和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这两者的依赖性在当代表现得更加突出。(如可视化技术) 3.从学习的角度,不仅要学习理论,而且要从程序设计设计角度对这些理论的技术实现有 一个深入的了解,应当致力于掌握这些技术实现能力,从而开发它,发展它。(理论本身还有待于进一步完美相应的程序设计必须去开发) 4.程序设计不仅是实现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工具和桥梁,而且在以下诸方面也有意义: 1). 精通基本概念,深化理论认识; 2). 锻炼实际工程分析,实际动手的能力; 3). 获得以后工作中必备的工具。(作业+老师给元素库) 目的:通过讲述有限元程序设计的技术与技巧,便能达到自编自读的能力。 §0.2 课程特点 总描述:理论+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的意义) 理论:有限元算法,构造,步骤,解的等外性,收敛性,稳定性,误差分析 算法;指求解过程的技术方法,含两方面的含义;a. 有限元数值分析算法,b, 与数据结构有关的算法(总刚稀疏存贮,提取,节点优化编号等) 数据结构:指各向量矩阵存贮管理与实现,辅助管理结构(指针,数据记录等) 具体特点: 理论性强:能量泛函理论+有限元构造算法+数据结构构造算法 内容繁杂:理论方法+技术方法+技术技巧 技巧性强:排序,管理结构(指针生成,整型运算等)

有限元程序课程设计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有限元程序设计 学院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工程力学年级2010级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1.独立完成有限元程序设计。 2.独立选择计算算例,并能通过算例判断程序的正确性。 3.独立完成程序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理论公式、程序框图、程序本 体、计算算例,算例结果分析、结论等。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1.复习掌握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弹性力学平面问题3节点三角形单元或4节点等参单元有限元方法 的计算流程,以及单元刚度矩阵、等效节点载荷、节点应变、节点应力 和高斯积分等的计算公式。 3.用Fortran语言编写弹性力学平面问题3节点三角形单元或4节点等参 单元的有限元程序。 4.在Visual Fortran 程序集成开发环境中完成有限元程序的编辑和调试 工作。 5.利用编写的有限元程序,计算算例,分析计算结果。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目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1.王勖成,有限单元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O.C. Zienkiewicz, R. L. Taylor, Finite Element Method, 5th Eition, McGraw-Hall Book Company Limited, 2000。 3.张汝清,董明,结构计算程序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1.第1周星期一上午:教师讲解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要求和任务安 排。 2.第1周星期一至星期二完成程序框图设计。 3.第1周星期三至第2周星期四完成程序设计。 4.第2周星期五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任务下达日期 2013 年 6 月 6 日完成日期 2013 年 07 月 03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1(1)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1(1)

学 200930420109 号: 题目Oppo手机广告 教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网络技术 班级网络技术(1)班 姓名刘银 指导教师吕璐 2011 年9 月26 日

目录 一概述 (3) 1.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课程设计的要求 (3) 3、软件的选择 (3) 4、软件的的功能和优点 (4) 二总体方案设计 (5) 1、设计思想 (5) 2、软件使用方法 (5) 三详细设计 (7) 1、进入到制作环境 (7) 2、导入素材 (7) 3、建立字幕素材,并导入 (8) 4、建立遮罩 (9) 5、运动效果,及一些特效 (9) 6、添加转场和设置音频效果 (13) 四课程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一概述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理解和掌握该课程中的有关基本概念,视频设计思想和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 3.学会亲自动手制作,提高自己的动手制作能力 4.掌握从资料文献、科学实验中获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初步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5.掌握利用premiere软件来制作视频,并添加音乐 6.掌握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 7.学会尝试制作一些特效,提高自己对软件的熟悉 2.课程设计的要求 1、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对图像的处理,对视频的处理,对声音的处理,对premiere软件中一些基本的过渡、转场及特效的应用 2、尚未掌握的知识点 将视频中的字给抠除、一些特效的使用 3、需要查阅的相关资料 关于photoshop软件图片处理的书籍、关于premiere应用的书籍 4、教师要求 下载的图片、视频中的无关的字需抠出、特效要丰富,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作业 3、软件的选择 Adobe Premiere Pro是目前最流行的非线性编辑软件,是数码视频编辑

(完整版)有限元大作业matlab---课程设计例子

有限元大作业程序设计 学校:天津大学 院系: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专业:01级工程力学 姓名:刘秀 学号:\\\\\\\\\\\ 指导老师:

连续体平面问题的有限元程序分析 [题目]: 如图所示的正方形薄板四周受均匀载荷的作用,该结构在边界 上受正向分布压力, m kN p 1=,同时在沿对角线y 轴上受一对集中压 力,载荷为2KN ,若取板厚1=t ,泊松比0=v 。 [分析过程]: 由于连续平板的对称性,只需要取其在第一象限的四分之一部分参加分析,然后人为作出一些辅助线将平板“分割”成若干部分,再为每个部分选择分析单元。采用将此模型化分为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型单元。利用其对称性,四分之一部分的边界约束,载荷可等效如图所示。

[程序原理及实现]: 用FORTRAN程序的实现。由节点信息文件NODE.IN和单元信息文件ELEMENT.IN,经过计算分析后输出一个一般性的文件DATA.OUT。模型基本信息由文件为BASIC.IN生成。 该程序的特点如下: 问题类型:可用于计算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单元类型:采用常应变三角形单元 位移模式:用用线性位移模式 载荷类型:节点载荷,非节点载荷应先换算为等效节点载荷 材料性质:弹性体由单一的均匀材料组成 约束方式:为“0”位移固定约束,为保证无刚体位移,弹性体至少应有对三个自由度的独立约束 方程求解:针对半带宽刚度方程的Gauss消元法

输入文件:由手工生成节点信息文件NODE.IN,和单元信息文件ELEMENT.IN 结果文件:输出一般的结果文件DATA.OUT 程序的原理如框图: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地震勘探课程设计》 报告 院系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3月12日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容 (3) 三、课程设计原理 (3) 四、工区数据 (4) 五、课程设计步骤 (5) 1、建立工区 (5) 2、资料加载 (8) 3、层位标定和层位追踪 (10) 4、断层解释 (13) 5、构造图绘制 (14) 六、心得体会 (15)

一、课程设计目的 地震勘探解释课程设计是我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训练我们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最终使我们达到:学会利用地震解释软件来进行地震数据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同时,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最终编制成果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容 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软件Discovery的使用,追踪解释层位数据;二、通过surfer软件学习成图。使学生对地震常用的解释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为毕业后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 1.了解人机联作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会地震解释软件的操作流程(工区建立、资料加载、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断点组合); 3.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功; 4.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5.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

EDA课程设计报告-16选1选择器-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 课题任务一16选1选择器设计 课题任务二JK触发器的设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12-8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一16选1选择器设计课题任务二JK触发器的设计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1年12月14日任务完成日期:2011年12月31日

前言 Quartus® II design 是最高级和复杂的,用于system-on-a-programmable-chip (SOPC)的设计环境。QuartusII design 提供完善的timing closure 和LogicLock? 基于块的设计流程。QuartusII design是唯一一个包括以timing closure 和基于块的设计流为基本特征的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的软件。Quartus II 设计软件改进了性能、提升了功能性、解决了潜在的设计延迟等,在工业领域率先提供FPGA与mask-programmed devices开发的统一工作流程 Quartus II 是Altera公司的综合性PLD开发软件,支持原理图、VHDL、VerilogHDL以及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多种设计输 入形式,内嵌自有的综合器以及仿真器,可 以完成从设计输入到硬件配置的完整PLD设 计流程。 Quartus II可以在XP、Linux以及Unix 上使用,除了可以使用Tcl脚本完成设计流程 外,提供了完善的用户图形界面设计方式。 具有运行速度快,界面统一,功能集中,易 学易用等特点。 Quartus II支持Altera的IP核,包含了 LPM/MegaFunction宏功能模块库,使用户 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模块,简化了设计的复 杂性、加快了设计速度。对第三方EDA工具的良好支持也使用户可以在设计流程的各个阶段使用熟悉的第三方EDA工具。 此外,Quartus II 通过和DSP Builder工具与Matlab/Simulink相结合,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DSP应用系统;支持Altera的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开发,集系统级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可编程逻辑设计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开发平台Maxplus II 作为Altera的上一代PLD设计软件,由于其出色的易用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Altera已经停止了对Maxplus II 的更新支持,Quartus II 与之相比不仅仅是支持器件类型的丰富和图形界面的改变。Altera在Quartus II 中包含了许多诸如SignalTap II、Chip Editor和RTL Viewer的设计辅助工具,集成了SOPC和HardCopy设计流程,并且继承了Maxplus II 友好的图形界面及简便的使用方法。 Altera Quartus II 作为一种可编程逻辑的设计环境, 由于其强大的设计能力和直观易用的接口,越来越受到数字系统设计者的欢迎。 Altera的Quartus II可编程逻辑软件属于第四代PLD开发平台。该平台支持一个工作组环境下的设计要求,其中包括支持基于Internet的协作设计。Quartus平台与Cadence、ExemplarLogic、MentorGraphics、Synopsys和Synplicity等EDA 供应商的开发工具相兼容。改进了软件的LogicLock模块设计功能,增添了FastFit 编译选项,推进了网络编辑性能,而且提升了调试能力。支持MAX7000/MAX3000等乘积项器件

有限元课程设计

有限元法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指导教师:杜平安 学生:乔林 学号:201221080212 2012-12-10

摘要 摘要 连杆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 并把活塞上的力传 给曲轴连杆工作的小端做往复运动, 大端作旋转运动, 杆身做复杂的平面运动。本文用Pro/E建立连杆的三维模型,并运用ANSYS强大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功能来实现连杆的分析ANSYS 是一款极其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数据接口,ANSYS 可以方便的实现从CAD 软件中导入实体模型。因此,将Pro/E强大的 建模功能与ANSYS 优越的有限元分析功能结合在一起可以极大地满足设计者 在设计过程中对建模与分析的需求。 关键词:连杆,有限元,Pro/E,ANSYS

ABSTRACT ABSTRACT The role oftheconnecting rodisthesmall end ofthereciprocation of the pistonintoarotational movementofthecrankshaft, and to transmittheforceon the pistontothe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reciprocates, thebig endfor pivotal movement, Shaftdo complexplanar mo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alinkageof thethree-dimensionalmodelusingPro / E, thepowerfulANSYSfinite elementanalysis andoptimization capabilitiestoachievetheconnecting rodfatigueanalysisANSYSisan extremelypowerfu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Throughthedata interface, ANSYS canfacilitate the realization ofsolid modelsimportedfromCAD software. Therefore,thesuperiorpowerfulmodeling capabilitiesofPro / Eand ANSYSfinite elementanalysis capabilitiestogethercanmeetthedesignersin the design processmodelingand analysis. Keywords:rod, finite element, Pro / E, ANSYS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专业、学号授课班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题目: Ⅱ、课程设计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 2、……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 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 2、……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 2、……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 目录空一行。空一个中文字符行。“目录”,分页,居中,加黑宋体二号。前言………………………………………………………………………………………………1 第一章系统设计………………………………………………………………

…………………2 第一节课题目标及总体方案…………………………………………………………………..2 ……………… 目录正文,宋体小四号,倍行距。第二节…………………………….. …………………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5) ……………… 第三章结论 (10) ……………… 心得体会 (42)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1、移动台 MS 二级标题“1、”,左对齐,加黑宋体小三号。移动台是公用GSM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 NMCDPPSPCSSEMC OSSOMCMBTSSBTSBSCHLR/ MSC/VLRAUC BSSEIR NSSPSTNISDNPDN 图 GSM系统

组成 2、基站子系统 BSS 图编号及图名“图”,位于图下,居中。基站子系统BSS是GSM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通信,进行无线发送、无线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它通过与网络子系统NSS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⑴、基站收发信台 BTS 三级标题“⑴、”,左对齐,加黑宋体四号。基站收发信台BTS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①收发信台组成四级标题“①”,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 BTS包含有若干个收发信息单元TRX,而一个TRX有八个时隙,………………。●收发信息单元 五级标题“●”,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收发信息单元是………………。●其它辅助单元 辅助单元包括………………。②收发信台作用 收发信台的主要作用有………………。 ⑵、基站控制器 BSC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 3、网络交换子系统 NSS - 4 -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有限元课程设计1

目录一. 前言 二.有限元设计部分 1 问题阐述 2 解析法求解 3 模型简化 4 ANSYS软件应用说明 5 结果分析 三.机械优化设计部分 1 问题阐述 2 解析算法 3 黄金分割法顺序流程图 4 C语言源程序代码 5 结果分析 四.设计心得 五. 参考文 一.前言

二.有限元设计部分 1、问题阐述 外伸梁上均布载荷的集中度为q=3kN/m,集中力偶矩M e=3kN·m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绘制剪力图。材料力学Ι(刘鸿文第四版)P121

图2-1 外伸梁简化图 2、解析法求解 由梁的平衡方程,求出支反力为 F RA=14.5kN,F RB=3.5kN 梁的C A、AD、DB等三段内,剪力和弯矩都不能有同一个方程来表示,所以应分为三段考虑。对每一段都可以用同一个方法计算,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方程中x以m为单位,Fs(x)以kN为单位,M(x)以kN为单位。 在CA段内: Fs(x)=-qx=-3x(0<=x<2m) (g) M(x)=-(3/2)X2(0<x<=2m) (h)

在AD段内: Fs(x)=F RA-qx=14.5-3x(2m<x<=6m) (i) M(x)=F RA(x-2)-(1/2)X2=14.5(x-2)- (3/2)X 2 (j) (2m< x6m) M(x)是x的二次函数,根据极值条件dM(x)/d(x)=0,得 14.5-3x=0 由此解出x=4.83m,亦即在那这一截面上,弯矩为极值。 代入(j) 式得AD段内的最大弯矩为 M=6.04kN·m 当截面取在DB段,用截面右侧的外力计算剪力和弯矩比较方

软件测试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题目名称图书系统软件测试专业班级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褚伟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四日

目录 1.测试需求分析 (3) 1.1系统概述 (4) 1.2测试需求 (4) 2. 测试概要 (5) 3.测试计划 (5) 3.1测试方案的选择 (5) 3.2测试方案: (7) 3.3测试项目 (7) 3.4测试准备 (7) 3.5 测试覆盖率要求 (7) 4.测试项目说明 (8) 4.1测试项目名称及测试内容 (8) 4.2测试用例 (9) 5.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24) 5.1功能1(系统登录) (24) 5.2功能2(图书管理测试) (24) 5.3功能3(图书查询测试) (24) 5.4功能4(系统管理测试) (24) 5.5功能5(借书测试) (24) 5.6功能6(还书测试) (25) 6.测试评价与结论 (25) 6.1能力 (25) 6.2缺陷和限制 (25) 6.3建议 (25) 7.总结 (26) 8.参考资料 (27)

摘要(中英文)

1.测试需求分析 1.1系统概述 本图书管理系统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图书管理软件,本系统在继承了以往系统版本优点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在功能上,本系统不仅包含图书管理的常用功能(如书籍管理、期刊管理、物品管理、读者管理、借、还、预借、续借和统计分析等等功能),而且还增加了条码的生成和打印功能(不仅为使用者省去了购买价格昂贵的条码专用打印机的费用,而且条码产生更方便,与系统结合更紧密)。 考虑到很多单位和学校有现成的身份IC卡(校园卡、会员卡等),为了有效的利用这些已有资源,让使用者使用更方便,我们特在系统中加入了会员卡管理功能,这样,图书管理员不仅可以通过读者编号进行借阅操作,也可以通过已有的身份卡(配合刷卡机或者条码扫描抢使用)来完成操作;在系统的办卡管理中有新办卡、换卡和注销卡等功能,彻底解决丢卡后的安全隐患问题(向制卡公司定制卡时,一般会要求每张卡的ID号都不同,所以一旦换卡了,原来的会员卡就作废了,即使丢失卡被别人捡到也不能进行正常的借阅操作)。 本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多年使用电脑管理图书馆业务的经验,注意到工作人员在使用电脑时容易发生的人为错误,因而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和排错功能,而且本系统自带了一些常用的资料库(如中图分类库,出版社库等,系统会自动根据图书的标准ISBN码检索出当前图书的出版社名称和出版地点等,从而实现图书的自动录入的功能),使得用户在录入图书资料时更轻松;系统也自带了通用数据导入功能,可以非常简单地把用户以前的已有资料或者通过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资料导入到本系统中,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劳动。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测试和完善,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本系统完全可以配合条码扫描枪使用,操作会更流畅,更简单。 技术简介:本系统采用Adaptive Server Anywhere数据库、C/S结构,完全支持多用户操作;可运行于 Windows9x/WindowsNT/2000/Xp/2003平台,有良好的兼容性、先进性与扩充性;可在线升级。 系统特点:操作简单、界面清晰、功能强大、运行稳定快速、系统资源占用少。 1.2测试需求 本次测试针对开发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包括功能测试,界面测试,图书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1

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设计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将作为感温器件的晶体管及其外围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集成化温度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已在科研,工业和家用电器等方面、广泛用于温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1、目的要求 1.测量温度传感器的伏安特性及温度特性,了解其应用。 2.利用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设计制作测量范围20℃~100℃的数字显示测温装置。 3.对设计的测温装置进行定标和标定实验,并测定其温度特性。 4.写出完整的设计实验报告。 2、仪器装置 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变阻器、导线、数字电压表、数显温度加热设备等。 3、实验原理 AD590 R=1KΩ E=(0-30V)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㈠测量伏安特性――确定其工作电压范围 ⒈按图摆好仪器,并用回路法连接好线路。 ⒉注意,温度传感器内阻比较大,大约为20MΩ左右,电源电 压E基本上都加在了温度传感器两端,即U=E。选择R4=1KΩ,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流I=V/R4=V(mV)/1KΩ=│V│(μA)。

⒊在0~100℃的范围内加温,选择0.0 、10.0、20.0……90.0、100.0℃,分别测量在0.0、1.0、2.0……25.0、30.0V时的输出电流大小。填入数据表格。 ⒋根据数据,描绘V~I特性曲线。可以看到从3V到30V,基本是一条水平线,说明在此范围内,温度传感器都能够正常工作。 ⒌根据V~I特性曲线,确定工作电压范围。一般确定在5V~25V为额定工作电压范围。 ㈡测量温度特性――确定其工作温度范围 ⒈按图连接好线路。选择工作电压为10V,输出电流为I=V/R4=V(mV)/1KΩ=│V│(μA)。 ⒉升温测量:在0~100℃的范围内加热,选择0.0 、10.0、 20.0……90.0、100.0℃时,分别同时测量输出电流大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格。 注意:一定要温度稳定时再读输出电流值大小。由于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大约为k=1μA/℃,所以,温度的改变量基本等于输出电流的改变量。因此,其温度特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k=1的直线。 ⒊根据数据,描绘I~T温度特性曲线。 ⒋根据I~T温度特性曲线,求出曲线斜率及灵敏度。 ⒌根据I~T温度特性曲线,在线性区域内确定其工作温度范围。 ㈢实验数据: ⒈温度特性

课程设计ANSYS有限元分析(最完整)

有限元法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 学生:* *** 学号:2012011**** 2015-12-31

摘要 本文通过ANSYS10.0建立了标准光盘的离心力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速旋转的光盘引起的应力及其应变进行分析,同时运用经典弹性力学知识来介绍ANSYS10.0中关于平面应力问题分析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力求较为真实地反映光盘在光驱中实际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为人们进行合理的标准光盘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ANSYS10.0;光盘;应力;应变。

目录 第一章引言 (3) 1.1 引言 (3) 第二章问题描述 (4) 2.1有限元法及其基本思想 (4) 2.2 问题描述 (4) 第三章力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5) 3.1设定分析作业名和标题 (5) 3.2定义单元类型 (6) 3.3定义实常数 (9) 3.4定义材料属性 (12) 3.5建立盘面模型 (14) 3.6对盘面划分网格 (22) 3.7施加位移边界 (27) 3.8施加转速惯性载荷并求解 (30) 第四章结果分析 (32) 4.1 旋转结果坐标系 (32) 4.2查看变形 (33) 4.3查看应力 (35) 总结 (38) 参考文献 (39)

第一章引言 1.1 引言 光盘业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发展迅速的产业之一,认真研究光盘产业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是一件非常迫切的工作。光盘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强,宏观调控要求高,因此,对于光盘产业的总体部署、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等问题,包括节目制作、软件开发、硬件制造、节目生产、技术标准等。 在高速光盘驱动器中,光盘片会产生应力和应变,在用ANSYS分析时,要施加盘片高速旋转引起的惯性载荷,即可以施加角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利用ANSYS施加边界条件时,要将内孔边缘节点的周向位移固定,为施加周向位移,而且还需要将节点坐标系旋转到柱坐标系下。 本文通过ANSYS10.0建立了标准光盘的离心力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速旋转的光盘引起的应力及其应变进行分析,同时运用经典弹性力学知识来介绍ANSYS10.0中关于平面应力问题分析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城市排水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60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段泽琪 (课程设计时间: 6月15日—— 6月19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3.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3) 3.2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选型 (6) 3.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 (7) 3.4污水处理辅助构筑物设计 (8) 3.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设计 (8) 3.6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设计 (9) 3.7 设计计算………………………………………………………………………

10 4.总结……………………………………………………………………………页码 参考文献…………………………………………………………………………页码 (要求: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级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

1. 课程设计目的 (1) 经过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污染控制》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学习使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2) 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对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污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3)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 设计题目描述 (1) 设计题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 (2) 设计内容 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①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②选择各种处理构筑物形式,并进行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书中要附计算草图); ③估算各辅助构筑物的平面尺寸; ④进行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1)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报告 题目16QAM调制与解调系统的设计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第二学期 学号 12160110 姓名王晶晶 班级通信Q1241 指导老师田浩 信息工程学院

一.设计指标要求 (2) 1.1设计任务 (2) 1.2设计要求 (2) 二.设计原理 (2) 2.1 16QAM调制解调原理及其框图说明 (2) 三.systemview的16QA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的实现方案 (4) 3.1 SystemVieW软件介绍 (4) 3.2 16QAM调制解调仿真电路 (5) 3.2.1仿真电路的参数设置 (5) 3.2.216QAM调制解调的仿真电路图 (5) 3.2.3仿真电路图中各个模块设计及其参数 (6) 四.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8) 4.1 仿真的电路图各个输出波形 (8) 4.2 根据波形图对结果的分析 (11) 五.设计总结 (12) 一.设计指标要求 1.1设计任务 通过此综合设计,加深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提高通信系统仿真的设计技能。 1.2设计要求 1)基带信号为振幅0.8V,频率10Hz的二进制双极性随机PN序列; 2)正弦载波信号频率为50Hz,振幅1V; 3)保证串/并变换、并/串变换的正确性; 4)对完成的系统进行性能仿真,加入高斯白噪声,分析其输出性能; 5)产生16QAM星座图 二.设计原理 2.1 16QAM调制解调原理及其框图说明 16QAM即16进制正交振幅调制,它是一种振幅/相位联合键控(APK)体制。16QAM的产生有2种方法:(1)正交调幅法,它是有 2 路正交的四电平振幅键控信号叠加而成;(2)复合相移法:它是用2路独立的四相位移相键控信号叠加而成。16QAM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作为两个独立的参量同时受到调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