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优化教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优化教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优化教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优化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

【考纲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理解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概念

3.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掌握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反应热:

(1)概念:。(2)符号:(3)单位:。

(4)辨析:一般情况下,物质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物质越不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如果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产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就是反应,此时的ΔH 0;反之,则为反应,此时的ΔH 0。因此:ΔH= 物的总能量- 物的总能量;又知一种物质的键能之和越大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低。则:ΔH= 物的键能总和- 物的键能总和。

2.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2)含义:。

(3)书写规则:①、②、

③、④。

(4)注意点:

①注明在什么温度和压强下进行,若不注明,则代表;②化学计量数代表,因而可为分数;

③必须在每种物质化学式后的括号内标明;

④在热化学方程式后,注明反应的热效应,即,在热化学方程式和热效应之间用号隔开。

3.燃烧热:

(1)概念:。

(2)注意点:①燃烧条件、②可燃物的量、③完全燃烧的含义、④燃烧产物的状态和化合价。

4.中和热:

(1)概念:。(2)注意点:

①反应条件、②生成水的量、

③为何强调强酸强碱和稀溶液、

④如何测定中和热。

5. 盖斯定律:

(1)概念:。

6.自我练习:(1)已知标准状况下,1升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a kJ的热量,请写出硫化氢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1g铁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使10毫升的水的温度升高Δt℃,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 kJ/(g?℃),试写出铁粉燃烧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

式:。

【教学过程】见ppt文件

【例题解析】

[例1] (1)已知:2H2(g) + O2(g) = 2H2O(g) ;ΔH=- Q1kJ/mol

2H2(g) + O2(g) = 2H2O(l) ;ΔH=- Q2kJ/mol。则Q1与Q2相对大小为__________。

(2)已知:2H2O(g) = 2H2(g) + O2(g) ;ΔH=+Q3kJ/mol,则Q3与Q1或Q2关系为___ __。

(3)已知:Q1= 484,Q2= 572,则蒸发2mol水所需能量为__________。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 已知:(1)C(s) + O2(g) = CO2(g) ;ΔH=-394 kJ/mol。

(2)2CO(g) + O2(g) = 2CO2(g) ;ΔH=- 566kJ/mol。则反应:2C(s) + O2(g) = 2CO(g) 的反应热是多少?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 14gFe在Cl2中完全燃烧生成FeCl3固体时,放出101.3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2H2(g)+O2(g)=2H2O(l);ΔH=- 572kJ/mol 2CO(g)+O2(g)=2CO2(g);ΔH=- 565kJ/mol CH4(g)+2O2(g)=CO(g)+2H2O(l);ΔH=- 890kJ/mol

试填空:⑴燃烧等体积(相同状况下)的H2、CO、CH4,放出的热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⑵燃烧等质量的H2、CO、CH4,放出的热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思维方法: 。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⑵双已知H2O(液)=H2O(气)—44KJ,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⑶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思维方法: 。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考纲要求】

1. 会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进行计算及速率大小的比较;

2.会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进行计算;

3.会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 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公式:υ=△C/△t (△C—浓度变化量;△t—反应时间)单位:;

2、特点:(1).是平均速率,均取正值;

(2).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等于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3).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

3、一个重要规律: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系数比。如对:mA + nB pC + qD 有:υ(A)∶υ(B)∶υ(C)∶υ(D)=m∶n∶p∶q

4、影响反应速率因素:

①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不能改变其浓度)②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注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③压强:增大压强(减小体积),反应速率增大(只适用于)

④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同倍数增大)⑤其它条件:例如等等。

二.有效碰撞理论

1. 有效碰撞概念

2.活化分子的概念;

3.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由决定的;(1)浓度的影响就是

(2)压强的影响就是;

(3)温度的影响就是

(4)催化剂的影响就是

【小结】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勒沙特列原理) 。

【例题解析】

[例1]在2A + B3C + 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A = 0.5 mol·L-1·S-1

B V B = 0.3 mol ·L-1·S-1

C V C = 0.8 mol·L-1·S-1

D V D= 1 mol L-1·S-1

A

B C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 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

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

(2)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 若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是2分钟,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A、B或G、H进行可逆反应:aA(气)+bA(气)gG(气)+hH(气);△H=QkJ/mol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在虚线所示部位改变温度(T)或压强对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影响(t表示时间),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

B、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

C、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

D、开始时充入A和B a+b>g+h Q>0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2、可逆反应A(气)+2B(气)nC(气),在不同压强(P1、P2)下,测得C的体积分数跟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 >3

B、P1>P2,n <3

C、P1<P2,n >3

D、P1<P2,n <3

思维方法: 。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不能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2、设反应C + CO22CO ΔΗ1> 0反应速率为V1;N2 + 3H2 == 2NH3ΔΗ2< 0 ,反应速率为V2。对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为……………()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少

D、V1减小,V2增大

3、可逆反应2SO2 + O2 2SO3,如果SO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 ,2min后SO2的浓度为1.8mol/L,则用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1mol/(L·min)

B、0.9mol/(L·min)

C、0.2mol/(L·min)

D、0.1mol/(L·min)

4、在2SO2(气)+O2(气)2SO3(气)反应中,反应物消耗速率、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

是………………………………………()

A、V(SO2)=V(O2)=V(SO3)

B、V(O2)=1/2 V(SO2)

C、V(SO2)= V(SO3)

D、V(SO3)= 2V(O2)

5、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有害的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C、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课外作业

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进行反应A(g)B(g)+C(g);ΔΗ> 0。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mol/L降到0.8mol/L 需要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mol/L降到0.2mol/L所需要反应时间为………………………………………………………()

A、10 s

B、大于10s

C、小于10s

D、无法判断

2.反应2A(气)2B(气)+C(气);ΔΗ> 0,在未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现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B]减小,应采用的措施…………………………()

A、升温

B、增大反应器体积

C、增大[A]

D、降温

3.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后C(X2)为0.4mol/L ,C(Y2)为0.8mol/L,生成C(Z)为0.4mol/L,则该反应式可表示为…………………………………………………………………()

A、X 2+2Y22XY2

B、2X2+2Y22X2Y

C、X 2+3Y22XY3

D、3X2+Y22X3 Y

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 2+3H22NH3ΔΗ<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C.降温V正V逆都减小, 且V正的减小倍数大于V逆减小的倍数;

D.加入氩气, V正V逆都增大, 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考纲要求】

1. 会对化学平衡状态进行判断;

2. 会分析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3 .能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反应转化率、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4. 会判断等效平衡及分析等效平衡形成的条件及相关的计算.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 化学平衡

1.研究的对象: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的状态。

3、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定——各物质含量保持不变;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4、平衡状态的标志:

以mA + nB pC + qD为例:

(1)速率关系:(a).V(B耗)= V(B生) (b). V(C耗) :V(D生) = p: q (c). V(A耗) :V(C耗) = m : p

(2)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

①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不适用于前后无体积变化的反应)

②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5、化学平衡的移动: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某一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浓度: 增反应物浓度或减生成物浓度, 平衡移动减反应物浓度或增生成物浓度, 平衡移动. (2)温度: 升温,平衡向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方向移动.

(3)压强: 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方向移动;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方向移动.

(4)催化剂: 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能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6、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为mx mol

例: mA + nB pC + qD

起始: a b 0 0

转化:

平衡:

注意: ①转化量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成比例;②这里a、b可指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

③对反应物:平= 始—转对生成物:平= 始+ 转

7、解答图象题常用的几条重要规律:

①定点分析; (固定某一条件,观察另某一条件的改变对反应的影响)②温度越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同压强时)③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同温度时)

④使用催化剂到达平衡所需时间就越短;

8、两类重要的等效平衡:

1、同温同压下,若起始加入量与原加入量比例相等的,则为等效平衡(组成百分比相同)

2、同温同体积下,若起始加入量与原加入量的物质的量等效相同,则为等效平衡(实为同一状态)

9、一个重要的等效操作:

体积不变,各物质加入量增加一倍等效于增大压强体积减小一倍

(因为其效果相同:都是浓度增大一倍)

10、惰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压强不变,充入惰气, (实质: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2)体积不变,充入惰气,平衡不移动。

实质:(看体积是否变化)

①体积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②体积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

【例题解析】

[例1]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里充入amolNO 2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充入a mol NO2,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错误的是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NO2的转化率提高

C、压强为原来的2倍

D、颜色变浅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将装有1molNH3的密闭容器加热,部分NH3分解后达到平衡,此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x%;若在同一容

器中最初充入的是2 mol NH3,密封、加热到相同温度,反应达到平衡时,设此时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正确关系是…()

A、x>yB、x<yC、x=yD、x≥y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2005高考题).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 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

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 mol C

B、2 mol A、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和1 mol C

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2.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SO 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思维方法: 。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1、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气)+O 2(气)2NO2(气);ΔΗ<0,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

B、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气)+ 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的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3、下列叙述表示可逆反应N 2 + 3H22NH3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N2、H2、NH3的百分含量相等

B、单位时间,消耗a mol N2的同时消耗3mol H2

C、单位时间,消耗a molN2的同时生成3a mol H2

D、反应若在定容的密器中进行,温度一定时,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4、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可以说明A(气) + B(气)C(气)+D(气)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A、B、C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

间而变化

5、下列说法中,可以表明反应N 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形成

B、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

C、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H—H键形成

D、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H—H键断裂

课外作业

1、在2NO 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说明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A、[N2O4]=[NO2]的状态

B、N2O4处于不再分解的状态

C、NO2的分子数与N2O4分子数比为2∶1的状态

D、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的状态

2、在高温下,反应2HBr(气)H 2(气)+Br2(气)ΔΗ> 0达到平衡,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氢气浓度

3、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固)Ca2++ 2OH -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2减小的是……………………………………………………()

A、Na2S

B、AlCl3溶液

C、NaOH溶液

D、CaCl2溶液

4、在t 1℃时2A(气)B(气) ΔΗ=Q;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1, t2℃时该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2 , 当平衡从t1℃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M1>M2 ,平衡右移,Q<0

B、若M1<M2 ,平衡左移,Q<0

C、若M1>M2,平衡左移,Q>0

D、若M1<M2 ,平衡右移,Q>0

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气)+nB(气)pC(气)达到平衡后,温度一定时,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 ,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的为原来的 1.9倍,若压缩时温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 + n >p

B、A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三课时

【考纲要求】

1.了解合成氨工业的反应原理和生产阶段、主要设备;

2.理解合成氨适宜的条件;

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合成氨的原理

二.合成氨工业

1.合成氨适宜的条件

(1)温度;理由

(2)压强;理由

(3)浓度;理由

(4)催化剂.

2.合成氨工业简述

(1).原料气的制备净化和压缩

①N2来源于空气:方法一;方法二.

②H2来源于;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除去杂质的混合气体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送入合成塔.

(2)氨的合成:

(3)氨的分离:

3.工业流程

原料气的制取→净化→压缩→合成→分离→液氨

【例题解析】

[例1]在673k,1.01×105帕的条件下,有1摩某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2A(气) xB(气)+ C(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在平衡混合气中,A在混合气中的体积百分比为58.84%,混合气的总质量为46克,密度为0.72g·L‐1,求:(1)达平衡后,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

(2)A的平衡转化率

(3)x = ?

(4)相同条件下,反应前A气体的密度是平衡混合气密度的几倍?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 将2mol SO2 和2mol SO3气体混和于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气) + O2(气) 2SO 3(气) 平衡时SO3为n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体积的容器中反应,反应达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的是()

A . 2 mol SO2 + 1 mol O2 B. 4 mol SO2 + 1 mol O2

C . 2 mol SO2 + 1 mol O2 + 2 mol SO3

D 3 mol SO2 + 1 mol O2 + 1 mol SO3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和C均分别为4.0mol,D为6.5mol,F为2.0mol,设E为Xmol,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平衡,并使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

(1)若X = 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X的最大取值应小于___________。

(2)若X分别为4.5和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1.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 +B2(气) 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 容器内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

D.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2. 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气) +B(气) 3C(气)+D(气) 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做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1的是()

A. 4molA + 2 molB

B. 2molA + 1molB + 3molC + 1molD

C. 3molC + 1molD + 1molB

D. 3molC + 1molD

3.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固) NH3(气) + HI(气)

2HI(气) H2(气) + I2(气)

当反应达平衡时,[H2]= 0.5 mol·L-1[HI]= 4 mol·L-1则NH3的浓度为()

A. 3.5 mol·L-1

B. 4 mol·L-1

C. 4.5 mol·L-1

D. 5 mol·L-1

4. 下列事实中不能利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

A. 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多

B.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

C. 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氨的合成

5. 在一个6L的密闭容器内,放入3LX(气)和2L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 (气) + 3Y(气) 2Q(气) + nR(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A. 3

B. 4

C. 5

D. 6

课外作业

1.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 + n B(g) pC(g) + Q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图中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

A. T1 < T2P1 > P2m + n >P Q < 0

B. T1 > T2P1 < P2m + n >P Q < 0

C. T1 < T2P1 > P2m + n

0

D. T1 > T2P1 < P2m + n

2. 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消毒处理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 + HClO H2O + NH2Cl(一氯氨)

NH2Cl较HClO稳定,试分析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定条件下A2、B2、C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b、c mol·l-1可逆反应A2(g) + B2(g) 2C(g)达平衡状态,测得[A2]=0.5 mol·L-1[B2]= 0.1 mol·L-1,[C]= 1.6 mol·L-1

问:(1)a、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2)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4.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A(气) + B(气) 2C(气) 已知加入1molA和2molB时,达平衡时生成a molC,保持温度等其它条件不变,要求达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请填写下表中(1)(2)(3)中的空格。

起始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平衡状态时C的物质的量mol-1

A B C

已知: 1 2 0 a

(1)2 4 0 2a

(2) 1 0.5a

(3)m n(n≥2m)

5.在某合成氨厂合成氨的反应中,测得合成塔入口处气体N2、H2、NH3的体积比为6∶18∶1,出口处气体N2、H2、NH3的体积比为9∶27∶8,则氮气的转化率为………………()

A、75%

B、50%

C、25%

D、20%

6、在一定条件下,其密闭容器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ΔΗ<0;反应达平衡后,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5。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温后达到新平衡时,SO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4mol 和0.9mol,此时容器内SO3的物质的量应为………………………()

A、1.8mol

B、2mol

C、2.2mol

D、2.4mol

7、在体积为a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LA气体和1 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气)+B (气)nC(气)+2D(气),反应达平衡后,A的浓度减少到原来的1/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了1/8倍,则反应式中的n值为……………………()

A、1

B、2

C、3

D、4

电离平衡

第一课时电离平衡

【考纲要求】

1.熟练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及有关判断。

2.能从化合物类型、电离程度、电离过程、溶液中的微粒、电离方程式书写几个角度对强弱电解质进行对比。

3.理解电离平衡概念,掌握电离平衡的几个特征。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 电解质:

(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

2.非电解质:(1)概念: 。(2)常见物质类别:。

3.强电解质:

(1)概念:。

(2)常见物质类别:。

4.弱电解质:。

(1)概念:。

(2)常见物质类别:。

(3)电离度:。

二、强弱电解质比较:

比较项目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化合物类别:

电离程度:

电离过程:

溶液中的粒子:

实例:

电离方程式: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概念:。

2.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点:

①“动”:。

②“等”:。

③“定”:。

④“变”:。

3.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浓度:。

温度:。

酸碱性:。

其它条件:。

四、自我练习:

1、有如下物质:①铜、②二氧化硫、③氨水、④浓硫酸、⑤硫酸、⑥氨气

⑦盐酸、⑧水、⑨碘化氢、⑩硫酸钡。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并思考若存在熔融状态,能否电离?怎样电离?)及存在的微粒种类:(1)H2SO4:;

(2)Ba(OH)2:;

(3)H3PO4:;

(4)Al(OH)3:;

(5)NH3?H2O:;

(6)NaH2PO4:;

(7)NaHSO4:;

(8)BaSO4:。

.【例题解析】

[例1] 在同体积pH=3的H2SO4、HCl、HNO3、CH3COOH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SO4中放出H2最多

B 醋酸中放出H2最多

C HCl和HNO3放出H2一样多

D HCl比HNO3放出H2少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 在1升浓度为c摩/升的弱酸HA溶液中,HA、H+和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c摩,则HA的电离度是( ) (A)n×100% (B)n×100%/2 (C)(n-1)×100% (D)n%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 (1995年全国14).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摩/升甲酸溶液的pH值约为2

B.甲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C.10毫升1摩/升甲酸恰好与10毫升1摩/升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2. (2000年上海22).取pH值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1、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 熔融氢氧化物

B 石墨棒

C 盐酸溶液

D 固态氯化钾

2、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C 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D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

3、当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测其H+离子浓度,其结果是:( )

A 缺少限制条件,无法测定

B H+离子浓度相同

C 温度低时,H+离子浓度大

D 温度高时,H+离子浓度大

4、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

A 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 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 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 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5、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的是:( )

A 自来水

B 0.5mol·L-1的盐酸

C 0.5mol·L-1的醋酸

D 0.5mol·L-1的氨水

6、在平衡体系中,H2S H++HS-,HS-H++S2-中,增大溶液的pH,则c(S2-):(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7、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m、n的关系是:( )

A m=n

B m>n

C m<n

D 无法判断

8、pH=3的盐酸和pH=3的醋酸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前者等于后者

D 不能确定

课外作业

1、在0.01mol/L的醋酸中加入少量硫酸后,其变化结果是:( )

A 酸性增强,pH减小

B 醋酸的浓度减小

C 氢离子浓度变小

D 醋酸根离子浓度变小

2、pH = 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 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 其溶液的

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a = 5时, A是强酸, B是弱酸

D.若A、B都是弱酸, 则5 > a > 2

3、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高于25℃

B 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

C c(H+)=c(OH-)+c(SO42-)

D 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为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4、室温时,若0.1mol/L的一元弱碱的电离度为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pH=11

B该溶液的pH=3

C加入等体积0.1mol·L-1HCL后所得溶液的pH=7

D加入等体积0.1mol·L-1HCl后所得溶液的pH>7

5、常温下,强酸溶液A和强碱溶液B的pH之和为16,当它们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时,溶液的pH恰好等于7,则A与B的体积比是:( )

A 1︰10

B 10︰1

C 1︰100

D 100︰1

6、若室温时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表示为

A、10(a+b-12)%

B、10(a+b-14)%

C、10(12-a-b)%

D、10(14-a-b)%

7、用下列方法测定空气的污染物含量: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吸收剂,并测定其电导的变化(导体电阻越小,它电导越大)。如测定H2S的含量,若用CuSO4溶液吸收,可测定很大浓度范围内的H2S,但电导变化不大,若用浓溴水吸收,仅限于低浓度范围内的H2S,但有很高的灵敏度。现要兼顾吸收容量与灵敏度,测定空气中Cl2的含量,则应选用下列吸收剂中的:( )

A Na2SO3

B KI溶液

C NaOH溶液

D H2O

8、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H2A H++HA-,HA-H++A2-,已知相同浓度时的电高度a(H2A)>d(HA-),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 0.01mol/L的H2A溶液

B.0.01mol/L的NaHA溶液

C.0.01mol/L的HCl与0.04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0.02mol/L的NaOH与0.O2 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H+]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H2A]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2-]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常温下将0.010molCH3COONa和0.004molHCl溶于水,配制成0.5L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微粒(包括分子和离子);

②溶液中有两种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mol,它们是______和_______;

③溶液中n(CH3COO_)+ n(OH_) -n(H+)=_____________mol。

10、现有下列两组溶液(Ⅰ)组:0.1mol/L的醋酸和盐酸,(Ⅱ)组:pH值=11

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若将它们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试比较(Ⅰ)组和(Ⅱ)组

溶液pH值的大小:(Ⅰ)组________,(Ⅱ)组___________。

电离平衡

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考纲要求】

1. 从水的电离平衡去理解水的离子积和溶液pH值的含义,掌握溶液pH值跟氢离子浓度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3.掌握酸碱的pH值计算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互算。

4.通过水的离子积和溶液酸碱性等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1.水的电离和电离平衡:水是一种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和离子,电离方程式为,简写为:;ΔH<0。在一定温度下,纯水电离生成的

c(H+)=c(OH-),实验测得在25°C时,c(H+)=c(OH-)= 。此时水的电离度为。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当温度升高时,水的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这时水中的c(H+)、c(OH-)如何变化?水的电离度。

(2)浓度:往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是,水的电离度将;若往水中加入强碱弱酸盐或强酸弱碱盐,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是,水的电离度将;

3.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下,水中或中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用Kw表示,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温度不同,Kw不同,在25°C时,Kw= = ;当温度升高时,Kw将,比如

在100°C时,Kw= ,此时水的电离度为。在常温下,c(H+)=0.01mol/L的强酸溶液与c(OH-)=0.01mol/L的强碱溶液中,Kw= ,水的电离度= 。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1.溶液的酸碱性:25°C时:中性溶液c(H+)=c(OH-)= PH= ;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值是否等于7 (填有关或无关),与溶液中c(H+)和

c(OH-)的有关。

2.溶液的PH值:

(1)概念:。

(2)表达式:

PH值适合于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为什么?

三、酸、碱批示剂及溶液PH值的实验测定方法

(1)常用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变色范围:

甲基橙

酚酞

石蕊

(2)测定溶液PH值方法:

精确方法:PH计法

常用方法:PH试纸法。不能先用水湿润

PH试纸的原因是。

【例题解析】

[例1] 常温下:(1)将pH=1的HCl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pH= ;稀释100倍,pH= ;稀释10n 倍后,pH= 。

(2)将pH=12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pH= ;稀释100倍,pH= 稀释10n倍后,pH = 。

(3)将PH=13的强碱溶液与PH=3的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 。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 某温度下纯水的c(H+)=2.0×10-7mol/L。在此温度下,某溶液中由水

电离出的c(H+)为 4.0×10-13mol/L,则该溶液的pH值可能是_ __。解题思路: 。易错点: 。【考题再现】

1.( 全国5).在含有酚酞的0.1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

晶体,则溶液颜色( )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思维方法: 。

2.(1998年全国18)pH=13的强碱溶液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

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 、11:1 B、9:1 C、1:11 D、1:9

思维方法: 。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1.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A.1.0×10-7mol/L B.1.0×10-6mol/L

C.1.0×10-2mol/L D.1.0×10-12mol/L

2.取pH=4的某电解质溶液1.0L ,用Pt 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

测得溶液pH=1,且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该电解质溶液是

A . 盐酸

B .氢氧化钾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硫酸铜溶液

3.在室温条件下,酸和碱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值一定大于....7的是

A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B pH=3的醋酸(电离度约为1%)和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C pH=3的硝酸和pH=11的氨水(电离度约为1%)

D pH=3的硫酸和pH=12的氢氧化钾溶液

4.t ℃时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ρ(g ·Cm -3),其pH =12,则t ℃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A .g 74.0100074.0-ρ

B .g 37

.0100037.0-ρ C .

g 37.0100037-ρ D .g 74.0100074-ρ 5.四种水溶液①HCI ,②FeCI 3,③KOH ,④Na 2CO 3其 PH 值依次为4、4、10、10,而溶

液中水的电离度依次为α1、α2、α3、α4,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 .α1=α2=α3=α4

B .α1>α3>α2>α4

C .α4=α2>α3=α1

D .α1=α3>α2=α4

电 离 平 衡

第三课时 盐类的水解

【考纲要求】

1.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导致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原因,能熟练地写出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和微粒浓度之间存在的几种等量关系的应用。

3.掌握对离子共存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4.了解其它水解反应类型。理解水解反应能否进行到底的条件。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盐类的水解:

(1)概念: 。(2)实质: 。

(3)条件: 。(4)规律:① 、② 、

③ 、④ 。

(5)特征: 。

(6)水解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

2.水解类型:

(1) 强酸弱碱盐: 。(2)强碱弱酸盐: 。

(3)弱酸弱碱盐: 。(4)能进行到底的水解反应条件: 。 举例: 。

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主要因素: 。(2)温度: 。

(3)浓度:。(4)外加酸碱:。

(5)其它因素:。

4.离子浓度的比较:(分别以H2S、NaHS、Na2S为例)

(1)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H2S 、

NaHS 、Na2S 。

(2)离子浓度的守恒关系:物料守恒、

电荷守恒:、、

质子守恒:、、

5.离子共存问题的分析:

(1)不能与H+共存的离子有、

(2)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有、

(3)不能与HCO3-共存的离子有、

(4)不能与Al3+共存的离子有、

(5)不能与AlO2-共存的离子有、

(6)不能与Fe3+共存的离子有、

(7)不能与Fe2+共存的离子有、

(8)不能与ClO-共存的离子有、

二、盐类水解的应用:

(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判断不同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3)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

①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

②不同溶液中相同离子浓度:。

(4)解释某些化学现象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例题解析】

[例1]把0.02mol/LHAc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Ac-)>c(Na+) B.c(HAc)>c(Ac-)

C.2c(H+)=c(Ac-)-c(HAc) D.c(HAc)+ c(Ac-)=0.01mol/L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 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Ag+、NO3-、Cl-B.Mg2+、NH4+、NO3-、Cl-

C.Ba2+、K+、S2-、Cl-D.Zn2+、Na+、NO3-、SO42-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上海市高考题)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中,NH4+的浓度最大的是( )

A.NH4Cl

B.NH4HCO3

C.NH4HSO4

D.NH4NO3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2. (05年江苏高考题)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D.Ag+、K+、NO3-、Na+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1.与金属铝反应只能放出氢气,且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NO3-、CO32-、Na+

B Na+、Ba2+、Cl-、SO42-

C NO3-、K+、Cl-、Na+、OH-

D AlO2-、K+、OH-、Al3+

2.在pH=0和pH=14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Cu2+、Na+、Mg2+、NO3-

B K+、Cl-、I-、SO42-

C S2O32-、Na+、K+、AlO2-

D H2PO4-、NH4+、Ag+、NO3-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Na+、S2-、K+、MnO4-

B. pH=7的溶液中.Al3+、Cl-、SO42-、HCO3-

C. pH>7的溶液中Na+、AlO2–、SO42-、K+

D. pH=0的溶液中Na+、、K+、Fe2+、ClO-

4.下列各组离子既能与镁粉反应,又能大量共存,且其溶液为无色溶液的是:

A. Ca2+、Cl-、MnO4-、Na+

B. K+、Cl-、SO42-、NH4+

C. AlO2-、Na+、Al3+、I-

D. H+、Cl-、Ba2+、NO3-

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或分子,能较大量共存同一溶液中的是:

A. Fe2+、SO42-、Cl2、H2S

B. S2-、Br2、Na+、I-

C. HS-、SO42-、Cu2+、Na+

D. Fe3+、Cl2、Mg2+、NO3-

6.在0.1mol/L的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Na+]即为c(Na+),下同}

A.[Na+]>[HCO3-]>[H+]>[OH-]

B.[Na+]+[H+]=[HCO3-]+[OH-]+2[CO32-]

C.[Na+]=[HCO3-]>[OH-]>[H+]

D.[Na+]=[HCO3-]+[CO32-]+[H2CO3]

电离平衡

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考纲要求】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名称和特点、对仪器洗涤的要求

3.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批示剂的选用以及滴定终点的确定

4.能正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酸碱中和滴定:

(1)概念:。(2)原理:。

(3)关键:①准确测定;②准确判断。

2.仪器:

(1)酸式滴定管:①构造特点:、②洗涤要求:、

③不能盛放的溶液:。

(2)碱式滴定管:①构造特点:、②洗涤要求:、

③不能盛放的溶液:。

(3)锥形瓶洗涤要求:。

(4)其它用到的仪器:。

3.试剂:(1)、、。(2)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二、操作:

1.准备:(1) 、(2) 、(3) 、(4) 、

(5) 、(6) 。

2.滴定:(1)用 移取一定体积的 到 中,加 ,在瓶底垫 ;

(2)滴定时左手 、右手 、目光注视 。

(3)终点判断:① 、② 、③ 、④ 。

(4)读数:注意: 。

(5)重复滴定:①目的 、

②当第二次读数与第一次读数误差很小时,是否需要进行第三次滴定 ,当第二次读数与第一次读数误差较大时,应该 直到 为止,此时应该取 作为计算标准。

三、误差分析:

1. 产生误差的因素:(1)标准溶液不标准、(2)仪器洗涤未按要求、(3)滴定

管气泡未排尽、(4)滴定管读数方法不正确、(5)滴定管漏液、(6)终点判断

不准、(7)滴定操作过程和读数过快等

2.分析原理:据c 标??????V 标????n 标=c 待??V 待?n 待有n 待= 。

3.分析事例: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对于以下各项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

差,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等填空:

(1)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 _。

(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 ______。

(3)标准液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结果_______。

(4)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使滴定结果___________

(5)滴定前仰视,滴定终了平视,使滴定结果____________。

(6)过早估计终点,使滴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7)过晚估计终点,使滴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8)用含O Na 2杂质的NaOH 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_______。

电化学原理

第一课时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考纲要求】

1.掌声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的方法。

2.会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及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会判断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PH 的变化。

4. 会对新型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分析。

5.了解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6. 掌声原电池的有关计算。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 原电池

1.定义: 。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 (2) 。

(3) (4) 。

3.电极判断,负极:(1) 金属 ,(2)电子流 的极, (3)发生 反应的电极。

正极(1) 金属 ,(2)电子流 的极, (3)发生 反应的电极。

注意:(!) 原电池构成的本质条件:某一电极(负极)要能与电解质溶液的中某种成分反应。

(2)很活泼的金属单质不可做原电池的负极,如K 、Na 、Ca 等

(3)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

二. 燃料电池

它以还原剂(甲醇、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作燃料)为负极反应物,以氧化剂(氧气、空气等) 为正极反应物。电解质则有碱性、酸性、熔融盐和固体电解质。

【例题解析】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H2SO4中, 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作阳极, 铁片作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 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电化学原理

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考纲要求】

1. 判断某装置是否是电解池。

2. 理解电解原理、书写电解池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式。掌握电解前后溶液浓度和PH的变化。

3. 了解铜的电解精炼和电镀装置及原理。

4. 了解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

5. 掌握有关电解的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电解

1.定义。

2.电极判断: 阳极: 相连,发生反应。

阴极: 相连,发生反应。

3.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1)阳极产物判断

首先看电极材料,活泼金属做电极则金属失电子被氧化。如果是惰性电极则是溶液中易失电子的阴离子失电子被氧化。

(2)阴极产物判断

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 氧化性强的阳离子首先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和烧碱(氯碱工业)

阳极电极反应式: 。阴极电极反应式: 。

总反应式: 。

2.电解硫酸铜溶液

阳极电极反应式: 。阴极电极反应式: 。

总反应式: 。

3.电镀

镀件必须作极. 镀层金属必须作极.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有金属离子。

【例题解析】

1.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溶液PH从此.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 ) A. 27mg B. 54mg C.108mg D.216mg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 电解一断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 电解液的PH下降的是( )

A.CuSO4

B.AgNO3

C.BaCl2

D.H2SO4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上海高考题)电解Cu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的物质是( )

A.H2和Cl2

B.Cu 和Cl2

C. H2和O2

D. Cu和O2

思维方法: 。

2.(03江苏高考题)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 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第六章电化学原理

第三课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考纲要求】

1.从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异出发,考查鉴别胶体与溶液的常用方法。

2. 运用胶体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考查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1.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在之间。

2.胶体的制备

水解法: 如制Fe(OH)3胶体。将1~2ml饱和FeCl3滴入20ml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

复分解反应法: 如制AgI胶体。将0.01mol/L AgNO3溶液8~10滴,逐滴加入10ml同浓度的KI溶液中,边滴边振荡。(1)溶解法:淀粉和蛋白质溶解于水直接得到胶体。

3. 胶体的提纯法。

4. 胶体的鉴别用现象。

5.电荷中和或受热胶粒发生凝聚

6.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同一胶体中的胶粒带的电荷。

【例题解析】

[例1].已知AgI胶体微粒能吸附I-或Ag+,在10ml0.01mol/L的KI溶液中滴入8~10滴0.01mol/LAgNO3溶液后,将溶液装入半透膜袋中,并浸没在蒸馏水中,隔一段时间后,水中含有的离子最多的是( )

A. H+、OH -

B. K+、I-

C. Ag+、NO3-

D.K+、NO3-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 ]用Cu(OH)2胶体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蓝色加深,往此胶体中加入下列物质时,不发生凝聚的是( )

A.海水

B.静置后的泥水

C.氢氧化铁胶体

D.葡萄糖溶液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考题再现】

1.(全国高考题)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思维方法: 。

展望高考:

1.(全国高考题)用下列方法制备溶胶

1. 0.5mol/L的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的硫酸混合振荡;(2)把1ml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3)把1ml水玻璃加入10ml 1mol/L的盐酸中,用力振荡,可行的是( )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等级考二模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等级考二模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ETH天文研究所报告,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Ne和22Ne互为同位素 B. 20Ne和22Ne互为同分异构体 C. 20Ne和22Ne的质量数相同 D. 20Ne和22Ne的中子数相同 【答案】A 【解析】 两种核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所以互为同位素。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属于同分异构体,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2.金属的冶炼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选用冶炼方法的依据主要是 A. 金属在自然界里存在的形式 B.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C. 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 D. 金属熔点的高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不同的金属常用不同的冶炼方法,主要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择冶炼方法; 金属冶炼是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过程,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阳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弱,冶炼越难,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冶炼方法,金属的冶炼方法是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确定,即根据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确定,与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多少、熔点高低以及存在形式没有太大的关系,故C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如K、Ca、Na、Mg和Al等用电解法,较活泼金属如Fe等用热还原法,不活泼金属如Hg、Ag等用热分解法冶炼。 3.主链上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A 【解析】

高考总复习系列丛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效创新教案(下册):第十一章高考备考策略与知识能力提升 Word版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命题紧扣考试大纲,重基础、重热点,题目多以常见物质为载体进行设问,所设计的几个问题常常相互独立的,不偏不难,多涉及晶胞计算,强调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命题热点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 ;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分子中的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判断;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分子的性质;常见四种晶体的判断方法及性质;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均摊法求解晶体化学式;常见晶体结构分析;有关晶胞的计算。 【复习策略】

重点一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重点归纳】 表示方法含义举例 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核外电子分层排 布和核内质子数Na: Na+: 电子式 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目 核外电子排布式 表示每个能级上排布 的电子数 S:1s22s22p63s23p4或 [Ne]3s23p4 S2-:1s22s22p63s23p6 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 式) 表示每个原子轨道中 电子的运动状态 价电子排布式或排布图表示价电子的排布 【经典例题】 例1下列电子排布图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D 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等。A.2p能级未排满,则排布3s轨道,违背能量最低原理,错误;B.2p能级的3个电子应单独占据3个轨道,违背洪特规则,错误;C.2p能级未排满,违背能量最低原理,错误;D.符合电子的排布原理,能量处于最低状态,正确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5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的原子 D.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1 5 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5的原子 答案解析 C A项,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按洪特规则可得其3p轨道上只能有两个电子,所以两个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项,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它的2p能级上只能是5个电子,所以两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C项,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其M层应为18个电子,而后者的M层上只有8个电子,所以两原子不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项,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1 5 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要小于或等于8个电子,且电子总数为5的倍数,所以可得该原子可能是原子序数为5、10、15、20、25、30、35、40,其中满足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1 5 且符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则的只能是35号元素,该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s24p5,所以两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重点二分子或离子立体构型的判断 【重点归纳】 1.确定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

5启东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化学试题

启东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考前辅导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谢忠) 例1.化学与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① 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 进口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其中的 贵重金属 ③ 大量生产超薄塑料袋,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④ 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减少 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 ⑤ 洗衣粉中添加三聚磷酸钠(Na 3P 5O 10),增强去污效果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④ 【举一反三】: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②374℃、 2.2×104 kPa 时,水与CO 2发生“水热反应”生成有机物,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 大气污染越严重 ④易降解的生物农药更适合于在未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⑤过度使用尿素[CO(NH 2)2]会使土壤碱化,可用石灰加以改良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例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21的钾原子:K 4019 B .氯化钡的电子式:Cl [ ]-········2+Ba 2 C .N 3-的结构示意图:+1028 D .聚2-甲基-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 CH 2CH CH 3CH CH 2n 【举一反三】: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 .NaClO 的电子式为: B .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C .CH 4Si 的结构式:H H C Si H H D .葡萄糖的最简式:CH 2O 例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 .NH 3溶于水后显碱性,在FeCl 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NH 3可制取Fe(OH)3胶体 B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 C .次氯酸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配制“84”消毒液 D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举一反三】: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均正确的是 A .NH 3能氧化氮氧化物,可用于汽车尾气净化 B .瓷坩埚能耐高温,可用于加热分解石灰石 C .Fe 在O 2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 D .Mg (OH)2分解吸热且生成高熔点固体,可用作阻燃剂 例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 =1的溶液:Na +、NH 4+、S 2-、NO 3- B .c(HSO 4-)=0.1 mol/L 的溶液:K +、Ba 2+、HCO 3-、Cl - C .滴入少量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a +、K +、I -、SO 42- D .能溶解碳酸钙的溶液:Na +、NH 4+、Cl -、Br - 【举一反三】:4.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I -)=0.1 mol·L -1的溶液中: Na +、Fe 3+、ClO -、SO 42- B .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10-10 mol·L -1的溶液中:Ba 2+、K +、NO 3-、Br - C .0.2 mol·L -1NaHC 2O 4溶液中:Ca 2+、Na +、OH -、Cl - D .加入Al 能放出H 2的溶液中:K +、NH 4+、NO 3-、Cl -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酚的性质和应用 晋江平山中学黄文姣 [案例课题]酚的性质和应用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安排在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的知识点后的一节内容,因此学生已对苯环、羟基这两种重要基团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再来学习苯酚已不是难题,而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苯酚的性质。但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理解苯酚和苯、醇的区别,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案例主题] 本节课是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酚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酚类化合物---苯酚,由醇类作对比让学生分析苯酚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实验来学习苯酚的性质,通过比较苯和苯酚、以及醇和苯酚的性质来学习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掌握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技巧。同时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联系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推测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设计] 【引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醇是链烃的羟基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羟基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接。 【设问】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否也是醇呢? 【讲解】请同学们比较黑板上这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总结醇、酚的结构特点。 【小结】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板书】一、酚

1.概念:分子中的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物。 二、苯酚 1.苯酚的结构 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引导学生看P71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板书】2.苯酚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 P72 (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 生:观察,并闻药品的气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讨论。师:苯酚部分被氧化时会呈红色。 追问:那苯酚应如何保存呢? 生: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量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提醒同学实验过程中接触苯酚一定要注意安全及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 师:清洗内壁沾有苯酚的试管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 生:用高于65℃的热水,因为苯酚能与高于65℃的热水互溶。 (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到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

(完整word)上海市徐汇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化学等级考二模试卷

2018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化学试卷2019.4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大规模开发利用铁、铜、铝,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是() A. 铁、铜、铝 B. 铁、铝、铜 C. 铝、铜、铁 D. 铜、铁、铝 2. 下列微粒的表示方法能确定氟离子的是() A. X- B. C. D. 3. 心脏搏动产生电流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电位差。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病人皮肤接触部位应 该擦() A. 医用酒精 B. 氯化钠溶液 C. 葡萄糖溶液 D. 碘酒 4.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CO2与H2合成甲醇的高效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有利于减排CO2 B. 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C. 有利于碳资源循环利用 D. 提高了甲醇的平衡转化率 5. 常温下,将铝条放入下列溶液中,无明显变化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硫酸 C. 稀硫酸 D. 硫酸铜溶液 6. 某直链烷烃分子中有18个氢原子,它的分子式是() A. C8H18 B. C9H18 C. C10H18 D. C11H18 7. 12C和14C互为() A. 同分异构体 B. 同位素 C. 同系物 D. 同素异形体 8. 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离的方法是() A. 纸层析 B. 结晶 C. 分液 D. 过滤 9. 能说明BF3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A. B—F键的键角为120° B. B—F键是非极性键 C. 3个B—F键的键能相等 D. 3个B—F键的键长相等 10. 准确量取22.00mL Na2SO3溶液,最合适的仪器是() A. 25mL量筒 B. 25mL滴定管 C. 50mL量筒 D. 有刻度的25mL烧杯 11. 给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 Na2SO3晶体 B. C2H5OH C. C6H6 D. Fe

高三化学教案:《置换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规律 反应物或生成物各两种且其中一种必定是单质的反应才称做置换反应. 1.按反应环境和元素的性质分(请举例) (1)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①“金→金”较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金属②“金→非”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置换氢③“非→非”较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2)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①“金→金” ②“金→非” ③“非→金” ④“非→非” 2.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 (1)主族元素间的置换 包括同主族间、同周期间、不同主族间、不同周期间、既不同主族又不同周期间,其规律为:H Li Be B C N ←O ←F ↓↓↓“甲→乙”表示甲可置换乙Na Mg Al Si P S ←Cl 高温 △ △ (2)主→副H2+CuO===Cu+H2O 2Al+Fe2O3=== Al2O3+2Fe C+CuO===Cu+CO 2Al+3Hg2+ =2Al3++3Hg (3)副→主3Fe+4H2O(g) =Fe3O4+4H2Zn+2H+ =Zn2++H2 (4)副→副Fe+CuSO4 =FeSO4+Cu 3.按物质类别分 H2O CO2 CuO SiO2 Fe2O3 (1)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 Na、C、Fe、F2──→H2(或O2),C、H2──→Cu,C──→Si, Mg──→C,Al──→Fe (2)单质与非氧化物间的置换 2H2+SiCl4 =Si+4HCl H2S+Cl2 = S+2HCl 3Cl2+8NH3 = 6NH4Cl+N24NH3+3O2 =2N2+6H2O Br?、S2?、I? SiCl4 HCl NH3

Mg+2HCl = MgCl2+H22Al+6HCl = 2 AlCl3+3H2 活泼金属──→H2,Cl2、O2──→N2,Cl2────→Br2、S、I2,H2──→Si 4.按单质状态分 有“固→固”、“固→气”、“气→固”、“气→气”、“气→液” 高温 5.重要的置换反应: ①2Na+2H2O=2NaOH+H2↑②3Fe+4H2O Fe3O4+4H2↑ 高温 高温 ③F2+2H2O=4HF+O2④Cl2+H2S=S+2HCl 点燃 ⑤2H2S+O2=2S+2H2O ⑥2C+SiO2Si+2CO 高温 ⑦2Mg+CO2 2MgO+C ⑧2Al+Fe2O3 =====2Fe+Al2O3 ⑨C+H2O CO+H2⑩3Cl2+2NH3 === N2+6HCl ⑾Si+4HF===SiF4+2H2⑿极活泼金属及F2不能从水溶液中置换其它元素,非水溶液中不活泼的可置换活泼的。CuO+H2==Cu+H2O、2CuO+C==2Cu+CO2↑ △ 6.其它置换反应: Na+TiCl4 =4NaCl+Ti 2H2+SiCl4====Si+4HCl Na+KCl = NaCl+K Cl2+2HI = 2HCl+I2F2+2HCl= 2HF+Cl2H2S+Cl2 = S+2HCl 4NH3+3O2= 2N2+6H2O 3 H2+Fe2O3 = 2Fe+3H2O 例1.如图: 已知:化合物E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化合物F是不能成盐的氧化物;单质D能与某些稀有气体反应。 据此,请填空: (1)化合物F是______;化合物I是______。 (2)反应②、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下册)

2019年高三化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下册)【】在授课前做好每一课的教学计划,将能帮助老师们更加高效的传授知识,下面是高三化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欢迎大家进入精品的高中频道,参考下面的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下册化学教学计划高三下学期是学生冲刺阶段,优化的教学是学生冲刺成功的关键。为此,我们化学组将齐心协力,以引领、服务学生为宗旨,深入学习,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具体计划如下: 一.进度安排表 下学期大致时间分配 时间 复习内容 备注 2月中下旬-3月中旬 选修5(部分内容)、选修3 顺利结束一轮复习 3月中旬-5月中旬 二轮专题复习 对热点、重点知识深度剖析,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牢固知识体系。 5月中旬-高考 强化训练,回归课本

查漏补缺,训练解题速度,掌握解题技巧。重温课本,把书读薄。二.教学侧重点 虽然经历了一轮的复习,但是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也不够牢固,同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学生还存在很多薄弱点,这些薄弱点也即学生的潜力所在,是学生的增分点,是我们教学的着力点。我们的教学相应就有下面几个侧重点: 1.审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审题能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导致原因很多,诸如:没有仔细读题,将关键信息漏掉;抓不住关键信心;化学用语间混用导致答非所问。审题能力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慢慢训练和培养。对于那些易错的化学用语,我们将编印100个常见化学方程式,供学生背诵熟记。 2.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 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在考试中占有相当比重,答题规范主要体现在化学用语方面,而答题技巧主要集中在实验操作考查方面,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关键是没有抓住答题要点,最终是没有掌握知识要点,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高度重视。3.查漏补缺 二轮复习专题的选择与确定就是综合考虑了考试和学生两个方面因素,专题内容往往是学生的薄弱点。扎实落实二轮复习,做好查漏补缺,达到巩固、升华、活化知识的目的。 4.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往往被学生轻视,在平时的计算中,由于嫌麻烦,习惯性使用计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工作,针对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题为向导,围绕重点、考点抓主干,贯通“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强化落实教育能力。 二、主要任务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点转变为重连线和结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使零碎知识结网成片,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 2、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专题复习,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敲打注意问题,指明应用方向。归类总结,搭桥过渡,形成有机整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 三、基本要求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安徽《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20XX年安徽《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 四、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时间上,要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从3月初始至4月底第二轮复习,5月初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几天为回归考试说明、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 2.内容上,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向重点专题倾斜,如:①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量; ②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③物质结构;④无机推断;⑤有机推断以及⑥化学实验等。 3.教学上,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特别是要抓好边缘生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计划上,要注意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当然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还要适当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5.测练上,要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三轮复习中的考试要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合理安排,化学单元考试根据复习专题进行。 <二>研究考情,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

2019上海等级考化学真题试卷

2019上海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0-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 1、元素中文名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118 B、中子数是295 C、质数117 D、第六周期0族元素 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次氯酸漂白 B、盐酸除锈 C、石油分馏 D、煤干馏 3、下列反应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 A、晶体硅溶化 B、碘升华 C、熔融Al2O3 D、NaCl溶于水 4、下列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A 、Cu加入氯化铁B、Zn加入硫酸 C、H2通入灼热氧化铜 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 5、0.005 mol/L Ba(OH)2中H+浓度是 A、1×10-12mol/L B、1x10-13mol/L C、5×10 -12 mol/L D、5×10-13molL

7、已知有一种烃的结均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 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与环己院为同系物 9、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10、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用的步有①冷却至室温,②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持平③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11、关于离子化合物NH5(H有正价和负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为+5价 B、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 C、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D、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 12、证明亚硫酸钠中部分变质所需要的试剂是 A、硝酸钡,稀硫酸 B、稀盐酸、氯化钡 C、稀硫酸、氯化钡 D、稀硝酸、氯化钡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部教案

目录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离子反应 第三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第二章碱金属 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课时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第四章卤素 第一课时氯气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卤族元素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原子结构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第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第五课时晶体的类型和性质 第六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 第一课时氧族元素 第二课时硫硫酸 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 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 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一课时碳族元素 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八章氮族元素 第一课时氮与磷 第二课时氨铵盐 第三课时硝酸 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第三课时合成氨工业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第十章电离平衡 第一课时电离平衡

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第三课时盐类的水解 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第十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课时金属的概述 第二课时镁铝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 第四课时金属的冶炼 第十二章烃 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四同”规律 第二课时不饱和烃的性质与空间构型 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四课时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 第十三章电化学原理 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 第一课时卤代烃的两大反应和基团的移动和保护 第二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1) 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 第四课时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 第五课时醛、酯的重要性质与拓展 第六课时有机化学实验探究 第十五章糖类蛋白质 第一课时糖类 第二课时油脂 第三课时蛋白质 第十六章合成材料 第一课时有机反应规律 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方法 第十七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课时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检验 前言 本教学案是依据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覆盖了整个高一、高二、高三的学习、教学与备考。 本教学案侧重于对教材知识的回顾,强化知识间的联系,能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注重知识的整合及能力训练,与考试大纲同步,参照学科大纲划定的课时教学和学习,充分体现了课本知识、能力要求,考试热点覆盖率100%。 本教学案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考纲要求、自学反馈、例题解析、考题再现、课堂反馈、课外巩固五大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强化对知

高三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1 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 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 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 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 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 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21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中旬。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 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 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 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 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 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 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用时三个半月大约15周) 教学内容时间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周)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第一周不专门复习,在复习理论时顺带)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第二周不专门复习,在复习理论时顺带)

上海高三化学等级考复习一-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 ' 关键点拨 1.认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根据电子的能量高低和电子通常运动区域的离核远近,核外电子处于不同的电子层。电子层数可用两种方法表示:电子层序数(n)=1、2、3、4…或电子层符号K、L、M、N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有:①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时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序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则不超过2个);③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以上三点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需同时考虑。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原子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的倾向。 2.统计原理在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方面的运用 原子中的核外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这种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科学上应用统计的原理,以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来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为直观起见,我们用电子云来表示这种运动规律。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必须从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伸展方向和电子自旋四个方面来描述。除了能量最低原理外,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还遵循: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因此,在同一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在同一亚层的各个轨道上,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其中未成对的电子在不同轨道中的自旋状态相同。 ¥

3.描述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在描述核外电子排布时,我们可运用不同的表示方法,这些表示方法各有侧重,我们可以按需 来选用。 ①电子式和结构示意图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图式称为电子式。 例如,氧原子·???? O·、钠原子Na·、氯离子[:?? ?? l C:]-、氢氧根离子[: ?? ?? O:H]-. 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是用来表示元素原子或离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情 况的示意图。小圈和圈内的数字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代表该层的电子数。 例如,氮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②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原子核外电子一般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然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在第 至第三电子层中,各亚层中轨道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E1s,

高三化学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高化学总复习教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章从实验到化学 教学目的1: 1. 巩固学习化学实验中知识,强化训练。 2. 重点学习混合物的几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及离子的检验方法。 3. 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1 1、化学实验安全(A) ⑴实验室规则 ⑵实验室安全守则 药品安全存放 药品安全取用 实验操作的安全 意外事故的处理 化学火灾的扑救 ⑶如何正确的完成实验操作 ①常用仪器的使用 容器与反应器: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 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试剂瓶、启普发生器及常见的计量仪器。例:量筒、容量瓶及滴定管等。 计量仪器: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量筒、容量瓶(注:量器不可加热和用做反应器。)酒精灯的使用 试纸的使用 ②加热方法:直接加热、水浴加热 ③气体收集及尾气处理 气体收集:排水法、排气法 尾气处理:吸收式、燃烧式、收集式 ⑷P4图标的识别 2、几种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C) ⑴过滤

原理: 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 主要仪器: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一贴: 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滤液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靠在玻璃棒上; 玻璃棒的底端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在烧杯上。 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⑵蒸发 原理:加热使溶剂挥发而得到溶质 主要仪器: 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钳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蒸发皿容量的2/3。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使液体飞溅。 液体近干时,停止加热。 注意:何时开始搅拌? 何时转移蒸发皿? ⑶蒸馏 原理:利用加热将溶液中不同沸点的组分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接受器,铁架台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①蒸馏烧瓶保持干燥,加热需垫石棉网。 ②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占总体积的l/3到1/2,最多不超过2/3。 ④温度计感温炮应与支管口相平。 ⑤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⑷萃取 原理: 利用同一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物质。 主要仪器: 分液漏斗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①检漏②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 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③两个溶剂互不相溶、存在密度差且不发生化学反应。④静置分层。⑤分液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良种液体。 3、几种离子的检验(D) ⑴SO42-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a2++SO42-=== BaSO4↓ ⑵Cl-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高三化学第二轮化学专题复习全套教案

专题一原子结构 【考试说明】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2、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知识要点】 考点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的特征 1.电子层(能层)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由于电子的各不相同,因此,它们运动的区域 也不同,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区域运动,而能量高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2)电子层的表示符号 电子层(n)一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2.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概率)多少的形象化描述。 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②运动空间极小③极高速运动。 电子云的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 电子云中的一个小黑点代表;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表明; 例1.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 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 3.原子轨道: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空间所形成的电子云轮廓图。 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原子轨道用 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不同轨道,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 其中轨道呈球形;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轨道呈纺锤形, 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他们相互垂直,分别以P x、P y、P z表示。 4.能层与能级 为2n2 C.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 D.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 -1 5.构造原理: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电子能级顺序:1s 2s2p 3s3p 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ns (n-2)f(n-1)d

2020高考化学考前辅导最后叮咛

2020高考化学考前叮咛最后一课 第一部分:心理调节 考试在即,请你记住: 我难人难我不怕难 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心理状态好七分本事得十分 心理状态差十分本事得七分 若要化学考得好 心态平衡是个宝 心态平衡:不怕不慌不骄不躁 沉着冷静果断仔细 第二部分:应试策略一、考试争分策略 容易题得全分,中档题少失分,较难题能争分。 与其难题争1分,不如易题少失5分。 熟题不一定易,生题不一定难。新题不会难,大题不会深。 重Ⅰ卷(选择题部分),保证拿足基本分。 攻Ⅱ卷(非选择题部分),规范表达夺高分。 争取急中生智,避免忙中出乱。 该得的分一定要得到,不该失的分一分都不能失。 二、应试能力强化 a.审题是前提:

总审:看题量,看要求,看页数,看大题。 初审:找出关键词语,划出已知数据,揭示隐含条件,建立解题思路。 b.解题抓关键 建立解题思路:属于什么问题?涉及那些知识? 运用解题规律:可用那些方法?应用什么规律? 提高解题速度:深思熟虑果断,简洁明了全面。 1、选择题 选择题测试的内容可能是:化学与STSE,有机化学必修部分,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电化学知识,简单实验,化学平衡问题(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问题,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等。试题整体难度不会大,综合程度较小,只要思路清晰,仔细辨析,就一定能夺取这42分,为全面夺高分打下坚实基础。 抓关键词语: 正确、不正确,符合、不符合,从大到小,由高到低、一定、可能,最佳、最省,什么条件下正确或不正确等。 做选择题时要排除明显错答: 利用限制条件确定可能选项;利用选项提供的信息,可帮助答题,验证。 2、原理综合题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的应用(焓变、平衡常数) 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 速率、平衡的问题归因分析:逐一排除法;表达逻辑完整。 平衡移动方向:瞬间变化(速率)or结果变化(百分含量)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2019 精品的高中频道为广大师生编辑了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2019希望在您的授课与学习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欢迎大家点击参考下面的教学计划,谢谢您对查字典化学网的支持! 一、钻研2019年考纲,并与2019年考纲进行对比,找出今年的考纲变化。对于第一年带高三的年轻教师来说,考纲的钻研一定要在研究了近三年天津及全国各地高考题的基础之上。对于考纲中的例题也要仔细研究,找出基本题型,重要的主干知识。 二、回归教材。XX的高考化学历年里都着眼于教材,以教材为出题点,因此要重点阅读教材,并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一起研讨教材,找出可能的出题点,并与化学主干知识进行联系。 三、确立二轮复习专题。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相比,既要引导学生梳理主干知识,又要将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单纯记忆转化为理解和应用,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做到概念准,规律清。我将下学期的化学复习氛围5个主要模块:有机化学,元素及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在专题复习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现实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点。 四、转变教师的角色。在一轮复习中,我的角色主要是讲,学生主要是听。在二轮复习中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将自己转变为课堂的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就是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知识点精讲,课堂中少讲,引导学生多动手;所谓策划者就是精选试题,

每一次的训练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和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 五、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课下落实。2月26日至4月中旬为专题复习时间,4月中旬以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将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精讲,进行个性辅导。五月进入三轮复习,进口教材,就教材必修2、选修4和选修1中的化学与技术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忆,将课本中的实验进行重点剖析,将课本中出现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总结。高三化学教学进度安排: 专题一、有机化学 有机物的结构、组成、性质 有机物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应对策略 有机推断、有机合成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二、元素及化合物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 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极推断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三、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表达式的书写 无机反应类型 物质的量、化学常用计量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专题四、基本理论 反应热

(完整)2018年上海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卷

2018年上海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 1. 2018年3月《Nature》杂志上刊登了通过测量行星物质中48Ca/44Ca的比值,揭示了行星演变的关系。48Ca和44Ca具有 A.相同的质量数 B.不同的质子数 B.C.相同的中子数 D.相同的电子数 2.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机身大量使用铝锂合金材料。这是利用了铝锂合金性质中的 A.高强度、低密度 B.高强度、导热性 C.低密度、导电性 D.导电性、导热性 3. 下列过程中,仅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氯化钾熔融 B.碳酸钠溶于水 C.碘升华 D.晶体硅熔融 4. 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浓硫酸 B.NaOH C.NaCl D.NH4Cl 5. 有机反应一般不具有的特点是 A.反应比较复杂B.产率较高 C.副产物较多D.反应速率较慢 6. 下列固体中经充分加热分解,无固体残留的是 A.NH4HCO3 B.NaHCO3 C.Al(OH)3 D.CaCO3 7.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有非极性键 B. 是直线形分子 C. 属于极性分子 D.结构式为C=O=O 8. 下列变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的是 A.铁遇浓硫酸发生变化 B.蔗糖遇浓硫酸变黑 C.加热时碳与浓硫酸反应 D.加热时铜与浓硫酸反应 9. 海水提溴的过程不包括 A.浓缩 B.氧化 C.提取 D.灼烧

+H 2O +H 2O +O 2 +O 2 10. 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H 2S SO 2 B. SO 2 H 2SO 3 C. S SO 3 D. SO 3 H 2SO 4 11. 侯氏制碱法中,使NH 4Cl 从母液中析出的措施不包括 A.通入二氧化碳 B.冷却 C.通入氨气 D.加入研细的食盐 12.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OHCCH 2CH 2CHO B.CH 3CH 2OCH 2CH 2OH C.CH 3 CH=CHCOOH D.HOCH 2 CH=CHCH 2OH 13. 醇脱水得到烯烃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A .浓氢溴酸酸,加热 B .NaOH/H 2O ,加热 C .浓硫酸,加热 D .NaOH/C 2H 5OH ,加热 14. 关于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吸热反应 B .在常压下进行 C .在沸腾炉中进行 D .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15. 下列关于含氮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 A .N 2的电子式为 B .N 3—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C .N 3—的质子数是20 D .氮原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16. 重量法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 A .未作恒重操作 B .硫酸铜部分分解 C .硫酸铜晶体未完全失水 D .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 17. 铝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现①的转化,可通入过量CO 2 B. 实现②的转化,可加入过量NaOH 溶液 C. 实现③的转化,可加入过量NaOH 溶液 D. 实现④的转化,可通入过量NH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