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思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马克思主义思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马克思主义思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都是解放后才出生的,一直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再到70年代,再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再到今天,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着。
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什么。
马克思思想的最基本的逻辑,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对早期资本主义血腥的严厉批判,是对人类社会美好未来的展望。当然,马克思主义不是绳索,不是限制后人思维飞扬的藩篱,不是对于上级和书本的唯唯诺诺,不是对于薪酬医疗住房用车等待遇的谄媚,不是执政谠权贵的奴仆,不是修修补补以求说明世间一切的灵丹妙药。
所以,我们从马克思思想里能找到很多很多指导我们前进的箴言的同时,也寻求了更适合我们中国发展的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是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来的。早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作为自己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是在其社会活动和实际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正是有了思想路线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才有了动力和源泉,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同时,党在确立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我们党确立思想路线的灵魂和核心。事实上,党的思想路线的创立、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部思想路线的创立、创新史,就是一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第一,我们党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与用好这个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绝非易事。从 1840年到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用了近80年的时间,才找到马克思主义;从1930年

毛泽东首次提出“相结合”至今的80年里,我们党先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创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体系——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80年,说明了二个定理:一,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和伟大成就。即我们党万万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二,不创新马克思主义同样取得不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胜利和伟大成就。即我们党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出路。怎样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的功能,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这是世界上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政党面对的最为紧要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来到俄国,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了,创立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不走俄国化道路,就没有列宁主义,更无所谓十月革命的胜利。同理,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体系及其改造中国社会面貌的伟大成就,我们就不知道或者体验不出马克思主义威力何在。俄国化、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就昭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根据各国具体实践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和必然出路。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重道远。回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可谓曲曲折折,历经磨难,成败错综复杂。有几种现象很值得深思:一种是懂得相结合的,说了不算,结合不了;另一种是不懂得结合的,却说了算,瞎搞一通;还有一种是即便懂得结合,也说了算,结合不好也容易出大乱子。此外,有的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懂得中国实际;有的懂得中国实际,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等。由此看来,在相结合过程中走好中国化的道路实属不易,所以邓小平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他还强调:“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新变化的今天,不断解决“相结合”的问题是我们党的重大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十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上,不断解决这“十个结合”的问题,必将再谱写出中国化的新篇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