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上22课导学案

四上22课导学案

四上22课导学案
四上22课导学案

1. —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________.

2. —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________.

3.—How’s the weather today?

—It’s ________.

导学案

【学习流程】

■设境导学:

耳语(whispers):学生分两组站两行。教师对每组第一个学生耳语一句话:Can I have…? 或Shall we…? 他们又对下一个学生耳语这句话。每行最后一个学生大声说出这句话或耳语给教师。第一个正确说出这句话的学生将为该组赢得一分。

■互助学习:

1)介绍三位朋友:太阳公公,风婆婆,云姐姐。

教师请三位学生到前面来(课前曾铺垫)戴上头饰,为他们一一进行介绍,然后,请三位朋友说说自己出现在天空时的天气特征(举起有关天气图片),由此学习sunny,

windy,cloudy。

2)观看课文动画,跟读课文录音。

3)师友互助学习,小组操练,教师巡视。

■梳理巩固:

1)快速反应

三位朋友分别交替举起手中的天气图片,教师发问How’s the weather today?学生立刻说出图片上天气状况。

几轮过后让学生代替教师发问。

2)教师建议与三位朋友共唱一首歌。(Let's sing)

■拓展提升:

1)师友根据句型进行拓展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师友交流

3)全班展示

■总结归纳: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单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点拨

课后练习案

1)完成伴读APP第22课的朗读作业。

2)选择与之对应的图片的标号填空。

(A) (B) (C) (D) (E) (F)

1. Boy: It’s warm today. Let’s go and play.

Girl: OK. Let’s go. ( )

2. Mimi: It’s nice today. Let’s go to play football. Panda: Good idea. ( )

3. Girl: How’s the weather today?

Boy: It’s windy. ( )

4. Mimi: How’s the weather today?

Panda: It’s cold. ( )

5. Ben: It’s sunny today. Let’s go swimming.

Tom: OK. Let’s go! ( )

6. Mar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Panda: It’s cloudy. ( )

圈出所给单词的反义词。

1.cold (hot rainy) 2.big(small little) 3.warm(cold cool) 4.go(come run) 5.old(small new)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寓言四则(前二则) 学案(完美版)

3、理解寓言艺术特色,学写寓言。 学习重难点1、迁移经验技能,把握文意。 2、理解寓言艺术特色,学写寓言。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庇.护()较量.()喇叭 ..()饶.头( ) 2、解释下列词语 庇护: 虚荣: 较量: 凯歌: 3、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4、把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想认识爱慕虚荣和不自量力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吗?学了这两则寓言你就会明白的。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3、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怎样以神喻人来刻画赫耳墨斯的形象表现出深刻哲理的?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三问三答有何特点?

5)《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在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 6)分析《蚊子和狮子》的语言特点? 4、交流点拨,精读课文,深入思考。 小组讨论:1、第一则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什么形象? 2、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吗? 3、你觉得这两个故事还适用于哪些人呢? 三、点拨讲解: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板书:第一则:爱慕虚荣 第二则:不自量力 四、练习测评: 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五、布置作业: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课外阅览室】 猴子戴手套 樊发稼

第22课 富饶的西沙群岛 导学案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岛屿”等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感受西沙群岛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学习第1—4自然段,感受西沙群岛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预习导学: 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南约330千米的海域,与东沙、南沙、中沙群岛共同称为南海四大群岛。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四十多种。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的热带鱼场,那里有鱼的种类四百余种。 教学用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位置。 2、帮助学生理解“一群岛屿”、“海防前哨”。 3、点明本文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二、自主学习 1、给生字注意并写出课本中的词。

蓝()()懒()()披()() 划()()威()()武()() 2、读准下面词语,在横线上抄写一遍。 岛屿富饶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懒洋洋蠕动威武 海参 二、合作学习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要把第二自然段读两遍,看看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吗? (2)瑰丽无比、五光十色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呢?(从课文中找出来) (3)这样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还可能有哪些着色呢?(发挥想象写几个吧) (4)为什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海水呢?(从课文中划出答案即可)(5)海水如此美丽,在这美丽的海水底下到底还有什么呢?想不想潜入海底看一看呢?从课文中找一找哪几段写了海底呢? 2、学习第 3、4自然段

(1)小声快速读第3、4自然段,找一找,作者一共描写了几种海洋生物呢?把它们的名字在课本中圈出来。 (2)在这些海洋生物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把描写它的句子在文中划下来。圈一圈精彩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3)课文的第4自然段都是在写鱼,那么一共写了几种鱼? (4)你认为课文哪种鱼写的特别好?为什么? (5)西沙群岛里的鱼只有这四种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呢? (6)西沙群岛的海里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吗?为什么要这样写? 3、课堂小结:谈一谈你这堂课都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0寓言四则导学案

平凉十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第30课《寓言四则》第1 课时 主备人:白静参与教师:侯占平李葆华包丽娟叶红红李德银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审核: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题:二、预习检测:梳理语言的先关知识 三、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一)自主学习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虚荣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明确: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二)合作学习: 1.精度这则寓言,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1)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可以用省略号) 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表情朗读,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 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学生填充,教师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等。 3、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研读《蚊子和狮子》 (一)自主学习: ①这则寓言的故事部分主要写了哪些情节? ②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蚊子战胜狮子的原因? ③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原因? 二次备课记录二次备课记

30寓言四则导学案.doc

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 学科:语文教师:______ 审核:语文组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1 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用口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5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垂难点】 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5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课时】3课时 【知识链接】 1、体裁介绍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屮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粋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2、相关介绍 (1)伊索生平介绍 伊索(Aesop620~560B ? 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同罚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出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來,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Z 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门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过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屮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虑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 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伊索寓言》人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

七上部编版语文《寓言四则》导学案

22.《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导学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了解寓言的文学常识;了解伊索、《伊索寓言》和古代希腊的神灵; 2.通过阅读,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3.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感悟做人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2.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 【自主学习】 1.寓言是:用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的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 或者,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耳墨斯雕.()像庇.()护爱慕.() 3.解释下列词语 饶头: 庇护: 爱慕: 【设问导读】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4.提问:当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拓展提升】 1.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或者还会做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你有什么收获(提示:可以从两个方面谈-----知识能力的获得;情感价值观) 22.《寓言四则》第二课时导学案 《蚊子和狮子》

【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领会寓意; 2.能抓住情节、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寓言特点,尝试创作寓言。 【学习重难点】 能抓住情节、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圈画疑难字词。 2.小组交流,明确疑难字词的意思,正确流畅翻译本文。 【设问导读】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4.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当堂检测】 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拓展提升】 1.尝试创作寓言。 请合理想像,续写寓言的结尾部分。下面是给定的开头,你可接着往下写,也可自己另写。 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 【课后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2.《寓言四则》第三课时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4.寓言四则 导学案

寓言四则导学案 情景导入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你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 吗? 、、、、、。 课前 复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 解释词语并造句: 庇护: 较量: 凯歌: 文体知识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寓言特点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能够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走近作者作品 《伊索寓言》是一部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是《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同归在名下。 整体感知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 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生动刻画出一个、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要有,不能。 《蚊子和狮子》告诉人们不能取得就,忘了自己的;自大,最终会走向。 课堂 练习

一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4.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5.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使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二、阅读理解。 (一)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_______ 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 ______ 的神情。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第20、21、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理解:民族大融合; 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北魏的建立:(1)时间_________(2)地点_________(3)民族_________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_________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语言_________ (2)服饰_________ (3)姓氏_________ (4)联姻_________ (5)汉制_________ (6)学礼法,尊孔子_________ 合作探究 1、评价历史人物(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有人说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你说呢? 2、链接生活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没有?找找看! 精讲点拨 1、民族融合与汉化不等同。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精神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2、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族也是在与周边各族不断融合中发展的。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突出地位,各族人民在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逐渐接受农耕定居生活和先进的汉族文化,北方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南北朝初期,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统一的政权是A.北魏B.西魏C.东魏D.北齐 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氏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4.北朝包括的朝代有 ①宋②齐③梁④陈⑤北魏⑥东魏⑦西魏⑧北齐⑨北周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邺城 二、论从史出→阅读材料后再回答: “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尊敬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进行的改革? (2)这些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3)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个历史人物? 答: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者。

《寓言四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诵读法、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法:、探究拓展法。 1.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 3.录音机。 2课时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

下22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1)

22、《古文二则》导学案 黄春霞周斌黄松梁荣 学习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闻鸡起舞”“自相鱼肉”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一)基础知识 1.请学生动手查找整理作家作品有关资料 2.自由朗读全文。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孤岂.()欲卿.()涉.猎()即更.()刮目相待祖狄.()少.有大志()蹴.琨觉()此非恶.声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卿当涂 ..()见.往事耳()..掌事()但当涉猎 蒙乃就学 ..()及.鲁肃过.()()即更.刮目相待()(1)蹴.琨觉()(2)此非恶.声也()(3) 自相鱼肉( ...). (4)人思自奋 ..()(5)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6)因.起舞()(7)狄将.其部曲 ..百余家()()

5.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5)郡国豪杰,必有望凤响应者 4.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掌事:但:多务:孰若:遂: (四).探究应用 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2.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3.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4.品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的含义。 1.谈谈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祖狄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2.文中刻画了祖狄怎样的形象? 3.“闻鸡起舞”这一情节是否偏题?

4.交流讨论:说说祖狄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三、拓展延伸:“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你能从你积累的名言警句中选择两句劝学吗?

寓言四则学案1MicrosoftWord文档

《寓言四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学习重点】重点是分析故事情节。 【学习难点】多角度概括寓意,学习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1)伊索生平介绍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过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中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虐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的神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是众神之王。他掌管着天地的秩序。赫拉,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畜牧、竞技、演说以至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3)韩非(?~公元前233),出身韩国贵族,曾和李斯同学于荀况,李斯自以为不及。当时韩国国力衰弱,韩非多次上书韩王,提出富国强兵、修明法制的主张,不被采纳,退而著书,成十余万言。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嬴政读后十分钦佩,于是发兵攻韩,索要韩非。韩王派遣韩非入秦,秦王却又不加信用,后又听了李斯、姚贾诬陷,将他拘囚下狱,李斯送毒药使他自杀于狱中。 《韩非子》为法家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55篇。今传本正合其数。不过今本除《史记》中所举《孤愤》《说难》等十篇外,多有窜入文字。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寓言四则 导学案

《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导学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复习导入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了解寓言的文学常识;了解伊索、《伊索寓言》和古代希腊的神灵;2.通过阅读,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3.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感悟做人的道理。 【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寓言是:用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的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或者,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耳墨斯雕.()像庇.()护爱慕.() 3.解释下列词语 饶头: 庇护: 爱慕: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4.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拓展升华检测评价】 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寓言四则》教学案 新人教版

24 寓言四则 【导学目标】 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2.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1课时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四则》,看看我们能获得哪些人生经验。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赫.拉(hè)宙.斯(zhòu)庇.护(bì)粘.住(zhān) 2.文体知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作者名片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4.背景链接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府;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菲斯托斯,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牲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寓言四则》课内阅读2(含答案)

课内阅读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斗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__________ (2)《蚊子和狮子》: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寓言四则》导学案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寓言四则》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导言】 小寓言,大智慧。一则寓言所蕴含的哲理,比一本艰深的名著更能打动人心。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寓言是一颗特别灿烂的明珠。寓言是一扇窗子,展现美好辽阔的视野;寓言是一湾清流,洗涤疲惫污垢的心灵;寓言是一面明镜,照出了人间千姿百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伊索寓言》,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课前尝试:读读课文、读读资料、查查写写、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我把课文读了()遍,读通读顺了课文。 【读读记记】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查查写写】 1.读一读,查一查,给加点字注音,并把词语抄写两遍。 赫.尔墨斯()庇.护()饶.头()喇.叭()粘.住() 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节选自《》,这是一部集。【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批改。(或同桌互相检查、批改) 课内对话:读读说说、想想议议、改改想想 【读读说说】 1.自读课文,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集体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想想议议】

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尔墨斯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可以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2.当赫尔墨斯知道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时,他“又笑着”发出第二问,这个“笑” 的含义是: 3.划出文中表现赫尔墨斯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雕像者的回答有怎样的好处? 研读《蚊子与狮子》: 1.我认为《蚊子与狮子》中蚊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吹喇叭分别有着其独特的意义: 第一次: 第二次: 2.《蚊子与狮子》这则寓言具有讽刺意义,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改改想想】 我来改动下情节使这则寓言的寓意有所变化: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通过讨论比较,我知道了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22课导学案(闫海燕)

21、爬山 主备人:赖欢审核人: 编号: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习重点 1、认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习难点; 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爬山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检测预习 1、我会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 )()()()() 凝____ 煮____蝉____哲____燃____ ()()()() 煌____智________慧斯____ 2、我会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隐隐约约。() 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显示自己的能力强。() 形容灯火通明,光辉耀眼。() 自学指导: 1、划出结构段,并概括每个结构段写了什么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爬山过程中父亲第一次说的话,用“——”标出。(学法提示: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 ①父亲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②“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征服山”和“征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我听得懂父亲的话吗?找出说明的词语。 3、我能找出站在山顶上父亲说的话然后用“——”标出来。(学法提示:仔细阅读课文4~7自然段) ①父亲的话强调更让人愉快,重要的是。 ②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谈谈你的理解。 4、我能找出下山途中父亲说的话,然后用“——”标出来。(学法提示: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①父亲告诉“我”应该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 ②读了父亲的这句话,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5、读课文第10自然段,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呢? 6、父亲是怎样带着我走出那个黑暗而宁静的山林的?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拓展延伸 走进大自然,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会和思考到的记下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miàn tiáo sīlǐníng shìzhǔshúhuī huárán shāo zhì huì ( ) ( ) ( ) ( ) ()() 二: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1、父亲用那双能洞穿人心的双眼()着我。 2、如果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沿途的美景呢? 3、我发现几十双眼睛都()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

《寓言四则》学案

30课《寓言四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和概括寓意。 2、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3.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①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②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③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④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诞生是最为奇特的:传说她是从宙斯的头脑里长出来的。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赫拉﹝﹞宙斯﹝﹞庇护﹝﹞饶头﹝﹞较量﹝﹞粘住﹝﹞ 塞翁﹝﹞何遽﹝﹞堕﹝﹞将骏马﹝﹞折()其髀﹝﹞ 跛足﹝﹞ 2. 解释加线的词: ⑴天雨墙坏()不筑,⑵暮而果大亡其财()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2 寓言四则 知识目标 了解几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能力目标 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 教师活动 学法指导: 针对第1课时步骤二中的概括寓意 如何归纳寓言的寓意 归纳寓言的寓意,常用方法有: 1.看寓言的题目。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搞清题目的意思,从而弄清寓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归纳寓意的方法。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 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 寓言中的某些重点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我们只要反复推敲,就能得出寓言的寓意。 4.看各段意思的共同点。 如《狼和小羊》,明明狼的三次借口都被小羊以事实驳回,狼还是露出凶残的本性吃掉小羊,从而可以得出文章的寓意;对像狼这样凶狠的家伙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5.联系实际是弄懂寓意的关键。 寓意的主人公一般都象征着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寓意。 联系生活实际,弄懂了寓言的寓意,我们不仅可以学好寓言,还可以使自己受到教育,认识水平也会不断提 高。 第1课时 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步骤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四则》,看看我们能获得哪些人生经验。 步骤二 自学互研 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 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寓言四则》教学案

《寓言四则》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资料助读】 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

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4、《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1、读了课文后,独立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2 寓言四则 教师活动 学法指导: 针对第1课时步骤二中的概括寓意 如何归纳寓言的寓意 归纳寓言的寓意,常用方法有: 1.看寓言的题目。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搞清题目的意思,从而弄清寓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归纳寓意的方法。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 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 寓言中的某些重点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我们只要反复推敲,就能得出寓言的寓意。 4.看各段意思的共同点。 如《狼和小羊》,明明狼的三次借口都被小羊以事实驳回,狼还是露出凶残的本性吃掉小羊,从而可以得出文章的寓意;对像狼这样凶狠的家伙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5.联系实际是弄懂寓意的关键。 寓意的主人公一般都象征着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寓意。 联系生活实际,弄懂了寓言的寓意,我们不仅可以学好寓言,还可以使自己受到教育,认识水平也会不断提 高。 第1课时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四则》,看看我们能获得哪些人生经验。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2.背景链接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府;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菲斯托斯,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牲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3.文体知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4.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赫.拉(hè)宙.斯(zhòu)庇.护(bì)粘.住(zhān)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5.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交流点拨】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谷底。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步骤三精读课文探究形象 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1)赫耳墨斯的性格: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同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步骤四赏析语言,比较阅读。 【目标导学一赏析语言】 仔细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