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解析】用力拉尺,则尺的相邻刻度比真实的刻度大,这样测量物体长度时,所显示的示数要偏小。

【答案】B

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解析】误差只可以减小,不能完全避免。

【答案】D

3.一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A.一定都不相等; B.不一定都相等;

C.一定都相等; D.三种情况都不正确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何时刻速度都相同,根据公式s=vt可得,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相同

【答案】C

4.速度是52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A.行人; B.卡车; C.飞机; D.人造地球卫星

【解析】人每小时行走几千米左右,汽车每小时行驶几十千米左右,飞机每小时飞行大约几百千米,人造地球卫星每秒飞行大约几千米。

【答案】B

5.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说明()

A.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B.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

C.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速度始终不变,此时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无关

【答案】C

6.图中,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宽度正确的方法是()

【解析】B选项,刻度尺放斜了,没有与被测物体对齐;C选项,由于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测会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很难与被测物体对齐;D选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顶端对齐。

【答案】A

7. 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为2.5米/秒,经过一座全长100米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

A.20s

B. 40s

C. 50s

D.60s

【解析】对于实际行走的距离s=100m+50m=150m,因此根据s=vt的变形公式,可得出时间t=60s

【答案】D

8. 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

A、260mm

B、26cm

C、2.6dm

D、0.26m

【解析】测量数据记录时,通常最后一位为估计值,倒数第二位为准确值,即可以反映出刻度尺的精确程度,同一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一定,因此比较ABCD四个选项中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是否一致,只有A选项分度值为厘米,其他都为分米,因此A选项的数据是错误的。【答案】A

9.一位勇敢的漂流者坐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漂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 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C. 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D. 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

【解析】人顺流而下,因此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因此A错误。以河水和船为参照物,人都是静止的,因此B错误,D正确。若研究河水,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因此C错误。

【答案】B

10.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

B. 奔驰骏马的运动.

C. 植物开花结果.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解析】自然界中的运动有很多,如机械运动、社会的运动、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等,C选项的运动属于生物的新陈代谢。

【答案】C

11.汽车上安装速度计,如图所示,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半小时后行驶()

A. 30m

B. 30km

C. 40m

D. 40km

【解析】观察速度计上的单位为km/h,因此对应的速度为60km/h,因此根据s=vt得,半小时行驶的距离为30km

【答案】B

12. 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厢里,一乘客的正上方车顶有水滴下,水将滴在()

A. 乘客头顶

B. 乘客前方

C. 乘客后方

D. 无法判断水滴在何处

【解析】若以火车为参照物,人和水滴在水平方向上都是静止的,因此当水滴滴下时,将还是滴在人的正上方,即人的头顶。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给下列数字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人的身高178

(2)一支铅笔的长度0.2

(3)某同学绕操场走一圈的时间是200

(4)5×1010μm=__________m=__________nm。

【答案】(1)cm (2)m (3)s (4)5×104 5×1013

2.有一首歌中唱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首歌词描述的是的运动情况,它是以为参照物。

【答案】月亮云朵

3.如图所示,放在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那么货物相对于传送带,相对于地面。

【解析】由于货物与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且速度相同,因此它们之间保持相对静止,而货物现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答案】静止运动

4.现有10m、2m、1cm、1mm、1μm五个长度值,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填空;壹角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_________;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_________;教室门的高度最接近于_________。【答案】1mm 1cm 2m

5.甲、乙、丙三个物体均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是36km/h、15m/s、1800m/min,则他们的大小关系是(由大到小填写)_______________。

【解析】36km/h=10m/s 1800m/min=30m/s

【答案】1800m/min 15m/s 36km/h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10s内可前进__________m,该汽车通过3.6km的路程需要__________min,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km/h。【答案】100 6 36

7.如图,分度值__________测量结果__________.

【答案】1mm 1.60cm

8.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4s,后一半路程用6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__________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____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答案】6 4 4.8

9.在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写作__________,读

作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答案】米/秒 米每秒 v

10.在进行测量时,测得的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叫__________,它的形成跟两个因素有关(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测量误差 跟测量人读取估计值不同有关 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1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

【答案】相互作用 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

12.用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1.51厘米2次、1.52厘米2次、1.50厘米1次,则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解析】物体的长度应当是5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即

厘米厘米厘米厘米51.1550.1252.1251.1=+?+?

【答案】1.51cm

三、实验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10分,共16分)

1.某校探究式学习研究小组,为了研究蚯蚓在粗糙面上爬得快,还是在光滑面上爬得快,他们用同一条蚯蚓在相同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分别让它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为了比较蚯蚓在不同表面上爬行的快慢,必须算出蚯蚓爬行的________。为了准确测出爬行的路程,在确定蚯蚓的爬行起点和终点时,他们应该选择蚯蚓的_______(填“头部”或“尾部”)作为观察对象,因蚯蚓爬行的路径是弯曲的,为了测出它爬行的路程,除了使用棉线外,还需要的测量的器材是____________。

【解析】比较物体的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测量速度得知。在测量蚯蚓爬行的路程时,由于蚯蚓尾部为了爬行,不断的收缩,若选择蚯蚓的尾部作为测量路程的观察对象,则无法准确的得知蚯蚓何时到达终点,因此应选择头部作为观察对象。

【答案】速度 头部 刻度尺

2. 如图所示是一位学生测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实验图。B 是斜面AC 的中点。用刻度尺测得 ,右方表内一格代表一秒,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下方的实验表格内填好应填的数据。

【答案】

四、计算题(每小题各10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是贵遵公路上的一块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开始匀速行驶的汽车到达乌江大桥最快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如图所示可得,得:

此地到乌江大桥的距离s =12km ,汽车的最高限速为40km/h ,根据公式t=s/v 可得

min 183.0/4012====h h

km km v s t 答:汽车到乌江大桥最快需要18min

2.用激光侧距仪测量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激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2.56s ,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答案】由于激光从地球到月球,再从月球返回地球所用时间为2.56s ,因此一个单程所用时间t =1.28s ,根据s =vt 可得

s =vt =3×108m/s ×1.28s=3.84×108

m

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3.84×108m

3.鹭颖同学暑假到上海参加网络夏令营,闭营后从上海乘飞机回厦门,飞行距离800km ,飞行速度500km/h ,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下午3时30分。她爸爸从灌口开轿车到厦门机场接她,鹭颖同学家距离厦门机场的路程是30km ,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50km/h ,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她爸爸从灌口出发的时间?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已知,飞机飞行的距离s1=800km ,速度v1=500km/h ;

汽车行驶的距离s2=30km ,速度v2=50km/h

根据公式t =s/v ,可分别求出飞机行驶的时间t1和汽车行驶的时间t2 h h

km km v s t 6.1/500800111=== h h km km v s t 6.0/5030222=== 因此汽车可以等飞机行驶1h 后,在开始行驶,这样可以使它们同时到达目的地 答:她爸爸可以当天下午4时30分从灌口出发。

初二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知识点要点

第二章知识点 一、机械运动 1、含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2、位置≠距离 3、关于参照物的题目 *思考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选择参照物。3、判断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变化→运动;不变化→静止) 例如:一列客车正在驶离车站,车内的乘客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车站是______的。 你可以这样思考: 脑袋中按照步骤确立好:研究对象、参照物、位置变化与否 研究对象 参照物 判断位置 车内的乘客 ? 静止 车内的乘客 车站 ? 第一个空,车内的乘客静止说明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参照物是车厢 第二个空,车内的乘客对于车站位置发生变化,变化→运动,因此是运动的 以此方法推类为其他的题目,即可解决。 4、关于旗子、火焰等题目 *思考步骤: 1、确立静止参照物。 题目参照寒假作业P9,第2题和第6题 5、关于加油机和受油机的题目 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静止的。因此在空中加油过程中,加油机速度=受油机速度 加油机与地面、受油机与地面是相对运动的。 二、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1、常见单位换算 1km=103 m=103 mm=103 μm=103 nm 2、刻度尺需要掌握的几个概念: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 *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误差越小。但仍要考虑实际情况 3、刻度尺使用的原则: A 、“选”:根据实际选择分度值、量程的合适的刻度尺 B 、“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 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不要忘记单位) *例题: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 ,乙测得结果为12.8cm 。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 2、与参照物方向相同 3、与参照物方向相反 →相反 静止 相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全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如图),河北各地市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雾霾主要由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 A.nm B.μm C.mm D.cm 2.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 B.沿途的路灯杆 C.有轨电车的车厢 D.迎面来的轿车 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标准化考试文具中的碳素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cm,cm,cm,cm,则此笔的长度应取 A.cm B.cm

C.cm D.cm 5.在一次军训越野跑中,一个长200米的队伍以4米/秒的速度穿过一个长1 200米的山谷,请问队伍完全通过山谷需要多少时间 A.300秒B.350秒 C.400秒D.250秒 6.湛江首条高铁将于2018年6月开通,广州—湛江3小时可达!如果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7.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都向东运动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9.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s内的平均速度是

初二物理《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综合单元测试卷

《运动的世界》《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 2.你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 ) A.0.20 m B.0.8 m C.1.5 m D.2 m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听到声音就一定有振动 B .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 .声音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D .真空也能够传播声音 4.“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中高速飞行,而坐在其中的航天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这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飞船 B.地球 C.月亮 D.太阳 5.下列无法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 ) A .海的深度 B .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 C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D .很长的钢管的长度 6.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 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B.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C.普通手表的秒针转一周 D.人步行10 m 所需的时间 7.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 .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8.如图1所示是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的情景,它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完成对接前,“神舟十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十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C.在完成对接前,“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速度均变为零 D.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都相对于地球静止 图 1

初二物理运动的世界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 第一节 动与静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 2、时间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 ??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 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 (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 5、测量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3)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第三节 快与慢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单元金案考点检测(一) (第一章《机械运动》)(广州版) (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6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3. (2012山东德州,第3题)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全新的2B 铅笔长约18cm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 C 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5.(2012武汉)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2012温州)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 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 .地球 B .“火卫一”探测器 C .太阳 D .火星 7.(2012常州)2012年5月22日,美国“猎鹰9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近两个 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丙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如图所示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舷窗 B .地球 C .太阳 D.“龙”号飞船 8.(2012淮安)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9.(2012日照)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 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 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2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 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 列 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月球 B.地球 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 10.(2012浙江台州)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 图2

【单元测试】《运动的世界》1(含答案)

沪科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 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 1.(3分)小胖在测量记录中忘记了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mm”的是()A.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2.(3分)中学生小明用手机中的运动软件测出从学校到家共3000步。如果小明从学校骑自行车到家,所需时间最接近() A.0.083h B.0.3h C.0.45h D.0.6 h 3.(3分)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3.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 cm C.2.35 cm D.2.61 cm 4.(3分)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A.24 B.1440 C.86400 D.43200 5.(3分)学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后总结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零刻度被磨损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 C.要使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并正对刻度线 6.(3分)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B.量程比刻度尺小的尺 C.刻度不均匀的尺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 7.(3分)下图是用木制的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B.C.D.

8.(3分)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失误 B.误差在测量中是可避免的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误差 D.不断地改进实验可以消除误差 9.(3分)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汽车飞驰B.火箭升空C.蝴蝶飞舞D.心潮澎湃 10.(3分)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地面上靜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 C.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D.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的参照物是唯一的 11.(3分)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 12.(3分)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 13.(3分)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路程之比为1:2,时间之比为2:3,则通过的速度之比是() A.1:1 B.1:2 C.4:3 D.3:4 14.(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 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八年级物理力单元测试试卷测试卷及答案

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5.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6.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A .一定吸引地球 B .不一定吸引地球 C .一定不吸引地球 D .无法确定是否吸引地球 7.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 、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8.农民在清除黄豆与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斜面滚下下桌面,而砂粒都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由于( ) A 、砂粒比黄豆的密度大 B 、砂粒受的滑动摩擦力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力大 C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落 D 、砂粒比黄平对桌面的压强大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测试题

1.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 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0s通过了1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 A、1500m/s B、160 m/s C、50 m/s D、15 m/s 3.一汽车以4m/s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驶完全程的一半时改用6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2400m,则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5 m/s C、4.8 m/s D、6 m/ 4.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出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这运用了物理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5.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一小汽车以18km/h的速度用0.5min匀速通过一公路隧道,这座隧道长____m. 6.若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 匀速行驶,右图为他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TAXI 发票。求:车费发票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车号J-8888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日期06-11-12 上车10:00 下车10:05 单价2.00元 里程6.0 km 金额16.00元 7.小汽车朝山崖以36km/h匀速行驶,汽车鸣笛5s后,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之间的距离。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8.甲同学距离长钢管的一端510m,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此时开始计时,甲第一次听到声音的的时间是 3.5s,求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已知u钢=5200m/s).

运动的世界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世界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世界 ( 二) 一. 中考. 竞赛涉及的主要问题 1. 速度及计算 2.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4. 平均速度的测量 二 . 典型例题 例 1. 小明坐在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中,他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为参照物的 ; 如图 1 是路途中这辆汽车上的速度计的情况,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 ; 若这辆车保持这个速度不变,从毕节驶向贵阳,毕节到贵阳的距离约为217km,这辆车从毕节到贵阳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精析精解小明坐汽车上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他是以汽车或者汽车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观察速度计的表盘可知 分度值为 10 km/h ,汽车的速度为 70km/h; 根据公式 t=s/v=217km/70 km/h=3.1 h=1.16104 s =186min 。 例 2. 小张和小王两位同学在一次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小张测得运动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4m/s ,小王测得其在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6m/s ,那么小张和小王测得的该物体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 4m/s B.4.8m/s C.5m/s D.6m/s 精析精解全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段路程除以全程时间。 设全段路为S,前段路程为si,行驶速度v1 ,时间t1;后段路为s2,行驶速度v2,时间t2,则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s/(t1+t2)=s /(s1/v1+s2/v2)=2v1v2/(v1+v2)=26m/s4m/s/(6m/s+4m/s)= 4.8m/s ,正确选项 B。 点评此题属于体验感受题,让学生通过计算体会平均速度的概念,理解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反思要清楚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而不是两速度的 平均值。 例 3. 小明坐在一列以 30m/s 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的 窗口边上,他看见与其相平行的轨道上迎面开来了一列长为300m 的货车,经测定车速是20m/s,坐在窗口的小明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 ( ) 。 A. 30s B.15s C.10s D.6s 精析精解以所坐的列车为参照物,货车相对火车行驶的路 程为300m货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为50m/s,这样运动时间 迎刃而解。答案是 D。 点评本题是与生活、生产相联系的创造性题,留心观察,细心思考,把握实质才能解决问题。 反思此题关键是货车对列车的相对速度是二者之和,即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含有答案的)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测量器材中不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钢卷尺 B.米尺 C.天平 D.软尺 2.测量某一物件长度时,记录了以下四个数据,其中肯定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 ) A.25.82cm B.25.81cm C.25.18cm D.25.83cm 3.下图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c m 0 1 2 1角 c m 3 4 5 1角c m 0 1 2 1角 c m 0 1 2 1角 A B C D 4.常用的长度单位按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的是( ) A.dm 、cm 、mm 、μm、m B.cm 、dm 、mm 、μm、m C.μm、mm 、cm 、dm 、m D.m 、dm 、cm 、mm 、μm 5.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3m 的是( ) A.兵乓球的直径 B.拳头的宽度 C.黑板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6.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个数据是可能的( ) A.24cm B.24.1cm C.24.12cm D.24.122cm 7.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 B.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可以避免 8.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边哪一项要求不是必须的 ( ) A.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B.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左边缘

C.将刻度尺放正 D.使刻度贴近被测物体 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1.8m=1.8×1000=1800mm B.1.8m=1.8m×1000=1800mm C.1.8m=1.8m×1000mm=1800mm D.1.8m=1.8×1000mm=1800mm 10.在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中比较合适的是() A.分度值是1厘米的15米皮卷尺 B.分度值是1毫米的米尺 C.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1.5米钢卷尺 D.分度值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 11.纳米材料的出现对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上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A.某原子的半径 B.一枚硬币的厚度 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 D.地球的半径 12.要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分别多次测量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张1元纸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100张1元纸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0,求出一个1张1元纸币的厚度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3.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________________; 一本物理课本长3_________; 一场足球赛约90________赛完; 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所用时间是约9.72________. 14.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进行实验收集证据、、交流合作、评估。 15.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走进神奇 自然界中的神奇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没有任何人工制造或利用的痕迹。这些神奇是惊心动魄的,令人震惊的。 生活中的神奇则主要按照衣、食、用、行的思路设置,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些“神奇”似乎很平常,人们已司空见惯,然而当仔细探究时,却发现在这些并非惊心动魄的神奇中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下面举两例:(1)神奇之一:拉链。 (2)神奇之二:圆珠笔 2、探索之路 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①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冲击了托勒密体系,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 ②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论即现代物理的产生与发展。 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学科。 (2)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和合作。 (3)科学家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 ①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精神。 ②孜孜不倦、刻苦认真、坚强自信的科学态度。 ③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的科学合作精神。 (二)动与静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1)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2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图1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如图2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 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 工启用。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 。 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 .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 C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5. 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6.在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7.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9.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知识梳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知识梳理 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 动. (2)参照物:被选作为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与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 的;如果一 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 的. (4)关于参照物的说明: ①参照物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可静可动,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②参照物的选择具有排己性,即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己为参照物 ③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选取 或 为参照物。 (5)一个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 而言的,一般情况下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 体的运动情况会 ,所以运动与静止具有 性。 (6)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卷尺、__________、游标卡尺等.刻度尺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 工具.对于特殊长度的测量可以采用等效替代、化曲为直、化小为大、几何测量等方法.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①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 和 。 ②使用时要注意: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___被测物体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 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3)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 。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 ??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手表、机械停表(秒表)等. 4.长度、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1m= km 1m= dm= cm= mm= μm = nm 1h= min= s 1s= ms= μs 5.测量误差 (1)定义: 和 之间总存在一定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误差. (2)产生原因: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的影响. (3)减小方法:可以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等方法.

新人教版_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力是一个 对另一个 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 而存在。 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 物体,另一个叫 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 ② 改变物体的 。 扩展: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 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 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 、 发生变化等。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 。 5、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 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 ___。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变形了, 即发生了 __,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来去的 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___ ___,即改变足球的_____ ________. 8 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 中,G 代表 、m 代表 、 g = ,读作 ,它表示 10、一座限重为5×104 N 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 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_________ kg .(g=10N/kg )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100牛 B 、200牛 C 、0牛 D 、400牛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4、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 A .重力 B .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 .手对铅球的推力 D .不受任何力 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 .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 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 A .不断改变 B .始终不变 C .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 D .无法确定 10.一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地球的吸引而从树上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苹果 ( ) 人对跳板的压力 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doc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测量工具 是 .2.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若某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8m/s,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 .3.人坐在顺水漂流的竹筏上,若以河岸作为参照物,人是的,若以流水作为参照物,人是的.4.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 ;某人的中指长约0.75 .5.三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20m/s,乙车速度是600m/min,丙车速度是54km/h,则三辆车中速度最大的是车,速度最小的是车.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通过30m,则速度是 m/s,它在第6s末的速度是 m/s.7.在太空中遨游的地球同步卫星,以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8.月球到地面之间的距离为3.8×108m,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s.9.甲、乙两车站相距45km,汽车用3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1/3路程,通过剩余的爬山公路却用了1.5h,则汽车在爬山公路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10盒式录音机放音时,磁带的速度是 4.75cm/s,一盘磁带能放音30min,则磁带的长度是 _________m.二、选择:11.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从楼上落下的物体 b 沿跑道滑行的飞机c 进站的火车 d 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

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45 2018-05-07 一、填空: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测量工具 是 .2.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若某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8m/s,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 .3.人坐在顺水漂流的竹筏上,若以河岸作为参照物,人是的,若以流水作为参照物,人是的.4.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 ;某人的中指长约0.75 .5.三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20m/s,乙车速度是600m/min,丙车速度是54km/h,则三辆车中速度最大的是车,速度最小的是车.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通过30m,则速度是 m/s,它在第6s末的速度是 m/s.7.在太空中遨游的地球同步卫星,以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8.月球到地面之间的距离为3.8×108m,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s.9.甲、乙两车站相距45km,汽车用3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1/3路程,通过剩余的爬山公路却用了1.5h,则汽车在爬山公路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10盒式录音机放音时,磁带的速度是 4.75cm/s,一盘磁带能放音30min,则磁带的长度是 _________m.二、选择:11.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初二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运动的世界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我国l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 A、2nm B、2mm C、2cm D、2dm 2.在济宁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 3.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4.高空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他们在飞速下降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如果我们说其中的某个运动员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 B.飞机 C.白云 D.运动员背着的伞包 5.广州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6.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 ) A.路面 B.路旁的电线杆C.小明身边的座椅 D.迎面而来的汽车7.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 8.在生活中经常需要估测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 A.大连地区使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大约在2.5cm~27cm之间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在3m/s~5m/s之间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在1 50g~200g之间 D.中学生正常心脏一次的时间大约在3s~5s之间 9.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 171.2mm B. 1.712dm C. 0.01712km D. 0.1712m 10. 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 b、成人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11.我们常说的“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对太阳这种东升西落的现象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天空 B云层 C月亮 D地面 12.在无风的天气里,你骑车快速前进时会感到有风迎面吹来,这时你所选的参照物是() A空气 B路边的树 C自己 D没有选择任何物体 13. 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

初中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图1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如图2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 是静止的 图2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5.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6.在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7.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9.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C.以停在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10.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 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图4 A.1mm B.1cm C.1dm D.1m 1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 12.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要求不恰当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 C.零刻度线未磨损的刻度尺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4.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C.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