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床学复习资料全

矿床学复习资料全

矿床学复习资料全
矿床学复习资料全

1.矿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

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矿石(ore)

2.矿石通常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

3.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4.共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组分的工业意义小于主要有用组分。

5.伴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

6.矿石结构(ore texture)—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7.矿石构造(ore structure)—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8.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

9.边界品位--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和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

工业品位--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10.矿石工业品位的决定因素:矿床的规模;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

11.矿石品级(grade of ore)--主要是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分对矿石质量划分的不同级别。

12.矿体(orebody)—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矿体是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产状的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的集合体。(或矿体为矿石在三维空间的堆积体,通常构成独立的地质体)

13.矿源层--能为后期热液活动提供成矿物质的岩层

14.夹石--矿体内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组分

脉石--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称为脉石,包括脉石矿物、夹石、围岩的碎块等

15.矿体的形态:①等轴型矿体--三轴在三度空间大致均衡延伸②柱状型矿体--垂向延伸很大,长宽较小的矿体。也称筒状矿体或管状矿体③板状型矿体--长度和宽度延伸较大,厚度较小的矿体,也称矿脉或矿层④过渡型矿体--介于等轴型与板状型,或介于板状型与柱状型之间的过渡类型⑤复杂型矿体--形态异常复杂或极不规则

16.矿体的产状:①矿体的空间位置②矿体的埋藏深度③矿体与围岩层理、片理关系④矿体与火成岩的空间关系⑤矿体与地质构造空间关系

17.矿床--矿床是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18.矿床成因类型--按照成矿地质作用的类型和成因机理划分的矿床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一般把那些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工业类型

19.同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和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岩浆矿床都属于同生矿床)

后生矿床--指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矿床,且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20.浓度克拉克值—指某一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中某种元素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也称为富集系数。(>1 相对集中,<1 相对分散)

21.浓度系数—某元素的工业品位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

22.内生成矿作用方式①含矿熔浆的结晶和分异作用②含矿溶液的充填作用③含矿溶液的交代作用

23.外生成矿作用方式①机械沉积分异作用②化学沉积分异作用③生物沉积分异作用

24.变质成矿作用方式①接触变质成矿作用②区域变质成矿作用③混合岩化成矿作用

25.岩浆矿床--各类岩浆通过结晶作用与分异作用,使分散在其中的成矿物质得以聚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

矿床

26.岩浆矿床的一般特征⑴矿床主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有成因联系,少数岩浆矿床与碱性岩或酸性岩有关。⑵矿体主要产在岩浆岩母体岩内,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矿体即是岩浆岩体的一部分,有时整个岩体就是矿体,围岩即是母岩;只有少数矿体呈脉状、网脉状产在母岩临近的围岩中。⑶除花岗岩中的稀有元素矿床由于成因特殊而有一定的围岩蚀变外,绝大多数岩浆矿床的围岩不具有明显的蚀变现象⑷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仅矿石中矿石矿物相对富集。⑸岩浆矿床的矿石常具浸染状、条带状、眼斑状、致密块状以及角砾状等矿石构造;矿石结构十分复杂⑹由于成矿作用在岩浆熔融体中大体同时发生,因此多数岩浆矿床的成矿温度较高(1500~700℃),形成的深度大(多数在地下几公里~几十公里,金刚石矿床达200300 km)。

岩浆矿床形成的条件⑴岩浆是岩浆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和载体,岩浆岩即是成矿母岩⑵含矿岩浆岩的性质和组成,对岩浆矿床的形成(矿床类型、规模、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⑶大地构造条件:Ⅰ、造山带(地槽褶皱回返)岩浆矿床一般呈线型,超基性岩为主,超基性-基性杂岩体为辅Ⅱ、地台区,在地槽晚期和地台期容易形成较大的岩浆矿床

27.岩浆成矿作用:结晶分异成矿作用,熔离成矿作用,岩浆爆发成矿作用,岩浆喷溢成矿作用

28.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各种组份按一定的顺序(矿物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先后结晶出来,并在重力和动力的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称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由此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分结矿床。

29.

30.海绵陨铁结构:由于硅酸盐矿物结晶较早,晶形比较完整,金属矿物大多充填于硅酸盐矿物晶粒间呈它

形胶结状产出,形成典型的海绵陨铁结构。

31.岩浆熔离成矿作用: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降低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混溶的熔融体的作用,称为岩浆熔离作用(也称为液态分离作用),由此种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熔离矿床。岩浆熔离矿床的特点,矿体形态产状:似层状,位于岩体的底部;贯入式矿体为脉状、透镜状,与围岩界线:不明显, 渐变过渡; 贯入式矿体界线清楚,矿石成分:与母岩基本一致,硫化物含量高,含磷灰石和挥发份矿物,矿石组构:海绵陨铁结构、固熔体分离结构;块状、浸染状构造,主要矿种:Cu-Ni硫化物、PGE、磷灰石、Fe矿床,工业价值巨大

32.岩浆爆发成矿作用:经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熔离作用后,岩浆中的挥发组份越来越富集,当压力增大到某一阀值时爆发到近地表,称为岩浆爆发作用,由此种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爆发矿床。岩浆爆发矿床的特点:矿体形态产状:筒状、管状,少数脉状;产出往往与深大断裂带有关,尤其是断裂交汇处,与围岩界线:围岩破碎严重者不清楚,轻微破碎者较为清楚,矿石成分:橄榄石、金云母、镁铝榴石、金刚石,矿石组构:金刚石多为自形-半自形晶结构,角砾状、浸染状构造,主要矿种:金刚石

33.岩浆喷溢成矿作用:岩浆喷溢成矿作用是指含矿熔浆(或矿浆)沿一定通道喷溢至地表或贯入到火山口附近的火山岩系中,冷凝堆积形成矿床的作用。

34.伟晶岩/伟晶岩矿床:矿物结晶颗粒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称为伟晶岩。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份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结构特征:巨晶结构(伟晶结构):是伟晶岩特有的结构,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晶体巨大,—文象结构:长石、石英共结生成,—粗粒结构和似文象结构:主要由长石和石英组成,颗粒大小1~10 cm,—细粒结构: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微斜长石组成,颗粒小于1cm。花岗伟晶岩的特征结构是文象结构,是区别伟晶岩和似伟晶岩的重要标志。构造:带状构造晶洞构造边缘带:伟晶岩边部和围岩接触带,由细粒结构的石英和长石组成;外侧带:由文象结构及粗粒结构的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中间带:呈粗粒结构和伟晶结构,除石英,长石和云母外,出现大量的稀有、放射性的、稀土元素矿物,且交代作用发育,是伟晶岩矿床产出的主要部位;内核:由石英块体或石英和锂辉石块体组成

35.伟晶岩矿床的主要类型: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白云母伟晶岩矿床,水晶伟晶岩矿床,长石伟晶岩矿床

36.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一般分布在相关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围岩主要为片岩、闪长岩、辉长岩

37.白云母伟晶岩矿床:多数产于前寒武纪的深变质岩中,围岩是花岗质片麻岩、片麻岩、结晶片岩、大理岩以及角闪岩

38.水晶伟晶岩矿床:多分布于时代较新变质程度较浅的褶皱带地区,围岩一般为千枚岩、片岩及砂岩

39.长石伟晶岩矿床:产于花岗岩、片麻岩和结晶片岩中

40.热液矿床:通过含矿热液作用而形成的后生矿床称热液矿床。特点:①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与热流体的活动密切相关②成矿方式主要是通过充填或交代作用③成矿过程中伴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围岩蚀变且常具有分带性;④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明显,既是含矿流体运移的通道,也是矿质富集沉淀的主要场所;⑤成矿介质、矿质以及热源直接控制着热液矿床的形成,三者来源往往复杂多样,既可来自同一地质体或地质作用,也可具有不同的来源;⑥热液矿化往往呈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原生分带(以矿物或元素的变化表现出来)⑦形成的矿床种类多,除铬、金刚石、少数铂族元素(如锇、铱)矿床外,与多数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形成都与热液活动有关。

41.含矿热液的种类:岩浆成因热液;变质成因热液;建造水;大气水热液;幔源初生水热液

42.含矿热液(成矿物质)的来源:1.岩浆熔体2.地壳岩石3.上地幔

43.成矿物质的运移形式:1、硫化物真溶液的形式2、卤化物气态溶液的形式3、胶体溶液的形式4、易溶络合物的形式

44.成矿物质运移的动力:重力驱动;压力梯度驱动;热力驱动;压实驱动;构造应力驱动

45.运移的通道:原生孔隙和次生裂隙。原生孔隙是指岩石生成时就具有的孔洞和裂隙,包括粒间间隙、层面空隙、晶洞等。次生裂隙是指成岩过程中或成岩以后产生的各种裂隙,包括非构造裂隙和构造裂隙。46.绝对孔隙度(Φ):岩石全部孔隙体积之和(Vp)与岩石外表体积(V)的比值。有效孔隙度(Φe):岩石中相互连通的、流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自由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Ve)与岩石外表体积(V)的比值。47.孔隙的分类:⑴超毛细管孔隙:直径大于0.5mm,液体能在其中按流体静力学的规律流动⑵毛细管孔

隙:直径为0.0002到0.5mm,液体在其中的运移取决于表面引力和外力⑶亚毛细管孔隙:直径小于0.0002mm液体不能在其中运移。

48.非构造裂隙:溶解裂隙、岩石体积膨胀产生的裂隙、矿物结晶和重结晶形成的裂隙、火山角砾空隙等;构造裂隙:断层、褶皱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裂隙,不整合面。

49.热液矿床成矿方式有充填作用,交代作用。充填作用:热液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内流动时,与围岩间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相互交换,其中成矿物质主要是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沉淀在围岩的孔洞或裂隙中,这种作用称充填作用。由充填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充填矿床。交代作用:含矿热液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置换作用,把围岩中原有的组分溶解、排除,代之以新的成分,此种作用称为交代作用。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交代矿床。

50.交代作用的类型:渗滤交代作用和扩散交代作用。

51.扩散交代作用:交代作用中组份的移动通过停滞的粒间溶液,以分子或离子扩散的方式缓慢地进行,即由浓度差(浓度梯度)而引起。有效半径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

52.渗滤交代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组份的带入和带出是借助于流经岩石裂隙中的溶液的流动进行的。渗滤交代作用的有效半径可达数百米以上。

53.围岩蚀变(wall rock alteration):通常是指成矿围岩在气--液和超临界流体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岩石在气水热液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旧矿物被新的更稳定的矿物所代替的交代作用,称为蚀变作用。若这种蚀变作用发生在矿体周围的岩石中,则称为围岩蚀变。

54.蚀变岩:指蚀变过程中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矿物共生组合所构成的岩石。

55.围岩蚀变的命名:按主要蚀变矿物命名:如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电气石化、明矾石化等;按蚀变后的岩石命名:如云英岩化、矽卡岩化、青磐岩化等;按特征性的交代元素、化学组份命名:钾化、钠化、硅化、碳酸盐化等;按蚀变岩石的颜色及其变化命名:红色蚀变、浅色蚀变、褪色化等。

56.矽卡岩化:是由石榴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及其它一些钙、铁、镁的铝硅酸盐所组成的岩石;常发生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及附近;是中等深度条件下,

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形成。

57.云英岩化:主要由中粗粒的石英和白云母组成的蚀变岩石,有时还含有锂云母、黄玉、电气石、萤石、绿柱石以及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辉钼矿等金属矿物;是一种重要的高温气水热液蚀变产物,主要发生于花岗岩类中,常与钾长石化、钠长石化密切共生。

58.钾长石化:是微斜长石化、天河石化、透长石化、正长石化(高温)和冰长石化(中低温)的统称。

59. 钠长石化:可发生在广泛的的温度范围内,以中、基性火成岩中最为常见。与钾长石化、云英岩化一起统称为碱交代作用。

60. 硅化: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蚀变,各种温度条件下的各类矿床中均可见到,原岩种类十分广泛。可由热液带来的二氧化硅的交代形成,或由于热液淋滤掉其他组分,残留下稳定的二氧化硅形成。高温和部分中高温热液硅化作用,可形成密集的石英集合体,其结构较粗时称石英化。低温热液硅化,常为细粒结构,由细粒的石英和半结晶状态的石髓及非晶质的蛋白石组成,后二者常称为似碧玉化(jasperization)或石髓化及蛋白石化。

61.碳酸盐化:包括方解石化、白云石化、菱铁矿化和菱镁矿化等;原岩主要有:①基性、中性的火成岩;

②沉积碳酸盐岩;③碱性超基性岩;基性、中性火成岩中的碳酸盐化,主要是其中铁镁矿物被碳酸盐交代,通常与铜、铅、锌矿化有关。

62.矿化期/成矿期:代表一定成矿地质作用和物理化学条件的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时期。

63.矿化阶段/ 成矿阶段:代表同一成矿期内,在相同或相似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一组或一组以上矿物的成矿过程。划分矿化阶段的主要标志:①交截矿脉:早阶段生成的矿脉被晚阶段矿脉所交截,并使早阶段矿脉错动;②晚阶段生成的矿物集合体构成细脉,穿切了早阶段矿物组成的脉体,并产生不同程度的交代作用;③早阶段生成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破碎成角砾,并被晚阶段生成的矿物集合体所胶结;④晚阶段生成的矿物集合体交代早阶段形成的矿物集合体;⑤矿脉内或矿体内出现不对称条带状或条纹状平行矿脉或交切矿脉,条带或条纹中矿物属于晚阶段产物。

64.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通过含矿气水溶

液交代作用形成,并与矽卡岩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联系的一类矿床。

65.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1).大地构造条件:Ⅰ.地槽中最发育,可发育于各个时代的地槽中,褶皱回返可带来大量岩浆;Ⅱ.活动地台边缘、断陷带都有较复杂的多期岩浆活动,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地壳下降,有大量硅酸盐类岩石,故形成较多矽卡岩矿床。(2).岩浆岩条件:Ⅰ.根据大量资料表明,中酸性钙碱性岩浆岩对形成矽卡岩矿床最为有利;Ⅱ.多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对形成矿床有利;Ⅲ.它有一定的专属性: 若K+Na>20%,则形成以Fe、Cu为主的矽卡岩系列;若K+Na<20%,且K

66.矽卡岩矿床成矿过程:矽卡岩期:早期矽卡岩阶段(干矽卡岩阶段、无矿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磁铁矿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早期硫化物阶段、晚期硫化物阶段。

67.矽卡岩期:主要形成各种钙、铁、镁、铝的硅酸盐矿物以及氧化物。

68.石英硫化物期:以形成石英和大量的硫化物为特征。

69.(1)矽卡岩期(分三阶段):主要形成各种Ca、Mg、Al的硅酸盐类矿物,无石英出现。

Ⅰ.干矽卡岩阶段:以岛状、链状的无水硅酸盐矿物,是一种超临界态流体,呈酸性无矿化现象

Ⅱ.湿矽卡岩阶段:挥发份组分富集,溶液为弱酸性或中性,是气成到高温阶段流体,以双链、带状、复链构造的含水硅酸盐矿物,又称晚矽卡岩阶段、磁铁矿阶段

Ⅲ.氧化物阶段:是呢矽卡岩期与石英-硫化物期的过渡阶段,为高温热液阶段,温度降到水的沸点一下,形成层状、架状硅酸矿物。

70.(2)石英-硫化物期:SiO2不再与Ca、Mg、Al、Fe形成矽卡岩矿物,而是独立地形成大量的石英,并有典型的热液矿物(绿泥石、方解石),有大量硫化物出现。

Ⅰ.早期硫化物阶段:硅酸盐矿物为高温交代所形成,形成脉石矿物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硅酸盐等矿物。矿石矿物有Cu、Fe、Al、Be等硫化物矿床。

Ⅱ.晚期硫化阶段: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锌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主要为中低温阶段的产物。

71.成矿方式:接触渗滤交代作用:由中酸性侵入体分泌出来的含矿气水溶液沿着接触带的裂隙系统渗滤,并与周围的岩石发生交代。(受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控制);接触扩散交代作用(双交代作用):发生在两种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岩石接触带,在上升溶液的影响下,使原来两种岩石中的组分通过粒间溶液在横切接触面的方向上发生相向的扩散交代,形成矽卡岩。(浓度梯度是扩散运移的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