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易错题精选经典

最新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易错题精选经典

最新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易错题精选经典
最新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易错题精选经典

最新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m,高0.4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N(物体大小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斜面向上的拉力0.3N B.有用功0.36J,机械效率20%

C.有用功1.8J,机械效率20% D.总功2.16J,机械效率83.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物重G=4.5N,高h=0.4m,斜面长L=1.2m,受到的摩擦力f=0.3N,则所做的有用功W有=Gh=4.5N×0.4m=1.8J,所做的额外功W额=fL=0.3N×1.2m=0.36J.故总功为W总=W有+W额=1.8J+0.36J=2.16J,机械效率η=W有/W总=1.8J/2.16J=83.3%.故选项D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功、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2.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有用功一定是150J B.总功一定是250J

C.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D.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知道物体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利用W=Gh求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又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总功,求出了有用功和总功可求额外功,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W额=G轮h,据此求动滑轮重;

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F=1

n

(G物+G轮)求拉力大小.

【详解】

对左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有=Gh=150N×1m=150J,

由η=W W 有

总,得:W 总=

W η有=15060%

J

=250J ,因此,W 额=W 总-W 有=250J-150J=100J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W 额=G 轮h ,所以动滑轮重:G 轮=W h

额=1001J

m =100N ,拉力F 的大小:F=

13(G 物+G 轮)=13(150N+100N )=

250

3

N ;对右图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对物体做的有用功:W 有=Gh=150N×1m=150J ,由η=

W W 有总

,得:W 总

=W η有=15060%

J =250J ,所以W 额=W 总-W 有=250J-150J=100J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W 额=G 轮

h ,因此动滑轮重:G 轮=

W h

额=1001J m =100N ,拉力F 的大小:F=12(G 物+G 轮)=1

2(150N+100N )=125N ;由以上计算可知,对物体做的有用功都是150J ,总功都是250J ,动滑轮重都是100N ,故A 、B 、C 都正确;但拉力不同,故D 错. 故选D .

3.如图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 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2, 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 .W 1 = W 2 η1 = η2

B .W 1 = W 2 η1 < η2

C .W 1 < W 2 η1 > η2

D .W 1 > W 2 η1 < η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由“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可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再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以比较出两种情况的总功大小.然后利用100%W W 有总

η=?即可比较出二者机

械效率的大小. 【详解】

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

根据W W η=

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1212W W ηη<,>. 【点睛】

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学生明确哪些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然后才能正确比较出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

4.如图用同一滑轮,沿同一水平面拉同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1、F 2、F 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2>F 1>F 3

D .F 2<F 1<F 3 【答案】D 【解析】 【详解】

第一个图中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 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 1=f ;

第二个图中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 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 2=

12

f ; 第三个图中滑轮为动滑轮,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的拉力等于两股绳子向右的拉力,即F 3=2f ;

由此可得F 2< F 1< F 3. 故D 正确.

5.某商店有一不等臂天平(砝码准确),一顾客要买2kg 白糖,营业员先在左盘放一包白糖右盘加1Kg 砝码,待天平平衡后;接着又在右盘放一包白糖左盘加1kg 砝码,待天平平衡后.然后把两包白糖交给顾客.则两包白糖的总质量 A .等于2Kg B .小于2Kg C .大于2Kg D .无法知道 【答案】C 【解析】

解答:由于天平的两臂不相等,故可设天平左臂长为a ,右臂长为b (不妨设a >b ),先称得的白糖的实际质量为m 1,后称得的白糖的实际质量为m 2

由杠杆的平衡原理:bm1=a×1,am2=b×1,解得m1=,m2=

则m1m2=因为(m1+m2)2=因为a≠b,所以(m1+m2)-2>0,即m1+m2>2这样可知称出的白糖质量大于2kg.故选C.

点睛:此题要根据天平的有关知识来解答,即在此题中天平的臂长不等,这是此题的关键.

6.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的有用功,100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75% B.66.7% C.33.3% D.2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人所做的总功为W总=W有+W额=300J+100J=400J,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300J/400J=75%,故应选A。

【考点定位】机械效率

7.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解:A、说法错误,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

B、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机械效率就大;

C、说法正确;

D、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故选C.

8.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所受重力为G的物块,刚开始直

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o.为了安全下降物块,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且作用于直杆中点的拉力F ,使直杆缓慢地转动到竖直位置(可以认为杠杆每一瞬间都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拉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

B .拉力F 和物块重力G 是一对平

衡力

C .这个过程中物块重力所做的功为1

2

GL D .这个过程中直杆一直都是费力

杠杆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由图知,杠杆由与竖直方向成60°角逐渐转到竖直位置时,由于拉力始终水平,所以其力臂逐渐变大;物体对杠杆拉力为阻力,转动过程中阻力臂逐渐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 逐渐变小,故A 错误;

B .拉力F 和物块重力大小不等、不一条直线上,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 错误;

C .杠杆由与竖直方向成60°角时,杠杆右端高度1

2

h L =,转到竖直位置时杠杆下端高度降到L 处,所以物体下降高度11

22

h L L L =-

=V ,所以物体重力做功 1

2

W G h GL ==V ,故C 正确;

D .当杠杆转到竖直位置时,阻力臂为0,杠杆为省力杠杆,故D 错误。

9.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 和B 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杠杆仍能平衡

B .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

原来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物体A、B的重力,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OC、OD,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 A gOC=m B gOD,由图示可知,OC>OD.所以m A<m B,

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L时,两边的力臂都减小△L,此时左边为:m A g(OC﹣△L)=m A gOC﹣m A g△L,

右边为:m B g(OD﹣△L)=m B gOD﹣m B g△L,由于m A<m B,所以m A g△L<m B g△L;所以:m A gOC﹣m A g△L>m B gOD﹣m B g△L.

因此杠杆将向悬挂A物体的一端即左端倾斜.

故选C.

10.如图所示,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形木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现有水平拉力F拉木块C,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由B向A缓慢运动过程中,拉力F将

A.变小B.不变

C.逐渐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以杆为研究对象,杆受重力G和C对它的支持力F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支?l支

=G?l G,水平力F由B向A缓慢匀速推动木块,F支的力臂在增大,重力G及其力臂l G均不变,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支持力在逐渐减小;由于支持力逐渐减小,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知杆对物体C的压力也逐渐减小,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C和木板间、C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拉力F也逐渐减小.

11.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

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物体升高的高度和物体重力都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由图可知,动滑轮个数相同,即动滑轮重力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做的额外功

相同.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即W甲=W乙.根据η=W

W

可知,机械效

率相同,即η甲=η乙.故A符合题意.

12.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 重为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

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

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D

【解析】

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支持力不做功,故A错;小勇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有=Gh=800N×5m=4000J,故B错;小勇做的总功为W 总=Fs=500N×10m=5000J,拉力的功率为P=W总/t=5000J/10s=500W,故C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4000J/5000J=80%,故D正确;应选D.

13.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

擦的影响,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A物体比B物体轻②提升A的拉力较大③提升A所做的额外功较少④提升A做的有用功较多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题知,提起两物体所用的滑轮组相同,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由W额=G动h知,提升A和B所做额外功相同,不计绳重

与摩擦的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W

=

W

W W

有额

,额外功相同,提升A物体时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较大,所以提升A物体所做的有用功较大,由于提升物体高度一样,所以A 物体较重,提升A物体用的拉力较大,故ACD错误,B正确。

14.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

【答案】D

【解析】

【详解】

设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

第一个图中滑轮为定滑轮,因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F1=f;

第二个图中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

一半力.所以F2=1

2

f;

第三个图中滑轮为动滑轮,但F3处作用在动滑轮上,此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分之一,所以要费力即F3=2f;

故F2

15.物理兴趣小组用两个相同滑轮分别组成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滑轮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提升重物的高度一样,对比如图所示甲、乙两滑轮

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更省力,甲的机械效率大

B .乙更省力,乙的机械效率大

C .乙更省力,甲、乙机械效率一样大

D .甲更省力,甲、乙机械效率一样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 ,

1

F G

n

G =+动();

(2)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详解】

(1)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1

F G n

G =+动(),由图知,n 甲=3,n 乙=2, 所以F 甲

(2)由题知,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

根据W 额=G 轮h 、W 有用=G 物h ,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 由100%=

?有用

W W η可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故选D .

16.如图甲所示,长1.6m 、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 与作用点到O 点距离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

A .5N

B .10N

C .20N

D .4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杠杆的平衡条件 【详解】

使金属杆转动的力是金属杆的重力,金属杆重心在中心上,所以阻力臂为:

L 1=0.8m ,

取当拉力F=20N ,由图象可知此时阻力臂:

L 2=0.4m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GL 1=FL 2

所以

G×0.8m=20N×0.4m

解得:

G=10N

17.下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

在A 的斜面中,存在F 1×

4m=G ×2m ,故F 1=2

G ;在B 的滑轮组中,n =3,故F 2=3G

;在C

的定滑轮中,不省力,故F 3=G ;在D 的杠杆中,存在F 4×4l =G ×l ,故F 4=4

G

;可见所需动力最小的是D .

18.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 1=60N ,G 2=38N ,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 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

A .3N

B .6N

C .11N

D .22N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可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F =1

n

(G+G 轮),因为拉力相同,据此列方程求动滑轮的重力。 【详解】

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分别为:n 1=3,n 2=2,滑轮的重力相等,设动滑轮的重力为G 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则拉力分别为:F 1=13(G 1+G 轮),F 2=1

2

(G 2+G 轮), 由题知F 1=F 2,所以

13(G 1+G 轮)=12(G 2+G 轮),即:13(60N+G 轮 )=1

2

(38N+G 轮

),

解答动滑轮的重力:G 轮=6N 。 故选:B 。

19.在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所用动力最小的是(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不计机械自重绳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状况下:A. 图示是一个定滑轮拉力F1=G;

B. 根据勾股定理知h==3m,图中为斜面,F2×5m=G×3m,得到F2=0.6G;

C.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3×L2=G×L G,拉力F3=G×G=

0.4G;D. 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3,拉力F4=G;因此最小拉力是F4;故选:D。

点睛:由图示滑轮组,确定滑轮组的种类,根据滑轮组公式求出拉力F1、F4;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面的高,根据斜面公式求出拉力F2的大小;由图示杠杆求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然后由杠杆平衡条件求出拉力F3;最后比较各力大小,确定哪个拉力最小。

20.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D.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作用在乙上绳子的股数是3,更省力些;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只克服动滑轮重做额外功,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则提升相同高度时,甲乙所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均相同,故机械效率一样大.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

21.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A.B.

C .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CD 错误;

根据题意,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只有重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时,罐子才会保持平衡,故A 正确,B 错误. 故选A . 【点睛】

关键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理解当一个力通过支点时,此力的力臂为零,对杠杆起不到任何作用,即原来平衡的杠杆会仍然平衡.

22.C 点为硬棒AD 的重心,硬棒可绕A 点转动。在棒的B 点施加力F 1,F 1的方向沿OO '线,棒在图所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A .F 1>G

B .F 1=

1

2

G s s C .重力的力臂等于S 1 D .F 1方向沿OO ′线向下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 .由图像可得,A 点到F 1的距离为s 2,若令A 点到重力的距离为s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

123F s G s ?=?

可以推出

3

12

s F G s =

由于

32s s >

可得

1F G >

故A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 .重力的力臂为支点A 到重力的距离,重力竖直向下,因此力臂为水平方向,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 .F 1与G 在支点同侧,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F 1的方向应该向上,故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23.用F 1的拉力直接将重为G 的物体A 匀速提升h (如图甲);换用斜面把物体A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为F 2 , 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为L (如图乙),利用斜面工作过程中

A .有用功为F 2h

B .额外功为F 2L -F 1h

C .总功为(F 1+F 2)L

D .机械效率为

1

2

F F 【答案】B 【解析】

A.借助斜面做的有用功即为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则W 有=Gh =F 1h ,故A 错误;BC.

B.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F 2L ,额外功W 额= W 总-W 有= F 2L - F 1h ,故B 正确,C 错误;D. 机械效率η1

2Fh?F L

W W =

=

有总

,故D 错误.故选B.

24.如图所示,甲、乙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光滑斜面,长度分别为4 m 、5 m ,高度相同.两个工人分别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甲、F 乙把完全相同的工件从斜面底端匀速地拉到斜面顶端,且速度大小相等.此过程拉力F 甲、F 乙所做的功分别为W 甲、W 乙,功率分别为P 甲、P 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甲∶F 乙=5∶4

B .W 甲∶W 乙=5∶4

C .P 甲∶P 乙=4∶5

D .η甲∶η乙=4∶5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斜面光滑,则不做额外功,所以W有=W总,即Gh=Fs,可得:

4

5

5

4

Gh

F

Gh

F

==

,故A正

确;

B.因为W有=W总=Gh.两斜面高相同,工件也相同,所以两力做功相等,即W甲:W乙=1:1,故B错误;

C.由A知,F甲∶F乙=5∶4,且速度大小相等.根据P= Fv得,P甲:P乙=F甲:F乙=5:4,故C错误;

D.不做额外功时,两次做功的效率都为100%,所以η甲∶η乙=1:1.故D错误.

25.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分析甲、乙两图可知,n甲=3、n乙=2;因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所以由

1

F G

n

G

=+

()可知,甲图更省力;由η=

W

W

=

Gh

Gh G h

+

可知,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样,故选B.

2014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列

2010年物理中易错题集锦 一、开放性易错题 1: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且方向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________运动,且v Z______v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问题。通过审题可看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运动的方向不确定,因此要分两种可能的情况讨论。 (1)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东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 乙车也向东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 (2)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西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乙车也向西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答案应为:“东,大于”或“西,小于”。 2: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 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F,则( )。 A、如果F1≠ F2,那么F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B、如果F1= F2,那么F=0 C、如果F1> F2,那么F= F1- F2 D、F总大于F1和 F2的任意一个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本题中的 F1、 F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的大小关系已在各选项中作了假设,但各个力的方向未说明,两个力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那么合力的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3:重为100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米2,现用一个大小为20牛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 A、一定是200帕 B、可能是1000帕 C、可能是800帕 D、可能是200帕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解答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择答案A,其原因是认为作用在物体中央的大小为20牛的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实际上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力的方向,只是说明力竖直用在物体中央,所以该力有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两种可能。当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为120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1=F1/S1=120牛/(0.1米2)=1200帕 p2=F2/S2=120牛/(0.1米2)=800帕本题正确选项为C。 4:某物体重为0.5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A、一定为0.3牛 B、可能为0.2牛 C、一定为0.5牛 D、可能为0.4牛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在容器中放入物体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而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当容器中盛满水时,两者相等;当容器中未盛满水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而本题中没有明确烧杯中水是否盛满,所以应分盛满水和未盛满水两种情况讨论: (1)当烧杯中盛满水时:物体所受浮力F浮=0.3牛。 (2)当烧杯中未盛满水时:由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 所以浮力F浮>0.3牛。又因为物体所受最大浮力为0.5牛(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应是0.3牛< F浮≤0.5牛。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说明】通过本题的讨论要明确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和从容器中溢出液体的重力的区别,两者不是同一概 念,只有在容器中盛满液体时,两者才是相等的。 5:如图1 所示,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弹簧秤未画出),当金属块的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 )。 A、可能是2牛 B、可能是6牛 C、可能是8牛 D、以上答案均错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由题意已知,物

功 功率 简单机械易错题(已用)

功、功率、简单机械易错题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将铅球推出去,运动员对离开手的铅球仍有做功B.用力推墙,墙不动,说明力对墙没有做功C.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人提重物,使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提力对重物做了功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定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ABC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AB=BC,设AB段是光滑的,拉力F做功为W1;BC段是粗糙的,拉力F做功为W2,则() A.W1=W2B.W1>W2C.W1<W2D.不能确定 3.甲、乙两台起重机分别以v甲=0.2米/秒和v乙=0.3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等重的物体,并使物体都升高6米,所做的功分别是W甲和W乙,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W甲>W乙,P甲>P乙B.W甲=W乙,P甲

八上第1章《机械运动》易错题及答案

八下第1章机械运动易错题及答案 1、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有一节宽为2.5m的车厢被垂直于列车运动方向射来的一颗1000m/s的高速子弹击穿,在车厢两侧留下的弹孔沿列车前进方向的距离为10cm则列车的速度为? 2、小雨以2m/s的速度沿着平直马路向前走,远远看到前方400m处叶子姐姐正朝他跑来,叶子姐姐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他俩经过s相遇。 3、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山崖的正前方行驶,司机按响喇叭2s 后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响喇叭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米/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秒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______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探测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某同学受启发,思考能否利用此声波来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呢?你认为______(“能”或“不能”),理由:______. 5、子弹在离人24米处以750米每秒的速度离开枪口。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声速是340m/s) 6、6.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行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A 一定是向北运动 B 一定是向南运动 C 一定是静止的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 A.向南运动B.向北运动 C.由北向南运动D.无法判断 8、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判断乙车比甲车慢的是() A.甲通过的路程为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20米 B.甲通过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路程1200米 C.甲在30分钟内通过40千米,乙在2.5小时内通过150千米 D.甲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0米/秒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9..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10.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A 偏大 B 一样 C 偏小 D 无法确定 11.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kg/m3, ,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6 kg/m3, B 12kg/m3, C.4 kg/m3, D 无法确定 12.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盐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 A 水银 B 水 C 煤油 D酒精

【物理】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易错题精选经典

【物理】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F2 η1<η2 P1<P2B.F1>F2 η1=η2 P1=P2 C.F1<F2η1<η2 P1<P2D.F1<F2 η1>η2 P1>P2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甲滑轮组n是2,乙滑轮组n是3,乙更省力.由于两个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它们的机械效率也相同.在相同时间内做的总功相同,它们的功率也相同.故B正确. 2.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 重为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 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 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 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D 【解析】 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支持力不做功,故A错;小勇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W有=Gh=800N×5m=4000J,故B错;小勇做的总功为W 总=Fs=500N×10m=5000J,拉力的功率为P=W总/t=5000J/10s=500W,故C错;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η=W 有/W 总=4000J/5000J=80%,故D 正确;应选D . 3.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功为W 1,机械效率为1η;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 2,机械效率为2η,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W 2,η1>η2 B. W 1=W 2,η1<η2 C .W 1>W 2 , 1η<2η D .W 1=W 2 , 1η=2η 【答案】A 【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根据η = W W 有总 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 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W 1η2.故选C. 4.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 .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B .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 C .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D .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时,总功增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A 不符合题意; B .额外功不变,增大有用功,总功变大,因此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将增大,故B 符合题意; C .有用功不变,总功增大,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C 不符合题意; D .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所以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有用功将减小,则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减小,故D 不符合题意. 5.山区里的挑夫挑着物体上山时,行走的路线呈“S”形,目的是 A .加快上山时的速度 B .省力 C .减小对物体的做功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集锦71例(带答案)Word版可打印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71例(带答案)可打印 1、小明搬新居,在测量窗户玻璃的长度和测量窗帘的长度时应分别选用分度值是多少的刻度尺?()A.cm,dm B.mm,cm C.um,mm D.mm,m 2、测量一个人的脉搏时,1min跳动了75次,这个人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_____S.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前1.75s时的速度大小是() A.12.5m/s B.2.5m/s C.0.4m/s D.1.25m/s 4、小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5m/s,小陈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4m/s,这说明() A.上学时,小李骑车比小陈快 B.小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陈家到学校的距离远 C.小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陈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 D.任何时候小李骑车的速度都比小陈快 5、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A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 .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三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A、B、C,速度大小分别是:V A=180m/min,V B=12m/s,V C=3.6km/h,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运动最慢的是______. 8、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______km/h,合______m/s. 9、在学校的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右图所示,小聪和小明积极的谈论这个问题: (1)降落伞下落得越慢,说明其运动速度越________ (2)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要测量物理量有_____、_____; (3)用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5)在这次比赛中也可以通过相同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6)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A.60 m/s B.6 m/s C.1 m/s D.1 m/min

机械运动易错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易错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 B.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dm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1.4m/s 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 3.一个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0.8696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5.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C.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 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 一定向左运动 6.下列单位换算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4.5m=4.5×100=450cm B.4.5m=4.5m×100cm=450cm C.4.5m==0.0045km D.4.5m=4.5×100cm=450cm 7.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 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 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 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 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8.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 A.100km/h B.98km/h C.96km/h D.没有观察到 11.(2014德阳)右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 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 比乙车大 二、填空题 12.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是 12.8cm。 (1)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14.(1)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2)小平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请指出测量中的二个错误: ①;②;

简单机械易错题(含复习资料)

简单机械易错题 题型一:动力的变化 一、杠杆旋转力的变化方法:F12*L21,通常F2(物重)不变,L1、L2一变大一变小则容易判断;同大同小,则通常F1保持不变(由几何方法可推)。 1、如图所示,用一个可以绕点转动的硬杆提升重物,若在提升 重物的过程中动力始终沿水平方向,则在如图所示的过程中, 动力(硬杆重力忽略不计)() A.由小变大B.由大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D.保持不变 2、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A,用一个跟杠杆 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有竖直位置旋转到水平位置,在这 个过程中()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杠杆先是费力的后事省力的 二、杠杆不动,旋转力的变化(阻力阻力臂不变)方法:做出最小力(垂直) 1、如图所示,杆的端用铰链(可自由转动)固定在竖直壁 上,杆的中点挂一重物,杆的点受水平拉力而平衡,若拉 力沿逆时针方向逐渐转向竖直方向,而保持在原位置平衡, 则在此过程中将() A.大小保持不变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题型二:平衡杠杆同加同减 一、无浮力方法:比较力臂后,无视原有平衡,只考虑新“加减” 1、一根均匀直尺可绕中点O自由转动,直尺上有三只垂直 而立蜡烛A、B、C,它们粗细和材料都相同但长度不相同, ,如图所示,那么点燃过程中直尺将() A.逆时针转动B.顺时针转动C.始终平衡D.无法判断 二、有浮力方法:由G1*L12*L2和F浮1*L1与F浮2*L2关系求解 1、如图,轻质杠杆两端悬挂同种材料制成的大小不同的金属 球时,杠杆平衡.把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仍然平衡,则 ()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 B. 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C. 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平衡实验中测量拉力时,竖直调零后,倒置时不需要调零 D.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可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答案】 D 【解析】【解答】A、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平衡实验中测量拉力时,竖直调零后,倒置时仍然需要调零,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D. 站在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解析电学部分

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解析—电学部分 以下是2019中考物理经典错题解析: 例1.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可能带负电 B.只可能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解析] 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正电荷减小,而金属球上的正电荷增加,显然这是导体的异种电荷吸引的结果。这说明导体是不可能带正电的,导体带负电是可能的。但如果导体不带电,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近端会出现异种电荷──负电荷,远端会出现同种电荷──正电荷,这种感应电荷也会对金属球的正电荷有吸引作用,使箔片上的正电荷减小,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带负电或不带电都可能。正确答案为C。 例2.一个灯泡的铭牌上标着PZ220──100,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1,后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2=48.4欧,发现R2比R1大10倍以上,这是由于( ) A.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必定是错的 B.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是错的 C.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属于这种导体 D.不论什么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解析] 此题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正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灯丝在不同条件(温度)下的电阻值不同,加深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有关,大部分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除外)。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欧,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电阻很小,所以正确的说法是C。 例3.把一个1.5欧的电阻与一个用电器串联后接到电压是7伏的电源上,要想使用电器消耗的功率是8瓦,则这个电源供给用电器的电流可能是( ) A. 2安 B. 3.5安 C. 2.67安 D. 2.31安 [解析] 本题将用电器消耗功率P限定为8瓦,其所加电压U、通过电流I和自身电阻R 均不知,用电器是与1.5欧的电阻串联在7伏电源上的,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相同,I1=I2,即,解得用电器的电阻分别为R=2欧和R=1.125欧,代入可得电流强度的可能值为I=2安和I=2.67安。正确选项为A、C。 例4. 一盏电灯接到220V的电源上使用时,功率为100W,如果将这个电源连上长导线, 再接这盏灯使用,它的功率为81W,求导线上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 灯光电压U=220V时的功率P=100W,功率为时的电压为U,且灯泡电阻不变。根据P=U2/R,得:P/P=U2/U1,所以 。这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灯=I灯R灯=4849/22=198V。这时,加在导线上的电压为:U导=U-U灯=220V-198V=22V。则导线上消耗的电功率是P导/P=IU导/IU(灯

人教版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 易错题专项训练学能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2.在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处。当电动机用800N的力拉钢丝绳,使建筑材料在10s内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 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筑材料的质量为2160kg B.电动机对钢丝绳做的功为1600J C.钢丝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m/s D.电动机对钢丝绳做功的功率为240W 3.如图所示,AB=3AE,AC=2AE,AD=1.5AE。若把物体沿AB、AC、AD三个斜面匀速地拉到顶端A时,(不计摩擦)则() A.沿着AB用的拉力小,做功多B.沿着AC用的拉力小,做功多 C.沿着AD用的拉力大,做功少D.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 4.如图所示,重为12N的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重为2N,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0.2m/s,2min后,物体B着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3N B .1min 内拉力对物体A 做功为36J C .2min 内B 物体的重力做功为144J D .若用一个向左的拉力F 使 A 向左匀速运动,则F =8N 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F 拉动重500N 的木箱,使它在3s 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 ,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 。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 的大小为250N B .拉力F 做的功为600J C .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100W D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1m/s 6.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为m 1、m 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 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 1>l 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 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 ,则 A .扁担仍能水平平衡 B .扁担右端向下倾斜 C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21l l l - D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2l l l - 7.如图所示,边长为a 、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 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精选】机械运动实验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 (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 v t =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 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 [7] 由图知 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 所以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集(使用)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机械运动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情景如图,则物体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m. 2. 一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4次,测得数据如下:18.39cm,18.40cm,18.41cm,18.52cm, 他测量的结果 是 _____ cm. 3.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 1.81cm,则小球的 直径应取() 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4. 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A 偏大 B 一样 C 偏小 D 无法确定 5.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s内的距离是8m, 这物体是 _______ _________ 运动. 6.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 v与s成正比B v与t成反比C s与t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及答案 1. 2.50cm 2. 18.40cm 3. A. 4. C 5.变速直线运动 6. C 初中物理经典错题-----密度部分 1. 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6kg/m3,,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 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3 3 3 A 6 kg/m , B 12kg/m , C.4 kg/m , D 无法确定 2. 有三个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小球,一个为铜球,一个为铁球,一个为铝球,则____________一定为空心球. ______ 可能为空心球. 3. 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A不变、变大B、不变、变小C不变、不变D 变小、不变 4. 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盐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A水银B水C煤油D酒精 5. 民间有一种表演: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铁链,而表演者皮肤没有一点伤痕。其中的奥秘在于油锅 上面是一层油,下面是醋,醋能在油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演者从沸腾的锅中取出 铁链而不被烫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钛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质地非常轻盈,却又十分坚韧和耐腐蚀,钛合金强度高,它密度小,强度大, 密度是钢铁的一半而强度和钢铁差不多;钛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在-253C ~500C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内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4简单机械易错题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3.4简单机械易错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0?宁波)现有一根形变不计、长为L的铁条AB和两根横截面积相同、长度分别为L a、L b的铝条a、b,将铝条a叠在铁条AB上,并使它们的右端对齐,然后把它们放置在三角形支架O上,AB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恰好为L a,如图所示。取下铝条a后,将铝条b按上述操作方法使铁条AB再次水平平衡,此时OB的距离为L 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L a<L b<L,则L a<L x<成立 B.若L a<L b<L,则L x>成立 C.若L b<L a,<L x<L a成立 D.若L b<L a,则L x<成立 2.(2020?桂林)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杠杆 D.斜面

3.(2020?上城区模拟)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A.两个小孩的质量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的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D.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4.(2020?湖州模拟)甲、乙两个身高相同的人抬着一个木箱沿斜坡上山,木箱的悬点恰好在抬杠的中央。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甲与F乙的关系是()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已知条件不足,所以无法判断 5.(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

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机械效率相同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机械效率不同6.(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自由转动,A点处悬挂重物G,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动力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机械运动易错题

机械运动易错题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第一章机械运动易错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 B.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dm 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1.4m/s 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 3.一个同学用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0.8696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5.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C.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 甲车一定向右 运动,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6.下列单位换算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4.5m=4.5×100=450cm B.4.5m=4.5m×100cm=450cm C.4.5m==0.0045km D.4.5m=4.5×100cm=450cm 7.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 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 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 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 等.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 1.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2.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6.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 A 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 不变、不变 D 变小、不变 7.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 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 A. 2:3:5 B.5:3:2 C.1:1:1 D.15:10:6 8.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 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 P乙,则() A . P甲 < P乙 B . P甲 = P乙 C . P甲 > P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如图,A、B两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且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 强,当a、b之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由A向B流动 B.液体由B向A流动 C.液体静止不动 D.液体来回流动 10.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B.光线一定发生折射 C.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D.折射角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11.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 B.甲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1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3.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A.大于20厘米 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 C.小于10厘米 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易错题(答案)

物理错题 1、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有一节宽为2.5m的车厢被垂直于列车运动方向射来的一颗1000m/s的高速子弹击穿,在车厢两侧留下的弹孔沿列车前进方向的距离为10cm则列车的速度为? 2、小雨以2m/s的速度沿着平直马路向前走,远远看到前方400m 处叶子姐姐正朝他跑来,叶子姐姐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他俩经过s相遇。 3、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山崖的正前方行驶,司机按响喇叭2s 后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响喇叭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米/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秒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______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探测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某同学受启发,思考能否利用此声波来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呢?你认为______(“能”或“不能”),理由:______. 5、子弹在离人24米处以750米每秒的速度离开枪口。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声速是340m/s) 6、6.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行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A 一定是向北运动 B 一定是向南运动 C 一定是静止的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 A.向南运动B.向北运动 C.由北向南运动D.无法判断 8、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判断乙车比甲车慢的是() A.甲通过的路程为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20米 B.甲通过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路程1200米 C.甲在30分钟内通过40千米,乙在2.5小时内通过150千米 D.甲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0米/秒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