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脏器超声检测正常参考值

成人脏器超声检测正常参考值

成人脏器超声检测正常参考值
成人脏器超声检测正常参考值

成人脏器超声检测正常参考值

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2~13cm 肝左叶大小(长×厚)8.3×7.4cm2

门脉系统正常上限:门脉主干1.4cm 门脉左支1.1cm 门脉右支1.2cm

胆囊:长径<9.0cm 前后径<3.0cm 壁厚<0.3cm 胆总管内径0.6~0.8cm 肝内胆管内径0.2cm

胰腺:头<3.0cm 体<2.0cm 尾<2.0cm 主胰管内径<0.2cm

脾脏:长度10~12cm 厚度3~4cm

脾静脉正常上限:肝侧脾静脉<0.9cm 脾侧脾静脉<0.7cm 脾静脉分支<0.5cm 脾窦

<0.3cm

肾脏:长径10~12cm 宽径5~6cm 厚径3~4cm

前列腺:长×宽×厚 3×4×2cm3

睾丸:长×宽×厚 4×3×2cm3

卵巢:长×宽×厚 3×2×1cm3

子宫:长5.5~7.5cm 宽4.5~5.5cm 厚3~4cm 宫颈厚2.5~3.0cm

甲状腺:长3~6cm 宽2~3cm 厚1.5~2.0cm 峡部厚0.4cm

成人心脏各腔室、瓣膜超声检测参考值

超声心动图正常值(mm)二尖瓣经线测量

项目部位正常值测量切

前后径(mm)面积(cm2)

主动脉(舒末)环部21(3)左室长

正常20~35 1.0~6.0

窦部39(4)左室长

轴轻度狭

13~20 2.0~3.0

左房(收末)前后

31(3)左室长

中度狭

9~12 1.0~2.0

上下

43(6)左室长

重度狭

≤9≤1.0

右房上下

径42(4)心尖四

瓣膜口血流量测量(cm/s)

左室前后

舒末45(4)左室长

部位时

频谱形态流速

收末30(3)左室长

MV舒双峰E>

A(正)

60~130

舒末43(6)心尖四

TV舒双峰E>

A(正)

<100

收末31(4)心尖四

AV收单峰(负相)70~150

右室前后

舒末18(4)左室长

PV收单峰(负相)60~120

收末15(2)左室长

注:MV二尖瓣

TV三尖瓣

AV主动脉瓣

PV肺动脉瓣

舒末33(5)心尖四

收末26(3)心尖四

主动脉瓣环18(2)心底短

主干19(2)心底短

阅读(860)| 评论(1)

心脏彩超正常值范围-新版.pdf

心脏超声正常值范围(1)2DE检查正常值 1. LA: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收缩末期) 30±3mm (23~33mm) LA/AO=1.1 2. AOR: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AVD(S) 19±2mm(17~26mm) AO28±3mm(高限33-35mm) AAO 26±3mm(高限30-33mm) 3. LV、RV: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LVEDD 47±4mm (高限 M51mm, F48mm)LVESD33±5mm IVS/LVPW 高限12/11mm RV 17±4mm (高限21-23mm) LVOT ≥20mm 4. PA、RVOT: 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舒张末期) RVOT 25±4mm(高限30-33mm)

MPA18±3mm(高限23-25mm) PVD 16±2mm(14~22mm) RPA 12±2mm LPA11±2mm 5.RA、RV 心尖四腔心切面(收缩末期) RA上下径36±4mm(高限42mm) 左右径31±4mm(高限36mm) TVD(D) 23±3mm(20~30mm) RV左右径25±4mm(高限30mm)MVD(D)25±3mm(22~30mm) 6. A0 AAO远端26±3mm(高限30mm)ARCH 25±3mm(高限28mm) DAO近端25±3mm(高限28mm) 膈肌平面DAO 25±3mm(高限28mm)AdAO 20±3mm(高限25mm) 7. VEIN SVC 13±3mm(高限18mm) IVC 15±3mm(高限20mm) CS≤5mm

HV 5±3mm(高限10mm) IV 5±3mm (高限10mm) (2)M型检查正常值 5-11mm IVS搏幅 LVPW搏幅 7-12mm PW检查正常值 MV E峰0.5-1.3m/s (>1.5有意义) A峰0.3-1.0 m/s AV 0.8-1.7 m/s(>2.0有意义) PV 0.6-1.5 m/s (>1.8有意义) TV E峰0.4-0.9 m/s(>1.1有意义) A峰0.3-0.8 m/s SVC 0.4-1.1 m/s IVC 0.3-1.0 m/s AAO 1.0-1.7 m/s(>2.0有意义) DAO ≤2.0 m/s LVOT m/s(>1.5有意义) 0.6-1.2 (3) 其他正常值; 心脏大血管 心脏: 成人左室内径、室壁厚度、主动脉内径:

心脏超声正常值

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 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37mm;女20-35mm; 右心室内径:10-20mm; 肺动脉内径:18-22mm; 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2-7mm; 室间隔厚度:6-11mm; 左室后壁厚度:7-11mm; 右室前壁厚度:3-5mm; 主动脉搏幅:8-12mm; 室间隔搏幅:3-8mm; 左室后壁:8-12mm; 肺动脉a波深度:1、2-3; 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 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 二尖瓣斜率:80-200mm/s; 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 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8)mm/s; 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14)mm/s; 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 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 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 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 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上下径34-49mm; 右心房面积:11、3-16、7cm2; 右心房左右径:32-45mm; 三尖瓣环左右径:17-28mm; 左室内径(均为舒张期)

宠物B超基础学习及各器官正常超声图像审批稿

宠物B超基础学习及各器官正常超声图像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B超诊断基础 一、超声的基础知识 B超的常见应用:疾病诊断、妊娠检查、背膘测定 I.超声波的几个物理量 超声的特性: 1) f > 20000Hz。临床诊断使用超声频率的高低由探头的频率决定,国内诊断常用的探头频率有1.25MHz、2.5MHz 和5MHz三种。根据不同的探查部位而选择使用。 2)传播速度:超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介质密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在固体中大于液体,液体 中大于气体 超声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水相近。因此,在实践中以1500m/s作为测定病灶深度的数。 ●波长:波长是超声和声波在一个周期时间内,波所传播的距离。 ●波长、频率与声速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声速=波长×频率 因此,当声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则波长越短,其传播的距离越近,而对病灶最小直径的分辨力越好。所以,在实际探查中,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探头。 1)通常对肝脏、胆囊、脾脏等软组织,用2~3.5MHz的探头; 2)眼及浅表部位的探查用5~10MHz, 3)而头颅的探查则用0.8~2.0MHz。 II. 声阻抗 简称声阻,是介质密度与超声在其中传播速度的乘积。即:声阻=密度×声速 各种介质的声阻不同,固体的声阻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超声波反射的强弱决于形成声学界面的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差值,声阻抗差值越大,反射强度越大,反之则小。 III. 超声的主要物理特性 1、束射性:即超声传播的方向性或指向性。超声由于频率高,且辐射面大于波长,因此从声源发出之后几乎全部 成束状直线向前传播,具有良好的指向性。束射性主要与换能器晶片的直径大小、超声摇动的频率和超声束扩散角的大小有关。换能器晶片的直径大于超声波长很多倍时,发时的超声就集中射向一个方向,即成束性好。 扩散角及超声束在近场以后扩散的角度。扩教角越小,频率越高,超声束的束射性越好。

儿科正常参考值

儿科正常参考值

儿科正常参考值 心率新生儿:120~140次/分、 <1岁:110~130、2~3岁:100~120、4~7岁:80~100 呼吸新生儿:40~45、 <1岁:30~40、 2~3岁:25~30、 4~7岁:20~25 血压收缩压=80+年龄×2(mmHg)、舒张压=2/3收缩压 高血压标准:学龄前:>110/70 mmHg 学龄期:>120/80 mmHg ≥13岁:>140/90 mmHg 心界年龄左界右界 <1岁左锁骨中线外1~2cm 沿右胸骨旁线 2-5岁左锁骨中线外1cm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 5-12岁左锁骨中线上或线内0.5~1cm 接近右胸骨线 >12岁左锁骨中线内0.5~1cm 右胸骨线

心胸比率 <1岁:<0.6、 1~6岁:<0.55、 >6岁:<0.5 心脏横径正常值范围 <1岁:<8cm、1~3岁:<9cm、3~7岁:<10cm、8~13岁:<11cm 正常小儿尿量 1~3ml/Kg/h、少尿:<1ml/Kg/h、无尿:<0.5ml/Kg/h 正常每日尿量(ml)=(年龄—1)×100+400 (婴儿每日尿量 400~500ml、幼儿500~600、学龄前600~800、学龄期800~1400) 肝脏大小:正常:<1岁:肋下2cm 内,1~4岁:肋下1cm内,>7岁:肋下不能扪及 轻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上 中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下,但未超过脐平 重度肿大:肝脏下缘超过脐平 脾大分度:正常:一般肋下不能扪及(10%的1岁以内小儿肋下恰及) 轻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中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肋下

心脏超声检查规范及成人参考值

九、心脏超声检查规范及成人参考值: 左心长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探测水平与右胸锁关节至左乳头连线基本平行。在此切面适于评价以下结构的解剖、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 右心室前游离壁厚度、增厚率、活动幅度和右心室腔内径。 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环、主动脉窦、升主动脉起始部)各水平的形态、内径、血流;主动脉瓣的形态、活动、开合特点。 左心房内径及其腔内占位病变。 二尖瓣形态、活动、开合特点。 左心室前后径、左心室形态及占位病变。 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方向、幅度、舒缩期厚度变化。 心包腔有无积液或占位病变。 心底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底大血管的正前方,扫描平面与左心长轴相垂直。此切面适宜观察的结构: 主动脉瓣包括瓣叶形态、瓣叶数目、活动度、有无新生物附着等。 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及窦瘤、夹层动脉瘤等。 左心房横径、左心房肿瘤、左心房血栓等。 房间隔。 肺动脉及肺动脉瓣,左右肺动脉分支。 未闭的动脉导管与主肺动脉窗。

二尖瓣水平左心室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成像方位自左心室长轴顺时针旋转90。此切面能充分显示二尖瓣的前后叶形态与活动,适于记录二尖瓣口面积;可记录到整个左心室基底部短轴的周界,适于评价左心室壁运动和增厚率。 心尖四腔心切面 探头置于心尖搏动最显著处,声束方位指向右侧胸锁关节。此切面是最重要的标准切面之一,此图能观察两侧心室与心房,可用于评价它们的相对大小、方位和结构的完整性;可评价室间隔、房间隔的连续性、心内膜垫缺损;可通过室间隔和房间隔的弯曲度比较两侧心腔的容量与压力负荷水平;还可了解二尖瓣、三尖瓣的附着位置及其结构的完整性;记录瓣口或流出道血流,了解肺静脉、腔静脉的回流情况。 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探头置于剑突下,声束向上倾斜,取冠状面的扫描图像。此图上所显示的房间隔与声束近于垂直,故回声失落现象很少,排除房间隔缺损假阳性的发生。 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与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上窝,指向心脏,旋转探头直至平面大约处于身体的矢状切面与冠状切面之间。 M型超声心动图基本曲线 心室波群:声束顺序通过胸壁、右室前壁、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

超声正常值

超声正常值 儿童! 1)心界 年龄左界右界 <1岁, 左锁骨中线外1~2cm , 沿右胸骨旁线 2-5岁, 左锁骨中线外1cm , 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 5-12岁, 左锁骨中线上或线内0.5~1cm , 接近右胸骨线 >12岁, 左锁骨中线内0.5~1cm , 右胸骨线 心胸比率<1岁:<0.6、1~6岁:<0.55、>6岁:<0.5 (2)肝脏大小: 正常:<1岁:肋下2cm内,1~4岁:肋下1cm内,>7岁:肋下不能扪及 轻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上 中度肿大:肝脏下缘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水平线以下,但未超过脐平 重度肿大:肝脏下缘超过脐平 (3)脾大分度: 正常:一般肋下不能扪及(10%的1岁以内小儿肋下恰及) 轻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 中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内 重度:深吸气时,脾缘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 (4)头围出生:34cm、6月:43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出生:32cm、1岁:=头围、>1岁:=头围+岁数—1 腹围<2岁:=胸围、>2岁:<胸围 (7)身长出生:50cm、3月:60-61cm、1岁:75cm、2-12岁:=岁数×7+70cm 体重1~6月=出生体重+月龄×0.7、7~12月=6+月龄×0.25、≥2岁:岁数×2+7(或8) (9)前囟1.5岁前闭合、后囟6-8周前闭合、骨缝3-4月前闭合 (10)腕部骨化中心数1~9岁=年龄+1 (11)体表面积<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0.035+0.1 >30公斤小儿体表面积(平方米)=(公斤体重—30)×0.02+1.05 成人各器官正常测量切面及测量值: 第一节肝脏和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二.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小儿超声正常参考值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 婴儿期:出生后1-12个月 幼儿期:出生后1-3岁 学龄前期:3-6岁 学龄期:从6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 【患儿准备】: 禁食时间新生儿小时(下次喂奶前),婴儿2-4小时,幼儿3-4小时。 【肝脏】: 肝上界绝大多数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少数位于第5肋间。 肝下界在婴幼儿期常超出锁骨中线右肋缘下2cm,4岁以后逐渐缩至肋弓下。 【胆管】: 新生儿胆总管直径。 儿童期肝总管直径约,胆总管。 【脾脏】: 正常小儿平静呼吸时肋下无脾脏显示,早产儿和少数足月新生儿可在左锁骨中线肋下显示1-2cm,或少数婴儿在深吸气或啼哭时肋下显示脾脏。 新生儿及婴儿脾脏厚小于2cm; 学龄前儿童小于3cm; 学龄儿童小于3-4cm。 【胰腺】: 0-6岁,胰头、胰体、胰尾厚径、、; 7-12岁,胰头、胰体、胰尾厚径、、; 13-18岁,胰头、胰体、胰尾厚径、、; 主胰管内径小于2mm。 【肾】: 新生儿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1岁以后逐渐平滑。 正常婴幼儿肾盂内可显示少量积液,前后径小于1cm。 【膀胱】: 壁厚小于3mm。 【睾丸】: 新生儿睾丸长,宽1cm; 生后3个月内可增长到长,宽;6岁内生长缓慢; 青春期后长3~4cm,宽2~3cm。 【子宫】: 新生儿子宫长可大于,6个月为出生时体积的1/3,1岁为1/2。

新生儿期、婴幼儿期、静止期(4-7岁)、青春前期(8-10岁)及青春期子宫体与颈的体积之比为:2:1、1:2、1:1、:1、2:1。 青春前期以前无内膜回声显示,宫腔线不清。 【阴道】: 长度新生儿3cm,10岁,13岁6-7cm。 【卵巢】: 出生时长约1cm,位于骨盆入口处,卵巢大小约,常含有一个或更多的增大(>4mm)卵泡,一般小于1cm。 婴幼儿及静止期儿童卵巢为圆柱形,已降入骨盆入口以下,常含有1-3个(<4mm)卵泡。 8-10岁为卵圆形,8岁以前生长较慢,以后渐快,青春前期已降至骨盆,长、宽、厚。 青春期达2-3cm,并降入骨盆,可显示>1cm卵泡及不规则排卵。 【肾上腺】: 左侧近似新月状,右侧尤如三角形,下部覆盖肾前方。 长径、宽度、厚度。 髓质位于中央为较强回声带,皮质为较厚的低回声,周围明亮的光带为肾周脂肪。 【甲状腺】: 新生儿甲状腺长径<2cm、厚<,宽<。 青春期前的学龄期儿童甲状腺长径<4cm、厚<,宽<。 青春发育后期可接近成人。 【其他腺体】: 甲状旁腺:位于侧叶后面的甲状腺被囊上,正常总体积小于,直径小于 颈部淋巴结:正常小于1cm,呈椭圆“肾形” 腮腺:腮腺导管长约2-4cm,直径2-3mm,走行于咬肌表面前行至咬肌前缘,然后转向内侧,斜穿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导管位于颧弓下缘下,体表投影在耳垂与人中的中点连线上。 颌下腺:自颌下腺内面发出颌下腺导管,直径2-4mm,炎舌下腺内面前行,开口于舌系带旁的舌下肉阜。 舌下腺:位于下颌舌骨肌的上方,口腔粘膜舌下襞的深部。 【食管】: 新生儿食管长度约8-10cm,婴儿12cm,食管腹腔段长约1-2cm。 【阑尾】: 新生儿阑尾长约5cm,5-12个月7cm。小儿阑尾外径小于6mm。 【幽门管】: 小儿幽门管壁厚1-2mm,<3mm,管长15mm。

心脏超声正常值

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37mm;女20-35mm;右心室内径:10-20mm;肺动脉内径:18-22mm;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2-7mm;室间隔厚度:6-11mm;左室后壁厚度:7-11mm;右室前壁厚度:3-5mm;主动脉搏幅:8-12mm;室间隔搏幅:3-8mm;左室后壁:8-12mm;肺动脉a波深度:1.2-3;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二尖瓣斜率:80-200mm/s;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8)mm/s;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14)mm/s;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最大上下径,31-55mm;左房面积:9.0-19.3cm2;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右室流出道:19-22mm;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主肺动脉内径:24-30mm;左肺动脉内径:10-14mm;右肺动脉内径:8-16mm;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3、心尖四腔心切面: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上下径34-49mm;右心房面积:11.3-16.7cm2;右心房左右径:32-45mm;三尖瓣环左右径:17-28mm;左室内径(均为舒张期)左室舒张期长径:70-84mm;左室舒张期横径:37-54mm;左室舒张面积:21.2-40.2cm2;右室内径(均为舒张期)右室舒张长径:55-78mm;右室舒张横径:33-43mm;右室舒张面积:5.4-14.6cm2;4、心尖左室二腔切面测量:左室舒张期长径:68-94mm;左室舒张期横径:38-61mm;左室舒张期面积:19.4-48cm2; 5、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测量:主动脉内径:22-27mm;右肺动脉内径:18-24mm; 6、剑突下切面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呼气末)近心端内径:12-23mm;远心端内径:11-25mm; 7、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切面:二尖瓣口面积:4-6cm2;频谱多普勒测量正常值:二尖瓣口血流:成人:60-130cm/s;儿童:80-140cm/s;三尖瓣口血流:成人:30-70cm/s;儿童:50-80cm/s;主动脉瓣口血流:成人:100-170cm/s;儿童:120-180cm/s;肺动脉口血流:成人:60-90cm;儿童:70-110cm/s;正常腔静脉血流速度:28-80cm/s;肺静脉血流速度:40-60cm/s;另外,提供一些其它常用数据:1、瓣膜关闭不全轻微、轻度、中度、重度的划分标准:划分标准有几种,在此仅介绍最常用的面积法,一般认为,对于二尖瓣和三尖瓣:程度轻微轻度中度重度返流束面积(单位:cm2)<1 1-4 4-8 >8对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程度轻微轻度中度重度返流束面积(单位:cm2)<1 1-3 3-6 >6 2、超声心动图对于二尖瓣狭窄程度的评估:狭窄程度瓣口面积(cm2) 平均压差(mmHg) PHT(ms)轻度 1.5-2.0 <5 <150 中度 1.0-1.5 5-10 150-220 重度<1.0 >10 >220 3、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评估:狭窄程度瓣膜形态瓣口面积(cm2) 瓣口面积指数(cm2/ m2) 最大压差(mmHg) 平均压差(mmHg) 轻度瓣叶增厚,运动受限>1.0 0.9-1.1 16-50 <25 中度瓣叶增厚,运动减低 1.0-0.75 0.6-0.9 50-80 25-50 重度瓣膜明显增厚且瓣叶固定不动<0.75 <0.6 >80 >50 4、超声心动图对三尖瓣狭窄程度的评估:狭窄程度瓣口面积(cm2) 峰值流速(m/s) 平均速度(m/s) 最大压差(mmHg) 平均压差(mmHg) 轻度>3.0 1-1.3 <1 4-6 2-3 中度 1.8-3.0 1.3-1.7 1-1.2 7-12 3-5 重度<1.7 >1.7 >1.2 >12 >5 5、右房压(RAP)的评估:右房压(mmHg) 右房大小下腔静脉内径(cm) (深)吸气时下腔静脉管腔塌陷率(%) 5 正常正常,<1.5 >50 5-10 轻度扩大临界,1.5-2.0 <50 10-15 中度扩大->50 15-20 明显扩大扩张,>2.0 <50 6、正常肺动脉压力、肺动脉高压的划分及分级标准:正常肺动脉压力(静息时):收缩压:18-25mmHg 舒张压:6-10mmHg 平均压:12-16mmHg 肺动脉高压:静息时收缩压:>30mmHg 静息

超声常用正常参考值

超声常用正常参考值 2018-02-09 颅脑 成人第三脑室宽:2.3 ±.6mm 眼部 1. 成人眼球 (1)轴长:23.97 ±).29 ( 23.0 ?24.0mm ) (2)角膜厚度:0.98 ±.16(0.5 ?1.0mm ) (3)前房深度:2.38 ±.48 (2.0 ?3.0mm ) (4)晶体厚度:4.00 ±.22 (3.5 ?5.5mm ) (5)玻璃体长度:16.5 ±.26 (16 ?17mm ) (6)球壁厚度:2.01 ±.17 (2.0 ?2.2mm ) 2 ?成人眼肌厚度及眶内段视神经正常值 (1)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1.0?3.0mm (2)内直肌:2.0?4.0mm (3)视神经宽度(眶内段):4.02 ±).23mm 3?成人眼球后间隙 (1)球后间隙宽度:26.51 ±2.86mm (2)球后间隙长度:20.04 ±2.73mm 4 ?正常眼部血管: (1)眼动脉直径:1?2mm (2)成人眼动脉最大血流速度:30?40cm/s、RI: 0.75。 0.63 o (3)成人视网膜中央动脉最 大血流速度:9.7?16.32 cm/s、RI: (4)成人睫状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12.4?22.8cm/s、RI: 0.65 颌面部 1 ?腮腺厚度:1.0cm 2 .颌下腺:3.4送.0cm 3 .舌下腺:1.7 ?.6cm 颈部 1. 甲状腺长径:4?5cm 左右径:2? 2.5cm 前后径:1?1.5cm 峡部前后径:0.4cm 2. 甲状旁腺:5X3X1mm

心血管 心脏 1.成人左室内径、室壁厚度、主动脉内径: 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男性:45女性:35?55 mm ?50mm 舒张末室间隔厚度: 男性:9?11mm 女性:7?-10mm 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 男性:8?12mm 女性:7?11mm 主动脉内径: 男性:23?33mm 女性:23?31mm 正常人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大致相等。 2 ?心脏泵功能: 每搏输出量:35?90mL 每分输出量:3?6L/min 每分心排指数:2?3L/min/m2 (体表面积)射血分数:45 %?75 % 3. 大血管主动脉根部 男性:23?36mm 女性:21?30mm 肺动脉干:22.7 ±.8mm 4. 腹主动脉 近端:平均20mm 远端:平均15mm 5. 下腔静脉 吸气时:11.34 ±3.94mm 呼气时:18.75 ±3.92mm

超声常用正常值

颅脑 成人第三脑室宽:2.3 ±0.6mm 眼部 1.成人眼球 (1)轴长:23.97±0.29 ( 23.0 ~24.0mm ) (2)角膜厚度:0.98±0.16(0.5~1.0mm ) (3)前房深度:2.38±0.48 (2.0~3.0mm ) (4)晶体厚度:4.00±0.22 (3.5~5.5mm ) (5)玻璃体长度:16.5±0.26 (16~17mm ) (6)球壁厚度:2.01 ±0.17 (2.0~2.2mm ) 2.成人眼肌厚度及眶内段视神经正常值 (1)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1.0~3.0mm (2)内直肌:2.0~4.0mm (3)视神经宽度(眶内段):4.02±0.23mm 3.成人眼球后间隙 (1)球后间隙宽度:26.51±2.86mm (2)球后间隙长度:20.04±2.73mm 4.正常眼部血管: (1)眼动脉直径:1~2mm (2)成人眼动脉最大血流速度:30~40cm/s、RI:0.75。 (3)成人视网膜中央动脉最大血流速度:9.7~16.32 cm/s 、RI:0.63。(4)成人睫状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12.4~22.8cm/s 、RI:0.65。 颌面部 1.腮腺厚度:1.0cm 2.颌下腺:3.4×2.0cm 3.舌下腺:1.7×0.6cm 颈部 1. 甲状腺长径:4~5cm 左右径:2~2.5cm 前后径:1~1.5cm 峡部前后径:0.4cm 2. 甲状旁腺:5×3×1mm 心脏大血管 心脏 成人左室内径、室壁厚度、主动脉内径: 舒张末期左室内径:男性:45 ~55 mm 女性:35 ~50mm 舒张末室间隔厚度:男性:9 ~11mm 女性:7 ~10mm 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男性:8 ~12mm 女性:7 ~11mm 主动脉内径:男性:23 ~33mm 女性:23 ~31mm 正常人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大致相等。

超声常用正常参考值

2018-02—09河北超声 颅脑 成人第三脑室宽:2。3 ±0。6mm 眼部 1、成人眼球 (1)轴长:23.97±0、29 ( 23。0~24、0mm) (2) 角膜厚度:0、98±0.16(0、5~1。0mm ) (3)前房深度:2。38±0、48 (2、0~3。0mm) (4) 晶体厚度:4。00±0、22 (3、5~5、5mm ) (5) 玻璃体长度:16.5±0、26 (16~17mm ) (6) 球壁厚度:2、01 ±0、17 (2、0~2、2mm) 2。成人眼肌厚度及眶内段视神经正常值 (1)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1、0~3.0mm (2)内直肌:2、0~4.0mm (3)视神经宽度(眶内段):4。02±0、23mm 3。成人眼球后间隙 (1)球后间隙宽度:26.51±2。86mm (2)球后间隙长度:20。04±2。73mm 4.正常眼部血管: (1)眼动脉直径:1~2mm (2)成人眼动脉最大血流速度:30~40cm/s、RI:0、75。 (3)成人视网膜中央动脉最大血流速度:9、7~ 16.32 cm/s 、RI:0.63、 (4)成人睫状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12.4~22。8cm/s 、RI:0、65、颌面部 1.腮腺厚度:1.0cm 2、颌下腺:3。4×2、0cm 3、舌下腺:1.7×0。6cm 颈部 1、甲状腺长径:4~5cm 左右径:2~2。5cm 前后径:1~1、5cm 峡部前后径:0。4cm 2、甲状旁腺:5×3×1mm

腹部脏器 肝脏 1.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扫查不到或稍触及。 2.肝右叶最大斜径:12 ~14cm、

宠物B超基础学习及各器官正常超声图像

宠物B超基础学习及各器 官正常超声图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B超诊断基础 一、超声的基础知识 B超的常见应用:疾病诊断、妊娠检查、背膘测定 I.超声波的几个物理量 超声的特性: 1)f > 20000Hz。临床诊断使用超声频率的高低由探头的频率决定,国内诊断常用的 探头频率有、和5MHz三种。根据不同的探查部位而选择使用。 2)传播速度:超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介质密度越高,传播速度越 快。在固体中大于液体,液体中大于气体 超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超声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水相近。因此,在实践中以1500m/s作为测定病灶深度的数。 ●波长:波长是超声和声波在一个周期时间内,波所传播的距离。 ●波长、频率与声速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声速=波长×频率 因此,当声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则波长越短,其传播的距离越近,而对病灶最小直径的分辨力越好。所以,在实际探查中,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探头。 1)通常对肝脏、胆囊、脾脏等软组织,用2~的探头;

2)眼及浅表部位的探查用5~10MHz, 3)而头颅的探查则用~。 II. 声阻抗 简称声阻,是介质密度与超声在其中传播速度的乘积。即:声阻=密度×声速 各种介质的声阻不同,固体的声阻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超声波反射的强弱决于形成声学界面的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差值,声阻抗差值越大,反射强度越大,反之则小。 III. 超声的主要物理特性 1、束射性:即超声传播的方向性或指向性。超声由于频率高,且辐射面大于波长, 因此从声源发出之后几乎全部成束状直线向前传播,具有良好的指向性。束射性主要与换能器晶片的直径大小、超声摇动的频率和超声束扩散角的大小有关。换能器晶片的直径大于超声波长很多倍时,发时的超声就集中射向一个方向,即成束性好。扩散角及超声束在近场以后扩散的角度。扩教角越小,频率越高,超声束的束射性越好。 2、透射:超声穿过某一介质或通过两种介质的界面而进入第二种介质内称为超声的透射(transmission)。除介质外,决定超声透射能力主要因素是超声的频率和波长。 超声频率越大,其透射能力(穿透力)越弱,探测的深度越浅; 超声频率越小,波长越长,其穿透力越强,探测的深度越深。 因此,临床上进行超声探查时,应根据探测组织器官的深度及所需的图像分辨力选择不同频率的探头。 3、反射与折射:超声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两种不同声阻抗(acoustic impedance)物体所构成的声学界面时,一部分超声波会返回到前一种介质中,称作反射(reflection);另一部分超声波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发生传播方向的改变,即折射(refraction)。 超声波反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形成声学界面的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差值,声阻抗差值越大,反射强度越大,反之则小。两种介质的声阻抗差只需达到%,即两种物质的密度(density)差值只要达到%,超声就可在其界面上形成反射,反射回来的超声称回声(echo)。 4、绕射:超声遇到小于其波长一半的物体时,会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向前传播,称绕射或衍射(diffraction)。实际上,当障碍物与超声的波长相等时,超声即可发生绕射,只是不很明显。根据超声绕射规律,在临床检查时,应根据被探查目标的大小选择适当频率的探头,使超声波的波长比探测目标小的多,以便超声波在探测目标时不发生绕射,把比较小的病灶也检查出来,提高分辨力和显现力。 5、超声的散射和衰减:超声在介质内传播时,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超声衰减。引起超声衰减的原因是: ⑴超声束的扩散以及在不同声阻抗界面上发生的反射、折射及散射等,使主声束方向上的声能减弱。 ⑵超声在传播介质中,由于介质的粘滞性(内摩擦力)、导热系数和温度等的影响,使部分声能被吸收,从而使声能降低。 声能的衰减与超声频率和传播距离有关。超声频率越高或传播距离越远,声能的衰减,特别是声能的吸收衰减越大;反之,声能衰减越小。

成人心脏超声检查正常参考值

成人心脏超声检查正常参考值(本院所用,仅供参考) 主动脉根部内径(舒张末期)35mm 左室长轴或大动脉短轴切面; 左心房前后径(收缩末期)35mm左室长轴或大动脉短轴切面; 右心室前后经(舒张末期)25mm 左室长轴或心底短轴切面(病人左侧卧位); 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7~11mm左室长轴或心底短轴切面; 左心室内径(舒张末期)50mm(男),48mm(女);左室长轴或心底短轴切面; 左室后壁同室间隔 右心房内径(收缩末期)左右径×前后径50mm×50mm; 主肺动脉内径(收缩末期)28mm 大动脉短轴切面 射血分数(EF)50%~75%; 二尖瓣狭窄分度(PHT法)轻度1.5~2.0 cm2 平均压力阶差>5mmHg 中度1.0~1.5 cm2 平均压力阶差>10mmHg 重度<1.0 cm2 平均压力阶差>25mmHg 主动脉瓣狭窄分度轻度<1.0 cm2 平均压力阶差>25mmHg 中度0.7~1.0 cm2 平均压力阶差>50mmHg 重度<0.7 cm2 平均压力阶差>75mmHg 肺动脉瓣狭窄分度轻度平均压力阶差>25mmHg 中度平均压力阶差>50mmHg 重度平均压力阶差>75mmHg 本人认为以上所谓正常参考值,也只能仅供参考。任何结果的评估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还要考虑一些相关因素。比如,患者的身高体重,也就是体表面积;心室内各结构的比例关系,正常情况下主动脉跟左心房大致相等、主肺动脉小于主动脉、心尖四腔切面左心室横径大于右心室等。 各瓣膜血流速度 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90(60~130)cm/s 三尖瓣血流峰值速度50(30~70)cm/s 肺动脉瓣血流峰值速度75(60~90)cm/s 主动脉瓣血流峰值速度135(100~170)cm/s 心功能 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正常值 SV (每搏量) 35~90ml CO(每分心输出量)3~6L/min CI (心脏指数) 2~3L/(min?m2) EF (射血分数) 50%~75% FS (左室短轴缩短率) 27%~35% ΔT% (室壁收缩期增厚率) >30% 冠状动脉 左、右冠状动脉内径 3.0~6.0 mm 冠状动脉近端血流速度舒张期30~80 收缩期12~20 正常心包:厚度一般不超过2mm

超声常用正常值及测量方法汇总

肝脏超声的正常值及测量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

成人超声正常常用参考值

成人超声正常常用参考值 肝脏和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肝右叶前后径:8 ~10cm 。 二.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4. 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三.门静脉的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 四.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五.脾脏长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超声常用正常参考值

超声常用正常参考值 颌面部 1.腮腺厚度:1.0cm 2.颌下腺:3.4×2.0cm 3.舌下腺:1.7×0.6cm 颈部 1. 甲状腺长径:4~5cm 左右径:2~2.5cm 前后径:1~1.5cm 峡部前后径:0.4cm 2. 甲状旁腺:5×3×1mm 腹部脏器 肝脏 1.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扫查不到或稍触及。 2.肝右叶最大斜径:12 ~14cm。 3.肝右叶前后径:8 ~10cm。 4.左半肝厚度及长度:分别为5~6cm 、5~9cm。 5.门静脉内径:不超过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 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 6.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 、阻力指数:0.6~0.75。

胆囊与胆道 胆囊最大纵切面长径:约7~9cm 、前后径:多不超过3cm 胆囊壁厚:2~3mm 左右肝管内径:约2mm 、总肝管内径:3~4mm 、总胆管内径:6~8mm 胆囊动脉血流峰值速度:45~65cm/s 、阻力指数:0.5~0.67 脂餐一小时后收缩≥1/2 脾脏 1.脾脏厚度:不超过4cm 2.脾脏长度:范围8~12cm 3.脾的宽度:范围5~7cm 胰腺 胰头前后径:小于3cm、胰体前后径:小于2.5cm、胰尾前后径:小于2cm、胰管内径:小于2mm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 肾脏 1.肾脏长径:约10~12cm ,宽径:约4~5cm ,厚径:约3~5cm。 2.肾实质厚度:约1~2cm ,通常约1.5cm ,肾皮质厚度:约8~10mm。 3.肾静脉内径:约1cm ,立位或坐位增宽,肾动脉内径:约5~6mm 。

超声常用正常值

心脏彩超正常值 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mm)左房LA 〈35 室间隔IVS <12 左室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 升主动脉AO 〈35 右室壁<3-4 主肺动脉PA 〈30 左室壁<9-12 右房RA 〈40×35 右室<25 左室流出道18-40 右室流出道18-35 部位分度瓣口面积(cm2 ) 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0-2.4 (正常4)轻-中度:1.5-1.9 中度:1.0-1.4 重度:0.6-1.0 最重度:<0.5 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 (正常3)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 重度:<0.75 压差:50-150mmHg 肺动脉高压正常:15-30mmHg 轻度:30-50mmHg 中度:50-70mmHg 重度:>70mmHg 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 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 左室充盈功能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69±12ms >40岁76±13ms E波减速时间:(EDT)199±32ms A峰E峰流速比值:E/A >1 血管正常值: 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m 动脉硬化斑块>1.2mm 血流速度:>0. 50m/s 狭窄分级: 轻度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中度内径减少51-7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严重内径减少71-90%收缩期峰值流速>17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极重内径减少91-99%收缩期峰值流速>200m/s 舒张期流速>100 cm/s 闭塞内径减少100%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管腔无血流信号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分级: I级反流时间1-2s II级反流时间2-3s III级反流时间4-6s IV级反流时间>6s 心包积液分级:微量:2-3mm ,<50ml:房室沟下后壁 少量:3-5mm ,50-100ml: 下后壁 中量:5-10mm ,100-300ml: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 大量:10-20mm ,300-1000ml整个心腔 极大量:20-60mm ,1000-40000ml:明显摆动

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测心功能与正常值

应 用 型 超 声 测 定 左 心 室 功 能 时 , 首 先 由 胸 骨 旁 左 侧 取 得 规 范 的 二 维 超 声 心 动 图 左 心 室 长 轴 切 面 。  主 动 脉  左 心 室  后 乳 头 肌  右 心 室 前 壁 : 二 尖 瓣 前 叶 左 心 房 室 间 隔 : 二 尖 瓣 后 叶 左 心 室 后 壁  图 左 心 室 长 轴 常 用 切 面 示 意 图  一 、  型 超 声 心 动 图 测 量 技 术

型 测 量 的 数 值  常 规 测 量 数 据  主 动 脉 根 部 内 径 (  左 心 室 型 超 声 图 像  图 规 范 的 型 超 声 左 心 室 波 群 是 指 图 像 上 应 包 括 右 心 室 前 壁 、 右 心 室 腔 、 室 间 隔 、 左 心 室 腔 和 左 心 室 后 壁 , 室 壁 内 膜 面 清 晰 流 畅 , 左 心 室 腔 内 可 无 或 有 腱 索 反 射 , 但 不 应 有 二 尖 瓣 或 乳 头 肌 反 射 , 即 图 中 ② 的 位 置 。 左 心 室 腔 应 充 分 展 开 , 取 样 线 必 须 尽 可 能 与 室 间 隔 和 左 心 室 后 壁 呈 直 角 相 交 , 室 间 隔 和 左 心 室 后 壁 内 膜 清 晰 可 辨 。  , 左 心 房 前 后 径 ( 舒 张 期 末 内 径 ( , 左 心 室 收 缩 期 末 内 径 ( , 室 间 隔 收 缩 末 厚 度 (  , 左 心 室 , 室 间  , 左 心 隔 舒 张 末 厚 度 ( 室 后 壁 舒 张 末 厚 度 (  , 左 心 室 后 壁 收 缩 末 厚 度  。 右 室 前 后 径  取 样 线 ② 位 置 , 舒 张 末 期 , 主 动 脉 瓣 关 闭 时 测 量 ; 测 量 右 室 前 壁 心 内 膜 与 室 间 隔 右 室 面 之 间 距 离 。  取 样 线 ② 位 置 , 舒 张 末 期 测 量 ; 右  右 室 前 壁 厚 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